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禪修型新興宗教之社會心理學研究
作者:鍾秋玉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黃光國
李美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新興宗教建構實在論靈驗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7
摘 要
從建構實在論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生活世界裡,他整體的生活經驗構成他觀看世界的「視域」(horizon),並讓他能夠對生活中的各項事物「說話」。就禪修型新興宗教的信徒而言,他們將不只是在詮釋「禪修團體參與的經驗」,同時他們也在詮釋他們對其生活世界中諸般事物的生活體驗。以這樣的概念為基礎, 本論文嘗試從文化深層結構、個人需求和組織特性的角度,綜合量化研究和訪談資料分析,探討當代臺灣社會民眾參與禪修型新興宗教,從「入會」到「入信」之信仰歷程,並分析造成這一信仰歷程的影響因素。
「主觀禪修效果與禪修目的的變遷」的研究指出:臺灣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各類宗教團體,藉由人際網絡,人們接觸到各宗教團體的機會應當相當多。然而,在眾多接觸中,是否會引發當事人的參與意願,則與受當事人當時的身心狀態有關。訪談資料和問卷調查一致地反映出:絕大部份的受試和受訪對象是基於解決身體健康的需求而入會的。由於禪修型新興宗教組織在弘教上特別強調禪定訓練的修身或養生效用,因此,對於深受身心疾病所苦,企求改善或增進身心健康狀態(而非宗教追求)的現代人來說,毋寧提供了一種符合文化價值的另類療法和養生之道,因而有著相當的吸引力。在禪修目的和禪修效用的量化與質化研究資料中,都看到了這種趨勢。
綜合問卷調查與訪談資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心禪學會」參與者在參加該會禪修前後,在參與需求和參與心態上的變遷。絕大部份的受試者與受訪對象有從非宗教性的需求與參與心態,轉變為宗教信仰者的傾向,並且,開始以宗師所標示的宗教性修行旨趣,作為個人繼續禪修所依循的方向。
「師徒關係的界限與師徒關係內涵(一)(二)」研究,首先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指出:東方文化傳統向來主張凡夫可以透過修身養性和修心養性的修練途徑,超凡入聖,成聖成佛。在這樣的世界觀和知識論取向下,極容易形成明師尊崇的(宗教)文化心理。而當師徒關係是一種人與佛的信仰關係時,它象徵著弟子們相信「師父」的存在是一種「存在」狀態的體現,足以讓弟子「脫凡胎,結聖胎」,這種關係的性質是俗世社會中其他人際關係對象所無法比擬的。
從韋伯「克理斯瑪」領導的觀點言之,明師尊崇的宗教體系中所謂的明師或宗師,基本上即是具有靈驗性與超凡特質的「克理斯瑪」領袖。以「印心禪學會」為例,綜合各項信徒信仰變遷歷程的研究資料,可以發現:受訪者之進入、停留,及至脫離「印心禪學會」,不論受訪者是自行參與還是經由人際網絡的媒介,他們之所以入會及至成為信徒,居留其間,甚至成為虔誠的信徒,「靈驗性」應當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不論是禪修效用、還是特殊宗教經驗,對於信徒來說,都具有「靈驗性」的功能。
研究指出:在「印心禪學會」這類明師尊崇的宗教體系中,視宗師(師父)為所有宗教「靈驗性」的來源,不僅是教義,也成為信徒奉行的信念。在這種認知或知覺下,形成了迥異於一般人際互動內涵的師徒關係,並且「師父」也被建構成「現世的佛」,不僅是信仰者靈性修持的依歸,也是日常生活平安幸福的守護神。其結果是:不論其實際互動情況為何,在信仰者心中,「師父」是具足「佛之證量」的「佛格、天格、人格」完美、神聖的存在。在積極面他要以他的證量(超凡的智慧和力量),幫助信徒解脫遭遇到的苦難,並成為日常的守護;在消極面,他既是這樣一個完美神聖的存在,那麼,他自然也不應該會有任何凡夫「人性」,有任何人格與行事上的瑕疵。這樣關於「師父」的認知或知覺可能來自禪修過程中組織教義的內化,以及個人獨特的禪修經驗,也可能受社會文化價值的影響。
然而研究資料也顯示:對於「靈驗性」(禪修效用與特殊宗教經驗)的肯定,以及對宗師作為此「靈驗性」之來源的認知與建構,雖然有助信徒對於宗師之神聖地位的信仰與尊崇,進而對組織產生信仰認同。不過,這樣的認知或建構,卻也埋下了明師尊崇宗教體系中師徒關係的不確定性。最後,綜合各項研究資料,研究者嘗試從建構實在論的概念,提出了本論文對禪修型新興宗教信徒之信仰歷程及其影響因素的建構,並從組織運作的層面討論組織發展的可能方向。
參考書目
報紙雜誌類:
中央日報(1998.05.10),第5版。
中國時報(1998.05.08),標題<大學生控訴妙天詐財8000萬>,第3版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1998.05.09),第6版。
印心禪光雜誌(1999) ,台北,第6期,47-48。
印心禪光雜誌(1999) ,台北,第7期,30,35-36, 38,40-42。
自由時報(1998.05.08),第6頁,社會新聞版。
妙天師父六秩華誕祝壽專輯(1993),財團法人中國禪學印心法發展基金會,8-9。
禪光雜誌(1994),第12期,台北,中華民國印心禪學文教基金會。
禪光雜誌(1996),第17期,台北,中華民國印心禪學文教基金會。
禪光雜誌(1996),第23期,台北,中華民國印心禪學文教基金會。
禪光雜誌(1997),第30期,台北,中華民國印心禪學文教基金會。
禪光雜誌(1997),第31期,台北,中華民國印心禪學文教基金會。
禪教雜誌(1999),創刊號,台北。
獨家報導(1998)<妙天師徒互控詐財疑雲追擊>。台北:獨家報導。510期,38-42。
聯合報(1998.05.9),第8版,社會傳真。
聯合報(1998.05.13),第8版,社會傳真,<星雲:叫黃明亮好了/在家眾不能稱禪師>。
聯合報(1998.05.14),第6版,社會傳真。
聯合晚報(1998.05.9),第5版,話題新聞。
聯合晚報(1998.05.13),第4版,話題新聞。
著作類: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太虛(1997)《中國佛學特質在禪》。高雄:佛光出版社。
王鎮華(1997)<中西主要學術方法比較(講義)>。
王榮麟、王超群合譯(1997)《建構實在論》Fritz Wallner原著,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成中英(1977/1986) ,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977,5(1),1-43. 中譯文見成中英著:《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成中英(1986)<論孔孟的正義觀>。見成中英著:《知識與價值》。台北:聯經出版社。
成中英(1988)<易經之理想系統>,見湯一介(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1988》,62-83,北京:三聯書店。
李亦園(1988)<和諧與均衡:民間信仰中的宇宙詮釋>。見林治平主編:《現代人心靈的真空及其補償》。台北:宇宙光。
李亦園(1993)<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文化中國:理論與實際國際研討會主題論文。香港:中文大學new window
