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成人教育政策的歷史社會學分析
作者:黃曉瑋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楊國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歷史社會學教育政策霸權結構行動社會運動historical sociologyeducational policyhegemonystructureactionsocial mo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6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行歷史社會學的研究取向,從1949年至2006年,依台灣整體社會發展的特徵分為:(1)1949年至1980年代初期;(2)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3)1990年代後期至2006年三個階段。探討並分析台灣在威權統治、威權/民主體制轉型、民主體制等三種不同統治的形式下,所呈現的社會圖像,解讀其中「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轉變。由於台灣的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政策,其實是鑲嵌在各個階段的歷史脈絡中而逐漸發展。因此,我們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1)是分析台灣成人教育政策變遷的結構性因素。(2)是重新脈絡化台灣的成人教育。(3)為提供成人教育政策研究相關理論基礎。
本研究發現,從1949年到2006年之間,台灣的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政策,依其發展的特徵,可以分為:(1)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政策共生依附期(1949-1990)。(2)成人教育政策具體形成期(1991-1999)。(3)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政策統整融貫期(2000~)等三個時期。
在成人教育與社會教育政策共生依附期(1949-1990),台灣正處於黨國威權統治的情況下,在政治上呈現高度中央集權化的現象,統治階層的意志是主導政策制定的關鍵因素。這個時期台灣的教育政策被框限在「反共復國」的基本國策中。整體而言,當時台灣的教育政策變遷相當靜態。這一時期的成人/社會教育政策,所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形構。亦即民族國家在打造社會根基的過程,也是形構「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過程。
在成人教育政策具體形成期(1991-1999),台灣社會面臨各種內外部條件的改變引發各種政經效應,因而鬆動了黨國威權統治體制的統治基礎。1987年解除戒嚴,台灣的政治開始由威權統治逐漸轉型為民主體制。台灣社會結構的轉化,台灣教育史上第一個整體性的成人教育工作計畫--「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就在1991年脫胎而出。由是,在官方成人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成人教育開始發展自身的學科及專業屬性。在這一時期的成人教育政策,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解構。
至於在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政策統整融貫期(2000~),台灣的成人/終身教育政策,所對應的是「國家—社會」權力關係的重構。由於台灣在歷經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等重要政治民主化的過程,民主體制已建立。在民主體制下,台灣社會必須面對民主如何持續深化的議題。一些草根性的學習組織,如社區大學逐漸興起。社區大學的原始構想,是希望在教育領域內推動社會改革,並使改革的影響力回來滲透教育體制。另外,在這個時期中,教育部則試圖透過終身教育的提供,以回應台灣在資本積累、民主化、以及社會發展等需求。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仁方(1999)。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new window
于宗先(1993)。蛻變中的台灣經濟。台北:三民。
于宗先(2002)。浴火中的台灣經濟。台北:五南。
于宗先,王金利(1999)。台灣泡沫經濟。台北:聯經。
于宗先,王鳳生,鄭育仁,袁恩楨(2005)。國有企業與公營事業比較研究。台北: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
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1993)。台灣高等教育白皮書。台北:時報。
中央文物供應社印行(1977)。蔣總統言論選集—教育與文化。台北:同作者。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編(1984)。中國國民黨與社會建設。台北:正中。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編(1984)。中國國民黨與經濟建設。台北:正中。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青年工作會印(1975)。總裁對青年的訓示。台北:同作者。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1973)。抗戰時期之青年活動。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197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台北:同作者。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198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台北:同作者。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1988)。終生教育。台北 :台灣書店。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1996)。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 :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1998)。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毛澤東(2003)。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九四二年五月)。載於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20031219/00159153.html
毛禮銳、邵鸜亭、瞿菊農(1989)。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良卿(1998)。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王受榮(1996)。教育政策、教育立法與社會變遷:政府遷台以來之實例分析。載於教育研究雙月刊,(47):39-45。new window
王政彥(1996)。終生學習的理論。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1997)。終生學習體系的建立。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業強。
王政彥(1998)。終身學習的應然與實然。載於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25-150。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王政彥(1998)。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1999)。終身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建構。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24輯—終身教育專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王政彥(2002)。出頭或出局之路—參加WTO對成人教育的挑戰。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66):11-12。
王炳照(1994)。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
王振寰(1988)。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從四本有關台灣發展的研究談起。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1):117-143。new window
王振寰(1991)。出現中的巿民社會及其限制。載於二十一世紀,(5):57-67。new window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臺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 :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 : 巨流。
