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九二○年代前期臺、日人的政治競合關係
作者:蔡蕙頻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戴寶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廢廳反對運動街庄協議會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全臺性地方性政治活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過去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時,常見以「臺灣人」對抗「臺灣總督府」的思考模式,本文企圖打破這樣的二元對立,加入在臺日人的角色,透過對一九二○年代前期「廢廳反對運動」、地方制度變革下「街庄協議會員選任問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及臺灣總督府評議會中「臺灣人之民法繼承議題」等四項政治議題,探討臺灣人、在臺日人與臺灣總督府三方之間的競合關係。
  本文所稱之「全臺性」(Taiwan size),係指以臺灣全體為基礎之概念,「地方性」(local)則相對於此,指臺灣內部的任一微小、有機單元,它是組成「全臺性」的基本元素。清治以來,臺灣社會已出現分層的現象,到了日治時期,地域社會的發展結構仍在,一九二○年代又誕生了一批新式知識青年,而在臺日人的社會至此也進入穩定階段,他們都是推動臺灣各層級政治活動的主力。
臺灣在許多面向始終存在著臺、日人的差別待遇,在臺日人權利雖然受到六三體制的束縛,但臺灣人的政治地位又次於在臺日人,形成層層差別的統治結構,交錯的權力結構與利害關係,交織成不同層級臺、日人不同的互動關係。透過上述四項政治活動,本文發現,總督府、臺灣人與在臺日人各有追求,總督府以穩定統治,維持官憲獨大為目的,一方面要擺脫日本本國政界對總督府的掣肘,一方面也要回應殖民地內部的民意壓力,因此在統治基礎不受動搖的前提下,適當且有限度地釋放政治權力。臺灣人則以提升地位,追求臺、日人平等為終極目標,為此,臺、日人出現競爭與合作的多樣化;在臺日人則懷抱著「維持利益,保持優越」的心理,即使因己身利益受到威脅而與臺人合作,仍舊希望能繼續維持其之餘臺灣人的優越地位。無論總督府、臺灣人或在臺日人,無論是地方性政治活動,或是全臺性政治活動,決定彼此態度的關鍵在於「利益」,「利益」若受損,將引起群起反抗,共同受損則成為攜手合作,共同爭取利益的局面。
The perspective can be usually seen as Taiwanese fight against th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臺灣總督府Taiwan Soudokufu) when coming to the Taiwan political history study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This study intends to deconstruct the dichotomic properties of Taiwanese and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and adds the rule of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The coopetition of the three parties, Taiwanes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and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will be discussed through four political events, the Movement of against Abolishing Prefectures during the early 1920s, the Election Problem of Council Members under the changing local government system, the Peti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Council, and the Taiwan Civil Inheritance Issue in the Council of the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The “Taiwan Size” in this study means the concept of Taiwan as a whole, and the “local”, on the contrary, means any subtle, organic unit in Taiwan. The “local” is the essential that constructs the “Taiwan size.” Since the Qing ruling, the hierarchical layers took shape in Taiwan society. The layers continued to exist in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During the 1920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o received modern education started their activities, and the society of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entered the stable phase. All of them are the dominating for launching political activities from every hierarchical layer in Taiwan society.
The bias treatment of Taiwanese and of Japanese in Taiwan always existed in terms of several perspectives. Though the right of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was restricted by Taiwan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s law(六三體制), political status of Taiwanese was still inferior to local Japanese in Taiwan. Through layers of ruling bias, interweaving power structure and coopet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Taiwanese-Japanese of different social hierarchy was form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four political events mentioned previously,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different political purposes are pursued by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Taiwanese, and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emphasizes a stable ruling status and a government-Constitutional domin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tried to release itself from the control of the mother country Japa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Office had to answer pressure from people of the colonial Taiwan. Hence, based on a stable ruling political status, the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appropriately release constrained political right to the colonial Taiwanese. On the contrary, the main purpose of Taiwanese people emphasize on elevating their political status and the equal treatment among Taiwanese and Japanese. For this purpose, Taiwanese and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competed and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pursued the idea of “keeping the interest and their superiority.” Even if their interest was threatened and they had to cooperate with Taiwanese,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still hoped to keep the superior status to the Taiwanese. No matter the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Taiwanese, or the resident Japanese in Taiwan, the key for competition or cooperation in a provincial or national political activities wa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est.” If the interest of one party will be damaged, they will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If the interest of two parties will be damaged, they will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fight for their sharing interest.
一、檔案文獻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史料稿本》(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各年度《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各年度《臺灣總督府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1920年度《臺北州報》(臺北:臺北州)。
