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周秦至隋詩歌韻類研究
作者:魏鴻鈞
作者(外文):WEI, Hong-Jun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存智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上古音中古音數理統計詩歌押韻合韻Archaic ChineseAncient ChineseMathematical StatisticsRhyming PoetryRhyme merg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本文以周秦至隋的詩歌用韻材料為基礎,研究不同時期的韻類變化及其背後所蘊含語音內涵。有鑑於過去研究常常是經驗性、主觀性的「印象判斷法」、「舉例判斷法」,故特以「數理統計」的方式,客觀地串連起歷時的語音變化。全文分成十部分:
第一章緒論,述明研究之動機、目的、範圍、材料、方法及步驟,並簡單說明全文的音標系統。
第二章至第九章,依材料先後,分出「詩經」、「楚辭屈宋」、「兩漢」、「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北朝」、「隋」共八個時期,具體討論各個時期內作家的共性與殊性;同一韻類的歷時音變;特殊合韻的音韻史意義……等等,為這些問題提出適當的語音解釋。
第十章結論,總結周秦至隋各韻部的語音變化,提出相關議題的研究侷限以及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一 古籍文獻
《楚辭四種》戰國 屈原等著,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史記》西漢 司馬遷撰,宋 裴駰集解,唐 司馬貞索隱,唐 張守節正義,北京:
中華書局,1991年。
《說文解字注》東漢 許慎撰,清 段玉裁注,臺北:洪葉文化,2005年,增修一版三刷。
《楚辭章句》東漢 王逸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顏氏家訓》梁 顏之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大廣益會玉篇》梁 顧野王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新校宋本廣韻》北宋 陳彭年等撰,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集韻》北宋 丁度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楚辭補注》北宋 洪興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楚辭集注》南宋 朱熹,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山帶閣注楚辭》清 蔣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音學十書》清 江有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考古續說》清 崔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康熙字典》清 張玉書等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年。
《沈氏四聲考》清 紀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清 阮元,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十一版。

二 近人論著
丁邦新1975《魏晉音韻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丁邦新1979〈上古漢語的音節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0本4
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17-739。
丁邦新1981〈漢語聲調源於韻尾說之檢討〉,《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編印,頁267-284。
丁邦新1989/1998〈漢語聲調的演變〉,收錄於《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06-126。
丁邦新1993〈漢語上古音的元音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2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頁21-36。
丁邦新2003〈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頁1-21。
丁治民1998〈沈約詩文用韻概況〉,《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鎮江:江蘇大學,頁91-94。
丁啟陣1991《秦漢方言》,北京:東方出版社。
丁宏武2011〈《漢武帝內傳》非葛洪之作補證─兼論逯欽立輯錄五首葛洪佚詩
的真偽〉,《文史哲》2011年第4期,濟南:山東大學,頁38-47。
于安瀾1936/1989《漢魏六朝韻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 力1936/1991〈評《漢魏六朝韻譜》〉,收錄於《王力文集‧第二十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342-345。
王 力1936/2000〈南北朝詩人用韻考〉,收錄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58。
王 力1937/2000〈上古韻母系統研究〉,收錄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59-129。
王 力1958/1980、2005《漢語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 力1960/2000〈上古漢語入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收錄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30-169。
王 力1963/2000〈古韻脂微質物月五部的分野〉,收錄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70-203。
王 力1964/2000〈先秦古韻擬測問題〉,收錄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04-242。
王 力1980/2000〈古無去聲例證〉,收錄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77-306。
王 力1980a《詩經韻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 力1980b《楚辭韻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 力1983〈漢語語音史上的條件音變〉,《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5。
王 力1985《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 沖2007〈《後漢書》韻例研究〉,《北方論叢》2007年第5期,哈爾濱市:哈爾濱師範大學,頁65-67。
王 沖2008〈上古詩歌中的異調通押〉,《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頁101-104。
王 沖2010〈《史記》、《漢書》中西漢楚方言的探究〉,《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頁121-124。
王 越1933〈三國六朝支脂之三部東中二部演變總說〉,《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1卷2期,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社,頁44-47。
王 軼2010〈《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歌謠諺語補輯〉,《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3期,重慶:重慶科技學院,頁110-111。
王 寧2009〈談傳統上古音研究的觀念和方法—兼論音韻研究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方〉,《第十一屆國際、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1-19。
王 顯1980/1987〈有關《切韻》二三事〉,收錄於《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三),北京:北京出版社,頁191-211。
王 顯1981/1984〈清代學者在古韻分部研究上的貢獻〉,收錄於《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北京出版社,頁1-33。
王 顯1982〈〈詩‧皇矣〉的韻例〉,《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頁52-61。
王 顯1984〈古韻陽部到漢代所起的變化〉,《音韻學研究》第1輯,北京:中
華書局,頁131-155。
王 顯1987〈從《詩經》韻例來看某些可疑的章句〉,《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三),北京:北京出版社,頁212-227。
王士元著、石鋒、廖榮蓉譯1969/2000〈競爭性演變是殘留的原因〉,收錄於《語言的探索—王士元語言學論文選譯》,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頁1-23。new window
王士元、涂又光1982〈語言變化的詞匯透視〉,《語言研究》1982年第2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34-48。
王士元1985〈語言關系綜述〉,《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3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頁106-112。
王士元、劉漢城、張文軒1987a〈聲調發展方式一說〉,《蘭州學刊》1991年第2期,蘭州:蘭州市社科院、蘭州市社科聯,頁83-86。
王士元、劉漢城、張文軒1987b〈聲調的音系特徵〉,《當代語言學》1987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1-11。
王士元、沈鐘偉1991〈詞匯擴散的動態描寫〉,《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5-33。
王士元、張文軒1991〈漢語語言學發展的歷史回顧〉,《蘭州學刊》1991年第2期,蘭州:蘭州市社科院、蘭州市社科聯,頁79-89、104。
王士元2000〈語言變化的詞彙透視〉,收錄於《語言的探索—王士元語言學論文選譯》,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頁49-69。
王士元、柯津云2001〈語言的起源及建模仿真初探〉,《中國語文》2001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195-200、287。
王士元2006a〈演化語言學中的電腦建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北京:北京大學,頁17-22。
王士元2006b〈語言是一個複雜適應系統〉,《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北京:清華大學,頁5-13。
王士元2008〈演化論與中國語言學〉,《南開語言學刊》2008年第2期,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1-15、163。
王士元2009〈研究語言演化〉,《南開語言學刊》2009年第2期,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1-3。
王云路1996〈中古詩歌誤字略說——兼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的校勘〉,《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4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72-76。
王汎森2010〈逯欽立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5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頁32-34。
王為民、張楚2006〈再說「韻」和「韻部」〉,《古漢語研究》2006年第3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21-26。
王為民2009〈駁鄭張尚芳上古「一部多元音」的理論基礎〉,《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太原:山西大學,頁57-61。
王為民、張楚2009〈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確定元音音位的方法商榷〉,《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南京: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日報社,頁122-128。
王為民2010〈鄭張尚芳與白一平離析上古韻部之比較研究—以元部為例〉,《語言學論叢》第42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26-340。
王為民2012《上古漢語元音音位研究:兼論切韻的元音音位系統》,太原市:三晉出版社。
王洪君1999/2008《漢語非線性音系學—漢語的音系格局與單字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洪君1999〈從開口一等重韻的現代反映形式看漢語方言的歷史關系〉,《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61-75。
王洪君2004〈也談古吳方言覃談寒桓四韻的關系〉,《中國語文》2004年第4期,北京: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358-363。
王洪君2006〈文白異讀、音韻層次與歷史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北京:北京大學,頁22-26。
王洪君2008〈語言的層面與「字本位」的不同層面〉,《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3期,北京:北京語言大學,頁1-11。
王洪君2009〈兼顧演變、推平和層次的漢語方言歷史關系模型〉,《方言》2009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王洪君2010〈層次與斷階—疊置式音變與擴散式音變的交叉與區別〉,《中國語文》2010年第4期,北京: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314-320、383-384。