李亦園(1994a)<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漢學研究》。第12卷,第一期,1-6。new window
李亦園(1994b)<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為>。文化中國:理論與實際國際研討會主題論文。香港:中文大學。new window
李安德(1980)<為輔導樹立新指標──自我實現>。《張老師月刊》。第6卷,6期,81-86。
李安德(1988)<邁向心理學的新典範──從羅吉斯談起>。《輔導月刊》。24卷,9-13。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期,267-300。new window
李美枝(1997)<中國人重要人際關係的內涵與功能──親子篇>。《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李季樺、陸洛譯(1996)<宗教社會心理學>Michael Argyle & Benjamin Beit-Hallahmi原著(1975),台北,巨流出版社。
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學方法論求答案>見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師大教育學報》。20期,87-106。new window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new window
期,71-92。
宋文里(1989)<民間信仰、世俗化與迷信:一個心理學的觀察與討論>。見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245-266。new window
余英時(1984)《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公司。new window
余舜德(1997)<身體修鍊與儀式展演:慈溪道場個案的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4期,中央研究院,1-36。
金觀濤、劉青峰(1983)《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重印。
妙天禪師(1992)<禪修之路>。台北:天禪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妙天禪師(1993)<禪定學>。台北:天禪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妙天禪師(1995)<禪的真如世界>。台北:天禪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妙天禪師(1997)<禪光雜誌>,29期。
妙天禪師(1999)<三身成就之正統佛法>,《印心禪光》第七期,台北,29-42。
妙宗明(1999)<印心佛法 一世成佛>,未出版。
妙宗明、妙地明(1995)<妙天禪師簡傳>,《禪光雜誌》第16期,27。
吳秀照(1986)<台灣省各縣市社政單位組織指性及社政人員組織融入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慶華(1999)<心時代的宗教>。台北:揚智文化。
林建平(1991)<禪與輔導>,《諮商與輔導月刊》。78期,49。
林本炫(編譯)(1993)<宗教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本炫(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阿王諾布法王(1999)<子必依論>,台北縣,世界法音出版社。
若 水(譯)(1991)<事事本無礙>,台北:光啟出版社。
洪修平(1991)<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佛光出版社。
郭文般(1996)<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兩個宗教團體的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康樂(1988)《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台北:遠流出版社。
翁望回(1980)《臺灣勞工工作投入與轉業行為》。台北:輔仁大學。
秦家懿、孔漢思(1989)<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化話學>。台北:聯經出版社。
孫志文(1982)<人與宗教>。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柬穠(1999)<如來禪內証入玄捷徑>,台北:文津出版社。
張維安(1995)<佛教慈濟功德會與資源回收─日常觀點的社會學分析>,收錄在林松齡、王振寰編《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183-216。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莊耀嘉、楊國樞(1997)<華人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4。new window
黃光國(1990)<自我實現的人生>。桂冠圖書公司。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黃光國(1997)<科學視域與宗教問題>。「新興宗教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計劃未發表成果報告。
黃光國(1998)<兩種道德:台灣社會中道德思維研究的再詮釋>,出版中。new window
黃光國(1999)<多元典範的研究取向:論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社會理論學報》。印刷中。new window
黃光國(2000a)<「多元典範」的三層意義:敬覆林端教授>。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多元反思研討會。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主辦。
黃光國(2000b)<現代性的不連續假說與建構實在論:論本土心理學的哲學基礎>。出版中。new window
黃明慧(1987)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張老師為例。
黃應貴(1991)<東埔社布農人的新宗教運動─兼論台灣當前社會運動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3 2/3,1-31。new window
黃麗娥(1996)<禪學社風雲再起>,《禪光雜誌》,17期,頁73。
黃麗莉(1996)<中國人的人際和諧與衝突:理論建構及實徵研究>。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陳健民(1992)《曲肱齋文集第八冊》。台北:圓明出版社。
陳琴富(1996) <明辨正信佛法與附佛外道>,刊載於中時晚報(1996.10.26),第5版。
費孝通(1947)《鄉土中國》,香港:鳳凰。
