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興宗教與宗教對話:以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的實踐觀為例證-
作者:莊政憲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蘭臺
集叢:臺灣宗教與社會. 第一輯;4
ISBN:9789866231261
主題關鍵詞:新興宗教宗教與社會臺灣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陳家倫(20040600)。自我宗教的興起:以新時代靈性觀為例。世界宗教學刊,3,137-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千峰(20040600)。新興宗教之法律規範--美、德、日、俄、臺等國制度比較。世界宗教學刊,3,115-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懷秋(20061200)。從雷蒙.潘尼卡的多元理論說到宗教對話。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7,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品超(20051200)。宗教對話的生態轉向:從儒耶對話到耶佛對話。新世紀宗教研究,4(2),5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志明(20011200)。臺灣新興宗教的宗教對話。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1,33-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本炫(20040600)。「新興宗教運動」的意義及其社會學意涵。世界宗教學刊,3,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瞿海源(20040600)。臺灣新興宗教研究的展望。世界宗教學刊,3,17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夏年(2007)。對當代新興宗教現象的思考--兼談新興宗教在中國。世界宗教研究,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志明(20000900)。臺灣新興宗教的救劫運動。宗教哲學,6(3)=23,141-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星光(20040600)。宗教消費商品化:論當代宗教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質變。宗教哲學,30,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丁仁傑(19990400)。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5,113-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本炫(20000000)。臺灣的宗教變遷與社會控制。輔仁學誌. 法管理學院之部,3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丁仁傑(20050900)。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臺灣宗教研究,4(2),5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見川、李世偉(19980900)。戰後臺灣新興宗教研究--以軒轅教為考察對象。臺灣風物,48(3),6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瞿海源(20011200)。新的外來宗教。臺灣文獻,52(4),65-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游謙(20040600)。從歷史脈絡談新興宗教與主流教派的關係。慈濟通識教育學刊,1,124-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鍾秋玉(20060100)。大學新興/傳統宗教社團學生之宗教態度與行為研究。實踐通識論叢,5,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瞿海源(20021000)。臺灣的新興宗教。二十一世紀,73,103-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杏枝(20050400)。新神佛降臨救世:一個本土新興宗教團體的研究。臺灣宗教研究,3(2),12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丁仁傑(20010300)。當代臺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臺灣社會研究,41,205-2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蔡彥仁(20050900)。宗教融合的理論與實踐:以早期基督教為例。臺灣宗教研究,4(2),159-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丁仁傑(19981200)。臺灣新興宗教團體的世界觀與內在運作邏輯:一些暫時性的看法。思與言,36(4),67-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董芳苑(20030600)。相遇與瞭解--基督徒對他宗教應有的態度。臺灣宗教研究,2(2),17-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陸達誠(20050400)。全球化與基督宗教對話神學的演進。哲學與文化,32(4)=371,167-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志成(20060600)。論宗教對話的軸心式轉變。新世紀宗教研究,4(4),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莊政憲(20110300)。宗教對話與全球責任--當代臺灣新興宗教領袖對宗教倫理論述的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9(3),67-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莊政憲(20110900)。當代臺灣新興宗教領袖的「社會實踐觀」--以社會苦難與社會責任為例。輔仁宗教研究,12(1)=23,135-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龔立人(20010600)。新興宗教與宗教自由--法輪功個案。輔仁宗教研究,3,187-2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歐陽新宜(19990500)。大陸社會動員的理論探索與建構:以「法輪功事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42(5),53-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宋興洲(20041100)。論文明衝突與宗教對話。宗教哲學,31,5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淑娟(19960600)。宗教建構世界秩序的可能性--以「國際創價學會」為例。思與言,34(2),67-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見川(19940900)。臺灣齋教研究 : 先天道的源流--兼論其與一貫道的關係。思與言,32(3),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莊慶信(20050400)。宗教對話理論--從宗教哲學看多元論及包容論的困境及出路。哲學與文化,32(4)=371,89-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蔡維民(20030500)。「宣教主義」下的宗教對話--兼從臺灣長老教會傳統看宗教對話並建議。世界宗教學刊,1,101-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述先(20030300)。全球倫理與臺灣本土化。新世紀宗教研究,1(3),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范麗珠(20040100)。全球化的新興宗教現象的理論與探討。理論與政策,17(3)=67,119-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Robbins, Thomas(1988)。Cult, Converts and Charisma: The Sociology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Current Sociology,36(1),1-248。  new window
38.Robertson, Roland(1979)。Religious Movements and Modern Societies: toward a progressive problemshift。Sociological Analysis,40(4),297-314。  new window