王洪君2014《歷史語言學方法論與漢語方言音韻史個案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洪君、麥耘解讀2014《中西學術名篇精讀2:趙元任、李方桂卷》,上海:中西書局。
王書輝1994《西周金文韻讀》,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健庵1992〈《詩經》用韻的兩大方言韻系—上古方音初探〉,《中國語文》1992年第3期,北京: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207-212。
王進安2005〈真諄韻的分合比較及其上古音溯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S1期,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頁217-218。
王傳德1997〈陶韻考—兼與王力先生所分魏晉南北朝韻部比較〉,《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濟南:山東大學,頁23-28。
王靜如1930〈跋高本漢的〈上古音當中的幾個問題〉並論冬蒸兩部〉,《中央研
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本3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03-416。
孔仲溫1987〈《廣韻》祭泰夬廢四韻來源試探〉,《國文學報》第16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137-154。
孔仲溫1992〈論上古祭月同部及其去入之相配〉,《第二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聲
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孔仲溫1995/2002〈論「重紐字」上古時期的音韻現象〉,收錄於《孔仲溫教授論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705-756。
方孝岳1956〈關於先秦韻部的「合韻」問題〉,《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56年第4期,廣州:中山大學,頁21-43。
方孝岳1957〈論諧聲音系的研究和「之」部韻讀〉,《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1957年第3期,廣州:中山大學,頁84-97。
方孝岳1960〈畧論漢語歷史上共同語語音和方音的關系——附談對戴震的音韻學的評價〉,《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0年第3期,廣州:中山大學,頁36-47。
方孝岳1964〈關於中國語言學史上一些方法論問題的探討〉,《學術研究》1964年第Z1期,廣州: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149-164。
方孝岳1978〈上古音概述〉,《學術研究》1978年第2期,廣州: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71-83。
方師鐸1979〈從「用韻」推定〈孔雀東南飛〉詩的時代〉,《東海中文學報》第1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9-24。
毋庚才1990〈讀《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札記〉,《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0年第5期,北京:首都師範大學,頁73-75、50。
田 明1981/1984〈秦漢時期「風」字韻尾的演變〉,收錄於《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北京出版社,頁75-82。
石 鋒2008《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系學的交匯點》,北京:商務印書館。
石 鋒2009《實驗音系學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一平著、馮蒸譯1985/1997〈漢語上古音的*-u和*-iw在《詩經》中的反映〉,收錄於《漢語音韻學文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頁687-714。
白一平1993〈關於上古音的四個假設〉,《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2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頁41-60。
平山久雄1991/2005〈漢語聲調起源窺探〉,收錄於《平山久雄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88-301。
仝小琳2008a《唐五代《切韻》系韻書演變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
仝小琳2008b〈《廣韻》特殊又音試析〉,《語言歷史論叢》第2輯,成都:巴蜀書社,頁100-122。
田阡子2009《東亞語言複合元音的類型及淵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系博士論文。
史存直2002a〈古音「東、冬」兩部的分合問題〉,《漢語音韻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57-71。
史存直2002b〈古音「真、文」兩部的分合問題〉,《漢語音韻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72-84。
史存直2002c〈古韻「之、幽」兩部之間的交涉〉,《漢語音韻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31-158。
史存直2008《漢語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2003《漢語方音字滙》,北京:語文出版社,第二版重排本。
向 熹1987《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向 熹1988《詩經古今音手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江敏華2002〈《說文》、《釋名》中所反映的漢代方言現象〉,《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臺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38。
全廣鎮1987〈從《詩經》韻腳探索上古之聲調〉,《中國學術年刊》第9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全廣鎮1989《兩周金文通假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朱曉農1989/2006〈北宋中原韻轍考—一項數理統計研究〉,收錄於《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88-300。
朱曉農2004〈漢語元音的高頂出位〉,《中國語文》2004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440-451、480。
朱曉農2005a〈元音大轉移和元音高化鏈移〉,《民族語文》2005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1-6。
朱曉農2005b〈實驗語音學和漢語語音研究〉,《南開語言學刊》2005年第1期,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1-17、226。
朱曉農2006a〈我看流派—語言學中的三大潮流〉,《語言科學》2008年第5期,徐州:徐州師範大學語言所,頁36-45。
朱曉農2006b〈歷史音系學的新視野〉,《語言研究》2006年第4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31-42。
朱曉農2007a〈證早期上聲帶假聲〉,《中國語文》2007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160-168、192。
朱曉農2007b〈說鼻音〉,《語言研究》2007年第3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13。
朱曉農、焦磊、嚴至誠、洪英2008〈入聲演化三途〉,《中國語文》2008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324-338、383、384。
朱曉農2008a〈說元音〉,《語言科學》2008年第5期,徐州:徐州師範大學語言所,頁459-482。
朱曉農2008b《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曉農2010《語音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農2011〈語言語音學和音法學:理論新框架〉,《語言研究》2011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64-87。
江舉謙1967〈《詩經》例外押韻現象析論〉,《東海學報》8卷1期,臺中:東海大學。
任繼昉2006《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
李 玉1994《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李 立2010〈古漢語「疊韻」韻母、韻同說駁議及韻部相同說申訴〉,《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頁138-140。
李 開2004〈論上古韻真、文兩部的考古和審音〉,《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南京:南京師範大學,頁103-108。
李 榮1956《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 榮1961-1962/1982〈隋韻譜〉,收錄於《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35-209。
李 榮1982〈庾信詩文用韻研究〉,收錄於《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10-258。
李 麗2011《《魏書》《北史》異文語言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李大明2007〈〈琴歌〉校補〉,《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成都:四川師範大學,頁129-134。
李壬癸1984〈關於*-b尾的構擬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5本4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89-795。
李方桂1931/2012〈切韻â的來源〉,收錄於《李方桂全集①漢藏語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頁3-37。
李方桂1932‘‘ANCIENT CHINESE -UNG, -UK, -UONG, -UOK, ETC. IN ANCIENT CHINESE’’,《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本3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5-414。
李方桂1935‘‘ARCHAIC CHINESE *-i̭wəng, *-i̭wək AND *-i̭wəg’’,《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65-74。
李方桂1971/2001《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方桂1983/2012〈上古音〉,收錄於《李方桂全集①漢藏語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頁202-216。
李方桂1984〈論開合口—古音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7。
李方桂1985〈論聲韻結合—古音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
李正芬2008〈試論《經典釋文》止攝韻字的演變與發展〉,《第二十六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暨台文所,頁15-31。
李存智1995《秦漢簡牘帛書之音韻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存智2004〈合韻與音韻層次〉,《語言暨語言學》專刊外編之4,《漢藏語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頁663-694。
李存智2008〈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陰聲韻部通假關係試探〉,《臺大中文學報》第29期,臺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71-124。
李存智2009a〈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陽聲韻部通假關係研究〉,《臺大中文學報》第30期,臺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95-156。
李存智2009b〈音韻層次與韻部分合—以之脂支分合及相關音韻現象為例〉,《臺大中文學報》第31期,臺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47-102。
李存智2010《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尚行1985〈試論段玉裁「支脂之三分」說闡述的偏頗〉,《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南昌:江西師範大學,頁73-79,88。
李尚行1988〈古音學上的「同聲同部」說應怎樣看待〉,《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廣州:廣州大學,頁35-40。
李建國2007〈南北朝詩補遺〉,《長江學術》2007年第4期,武漢:武漢大學,頁165。
李昱穎2012〈「結構」與「韻部」—「方法論」對「祭月」分合釐定之影響〉,《東吳中文學報》第23期,臺北:東吳大學,頁307-326。
李書嫻2003《用聚類方法研究古代押韻材料》,廣州:中山大學理學學士論文。
李書嫻、麥耘2008〈證「《詩經》押韻」〉,《中國語文》2008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371-377、384。
李書嫻2008《用數理統計方法研究韻文材料的驗證與個案分析》(稿),廣州:中山大學文學博士論文。
李書嫻2009〈試論韻文研究中的韻離合公式和t檢驗法〉,《語言研究》2009年第3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46-51。
