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
作者:鄭毓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HENG, YU-Y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齊益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0
主題關鍵詞:六朝藝術理論審美觀樂論畫論文論書論阮籍RUANJ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3) 專書(6)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1.六朝
2.藝術理論
3.審美觀
4.樂論
5.畫論
6.文論
7.書論
8.阮籍 RUAN, JI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齊益壽先生 GI, YI-SHOU
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
研究生:鄭毓瑜撰 ZHENG, YU-YU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第一章 緒言
「審美」一詞,或稱「美學」,是譯自西文 aesthetic。由譯詞看來,無論「審美」
或「美學」,似乎是指專門研究「美」的概念,對「美」作一種哲學性闡析的學科。
然而這不但不全然符合西方美學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於中國美學理論的研究,尤其未
見貼適。劉昌元先生曾將西方「美學」所討論的問題,分成五大類:
第一類是與解釋藝術家的創造活動有關的諸問題。……第二類的問題與藝術品的定義
有關。……第三類的問題是關於美、審美態度與審美經驗的解釋。……第四類的問題
與描述、解釋及評價藝術品有關。……第五類問題主要涉及藝術品的社會功能。(註
一)
其實,再簡約一些,就是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及藝術哲學三大部分(註二)。顯然
,美的哲學只是美學研究範圍之一,甚至已非近來研究重心(註三)。至於研究中國
古典美學,要特別提舉特別提出專論「美」概念的資料,更是困難,
葉朗先生即曾明白說到:
在中國古典美學體系中,「美」並不是中心的範疇,也不是最高層次的範疇。「美」
這個範疇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地位遠不如在西方美學中那樣重要。如果僅僅抓住「美
」字來研究中國美學史,或者以「美」這個範疇過忠來研究中國美學史,那麼一部中
國美學史就將變得十分單調、貧乏,索然無味。(註四)所以,「審美」的中文譯名
,固因約定俗成仍可通行,但是在中國美學研究的素材、取向上,毋寧應著重在審美
心理學及藝術哲學這兩方面。
「審美心理學」,簡單來說,是研究人們在面對美的現實(自然、社會)及藝術品時
,所產生的包含感知、理解、想像、想像力等相互作用的心理體驗(註五),一般所
謂審美態度、審美感受或審美經驗等,皆屬此一範圍。而李澤厚先生則以「審美意識
」為名總括之,並認為由「審美意識」的角度來研究中國美學,是極為重要、合適的
(註六)。不過,由於「審美意識」表現的範圍極為廣闊,包括各個歷史時代的藝術
品、藝術論及種種社會風尚、思想河流,無一不是探察的素材。所以,現有的關乎中
國美學史之專著,如李澤厚自己主編的《中國美學史》或葉朗先生的《中國美學史大
綱》(見註四),都是以表現為理論型態的審美意識為研究對象,換言之,是以歷代
思想象、藝術理論批評者所發表的有關自然、社會的審美及藝術論點為主(註七)。
這樣看來,藝術哲學似乎可以涵括於審美心理學(審美意識)之肉;那麼所有藝術理
論、批評的資料是不是就全歸諸美學史中?更基本地說,美學理論與藝術理論是否全
然無別?如果參照前文劉昌元先生對西方美學主要問題的提舉,古來藝術哲學的各個
層面─如藝術品的定義、藝術創造過程、藝術評賞、藝術與人生社會之關係等,莫不
可概括於美學的範屬。但是,如同李澤厚先生所強調,如果要自覺地、嚴格地將藝術
作為美學來研究,首先就應該把藝術作為審美對象來看待:
審美對象在這裡就確乎不簡單是一個物質存在問題。美只對心靈才開放,主體的審美
態度(心理結構)在這裡有著重要的能動作用。藝術品作為審美對象既是一定時代社
會的產兒,又是這樣一種主觀心理結構的對應品。對作為審美對象的藝術品研究,正
是對物態化了的一定時代社會的心靈結構的研究。因之藝術社會學也完全可以是人類
審美意識的存在、變化或發展的研究,這樣,審美對象問題既成為藝術社會學的主要
課題,也就不同於一般的藝術學或文藝概論了。(註八)也就是說屬於美學領域的藝
術論,不再像一般的藝術論「經常是詳細考察各種藝術作品的具體構成規律,如藝術