39.趙建智(20051200)。臺灣新興宗教的「正統」與「異端」研究--兼論「彌勒大道」的宗教型態與發展策略。臺灣史料研究,26,63-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鄭志明(19990400)。臺灣「新興宗教」的文化特色。宗教哲學,5(2)=18,170-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鄭志明(19951000)。臺灣「新興宗教」的現象商議。宗教哲學,1(4),83-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亦園(19841200)。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本炫(19990600)。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37(2),173-2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約翰.麥奎利(1997)。世界宗教之間的對話。世界宗教文化,1997(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順民(19940900)。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為例。思與言,32(3),3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丁仁傑(20060600)。進步、認同、與宗教救贖取向的入世性轉向:歷史情境中的人間佛教及其行動類型初探。臺灣社會研究,62,37-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宋光宇(19980500)。試論新興宗教的起源。歷史月刊,124,6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鄭志明(19990100)。臺灣「新興宗教」的文化特色。宗教哲學,5(1)=17,175-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葉海煙(20021200)。關懷「他者」的宗教對話--以哲學意義為核心的展開。東吳哲學學報,7,83-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丁仁傑(20071200)。在啟示中看見經典:以一貫道的經典運用為例與原教旨主義概念相對話。臺灣社會學,14,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劉述先(20061100)。對於「全球對話的時代」的回應。鵝湖,32(5)=377,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陳儔美(19980500)。日本創價學會及其與政黨關係之研析。問題與研究,37(5),47-60+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佳煌(20020900)。資訊科技與宗教:迷你的社會學想像。新世紀宗教研究,1(1),143-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吳汝鈞(20020900)。關於宗教對話問題。正觀,22,5-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黃隆民(19970600)。從新興宗教的失序現象論我國學校實施宗教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方式。臺中師院學報,1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鄭志明(19950300)。臺灣民間宗教的文化意識。歷史月刊,86,6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顧忠華(19981000)。巫術、宗教與科學的世界圖像--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5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董芳苑(20000900)。「類似基督宗教在臺灣」--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統一教會之探討。臺灣文獻,51(3),237-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吳汝鈞(20051200)。宗教對話與生命教育。鵝湖學誌,35,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林本炫(20000100)。震災中的新興宗教--以天帝教和創價學會為例。臺灣宗教學會通訊,4,8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林美容(19950800)。臺灣齋堂總表。臺灣史料研究,6,26-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丁仁傑(20070600)。市民社會的浮現或是傳統民間社會的再生產?--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為焦點。臺灣社會學刊,38,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張志剛(2010)。論五種宗教對話觀。世界宗教文化,2010(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巨克毅(19990700)。中國新興宗教的生死觀--天帝教生死理論初探。宗教哲學,5(3)=19,79-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朱國斌(20040300)。宗教信仰有多自由?--對中國內地關於「邪教」的立法及其實踐的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7,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李恪訓(2004)。統一教會國際集團結婚式--理想家庭祝福大典專案報告。世界宗教學刊,3,209-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宋光宇(19990100)。試論民國以來的黃帝信仰與軒轅教。宗教哲學,5(1)=17,44-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林榮澤(19961000)。一貫道大專學生伙食團之研究--以發一崇德「臺北學界」為例。東方宗教研究,新5=7,233-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吳寧遠(19961000)。後現代化社會與宗教現象。東方宗教研究,新5=7,257-2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陳杏枝(20021000)。新興宗教團體與社區研究。二十一世紀,73,127-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陳美華(20040600)。「現代禪的戒律觀」對談與回應。世界宗教學刊,3,83-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游謙、宋文里(19991100)。飛碟會陳恆明與末劫明王--一個末啟修辭法的分析。中外文學,28(6)=330,44-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張立德(19981000)。新興宗教及傳統宗教現代化的瓶頸。宗教哲學,4(4)=16,109-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劉秋固(20000300)。從超個人心理學看天帝教與現代人類精神。宗教哲學,6(1)=21,101-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劉阿榮(20001200)。宗教 vs. 科技--新世紀的辯證和想像。社會文化學報,11,59-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鍾國發(19981000)。世界現代化進程與新興宗教運動。宗教哲學,4(4)=16,85-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Beckford, James A.(1977)。Explaining Religious Movement。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9(2)。  new window
78.Gort, John(1991)。Liberative Ecumenism: Gateway to the Sharing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Today。Mission Study,8。  new window
79.Hertel, Bradley R.(1977)。Church, Sect, and Congregation in Hinduism: An Examin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Religious Authority。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16(1),15-26。  new window
80.Moberg, David O.(1961)。Potential uses of the Church-Sect Typology in Comparative Religious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2,47-58。  new window
