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追求社會正義目標的解析-以Nancy Fraser重新框架的社會正義理論之應用
作者:陳信智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莊勝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社會正義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Social justice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追求社會正義目標的解析
-以Nancy Fraser重新框架的社會正義理論之應用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政策目標與計畫方案,是否能達成「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目標? 為達此目的,乃以Nancy Fraser所重新框架的社會正義理論為學理基礎,分析重分配正義、肯認與差異正義及政治代表性等正義觀點與原則,建構多元社會正義的理念。由於從重分配正義或者肯認正義單方面的思維,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社會正義理想,所以需要融合這兩種正義理念,再加上政治代表性的第三種正義面向,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現況中,提供適切的社會正義藍圖。基於這個多元的社會正義理念,本研究進一步建構出七項原則,作為判斷教育或公共政策是否正義或不正義的依據。
針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是否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本研究將解析的焦點置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七大面向之29個方案中的22個方案,最後得出以下結論:
一、 整合重分配、文化肯認和政治代表性正義,架構七項社會正義原則的指標:平等原則、差異原則、肯認原則、差異政治原則、互為主體的平等地位基礎、思索政治代表性缺失及如何再現弱勢族群的正義原則。
二、以平等原則檢視:在人人平等權利的基本前提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形成,必須要有足夠的民主程序及適當的公共討論過程,才能成為大家共同相互承認、並彼此相信都能獲得最大利益的全民共識。
三、以差異原則檢視:高中職免學費政策寡占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約六成經費,將排擠國民教育中,弱勢及偏遠地區學生學習資源所需經費。
四、以差異政治原則檢視:教育政策的單一量化補助標準,經常採用的就是加分、公費、學雜費全免及課業輔導等補救措施,缺乏對弱勢學生實質受益的有效掌握及差異化的學習需求,無法達成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及適性揚才的目標。
五、如何再現弱勢學生權益:免試升學制度忽略學生城鄉之間學生學習資源的不平等,弱勢學生的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根本比不上都會區競爭激烈的優勢學生,多元入學反而可能擴大弱勢學生學習資源的劣勢處境,造成社會階級再製。
六、以肯認原則檢視:十二年國教的基本前提,是高中職教育品質確實達到優質化與均質化,讓家長及學生安心選擇每一所特色高中職學校,都能適性揚才及習有一技之長,以能力本位奠定學生的永續發展根基。
An Analysis on the Policy Target for Social Justice in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ancy Fraser’s Re-framing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Abstrac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quire into the policy target for social justice declared in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rogram”from Nancy Fraser’s re-framing concep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 order to do so, a plural conception of social justice consisting of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politics of differenc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r representation is first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Fraser’s idea of justice. Fraser thought that neither recognition theory nor redistribution theory can alone provide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for society.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as the third dimension of justice in Fraser’s work highlights the issue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This triadic idea of justice encompassing recognition, redistribu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necessary levels of social complexities.
A plural conception of social justice based on Fraser’s triadic idea of justice has been further developed in terms of seven pivotal principles, i.e., principles of equal liberties and rights, of difference, and of recogn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s, togeth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equal inter-subjective background status, political misrepresentation, and th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minority groups. The main topics examined are focused on the seven dimensions of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including education funding allocation, additional resources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the multiple entrance mechanism, programs for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performance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There are several major shortcomings in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which would call for public discussions or debates and adaptation. Current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reform does not much help to achieve its target for social justice, specifically for thos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tudents.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briefed as follows:
(1)A framework developed from Nancy Fraser’s triadic idea of social justice-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is constructed with seven principle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policy target for social justice declared in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could be further examined.
(2)The proces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are found arguably insufficient and illegitimate, at least in issues concerning fair democratic procedure and appropriate representation.
(3)The tuition-free policy for senior high schooling would largely exclude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tudents.
(4)The quantitative criteria for this education policy must be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very diversities among schools and students due to the neglect for different demands and need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tudents.
(5)The multiple entrance programs may in fact weaken or reduce public resources provided for the disadvantaged schools and their students so as to deterior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social (class) reproduction.
(6)The preconditions for the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to achieve the very target of social justice could be that the stratification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erms of quality, prestige, courses, and situated areas has been really levelled without labelling.