李添富1984〈《詩經》例外押韻現象之分析〉,《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3期,臺北:輔仁大學,頁727-768。
李添富1995〈從「音韻結構」談古韻分部及其發展〉,《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24期,臺北:輔仁大學,頁1-19。
李添富2002〈《廣韻》一字同義陰陽異讀現象研究〉,《輔仁國文學報》第18期,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42。
李無未、曹祝兵2010〈日本學者漢語上古音研究〉,《古漢語研究》2010年第2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
李義活2000〈庾信詩之用韻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3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頁49-55。
李新魁1991a〈上古音「之」部及其發展〉,《廣東社會科學》1991年第3期,廣州: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頁94-100。
李新魁1991b〈從方言讀音看上古漢語入聲韻的複韻尾〉,《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4期,廣州:中山大學,頁111-121。
李新魁1994/1997〈論侯魚兩部的關係及其發展〉,收錄於《李新魁音韻學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頁15-38。
李葆嘉、馮蒸1995〈海外的中國古音研究〉,《學術研究》1995年第1期,廣州: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113-117。
李葆嘉1996〈《廣韻》真諄部反切下字類隔芻論〉,《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2-14。
李葆嘉1998《當代中國音韻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李葆嘉2002《漢語起源演化模式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李葆嘉2012《一葉集—語言文字的縱橫捭闔》,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李毅夫1982〈上古韻是否有個獨立的冬部——冬侵的音是否最近〉,《語文研究》1982年第2期,太原: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頁28-39。
李毅夫1984〈上古韻祭月是一個還是兩個韻部〉,《音韻學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頁286-295。
李毅夫1985a〈上古韻宵部的歷史演變〉,《齊魯學刊》1985年第4期,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頁107-115。
李毅夫1985b〈由用韻看〈胡笳十八拍〉的寫作時代〉,《語文研究》1985年第3期,太原: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頁6-13。
李毅夫1986〈先秦中部的獨立性及其在西漢北朝之間的變化〉,《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頁82-86。
何大安1981《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大安1994〈劉宋時期在漢語音韻史上的地位─兼論音韻史的分期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2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頁125-137。
何大安2000〈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0年,頁261-271。
何大安2006/2009〈-d的下限〉,收錄於《漢語方言與音韻論文集》,臺北:何大安,頁239-252。new window
何大安2007a〈從上古到中古音韻演變的大要〉,《漢語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頁89-98。
何大安2007b〈尖端與洞見:李方桂先生的語言學研究,《二十世紀人文大師的風範與思想─前半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413-428。
何大安2008〈速率與續斷—音韻史研究的新視角〉,《語言學論叢》第37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17。
何九盈1991/2001《上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九盈2002/2006〈上古元音構擬問題》,收錄於《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12-133。
坂井健一1975《魏晉南北朝字音研究—經典釋文所引音義攷》,東京:汲古書院。
邢公畹1998a〈漢藏語系上古音之支脂魚四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8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20-32。
邢公畹1998b〈漢藏語系上古音侵談兩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8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24-30。
邢公畹1998c〈漢藏語系上古音歌侯幽宵四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8年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19-26。
邢公畹1999a〈漢藏語系上古音真文元三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9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27-36。
邢公畹1999b〈漢藏語系上古音真文元三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9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50-55。
邢公畹1999c〈漢藏語系上古音葉緝物質月五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9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46-54。
邢公畹1999d〈漢藏語系上古音覺鐸屋職錫五部同源字考──讀柯蔚南《漢藏語詞匯比較手冊》札記〉,《民族語文》1999年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27-34。
邢公畹2001〈原始漢藏人的宗教與原始漢藏語〉,《中國語文》2001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112-121,191。
邢公畹2002a〈上古漢語塞音韻尾*-g、*-gw、*-kw 和*-d〉,《南開語言學刊》,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14-29,156。
邢公畹2002b〈說「深層對應」——答丁邦新、聶鴻音兩位先生〉,《民族語文》2002年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20-28。
吳 錘2010《《釋名》聲訓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吳安其2002《漢藏語同源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吳安其2010《文獻語言的解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吉煌2011《兩漢方言詞研究:以《方言》《說文》為基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鵬霄2009〈《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校補三則〉,《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第12期,濟南:山東省作家協會,頁191。
辛世彪1991〈上古-ng尾諸韻部上去聲的數理探討〉,《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西安:陜西師範大學,頁120-127。
沈建民2007《《經典釋文》音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沈祖春2010《《類篇》與《集韻》《玉篇》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
宋洪民2008《金元詞用韻與《中原音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宋兆祥2008《中上古漢朝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
何科根1996《《呂氏春秋》韻語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沈兼士1985/2006《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余迺永1980《兩周金文音系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迺永1985《上古音系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余迺永1997〈中古重紐之上古來源及其語素性質〉,《聲韻論叢》第6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107-174。
汪啓明1998《先秦兩漢齊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汪啟明2000〈古合韻評議〉,《漢語史研究集刊》第2輯,成都:巴蜀書社,頁287-301。
汪啟明2003《漢小學文獻語言研究叢稿》,四川:巴蜀書社。
汪業全2009〈初唐—盛唐叶音今音韻部考〉,《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南寧市:廣西民族大學,頁158-162。
汪業全、孫建元2013〈陸德明叶音及其古韻分部〉,《語言研究》2013年第3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87-93。
呂勝男2009〈再談《詩經》之耕、真合韻〉,《天中學刊》2009年第1期,馬店:黃淮學院,頁83-85。
林 尹1980/1981〈說文與釋名聲訓比較研究〉,收錄於《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69-482。
林 燾2010《中國語音學史》,北京:語文出版社。
林平和1976《呂靜韻集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林平和1981《禮記鄭注音讀與釋義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林安慶2010《漢字古今音論》,《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系列之40,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言究所。
林貝珊2009〈吳語處衢方言中的上古音層次〉,《第十一屆國際、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275-288。
林昆翰2008〈檢視漢語塞音尾在歷時音韻上的失落〉,《第二十六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暨台文所、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123-131。
林美玲1997《《說文》讀若綜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津1999a〈論上古漢語歌、祭、與微部的相對關係─「滑」有‘猾、骨’兩讀的蘊義〉,《In Honor of Mei Tsu-Lin: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Paris:CRLAO,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頁89-109。
林英津1999b〈試論上古漢語方言異讀的音韻對應〉,《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頁325-349。
林英津2003〈從漢藏語的比較,龔煌城先生在李方桂先生的漢語上古音系上搭樓台〉,《中國語學研究:開篇》22,頁30-40。
林炯陽1971/1972〈魏晉詩韻考〉,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6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頁1105-1302。
林海鷹2006《斯塔羅斯金與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統比較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林語堂1933〈陳宋淮楚歌寒對轉考〉,《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上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一種,頁425-428。
林蓮仙1967〈從古音中「离」聲字演變的軌跡透視上古a部與中古支韻的關係〉,《華國》第5期,頁15-30。
林蓮仙1979《楚辭音均》,香港:昭明出版社。
周 何1962〈《說文解字》讀若文字通假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
刊》第6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周 璐2010《魏晉南北朝楚語研究》,樂山:西南交通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周法高1948〈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1-104。
周法高1954〈論古代漢語的音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5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19。
周法高1975《中國語言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周法高1984《中國音韻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長楫1995〈《詩經》通韻合韻說疑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廈門:廈門大學,頁12-18。