1920年度《新竹州報》(新竹:新竹州)。
1920年度《臺中州報》(臺中:臺中州)。
1920年度《臺南州報》(臺南:臺南州)。
1920年度《高雄州報》(高雄:高雄州)。
各年度《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內藤素生,《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
柯萬榮,《臺南州名士錄》(臺南:臺南州名士錄編纂局,1931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1年)。
山川岩吉,《最近の南部臺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年)。
臺法月報發行所,《臺法月報》(臺北:臺法月報發行所1911年-1942年)。
原幹次郎,《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1年)。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年)。
臺南新報社,《南部臺灣紳士錄》嘉義廳(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年)。
臺南新報社,《南部臺灣紳士錄》阿緱廳(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年)。
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
岩崎潔治,《台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3年)。
《新臺灣》(臺北:新臺灣雜誌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實業界》(臺北:臺灣實業界社,1898-1944年間發行)
《昭和新報》(臺北:昭和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高砂パツク》(臺北:高砂パツク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政新報》(臺北:臺政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新高新報》(臺北:新高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新臺灣》(臺北:新臺灣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時事新報》(臺北:臺灣時事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法政公論》(臺北:法政公論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公論》(臺北:臺灣公論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自治評論》(臺北:臺灣自治評論社,1898-1944年間發行)
《東臺灣新報》(臺北:東臺灣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經世新報》(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實業之臺灣》(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898-1944年間發行)
《南日本新報》(臺北:南日本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南瀛新報》(臺南:南瀛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新聞》(臺北:臺灣新聞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新報》(臺北:臺灣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944年間發行)

二、戰前舊籍
(一)單行本
七星郡自治研究會,《臺灣地方選舉要綱》(臺北:七星郡自治硏究會,1935年)。
上山君記念事業會,《上山滿之進》上、下冊(東京市:成武堂,1941年)。
上村健堂,《臺灣事業界と中心人物》(臺北:臺灣案內社,1919年)。
下村宏,《日本の行くべき道》(東京:日本評論社,1933年3月)。
久武猛彥,《臺灣地方制度論》(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8年)。
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5月)。
大園市藏,《板橋と林本源家》(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0年11月)。
大園市藏,《現代臺灣史》(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4年)。
大園市藏,《近世臺灣史》(臺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7年11月)。
大園市藏,《臺灣人事態勢と事業界》(臺北:新時代社臺灣支社,1942年)。
小生夢坊,《僕の見た臺灣‧樺太》(東京:日滿新興文化協會,1935年12月)。
小生夢坊,《再認識の臺灣 僕の見た南の生命線》(東京:日滿新興文化協會,1937年4月)。
小林勝民,《臺灣經營論》(東京:堀卯三郎,1902年3月)。
山川岩吉,《最近の南部臺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年4月)。
山本暲,《臺灣地方選舉取締規則解說》(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35年)。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臺灣略史》(東京:東京寶文館,1927年5月)。
川村竹治,《臺灣の一年》(東京:時事研究會,1930年9月,二版)。
中越榮二,《市街庄財務規程逐條解說》(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8年)。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年2月)。
今村義夫遺稿集刊行委員會,《今村義夫遺稿集》(臺南:今村義夫遺稿集刊行委員會,1926年11月)。
內務省地方局,《地方改良の研究》(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22年)。
內藤素生,《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10月)。
王松,《臺陽詩話》(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1月)。
王彥威,《清季外交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王添灯,《臺灣市街庄政之實際》(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1年)。
加藤春城,《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年12月)。
永岡芳輔,《在京一年有半》(臺北:實業時代社臺灣支社,1929年3月)。
永岡芳輔,《親愛なる臺灣》(臺北:實業時代社臺灣通信部,1927年8月)。
田川大吉郎,《臺灣訪問の記》(東京:白揚社,1925年5月)。
田中一二,《三好德三郎》(臺北:「三好德三郎」編纂所,1940年4月)。
田健治郎傳記編纂會編,《田健治郎傳》(東京:田健治郎傳記編纂會,1932年)。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29年10月)。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2月)。
伊藤博文編,《臺灣資料》(東京:原書房,1936年發行,1950年5月復刻發行)。
吉屋義輝,《改正地方制度に就て》(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5年)。
安藤盛,《臺灣文化運動の現況》(臺北:拓殖通信社,1926年1月)。
安藤盛,《東鄉博士の殖民論》(臺北:拓殖通信社,1926年6月)。
早川翁壽像建設委員,《早川直義翁壽像建設記》(嘉義:勝田素章、白井一,1939年3月),頁27。
羽生國彥,《臺灣の交通を語る》(臺北:臺灣交通問題調查研究會,1937年5月)。
佐佐木英彥,《臺灣產業評論》(臺北:佐佐木英彥,1925年)。
佐佐島春男,《臺灣統治關係議會獅子吼錄》(臺北:臺灣自由言論社,1928年11月)。
呂靈石,《和漢兩文改訂地方自治制度法規》(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5年8月)。
尾崎秀太郎,《辜顯榮翁傳》(臺北: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1939年6月)。
杉野嘉助,《臺灣商工十年史》(臺南:杉野嘉助,1919年12月)。
谷野格,《臺灣新民事法》(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3年2月)。
周璽,《彰化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本)。
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3年)。
幸田春義,《筆戰十五年 天之部》(臺北:南國圖書刊行會,1928年5月)。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44年11月)。
板垣退助等著,《臺灣同化會に對する名士の所感》(出版項不詳)。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8月)。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2年8月)。
林進發,《臺灣統治史》(臺北:民眾公論社,1935年8月)。
枠本誠一,《臺灣秘話》(臺北:日本及殖民社,1928年10月)。
河野道忠,《臺灣地方制度要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0年10月)。
波形昭一,《臺灣日日三十年史(附臺灣の言論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8年)。
近藤泰夫,《臺灣の道路》(大阪:日本ポルトランドセメント同業會,1939年10月)。
邱瑞甲,《嶺雲海日樓詩鈔》(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4月)。
姚瑩,《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年6月)。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8月)。
柯萬榮,《臺南州名士錄》(臺南:臺南州名士錄編纂局,1931年)。
泉風浪,《人と閥》(臺北:南瀛新報社,1932年10月)。
泉風浪,《新聞人雜記》(臺北:臺灣婦人社,1940年7月)。
津久井誠一郎,《在臺七年》(臺北:津久井誠一郎,1927年10月)。
秋澤次郎,《臺灣名流卓上一夕話》(臺北:臺法月報發行所,1922年4月)。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本)。
原幹次郎,《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1年)。
原幹次郎,《臺灣地方自治法制自治要求運動》(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2年12月)。