&;lt;中文參考書目>
王如哲、魯先華、劉秀曦、林怡君(2011)。我國教育公平指標之建構。教育政new window
策論壇,14(4):1-33。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1(2):18-32。new window
王俊斌(2010)。論M.Nussbaum「能力取向」的正義觀與教育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6(2):41-69。new window
王淑俐(2011)。十二年國教與明星學校-如何幫孩子找到對的學校?台灣教育,670:24-26。
王意蘭(2012)。12年國教談台北市國中適性輔導機制。教師天地,177:50-54。
王為國(2012)。幼托整合面臨的問題。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52-53。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石元康(1995)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田秀蘭(2012)十二年國民教育與青少年生涯發展。教師天地,177:10-16。
孔淑萱、白芸凌、蘇宜芬、吳昭容(2012)。偏遠地區泰雅族與漢族中學生中文
識讀能力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20(2):135-169。
沈珊珊(2003)。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與實務發展型態之探討-英美等國經驗。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1:115-129。
沈翠蓮(2010)。台灣原住民職業訓練、就業問題與可行性策略之分析。逢甲人文學報,20:227-259。new window
林火旺(1993)。從羅爾斯(John Rawls)正義理論談當前的一些政治難題。律師通訊,166:38-43。new window
林火旺(1998a)。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0:249-270。new window
林火旺(1998b)。《羅爾斯正義論》。臺北市:台灣書店。new window
林火旺(2004)。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47-77。
林火旺(2005)。《正義與公民:自由主義的觀點》。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林水見(2012)。高職如何推動生涯輔導。商業職業教育季刊,126:21-25。
林永豐(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與課程。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執行。臺北市:學富。
林宏熾(2007)。身心障礙學生高職階段轉銜服務及其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new window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報,25:81-108。
林宏熾、黃湘儀(2007)。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技能表現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2):17-46。new window
林志成(2012a)。蔣偉寧:實施12年國教,不能失信於民。中國時報,2012年8月15日,第A5版。
林志成(2012b)。技職校長反問:難道企業沒有責任?中國時報,2012年8月23日,第A5版。
林武佐(2004)。一種康德式建構的正義理論的形成與困境-以羅爾斯正義論為例。中臺學報,16(2):193-208。new window
林俊彥、王姿涵(2011)。美國與台灣技職教育制度比較。教育資料集刊,50:51-67。new window
林惠君(2012)。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7月失業率為4.31%,略升。中央社,2012年8月22日 。
林曉雲(2012)。今放榜,高中職五專分發,缺額破5萬。民視新聞,2012年8
月9日。
林曉雲、黃文鍠、胡清暉(2012)。12年國教1年200億,賴清德轟教育預算不
均。自由時報,2012年8月15日,第A5版。
呂雪彗(2012a)。技職教育,仿德三明治教學。工商時報,2012年8月23日,第A5版。
呂雪彗(2012b)。縮短產學落差 教長:企業有責。工商時報,2012年8月23日,第A5版。
呂雪彗(2012c)。債務餘額5.26兆,創新高。中國時報,2012年8月24日,第A4版。
邱兆偉(2009)。後期中等學校教育的今後發展,何去何從?教育研究月刊,177:5-11。new window
邱紹雯、胡清暉、林曉雲(2012)。反免試入學 學子串聯抗議。自由時報,2012年4月26日,第A4版。
邱紹雯(2012)12年國教調查,支持學生不到2成。自由時報,2012年6月29日,第A5版。
徐昌慧、羅希哲(2011)。台灣原住民技職教育之現況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new window
51:1-20。
徐詠絮(2012)。25%弱勢學童,憂沒錢上學。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12年8月21日 。
徐振雄(2000)。從羅爾斯的「正義理論」探討我國之法律機制。中國文化大學 new window
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范綱植(2012)。馬總統破除一個迷思。自由時報,2012年7月30日,第A4版。
阮南輝(2012)。 12年國教憂吃虧,基隆市爭名額。聯合報,2012年7月28日,第A5版。
李玉錦(2010)。臺北市高職綜職科身心障礙學生就業轉銜現況探討。特殊教育季刊,117:33-40。new window
李宗祐(2012)。朱敬一:扭轉基本面 讓年輕人逆轉勝。中國時報,2012年12月28日,第A2版。
李青霖(2012)。竹苗區超額比序加分,刪除幹部、競賽成績,比序降為7項。
聯合報,2012年8月9日,第A4版。
李明賢(2012)。200億變3億,再造技職教育講假的。中國時報,2012年8月23日,第A5版。
李亮 (2003)。十二年基本國教之教育政策分析。「教育學苑期刊」專題。
李奉儒(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的理念與內涵。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執行。臺北市:學富。
李晏如(2012)。憂12年國教,「不快樂爸爸」陳情。聯合報,2012年8月9日,第A4版。
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new window
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15-144。
許秩維(2012a)。憂12年國教,李家同盼續基測。中央社,2012年6月17日。
許育典、洪嘉佑(2008)。從憲法觀點檢討幼兒教育政策的法律問題,臺大法學論叢,37(4):285 -345。new window
許漢(2000a)。羅爾斯的假設契約論的理據(證立)問題。台灣哲學學會2000
