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靈動、內在性與宗教療癒的實踐意義:以慈惠堂母娘信仰為例
作者:余安邦
作者(外文):Yu, An-bang
書刊名:身體、主體性與文化療癒:跨域的搓揉與交纏;余安邦 (主編)
集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頁次:333-416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
主題關鍵詞:靈動內在性宗教療癒慈惠堂母娘信仰
學門:綜合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張珣(20091200)。改框或改信?民俗宗教醫療的療效機制。臺灣宗教研究,8(2),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美容、鄭鳳嘉、釋念慧(20110600)。為母娘辦事:花蓮法華山慈惠堂溫滿妹堂主五十年的宗教療癒與實踐。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1,38-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應貴(20050900)。導論:宗教教義、實踐與文化。臺灣宗教研究,4(2),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annell, Fenella(2010)。The anthropology of secularism。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39,85-100。  new window
5.黃應貴(20120300)。新自由主義下的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2(1),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丁仁傑(20050900)。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臺灣宗教研究,4(2),5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德慧、劉美妤(20040600)。從俗智的啟蒙到心性與倫理的建構--以一個慈惠堂虔信徒網絡療癒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2(4),72-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德慧、李維倫、林蒔慧、99頌缽團(20120600)。頌缽者療遇初探(1):頌缽之音與心靈冥視關連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54,105-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家麟(20091200)。臺灣民間信仰的宗教靈療方法及其信仰基礎--以臺中慈德慈惠堂的「叩問儀式」為例。臺灣宗教研究,8(2),27-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一中(20010100)。「會靈山」運動興起及其對民間宗教之影響。臺灣宗教學會通訊,7,88-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Davis, Scott(19970600)。語與女:試探乩童修辭學。思與言,35(2),267-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文榮光、林淑鈴、陳宇平(19931200)。靈魂附身、精神疾病與心理社會文化因素。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文里、李亦園(19880600)。個人宗教性:臺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1),113-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文榮光、林淑鈴、陳正宗、周文君、黃曉玲(19930800)。靈魂附身現象--臺灣本土的壓力因應行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3,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呂一中(2000)。「會靈山」現象初探:以台南縣西港鄉砬漁宮為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1,8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阿甘本.吉奧喬、尹晶(2008)。絕對的內在性。生產,2008(5),214-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安邦(19961200)。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研究進路:兼論其與心態史學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余德慧(19961200)。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6-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枝萬(20030600)。臺灣之Shamanism。臺灣文獻,54(2),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亦園(19940600)。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為。漢學研究,12(1)=23,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余安邦、余德慧(20130600)。「人文諮商」做為臨床本土化的實踐路線:遠去是為了歸來。應用心理研究,58,187-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余德慧、余安邦、李維倫(20100100)。人文臨床學的探究。哲學與文化,37(1)=428,6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德慧、許雅婷(20100600)。民間宗教的「他界」修行。臺灣宗教研究,9(1),87-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余德慧(2011)。人文諮商作為諮商本土化的策略。第七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9月1-3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宏信(1999)。一個靈乩信仰者的宗教經驗分析。「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亦園(1982)。臺灣民俗信仰發展的趨勢。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臺灣省民政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峰銘(2008)。如入靈山不為動:淡水無極天元宮之靈乩觀點的一種揭示。2008年「宗教經典詮釋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5月23-24日)。臺北:私立真理大學宗教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德慧、彭榮邦、石世明(1997)。臺灣巫宗教的田野反思。探索臺灣田野的新面向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亦園(1988)。和諧與均衡:民間信仰中的宇宙詮釋與心靈慰藉模型。馬禮遜入華宣教一百八十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臺北:宇宙光出版社。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豐楙(2012)。慈惠之慧:從解嚴之前到解嚴之後慈惠總堂與道教總會的互動問題。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會議日期: 4月26-28日)。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怡佳(2011)。宗教研究「之間」的實踐。人文臨床與療癒計畫總結研討會,(會議日期: 1月15-16日)。花蓮:慈濟大學「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瞿海源、章英華(2002)。臺灣外來新興宗教發展的比較研究。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4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釋秀定(2013)。「正念」的宗教經驗--一個現象學的探討。2013臺灣宗教學會年會臺灣宗教及其研究的典範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臺灣宗教學會 (會議日期: 7月6-7日)。臺北:保安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東源(2008)。臺灣西王母信仰之研究--以花蓮勝安宮、慈惠總堂為考察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秋玉(2000)。禪修型新興宗教之社會心理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潔芳(2001)。慈惠堂的發展與信仰內涵之轉變(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峰銘(2006)。靈山仙境:論淡水無極天元宮的空間神學(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家倫(2002)。新時代運動在台灣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雅婷(2002)。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緯華(2005)。靈力經濟與社會再生產:清代彰化平原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的形成(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彭榮邦(2000)。牽亡:惦念世界的安置與撫慰(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志華(2003)。彌陀慈惠堂乩示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本炫(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詹碧珠(1998)。尪姨與其儀式表演:當代臺灣女性靈媒的民族誌調查(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花惠媛(2003)。慈惠堂西王母信仰的神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大學,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新樟(2005)。「諾斯」與拯救:古代諾斯替主義的神話哲學與精神修煉。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artin, Luther H.、Gutman, Huck、Huttan, Patrick H.(1988)。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Amherst: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new window