81.王志成(20021200)。保羅.尼特論宗教間關係模式。輔仁宗教研究,6,205-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巨克毅(20031200)。論宗教衝突與和平實踐之道。博學,1,87-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狄明德(19990700)。社會關懷與宗教對話--天主教角度。臺灣宗教學會通訊,2,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何光滬(2002)。宗教對話問題及其解決設想。國外社會科學,2002(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李孝忠(20060600)。宗教對話的初探--以臺灣基督長老會的宣教運動為基礎。神學與教會,31(2),392-4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呂一中(20030600)。基督教與臺灣新興宗教的對話--以幾個新興宗教團體為例。玉山神學院學報,10,157-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林鴻信(20001000)。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宗教交談:基督徒的自由。臺灣宗教研究,1(1),91-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林鴻信(20050000)。無我的宗教智慧--從《壇經》看《聖經》。臺灣神學論刊,27,13-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段德智(20010700)。試論希克多元論假說的烏托邦性質--對21世紀基督宗教對話形態的一個考察。宗教哲學,7(2)=26,30-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姜家雄(20050900)。從文明衝突到宗教對話。新世紀宗教研究,4(1),118-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陳南州(20030600)。宗教對話--評介普世教會協會宗教對話指導方針。玉山神學院學報,10,211-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黃懷秋(20060900)。宗教的真偽與正信迷信之差別--從宗教對話的立場所作的思考。新世紀宗教研究,5(1),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曾慶豹(20011200)。後自由神學對宗教對話理論的批判性考察。中原學報,29(4),439-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劉述先(20020000)。全球(世界)倫理、宗教對話與道德教育。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1(1),163-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鄭志明(19990700)。民間宗教的社會關懷與宗教對話。臺灣宗教學會通訊,2,3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張志剛(2006)。宗教是什麼。北京大學學報,20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丁仁傑(20030300)。文化綜攝與個人救贖:由「清海無上師世界會」 教團的發展觀察臺灣當代宗教與文化變遷的性質與特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9,135-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林美容(19950600)。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臺灣的民間佛教。思與言,33(2),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林本炫(19960600)。國家、宗教與社會控制--宗教壓迫論述的分析。思與言,34(2),2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林美容、張崑振(20000900)。臺灣地區齋堂的調查與研究。臺灣文獻,51(3),203-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家倫(2001)。台灣宗教行動圖像的初步建構。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志明(1999)。當代宗教與社會文化--第一屆當代當宗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代宗教與社會文化--第一屆當代當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本炫(2001)。臺灣民眾的宗教流動與地理流動。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分析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新興宗教現象及其相關問題專題研究計畫」合辦 (會議日期: 2001/02/23-24)。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志明(2001)。臺灣民眾宗教信仰的生死關懷與靈驗性格。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光宇(2000)。二十世紀中國與世界宗教互動之回顧與展望。「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0/01/06-0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星光(2003)。本土新興宗教的全球化質素--以清海教團為例。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麗香(2001)。自力與他力之間--台灣民眾宗教態度與實踐間的差拒。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民國90年2月23日-24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瞿海源、劉怡寧(2001)。塵世的付出、來世的福報--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捐款現象。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民國90年2月23日-24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恪訓(2003)。統一教會的「國際集團結婚式」。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理政(19950000)。宗教團體與社會回饋--以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博物館事業為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751-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本炫(1996)。宗教運動的社會基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本炫、莊豐吉(2002)。宗教醫療與信仰改變。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平(2003)。全球化時代的宗教現象。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姚玉霜(2003)。新興宗教之社會文化經濟--以日本新興宗教在巴西和臺灣為例。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杏枝(2001)。改變命運與宗教修行的轉變。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杏枝(2002)。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兼論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的關係。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杏枝(2003)。從宮壇到新興宗教--兩個新興宗教團體信眾之比較。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邊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家倫(2002)。新時代運動在臺灣的發展。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文般(2001)。舊或新的宗教性?。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文般(2002)。臺灣宗教場域的組成個新制度論的觀點。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華敏慧(2003)。現代禪教團「象山修行社區」的發展。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游謙(2001)。傳統術數與學校教育的關係。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溫金柯(2003)。現代禪的戒律觀。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惠南(2002)。解嚴後臺灣新興佛教現象及其特質--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一個考察。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鄒川雄(2003)。