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2/17/2000。
許漢(2000b)。論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與自由主義社會中的容忍問題。第一屆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學術研討會。05/05/2000。new window
許雅筑(2013)。12年國教明年8月上路,今年升國三生適用。聯合報,2013年6月28日,第A2版。
馬信行(1998)。台灣鄉鎮市區社會地位對教育投入的影響。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596-615。
胡訢諄(2007)。羅爾斯調和的國際正義理論。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論文。
胡清暉、邱紹雯、蘇孟娟(2012)。補教登「12年國教玩假的」廣告,最重擬罰
25萬。自由時報,2012年8月22日,第A5版。
張培倫(2005)。秦力克論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張培倫(2006)。以差異為基礎的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再
訪民主理論、制度與經驗。11/25/2006。
張明文(2010)。談免試升學制度-專訪教育部中教司張明文司長。中等教育,61(4):8-10。new window

張鈿富、林素鈺(2006)。十二年基本國教之定義與詮釋。研習資訊,23(1):5-11。
張舒婷(2012)。總負債比率 快要逼近希臘。自由時報,2012年8月8日,
第A4版。
張碧娟(2010)。免試入學的困境與活路。中等教育,61(4):12-20。new window
張錦弘、沈育如(2013)。教團質疑,私立高中將搶走明星光環。聯合報,2013年6月28日,第A2版。
張國保、胡茹萍、廖俊仁、江翊嘉(2011)。我國技職教育公平指標建構之探討。new window
教育政策論壇,14(4):89-114。
張翠娥(2012)。王子與公主結婚後,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幼托整合
後的問題預見與解決策略省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3):40-44。
張靜文(2012)。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四個一定要知道的改變。親子天下實戰教育系列,16:14-18。
張毅慶(2002)。論羅爾斯之正義第二原則。2002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全球
化與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1-9。12/14/2002。
周祝瑛(2009)。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臺北市:三民書局。
周愚文(2010)。延長國教與否,並非全民共識。中國時報,2010年9月9日,第A4版。
周愚文(2011)。我國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形成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new window
205,32-46。
曾國祥(1999)。「甚麼是政治哲學」---一個學科史的考察兼論自由主義的危機
與轉機。跨世紀的政治願景學術研討會。12/17/1999。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王志弘(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吳明雄、李光耀、黃文振(2011)。美國職業生涯與技術教育對台灣技職學生未
來能力建構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51: 68-88。
吳清山(2012)。邁向公義和永續新教育。師友,536:1-4。
吳清山、王如哲、陳清溪主編(2012)。各國中等教育制度。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出版。
吳靖國、林騰蛟(2010)台灣高等技職教育發展的理論性反思。教育資料集刊,new window
第47:1-23。
吳順德、黃光國、吳武典、孫志麟、王立昇(2012)。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建議書
流程(http://www.cppl.ntu.edu.tw/Guide121005.pdf),2012年12月19日。
郭孚宏(2012)。高職學生的生涯輔導。商業職業教育季刊,126:2-7。
郭義汶、梁滄郎、李金泉、梁碧芬(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趨方案:高職優質化補助方案推動成效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5(1):93-121。new window
湯志民(2011)。兩岸義務教育發展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5,57-73。new window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基本國教先期工作小組(2004)。推動十二年基本國教方案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問答集。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2010年8月28-29日)。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index.php。
此網站於2013年2月1日後改版為:http://12basic.edu.tw/。
教育部 (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座談會手冊。中教司。
教育部 (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鼓勵學生適性均衡發展。教育部中教司及時新聞,201年8月8日,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5588。
莊勝義(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如何促進教育機會均等?」。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舉辦「高雄縣市後期中等學校今後發展與教育階層化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莊勝義(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與教育機會均等。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執行。臺北市:學富。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2(1):17-56。
翁禎霞(2012)。長榮百合國小 首創部落學歷認證。聯合報,2012年8月21日,第A4版。
彭杏珠(2012)。適性發展,家長與老師都要調整觀念。遠見教育專刊,十二年