彭昌義(1992)<大學生皈依佛教信仰之歷程研究──深度訪談分析>。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芳苑(1982)<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灣文獻》,第33卷第4期。
董芳苑(1984)《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文化。
奧修(1992)<信心銘>謙達那譯,台北:奧修出版。
奧修(1994-1997)<老子道德經(一)、(二)、(三)、(四)>謙達那譯,台北:奧修出版。
楊宜音譯(1997)<宗教心理學>斯坦伯克(E. D. Starbuck)著;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國樞(1986)<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1973)<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
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1986)<禪學隨筆>。台北:志文出版社。
達賴喇嘛(著),周和君(譯)2000)<平心靜氣:達賴喇嘛談愛,慈悲與容忍>,台北,遠流出版社。
遠見(1993)<宗教吉普賽>。80期,36-39。
蔣貢康楚仁波切(1991)<上師與弟子的關係>。台北:葛舉人雜誌,5月,9。
盧蕙馨(1995)<佛教慈濟功德會「非寺廟中心」的現代佛教特性>,收錄在漢學研就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究會論文集》(下冊),725-750。台北文建會。
鄭志明(1997)<妙天與印心禪學會>,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new window
鄭志明(1998)<臺灣當代新興佛教>,嘉義縣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
趙星光(1998)<新興宗教皈依模式之研究─以Suma Ching Hai 國際會(清海教團)為例>,國科會補助研究進行中之研究計劃。
鄔佩麗(1993)<禪坐的時間及省察度與個人自我覺知、自主性的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第1 期,79-98。
鄒川雄(1997)<和諧型思維與張力型思維──《老子》與《聖經》思維方式之比較>。《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1-2。new window
劉焜輝(1988)<超個人心理治療的基本認識>。《諮商與輔導》。第29期,21-25。
錢穆(1951)《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
錢穆(1979)《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瞿海源(1986)<現代人的宗教行為與態度>。《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卷1期,68-82。new window
瞿海源(1989)<解析新興宗教>。見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new window
動》。229-224。
瞿海源(1995)《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一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南港:中央研究院。
瞿海源(1997)<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收錄於「論命、靈、科學」《宗教、靈、 科學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瞿海源、游謙(1997)<台灣基督教的新宗教現象研究>。「新興宗教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計劃未發表成果報告。new window
藍吉富(1991)<日本日蓮系與新興宗教>,當代第59期,20-39。
鍾秋玉(1994)<從心理學的第三勢力到第四勢力>。《教育與心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鍾秋玉(1995)<禪修、自我超越與身心健康>。收錄於《第三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釋聖嚴(1979)<佛教與佛學>。中華佛教文化館。
釋聖嚴(1988)<禪>。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1989)<從小我到大我──「禪說」>代序文。見蔡志忠《尊者的棒喝:
禪說》。4-9,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釋慧廣(1991)<生命的真相>。台北:圓明出版社。
釋廣定編(根桑澤程仁波切口述)(1981)<密宗法義精要>。台北:佛教出版社。
顧忠華(1998)<從宗教社會學觀點看台灣新興宗教現象>。「新興宗教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計劃未發表成果報告。
顧忠華(1999a)<公民意識與社會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發表於「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國際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顧忠華(1999b)<法治與信任:一個法律社會學的探討>。收錄於顧忠華: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出版社。new window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祖壇經
五燈會員
指月錄
莊子
景德傳燈錄
道德經釋義(呂純陽)
無量壽經
圓覺經
達摩祖師論文集
Assagioli, R.(1975). Psychosynthesis: height psychology, Discovering the self and
the Self. San Francisco, CA:Psychosynthesis Institute.
Assagioli,R.(1991).Transpersonal Development. London: Crucible. Buttny, R. &
Isbell, T.L.
Assagioli,R.(1991).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ng Zen: understanding a microanalysi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views in a North American Zen monastery . Human Studies 14 ;No. 4, 287-309.