從現代社會的反身性論當代基督教會的新興現象。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鍾秋玉(2002)。靈性權威與修行。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瞿海源(2001)。臺灣新興宗教信徒之態度與行為特徵。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瞿海源、章英華(2002)。臺灣外來新興宗教發展的比較研究。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魏千峰(2003)。各國新興宗教政策之探討。對話與創新--新宗教團體與社會變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顧忠華(1998)。從宗教社會學觀點看臺灣新興宗教現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美容(1995)。臺灣本土佛教的傳統與變遷:巖仔的調查研究。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70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中央政府所轄宗教團體數及社會團體數(1977-2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雪萍(2000)。台灣的比丘尼僧團及其不同的生命經驗:一個社會學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圓善(2005)。彌勒大道的宗教型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俊諭(2008)。宗教商品化之探討--以佛乘宗大緣精舍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馨方(2006)。唯心宗禪機山運用文化活動推展弘法事業(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中駿(2000)。一貫道禮儀實踐研究--以發一崇德組為例(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芝怡(2001)。新興宗教奧修在台灣的發展--以門徒之奧修經驗及消費特性為考察(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錫賓(2005)。日蓮正宗在台灣之傳播研究--以宜蘭妙照院為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淑娟(1995)。宗教與世界秩序:國際創價學會的全球化現象(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琳(2001)。日本新宗教在台灣發展之研究--以「世界真光文明教團」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怡寧(2002)。當神聖和世俗相遇:宗教組織的形成與發展--以靈鷲山佛教教團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鍾秋玉(2000)。禪修型新興宗教之社會心理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佩君(1999)。新聞論述建構之新興宗教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潔芳(2001)。慈惠堂的發展與信仰內涵之轉變(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怡真(2007)。宗教市場中的新興宗教--以山達基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袁亦霆(2002)。新興宗教中知識份子參與靜坐修煉的宗教經驗--以天帝教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立信(2004)。多元社會中的宗教對話:以台灣兩個宗教對話個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原億(2001)。高雄文化院的扶鸞儀式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麗芬(2007)。宗教對話之研究--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秀菁(2007)。宗教政策與新宗教團體發展--以台灣地區新宗教申請案為焦點(碩士論文)。真理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榮澤(1992)。臺灣民間宗教之研究:一貫道"發一靈隱"的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雅婷(2002)。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道容(2005)。論新興宗教信徒入教因素及其影響--山達基教會個案研究(碩士論文)。真理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夏明玉(2001)。民國新興宗教結社--萬國道德會之思維與變遷(1921-1949)(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靜宜(1998)。一貫道發一崇德的制度化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莊佩埼(1997)。科學與宗教:臺灣新興宗教中的知識分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葉惠仁(2003)。天德教在台灣的發展(1926-2001)(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家榮(2007)。臺灣佛教學術高等教育發展現況之研究:以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佛學組與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純仁(1990)。大戰後美國政府對宗教團體課稅之研究--兼論統一教在美國之稅務糾紛(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蔡志華(2003)。彌陀慈惠堂乩示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蔡美蓉(2000)。志願工作者之組織社會化歷程及其關鍵影響因素:以一家宗教慈善組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信成(1999)。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初探(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淑媚(1993)。天理教在臺灣之發展(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金思良(1997)。太虛大師近代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理念與實踐(1890- 1947)(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弘任(1997)。另類社會運動:一貫道的聖凡兼修渡人成全(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羅國銘(2002)。臺灣當代在家佛教中的維鬘傳道協會:一個區域性新興教團個案的探討(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穎川(2003)。威權政治對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影響之研究--以錫安山與法輪功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蔡合綱(2006)。真佛心宗組織、儀式及其教義初探(碩士論文)。真理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偉湘(2006)。密宗瑜伽的修煉--阿南達瑪迦在台灣之發展歷程與社會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賴耀申(2008)。將「佛教創立」視為歷史上的「新興宗教」運動:佛教興起之社會因素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枝葉(2009)。從新興宗教的觀點論述基督教地方召會--以高雄縣林園地方召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莊政憲(2011)。新興宗教與宗教對話--以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的實踐觀為例證(博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史宗玲(1998)。猶太存續vs.美國同化:三位美猶小說家的對話論(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蔡振興(2003)。人人皆可成基督嗎?--基督宗教與當代新儒家會通對話之詮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李茂榮(2007)。在差異中的真理與交談--宗教交談中詮釋學的向度(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蘇全正(2001)。臺灣民間佛教「巖仔」信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üng, Hans、周藝(2002)。世界倫理構想。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約翰.希克、何光滬(1988)。宗教哲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單純(2004)。當代西方宗教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ick, John(1977)。God and the Universe of Faiths。London:Macmillan。  new window