王振寰(1999)。權力與政治體系。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振寰、瞿海源編(199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紹光(1992)。破除對Civil Society的迷思。載於周雪光。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
王德睦(1999)。人口。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卯靜儒(2001)。台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文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79-101.new window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
石元康(1990)。個殊性原則與現代性:黑格爾論巿民社會。載於當代。(47):20-28。
石元康(1995)。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聯經。new window
全國社區大學聯網。http://www.cgaya.com/school/
多賀秋五郎(1976)。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上)。台北:文海。
朱浤源(1992)。從族國到國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義。思與言,30(2):7-37。new window
朱啟華(1993)。台灣社會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朱雲漢(2000)。憲政主義的退化與重建。載於黃榮村等策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 : 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台北市 : 時報文化。
江丙坤著,徐秀珍,林美姿主編(2004)。台灣經濟發展的省思與願景。台北:聯經。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new window
江宜樺(2000)。政治判斷如何可能—簡述漢娜.鄂蘭晚年作品的關懷。載於當代,(150):28-43。
江宜樺(2002)。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的發展與困境。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台北:桂冠。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new window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 台灣經驗 。台北:桂冠。new window
行政院主計處(2006)。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歷次普查摘要表。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713116125771.pdf
行政院主計處編(2003)。中華民國九十年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初步綜合報告摘要。台北:主計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http://www.nsc.gov.tw/pub/techNation/techNationC.htm#top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印(1964)。美援教育計劃檢討。台北:同編印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 :同作者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1995)。台灣地區工會概況調查報告。台北:同作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中華民國90年國家建設計畫執行檢討。同作者: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91&key=&ex=+&ic=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中華民國91年國家建設計畫執行檢討。同作者: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91&key=&ex=+&ic=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92年國家建設計畫執行檢討。同作者: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91&key=&ex=+&ic=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中華民國93年國家建設計畫執行檢討。同作者: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91&key=&ex=+&ic=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國家(經濟)建設計畫沿革。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89&key=&ex=%20&ic=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1987)。中華民國76上半年台灣經濟情勢。台北:同作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1988)。中華民國77上半年台灣經濟情勢。台北:同作者。
何方(1990)。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載於當代,(47):39-52。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
作者不詳(1927)。教育界消息。載於教育雜誌。19(6):30061-30069。
吳文星(1986)。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國語普及運動」之研究。近代中國,(55):265-285。new window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1992)。台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鄉。
吳惠林(1994)。台灣經濟的奇蹟、危機與轉變。台北:正中。new window
吳齊殷(1997)。電腦架構的社會網路: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出處待查。
宋興洲(2005)。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政治科學論叢,(24):1-48。new window
李丁讚(2004)。試論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的意涵。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李允傑(1992)。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巨流。new window
李世偉(1997)。日治時期台灣的宣講勸善。文載於台北文獻直字,(119):111-133。
李永熾(1990)。巿民社會與國家。載於當代,(47):29-38。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台北:東大。
李國鼎(1987)。工作與信仰。台北:天下文化。
李國鼎(1991)。經驗與信仰。台北:天下文化。
李園會編著(2005)。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台北:編譯館。
李瑛(1999)。原住民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24輯—終身教育專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李筱峰(1996)。一百年來臺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文載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出版。
李筱峰(1996)。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文化衝突。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林呈蓉(2003)。臺灣史。台北:華立圖書。
李漢雄(1994)。從英、美、加等國的成人教育探討我國未來政策的走向。成人教育雙月刊(18):19-45。
李廣均(1997)。社群、民族國家和集體記憶—1995年台北巿「終戰事件」的初步思考。中大社會文化學報,(.4):247-277。
杜武志(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沈宗瑞(1990)。國家角色與社會—試論組合主義的理論與應用。載於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9):173-193。
沈宗瑞(1999)。國家、社會與公民權的發展。載於通識教育季刊,6(2):65-83。
