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正義的追求:現代與哲學與天主教的觀點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劉錦昌
作者(外文):Liu, Ching-cha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4:11=282
頁次:頁1041-1055+1113-1114
主題關鍵詞:正義法律哲學新士林哲學自然法圓滿的正義洛爾斯梵二大公會議保祿六世JusticeLegal philosophyNeo-scholasticismNatural lawThe perfect fulfilment of justiceRawls vatican ⅡPope Paul 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0
  • 點閱點閱:67
     正義是人類長久以來所追求的嚴肅課題, 中西哲學以及人性要求皆普遍預設正義的基礎,現代天主教社會思想也重視此一議題;本文從現代哲學對正義問題的討論為起點,以 J. Rawls 的正義論為討論基礎,反省現代中國哲學界對「正義」主題的研究,並對天主教在六○年代梵二大公會議以後,教宗保祿六世與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若干有關正義的言論加以敘述,最後提出正義探討不能忽略自然法的思考,也建議有關正義的討論,可以從哲學進入宗教與神學的領域。
期刊論文
1.劉錦昌(1997)。梵二以後的天主教社會思想。道風,6,198-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ndrickx, H.、王敬弘(1983)。真福八端?。神學論集,5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火旺(19920100)。多元價值和「對」的優先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5,35-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火旺(19930600)。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哲學雜誌,5,108-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火旺(19930400)。公民意識與社會正義。哲學雜誌,4,146-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火旺(19951200)。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12)=259,1071-10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項退結(19930400)。中國古代的「義」、「均」、「分」與多瑪斯的正義觀。哲學與文化,20(4)=227,360-3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火旺(1993)。羅爾斯正義理論中人的觀念之探討。第三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南港:中研院歐美研究所。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宏生、谷春德(1990)。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亞里斯多德、高思謙(1979)。宜高邁倫理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乃根(1993)。西方法哲學史綱。北京:中國法政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耿雲卿(1982)。先秦法律思想與自然法。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元康(1989)。洛爾斯。台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輔大哲學會(1984)。中國天主教哲學會會員著作目錄。台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仰如。倫理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韓山城(1965)。社會正義。台北:安道社會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仰如(1975)。財富問題之研究--解決現代社會問題之新方針。台北:恒毅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漢寶(1980)。西洋法律思想論集。台北:漢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elsen, H.、雷崧生(1976)。法律與國家。台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世家(1992)。近期台灣哲學。台北:林鬱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明輝(1991)。儒家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勞思光(1994)。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思潮--觀察與評估。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韓山城(1961)。教宗保祿六世論正義與和平。台北:安道社會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Camara, D. H.(1975)。暴力的旋梯。香港:牧民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宋彩文(1974)。亞洲主教會議。台南:聞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保祿六世、韓山城(1971)。《八十週年》公函。台北:安道社會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春申(1995)。教會的使命與福傳。台北:光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Carrier, H.、李燕鵬(1992)。重讀天主教社會訓導。台北:光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若望保祿二世(1992)。救主的使命。台北: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Barclay, W.(1986)。馬太福音註釋。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Kelbley, C. A.(1979)。The Value of Justice。紐約Fordham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天主教德國主教團(1988)。和平出自正義。台北: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馮契(1989)。中國近代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鴻蔭(1970)。西洋法律思想史。維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趙敦華(1988)。勞斯的《正義論》解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文雄(1976)。法實證主義。台北:台大法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沈宗靈(1994)。法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石元康(19950000)。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經熊、林顯庭(1983)。內心悅樂之源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金岳霖學術基金會學術委員會(1990)。金岳霖學術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Berlin, Isaiah、陳曉林(1986)。自由四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Rawls, John(1971)。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若望保祿二世。真理的光輝(通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鄔昆如(19910000)。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成中英(1986)。論孔孟的正義觀。知識與價値--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華(19910000)。個人與社會正義:探討羅爾斯正義理論中的「道德人」。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天河(19910000)。聖多馬斯正義觀之分析與反省。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元康(19950000)。從原初的境況到公正的社會:洛爾斯的契約論。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文流(19910000)。《克里圖》中正義與服從的關係:一個初步的分析。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