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甌方言語音的歷史層次
作者:金彰柱
作者(外文):Chang-chu Chi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姚榮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建歐方言層次jianou dialectsubstrat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歷史比較法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構擬原始母語。但是傳統的歷史比較法並不注意漢語語音的層次,對同一音系的音類內部的層次不加分別。漢語方言的歷史層次極其複雜,有的音可能是上古音,有的可能是中古音,也有的可能是很晩近才產生的。如果我們不把時代不同的音類分清楚,全部當作是構擬中古音的語料,那就是大錯特錯的。
如何構擬出語音的歷史層次,其分析法類似內部構擬法。純粹觀察單一語言,而從這個語言共時系統所呈現的語音的參差情況,進一步建立這個語言早期的階段。所謂「參差情況」就是這個語言早期階段所留下的一些痕跡。在「語音演變有規律」的前提下,這些痕跡應該呈現出有系統的交替。我們可以透過比較單一語言的共時系統及交替現象來推究這些痕跡早期的狀況。
「層次(stratum)」這個用語源於考古學,考古學的層次是一個層次壓著一個層次,多重層次處於不同的時間平面上。而語言的歷史層次指疊置在同一個共時的平面上不同來源的語言成分。
我們所說的層次,大致而言,包含兩方面,一是歷史上外來影響所產生的歷史層次與語音的內部音變所產生的歷史層次。所謂「外來影響所產生的層次」當然是方言層次,而「內部音變所產生的層次」就指示時間上的語音層次,就是說語音就形成時間上的斷層,這些斷層就說明何音的形成在先,何音的產生在後。
據建甌方言而言,語音上出現三種層次,一是上古音層次,二是方言層次,三是脫離主流的層次。我們從歷史音變的角度考慮,共時平面上所出現的語音,我們就不難發現音變的大流,這就是主流。還有一些字音不跟從音變的大流,趨向另外音變之路,以形成看似異常的語音,這就音變的支流,第三種層次就是語音的支流。在建甌方言中,看似異常的語音不止此三類,還有訓讀、字形類化等,但是我們不能說這些也是語音層次,因為我們不能以音變的規律來說明的。
One of important goals of historical comparative method is to construct the proto-language. Howev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comparative method does not focus on the stratum of Chinese pronunciation, and does not differentiate the internal stratum of phonetic category for same phonology. The historical stratums of Chinese dialects are extremely complicated, some pronunciations of which are probably old Chinese or Middle Chinese, and also are the Chinese produced by very late possibly. If we don’t classify the different phonetic categories of different times clear but consider them as the materials used to construct the pronunciation of Middle Chinese that is absolutely wrong.
The analysis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historical stratum of pronunciation is similar to the method of Internal Reconstruction. It is simply to observe a single language and then further establish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uneven situations of the pronunciation presented in synchronic system of the language. So called “uneven situations” are some traces remained by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language. Under the premise of “regular variations of pronunciation”, those traces should have presented systematic alternation. And we may study the early conditions of those traces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synchronic system and alternative phenomena of a single language.
“Stratum”, is a word originated from archaeology; the stratum referred in archaeology is a stratum pressing in another stratum, and multiple stratums are place in the planes of different times, while the historical stratum of language refers to the language compositions of different origins which overlap in a synchronic plane.
Generally, what we said stratums include two aspects, one is the historical stratum produced by foreign influence historically, the other is the historical stratum produced by internal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of a language. Of course, so called “the stratum produced by foreign influence” refers to the dialect stratum, and “the stratum produced by internal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refers to the pronunciation stratum of time, namely, pronunciation forms the fault of time. Those faults may explain what kind of pronunciation forms first and what kind forms later.
As for the Jian-Ou dialect, there are three stratums presented in pronunciation, first is old pronunciation stratum, second is dialect stratum and third is the stratum departing from main stream. If we consider the pronunciation came out in synchronic and in plane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ical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then it’s easy to find the general stream of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that is main stream. In addition, some pronunciations do not follow the general stream of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but tend to another road of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in order to form abnormality-like pronunciation that is the branch of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The third stratum is phonetic branch.
In Jian-Ou dialect, there are Kun and categorized accidence in addition to those abnormality-like phonology, however, we can not say these are phonetic stratums because which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regulations of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古書類
〔宋〕吳棫:《韻補》,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原大影印遼寧省圖書館藏宋刻本。
〔明〕樂韶鳳、宋濂等奉敕撰:《洪武正韻十六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清〕李光地:《音韻闡微》,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影印,1971年。
〔清〕林端材輯:《建州八音》(台北:張琨,1988年影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道光十年(庚寅)懷古堂刊本)。new window