國教破解免試升學:38-39。
陳至中(2012a)。十二年國教,各招生區差異大。中央社,2012年8月14日。陳至中(2012b)。超額比序簡化,縣市各有盤算。中央社,2012年8月14日。陳至中(2012c)。人才危機,技職教育重產學合作。中央社,2012年8月21
日。
陳怡靖(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社會階層化關聯性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怡靜(2013)。高中職免學費,教部研擬排富。自由時報,2013年1月22日,第A4版。
陳柏州(2011)。幼托整合將上路了,師友月刊,533:10。
陳怡靜、邱紹雯(2013)。12年國教一國兩制,教部讓步,基北區將獨立特招。
自由時報, 2013年2月7日。
陳明印(2002)。美國2001年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修正法案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1):205-228。new window
陳伯璋(1991)。教育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259-298。臺北市:巨流。
陳清溪(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研究文獻集萃。研習資訊,24(2):85-93。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new window
19(1):1-32。
陳鈺潔(2012)。請問部長:台灣的教育,究竟要把學生帶到哪裡去?人本教育
札記,277,8-11。
陳榮政(2012)論教育政策學之建立:以教育公平政策意涵之分析為例。教育政new window
策論壇,15(1):1-24。
陳智華(2012a)。人才培育,請產官學專家獻策。聯合報,2012年8月25日,第A4版。
陳智華(2012b)。重技職輕文憑,大家要換新腦袋。聯合報,2012年8月25日,第A4版。
陳界良、簡光義、實習記者曾偉茹(2012)。教長:公私立高職公平競爭,建立機制。中國時報,2012年8月22日,第A4版。
陳雅芃(2013)。補習班PISA寒訓,6科全補6萬。聯合報,2013年1月21日,第A4版。
陳冠州(2009)。以Rawls的社會正義觀評析:十二年國教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政策目標。教育研究月刊,177:50-62。
陳瑄喻(2013)免試須25%,名校:教部不溝通就宣布。聯合報,2013年05月25日,第A4版。
陳佩英、卯靜儒(2010)。落實教育品質和平等的績效責任制:美國<NCLB
法>的挑戰與回應。當代教育研究,18(3):1-47。
陳俊雄(2013)。基北考PISA,家長:比聯考還難。中國時報,2013年2月7日,第A5版。
陳盛賢(2008)。十二年基本國教之政策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靜江、鈕文英(2008)。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者轉銜能力評量表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1):1-20 。new window
陳麗珠(2004)。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設計與經費推估之研究。教育學刊,22:19-42。new window
黃柏華(2010)身心障礙學生生涯探索課程的設計與評量。特殊教育季刊,new window
116:21-29。
黃筱君(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以立法院公報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宗義(2011)。政策倫理的研究-公平與效率的拔河。行政試訊,36:10-19。
黃亞琪(2012)。扯!我們納稅,補貼富家子上私校。商業週刊,1278:134-135。
黃哲彬(2012)。美、日教育改革對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之啟思。教育趨勢報導,44:2-12。
黃政傑(2012)。談德育成績比序。師友,542:1-4。
黃增榮、王保進(2006)。十二年基本國教「學區劃分」之探討。研習資訊,23(1):37-48。
黃儒傑(2012)。弱勢學生未來時間觀學習自我效能及學習任務價值之研究。new window
中正教育研究,11(1):4-37。
黃毅志、陳怡靖(2005)。台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new window
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黃龍欽(2011)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申請及實施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71:132-157。
薛荷玉(2008)。基測成績 低收入戶生逐年變差。聯合報,2008年12月27日,第A5版。
薛荷玉(2012)。仰臥起坐也管,家長:愈來愈複雜。聯合報,2012年8月7日,第A5版。
程雲鵬(2004)。正義理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意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祐吉(2009)。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檢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論壇,12(3)。new window
潘裕豐(2007)。台灣原住民文化創意發展之行動探究-參觀美國加拿大原住民文化之省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03-124。new window
潘欣彤(2012)。林百里:12年國教公平 但沒競爭力。中國時報,2012年8月24日,第A5版。
簡宏江(2012)。幼托整合政策衝突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第26 :127-154。
簡麗卿(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實施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中台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簡良平(2010)。偏遠地區小學教師對弱勢社區環境之覺知及其教學回應。new window
教育實踐與研究,23(2):37-64。
董俞佳(2013)。12年國教特色招生兩樣情,高熱屏冷。聯合報,2013年1月13日,第A6版。
楊少強(2012)。12年國教免學費一點都不公平。商業週刊,1278,136-138。
楊尚儒(2011)。政治統一體與代表─沃格林對施米特政治代表理論的批判。new window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7:39-74。
楊朝祥(2010)。預應十二年國教,後期中等學校何去何從。教育資料集刊,46:1-27。new window
