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家「環境倫理」思想研究
作者:趙鏡中
作者(外文):ZHAO,JING-ZHO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1
主題關鍵詞:儒家環境倫理自然天道天人合德易傳董仲舒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5)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3
一、本文主要的論旨在闡述傳統儒家哲學中有關環境倫理的思想。所謂「環境倫理」
,指的是人對待自然環境的道德態度。順此理路,儒家的環境思想主要是表現在人對
自然的理解,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上。
二、人要生活,必然要同自然打交道。人為了替社會規範找尋根據,也需要求助于自
然。因此,人必須去認識自然,說明自然,進而推衍出一套價值系統。
三、中國古代將外在的自然稱為天,伴隨著宗教信仰而有天帝、天命的觀念,后來又
出現了天道、天理。天的意義不只一種,可以指天神,指命運,指事物本性,指自然
規律……等,但最基本的意義,還是指上帝與自然。
四、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天人關系。先秦哲學講據天道以定人事,漢代講天
人感應,宋明以后講天理人欲,都不出此範圍。
五、原始宗教與神話為人類文化肇始的記錄,反映出原始初民對自然的素樸認識。書
經、易傳為儒家哲學奠基,儒家天人合德的思想至此完成。董仲舒倡言天人感應,重
新將天道自然與神學信仰相連結,擴大了天人關系的範圍。張載以其氣化宇宙觀解說
宇宙之生化,朱子則以理氣二元建立儒家本體論思想。
六、整體說來,傳統儒家將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自然宇宙看成是一互攝相融的生機體
,人與環境是和諧互動而非對立的。故一切人文活動與政事均須「法天而行」。人道
本于天道,可說是儒家環境倫理的根本精神。
七、全文共分七章,除結論外,分別論述了古代宗教與神話、書經、易傳、董仲舒、
張載、朱熹等典籍與人物的環境思想。結論部份則略述西方地理學、生態學對環境的
看法,以資印證儒家重生命、重和諧的環境倫理思想,是與現今西方生態環境思想相
契合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