員林街長編,《街協議會員選擧ニ關スル心得》(員林:員林街役場,1935年)。
唐澤信夫,《黎明の臺灣》(臺北:新高堂書店,1927年9月)。
唐澤信夫,《明日之臺灣》(基隆:新高新報社,1929年10月)。
唐澤信夫,《臺灣島民に訴ふ》(臺北:新高新報社,1935年8月)。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6月)。
唐澤信夫等,《模擬議會速記錄》(基隆:新高新報社,1931年5月)。
夏燮等著,《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12月)。
宮川次郎,《新臺灣の人々》(臺北:拓殖通信社,1926年)。
宮川次郎,《裏切られつつある文教政策》(臺北:拓殖通信社,1928年1月)。
宮川次郎,《臺灣の社會運動》(臺北:臺灣實業界社,1929年10月)。
宮川次郎,《臺灣の政治運動》(臺北:臺灣實業界社,1931年8月)。
宮川次郎,《臺灣放言》(東京:東京蓬萊書院,1934年12月)。
宮坂榮之助,《自治制度の根本義》(臺中:臺灣自治公正會,1935年)。
宮崎健三,《伸び行く臺灣》(臺北:伸び行く臺灣發行所,1932年5月)。
宮崎健三,《榮ゆる臺灣》(臺北:榮ゆる臺灣發行所,1934年7月)。
柴田廉,《臺灣同化策論》(臺北:晃文館,1923年8月)。
真藤雅省,《改正地方制度輯覽》(臺北:真藤雅省,1935年)。
真藤雅省,《選舉規定解說》(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臺北州支部,1935年)。
神田正雄,《動きゆく臺灣》(東京:海外社,1930年7月)。
荒川久,《島都評論記》(臺北:世相研究社通信部,1930年12月)。
高等法院檢察局通譯室同人研究會,《臺譯漢譯臺灣地方選舉便覽》(臺北: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局通譯室,1935年)。
高雄州內務部地方課,《地方改良ノ具體的方策》(高雄:高雄州內務部地方課,1930年)。
高橋用吉,《臺灣街庄制逐條解釋》(高雄:高橋用吉,1933年5月)。
高濱三郎,《臺灣統治概史》(東京:新行社,1936年9月)。
清水滿重,《植民地自治制度論》(東京:巖松堂書店,1937年)。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通史社,1920年11月)。
陳文達,《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本)。
陳崑樹,《臺灣統治問題》(臺北:寶文堂書店,1931年1月)。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臺灣文獻叢刊本)。
渡邊宗太郎,《自治制度論》(東京:日本評論社,1931年)。
湯城義文,《臺灣交通要覽》(大阪:盛文館,1901年7月)。
著者不詳,《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出版項不詳)。
著者不詳,《故富地社長社葬記念號》(出版項不詳)。
著者不詳,《臺灣人ノ臺灣議會設置運動ト其思想》(出版項不詳)。
著者不詳,《臺灣同化會に對する名士の所感》(出版項不詳)。
著者不詳,《法軍侵臺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3月)。
著者不詳,《清稗類鈔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
著者不詳:《殖民政策上より觀たる臺灣統治に關する建白》(臺中:治臺五十年事蹟調查會,1944年)。
間島三二,《新聞人の見たる臺灣》(臺北:台灣經濟公論社,1931年8月)。
黃純青,《臺灣地方自治選舉問答》(板橋:海山自治協會,1935年)。
黃純青收藏抄寫,《臺灣同化會定款 附趣意書及勸募書》(出版項不詳)。
新山虎二,《肚の人‧川村竹治》(東京:万里閣書房,1929年)。
新化郡自治協會,《街庄協議會員選擧投票及開票事務員心得》(新化:新化郡自治協會,1935年)。
新竹州市街庄協會,《市街庄協會雜誌地方制度改正特輯號》(新竹:新竹州市街庄協會1935年)。
新高新報社,《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
楊肇嘉,《臺灣地方自治制改革案》(臺中:台湾地方自治聯盟,1931年,2版)。
楊肇嘉,《臺灣地方自治問題》(東京:新民會,1928年)。
楊肇嘉,《臺灣重要問題に就て:齋藤總理大臣‧永井拓務大臣‧中川臺灣總督に對する建議》(東京:楊肇嘉,1932年)。
裏川大無,《臺灣雜誌興亡史(三)》(出版項不詳)。
達洪阿、姚瑩,《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7月)。
嘉義市役所,《嘉義市を繁榮せしむへき具體的方策》(嘉義:嘉義市役所,1933年)。
福地信夫,《臺灣地方選舉罰則要義》(臺南:赤崁春秋社,1930年)。
臺中州,《臺中州協議會通常會會議錄》(臺中:臺中州,1932年)。
臺中州,《臺中州協議會臨時會會議錄》(臺中:臺中州,1937年)。
臺北州,《街庄協議會員選擧視官心得》(臺北:臺北州,1935年)。
臺南州,《懸賞論文地方改良の具體的方策》(臺南:臺南州,1928年)。
臺南州內務部地方課,《地方改良懸賞論文》(臺南:臺南州內務部地方課,1929年)。
臺南州內務部地方課,《地方改良懸賞論文 第三輯:市街庄の財政確立に關する具體的方策》(臺南:臺南州內務部地方課,1931年)。
臺南新報社,《南部臺灣紳士錄》阿緱廳(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年)。
臺南新報社,《南部臺灣紳士錄》嘉義廳(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地方制度要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0年)。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新竹州支部,《選舉美談集》(新竹:臺灣地方自治協會新竹州支部,1940年4月)。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臺北州支部七星郡分會,《正しき一票》(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臺北州支部七星郡分會,1935年)。
臺灣鄉土地理研究會,《最新臺灣地誌》(臺北:臺灣鄉土地理研究會,1934年4月)。
臺灣新民報社,《和漢兩文改正地方制度法規》(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3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臺灣經世新報社編,《臺灣大年表》(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38年12月,4版)。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年10月)。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1年11月)。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集計原表(州廳之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4年)。
臺灣總督府,《上山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26年)。
臺灣總督府,《小林臺灣總督訓示、臺灣地方長官打合會ニ於ケル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37-1940年)。
臺灣總督府,《改訂增補臺灣總督府例規類抄》(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文書課,1896年1月)。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
臺灣總督府,《田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ニ施行スヘキ法令ニ關スル法律》(臺北:臺灣總督府,1921年6月)。
臺灣總督府,《總督總務長官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25年)。
臺灣總督府,《川村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28年)。
臺灣總督府,《石塚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29年)。
臺灣總督府,《太田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31年)。
臺灣總督府,《南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年)。
臺灣總督府,《中川臺灣總督訓示》(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年)。
臺灣總督府,《詔敕、令旨、諭告、訓達類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1年3月)。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21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24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28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1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5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改正地方制度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5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改正臺灣地方制度實施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6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地方改良講習會講演集》(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1925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地方改良講習會講演集》(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1927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1938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方課,1943年)。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臺灣の道路》(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1937年9月)。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の鐵道》(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5年8月)。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2年1月)。
臺灣總督府評議會,《第壹回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會議錄》(臺北:臺灣總督府評議會,1921年6月)。