沈宗瑞(2002)。兩種公民資格觀的歷史發展與對話。載於教育與社會研究,(3):3-32。new window
沈宗瑞(2004)。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谷鳳翔等合著(1978)。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台北:同作者。
阮小芳(2000)。社區大學與社區經營的理念。載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成教系主編,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高雄巿:復文書局。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周倩、楊台恩(1998)。電腦網路的特質及相關問題初探。載於社教雙月刊,(84),P.20。
周婉窈(1998)。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年)。台北:聯經。
周淑卿(2001)。巿場自由與國家介入—論全國課程架構的建立。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57-74。new window
周策縱(1981)。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
杭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下)。台北:唐山。
林玉体(1990)。黨化教育與校園運動。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林振春(1993)。台灣地區成人教育學術研究之檢討。1993年海峽兩岸成人暨隔空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印,pp.269-287。
林振春(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振春(1998)。學校在社區終身學習體系建構中的角色與作法。載於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25-150。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林振春(1998)。學習社會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振春(1999)。終身教育與社區總體營造。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24輯—終身教育專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new window
林清江(1997)。社會教育機構在終身學習社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台北:教育部印製。
林清江(1998)。邁向學習社會:未來教育的希望。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42):2-3。
林清江(1999)。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政策。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47):2-12。new window
林毓生(2002)。論台灣民主發展的形式、實質與前景:紀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週年。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台北:桂冠。
林萬億(1995)。福利國。台北:前衛。new window
邱天助(1994)。終生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生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
邱毓斌(2004)。威權統治遺產下的台灣工運:1988年到2004年。載於台灣社會學會主辦。「走過台灣—世代、歷史、與社會」研討會。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9)。當代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柯正峰(1999)。終身教育政策法制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24輯—終身教育專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胡昌智(1992)。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new window
胡夢鯨(1996)。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台北 :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胡夢鯨(1998)。成人教育學理論與模型。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8)。學習社會發展指標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99-124。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范雅鈞編(2004)。戰後台灣勞工運動史料彙編(一)。台北:國史館。
孫大川(1996)。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臺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文載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出版。new window
徐正光、宋文里(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徐正光、蕭新煌編(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
晏陽初(1927)。平民教育概論。載於教育雜誌。19(6):29681-29690。
浦薛鳳(1979)。西洋近代政治思潮(下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浦薛鳳(1979)。西洋近代政治思潮(上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馬宗榮(1936)。社會教育事業十講。上海:商業印書館。
高安邦(1997)。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
國防研究院印(1964)。總統元旦國慶文告彙輯。台北:同作者。
張世雄(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new window
張玉法(1999)。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台北:東大。new window
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1996)。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
張建成(1998)。教育政策。載於陳奎熹。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 。台北市 : 學富文化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資料研究中心。new window
張茂桂(2001)。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文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new window
張茂桂等(2001)。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new window
張家銘譯(1997)。社會學(下)【Giddens, A. (1989) Sociology 2nd ed. Backwell Publishers Ltd.】。台北:唐山。
張德永(1998)。學習社會的社會學基礎。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文化局印(1971)。中華文化之復興。台北:同作者。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1985)。社會教育近況簡介。台北:同編者。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48)。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編(1996)。以終身學習為導向的成人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台北:同作者。
教育部編(1998)。邁向學習社會。台北:同作者。
教育部編(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教育篇。台北:同作者
許介鱗、蕭全政、李文志(1996)。台灣的亞太戰略。台北:業強。
許雪姬(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new window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許瑞浩、曾品滄、薛月順編註(2000)。從戒嚴到解嚴: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