Baron, Robert A. & Byrne, D. (1987). Soci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human interaction. 5th ed., Allyn and Bacon, Inc.
Bergin,A. E.(1991).Values and religious issues in psychotherapy and ment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Vol.46(4),394-404。
Corsini,R.(Ed.)(1984).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Vols.1-4).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Crook, J.H.(1983). Meditation in R. Hever & Lamb (Eds), The encyclopedia dictionary of Oxford,England :Blackwell References. p375-377.
Draguns, J. G.(1996) Abnormal Behaviour in Chinese Societies: Clinical, Epideminolog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Ch. 29, Bond, M. H. (ed.)(1996),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 (1912/196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Free Press.
Frankl, V.E.(1969).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Y.:Bantam Books, pp.ix-x.
Frankl, V.E.(1955).The doctor and the soul. New York:Knopf.
Frankl, V.E.(1959).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Beacon Press.
Frankl, V.E.(1962).Basic concepts of logotherapy. Journal of Existential Pschiatry, 3. 111-118.
Frankl, V.E.(1966).Time and Responsibility. Existential Psychiatry, 20, 361-366.
Frankl, V.E.(1967).Ps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England: Penguin Books.
Frankl, V.E.(1975).The unconscious God, N.Y.: Simon & Schuster.
Frankl, V.E.(1978).The Unheard Cry for Meaning. New York: Touchstone
Frankl, V.E.(1979).Meaninglessness: Achanllege to psychiatry. In E. A. Maziarz (ed.) value and values in evolution. New York: Gordon & Breach.
Goldstein, J.(1983). The experience of insight: A simple and direct guide to Buddhist
meditation, Boulder & London:Shambhala.
Habermas, J.(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 London:Heinemann.
Habermas, J.(1978).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I.II, Lifeworld and System: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con Press.
Haidt, J., S. H. Koller, and M. G. Dias. (1993). Affect, culture, and morality, or, is it wrong to eat your do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Harris, G. G.(1989). Concepts of individual, self, and person in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Amercian Anthropologist, 91(3), 599-612.
Heiderger, M.(1966). Discourse on Thinking. New York : Haeper and Row.
Heiderger, M.(1974). The principle of ground. In T. Hoeller (eds.), Man and World. Vol.II, 207-222.
Henry, P.(1986/1993). Indigenous relig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ipheral society. In J.K. Hadden & A. Shupe. Paragon House.
Hsu, F. L. K. (1971). Psychological homeostasis and jen: Conceptual tools for advancing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3, 23-44.
Husserl, E. (1936/1970).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he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Trans. By D. Carr, Evanston, III: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陳榮華(1992):《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Vol. I), N. Y.: Dover(1950)
James,W.(1961).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NY:Collier Books,114-159.
Jensen, L. A. (1997). Different Worldviews, Different Morals: America’s Culture War Divide.MO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Krynicki, V.E.(1980).The double orientation of the ego in the practice of Z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Vol.40, No.3.