5.阿謹德.湯恩比、劉北成、郭小凌(2005)。歷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鍾鑒、張踐(2003)。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勛(2003)。現代日本的新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師寧(2006)。新興宗教初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天帝教天人訓練團(1996)。天帝教初皈同奮必讀。臺北:帝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10)。一貫道師尊師母傳道80周年紀念大會暨45孝親感恩活動專刊。臺北: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北林(2008)。白陽道脈薪傳錄。臺北:明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1995)。原理講論。臺北: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臺北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汪慈光(2008)。熱愛大自然展現人之美。新竹:慈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光衡(1995)。天帝教復興簡史。臺北:帝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2009)。福音原則。臺北:臺北發行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桂興(2003)。玄門真宗的聖凡雙修。彰化:玄門真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桂興(2007)。第七屆全國宗教博覽會。彰化:玄門真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國際熱愛大自然促進會總會(2009)。2009第五屆世界青年大自然之舞觀摩賽特刊。新竹:國際熱愛大自然促進會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約翰.麥奎利、高師甯、何光滬(1989)。二十世紀宗教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志剛(1993)。宗教文化學導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Müller, Friedrich Max、陳觀勝、李培茱(1989)。宗教學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珣、江燦騰(2004)。當代臺灣宗教研究導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孫亦平(2002)。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Pals, Daniel L.、陶飛亞、劉義、鈕聖妮(2005)。宗教的七種理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Troeltsch, Emst(1931)。The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ristian Churches。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new window
26.Panikkar, Raimon、王志成、思竹(2001)。宗教內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Knitter, Paul F.、王志成、思竹、王紅梅(2003)。一個地球,多種宗教:多信仰對話與全球責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詹姆斯.利文斯頓、何光滬(1999)。現代基督教思想:從啟蒙運動到第二屆梵蒂岡公會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Heim, S. Mark(1995)。Salvations: Truth and Difference in Religion。Orbis。  new window
30.Schillebeeckx, Edward(1990)。The Church: The Human Story of God。New York:Crossroad。  new window
31.Barker, Eileen(1993)。The Making of a Moonie: Choice or Brainwashing?。Gregg Revivals。  new window
32.鄭志明(1990)。台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台北:台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國平(2006)。當代臺灣宗教信仰與政治關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志剛(2005)。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er、李安宅(1986)。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Swidler, Leonard、劉利華(2006)。全球對話的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Hick, John、王志成(1998)。宗教之解釋--人類對超越者的回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志剛(2003)。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Bainbridge, William Sims(1996)。The Sociology of Religious Movements。London:Roudedge。  new window
40.Beckford, James A.(1988)。New Religious Movement and Rapid Social Change。Beverly Hills, CA.:Sage。  new window
41.Richardson, James T.(1978)。Conversion Careers: In and Out of the New Religions。Beverly Hills, CA.:Sage。  new window
42.Barker, Eileen(1995)。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London:HMSO。  new window
43.Beckford, James A.(1985)。Cult controversies: The societal response to new religious movements。Tavistock。  new window
44.Stewart, Melville Y.、周偉馳、胡自信、吳增定(2001)。當代西方宗教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Hick, John、陳志平、王志成(2003)。理性與信仰--宗教多元論諸問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Sharpe, Eric J.、呂大吉、何光滬、徐大建(1988)。比較宗教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Hick, John、王志成、思竹(1999)。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主義批評者的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董芳苑(1983)。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北:永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鄭志明(1996)。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大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Spengler, Oswald、吳瓊(2006)。西方的沒落。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志剛(2009)。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鄭志明(1997)。兩岸宗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鄭志明(1998)。臺灣民間宗教結社。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鄭志明(1990)。