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花蓮縣永續發展總體檢:發展自然觀光
作者:紀駿傑 引用關係
書刊名:深耕地方永續發展:台灣九縣市總體檢;蕭新煌, 紀駿傑, 黃世明 (主編)
頁次:245-279
出版日期:2008
出版項:臺北:巨流
主題關鍵詞:花蓮縣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二卜(2000)。環保局長求去。東海岸評論,138,3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凌(1981)。我存在,我反對--細數花蓮歷年在野勢力發展歷程。東海岸評論,49,3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文蘭(1990)。要錢還是要命--歐菲利颱風帶來的教訓。東海岸評論,23,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珍珍(1990)。大地反撲。東海岸評論,27,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國瑞(1989)。莎拉颱風過後。東海岸評論,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美菊(1998)。花蓮境內溪流的觀察與反省。東海岸評論,118,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寶珠(1998)。傷痕花蓮的環境對策。東海岸評論,125,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利德(1996)。選前開票,選後退票。東海岸評論,9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紀駿傑(1997)。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7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育靈(1997)。應用能值分析方法評估水泥產業東移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崴詡(1999)。1990年代花蓮地方社會的變遷特性與動力--「信息」與「系統有序性」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卓翰(1998)。自然資源開發與環境正義的衝突分析--以和平水泥專業區的開發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花蓮縣政府(2001)。花蓮縣綜合發展計劃(第一次修訂)草案期中報吿書。花蓮:花蓮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花蓮縣政府(2002)。花蓮縣城鄕風貌整體綱要計劃。花蓮:花蓮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花蓮縣環境保護局(2000)。花蓮縣環境白皮書。花蓮縣: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花蓮縣環保局(2001)。花蓮縣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焚化〈資源回收〉廠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修正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花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997)。花蓮發電廠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花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洄瀾夢想聯盟(2003)。航向花蓮新世紀文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經濟部工業局(1990)。花蓮縣和平水泥專業區環境影響評估及和平村遷移安置規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吿。經濟部工業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新煌(1997)。臺灣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91-1996。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華壁(2001)。人與環境:臺灣環境現代史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進慶、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chnaiberg, Allen、Gould, Kenneth Alan(1994)。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Enduring Conflict。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葉文杰(19990213)。反對砂石廠入境,壽豐鄕民抗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東源(20000504)。闢港釀污?漁民抗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