臺灣總督府評議會,《第貳回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會議錄》(臺北:臺灣總督府評議會,1921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年7月)。
臺灣警察協會,《社會問題其他講演集》(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25年10月)。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10月)。
橋本白水,《島の都》(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6年9月)。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7月)。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1年)。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年12月)。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三卷(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年1月)。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第二卷下(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年8月)。
謝春木,《臺灣人の要求 -民眾黨の發展過程を通じて-》(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1年1月)。
謝春木,《臺灣人は斯く觀る》(臺北:臺灣民報社,1930年1月)。
豐田英雄,《臺灣新聞總覽》(臺北: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1936年7月)。
瀛社,《民商法詩錄》(臺北:瀛社,1923年1月)。
瀨戶山兼斌,《州會議員市會議員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心得》(臺北:臺灣法制研究會,1935年)。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傳》(上)(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1943年5月)。
鷲巢敦哉,《臺灣統治回顧談》(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43年9月)。


(二)單篇文章
K生,〈臺灣新聞紙漫談(上)〉,《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77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31年3月)。
MS生,〈寄書/實力占有〉,《臺灣之產業》第13號(臺北:臺灣產業雜誌社,1899年6月),頁5-7。
黃欣,〈民商二大法典の施行〉,《臺法月報》第17卷第1號(臺北:臺法月報社,出版年不詳),頁51。
安藤國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に對する考察〉,《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88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24年9月),頁87-90。
伊人,〈臺灣文化協會與規範〉,《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4號復刻漢譯本(臺北:臺灣文化協會,1922年4月;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復刻),頁43。
伊八,〈談論/臺灣文化協會と節制〉,《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4號(臺北:臺灣文化協會,1922年4月),頁44。
一記者,〈先づ下級行政を革新す可し〉,《新臺灣》第2卷第8號(臺北:新臺灣雜誌社,1916年2月),頁6-7。
下村宏,〈朝鮮臺灣統治對策〉,《皮と肉》(東京:日本評論社,1927年10月),頁183-193。
下村宏,〈布かるべき自治制度につきて〉,《臺灣青年》1卷2號(東京: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年8月),頁4。
下村宏,〈普通選舉問題〉,《下村宏博士大講演集》(東京: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1928年4月),頁114-132。
加藤涉,〈內地者から觀たる臺灣 在臺內地商人と臺灣商人との商業振〉,《臺灣》(臺北:臺灣雜誌社,1911年3月),頁22-23。
臥牛生,〈在臺內地人に臺灣議會設置の運動に參加せよと叫ぶ煽動政治家 田川大吉郎の暴論を聽く 名士口演に名を藉る政壇演說會〉,《實業之臺灣》第17卷第2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5年2月),頁20-23。
梶原通好,〈臺灣東部に於ける內地人移民村〉,《臺灣農事報》第218號(出版項不詳),頁11-12。
甘得中,〈就臺灣文化協會而言〉,《臺灣文化協會叢書》(臺北:臺灣文化協會,1922年4月),頁40。
古澤勝之,〈最近十年間に於ける本島の法制及行政機關變遷の跡を顧みて-武官總督より文官總督へ、交通局の制度は臺灣獨特〉,《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08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21年6月),頁192-201。
鼓包美,〈新制度に關して中央政府との交涉の一端〉,《臺灣時報》(1920年10月),頁171-172。
高石忠慥,〈全く別の天地の感あり〉,《臺灣》第7號(臺北:臺灣雜誌社,1911年6月),頁49-50。
今村義夫,〈專制から自治へ〉,《臺灣民報》第4卷第8號(1923年8月20日),頁28-29。
作者不詳,〈林辜兩雄遂に竝立せず〉,《實業之臺灣》第16卷第12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4年12月),頁44。
三山生,〈六三問題に對する說〉,《新臺灣》第12卷第6號(臺北:新臺灣社,1915年12月),頁11。
三卷春楓,〈民勅十餘名一時に死線を越えた話 東埔大崩れ踏破〉,《臺灣婦人界》(臺北:臺灣婦人界社,1934年10月),頁109。
三澤素竹,〈時局如是觀〉,《新臺灣》第10卷第4號(臺北:新臺灣社,1915年4月),頁8。
斬魔劍,〈縱橫無盡/忌むべき本島人の傾向〉,《實業之臺灣》第113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19年6月),頁51。
周金波,〈灣生と灣製〉,《文藝臺灣》第2卷第3號(臺北:文藝臺灣社,1941年6月),頁29-30。
小野西洲,〈多方面〉,《語苑》第8卷第2號(臺北: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15年2月),頁57-58。
小林里平,〈保甲制度〉,《臺灣慣習記事》3卷8號(1903年8月),頁1-16。
小林里平,〈臺灣慣習に就て(上)〉,《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3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18年6月),頁46-48。
城西閑人,〈內地商人の營業振の刷新 自滅に對する當然の防衛策〉,《實業之臺灣》第108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19年1月),頁8-10。
水越幸一,〈本島の現行地方制度成立經過覺え書(一)〉,《臺灣地方行政》第3卷第4期(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7年4月),頁14-15。
水越幸一述,〈本島の現行地方制度成立經過覺え書(八)〉,《臺灣地方行政》4卷1號(1938年1月),頁94-101。
水越幸一述,〈本島の現行地方制度成立經過覺え書(九)〉,《臺灣地方行政》4卷2號(1938年2月),頁90-93。
杉本榮次,〈臺灣議會請願の議を排す〉,《新臺灣》第8卷第3號(臺北:新臺灣社,1921年3月),頁42-43。
石川源一郎,〈社說/土語獎勵會設立の檄〉,《臺灣商報》第18號(臺北:臺灣商報社,1899年5月23日),1版。
川崎卓爾,〈地方制度の出立と其根本意義〉,《臺灣時報》16號(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0年10月),頁28-29。
泉哲,〈臺灣自治制評〉,《臺灣青年》1卷3號(1920年9月),頁34-36。
大園市藏,〈愈々擴張される本島の地方自治權〉,《板橋と林本源家》(東京: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0年11月),頁44。
著者不詳,〈委任命令權も亦た可ならずや 臺灣組代議士は石佛の如く緘默し大官人連は灣紳の狹るゝを知らず〉,《實業之臺灣》第13卷第3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出版年不詳),頁2-3。
著者不詳,〈時事評論〉,《實業之臺灣》第121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出版年不詳),頁1。
著者不詳,〈商工會と實業會〉,《實業之臺灣》第16卷第10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出版年不詳),頁2-3。
著者不詳,〈日臺協會在興議〉,《臺灣產業雜誌》第4號(臺北:臺灣產業雜誌社,1899年1月),頁6。
著者不詳,〈臺灣議會の請願 一部學生の蠢動のみ〉,《實業之臺灣》第13卷第2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出版年不詳),頁21。
著者不詳,〈大福帳/商業團體の合同を望む〉,《臺灣商報》第7號(臺北:臺灣商報社,1899年1月25日),1版。
著者不詳,〈一筆啟上〉,《臺灣商報》第10號(臺北:臺灣商報社,1899年2月),1版。
著者不詳,〈商況/土人商店的景況〉,《臺灣產業雜誌》第8號(臺北:臺灣產業雜誌社,1899年3月),頁46。
著者不詳,〈時論一束/高野問題の建議(二月八日萬朝報)〉,《臺灣協會會報》第17號(1900年2月),頁70-71。
武內貞義,〈第四章 商事及債權に關する慣習〉,《臺灣》(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年4月),頁351-352。
著者不詳,〈先づ下級行政を革新す可し〉,《新臺灣》第2卷第8號(1916年2月),頁7。
著者不詳,〈各州協議會員 五州三市及び主ふる各街本日左の通任命さる〉,《臺灣新聞號外》1920年9月30日。
著者不詳,〈田總督の地方官々制改正に關する訓示〉,《臺灣時報》16號(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0年10月),頁6-10。
著者不詳,〈臺灣五州の面積と人口〉,《臺灣鐵道》102號(臺北:臺灣鐵道會,1920年12月),頁60-61。
著者不詳〈就臺灣議會設置之請願而言〉,《臺灣青年》第2卷第2號(東京:臺灣青年社,1921年2月),頁22-24。
著者不詳,〈華南銀行總理 林熊徵氏〉,《臺法月報》第5卷第13號(臺北:臺法月報社,1921年3月),頁44。
著者不詳,〈雜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懇談記〉,《臺灣民報》第2卷第18號(1924年9月21日),頁12。