宗教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Küng, Hans、楊德友(1995)。論基督徒。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柯利弗德.格爾茨、韓莉(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卡爾-約瑟夫.庫舍爾、漢斯.昆、何光滬(1997)。全球倫理--世界宗教議會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愛彌爾.涂爾幹、渠東、汲喆(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Berger, Peter L.、高斯寧(1991)。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Locke, John、瞿菊農、葉啟芳(1982)。政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Cassirer, Ernst、甘陽(2004)。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Malinowski, Bronislaw、費孝通(2002)。文化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楊慶堃、范麗珠(2007)。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Otto, Rudolf、成窮、周邦憲(1995)。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約翰.洛克、葉啟芳、瞿菊農(1964)。政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董芳苑(19960000)。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孫尚揚(2003)。宗教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張志剛(2002)。宗教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鄭志明(19990000)。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戴康生(1999)。當代新興宗教。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鄭志明(20000000)。當代新興宗教:修行團體篇。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鄭志明(1998)。臺灣當代新興佛教--襌教篇。南華管理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林美容(1989)。人類學與台灣。台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張志剛(1995)。走向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Rahner, Karl、朱雁冰(1994)。聖言的傾聽者:論一種宗教哲學的基礎。北京: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林本炫(1990)。臺灣的政教衝突。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O'Dea, Thomas F.(1966)。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rentice-Hall。  new window
78.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James, William、尚新建(2005)。宗教經驗種種。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Smith, Wilfred Cantwell、董江陽(2005)。宗教的意義與終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Luckmann, Thomas、覃方明(2003)。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鄭志明(1998)。台灣新興宗教現象.扶乩鸞篇。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慕禹(2002)。一貫道概要。臺南:靝巨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約翰.洛克、吳雲貴(1982)。論宗教寬容。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阿爾伯特.甘霖、趙中輝(2005)。基督教與西方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Weber, Max、康樂、簡惠美(200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梁淑芳(1997)。天帝教性命雙修道脈傳承之研究--論呂純陽祖師與涵靜老人之關係。帝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楊曾文(1996)。日本近現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約翰•希克、王志成、朱彩虹(2006)。上帝與信仰的世界:宗教哲學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丁仁傑(20040000)。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林美容(19930000)。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宋光宇(1983)。天道勾沈。臺北:元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Berling, Judith A.(1980)。The Syncretic religion of Lin chao-e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4.瞿海源、張苙雲(20050000)。臺灣的社會問題2005。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宋光宇、蕭家振(2000)。災劫中的尊嚴:九二一大地震一貫道救災實錄。臺北: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2009)。蒙恩的十年(1998-2008)。台北:中臺北支聯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理筆(2003)。大道虛空。桃園:崇心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理筆(2005)。大道崇心。桃園:崇心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理心光明襌師(2010)。崇心仙佛感應錄。桃園:崇心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今中孝信、高佳芳(2008)。活得健康、走得也健康。臺北:致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天理教梅華會(2007)。天理教梅華會創立四十年歷程。臺北:天理教臺灣傳道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2010)。天理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2010)。天理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2010)。天理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2010)。天理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1989)。世界和平新前景。臺北: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臺北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1993)。原理要綱。臺北: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臺北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1998)。文先明總裁演講集:祝福家庭與理想天國。臺北:言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2006)。與神靈對話古老儀式--扶鸞。彰化:玄門真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2009)。護國祈安暨八八水災祈願法會。彰化:玄門真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陳桂興(2009)。天人師。彰化:玄門真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天帝教首席使者辦公室(1987)。天帝教答客問。臺北:帝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天帝教首席使者辦公室(1989)。首席師尊精神講話選輯--六十年來之天命信心奮鬥歷程。臺北:帝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天帝教極院(2003)。靜心靜坐。臺北:帝教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李玉階(1983)。大和吼聲。臺北:天帝教始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首席師尊言行出版編輯委員會(1988)。師語。臺北:天帝教始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教訊雜誌社(1995)。天帝教教義--新境界。臺北:帝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李亦園(19920000)。文化的圖像: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金勛(2006)。韓國新宗教的源流與嬗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張家麟(2007)。新宗教建立衡量指標之研究。彰化:中華玉線玄門真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蔡德貴(2006)。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Chryssides, George D.(1999)。Exploring New Religions。London:Cassell。  new window