著書類
2劃
丁邦新《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丁邦新、孫宏開主編:《漢藏語同源詞研究(一)漢藏語研究的歷史回顧》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3劃
上海市語文學會、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合編:《吳語研究:第三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4劃
王力:《王力文集第十卷:漢語語音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
王文璧:《中州音韻》,台北:廣文書局影印,1961年。
王育德:《閩音系研究》(中譯本《王育德全集》7,何欣泰初譯,許極燉監譯),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王福堂:《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宇井伯壽:《譯經史研究》,東京都:岩波書店,2000年。

5劃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匯》,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6月。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言詞彙》,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石鋒編:《樂在其中 : 王士元教授七十華誕慶祝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6劃
江荻:《漢藏語言演化的歷史音變模型:歷史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刑凱:《漢語和侗台語研究》,軍事誼文出版社,2000年。

7劃
何大安主編:《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所籌備處,2003年。
何大安:《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語韻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汪化雲:《鄂東方言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new window
李如龍:《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如龍:《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李如龍:《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榮主編:《建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余迺永:《上古音系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5年。
趙秉璇、竺家寧:《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998年3月。

8劃
竺家寧:《四聲等子音系蠡測》,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73
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十七號》抽印本。
竺家寧:《古漢語複聲母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
竺家寧:《上古漢語帶舌尖塞音的複聲母》,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4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中國學術年刊》第6期抽印本。new window
竺家寧:《古今韻彙舉要的語音系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竺家寧:《聲韻學》,台北:五南書局,1992年。new window
竺家寧:《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書局,1999年。new window
周祖謨:《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周祖謨:《齊粱陳隋時期詩文韻部研究》,《周祖謨言史論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周祖謨:《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周耀文、羅美珍:《傣語方言研究:語音、詞彙、文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林倫倫:《澄海方言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林寶卿:《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
金理新:《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6月。

9劃
俞敏編:《俞敏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侯精一主編,謝不俗發音,方舟解說,林連通、潘渭水編寫:《建甌話音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侯精一:《現代漢語方言概論.吳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侯精一:《現代晉語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施向東:《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0年3月。
姚師榮松:《切韻指掌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983年。
建甌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編:《建甌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10劃
高本漢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徐芳敏:《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讀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韻部關係之研究》,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徐芳敏:《閩南方言本字與相關問題探索》,北市:大安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2月,第2刷。
馬學良:《民族語言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馬重奇:《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劃
教育部編:《國語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陳師新雄:《古音學發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陳師新雄:《中原音韻概要》,台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
陳師新雄:《古音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陳章太、李如龍:《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年3月。
陳立中:《湘語與吳語音韻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
陳寶亞:《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7月。
陸志韋:《陸志韋語言著作集(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2劃
張光宇:《切韻與方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張光宇:《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出版公司,1996年。new window
張振興:《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張振興:《台灣閩南方言記略》,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樹錚:《方言歷史探索》,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曾曉渝:《語音歷史探索》,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笑山:《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黃家教:《漢語方言論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金文:《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台北:國立臺灣大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黃典誠、李如龍:《福建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游汝杰:《漢語方言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彭逢澍:《湘方言考釋》,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13劃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粱敏、張均如:《侗台語族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楊秀芳:《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楊再彪:《苗語東部方言土語比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楊必勝、潘家懿、陳建民:《廣東海豐方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   
  年。
詹伯慧主編:《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詹伯慧、李如龍、張雙慶編:《第四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詹伯慧:《現代漢語方言》,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1991年。