周長楫1998〈通假字「音同」原則淺說〉,《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20-24。
周祖謨1936/1966〈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270-404。
周祖謨1940a/1966〈兩漢韻部略說〉,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24-31。
周祖謨1940b/1966〈騫公楚辭音之協韻說與楚音〉,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168-176。
周祖謨1941/1966〈古音有無上去二聲辨〉,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32-80。
周祖謨1943/1966〈顏氏家訓音辭篇注補〉,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405-433。
周祖謨1950/1966〈方言校箋序〉,收錄於《問學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頁697-709。
周祖謨1956/1966〈許慎及其說文解字〉,收錄於《問學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頁710-722。
周祖謨1966a〈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434-473。
周祖謨1966b〈切韻與吳音〉,收錄於《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頁474-482。
周祖謨1984a/2004〈漢字上古音東冬分部的問題〉,收錄於《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頁45-52。
周祖謨1984b/2004〈魏晉音與齊梁音〉,收錄於《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頁87-120。
周祖謨1984c/2004〈魏晉宋時期詩文韻部的演變〉,收錄於《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頁121-163。
周祖謨1984d/2004〈齊梁陳隋時期詩文韻部研究〉,收錄於《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頁165-197。
周祖謨1996《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北:東大圖書。
周晏菱2010〈北朝民歌用韻考〉,《第二十八屆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中:臺中教育大學,頁213-235。
周鳳五2002〈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頁53-63。
周錫韛2000〈論「畫贊」即題畫詩——兼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與《全唐詩》的增補〉,《文學遺產》2000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頁18-24、142。
邵 晶2004〈真諄部收字淺論〉,《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離石市:呂梁教育學院,頁61-65。
邵榮芬1961〈《切韻》音系的性質和它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地位〉,《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85-106。
邵榮芬1963/2009〈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收錄於《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00-274。
邵榮芬1997〈古韻幽宵兩部在後漢時期的演變〉,收錄於《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18-135。
邵榮芬1982〈略說《經典釋文》音切中的標準音〉,收錄於《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頁1-9。
邵榮芬1982a/2009〈古韻魚侯兩部在前漢時期的分合〉,收錄於《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51-69。
邵榮芬1982b/2009〈古韻魚侯兩部在後漢時期的演變〉,收錄於《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70-84。
邵榮芬2008《切韻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金立鑫2007《語言研究方法導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金周生2010《《切韻》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討—以《經典釋文》為研究範圍》,臺北:洪業文化。
金恩柱1999〈唐代墓志銘的押韻及其研究方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廣州:中山大學,頁53-59。
金啟華1984《詩經全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金雪萊2005《慧琳《一切經音義》語音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金理新2002《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黃山書社。
金理新2006《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
金理新2013《上古音略》,合肥:黃山書社。
金慶淑1992〈《詩經》韻真耕兩部字通押現象的討論〉,《第二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所,頁569-580。
金慶淑1993《廣韻又音字與上古方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金慶淑1994〈從《廣韻》同義又音字研討上古幽、中部〉,《第三屆國際暨第十二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頁174-212。
金慶淑2000〈試論上古漢語和古代韓語〉,《聲韻論叢》第9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457-475。
居思信1985〈元魂痕諸韻的歷史考察〉,《齊魯學刊》1985年第4期,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116-119。
居思信1991〈談形聲字的讀音與音韻發展規律〉,《齊魯學刊》1991年第2期,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40-44。
居思信1993〈「中古韻部系統」試擬〉,《齊魯學刊》1993年第3期,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頁124-128。
侍建國2011《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竺家寧1997〈重紐為古音殘留說〉,《聲韻論叢》第6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285-302。
竺家寧1999《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二版七刷。
胡 杰2009《先秦楚系簡帛語音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
胡平生、韓自強1988,《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先澤1985〈《詩經》東漢齊音考〉,《西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重慶:西南大學,頁86-91。
胡阿祥2001《魏晉本土文學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胡振龍1995〈《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詩人小傳訂誤〉,《文獻》1995年第4期,北京市:國家圖書館,頁47-60。
俞 敏1999〈後漢三國梵漢對音譜〉,《俞敏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62。
侯 莉2006〈試論夏侯詠《韻略》的韻部系統〉,《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S1期,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頁198-199。
胥 淳2007《南北朝詩歌用韻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施向東1983〈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27-48。
施向東1999〈試論上古音幽宵兩部與侵緝談盍四部的通轉〉,《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天津:天津大學,頁20-25。
施向東2001〈十六國時代譯經中的梵漢對音(韻母部分)〉,《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天津:天津大學,頁24-28。
施向東2002〈梵漢對音與古漢語的語流音變問題〉,《南開語言學刊》2002年,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44-51、156。
施向東2004〈原始漢藏語的音節結構和構詞類型再議〉,《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天津:天津大學,頁75-78。
施向東2004〈《詩經》象聲詞的音韻分析〉,《南開語言學刊》2004年第2期,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130-137。
施向東2007〈漢藏比較中的歷史層次與借詞問題〉,《語言科學》2007年第6期,徐州:徐州師範大學語言所。
施向東2008〈俞敏先生《後漢三國梵漢對音譜》的學術貢獻〉,《南開語言學刊》2008年第1期,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6-13、164。
施向東2009〈從系統和結構的觀點看漢語上古音研究〉,《南開語言學刊》2009 年第1期,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頁15-26、180。
施向東2012〈梵漢對音和兩晉南北朝語音〉,《語言研究》2012年第3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50-55。
施向東2012〈略論上古音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錦州:渤海大學,頁19-24。
段其湘1995〈試論幾個古漢語外來詞的語源〉,《成都師專學報》(文科版)1995年第2期,成都:成都師專,頁48-54。
祝敏徹1984a〈從漢儒聲訓看上古韻部(上)—兼論陰、陽、入三聲分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2期,蘭州:蘭州大學,頁93-105。
祝敏徹1984b〈從漢儒聲訓看上古韻部(下)—兼論陰、陽、入三聲分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3期,蘭州:蘭州大學,頁104-115。
祝敏徹1988〈《釋名》聲訓與漢代音系〉,《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武漢:湖北大學,頁54-68。
范新幹2002《東晉劉昌宗音研究》,武漢:崇文書局。
姚榮松1981〈由上古韻母系統試析詩經之例外押韻〉,《教學與研究》第3期,頁11-27。
姚榮松1984〈上古漢語「支」部字同源詞證例〉,《國文學報》第13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169-208。
柯響峰2005《《白虎通義》音訓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 冰2008〈《經典釋文》「或音」「一音」研究〉,《語言學論叢》第38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82-224。
張 宜2011《中國當代語言學的口述歷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 琨夫婦1972《古漢語韻母系統與切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張 琨著、張賢豹譯1987《漢語音韵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 斌、許威漢編1993《中國古代語言學資料匯纂‧音韻學分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張永言1992《語文學論集》,北京:語文社。
張正明1987《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平忠2007〈試論呂靜《韻集》韻部系統〉,《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福州:福建教育學院,頁86-88。
張民權2002《清代前期古音學研究》上下,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張民權2008〈萬光泰《四聲譜考略》與沈約詩韻研究(上)—萬光泰著作的歷史背景與沈約《四聲譜》考述〉,《漢語史學報》第7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84-94。
張民權2009〈萬光泰《四聲譜考略》與沈約詩韻研究(下)——沈約詩韻與《切韻》分韻立部之關系〉,《漢語史學報》第8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59-74。
張民權2011〈論傳統古音學的歷史推進及其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2011年第1 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2-11、95。
張民權、田迪2013〈論韻譜歸納法在古韻部研究中的意義和作用〉,《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1-18、95。
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臺北: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書局。
張光宇2004〈漢語語音史中的雙線發展〉,《中國語文》2004年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545-557。
張光宇2006〈論漢語方言的層次分析〉,《音韻學論叢》第33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24-165。
