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格調詩說研究
作者:吳瑞泉
作者(外文):WU, RUI-GUA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8
主題關鍵詞:明代清代詩說格調神韻性靈MING-DYNASTYGING-DYNASTYPOETRY-CRITIC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6)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2
文學創作,後代不能必勝於前,而文學批評,則往往後出轉精,以其能博采前人心得
,去其糟粕,擷其菁華,使理論系統益臻完密。以詩而言:我國之詩,萌芽於先秦,
發展於漢魏,極盛於唐宋。元明以下,則難度越藩籬,開創新局。故明清詩學之成就
乃在詩論而不在詩作,蓋詩至唐而體備格全,後人難以別出心裁,遂轉精力於批評、
鑑賞、創作原則方法等所謂評點之學,於是促致詩壇上先後成立「格調」「神韻」「
性靈」等三大詩說;與香觀、義理、肌理等說,亦嘗興起一時,蔚為宗派。至是,我
國詩學理論乃臻大備,而治詩學者捨明清弗論,則終不能窺詩論之精奧。
明代詩學,極其流變,則在振唐風以革元習,矯纖濃而為雄遒,實以格調說為主流。
入清,王漁洋輯神韻詩集,闡三昧之旨,廣開神韻之宗,然其末流不免淪入空寂虛響
。沈德潛乃復揚格調之幟,挾帝王寵錫之勢,廣傳格調法門於乾嘉之際凡數十年,媲
美明之前後七子,故使格調詩派為我國詩史上最大之詩派,格調說為詩論上大宗。然
而因近代學術風會一味趨新求變,至受公安、虞山、袁枚等之扭曲過當與評騭過苛之
影響,多鄙棄此詩學上一段精光之格調說為模擬為剽竊,隨響影附,矮人看場,而未
深探其說之精義。
本文之撰寫,乃欲闡發格調說之始末及大旨,裨使治文學史者後有正確之認識,全文
共分十章─緒論、內容大要如下:第一章述明清詩學概述,以明格調說為明清詩學之
主流。第二章探格調說之淵源,敘唐、宋、元格調說之醞釀發展,啟迪明清格調說之
關係。第三章敘格調說產生之背景。第四章敘明初至憲宗朝之格調說大略,以明前七
子之所承。第五、六兩章敘前後七子之格調說,為全書之重心所在,亦格調說之精華
所在。第七章比較前後七子格調說之異同,以明格調說因時修正演變之。第八章敘
晚明之格調說,以明三袁、鍾、譚等極力評擊格調之論,而陳子龍竟能復理七子之緒
,以格調說總結明一代之詩。第九章敘清之格調說,以闡述沈德潛採神韻之芳圃,擷
性靈奧區,兼綜條貫為集大成之格調說。第十章則比較明清兩朝格調說之異同,及其
承轉遞變之概。緒論則總敘選述本論文之動機與方向。
本論文自選定題目後,即著手蒐羅有關資料。舉凡有關本題之詩文別集、總集、詩選
、詩話、筆記;有關之序跋、題記、論辯、書翰、論詩詩、方志、碑傳;近人之研究
論文、文學批評史論等之論著,皆加蒐羅研讀,排比分析,綜合歸納。經八易寒暑,
閱書數百種。剪裁綜合為前述十章,都三十萬言,統敘明清三百餘年格調說之顛末大
略及其影響,庶幾對我國格調說能有通達平實之認識。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