許嘉猷(1987)。台灣的階級結構。文載於中國社會學刊,(11):25-60。
許慶雄(1999)。台灣建國的理論基礎。台中:加入聯合國聯盟出版。
郭為藩(1995a)。實現終身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28):2-6。
郭為藩(1995b)。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new window
陳其南(1989)。民族國家論的反思。載於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new window
陳其南(1998)。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new window
陳忠信(2000)。台灣社會傳統與現代因素的競賽:公民社會出現了嗎?載於黃榮村等策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 (下):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台北市 : 時報文化。
陳啟天(1962)。最近三十年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星。
陳清源編著(2005)。國際勞工組織與政府組織。高雄:春暉。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new window
陳儀深(1996)。論臺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
陳儀深(1996)。論臺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
陳櫻琴,邱政宗(2003)。WTO與貿易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章英華(1999)。都巿化、社區與城鄉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喻本伐、熊賢君(1995)。中國教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
彭明輝(2004)。社區大學與現階段的社會改革。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黃乃熒(1997)。後現代教育政策之政治行為分析。載於中學教育學報,(4):211-241。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9)。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台北縣五所社區大學設置企劃。載於教育研究資訊,7(3):59-77。new window
黃武雄(2004a)。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黃武雄(2004b)。社區大學的學位問題。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黃武雄、顧忠華主編(2004)。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黃俊傑(1993)。戰後台灣的教育與思想。台北:東大。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轉型與展望。台北:正中。
黃宣範(1996)。近五十年臺灣語言政策的變遷。文載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出版。
黃庭康(2001)。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主辦。「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觀點」教育社會學理論研討會。
黃純敏(1998)。社會重構法與教育政策分析。載於教育政策論壇, 1(2):1-12。new window
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富順(1994)。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
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 :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富順(1998)。學習社會理念的發展、意義、特性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9)。「學習型社會的意義、特性與實施」。載於成教雙月刊,(47):6-13。
黃富順(2002)。台灣加入世貿組織成人教育發展的因應。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66):2-10。
楊桂杰(1994)。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檢討—建構以實現正義為指向之政策判準。載於立法院院聞, 22(4):84-94。
楊國德(1996)。成人教育發展策略。台北 :師大書苑。
楊國德(1998)。學習社會與全民學習權。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81)。教育政策的演變及其績效。載於郭為藩編。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上)。台北:廣文書局。
楊國賜(1988)。縣巿文化中心的現況及改進途徑。載於社會教育學刊,(17):1-71。
楊國賜(1990)。現代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1)。當前成人教育政策與發展取向。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3):7-12。
楊國賜(1993)。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4)。世界主要國家終生教育的發展趨勢。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生教育。台北:台灣書局。
楊國賜(1998)。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政策及發展方向。載於1998年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國際研討會,pp.5-22。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等主辦。
楊國賜(1999)。我國終身教育現況檢討與未來展望。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24輯—終身教育專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楊國賜、黃明月(1999)。我國成人教育指標之研究。載於社會教育學刊,(28):140。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98)。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熹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99)。跨世紀的教育改革—我國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載於理論政策,(52):15-39。new window
楊蕙菁(1998)。台灣需要什麼社區學院?文見於中國時報。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new window
葉龍彥(1996)。臺灣光復初期的社會教育(1945-1949)。台北巿文獻直字,(117):89-123。
葉龍彥(1996)。臺灣光復初期的社會教育(1945-1949)。載於台北巿文獻直字,No.117:89-12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0)。臺灣史。台北:眾文圖書。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臺灣一年來之教育。台北:同作者。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5)。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臺中:同編印者。
臺灣省教育廳編(1976)。臺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施政報告。南投:同作者。
臺灣省教育廳編(1989)。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南投:同作者。
臺灣省新聞處編(1995)。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臺中:同編者。
趙守博(1992)。勞工政策與勞工問題。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台北:幼獅出版。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
劉伶姿(1994)。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實施現況。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大學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劉鎮寧(2001)。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合法化問題探討。載於成人教育學刊,(5):249-274。