14劃
劉綸鑫主編:《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劉俐李:《漢語聲調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蒙朝吉:《瑶族布努語方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趙秉璇、竺師家寧:《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趙元任:《現代吳語的研究》,北京:清華學校研究院,1928年。
趙元任:《語言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熊燕:《客贛方言語音系統的歷史層次》,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潘悟云,徐文堪譯:《上古漢語輔音系統》,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曹志耘:《南部吳語語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15劃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鄭曉峯:《福建光澤方言》,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年12月。
鄭作廣:《方言與音韻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蔣冰冰:《吳語宣州片方音音韻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年。
潘渭水:《福建省南平地區漢語方言概況》,福建:武夷山文化叢書編委會,1994年。
潘悟云:〈漢語南方方言的特徵及其人文背景〉,《語言研究》,第4期,2004年4月,89-95頁
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劃
錢曾怡:《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賴先剛:《樂山方言》,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17劃
戴慶廈等編:《民族語文論文集:慶祝馬學良先生八十壽辰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93年。

19劃
羅常培:《廈門音系》,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
羅常培:《臨川音系》,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年12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上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十三。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
羅美珍、鄧曉華:《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20劃
龐光華:《論漢語上古無複輔音聲母》,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

期刊類
2劃
丁邦新:〈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清華學報》新14卷,1982年,495-519頁。new window
〈重建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第6期,1988年,414-419頁。
4劃
王洪君:〈山西聞喜方言的白讀層與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87年第1期,24-33頁。
〈也談古吳方言覃談寒桓四韻的關係〉,《中國語文》第4期,2004年,358-363頁。
王輔世:〈湖南瀘溪瓦鄉話語音〉,《語言研究》1982年第1期,135-147頁。
王福堂:〈閩北方言弱化聲母和第九調之我見〉,《中國語文》1994年第6期,1-10頁。
王文勝: 〈吳語處州方言非組聲母讀音歷史層次的地理語言學分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6年,14-19頁。

5劃
平山久雄:〈聲調調值系統在官話方言中演變的不同類型及其分布〉,收入於丁邦新、余靄芹主編:《語言變化與漢語方言: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台new window
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美國華盛頓大學,2000年。
平山久雄:〈重紐問題在日本〉,收入於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編《聲韻論叢.第六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6劃
朱聲琦:〈從漢字的諧聲系統看喉牙聲轉〉,《南京師大學報》1998年2期,137-142頁。

7劃
何大安: 〈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特刊18,2000年,261-271頁。new window
何大安:〈送氣分調與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4,1989年,765-778頁。
何大安:〈澄邁方言的文白異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19 81年,101-152頁。new window

李錦芳:〈粵語中的壯侗語族語言底層初析〉,《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第6期。
李如龍:〈閩西北來母字讀為s的研究〉,《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6年10月。
李如龍:〈中古全濁聲母閩方言今讀的分析〉,《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6年10月。
李如龍:〈論漢語方言異讀〉,《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1999年。
李如龍:〈建甌話的聲調〉,《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6年10月)。
  李如龍:〈關於方言語言歷史層次的研究〉,《中國語言學集刊》,創刊號,  
    第一卷,第一期,47-59頁。