3.鄭志明(2011)。當代新興宗教現象。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慈惠堂總堂(2005)。花蓮聖地慈惠堂總堂簡介。花蓮:聖地慈惠堂總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onas, Hans、張新樟(2003)。諾斯替宗教:異鄉神的信息與基督教的開端。道風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tocking, George W. Jr.(1992)。The Ethnographer's Magic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Madison, 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new window
7.Deleuze, Gilles、陳永國、尹晶(2010)。哲學的客體:德勒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angren, Paul Steven、丁仁傑(2012)。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Jordan, David K.、Overmyer, Daniel L.、周育民、宋光宇(2005)。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erleau-Ponty, Maurice、Smith, Colin(1962)。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new window
11.莊吉發(1996)。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姜憲燈(1969)。慈惠堂史--瑤池金母發祥二十週年紀念冊。慈惠堂總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eleuze, Gilles、Guattari, Felix、林長杰(2004)。何謂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Merleau-Ponty, Maurice(1964)。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Evanston, 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Kleinman, Arthur、陳新綠(1995)。談病說痛--人類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eertz, Clifford(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New York:Basic Books。  new window
17.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美容(1997)。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Kleinman, Arthur(1980)。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Medicine, and Psychiatr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0.鄭志明(1990)。臺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Bourdieu, Pierre、Wacquant, L. D.、李猛、李康(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古塔、弗格森、駱建建、袁同凱、郭立新(2005)。人類學定位--田野科學的界限與基礎。北京:華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佐佐木現順、周柔含(2003)。業的思想。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卡爾.雅斯貝斯、王玖興(2013)。生存哲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鄭志明(1984)。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Bergson, Henri、吳士棟(2007)。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開基(1995)。臺灣首席靈媒與牽亡魂。臺北:學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莊政憲(2011)。新興宗教與宗教對話--以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的實踐觀為例。臺北:蘭臺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曾景來(1994)。臺灣的迷信與陋習。臺北:武陵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慈惠堂(1982)。瑤池金母顯化感應篇。花蓮:慈惠堂總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耀中、李以洪(2004)。榮格心理學與佛教。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Bourdieu, P.(1989)。La noblesse d'Etat: Grands corps et Grandes ecoles。Paris:Editions de Minuit。  new window
33.Clifford, James、Marcus, George E.、高丙中、吳曉黎、李霞(1986)。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Deleuze, Gilles(1988)。Bergsonism。NY:Urzone。  new window
35.Deleuze, Gilles(2001)。Pure Immanence: Essays on a Life。NY:Urzone。  new window
36.Devereux, G.(1970)。Essais d'ethnopsychiatrie。Paris:Gallimard。  new window
37.Devereux, G.(1982)。Femme et mythe。Paris:Flammarion。  new window
38.Hamayon, R.(1978)。La Chasse à l'âme : Esquisse d'une théorie du chamanisme sibérien。Nanterre:Societe d'ethnologie。  new window
39.Kleinma, Arthur(1988)。Rethinking Psychiatry: From Cultural Category to Personal Experienc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new window
40.Tucker, James(2000)。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rapeutic Religion: An Ethnographic Study。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window
41.James, William、蔡怡佳、劉宏信(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探索。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丁仁傑(20130000)。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蔡彥仁(20010000)。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瞿海源(19970000)。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Billeter, Jean François、宋剛(2011)。莊子四講。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丁仁傑(20090000)。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Billeter, Jean François、周丹穎(2011)。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Bourdieu, Pierre、Johnson, Randal(1998)。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Polity Press。  new window
49.Sangren, Paul Steven(1987)。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0.Bourdieu, Pierre、Nice, Richard(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蔡怡佳(2010)。臺灣民間宗教之靈魂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怡佳。殘缺與聖顯--以盧雲與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Rabinow, Paul、Sullivan, William M.(1979)。The Interpretive Turn: Emergence of an Approach。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A Reader。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余安邦(2003)。情、欲論述:多元典範思維。情、欲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1999)。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德慧、彭榮邦(20030000)。從巫現象考察牽亡的社會情懷。情、欲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瞿海源(1989)。解析新興宗教現象。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徐達(2004)。導讀:《魔山》--實驗性民族誌寫作的轉向。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庫斯.喬治、李霞(2006)。跋:民族志寫作與人類學職業。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宏信、余德慧(20050000)。華人的宗教經驗與行為。華人本土心理學。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eVine, Robert A.(2010)。Anthrop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NY:The Guilford Press。  new window
10.Vattimo, G.(1998)。The Trace of the Trace。Religion。Palo Alto,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余德慧、彭榮邦(20020000)。從靈知象徵領域談哀傷的抒解。情感、情緖與文化:臺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