蔣中正(1956)。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蔡秀美(1996)。推廣教育的本質與工作哲學之探討。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32)。
蔡秀美(1998)。學習社會的概念內涵與學習能力的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蔡秀美(2004)。全民終身教育思潮與社區大學未來發展的省思。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蔡明璋(1999)。經濟與工作。載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載於政治科學論叢,(8):51-84。new window
蔡英文(1999)。公民德性、巿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巿民社會論述之探討。載於政治科學論叢,(10):83-112。new window
蔡英文(2000)。革命.人民主權與制憲權—漢娜.鄂蘭對「革命民主」傳統的闡述。載於當代,(150):44-59。
蔡英文(2002)。人權之議題:人之主體權利、國家之政治權力與文化差異性。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台北:桂冠。new window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蘭.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
蔡培村(2002)。台灣回流教育政策理念及實施策略之評析。載於成人教育學刊,(6):.237-265。
鄭梓(1996)。戰後臺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new window
鄭梓(1996)。戰後臺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載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new window
鄧正來、亞歷山大主編(2002)。國家與巿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鄧運林(2001)。另類成人教育—台灣社區大學的發展。載於2001年兩岸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讑文集,pp.34-49。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new window
蕭全政(1999)。台灣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載於理論與政策,(51):1-17。new window
蕭全政(2003)。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下)。載於知識台灣電子報http://home.kimo.com.tw/liutaho/2003年6月5日。
蕭全政(2003)。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上)。載於知識台灣電子報http://home.kimo.com.tw/liutaho/2003年6月3日。
蕭全政(2003)。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中)。載於知識台灣電子報http://home.kimo.com.tw/liutaho/2003年6月4日。
蕭全政,許介麟(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蕭崑杉(1996)。推廣教育的社會學省思。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32):2-7。
蕭新煌(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new window
蕭新煌(1996)。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收錄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new window
蕭萬長(1993)。開創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經濟發展遠景。載於自由中國之工業,pp.5-10。
蕭峯雄(1992)。我國七十年代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變化之研究。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賴麗珍(1998)。學習社會與學校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錢永祥(1988)。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57-99。new window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巿場化。台北:揚智。
戴曉霞(2001)。全球化、國家、巿場與高等教育的巿場化。載於南華大學「巿場、國家與教育—教育巿場化及其相關議題」研討會。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巿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巿場化之脈絡分析。載於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new window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new window
謝瑞智(1992)。教育法學。台北:文笙。
謝瑞智(2000)。憲法新論。台北:正中。
鍾清漢(1988)。教育與經濟發展之研究。台北:幼獅。
韓文(1998)。國立台灣大學學生代表大會—1998法規彙編。台北:台大學生會。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北:唐山。
瞿海源(2002)。結社自由、團體參與、與民主。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台北:桂冠。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2002)。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台北:桂冠。new window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2002)。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台北:桂冠。
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合著(1990)。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台北:聯經。new window
顏厥安(2002)。溝通、制度與民主文化:由哈伯瑪斯的法理論初探社會立憲主義。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台北:桂冠。new window
魏惠娟(1998)。從終生學習的觀點反思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及未來行動。載於教育政策論壇,1(2):51-77。new window
羅永生(1998)。解殖與(後)殖民研究。載於香港嶺南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
蘇峰山(2000)。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巿場經濟vs. 巿民社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高雄:麗文。
蘇峰山(2001)。巿場經濟與巿民社會:一個概念架構的釐清(I)。載於南華大學「巿場、國家與教育—教育巿場化及其相關議題」研討會。
蘇雅惠(1994)。推廣教育的本質。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改革。new window
蘇雅惠(1998)。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載於1998年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國際研討會,pp.129-148。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等主辦。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 :允晨。new window
顧忠華(2002)。公民社會在台灣的形成經驗。載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台北:桂冠。
顧忠華(2004)。台灣的社區大學與社會自治。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顧忠華(2004)。將夏山學校的理想融入社區大學。載於黃武雄、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左岸文化。

二、外文中譯

Benedict Richard Anderson著,吳叡人譯(2004)。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Charles Taylor著,徐文瑞譯(1990)。黑格爾與現代社會。台北:聯經。