8劃
竺師家寧:〈上古漢語帶舌頭音的複聲母〉,《聲韻論叢》第1期,1994年5月,頁1-24。
竺師家寧:〈評劉又辛「複輔音說質疑」--兼論嚴學宭的複聲母系統〉,《聲韻論叢》第1卷(1994年5月),頁37-60。
竺師家寧:〈反映在漢語裡的漢藏語S-複聲母〉,《中國學術年刊》第12期(1991
年4月),頁379-392。
竺師家寧:〈上古漢語帶舌尖流音的複聲母〉,《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1卷1期(1990年9月),頁27-53。
竺師家寧:〈蒲立本﹝E. G. Pulleyblank﹞ 複聲母學說評述〉,《淡江學報》第24卷(1986年4月),頁201-208。
竺師家寧:〈上古漢語帶舌尖塞音的複聲母〉,《中國學術年刊》第6卷(1984年6月),頁59-80。
周植志:〈從現代佤語的方音對應看古代佤語輔音系統〉,《語言研究》1983年。
金慶淑:〈試論上古漢語和古代漢語〉,第六屆暨第十七屆中華民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5月。
金有景:〈論日母(j)〉,收入於傅懋勣等主編,北京市語言學會編《羅常培紀念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邵榮芬:〈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試析〉,《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9劃
姚師榮松:〈廈門話文白異讀中鼻化韻母的探討〉,《國文學報》第16期(1987
年6月),頁271-288。又見《聲韻論叢》第2期(1994年5月),頁315-335。
姚師榮松:〈閩方言特徵詞層次試探〉《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2006年 8月 645-656。
姚師榮松:〈從詞彙體系看台灣閩南語的語言層次〉《李爽秋教授八十壽慶祝壽論文集》民95年 4月 233-250。
姚師榮松:〈閩客共有詞彙中的同源問題〉國立台灣大學國文研究所《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九期 民87年 3月。
徐朝東: 〈從異常音切看s.2071中的語音層次〉,《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182-185頁。

10劃
徐通鏘:〈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上),《語文研究》1994年第3期,頁1-9。new window
徐通鏘:〈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下),《語文研究》1994年第4期,頁5-14。new window
孫宜志:〈江西贛方言來母細音今讀舌尖塞音現象的考察〉,《南昌大學學報》第34卷第1期(2003年1月),頁134-136。

11劃
陳忠敏:〈重論文白異讀與語音層次〉,《語文研究》,第3期(2003年9月),43-59頁。
梅祖麟:〈跟見系字諧聲的照三系字〉,《中國語言學報》第1期(1982年12月),3-15頁。
連金發:〈建甌方言中的互競韻母系統〉,《清華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1990年,1-52頁。

12劃
曾曉渝:〈見母上古音值〉,《語音歷史探索》(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琨:〈讀建州八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9本第1部分(1988年3月),頁65-87。new window
張琨:〈閩方言中蟹攝韻的讀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4分,民82年,877-890頁。new window

張盛裕:〈潮陽聲母與廣韻聲母的比較〉,《方言》,1982年,第1期。
張光宇: 〈論漢語方言的層次分析〉,《語言學論叢》第33輯,2006年,124-165頁。
張光宇: 〈東南方言關係綜論〉,《方言》,第1期,1999年,33-44頁。
張光宇: 〈吳閩方言關係試論〉,《中國語文》,第6期,1993年,161-170頁。
張光宇:〈海口方言聲母的由來〉,《切韻與方言》張光宇:《切韻與方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new window
張光宇:〈漢語方言見系二等文白讀的幾種類型〉,《清華學報》第22卷第4期(81年12月),頁351-366。new window

13劃
楊秀芳: 〈從方言比較論吳閩同源詞「 」〉,《語言暨語言學》第四卷 第一期 2003年 167-196。new window
楊秀芳: 〈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第二卷 第二期 2001年 261-297。new window
楊秀芳: 〈論文白異讀〉,《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826-849頁。
楊秀芳: 〈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7.2,1989年,41-73頁。new window

15劃
鄭張尚芳:〈古來母以母今方言讀擦音塞擦音的問題〉,《語言》第3卷(2002
年)。
鄭張尚芳:〈中古三等專有聲母非、章組、日喻邪等母的來源〉,《語言研究》第230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4。
鄭張尚芳:〈漢語方言異常音讀的分層及滯古層次分析〉,《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何大安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97-128頁。new window
潘悟云:〈漢語南方方言的特徵及其人文背景〉,《語言研究》(2004年4月)。
潘悟云:〈喉音考〉,《民族語文》1997年第5期,10-24頁。
潘悟云:〈漢藏語中的次要音節〉,《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65華誕》(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1999年)。

16劃
鮑明煒:〈初唐詩文音係〉,收入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編:《音韻學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9劃
羅杰瑞:〈閩北方言的第三套清塞音與清塞擦音〉,《中國語文》第1期 (1986
年),268-273頁。

20劃
嚴學窘、尉遲治平〈漢語鼻―塞復輔音聲母的模式及其流變〉,收入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編:《音韻學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