著者不詳,〈確信臺灣議會設置的實現〉,《臺灣民報》第3卷第4號(1925年2月1日),頁1。
著者不詳,〈在臺內地人之僻根性〉,《臺灣民報》第3卷第6號(1925年2月21日),頁7。
著者不詳,〈認清敵人〉,《臺灣民報》第57號(1925年10月18日),頁1。
著者不詳,〈東京與臺灣之差〉,《臺灣民報》第91號(1926年2月),頁3。
著者不詳,〈地方制度改正に關する田總督の諭告訓示〉,《詔敕、令旨、諭告、訓達類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1年3月),頁322。
著者不詳,〈臺灣軍報〉,《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第三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12月),頁47。
著者不詳,〈閩浙總督楊昌濬咨報查覆臺灣道劉璈責法人弛封臺口事〉,《法軍侵臺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3月),382-385。
東鄉實,〈殖民政策と異民族統治策〉,《通俗經濟講座》11集(東京:日本評論社,1925年9月),頁1-46。
箕川生,〈在臺內地商人は努めて土語の講習に從事せよ〉,《實業之臺灣》27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11年12月),頁13-15。
葉清耀,〈談論/デモクラシーに對する管見〉,《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4號(臺北:臺灣文化協會,1922年4月),頁22。
葉清耀,〈對民主制度之淺見〉,《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4號復刻漢譯本(臺北:臺灣文化協會,1922年4月;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復刻),頁23。
林熊徵,〈民商兩法施行と法律の統一〉,《臺法月報》第17卷第1號(臺北:臺法月報社,出版年不詳),頁12-16。
林呈祿,〈改正臺灣統治基本法與殖民地統治方針 變更委任立法之原則、內地延長主義、臺灣評議會〉,《臺灣民報》第3卷第1期(1921年7月15日),頁5。
林獻堂,〈請設置臺灣議會之管見〉,《臺灣青年》第2卷第3期(東京:臺灣青年社,1921年4月),頁5-7。
臺灣民報社,〈臺灣の立法〉,《臺灣民報》初號,(臺北:臺灣民報社,1900年8月8日),1版。
臺灣民報社,〈千里眼〉,《臺灣民報》第6號,(臺北:臺灣民報社,1900年9月22日),2版。
臺灣總督府,〈第二編 地方制度〉,《臺灣統治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1945年),頁4-21。


三、戰後文獻
(一)中文專書
Andrew Gordon著,李朝津譯,《日本的起起落落─從德川幕府到現代》(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山中永之佑等,《新日本近代法論》(臺北:五南圖書,2008年3月)。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7月)。
文崇一,《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12月)。new window
方豪,《臺灣民族運動小史》(臺北:正中,1951年)。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1999年4月)。new window
王國璠,《臺灣抗日史(甲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年1月)。
王學新,《日治時期臺灣保甲制度之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年10月)。new window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臺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臺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臺北:鴻儒堂,2005年2月)。new window
向山寛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福祿壽,1999年)。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明治篇(1895-1911)》(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昭和篇(1926-1945)》(兩冊)(臺北:時報文化,2008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年3月)。new window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年)。new window
李筱峰,《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1996年10月)。
李筱峰,《快讀臺灣歷史人物(二)》(臺北:玉山社,2004年2月)。
坂野潤治著,鍾淑敏譯,《近代日本政治史》(臺北:五南,2008年4月)。
周婉窈,《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1989年)。new window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年9月)。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2000年5月)。new window
林呈蓉,《牡丹社事件的真相》(臺北:博揚文化,2006年4月)。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台原,1993年)。
林柏維,《文化協會的年代》(臺中:中市文化,1996年)。
林惠琇,《「六三問題」與日治時期臺灣知識菁英自治主張之研究》(臺北:稻鄉,2009年9月)。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1980年4月)。
施家順,《臺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高雄:復文,1992年1月,二版)。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年6月)。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年6月)。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歷史宿命與超越》(臺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8月)。new window
張人傑,《臺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臺北:稻鄉,2006年5月)。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新化圖書,1993年3月)。new window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5年)。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1988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5年1月)。
郭大玄,《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臺北:五南,2005年2月)。
郭海鳴、王世慶纂修,《臺灣省通志稿‧政事志‧行政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6月)。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3月)。new window
陳其南,《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允晨文化,1998年1月)。new window
陳俊宏,《禮密臣細說臺灣民主國》(臺北:南天,2003年1月)。
陳俐甫,《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稻鄉,1996年)。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年10月)。new window
陳漢光,《臺灣抗日史》(出版地不詳:守堅藏書室,1948年10月)。
游鑑明主訪,吳美慧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2月)。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1994年4月)。new window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4月)。new window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1985年2月,二版)。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稻鄉,1988年11月)。new window
葉榮鐘等,《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12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之地方租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1998年6月)。new window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年9月)。new window
葉榮鐘等,《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年)。
蔡蔚群,《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2000年9月)。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05年6月)。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年7月)。new window
薛軍力、徐魯航,《臺灣人民抗日鬥爭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5月)。
藍奕青,《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臺北:國史館,2012年7月)。new window
藤井志津枝,《近代中日關係史源起:1871~74年台灣事件》(臺北:金禾,1992年12月)。


(二)日、西文專書
Caplow, Theodore, Two Against One: Coalitions in Triad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68.
David Miller, “The Blackwell Encyclopa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9.
Frank Bealey,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7, pp.31.