Charles Taylor著,馮青虎譯(2002)。巿民社會的模式。收錄於鄧正來、亞歷山大主編。國家與巿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1999)。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一)。台北:貓頭鷹出版。
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1999)。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二)。台北:貓頭鷹出版。
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1999)。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三)。台北:貓頭鷹出版。
Kate Nash著,林庭瑤譯(2001)。當代政治社會學。台北:韋伯文化。
Macpherson,C.B.著,張明貴譯(1992)。自由民主的經驗與時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台北:桂冠。
Weber,M.著,鄭太朴譯(2004)。社會經濟史。台北:台灣商務。
Zygmunt Bauman著,李培元譯(2004)。全球化浪潮的政治定位。台北:韋伯文化。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96)。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市 :帕米爾。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 :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市 : 月旦出版。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市:遠流。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 吳偉健, 耿景華譯(1993)。台灣之經濟 : 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市:人間。
劉進慶著,陳艷紅譯(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出版。

三、學位論文

王文瑛(2000)。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推動校外學習成就認可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朱森村(1999)。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巿推動社區大學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何明修(1999)。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仁鴻(2002)。社區大學的公民社會實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烈(1997)。學習社會理論的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維寧(2000)。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以解嚴後民間教改運動為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鯤魯(1991)。國民政府重建與財政收作之政治經濟分析(1949-1958)。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霽(1986)。民生主義社區發展與社會教育之相互配合。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富(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果顯(200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政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勝偉(2000)。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及其組織條件。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志輝(199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怡如(2002)。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正峰(1999)。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台北: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洪瑞重(1998)。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教育的接收與推展(1945-1947)。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韋積慶(1989)。台灣的國家機器—權力技術的分析。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久惠(2001)。國家政策與臺灣戰後的城鄉發展(1945-1999)。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崔誠烈(1993)。國家、大資本與霸權計畫—台灣與韓國發展經驗的比較。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泓(2002)。公民意識的實踐邏輯:台灣社區大學歷史發展與個案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良蕙(2001)。社區公共生活之形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智香(1994)。台灣的大學教育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發展的迷思。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論文。
許雅惠(2003)。全球化影響終身教育發展之研究-理論分析模式之初構與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郭殊妍(2000)。台北縣社區大學成立經過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如(1996)。臺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瓊如(2000)。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錫誠(2001)。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臺灣民族主義」之解析。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曾薰慧(2000)。臺灣50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
黃敏原(1998)。論教育與規訓—以日治時期台灣皇民化現象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碩士論文。
詹茜如(1993)。日據時期台灣的鄉土教育運動。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廖咸惠(1990)。抗戰時期的話劇活動。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孟瑜(1999)。國家機器與勞動力巿場—政治、經濟轉型中的勞動政策。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鞠友梅(2002)。加入 WTO對台灣成人教育的影響及其因應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宜君(1995)。移入政府的滲透能力(1950-1969):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與鞏固。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四、英文參考書目

Allen, G. & Martin, I. (Eds.)(1992).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N. Y. Cassell
Amsden, A. H.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 E. Peter , Dietrich Rueschemeyer & Theda Skocpo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Apple,M. W. (1995). Education and power (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Archer, M .S.(1982). Morphogenesis versus structuration:on combining structure and action. In British Journsl of sociology. 33 (4): 455-483.
