:::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優異學生之親師溝通
書刊名:臺中科大體育學刊
作者:黃泰益林暐庭 引用關係楊育寧王鈞逸
作者(外文):Huang, Tai-iLin, Wei-tingYang, Yu-ningWang, Chun-yi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3
頁次:頁80-93
主題關鍵詞:運動優異學生親師關係親師合作Elite athletes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Parent-teacher coope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3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顧兆台(1992)。淺談運動代表隊組訓的幾個問題。大專體育,3(2)=10,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國銑、蕭嘉惠、王舜儀(20101200)。彰化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4),113-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英仲、李勝雄(20120800)。學生運動員與生涯規劃。大專體育,121,24-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忠志、林如瀚(20110600)。專任運動教練的處境。中華體育季刊,25(2)=97,364-3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碧月、游能揚、黃玉娟、王秀銀(20060600)。大專男子甲組足球選手成績表現對教練領導行為影響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4,12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文冠(20040600)。不同成績水準之優秀足球選手其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氣氛表現之差異驗證。華醫社會人文學報,9,13-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忠強、季力康、江衍宏(20070300)。高中教練之教練效能、社會支持與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先翔、魏正(20090200)。大學休閒運動學系招生行銷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100,2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三福、陳鈺芳(20061200)。要求與實際領導行為一致性、領導信任與效能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4),63-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鼎乾(20111200)。大專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自信心來源之關聯性。運動教練科學,24,8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柯麗卿(20080600)。資優兒童與一般兒童家庭教養特質之探討。資優教育,107,1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綺穗(19960600)。從人際溝通的互動模式探討親師溝通的障礙與對策。初等教育學報,9,207-2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寶雀、王俊明(20050400)。國小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氣氛及團隊滿意度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5(2),57-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欣靜、呂宛蓁(2006)。我國優秀運動選手獎勵政策與發展困境之探討。北縣體育,19,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邱志遠、吳國銑(20090200)。少子化現象下國內少棒隊組訓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100,36-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尚武(20060300)。運動員教育的省思與生涯規劃的實踐。國民體育季刊,35(1)=148,64-68+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Bach, G.(2002)。Time out。Park & Recreation,37(6),60-63。  new window
18.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18(3),4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薛瑞君(20000500)。親師領航共織教育遠景--談親師合作的理念與實務。國教之友,51(4)=556,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萬福(2002)。學校體育表演會的教育意義及價值--評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91年度體育表演會。國民教育,43(2),5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鍾伯光(20090900)。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運動教練科學,15,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宋一夫、湯慧娟(20091100)。高中甲組排球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與教練效能對團隊氣氛之影響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5,1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Campbell, L.(1992)。Parents and schools working for student success。NASSP Bulletin,76(543),1-4。  new window
24.蕭嘉惠、黃明玉(19980700)。多元領導模式驗證研究--以花蓮縣大專院校為例。體育學報,25,7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曉瑩、王智弘(20100300)。談國小資優資源班親師溝通的理論與實務。特教園丁,25(3),5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溫明正(20061000)。資優生親師應有的角色扮演。師友月刊,472,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宏室(19920600)。我國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未來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1(2)=93,2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國銑(20000300)。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8,5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濟仲、廖主民(2009)。父母的運動熱情對子女運動參與信念和行為的影響。國際運動及鍛鍊心理學期刊,7,262-3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坤培(20030600)。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3(3)=76,109-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海助、沈翠蓮(20061100)。家長後援會在國小運動團隊組訓歷程的運作與影響--以臺中縣僑仁國小泳隊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23-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秋絨(20010100)。親師溝通的合夥魅力。學生輔導,7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江文雄(19990400)。為學生生涯點燈。技術及職業教育,50,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吳海助、沈翠蓮(20061100)。學生運動員多元學習之探討。弘光學報,49,329-3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吳瑛(2006)。共創親師生三贏之利器--親師合作。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周嘉琪(20081200)。以期望價值模式探究運動領域中父母對於孩童之影響。大專體育,99,136-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韋萱(2012)。榮耀背後的推手--運動員父母必修的角色扮演。親子天下雜誌,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紀俊吉、蘇慧慈(20061000)。運動員應有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86,127-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許碧月(20081200)。從情緒管理談親師溝通。師說,207,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金滿(19961000)。臺北市少年福利諮詢服務資源網路之探討。福利社會,5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2000)。資優生的親職教育。資優教育簡訊,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先翔(20091200)。大學體育系學生選校資訊來源及考量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論叢,20(1),55-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賴世堤(20010600)。大專田徑選手偏好的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91-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Gold, R.(2003)。On EDUCATION。Dance Magazine,77。  new window
45.Penny, S.、Wilgosh, L.(2000)。Fostering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When Children Are Gifted。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14,217-229。  new window
46.Plevyak, L.、Heaston, A.(2001)。The communications triangle of parent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a workshop model。Education,121,768-772。  new window
47.許錦雲(20080300)。幼兒園良好親師關係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13-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育佑、高俊傑、邱紹一(2001)。籃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2001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台中市。441-4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紫宸、林楚欣(2012)。幼教師與家長知覺親師溝通困境之研究。2012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耀宗(2006)。領導行為與集體效能對知識創造團隊學習影響之研究--以知識分享與團隊認同為中介變項(博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威傑(1997)。國民小學家長會組織及其運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浩桂(2004)。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建森(1997)。臺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純碧(1998)。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氣氛與教練--選手關係滿意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紀淑菁(2007)。幼兒園大班及小一家長知覺親師衝突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欣蓓(2011)。教師對體育專長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差異之看法分析(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春華(2004)。親師合作教學活動在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有效運作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瓊婷(2003)。國民小學親師衝突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淑文(2000)。國小一年級導師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鍾育琦(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的觀點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婷婷(2004)。幼稚園教師因應親師衝突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顯章(2008)。知覺教導領導行為、組織氣氛與選手滿意度之探討--以九十六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特優級)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體育司(2006)。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定位及退休撫卹規定說明。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estwicki, C.、邱書璇(1997)。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論文集。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abock, R. J.(1985)。The Coach。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new window
5.許淑芬(2010)。作文病句探究--以小四到小六學生寫作現象為例。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金松(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教育部體育署(2015)。體育班經營操作實務。台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淑慧、王惠民(1997)。實用運動心理問答。台北市:浩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Gardner, Howard E.(1983)。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Basic Book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