的內容、題材、形式、體裁、技法、技巧、風格、流派及其在歷史上產生、演變和發
展的具體過程」;「雖然美學對此也要力求有較多較細的了解,但最終目的是為了研
究審美意識活動的特徵、美的規律諸問題。」(註)九既然美學與一般藝術論在研究
層面上有如許不同,則歷代藝術理論、批評著作就不能全然納入美學史之中,而是由
其中離析出論著者的審美意識之型態及律則,並給了闡析及評價。
其實,由美學角度出發的藝術論,既有其獨特性質,就等於是在一般藝術理論範圍的
本質論、技法論、體勢論等類別之外,再分立審美論一類。劉若愚先生於《中國文學
理論》一書中,即已率先標舉文學論中的審美理論,而與形上理論、表現理論、技巧
理論等等並列分述,並簡單定義為:
當他(批評家)描述一件文學作品的美,以及他給讀者的樂趣,那麼他的理論可以稱
為審美理論。(註十)
在這短短數語之中,卻道出審美論的兩項基本要素,一是作品的審美性質,一是讀者
的審美樂趣;亦即評論者認為什麼樣的作品是美的,以及美的作品會給予讀者什麼樣
的感受,就是藝術審美論的探究大志。當然,審美對象的本質與審美感受往往相互交
揉,有時難以截然劃分,及呈顯較完備的分析模式,仍由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雙向入
手。然而,美感是什麼?美感對象又有什麼共同質性?這即使是西方美學裡,都是眾
說紛紜,難有定論;何況在中國,美學並未自始即為一獨立研究的領域,要針對以上
的問題遽爾答覆,更顯困難。在此恐怕只能參照某些西方美學論點,略窺隙隅。就藝
術品的審美質性言,各種組成元素的結合,也應儘量尋求平衡和諧,而不過分乖張支
離;至於組成後的整體,又必須有某種表情強度,以免空洞無趣(註十一)。而就審
美感受言,最簡單的描述是一種快感或滿足感。然而一方面它並不僅止於感官上的愉
悅,而是能引發較高層面的心神活動;另一方面,它通常不因為事先滿足了某種欲求
或目的才產生出來,而是在無特殊要求下,於感知對象的過程中直接獲得(註十二)
。因此,美感與一般肉體享樂、道德心靈應有所區別。以上的說明,當然是極為簡略
的,因為我們並不是要撮取西方美學的觀念來與中國古典美學對應比較;只是藉著對
西方美學論點的交待,或許能讓我們在面對繁富、多端的中國藝術理論或批評資料時
,不致茫然無緒,而稍稍有些可供參考、斟酌的分析徑路與備案,以便建立屬於中國
藝術理論中的審美觀。
總結上述,由「審美」此一譯詞的意涵之未見貼適;談到分析中國古典美學,並不能
由哲學性「美」的概念入手,而最適於由現在對自然、社會及藝術的美感觀照──「
審美意識」出發;最後,歸結到一般藝術論並不合於盡入美學範疇,而應以專論審美
經驗(或稱審美意識)──包含對象特質及主體感受者,為探究核心。這也就確立了
本文「藝術理論中的審美觀」這樣的主題。不過,在探討範圍上,本文限定於六朝時
期的樂論、畫論、書論、文論,因為就自覺地、正式地對藝術提出評論這一點來說(
註十三),六朝在文論方面有《典論論文》、《文心雕龍》、《詩品》;音樂方面有
阮籍〈樂論〉、嵇康〈聲無哀樂論〉;畫論有謝赫〈古畫品錄〉、宗炳〈畫山水序〉
;書法則有王羲之、王僧虔等人的論述,勃爾興盛,蔚然大觀,確是最先需要重視的
,至於其他如建築、雕刻、舞蹈等,在當時因未見具體而專門的討論,只好暫時略去
不談。而為更加突顯六朝藝術審美觀的特色,對於兩漢時期零散的資料,亦將附列於
前,以相對照比較。其次,由於本文是針對藝術論中的審美觀來闡析,而藝術類目又
有音樂、書法、文學之不同,因此除了需要闡述各類的發展特色之外,更需要辨析彼
此的異同──也就是不同藝術類項之審美觀,會有那些共通的本質及個別的特色。為
因應此一目的,在討論方式上,將不採取一般美學史以時代為先後、以專家為中心的
論述方法,而是按樂論、畫論、書論、文論的範屬,各立門類來探究。然則,綜合這
些個別的討論,就可以呈顯出當時藝術論者共通的審美立場、審美理想──亦即超離
對題村本質的全然依傍,而重視對媒材的具體運作及其效應;同時由這一普遍心態出
發也就必能更詳密地分析、甚至拓展各種媒材的性能,從而體顯運用不同媒材的各類
藝術所獨具的審美性質與趣味。
最後,對於本論文學李澤厚、葉朗等人的美學史在寫作目的上的不同,必須略作說明
。由於本文是以六朝藝術審美論為探討重心,而李、葉等人所欲尋究的則是存在於藝
術與非藝術之中的普遍性審美意識。因此,就後者而言,藝術只是體現之一環,為求
共通性,難免泯除、忽略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當然也就可以不仔細考量透過不同
媒材所成就的各類藝術,在審美觀念上所可能有的異同;而本文卻正是把握這專屬藝
術範圍的審美觀來談,至於非藝術之中的審美意識,只是選取與藝術評賞關係最密切
、當時已成為「美之欣趣判斷」(註十四)的人倫鑒識,加以比對照應,使本文主題
的呈顯較為周延完備而已。#1033201P.ab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