Archer, M. S. (1984a). Social origins of educational system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Archer, M. S. (1984b).Educational politics: a model for their analysis. In I. McNay & J . Ozga (Eds.). Policy-making in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Archer, M. S. (1996). Culture and agency: 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cher, M. S. (2000). Being human: The problem of agen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cher, M. S. (2003). Structure, agency and the internal convers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onowitz & De Fazio (1997). The new knowledge work. In A. H. Halsey et al. (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ronowitz, S. and Giroux, H. A. (1993). Education still under siege(2nd edit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Bergin & Garvey.
Aronowitz, S.and De Fazio (1997). The new knowledge work. In A. H. Halsey et al.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 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N. Y. Routledge.
Berkhout, S. J. & Wielemans, W. (1999). Toward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polic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in Educational Policy, 13(3): 402-420.
Berlin, I (1969).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erlein, L. A. (1993).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educational policy volume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obbio, N. (1988). Gramsci and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In J. Keane Eds.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London: Verso.
Bocock, R.. (1995). The cultural formations of modern society. In S. Hall et al. (Eds.)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ores.
Borg, C. & Buttigieg, J. & Mayo, P. (Eds.) (2002). Gramsci and education.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Boyd, W. L . (1999). Paradoxes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oductivity. In Educational Policy, 13 ( 2): 227-250.
Brown, T. (1999). Challenging globalization as discourse and phenomeno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1): 3-17.
Calhoun, C. (1994). Nationalism and civel society: Democracy, divers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C. Calhoun (Eds.).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Carnoy, M. (1982). Education,economy and the state. In M. W. Apple (Eds.).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Essays on class,ideology and the state.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arnoy, M. (1990). Education and transition: Theory and Method. In M. Carnoy & J. Samoff (Eds.). Education and social transition in the third world.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en, J. J. (2001). State,education and power: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Marxist theories of state and education relationships. In 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1(1): 1-48.
Collins, R. (1981). Some comparativ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R. Dale (Eds).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Volume I: Schooling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osin B. & Hales, M. (Eds.) (1983). Education policy and socie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Dale, R. (1989). The State and Education Polic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Dale, R. (Eds) (1981).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Volume I: Schooling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Diamond, L. (1994). Towar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Journal of democracy, 5 (3): 5-17.
Edwards, R, Hanson, A. & Raggatt,P .(Eds.) (1996). Boundaries of adult learning. London: Routledge.
Edwards, R., Sieminski, S. & Zeldin, D. (1993). Adult learners,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Routledge.
Elias, J. L. & Merriam, S. (1980).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Florida: Robert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European Union (EU) (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White paper on education and traning).
Evans, P. B., Rueschemeyer, D. & Skocpol, T. (Eds)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ure, et al. (1972). 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 today and tomorrow. Paris: UNESCO.
Femia, V. J. (1981). 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Finch, J. (1984).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 London: Longman.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es of education.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Inc.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
Giddens, A.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Londom: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Giddens, A. (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 (1987).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 (1971).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ll, G. (2003).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N. Y. Palgrave Macmillan.
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 Y. : M. E. Sharpe, Inc.
Gough, I. (197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Grace, A. P. (2000). Canadian and US adult learning (1945-1970)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and place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 (2): 141-158.
Gramsci, A. (199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 Y. :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riffin, C. (1987). Adult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 London: Croom Helm.
Griffin, C. (1988). Recurrent education and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 F. Molyneux,., G. Low & G. Fowler, (Eds.). Learning for life: Politics and progress in recurrent education. N. Y. : Croom Helm.
Griffin, C. (1999). Lifelong learning and social democrac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5): 329-342.
Habermas, J. (1975). Legitimation Crisis.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75).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Hake, B. J. (1999). Lifelong learning in late modernity: the challenges to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I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9 (2): 79-90.
Hall, S. (1995).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ndetity. In S. Hall et al. (Eds.)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ores.
Hargreaves, A. & Reynolds, D. (Eds.) (1989). Education policies: controversies and critiques. N. Y. : The Falmer Press.
Held, D et al. (1983). States and societi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eld, D. (1989).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modern stat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ld, D. (1995). A brief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European states why did nation-states become supreme?. In S. Hall et al. (Eds.)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Polity pores.