マーク。ピーティー(Mark R. Peattie)著,浅野豊美譯,《植民地―帝国50年の興亡》(東京:讀賣新聞社,1996年12月)。
上原一慶、桐山昇、高橋孝助、林哲,《東アジアの近現代史》(東京:有斐閣,1990年10月)。
大江志乃夫,《統合と支配の原理》(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3月)。
大西比呂志編,《伊澤多喜男と近代日本》(東京:芙蓉書房,2003年6月)。
小熊英二,《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東京:新曜社,1995年)。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年)。
山中永之佑,《日本近代自治制と国家》(東京:弘文堂,1999年3月)。
山住正己,《日本教育小史》(東京:岩波書店,1987年1月)。
川村竹治,《台湾の一年:川村竹治》(東京:時事研究會,1930年)。
伊沢多喜男伝記編纂委員会編,《伊澤多喜男傳》(東京:羽田書店,1951年)。
伊沢多喜男文書研究会編,《伊澤多喜男關係文書》(東京:羽田書店,2000年11月)。
向山寛夫,《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経済研究所,1987年)。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女性生活史》(4冊)(京都:田畑,1995-2001年)。
坂本慎一,《玉音放送をプロデュースした男下村宏》(東京:PHP研究所,2010年8月)。
谷ケ城秀吉編,《植民地帝国人物叢書8(台湾編)伊澤多喜男》(東京:羽田書店,1951年;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年1月復刻)。
谷ケ城秀吉編,《植民地帝国人物叢書9(台湾編)川村竹治》(東京:時事研究會,1930年;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年1月復刻)。
谷ケ城秀吉編,《植民地帝国人物叢書10(台湾編)小林躋造》(東京:帝國軍事教育會,1939年;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年1月復刻)。
国分良成,《現代東アジア―朝鮮半島・中国・台湾・モンゴル》(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株式会社,2009年11月)。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台湾総督府と帝国日本》(東京:三元社,2008年2月)。
岡義武、林茂校訂,《大正デモクラシー期の政治 ―松本剛吉―》(東京:岩波書店,1959年12月)。
松田利彥、やまだあつし,《日本の朝鮮‧台湾支配と植民地官僚》(京都:思文閣,2009年3月)。
松尾尊兊,《大正デモクラシーの研究》(東京:青木書店,1966年6月)。
近藤健一郎,《近代沖縄における教育と国民統合》,(北海道: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06年2月)。
姜再鎬,《植民地朝鮮の地方制度》(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7月)。
春山明哲,《近代日本と台湾─霧社事件・殖民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藤原書店,2008年6月)。
浅野豊美,《帝国日本の植民地法制─法域統合と帝国秩序》(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8年2月)。
原平夫,《伊澤修二、伊澤多喜男》(伊那:伊那每日新聞社,1987年10月)。
桑原真人,《戦前期北海道の史的研究》,(北海道:北海道大学出版会,1993年2月)。
桑原真人,《蝦夷地と琉球》,(東京:吉川弘文館,2001年6月)。
張季琳,《台湾における下村湖人:文教官僚から作家へ》(東京:東方書店,2009年3月)。
梶居佳広,《「植民地」支配の史的研究─戦間期日本に関する英国外交報告からの検証─》(京都:法律文化社,2006年11月)。
都丸泰助,《地方自治制度史論》(東京:新日本,1982年8月)。
遠藤正敬,《近代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における国籍と戸籍-満洲・朝鮮・台湾》(東京:明石書店,2010年3月)。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3月)。


(三)中文單篇論文
山中永之佑著,蔡秀美譯,〈殖民地統治法與內地統治法之比較:以日本帝國在朝鮮與臺灣的地方制度為中心的討論〉,《臺灣史研究》14卷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年12月),頁111-139。new window
王泰升,〈以台灣法制研究為志業的姉齒松平〉,《以臺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臺北:元照,2007年5月),頁307-325。new window
王泰升,〈殖民現代性法學: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現代法學知識的發展(1895-1945)〉,《政大法學評論》第130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2012年12月),頁199-256。new window
王御風,〈從日治屏東市(街)議員看社會領導階層之變遷(1920-1945)〉,《屏東文獻》11期(2007年12月),頁51-83。
王御風,〈日治時期高雄(街)市協議員之分析〉,《高雄文化研究》(2010年7月),頁27-58。
王敏東,〈影響臺灣醫學的日本人:以臺北帝大解剖學專長之領導者為中心〉,《臺灣史料研究》32期(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8年12月),頁47-61。new window
吳乃德、陳明通,〈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台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年9月),頁351-386。new window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階層的變動〉,《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下)(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年8月),頁73-80。new window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義務教育之實施一以1921-1922第一屆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之議論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8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2年12 月),頁229-258。new window
吳沁昱,〈日治時期自治選舉與新竹市會之運作─以黃旺成參政經驗為例(1935-1939)〉,《臺灣史學雜誌》10期(2011年6月),頁62-90。new window
吳密察,〈明治三五年日本中央政界的「臺灣問題」〉,《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2006年4月),頁112。new window
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頁59-143。new window
李若文,〈治臺灣的自治行政(1920-1934)─以小梅庄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3期(2002年12月),頁53-95。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卷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2月),頁7-55。new window
岡本真希子,〈臺灣地方選舉制度問題之諸項—1930年代前半的殖民地支配與臺灣人〉,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2000年8月),頁373-412。
岡本真希子,〈殖民地人民政治參與過程中之折衝與挫折:以臺灣同化會為中心〉,《臺灣文獻》第62卷第3期(2011年9月),頁279。new window
岡本真希子著,林琪禎譯,〈殖民地地方行政的開始與臺灣人名望家階層:統治體制轉換期的臺南地域社會〉,《成大歷史學報》第43號(2012年12月),頁211-258。new window
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新書序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9月),頁167。
林柏維,〈臺灣抗日運動的左右分流─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南臺工專學報》10期(1989年6月),頁69-83。林柏維,〈認同模糊與派系合流:以1920年代臺灣運動的路線主張為主軸〉,張炎憲等編,《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年3月),頁65-78。
林淑慧,〈臺灣古典散文與現代性的交會:以1920年代文協會員論述為核心〉,《臺灣史學雜誌》7期(2009年12月),頁36-63。new window
姜再鎬著、王麒銘譯,〈殖民地朝鮮的地方制度:以初等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史研究》14卷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年12月),頁67-82。new window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39。new window
胡巨川,〈日治時期旅居高雄的日本人簡介〉,《高市文獻》18卷2期(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6月),頁61-87。
徐雪霞,〈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運動(一九二一-一九二七)〉,《臺北文獻直字》71期(1985年3月),頁113-143。
