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商而工--光復初期台南幫的蛻變
作者:謝國興 引用關係
書刊名: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賴澤涵 (主編)
頁次:335-364
出版日期:1993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商而工光復初期台南幫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期刊論文
1.楊艾俐(1983)。鹽地裏長出的企業巨人:臺南幫。天下雜誌,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蓮枝(1989)。從傳統出發--臺南幫天蠶再變。卓越雜誌,3(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顔岫峰(1972)。追憶環球水泥公司誕生的前後。環泥月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國興(19911200)。從家族到鄉親:臺南幫的資本累積。思與言,29(4),261-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溫振華(19810500)。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歷史學報,9,111-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宋光宇(1992)。有關『臺灣經驗』各家理論的檢討和新觀點的提出。第一屆臺灣經驗研討會會議論文稿,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滿紅(1992)。臺灣資本與兩岸經貿關係(1895-1945)。第一屆臺灣經驗研討會會讓論文稿,國立中正大學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承恕(1988)。臺灣企業的結構限制與發展條件。「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暨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合辦] 。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家銘(1989)。經濟權力與支配:臺灣大型企業組織的制度分析(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懷眞(1989)。臺灣企業主的『關係』及其轉變(博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統一企業(1987)。光榮的軌跡:統一企業20週年回顧與前瞻(碩士論文),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顔建發(1990)。位階結構下臺灣企業集團的擴張與躍昇:一個企業中心論的歷史結構分析(博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Ichiro, Numazaki(1992)。Networks and Partnership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Chinese Business Elite in Taiwan(博士論文)。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謝國興、蔡淑瑄、陳南之(1992)。吳修齊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國鼎(1980)。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季鴻(1991)。中國企業家的名言。臺南:中華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徵信所(1992)。臺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臺北:中華徵信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尊賢(1990)。人生七十。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棣民、胡煜嘉(1987)。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観察--臺灣奇蹟。臺北:洞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省工業研究所(1946)。臺灣省經濟調査初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省政府建設廳(1953)。臺灣省民營工廠名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三連、吳豐山(1992)。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郝延平(1986)。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The Rise of Sino-Western Mercantile Capitali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1.吳修齊(1983)。七十回憶。臺南:吳修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駿(19870201)。創造財經奇蹟的人。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宗漢(1985)。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國鼎(1991)。經驗與信仰。臺北:天下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Li, Kuo-Ting(1988)。The Evolution of Policy Behind Taiwan's Development Success。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6.周憲文(1980)。臺灣經濟史。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家銘(1987)。理論深淵與歷史深度--臺灣發展經驗的解釋及其反省。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臺北: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東之(1956)。臺灣之紡織工業。臺灣之紡織工業。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東之(1956)。臺灣之棉紡工業。臺灣之紡織工業。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仲容(1953)。一年來臺灣花紗布的管制工作。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臺北:美援運用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尹仲容(19600300)。論經濟發展。我對臺濁經濟的看法。臺北:美援運用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尹仲容(1963)。臺灣經濟十年來的發展之檢討與展望。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三編。臺北:美援運用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尊賢(1980)。環球20年之回憶。環球廿年。臺北:環球水泥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國興(1991)。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臺南幫的摶成。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國興(1993)。侯雨利:生意人抑企業家。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漢裕(1955)。日據時代臺灣經濟的演變。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