楊思偉(2004)。規劃十二年基本國教理論之分析。教師天地。128:64-71。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基本國教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new window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4)。new window
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2012)。比較與國際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楊德清(2011)。國民小學低年級弱勢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信心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6:113-145。new window
楊朝祥(2002)。延長十二年基本國教尚缺什麼?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蘇永明(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與學生需求。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執行。臺北市:學富。
蘇永明(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可能造成明星高中的位移。通識在線,
41。
蘇金鳳(2012)。憂技職教育與業界脫節;業者籲教部,成立工具機學院。自由時報,2012年8月22日,第A4版。
夏玲(2012)。教育部:少子化對技職教育是最嚴峻的挑戰。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2年8月21日。
蔡乙萱(2013)。童子賢:大學虛榮心毀掉技職教育。自由時報,2013年2月4日,第C4版。
蔡百靈(2012)。林百里談教育競爭力,唱衰12年國教。自由時報,2012年8月24日,第A4版。
蔡采薇(2010)。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涯困境─以一位高職教師的觀點。特殊教育季刊。116:30-39。new window

蔡采薇(2011)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轉銜服務品質的探討。特殊教育季刊。119:30-36。new window
蔡英文(2010)。政治代表性與自由民主體制:施米特、鄂蘭與勒弗論國家與人民的關係。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2:1-63。new window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親子天下》雜誌(2012)。十二年國教老師大調查。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025。
詹郁萱(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文本分析─IRIS M.YOUNG差異政治觀點。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new window
36:1-24。
譚以敬、吳清山(2009)台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期未來因應措施之研new window
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77-94。
謝文華、顏若瑾、胡清暉(2012)。57%弱勢生 開學繳不出註冊費。自由時報,
2012年8月22日,第A4版。
謝武雄(2013)。桃市缺額多,國中生當志工,外鄉家長不平。自由時報,
2013年1月22日,第A5版。
謝佳珍(2012)。102年總預算,未償債創新高。中央社,2012年8月23日。
謝國清(2011)。成就每個孩子生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研究月刊,new window
205:25-31。
韓楷聖、楊銀興、陳啟東(2011)。台灣高中升學輔導實施現況與學生滿意度之new window
調查。各國中等教育,50:27-43。
魏玫娟(2009)。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其論述起源、內容演變與對台灣民主政治的影響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5:287-319。new window
應奇(1999)。羅爾斯。臺北市:生智。
應奇(2000)。後自由主義。臺北市:揚智。
鄭語謙、周志豪(2013)。教改團體:明年改成「試辦元年」。聯合報,2013年6月20日,第A5版。
鄭朝陽、陳瑄喻(2013)會考成績七等級,基北贊成:解決同分抽籤。聯合報,
2013年5月25日,第A3版。
鄭國樑(2012)。桃縣免試比序,當幹部、做志工合併計分。聯合報,2012年8月1日,第A5版。
鄭琪芳、張舒婷(2012)。7月國債鐘 每人平均負債21.6萬。自由時報,2012年8月8日,第A4版。
鄭勝耀(2011)。弱勢教育公平指標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4),63-88。new window
鄭燿男(2007)。偏遠地區實施十二年國教結構面問題探討與芻議。臺灣教育, 645:41-43。
嚴文廷、王彩鸝(2013)。高中職免學費,學者喊排富,官方有默契?聯合晚報,
2013年1月21日,第A3版。
臺北市教師會(2012)。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入學制度七年級學生支持度。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341。
顏士程(2011)。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76:205 -219。
劉才儀(2010)。高職優質化補助方案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劉開元(2013)。超額比序大關卡,偏鄉學童更茫然,僅3成5有信心念到大學。
聯合晚報,2013年1月21日,第A3版。
顧肅(2006)。自由主義基本理念。臺北市:左岸。new window
蕭高彥(1996)。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載於蕭高彥與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 :487-50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lt;翻譯參考書目>
姚大志譯 (John Rawls原著) (2002)。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臺北市:左岸 。
黃惠雯、童琬芬譯 (Benjamin F. Carbtree,William L. Miller 原著) (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市:韋伯。
楊慧玲譯 (Michael H. Lessnoff 原著)(2001)。當代政治哲學巨擘。臺北市:韋伯。