張炎憲,〈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4年12月),頁271-296。new window
張炎憲,〈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年9月),頁133。new window
張菼,〈臺灣反清民變的不同性質暨其分類〉,《臺灣銀行季刊》27卷3期,頁306-312。new window
梁明雄,〈蔣渭水與臺灣新文化運動〉,《稻江學報》2卷2期(2007年12月),頁259-277。
淺野豐美著,何義麟等譯,〈近代日本的「條約改正」與臺灣殖民地法制的初步建構〉,莊英章、陳運棟,〈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6月),頁1-43。new window
莊忠山,〈日治時期高雄街及高雄市之政界人物(上)〉,《高市文獻》第22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27-180。
莊忠山,〈日治時期高雄街及高雄市之政界人物(下)〉,《高市文獻》第22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99-142。
許雪姬,〈臺灣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日據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頁61-62。new window
許雪姬,〈話說板橋林家─林本源家的歷史〉,《國史研究通訊》第2號(臺北:國史館,2012年6月),頁13-14。
郭怡棻,〈日治時代東臺灣的發聲筒:橋本白水與《東臺叢書》之研究〉,《臺灣風物》59卷2期(臺北:臺灣風物社,2009年6月),頁67-92。new window
陳翠蓮,〈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18期(臺北:淡江大學,2003年6月),頁141-170。new window
曾文亮,〈全新的「舊慣」:總督府法院對臺灣人家族習慣的改造(1898-1943)〉,《臺灣史研究》第17卷第1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3月),頁125-174。
森正夫,〈民眾叛亂、社會秩序與地域社會觀點─兼論日本近四十年的明清史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5卷2期(2007年10月),頁176-178。new window
葉龍彥,〈臺灣文化協會的電影隊─「美臺團」〉,《臺灣文獻》45卷4期(1994年12月),頁225-236。new window
趙祐志,〈臺、日實業家與臺灣總督府的分合關係(一八九五─一九三七)─以商工會為中心之探討〉,《歷史學報》第22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4年6月),頁267-313。new window
趙祐志,〈在地緣網絡與盛進商行、高進商會、菊元商行的營運〉,《臺北文獻直字》157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6年9月),頁151-184。
趙祐志,〈日治時期在臺日人高級經營階層的崛興〉,《重高學報》9期(臺北:國立三重高級中學,2006年10月),頁103-134。
趙祐志,〈在臺日人菁英之家族觀與企業的繼承(1895-1945)─以126個繼承事例為例〉,《臺北文獻直字》159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年3月),頁33-89。
趙祐志,〈地緣網絡與在臺日人企業的經營(1895-1945):以近江商事等十二個鄉土閥企業為例〉,《國際文化研究》5卷1期(臺北:真理大學,2009年6月),頁51-98。new window
趙祐志,〈日治時期在臺日人企業菁英的家閥與企業經營─以107個兄弟、伯叔侄關係為例〉,《重高學報》13期(臺北:國立三重高級中學,2010年6月),頁89-119。
趙祐志,〈日治時期淡水地區臺、日菁英的政經活動─以企業、組合、商工會的活動為中心〉,《臺北文獻直字》173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0年9月),頁75-127。
趙祐志,〈日治時期三重、蘆洲臺人菁英的政經活動〉,《臺北文獻直字》17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0年12月),頁135-180。
鳳氣至純平,〈在台日人的反同化論述─以今村義夫為考察對象─〉,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編,《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論集》(臺北:稻鄉,2008年12月),頁137-172。new window
劉麟玉,〈關於日本人教師議論殖民地臺灣公學校唱歌教材之諸問題(1895-1945)─以「折衷」論及「鄉土化」論為焦點〉,《臺灣音樂研究》第3期(2006年10月),頁45-60。new window
蔡培火,〈日據時期台灣民族運動〉,《蔡培火全集 二 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頁197。
蔡慧玉,〈保甲制度撤廢論爭:從「寓自治於撤廢」到「寓撤廢於自治」〉,《甲午戰爭一百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年)。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3卷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8年6月),頁93-141。new window
蔡慧玉〈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官僚的形塑:日本帝國的文官考試制度、人才流動和殖民行政〉,《臺灣史研究》14卷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年12月),頁1-65。new window
蔣為文,〈蔡培火kap臺灣文化協會ê羅馬字運動〉,《臺灣風物》59卷2期(2009年6月),頁41-65。new window
鄭志敏,〈日治時期高雄地區臺籍醫師的政治與社會參與(1920-1945)〉,《高市文獻》19卷1期(2006年3月),頁13-56。
鄭志敏,〈日治時期高雄市臺籍人士地方自治參與之研究〉,《高市文獻》第20卷第1期(2007年3月),頁58-153。
戴寶村,〈臺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臺灣史料研究》19期(2002年6月),頁144-159。new window
謝松山,〈談文化協會運動的演變附論蔡秋桐作品〉,《語文教育通訊》17期(1999年1月),頁33-39。
鍾淑敏,〈日據時期的官營移民村〉,《史聯》8期(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年6月),頁74-85。
鍾淑敏,〈日據初期在臺的日本人〉,《史原》17期(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89年5月),頁211-248。new window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殖民體制的建立與總督府人事異動初探(1895-1906)(上)〉,《史聯》14期(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年6月),頁84-79。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殖民體制的建立與總督府人事異動初探(1895-1906)(下)〉,《史聯》15期(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年12月),頁51-72。
鍾淑敏,〈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卷1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4年6月),頁79-117。new window
鍾淑敏,〈殖民地官僚試論─以池田幸甚為例〉,《臺灣學研究》10期(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0年12月),頁25-44。new window
藍適齊,〈1920年代臺灣「求同存異」論述與實踐─以「臺灣議會運動」為例〉,張炎憲等編,《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年3月),頁43-64。
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灣史研究》14卷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年9月),頁97-138。new window
蘇景亮、解從琳、蔡濬宇,〈日本時代(1895-1945)臺灣的地方政治制度變遷之研究〉,《政治學學報》1期(2003年8月),頁169-188。


(四)日、西文單篇論文
安藤靜花,〈下村博士の為めに惜しむ〉,《實業之臺灣》第15卷第1號(臺北:實業之臺灣社,出版年不詳),頁241。
伊藤隆、野村実 編,〈解説〉,《海軍大将 小林躋造覚え書》(東京:山川出版社,1981年1月),頁14-21。
王敏東,〈台湾における近代医学に影響を与えた日本人:産婦人科の場合〉,《日本医史学雑誌》55卷4號(東京:日本醫史學會,2009年12月),頁521-528。
王鐵軍,〈近代日本政治における台湾総督制度の研究〉,《中京法学》43卷1號(名古屋:中京大學學術研究會,2008年),頁1-191。
王鐵軍,〈台湾総督府司法官僚の形成:領有初期における司法制度を中心として〉,《中京法学》43卷3-4號(名古屋:中京大學學術研究會,2008年),頁543-680。
王鐵軍,〈日本外地官僚の形成:日露戦争中の台湾総督府官僚を中心として〉,《中京法学》44卷1-2號(名古屋:中京大學學術研究會,2009年),頁83-183。
岡本真希子,〈在台湾「内地」人の「民権」論―植民地在住者の政治参加の一側面―〉,《日本史攷究》25號(東京:日本史攷究会,1999年11月),頁30-52。
岡本真希子,〈総督政治と政党政治─二大政党期の総督人事と総督府官制予算〉,《朝鮮史研究会論文集》38號(東京:朝鮮史研究会,2000年10月),頁31-60。