張光宇2007〈論「深攝結構」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2007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11。
張光宇2010a〈世紀工程:語言的連續性〉,《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卷第1期,臺北: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頁105-111。
張光宇2010b〈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方法〉,《中國語文》2010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321-330。
張亞蓉2011《《說文解字》的諧聲關系與上古音》,西安:陝西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
張建坤2002《清車王府抄藏曲本子弟書用韻研究》,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碩士論文。
張建坤2007〈北魏墓志銘用韻研究〉,《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廣州: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頁83-89。
張建坤2008a〈北朝後期詩文用韻研究〉,《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3期,阜陽:阜陽師範學院,頁23-27。
張建坤2008b〈梁代詩文陽聲韻入聲韻用韻數理分析〉,《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廣州: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頁59-64。
張建坤2008c《齊梁陳隋押韻材料的數理分析》,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張富海2007〈試論「豕」字的上古韻部歸屬〉,《漢字文化》2007年第2期,北京: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頁49-50。
張渭毅2003/2006〈魏晉至元代重紐的南北區別和標準音的轉變〉,收錄於《中古音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頁196-254。
張渭毅2006〈論《集韻》異讀字與《類篇》重音字的差異〉,《語言學論叢》第3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93-223。
張道俊2012《說文段注合韻總論》,《語言學論叢》第46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24-356。
張慧美2000〈藉數據分析探討王力古韻冬侵合部與脂微分部之矛盾現象〉,《嶺東學報》第11期,台中:嶺東科技大學學術發展中心,頁21-36。
張鴻魁1992〈從《說文》「讀若」看古韻魚侯兩部在東漢的演變〉,《兩漢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394-422。
高 明1980〈中國歷代韻書的韻部分合〉,《華岡文科學報》第12期,頁95-158。
高本漢著、趙元任翻譯1930〈上古中國音當中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本3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45-401。new window
高本漢著、王靜如翻譯1930〈中國古音(切韻)之系統及其演變〉(附國音古音比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2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5-204。new window
高本漢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譯1940/2003《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本漢1957/1997《漢文典(修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高本漢1972《中國聲韻學大綱》張洪年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孫 順2008〈兩漢魚侯分部〉,《語言學論叢》第38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90-311。
孫玉文1991〈晉以前四聲別義補例〉,《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4期,武漢:湖北大學,頁72-78。
孫玉文1992〈略論清儒關於上古漢語四聲別義的研究〉,《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武漢:湖北大學,頁88-94。
孫玉文1993〈上古漢語四聲別義例證〉,《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73-79。
孫玉文1994〈從上古同源詞看上古漢語四聲別義〉,《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6期,武漢:湖北大學,頁63-70。
孫玉文2002〈《漢語歷史音韻學‧上古篇》指誤〉,《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4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3-24。
孫玉文2005/2009〈上古音構擬的檢驗標準問題〉,收錄於《音韵學方法論討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2009),頁373-427。
孫雍長2002〈《老子》韻讀研究〉,《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廣州:廣州大學,頁48-59。
馬 曉2011〈從謝脁詩歌用韻看齊梁時期二等韻的分用——兼論王力、周祖謨韻部之劃分〉,《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第1期,武漢:江漢大學,頁91-94。
馬伯樂著、聶鴻音譯1920/2005《唐代長安方言考》,北京:中華書局。
唐作藩1990/1991〈唐宋間止、蟹二攝的分合〉,《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63-67。
唐作藩2001〈江永的音韻學與歷史語言學〉,《語文研究》2001年第1期,太原: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頁1-5。
唐作藩2013〈中古元部的形成與演變〉,《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3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9-15。
浦立本1982〈擬構上古真部的一些證據〉,《清華學報》第14卷1、2期合刊,新竹:清華學報社,頁249-255。
浦立本著、李德超、孫景濤譯1992/2010〈如何構擬上古漢語〉,收錄於《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175-210。
徐芳敏1988〈古韻分部中若干聲符的歸屬問題〉,《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頁191-210。
徐芳敏1991《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話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芳敏2010〈漢語方言本字考證與「尋音」(貳)-從漢語「大」音韻地位談到漢語方言本字文讀白讀音韻對應〉,《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2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頁35-65。
徐時儀2003《《玄應音義》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1994a〈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上)〉,《語文研究》1994年第3期,太原: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頁1-9。
徐通鏘1994b〈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下)〉,《語文研究》1994年第4期,太原: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頁5-14。
徐通鏘2004《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
耿振生2004《20世紀漢語音韻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耿振生2010〈唐五代北京地區的詩文韻部研究小議〉,《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第2期,長春市:吉林大學,頁135-140、160。
夏能權、蔡夢麒2008〈《王三》、《廣韻》異置小韻考〉,《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益陽:湖南城市學院,頁79-83。
夏能權、蔡夢麒2010〈《王三》與《廣韻》語音差異的影響〉,《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南昌:南昌大學,頁141-144、160。
陸志韋1935/1985《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北京:中華書局。
陸志韋1946/1999〈《說文解字》讀若音訂〉,收錄於《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二)》,北京:中華書局,頁231-362。
陸志韋1947a/1999〈陰入聲的通轉並論泰夬廢祭〉,收錄於《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北京:中華書局,頁168-179。
陸志韋1947b/1999〈《楚辭》韻釋〉,收錄於《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二)》,北京:中華書局,頁363-372。
陸招英2004〈《切韻》系韻書中歌戈韻與梵漢、漢藏對音比較〉,《莆田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莆田:莆田學院,頁54-56。
陸招英2008〈從韻書反切看歌戈二韻分立〉,《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10期,重慶:重慶科技學院,頁129-131。
陸招英2009〈《切韻》系韻書寒桓二韻分合性質考〉,《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重慶:重慶理工大學,頁110-114。
陸儉明2011《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
陳 鴻2005《戰國文字諧聲系統與古音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陳文吉1994《楚辭古韻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尚君2007〈《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校訂釋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1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頁9-12。
陳忠敏2012〈歷史比較法與漢語方言語音比較〉,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頁1-33。
陳忠敏2013a〈也談歷史比較法與歷史層次分析法─回應秋谷裕幸、韓哲夫〈歷史比較法和層次分析法〉〉,《語言學論叢》第47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24-356。
陳忠敏2013b《漢語方言語音史研究與歷史層次分析法》,北京:中華書局。
陳保亞1999《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陳保亞2005〈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卷2期,北京:北京大學,頁43-50。
陳淑芬2000‘‘A Study of Sanskrit Loanwords in Chinese’’,《清華學報》,新竹:清華大學,頁375-426。
陳寅恪1936/1971〈東晉南朝之吳語〉,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員工福利委員會,頁1-4。
陳復華、何九盈1987《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貴麟2009〈談傳統上古音研究的觀念和方法—兼論音韻研究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方〉,《第十一屆國際、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531-547。
陳新雄1979/1984〈切韻性質的再檢討〉,收錄於《鍥不舍齋論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273-310。
陳新雄1998a〈古韻三十二部音讀之擬測〉(上),《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1期,頁257-286。
陳新雄1998b〈古韻三十二部音讀之擬測〉(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2期,頁143-204。
陳新雄1999《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新雄2006〈重論上古音陰聲韻部的韻尾〉,《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頁171-193。
陳新雄2008〈鄭張尚芳《詩經》的古音學價值述評〉,《中國語言學》第1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11-14。new window
陳增杰1995〈《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校補二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5年第5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頁10。
陳衛恒2004〈古韻之幽交涉與今方言子變韻現象音變原理的一致性〉,《殷都學刊》2004年第2期,安陽:安陽師範學院,頁102-105。