Levy-Bruhl, L.(1910/1966). How Natives Thinks, Lillian A. Clare, Tran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Leung, W. L. Patrick & Lee, W. H. Peter(1996), Psychotherapy with the Chinese,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Ch. 29, Bond, M. H. (ed.)(1996),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slow,A.H.(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2th ed.).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A.H.(1969). Theory Z.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1(2),31-47.
Maslow,A.H.(1971).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Penguin Books.
Mills, C. W. (1940). Situated Actions and Vocabularies of Motive.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V (October, 1940)
Sampson, E. E.(1985).The decentralization of identity: Toward a revised concept of personal and social order.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 730-743.
Sampson, E. E. (1988). The debate on individualism: Indigenous psychologis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ir role in personal and societal functio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 15-22.
Schopen, A. & Freeman, B.(1992). Meditation:the forgotten Western tradition. Counseling and Values, Vol2,36.
Schutz, A.(1962). Collected Papers I: The Problem of socail realit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Shapiro,D.H.(1978).Behavioral and Attitudinal changes resulting from a "Zen experience” workshop and Zen Meditation, J.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Vol. 18, No. 3.
Shapiro,D.H.(1980).Meditaion:self-regulation strategy &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New York:Aldine publish company.
Shapiro,D.H(1983). Meditation as an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Contributions of Western behavioral science.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5(1), 61-81.
Shapiro,D.H(199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long-term meditators:Goals,effects, religious orientation,cognitions.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24(1),23-39.
Shapiro, D.H. & Walsh, R.W.(Eds),(1983).Meditation: Contemporary and Classical Perspectives,New York: Aldine.
Shen, V. (1994).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Constructive Realism. Bruck: WUV- Universitasverlag.
Shweder, R. A. and N. C. Much. (1987). Determinations of meaning: Discourse and moral socialization. In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edited by W. Kurtines and G. Gewirtz. New York: Wiley. Reprinted in 1991 in R. A. Shweder. Thinking through cultur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weder, R. A. and J. Haidt. (1993). The future of moral psychology: Truth, intuition and the pluralist way. Psychological Science, November.
Shweder, R. A., Goodnow, J. Hatano, G., Le Vine, R., Markus, H., & Miller, P. (1998).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development: One mind, many mentalities. In W. Damo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 Wiley.
Sorokin, S.A.(1967).The ways and power of love.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 1st Gateway ed.Spradley, J.P.
Sorokin, S.A.(1979).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Y.: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Sorokin, S.A.(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Y.: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Styskal, R. A.(1980). Power and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 a test of the participation thesis. Social Forces, 58, 925-943.
Sweet, M.J. & Johnnson, C. G.(1990).Enhancing empathy: the intepersonal implications of a Buddhist Meditation technique. Psychotherapy vol. 27,No.1.
Tart,C.(1975). The system approach to states of consciousness.In Walsh, R.N. & Vaughan, F.(1980)Beyond Ego: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in Psychology. Los Angeles,CA:J.P.Tarcher, Inc.115-118.
Tylor, E. B.(1871). Primitive Culture. Fifth edition, 1929 printing. London.
Vaughan,F.(1977). Transpersonal perspectives in psychotherapy.Journal of Trans- personal Psychology 17(2),69-81.
Walsh, B. J., Middleton, J. R.(1984). The Transforming Vision: Shaping a Christian World View: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Walsh, R.N. & Vaughan, F.(1980).Beyond Ego: 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in Psychology. Los Angeles,CA:J.P. Tarcher, Inc.
Weber, M.(1921/1963).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Boston: Beacon Press.
Wilber, K.(1977).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 Wheaton, IL:Theosophical.
Wilber, K.(1980).Th Atman Project: A Transpersonal View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Theosophical Publishing House Wheaton, U.S.A.
Whorf, B. L.(1956).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In J. B. Carroll(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Cambridge, MA:MIT Press. 張申府(譯)(1927):《名理論(邏輯哲學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Wittgenstein, L, J. J.(1922/1961/1974).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a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B. Russel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D. F. Pears and McGuinnes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Wittgenstein, L. (1945/195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lated, by G. E. M. Anscombe. Oxford: Blackwell. 范光棣、湯潮(譯)(1986):《哲學探討》。台北:水牛出版社。尚志英(譯):《哲學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Wuthnow, R. (1991). Acts of Compassion: Caring for Others and Helping Ourselv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