樂為良譯(Michael Sandel著)(2011)。正義:一場思辯之旅。臺北市:雅言。
劉莘譯 (Will Kymlicka 原著) (2003)。當代政治哲學導論。臺北市:左岸。
顧肅、劉雪梅譯(Thomas Pogge 原著)(2011)。羅爾斯與《正義論》。臺北市:五南。









&;lt;英文參考書目>

Cameron L. M. & David A. M.(2002). “It shouldn’t have to be a trade”:
Recogni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n care work advocacy. Hypatia. 17(2):77.
Carol C. Gould(2008). Recognition in redistribution: Care and diversity in global justice.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46:99-100.
Chan, J.(2007). Between efficiency, capability and recogninion: competing epistemes in global governance reforms. Comparative Education. 43(3).
Chhachhi A.(2011). Nancy Fraser interviewed by Amrita Chhachhi. Development and Change. 42(1):303-307.
Cunningham, F.(2005). Theories of democrac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Routledge.
Danermark, B. & Gellerstedt, L. C.(2004). Social justice: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non-reductionist perspective on disability. Disability&Social.
19(4):339-351.
Drexler, J. M.(2007). Politics improper: Iris Marion Young, Hannah Arendt, and the power of performativity. Hypatia. 22(4):4.
Eisenberg, A.(2006). Educ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Iris M. Young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heory. 38(1):17-19.
Enslin, P.(2006). Democracy, social Justice and education: Feminist strategies in a globalising worl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8(1):64.
Fernandez B.(2011). Exploring the relevance of Fraser’s ethical-political framework of Justice to the analysis of inequalities faced by migrant work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 1(2):98.
Fraser, N. (1997).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condition. London: Routledge.
Fraser, N.&Honneth, A.(2003).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
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London: Verso .
Fraser, N.(2009). Scales of Justice:Reimagining political spa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razer, E.(2006). Iris Marion Young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8(1):47.
Huttunen, R.(2007). Critical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political-philosophical debate between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 Educational Theory, 57(4):430.
Knight, K. &; Abowitz(2001). Charter schooling and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al Theory, 51(2):157-170.
Laden, A.S. &; Owen D.(2007). Multiculturalism political theor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1971) .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2001) .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2005). Political liberalism (2nd E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beyns, I.(2003). Is Nancy Fraser critique of theori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ustified?Constellations, 10(4):538-551.
Swift, A.(2001) . Political philosophy: A beginners guide for students and politicians. Cambridge: Polity and Oxford: Blackwell.
Taylor, C.(1985).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2.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innevelt, R. &; Geenens, R.(2008). The coming of age of global democracy?An introduction. Ethical Perspectives, 15(4):431.
Thompson, S.(2009). Participatory parity and self-realisation. The Good Society.
18(1):57-60.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 M. (2000).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