岡本真希子,〈朝鮮、台湾総督府官僚と制服〉,《東洋文化研究》10(東京:学習院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2008年3月),頁74-91。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統治初期台湾における内地人の政治・言論活動──六三法体制をめぐる相剋〉,《社會科學》第86號(2010年2月),頁91-123。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在住者の政治参加をめぐる相剋―「台湾同化会」事件を中心として―〉,《社会科学》40巻3號(京都:同志社大学,2010年11月),頁95-131。
沖田哲也,〈台湾における地方制度の沿革─日領期 軍・民政と地方制度〉,《政經論叢》53卷2-3號(東京:明治大学政治経済研究所,1984年12月),頁59-95。
河原功,〈日本統治期台湾での「検閲」の実態〉,2005年財団法人交流協会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日台研究支援事業報告書(臺北:財團法人交流協會,2005年9月)。
郭雅雯、高田光雄、清水貴史,〈日本統治時期における昭和町の形成過程と日本人居住者による居住状況:台湾の日式住宅における居住の変容過程に関する研究 その2〉,《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74卷640期(東京:財團法人日本建築學會,2009年6月),頁1297-1325。
宮本義信,〈日本植民地下台湾の稲江義塾:稲江藤兵衛の基督教社会事業をどうとらえるか─日本統治時期台湾の稲江義塾を中心に〉,《総合文化研究所紀要》27期(京都:同志社女子大學總合文化研究所,2010年3月),頁101-124。
金玄,〈植民地朝鮮と多木久米次郎―朝鮮における事業基盤と参政権問題―〉,《海港都市研究》4號(大阪:神戸大学,2009年3月),頁77-95。
五味渕典嗣,〈対抗的公共圏の言説編制—『新高新報』日本欄をめぐって〉,《大妻女子大学紀要(文系)》40(東京:大妻女子大学,2008年3月),頁97-112。
高嶋朋子,〈大正期「在台内地人」教育に関する一考察:台湾高等小学校による中等教育機関の補完と実業教育路線への変更について〉,《同志社女子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9(京都:同志社女子大學,2009年3月),頁97-115。
山室信一,〈植民帝国・日本の構成と満州国:統治様式の遷移と統治人材の周流〉,ピーター・ドウス(Peter Duus)、小林英夫編,《帝国という幻想:「大東亜共栄圏」の思想と現実》(東京:青木書店,1998年),頁155-202。
山室信一,〈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法―思想連鎖と国民帝国の視点から―〉,《早稲田大学比較法研究所編『日本法の国際的文脈:西欧・アジアとの連鎖』(東京:早稲田大学比較法研究所,2005年),頁109-144。
謝政德,〈大正九年台湾地方制度の成立過程(1)台湾総督府における地方制度改革事業を中心に〉,《阪大法学》60卷6號(大阪:大阪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2011年3月),頁1217-1243。new window
謝政德,〈大正九年台湾地方制度の成立過程(2・完)台湾総督府における地方制度改革事業を中心に〉,《阪大法学》61卷1號(大阪:大阪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2011年5月),頁159-181。
秋山勝,〈近代沖縄・北海道地方(自治)制度の比較史的研究〉,《沖縄大学地域研究所年報》15號(沖縄:沖縄大学,2001年3月),頁3-34。
春山明哲,〈近代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と原敬〉,《近代日本と台湾―霧社事件・植民地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藤原書店,2008年6月),頁155-163。
春山明哲,〈台湾統治政策の展開〉,《近代日本と台湾 霧社事件・植民地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藤原書店,2008年6月),頁179-180。
松尾教史,〈台湾時代における川合三良の文学作品:ある在台内地人作家にとっての皇民化政策〉,《コア・エシックス》5(京都:立命館大學,2009年),頁305-314。
鍾淑敏,〈植民地から大陸へ:台湾海峡に渡った日本人〉,貴志俊彥,《模索する近代化日中関係:対話と競存の時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9年),頁23-40。
新田龍希,〈日本人は台湾街屋にどのように住んだのか―日本統治初期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住まい―〉,《日本建築協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10年9月,頁617-618。
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会の視点〉,《史学》28號(名古屋:名古屋大学文学部,1982年),頁201-223。
清水昭典,〈北海道における地方制度の形成について 1〉,《北大法学論集》16卷4期(北海道:北海道大学,1966年5月),頁1-37。new window
清水昭典,〈北海道における地方制度の形成について 2〉,《北大法学論集》17卷2期(北海道:北海道大学,1966年11月),頁63-86。
清水昭典,〈北海道における地方制度の形成について 3〉,《北大法学論集》18卷4期(北海道:北海道大学,1968年3月),頁55-101。
清水昭典,〈北海道における地方制度の形成について 4〉,《北大法学論集》22卷3期(北海道:北海道大学,1971年11月),頁110-161。
西川潤,〈日本の台湾統治思想:後藤新平‧田健治郎‧矢內原忠雄〉,《東アジア新時代の日本と台湾》(東京:明石書店,2010年),頁303-326。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 日本人作家の系譜:詩魂の漂泊・長崎浩(台湾編)〉,《岐阜聖徳大学紀要・外国語学部編》48(岐阜:岐阜聖德大學,2009年2月),頁305-314。
渡辺直毅,〈台湾における後期抗日民族運動の展開過程―1920年代初頭~1930年代末―〉,《大学紀要》21號(東京:創価大学,1999年),頁170-190。
藤井康子,〈1920年代台湾における地方有力者の政治参加の一形態―嘉義街における日台人の協力関係に着目して―〉,《日本台湾学会報》9號(東京:日本台湾学会,2007年5月),頁45-66。
藤井康子,〈1920年代台湾における高雄州設置と中等学校誘致問題─高雄・鳳山・屏東各街の日台人の動向に着目して〉,《日本台湾学会報》12號(東京:日本台湾学会,2010年5月),頁125-147。
福岡且洋,〈明治二十年代中頃の沖縄県地方制度改革の胎動:沖縄県庁及び内務省の動向と『地方制度改正案』作成背景を中心に〉,《沖縄文化研究》24號(東京:法政大学沖縄文化研究所,1998年3月),頁91-128。
傅奕銘,〈戦前台湾における地方制度〉,《現代台湾研究》22號(大阪:台湾史研究会,2001年10月),頁90-109。
傅奕銘,〈台湾における議会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と地方自治問題〉,《岡山大学大学院文化科学研究科紀要》12卷1號(岡山:岡山大學大學院文化科學研究科,2001年11月),頁221-241。
蔡龍保,〈長谷川謹介と日本統治時代台湾の鉄道発展〉,《現代台湾研究》35(大阪:臺灣史研究會,2009年3月),頁1-21。
顏杏如,〈「帝国の時間」と植民地台湾―天長節と紀元節を例として〉,《日本台湾学会報》13號(東京:日本台湾学会,2011年5月),頁51-75。


(五)學位論文
山下昭洋,〈台灣殖民地統治與日本人官吏 ―從歷史觀點作實際探討―〉,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中川理江,〈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民間企業發展之研究─以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王御風,〈近代臺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1920-1960)〉,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王禮仁,〈賀田組及其在東臺灣的開發:日治時期私營移民之個案研究(1899-1908)〉,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説―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4年5月。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0年4月。new window
林秀姿,〈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年到1940年間的嘉義市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林慧君,〈日據時期在臺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洪燦楠,〈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new window
高野史惠,《日據時日臺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秀琪,〈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許淑貞,〈日據時間臺灣地方選舉與政治參與─以兩次市、州會議員選舉為例(1935-1940)〉,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陳立家,〈日治時期臺中地區地方菁英的重塑(1895-1935)〉,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昭如,〈離婚的權利史─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月。new window
趙祐志,〈日人在臺企業菁英的社會網絡(1895-194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0年。
賴慧琦,〈清代諸羅地區士紳的公共參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変容―〉,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9年1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