123.Heim, S. Mark(2001)。The Depth of Riches: A Trinitarian Theology of Religious Ends。Grand Rapids:Eerdmans。  new window
124.Hexham, Irving、Poewe, Karla(1997)。New Religions as Global Cultures: Making the Human Sacred。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125.Robertson, Roland(1991)。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new window
126.Sarliba, John(1995)。Perspectives on New Religious Movement。London:Geoffrey Chapman。  new window
127.Wilson, B. R.(1973)。Religious Sects: A Sociological Study。London:World University Library。  new window
128.約翰.希克、王志成(2005)。多名的上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保羅.尼特、王志成(2007)。全球責任與基督信仰。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雷蒙.潘尼卡、王志成(2008)。對話經:諸宗教的相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Küng, Hans、楊煦生、李雪濤(2007)。世界宗教尋蹤。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Küng, Hans(1991)。Global Responsibility: In Search of a New World Ethics。New York:Crossroad。  new window
133.Panikkar, Raimon(1993)。The Cosmotheandric Experience: Emerging Religious Conciousnes。Maryknoll, N.Y.:Orbis Books。  new window
134.Moon, Sun Myung(1992)。Essentials of Unification Thought: the Heading Thought。Unificatin Thought Institute。  new window
135.Wilson, Andrew(1991)。World Scripture: a Comparative Anthology of Sacred Texts。Minnesota:Paragon House Publisher。  new window
136.王雷泉(2005)。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學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李展開(1989)。摩西與一神論。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村上重良、張大柘(1990)。宗教與日本現代化。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金白莉.帕頓、本傑明.雷依、戴遠方、錢雪松、李林(2005)。巫術的蹤影:後現代時期的比較宗教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約翰.洛克、王愛菊(2006)。論基督教的合理性。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凱利•詹姆斯•克拉克、唐安(2004)。重返理性:對啟蒙運動證據主義的批判以及為理性與信仰上帝的辯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路易斯.波伊曼、黃端成(2006)。宗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鄭安德(2003)。明末清初耶穌會思想文獻彙编。北京: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顧忠華(2005)。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Küng, Hans(1988)。Theology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an Ecumenical View。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Doubleday。  new window
146.Matin, David A.(1965)。Pacifism: A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y。New York:Schocken。  new window
147.Weber, Max(1956)。Sociology of Religion。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new window
148.克里斯多夫.道森、長川某(1998)。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約翰•麥奎利、何菠莎、周天和(2006)。二十世紀宗教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霍伊卡、丘仲輝(1999)。宗教與現代科學的興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羅伯托.希普里阿尼、高師寧(2005)。宗教社會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丁仁傑(19990000)。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保羅.尼特、王志成(2004)。宗教對話模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Stark, Rodney、Bainbridge, William Sims(1987)。A Theory of Religion。Peter Lang。  new window
155.Stark, Rodney、Bainbridge, William Sims(1985)。The Future of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Revival and Cult Form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56.Eliade, Mircea、王建光(2002)。神聖與世俗。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Tillich, Paul、陳新權、王平(1988)。文化神學。工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王見川(19960000)。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林本炫、瞿海源(1993)。宗教與社會變遷。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秦家懿、孔漢思、吳華(1990)。中國宗教與基督教。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Yang, Ching Kun(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62.Stark, Rodney、Bainbridge, William Sims、高師寧、張曉梅、劉殿利(2006)。宗教的未來:宗教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鄧肇明、Küng, Hans(1989)。為什麼我還是個基督徒。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2007)。第九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瞿海源(2001)。解嚴、宗教自由與宗教發展。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家麟(2005)。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研究趨勢之分析。當代台灣宗教發展。台北: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瞿海源(1993)。臺灣與中國大陸宗教變遷的比較研究。宗教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芳苑(1986)。台灣新興宗教概觀。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春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丁仁傑(2002)。台灣歷史重層化過程中的基本宗教行動類型初探,兼論當代台灣的新興宗教研究。邁向21世紀的台灣歷史學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maladoss, Michael(1992)。Liberation as an Interreligious Project。Leave the Temple: Indian Paths to Human Liberation。Orbis Books。  new window
