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詩以聲為用」觀念研究
作者:余欣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n-Chuan Y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明代詩學觀念復古聲感詩教詩以聲為用聲情類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歷來討論明代「格調」、「復古」說,已注意到「聲調」是明代詩學之重要議題,然而卻較少關注到聲調具有內容意義,可作為詩教之用。明代詩人強調聲調不僅僅徒為感官聲響,而是「聲情類應」,能感化人心、反映世道,此一觀念正是對治宋代以來「聲感」在創作觀念上的失落。因此明人從實際創作與批評上,取法「高響入雲」的唐音,即是因為唐詩因聲情練達,極能「感」人。在觀念上,明人遠溯樂教「音由心生」、「音律反映世道」以及《詩經》「詩樂合一」的理念,自「詩的內部音樂性」——聲調,延續〈樂記〉的「聲義」觀念,以「聲感」行和情性、美教化的作用,使聲調美善合一。
因此,溫柔敦厚之詩教,不僅從文字義可得,亦能從詩聲表現。惟有「文字義」與「聲義」具足,「詩義」才是完整。明人即是深刻地體會到此一觀念,而務求「聲情練達」,將「格律」使喚成「聲調」,達到「內容與形式合一」的「聲感」作用。當我們採取「詩以聲為用」的脈絡討論明代詩學,即是突顯明人重視「聲情類應」、「以聲為用」的復古觀念;以聲用詩不僅僅為藝術美之考量,同時亦融通了「和情性、美教化」的詩教理念。
none
主要引用及參考資料


一、古代典籍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增修 版,臺北:紅葉文化,199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春官宗伯》,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宋〕陳彭年等修:《廣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據遵義黎氏古逸叢書覆宋重修本。
〔宋〕鄭樵著,福建文史研究社校訂:《宋鄭夾漈先生六經奧論》,臺北:臺北市閩南同鄉會,1975年據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舊抄本。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
〔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據墨海金壺本排印。
〔宋〕張麟之:《韻鏡》,收入《等韻五種》二版,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據享祿戊子覆宋本。
〔明〕張次仲:《待軒詩記》,收入中國詩經學會編輯《詩經要籍集成》第十五冊,臺北:學苑出版社據乾隆三十年(1765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朱朝瑛:《讀詩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王志長:《周禮註疏刪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陸隴其:《四書講義困勉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版。
〔清〕江永著,渭南嚴氏校訂:《音學辨微》,收入《音韻學叢刊》,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第十一冊。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阮元:《詩書古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王夢鷗:《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春秋〕左丘明著,〔吳〕韋昭注:《國語》臺三版,臺北:中華書局據士禮居黃氏重雕本校刊,1983年。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
〔唐〕房玄齡著,〔清〕吳士鑑、〔清〕劉承幹注:《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宋〕鄭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張廷玉:《明史》據武英殿本校刊聚珍倣宋版影印,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清〕潘介祉:《明詩人小傳稿》,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印行,1986年。