陳獨秀1937/2001〈荀子韻表及考釋〉,收錄於《陳獨秀音韻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頁170-184。
陳獨秀1939/2001〈《廣韻》東冬鍾江中之古韻考〉,收錄於《陳獨秀音韻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頁221-253。
陳獨秀1941/2001〈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收錄於《陳獨秀音韻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頁17-101。
麥 耘1995《音韻與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麥 耘1999〈隋代押韻材料的數理分析〉,《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12-128。
麥 耘2002〈用卡方計算分析隋代押韻材料〉,《語言文字學論壇》(第1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麥 耘2003〈漢語歷史音韻研究中若干問題之我見〉,《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4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8-112。
麥 耘2005〈漢語歷史音韻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問題〉,《漢語史學報》第5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頁148-158。
麥大偉2010《莊子音韻研究》,《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系列之41,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言究所。
曹 強2009《江有誥《詩經韻讀》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曹小云1992〈「脂」「微」關系探賾—兼論《詩經》韻部系統的綜合性〉,《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4期,合肥:合肥師範學院,頁48-50。
曹逢甫、高婉瑜2009〈漢語現代方言鼻音尾小稱加綴與上古音之陰陽對轉〉,《第十一屆國際、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205-232。new window
曹道衡1984〈《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評介〉,《文學評論》1984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頁130-133。
國一姝2007《基於通假字的上古聲母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許思萊著、郭麗譯1974/2010〈上古漢語的韻尾*l〉,收錄於《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233-246。
許振國2004《《黃帝內經靈樞》音韻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
梅祖麟1974〈中古漢語的聲調與上聲的起源〉黃宣範譯,《幼獅月刊》40卷6
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69-75。
梅祖麟1980/200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收錄於《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06-339。
郭錫良1986/2010《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錫良1987/2005〈也談上古韻尾的構擬問題〉,收錄於《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36-344。
郭懿儀2005《《大廣益會玉篇》直音字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尉遲治平2000〈計算機技術和漢語史研究〉,《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3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56-60。
尉遲治平2004〈漢語信息處理和計算機輔助漢語史研究〉,《語言研究》2004年第3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7-10。
尉遲治平2008〈漢語史研究和計算機技術〉,《語言研究》2008年第4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00-104。
尉遲治平、黃瓊2010〈隋唐五代漢語詩文韻部史分期簡論〉,《語言研究》2010年第2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6-21。
馮 玉2005〈古韻「東」、 「冬」、 「侵」三部分合說述略〉,《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蘭州:甘肅聯合大學,頁58-61。
馮 英1995〈漢語聲調與形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6期,昆明:雲南師範大學,頁64-66。
馮 蒸1989a〈《說文》聲訓型同源詞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北京:首都師範大學,頁25-32。
馮 蒸1989b〈《切韻》祭泰夬廢四韻帶輔音韻尾說〉,《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989年第6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90-97。
馮 蒸2006〈王力、李方桂漢語上古音韻部構擬體系中的「重韻」考論──兼論上古音冬部不宜併入侵部和去聲韻「至隊祭」三部獨立說〉,收錄於《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頁55-182。
馮 蒸2008〈第三次古音學大辯論—關於梅祖麟講話引起的古音討論介紹〉,《漢字文化》2008年第4期,北京: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頁7-32。
馮 蒸2010〈上古音單聲母構擬體系四個發展階段的方法論考察—兼論研究上古聲母的四種方法:諧聲分析法(離析字母法)、等韻分析法、歷史比較法和漢藏語比較法〉,海峽兩岸傳統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北京,頁48-65。
馮靚芸2005《《漢書》通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博士論文。
黃人二2005〈從戰國竹簡之脂、中侵通押現象論之脂支、冬(中)東分部問題〉,《第九屆國際暨二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系、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A1-2-1 – A1-2-11。
黃克定2003《從詩經到中原音韻》,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黃志高1977《六十年來之楚辭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典誠1978/2003〈關於上古高元音的探討〉,收錄於《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頁6-16。
黃典誠1994《《切韻》綜合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崇浩2000〈漢魏晉南北朝詩證補〉,《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黃岡:黃岡師範學院,頁44-46、70。
黃樹先2006〈漢語耕元部語音關系初探〉,《民族語文》2006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頁4-11。
黃麗娟2007〈從上博楚簡諧聲字的使用情形初探上古韻部分域探討的可能性〉,《第十屆國際暨二十五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焦立為、冉啟斌、石鋒2004《二十世紀的中國語音學》,太原市:書海出版社。
焦冬梅2011《高誘注釋語言辭彙研究》,北京:北京師大。
舒志武1992a〈陶淵明詩文韻部初考〉,《語言研究》1992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75-83。
舒志武1992b〈《詩經》押韻與《說文》諧聲中的方音〉,《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武漢:中南民族大學,頁97-104。
舒志武2002〈從四聲別義看漢語聲調的發展〉,《語言研究》2002年第4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54-57。
彭金祥2005〈兩漢西蜀方言的韻部音值〉,《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成都:西華大學,頁20-24。
彭金祥2011〈魏晉到隋唐西蜀方言韻部的演變〉,《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達州市:四川文理學院,頁116-120。
斯‧阿‧斯塔羅斯金著,林海鷹、王冲譯2010《古代漢語音系的構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曾昱夫2001《戰國楚地簡帛音韻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雅洪托夫1986《漢語史論集》唐作藩、胡雙寶編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游國恩1926/1939《楚辭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逯欽立輯校1991《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學海出版社。
喻遂生1993〈兩周金文韻文和先秦「楚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重慶:西南大學,頁105-109。
喻遂生1995〈《老子》用韻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重慶:西南大學,頁108-114。
傅錫壬1976/1998《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華學誠2003〈論《釋名》的方言研究〉,《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揚州:揚州大學,頁53-59。
華學誠等2006《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
華學誠2007《周秦漢晉方言研究史》(修訂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華學誠、謝榮娥2009〈秦漢楚方言區文獻中的幽部與宵部〉,《語文研究》2009年第1期,太原: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頁1-4。
楊 捷1997〈《楚辭》楚語楚聲說質疑〉,《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瀋陽:瀋陽師範大學,頁7-12。
楊光榮2000《藏語漢語同源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楊亦鳴、王為民2002〈說「韻」和「韻部」〉,《中國語文》2002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243-245。
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
楊建忠2008〈上古楚方言冬部略論〉,《中國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南京研討會論文集.2006》,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頁80-88。
楊建忠2009〈上古楚方言性質考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2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21-124。
楊建忠2011《秦漢楚方言聲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楊耐思1997〈音韻學的研究方法〉,《近代漢語音論》,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92-212。
楊素姿1995《先秦楚方言韻系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姿2002《《大廣益會玉篇》音系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董同龢1938/1974〈與高本漢先生商榷「自由押韻說」兼論上古楚方音特色〉,收錄於丁邦新編《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出版社,頁1-12。
董同龢1944/1967《上古音韻表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一。
董同龢1948/1974〈廣韵重紐試釋〉,收錄於丁邦新編《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出版社,頁13-32。
董同龢1965/1998《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5版。
董忠司1986〈七世紀中葉漢語之讀書音與方俗音—初唐顏師古音系及其他〉,《新竹師專學報》第13期,新竹: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頁81-116。
董婧宸2011〈三家詩異文反映的西漢齊魯方言韻部系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頁54-63。
虞萬里1987〈歌支韻部方音字探賾〉,《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2期,長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頁339-346。
虞萬里1994/2001〈從古方音看歌支的關係及其演變〉,收錄於《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頁1-47。
虞萬里、楊蓉蓉1995〈韻書與避諱〉,《辭書研究》1995年第3期,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頁137-146。