Heywood, A. (2002). Politics(2nd edition). N. Y. Palgrave.
Hill, D. (2002). Global neo-liberal capital, education policy and the growth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2 (1): 233-267.
Janoski, T. (1998). 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rvis, P. (1993).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Towards a politics of adult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Jarvis, P. Eds. (1991). Twentieth century thinkers in adult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Jessop, B. (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N. Y. : N. Y.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 (1990). State theory. Oxford: Polity Press.
Johnston, R. (1999). Adult learning for citizenship: towards a reconstruction for the social purpose traditio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3) : 175-190.
Jonathan, R. (1997). Illusory freedoms: Liberalism, education and the Market. Oxford: Blackwell.
Keane, J. (1984). Public life and late capitalism.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ane, J. Eds. (1988).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London: Verso.
Kellner, D. (2000). Globalization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 Lessons for critical theory and pedagogy. In N. C. Buebules and C. A. Torres (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N. Y.: Routledge.
Kellner, D. (2000). Globalization and new social movements: Lessons for critical theory and pedagogy. In N. C. Buebules and C. A. Torres (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Routledge.
Kilgore,D. W. (1999). Understanding learning in social movements: a theory of collective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3): 191-202.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Lipson, L. (1989). 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8th edition).
Marger, M. N. (1996).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4thed. Lond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arshall, T. H. (1981). The right to welfare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Mayo, P. (1999). Gramsci, Freire and adult education. N. Y. : Zed Books.
McCarthy, C. (1997). Nonsynchrony and social difference: an alternative to current radical accounts of race and schooling. In A. H. Halsey et al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lelland, J. S. (1996). 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
McNay, I & Ozga, J. (Eds.) (1985). Policy-making in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Mcnay, L. & Ozga, J. (Eds.) (1985).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the breakdown of consensus. London: Open University.
Morrow, R. A. & Torres.C. A. (1995). Social theory and education: A critique of theori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Albany, New Yok: SUNY Press..
OECD. (1977). Education policies and trend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ECD.
Offe, C. (1981). Theses on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In R. Dale (Eds.)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Volume I: Schooling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Offe, C. (1984). Social policy and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In I. McNay & J Ozga (Eds.). Policy-making in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n Corp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1996).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Paris:OECD.
Pierson, C. (1996). The modern state(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Potter, J. C. (1996). Representing reality: discourse rhetoric &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Raggatt, P., Edwards, R. & Small, N.(Eds.) (1996). The learning society: Challenges and trends. London: Routledge.
Randall, E. V. , Cooper, B. S. and Hite, S. J . (1999).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s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Policy, 13 (1): 7-22.
Ranson, S. (1994). Towards th learning society. N. Y. : Cassell.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Sabine, G.. H. (1973).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4th edition). Illinois: Dryden Press.
Said, E. W. (1978). Orientalism. N. Y. Random House.
Saligman, A. B. (1992).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sson, A. S. (1980). Gramsci’ politics. Surrey: Biddles Ltd.
Skocpol, T. (1984). Sociology’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heda Skocpol (Eds.).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Eds.) (1984).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1984). Emerging agendas and recurrent strategies. In Theda Skocpol.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W. A. (1991). E. L. Thorndike. In Peger Jarvis (Eds). Twentieth century thinkers in adult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Taylor, C. et al. (1992). Multicultural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K. (1995). Social pluralism. In S. Hall et al. (Eds.)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ores.
Titimus, C. (1999).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educ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 obstacles to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5): 343-354.
Tobias, R. (1999). Lifelong learning under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rhetoric and realit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2): 110-118.
Winckler, E. A. (1989). Taiwan politics in the 1990s: From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In the Conference on Democratization in the Repubic of China, held by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pp.481-491.
Wong, T. H. (2000). State formation, hegemony,and Nanyang University in Singapore,1953 to 1965. In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暨社會學研究所編, 教育與社會研究, 創刊號, pp.59-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