〔秦〕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書局,1985年。
〔漢〕劉向:《說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版。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出版社,1973年。
〔宋〕朱熹著,日•友枝龍太郎解題:《孟子或問》,日本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據景正保四年(1647)刊本影印。
〔明〕劉績:《霏雪錄》,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古今說海本。
〔明〕陸深:《儼山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黃道周:《榕壇問業》,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五版,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縣樹林鎮: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梁〕鍾嶸著,陳慶浩編:《鍾嶸詩品集校》,法國:法國國立巴黎第八大學出版,1977年。
〔唐〕王昌齡著,胡問濤、羅琴校注:《王昌齡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唐〕杜甫著,錢謙益箋注:《杜詩錢注》,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唐〕杜甫:《杜工部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唐〕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據上海函芬樓借嘉興沈氏藏明刊本。
〔後蜀〕韋縠:《才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據上海涵芬樓借德化李氏藏述古堂影宋鈔本。
〔宋〕楊時:《龜山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宋〕朱熹著,徐德明、王鐵校點:《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肆集。
〔宋〕真德秀編:《文章正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版。
〔宋〕王柏:《魯齋集》,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金華叢書本,1966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元〕楊士弘編選,〔明〕顧璘點評:《唐音評注》,保定:河北大學,2006年。
〔明〕宋濂:《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蘇伯衡:《蘇平仲集》,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陳謨:《海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版。
〔明〕王行:《半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版。
〔明〕高棅選編:《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據辭書出版社藏明汪宗尼校定本影印。
〔明〕高棅:《唐詩正聲》,明嘉靖間刻本。
〔明〕王直著,王禛編:《抑菴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胡居仁:《胡敬齋先生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清康熙張伯行編輯同治左宗堂增刊正誼堂全書本影印。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版。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乾隆鮑廷博校刊知不足齋叢書本。
〔明〕李東陽:《懷麓堂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明〕陳沂:《拘虛詩談》,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第一冊。
〔明〕徐獻忠:《唐詩品》,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第二冊。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明〕殷雲霄:《石川文槁》,臺北縣: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四庫全書版。
〔明〕徐禎卿著,〔明〕周履靖校正:《談藝錄》,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夷門廣牘版。
〔明〕何景明著,李叔毅等校:《何大復集》,河南:中洲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楊慎:《升菴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據函海本排印。
〔明〕謝榛著,宛平校點:《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以《歷代詩話續篇》為底本,據海山仙館叢書補足。
〔明〕李攀龍著,李伯齊點校:《李攀龍集》,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明〕周履靖:《騷壇秘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明萬曆周履靖輯刊夷門廣牘本。
〔明〕周履靖:《騷壇秘語》,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第三冊。
〔明〕王文祿:《詩的》,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第二冊。
〔明〕王世懋:《藝圃擷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學海本校定。
〔明〕陳第:《讀詩拙言》,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第三冊。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崇禎五年延陵吳國琦等重刊《少室山房全集》。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明〕譚浚:《說詩》,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第三冊。
〔清〕王夫之著,舒蕪校點:《薑齋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王夫之著,傅雲龍、吳可主編:《船山遺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據上海太平洋書店版,參校曾刻本。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朱彝尊編:《明詩綜》,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劉大勤:《師友詩傳續錄》,收入〔清〕郎廷槐等編:《師友詩傳錄》,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清曹溶輯桃越增訂學海類編本,補劉大勤《師友詩傳續錄》。
〔清〕沈德潛編:《明詩別裁集》,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清〕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潛著,霍松林校注:《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收入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現代中外文論著專書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收入《王力文集》第十四卷,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據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四、五兩章收入第十五卷),原由新知識出版社出版。
王秀臣:《三禮用詩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王夢鷗:《文藝論說》,臺北:學英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任半塘:《唐聲詩》,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修訂版,新竹縣竹北市:正聞出版社,2005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縣樹林鎮:漢京文化事業 公司,1982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十七版,臺北:開明書局,1985年。new window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四版,臺北:開明書局,1982年。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八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ew window
李安宅:《意義學》,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據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影印。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縣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87年。
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臺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三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哲學總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孫春青:《明代唐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孫琴安:《唐詩選本提要》,上海:上海書店,2005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6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增訂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五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袁震宇、劉明今:《明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new window
郭紹虞:《語文通論續編》再版,上海:開明書局,1949年。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二版,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據1937年版本。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國球:《情迷家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增訂九版,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曾春海:《嵇康:竹林玄學的典範》,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時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合著:《中國文學理論史•明代時期》,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楊松年:《王夫之詩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楊義:《李杜詩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年。new window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葉嘉瑩:《迦瑩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
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臺北:桂冠書局,1994年。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五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熊十力:《原儒》,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年。
熊十力:《體用論》,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年。
趙沛霖:《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臺北:明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劉中和:《杜詩研究》,臺北:益智出版社,1985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二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new window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瑜:《高棅詩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1990年。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5月。new window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new window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修訂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弘法大師著,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瓦倫汀(C. W. Valentine)著,潘智彪譯:《實 驗審美心理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下冊,音樂、詩歌篇。
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著,周金環、馬鐘元合譯:〈什麼是藝術〉,《藝術》,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克魯契(Penedetto Croce)著,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重譯:《美學原理》,臺北:正中書局,1947年。
柯林伍德(R.G Collingwood)著,周浩中譯:《藝術哲學大綱》,臺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75年。
韋勒克(Wellek)、華勒(Warren)著,王夢鷗譯《文學論》再版,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
達達基茲(Wladysla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new window
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中國詩論史》再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羅伯特•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蔡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英文主編,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三、單篇論文

江文也著,江小韻釋譯:〈孔廟的音樂——大晟樂章〉,收入劉靖之主編:《民族音樂研究:江文也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聯合出版,第三輯,1992年,頁301-307。
吳宏一〈沈德潛的格調說〉,《幼獅月刊》四十四卷第三期(1976年9月),頁87-92。
林朝成:〈嵇康〈聲無哀樂論〉初探〉,收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三集,頁189-217。
侯雅文:〈論李夢陽以「和」為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一)〉《東華人文學報》第八期(2006年1月),頁89-122。
侯雅文:〈李夢陽以「和」為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二)——以「二元對立調和」的法則為基礎而規創的詩歌創作理論〉,《東華人文學報》第十二期,(2008年元月),頁85-143。new window
俞玉茲:〈江文也年譜〉,收入劉靖之主編:《民族音樂研究:江文也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聯合出版,第三輯,1992年,頁29-58。
高木正一著,鄭清茂譯:〈六朝律詩之形成〉(下),《大陸雜誌》第十三卷第十期(1956年11月),頁330-338。
高柏園:〈阮籍〈樂論〉的美學意義〉,收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三集,頁163-188。new window
陳鼓應:〈王弼體用論新詮〉,《漢學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一期(2004年6月),頁1-20。new window
蔡瑜:〈《唐音》析論〉,《漢學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1994年12月),頁245-269。new window
鄭毓瑜:〈阮籍的音樂審美觀〉,收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頁65-84。
鄭毓瑜:〈先秦「禮(樂)文」之觀念與文學典雅風貌的關係——中國文學審美論探源之一〉,收入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第一集,頁145-179。
顏崑陽:〈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收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三集,頁405-440。
顏崑陽:〈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新二十八卷第二期(1998年6月),頁143-172。new window
顏崑陽:〈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頁187-324。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一期(2007年9月),頁1-67。new window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209-25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