虞萬里1997〈三禮漢讀、異文及其古音系統〉,《語言研究》1997年第2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99-104。
葉德輝1989《說文讀若字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叢書集成續編》語文類第2冊。
葉鍵得1988《十韻彙編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葉鍵得2006〈〈切韻序〉「支脂魚虞,共為不/一韻」再探〉,《潘重規教授百年誕辰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潘重規教授百年誕辰紀念學術研討會籌備會、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179-202。
萬獻初2004《《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 彤2006《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趙 彤2011〈書評回應:能否根據楚系文獻重建上古楚方言音系-答Haeree Park博士〉,《語言學論叢》第44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82-397。
趙 誠1979/2003《中國古代韻書》,北京:中華書局。
趙 誠1991〈商代音系探索〉,《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頁259-265。
趙 誠1996〈上古諧聲和音系〉,《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7。
趙 楠2009〈《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誤收唐詩辨〉,《江海學刊》2009年第5期,南京: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頁159。
趙 鋒2008〈《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之先秦謠研究〉,《滄桑Vicissitudes》2008年第5期,太原:山西省史志研究院,頁201-202。
趙忠德2006《音系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趙振鐸2006《集韻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趙翠陽2009《慧琳《一切經音義》韻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系博士論文。
蒲立本1982〈構擬上古真部的一些證據〉,《清華學報》14卷1、2期合刊,新竹:清華學報社,頁249-255。
魯 川2010《知識工程語言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魯國堯2002〈「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上)〉,《中國語文》2002年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137-147。
魯國堯2003a〈「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下)〉,《中國語文》2003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137-147。
魯國堯2003b〈論「歷史文獻考證法」與「歷史比較法」的結合—兼議漢語研究中的「犬馬鬼魅法則」〉,《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4-7。
魯國堯2003c〈窮盡式的研究法應當大加提倡—序華學誠《周秦漢晉方言研究史》〉,《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頁79-81、96。
魯國堯2005〈對《詩經》音系陰聲韻具輔音韻尾說的思考(稿)〉,《第九屆國際暨二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系,頁演講2-1至演講2-6。
魯國堯2007a〈論漢語音韻學的研究方法和我的「結合論」〉,《漢語學報》2007年第2期,武漢:華中師範大學,頁2-10、95。
魯國堯2007b〈中國音韻學的切韻圖與西洋音系學(Phonology)的「最小析異對」(minimal pair)〉,《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4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2-10。
魯國堯2008〈「徐通鏘難題」之「徐解」和「魯解」〉,《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武漢:湖北大學,頁58-63。
劉 釗、葉玉英2008〈利用古文字資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評〉,《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2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0-18。
劉 琨2009《上古韻部專題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劉志成2004《漢語音韻學研究導論-傳統語言學研究導論卷-》,成都:巴蜀書社。
劉志成2007〈兩周金文韻讀和《詩經》韻部之比較〉,《語言歷史論叢》第1輯,成都:巴蜀書社,頁38-53。
劉孝嚴2010〈逯欽立先生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的前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5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頁28-31。
劉芳池、何麗敏2010〈馬王堆史書、醫書所反映的上古韻部現象研究——以通假字為對象〉,《銅陵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銅陵市:銅陵學院,頁75-77。
劉冠才2004〈論祭部〉,《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2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12-17。
劉冠才2007《兩漢韻部與聲調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劉冠才2008〈論兩漢陰陽入三聲對轉關係〉,《中國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南京研討會論文集.2006》,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頁89-109。
劉修海2001《元散曲用韻研究》,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碩士論文。
劉盛舉2004《魏晉南北朝墓志銘用韻初探》,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綸鑫1986〈古音對轉淺談〉,《江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頁102-108。
劉綸鑫2001《魏晉南北朝詩文韻集與研究‧韻集部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廣和1996〈東晉譯經對音的晉語韻母系統〉,《薪火編》,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頁217-234。
劉寶俊1990〈冬部歸向的時代和地域特點與上古楚方音〉,《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5期,武漢:中南民族學院,頁79-86。
蔡 鴻2004〈《北朝詩》韻字舉誤〉,《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8期,南京: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日報社,頁87-90。
蔡夢麒2006《《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
蔡夢麒、夏能權2009〈《王三》、《廣韻》小韻切語異同比較〉,《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8-16。
蔣立甫1996〈逯書漏收詩例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安慶:安慶師範學院,頁34-35。
鄭林嘯2004〈音韻學中統計法的比較〉,《語言研究》2004年第3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18-22。
鄭鎮椌1995《上古漢語聲調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重規主編1983《經典釋文韻編》,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潘悟雲1983/2002〈中古漢語方言中的魚和虞〉,收錄於《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潘悟雲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頁39-51。
潘悟雲2000《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潘悟雲2011〈面向經驗科學的第三代音韻學〉,《語言研究》2011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59-63。
鄭張尚芳1987〈上古韻母系統和四等、介音、聲調的發源問題〉,《溫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溫州:溫州大學,頁67-90。
鄭張尚芳1995〈重紐的來源及其反映〉,《第四屆國際暨第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頁175-194。
鄭張尚芳2003/2013《上古音系》(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歐陽戎元2002〈鮑照用韻考〉,《語言研究》2002年第S1期,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頁21-28。
錢玄同1918/1964《文字學音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駱玉明、陳尚君1987〈《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補遺〉,《文學遺產》1987年第1 期。
盧巧琴2011《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鑒別》,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龍宇純1970/2002〈廣韻重紐音值試論兼論幽韻及喻母音值〉,收錄於《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臺北:五四書店有限公司,頁47-77。
韓 禕2010〈從詩文用韻考察趙州、幽州的韻部變化〉,《成人教育》2010年第5期,哈爾濱市:黑龍江省教育學院,頁83-84。
韓自強2004《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戴軍平2003《魏晉押韻材料的數理分析》,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碩士論文。
戴俊芬2006《洪亮吉《漢魏音》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謝紀鋒2005〈《說文》讀若韻母系統考〉,《音史新論:慶祝邵榮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頁48-61。
謝美齡1999〈「合韻」、「旁轉」說及例外諧聲檢討〉,《聲韻論叢》第8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123-157。
謝美齡2002〈從(古)文字學觀點論證《說文》上古音研究略例〉,《臺中師院學報》第15期,臺中:臺中師院,頁255-275。
謝美齡2003〈上古漢語之真、耕合韻再探討〉,《臺中師院學報》17卷2期,臺中:臺中師院,頁225-243。
謝美齡2009〈六書明而音韻明—以古文字資料輔證上古音研究例示〉,《第十一屆國際、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聲韻學會,頁239-258。
儲泰松1995〈梵漢對音概說〉,《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4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4-13。
儲泰松1998〈梵漢對音與中古音研究〉,《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45-52。
儲泰松1999〈梵漢對音與上古音研究-兼評後漢三國梵漢對音研究〉,《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南京:南京師範大學,頁132-136。
謝雲飛1996 ~1997〈漢語的上古韻部〉1-16,《中國語文》79卷3-6期到81卷1-6期。
謝榮娥2011《秦漢時期楚方言區文獻的語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薛鳳生1975/1999〈論支思韻的形成與演進〉,收錄於耿振生、楊亦鳴選編《漢語音韻史十講》,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頁73-97。
薛鳳生1976/1999〈從語言學角度看七百年來中國詩歌的押韻〉,收錄於耿振生、楊亦鳴選編《漢語音韻史十講》,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頁151-162。
聶 娜2009〈證〈《詩經》押韻〉一文數理統計方法分析〉,《中國語言學》第2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37-39。
簡宗梧1972〈司馬相如賦篇用韻考〉,《中華學苑》第10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40。
簡宗梧1990〈運用音韻辨辭賦真偽之商榷〉,《大陸雜誌》80卷4期,臺北:大陸雜誌社,頁145-149。
簡啟賢2003〈晉代音注中的魚部〉,《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1期,長沙:湖南師範大學,頁20-24。
魏建功1935《古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組。
魏慧斌、李紅2005〈宋詞陽聲韻的數理統計分析〉,《語言研究》2005年第1期,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頁82-88。
魏慧斌、程邦雄2005〈詞韻「上去通押」與「濁上變去」〉,《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4期,長沙:古漢語研究,頁15-18。
