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左傳中五霸特殊形象之比較
書刊名:中華學苑
作者:李小平
出版日期:1985
卷期:31
頁次:頁229-266
主題關鍵詞:五霸比較左傳形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38
期刊論文
1.山東省文物管理處(1961)。山東臨淄齊故城試掘簡報。考古,1961(6),289-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宗梧(19800900)。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淺析。孔孟月刊,19(1),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宗梧(19801100)。左傳強調晉文公得人而得國。孔孟月刊,19(3),1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宗梧(19810100)。左傳寫晉文公譎而不正。孔孟月刊,19(5),26-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振興(19811100)。尚書五誓大義探討。孔孟月刊,20(3),28-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振興(19811200)。尚書五誓大義探討。孔孟月刊,20(4),10-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饒宗頤(19690600)。荊楚文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2),273-3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倬雲(19651100)。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4,205-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知識份子的原始型態。國際漢學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晃世。三晉法家思想淵源的剖析。國際漢學會議,328-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夢鷗。文學概論。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顧立三(1983)。左傳與國語之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耐德、梅寅生(1984)。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文學欣賞與批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公權(1979)。中國政治思想史。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俊傑(1977)。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問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亞農(1956)。西周與東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簡宗梧(19801014)。談左傳對照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俊傑(1986)。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以仁(1980)。論國語與左傳的關係。國語左傳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振興(1982)。尚書五誓大義探討。尚書流衍及大義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從吾(1980)。國史擴大綿延的一個看法。中國通史集論。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