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語言與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
書刊名:文學評論
作者:朱雙一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5)
頁次:65-73
主題關鍵詞:漢語保存從方言學國語民族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17
一百多年來"語言"始終關聯著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問題。日據時期殖民者強力推行日語,臺灣人士則認識到漢文若廢,固有民族性亦將消失。為此,臺灣文人通過漢詩寫作保持漢語漢字能力並強化了中國文化修養;新文學作家則力圖從祖國引入白話文,其中部分作家在臺灣人被禁止說漢語又不甘願說日語的情形下提倡"臺灣話文"。漢詩、白話文、"台語"等的存在,使日據50年也未能將漢語連根拔除。光復初期,兩岸人士採用多種途徑推行國語,他們意識到"台語"乃漢語的一種方言,通過它來學習普通話是一捷徑,因此極力提倡。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台語"運動興起並成為"臺灣民族"論建構的重要一環,但出於某種意識形態而進行政治性操弄,必將因缺乏學理依據而難以成功。
期刊論文
1.郭秋生(19320101)。說幾條臺灣話文的基礎工作給大家做參考。南音,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文吉、陸傳傑(1988)。寶山鄉的征夫。人間,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建功(19460331)。台語音系還魂說。現代週刊,1(1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曙光(2003)。編後。文學臺灣,46,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英哲(2003)。一九五〇年代臺灣的"國語"運動。文學臺灣,47,177-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呈聰(1923)。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灣,1923(1),17-18+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朝琴(1923)。續漢文改革論。台灣,1923(2),2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雪姬、張勝彥(19911200)。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史聯雜誌,19,89-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德本(2003)。《龍安文藝》終於找到了。文學臺灣,46,175-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島利郎(2003)。1930年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藤井省三、張季琳(2004)。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良偉(1979)。台語與國語字音對應規律的研究。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元隆、張淑媚、黃雅芳(20130000)。日治時期臺灣的初等教育:校園生活、補習文化、體罰、校園欺凌及抗拒殖民形式。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蔡鐵生(19230415)。祝臺灣民報創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都德,胡適(19230515)。最後一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連雅堂(19291201)。台語整理之責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雅堂(19291124)。台語整理之頭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克夫(19310815)。"鄉土文學"的檢討--讀黃石輝君的高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容(19460407)。恢復臺灣話應有的方言地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建功(19460528)。何以要提倡從臺灣話學習國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永祿(19460828)。從我學國語的經驗談到國語和方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斐如(19461202)。如何恢復臺灣話的方言地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容(19470601)。方言為國語之本--順便談談我們的任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青釗(19280603)。巾幗英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青釗(19280610)。巾幗英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啟超(2001)。遊臺灣書牘。飲冰室文集點校。雲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自珍(1975)。古史鉤沉論。龔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訴上(1947)。後記。現代陳三五娘。臺北銀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正惠(1995)。臺灣文學的語言問題--方言和普通話的辯證關係。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逵(1998)。公學校--臺灣情景。楊逵全集。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芳明(1988)。荒蕪與豐饒--寫在書前。重塑臺灣的心靈。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裏法(1988)。從二二八事件看臺灣知識份子的歷史盲點。重塑臺灣的心靈。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書揚(2010)。受壓制者的倫理倒錯--評謝裏法氏的"歷史盲點"論。如何讓過去的成為真正的過去。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