魏慧斌2005a〈宋代兩湖詞人用韻〉,《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安陽:安陽工學院,頁141-143。
魏慧斌2005b〈宋詞韻-m韻尾消變考察〉,《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6期,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頁69-72。
魏慧斌2006a〈宋代江浙詞人用韻考〉,《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湛江:湛江師範學院,頁112-114。
魏慧斌2006b〈宋代西北詞人用韻考〉,《學術交流》2006年第8期,哈爾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149-151。
魏鴻鈞2008〈上古東陽合韻探討〉,《聲韻學會通訊》第17期,臺北: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頁34-48。
魏鴻鈞2009a《周秦兩漢詩歌用韻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魏鴻鈞2009b〈上古侯魚合韻之再檢討〉,《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頁451-468。
魏鴻鈞2011a〈上古脂微分部之檢討及其演變〉,The 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19屆年會,天津:南開大學。
魏鴻鈞2011b〈上古「真文」、「文元」、「真元」、「真文元」合韻之層次分析〉,《第十二屆國際暨第二十九屆全國聲韻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頁87-115。
魏鴻鈞2012〈上古之幽兩部的合韻關係及其演變〉,《語言學論叢》第46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85-310。
魏鴻鈞、李存智2014〈上古「舌尖鼻音韻尾」各部之合韻分析〉,《成大中文學報》第46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所),頁33-68。new window
羅江文1999〈談兩周金文合韻的性質──兼及上古「楚音」〉,《楚雄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楚雄:楚雄師範學院,頁73-77。
羅江文2003〈詩經與兩周金文韻部比較〉,《思想戰線》2003年第5期,昆明:雲南大學,頁134-137。
羅杰瑞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宗濤1968〈我研究兩晉南北朝歌謠用韻方法〉,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
研究所《慶祝高郵高仲華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上),頁475-494。
羅常培、周祖謨1958《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
羅常培1931/2004〈《切韻》魚虞的音值及其所據方音考〉,收錄於《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28。
譚家麒2006〈兩漢魚侯二部的分合問題〉,《中國文學研究》第22期,臺北:臺灣
譚雅靜2007《晉代詩人用韻考》,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嚴學窘1963〈上古漢語韻母結構體制初探〉,《武漢大學學報》1963年第1期,武漢:武漢大學,頁63-83。
嚴學窘1984〈周秦古音結構體系(稿)〉,《音韻學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頁92-130。
躍 進1989〈關於《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編撰方面的個些問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北京:清華大學,頁56-65。
躍 進1995〈半生心血澆注的《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3期,北京: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頁48-50。
龔煌城1978/1980/20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Tibetan,and Burmese Vowel Systems’’,收錄於《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龔煌城、梅祖麟1992〈上古音對談錄〉,《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1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頁665-719。
龔煌城1993/2004〈從漢、藏語的比較看漢語上古音流音韻尾的擬測〉,收錄於《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龔煌城著、司聯合、李葆嘉譯1995/2010〈原始漢藏語的韻母系統〉,收錄於《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99-154。
龔煌城1997〈從漢藏語的比較看重紐問題—兼論上古-rj-介音對中古韻母演變的影響〉《聲韻論叢》第6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195-243。
龔煌城2000/2004〈從原始漢藏語到上古漢語以及原始藏緬語的韻母演變〉,收錄於《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龔煌城2002〈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統〉,《上古音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頁57-93。
龔煌城2005〈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統〉,丁邦新、余藹芹編《漢語史研究:紀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誕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語言所,頁57-93。new window
龔煌城2006〈上古漢語前置輔音對韻母演變的影響〉,《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四分溪論學集》,臺北:允晨文化,頁687-708。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1980)“Some proposals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In Contribution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issues and materials (Cornell linguistic contributions 3) ed. by Frans van Coetsem and Linda R.Waugh, pp.1-33. Leiden: E. J. Brill.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1980)“Zhōu and Hàn phonology in the Shījīng”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phonology of Asian languages. ed. by William G. Boltz and Michael C.Shapiro, pp.1-34.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1985)“Review of W. South Coblin, A handbook of Eastern Han sound glosse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3).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48. pp.170–171.William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1986)“Old Chinese *-u and *-iw in the Shi-jing”Contributions to Sino-Tibetan studies (Cornell linguistic contributions, 5), ed. by John McCoy and Timothy Light, pp.258–282. Leiden: E. J.Brill.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1992)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上古音手册》Berlin ; New York : Mouton de Gruyter.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2000)“Did Proto-Mandarin exis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8. pp.100-115.Berkeley, Calif: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Baxter, William H(白一平)(2002)“Where doe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come from?”The linguist’s linguist : a collection of papers in honour of Alexis Manaster Ramer, ed. Fabrice Cavoto, pp. 33–52. Muenchen:LINCOM EUROPA.
Bodman, Nicholas Cleveland(包擬古)(1985)“Evidence for l and r medials in Old Chinese and associated problems”.Linguistics of the Sino-Tibetan Area:The State of the Art:papers presented to Paul K. Benedict for his 71st birthday. Ed. by Graham Thurgood, James A. Matisoff, David Bradley, pp.146-167. Canberra: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Ohala, J. J.(1974)“Experimental historical phonology”Historical linguistics II. Theory and description in phonology. J. M. Anderson &; C. Jones (eds.), pp.353-389. [Proc. of the 1st Int. Conf.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inburgh, 2-7 Sept. 1973.] Amsterdam:North Holland.
Ohala, J. J.(1989)“Sound change is drawn from a pool of synchronic variation”Language Chang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its causes. [Series: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No. 43].L. E. Breivik &; E. H. Jahr (eds.), pp.173-198.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Ohala, J. J.(1991)“The integration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XI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ix-en-Provence, 19-24 Aug 1991. Vol. 1, pp.1-16.
Ohala, J. J.(1992)“What's cognitive, what's not, in sound change” G-nter Kellermann &; Michael D. Morrissey (eds.), Diachrony within synchrony: Language history and cognition. [Duisburger Arbeiten zur Sprach- und Kulturwissenschaft 14] Frankfurt/M: Peter Lang Verlag. pp.309-355.
Ohala, J. J.&; Ohala, M. (1993)“The phonetics of nasal phonology: theorems and data”M. K. Huffman &; R. A. Krakow (eds.), Nasals, nasalization, and the velum.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Series, Vol. 5]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pp.225-249.
Ohala, J. J.(1997)“Phonetics in phonology”Proc. 4th Seou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SICOL] 11-15 Aug 1997. 45-50. [Also published in: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4,: Selected Papers from SICOL-1997, ed. by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1999. pp. 105-113.]
Ohala, J. J.(2007)“Methods in Phonology”In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Phonology,3-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 South Coblin(柯蔚南)(2013)“Jerry Norman:Remembering the man and his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linguistic history”.Jou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41:1) ,pp.219-245. Berkeley, Calif: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