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嵇康〈琴賦〉中以樂體道之義涵探析--兼論與〈聲無哀樂論〉的互補關係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吳冠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Kuan-hu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1
頁次:頁121-147
主題關鍵詞:以樂體道琴賦導養神氣嵇康至人YiyüetidaoExperiencing dao through musicQinfuDaoyiangshenqiJi KangZhirenPerfect m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6
  • 點閱點閱:62
期刊論文
1.吳冠宏(20030200)。嵇康〈明膽論〉之明膽關係試探。東華漢學,1,261-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美諭(2008)。魏晉樂論與樂賦音樂審美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毓瑜(1990)。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冠宏(1997)。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盧桂珍(2010)。境界.思維.語言--魏晉玄理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基博(1993)。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疏。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弼、樓宇烈(1983)。周易、老子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湯錫予(19840120)。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torr, Anthony、鄧伯宸(2008)。孤獨的聆賞者--音樂、腦、身體。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1989)。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周、郭慶藩(1997)。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萬壽(1990)。嵇康研究及年譜。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大寧(19970000)。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嵇康、載明揚(1978)。嵇康集校注。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子顯(1974)。南齊書。洪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美燕(200211)。琴道與美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耀南(2004)。作為「自然之理」的聲無哀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约(1995)。宋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房玄齡等(1995)。晉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明照(200612)。莊學的樂論--《莊子》中的生命本真之樂、道及音樂批判。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穗鈺(2011)。器和音協與體清心遠--以〈琴賦〉及〈嘯賦〉為分析主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宏天、趙福海等(1994)。昭明文選譯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佩書(2012)。嵇康〈琴賦〉研究--兼與〈聲無哀樂論〉之比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統(1984)。昭明文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可均(1979)。全漢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嚴可均(1995)。全後漢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嚴可均(1995)。全三國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