7.姚玉霜(2003)。新興宗教--個人、社會秩序。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中華民國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游謙(2003)。新興宗教與主流教派的關係:比較宗教學的觀點。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ichardson, James T.(1985)。Conversion to New Religions: Secularization or Re-enchantment?。The Sacred in a Secular Age。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0.趙星光(2003)。世俗化與全球化過程中新興宗教團體的發展與傳佈。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rker, Eileen(1999)。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heir Incidence and Significance。New Religious Movements: Challenge and Response。Routledge。  new window
12.Bruce, Steve(1996)。The New Religions of the 1970s。Religion in the Modern World: from Cathedrals to Cul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Melton, Gordon J.(1999)。Anti-cul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New Religious Movements: Challenge and Response。Routledge。  new window
14.李亦園(1984)。宗教問題的再剖析。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本炫(2003)。社會學有關『新興宗教運動』定義的意涵。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傳輝(1992)。世俗化進程中的「新宗教運動」。宗教社會學通論。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瞿海源(1988)。探索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泛濫與匱乏長篇。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瞿海源(1990)。臺灣的民間信仰。民國七十八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本炫(1990)。一貫道與政府之關係--從查禁到合法化。宗教與文化。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瞿海源(1989)。解析新興宗教現象。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瞿海源(1988)。臺灣社會的功利思想與新興宗教。氾濫與匱乏長篇。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家麟(2003)。靈驗、悸動與宗教發展--新興宗教山達基個案研究。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Küng, Hans、楊德友(1991)。什麼是真正的宗教:論普世宗教的標準。20世紀西方宗教哲學文選。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家麟(2005)。論宗教商品化與宗教發展:山達基教會個案研究。當代臺灣宗教發展。臺北: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家麟(2005)。國家對宗教的控制與鬆綁:論臺灣的宗教自由。國家與宗教政策。臺北: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全鋒(2003)。從統一教會的發展省思政府對新興宗教應有的態度。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鄭志明(1996)。臺灣「新興宗教」的現象分析。臺灣當代新興宗教。臺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鄭志明(2003)。泰國德教會的發展。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魏千峰(2003)。新興宗教之法律規範--美、德、日、俄、台等國制度比較。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Campbell, Colin(1982)。Some Comments on the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he New Spirituality and Post-Industrial Society。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  new window
31.Fiorenza, Francis Schussler(1991)。Theologic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The Contest of the Faculties。Shifting Boundaries: Contextual Approaches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ological Education。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new window
32.Wilson, Bryan(1982)。The new religions: Some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s。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  new window
33.Wuthnow, Robert(1980)。World Order and Religious Movements。New Religious Movement: A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  new window
34.王志成(2003)。宗教實在論、宗教反實在論與宗教對話。宗教比較與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思竹(2003)。巴別塔的倒塌:雷蒙.潘尼卡論多元問題的挑戰。宗教比較與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約翰.希克、王紅梅(2003)。基督教信念與信仰間對話。宗教比較與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保羅.尼特、王紅梅(2003)。在諸宗教中尋找共同的底線。宗教比較與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戴.諾亞、王瑜琨(2003)。耶穌與世界宗教。宗教比較與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Stark, Rodney(1987)。How New Religion Successes: A Theoretical Model。The Future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Macon, GA:Mercer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0.李美足(2003)。山達基:新興宗教運動。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臺北市: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家麟(2006)。新宗教申請案行政裁量許可權。宗教論述專輯第八輯:宗教法制建立與發展篇。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