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保甲制度之研究
作者:王學新
出版日期:2009
出版項: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集叢:總督府檔案專題研究;1
ISBN:9789860202632
主題關鍵詞:保甲制度日據時期臺灣史比較研究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9
期刊論文
1.劉恆妏(19940600)。日據時期臺灣之保甲制度。法律學刊,24,169-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士花(2004)。華北淪陷區教育概論。抗日戰爭研究,3,79-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先明、常書紅(2000)。晚清保甲制的歷史演變與鄉村權力結構--國家與社會在鄉村社會控制中的關係變化。史學月刊,200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學新(1997)。論日據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番綏撫策略。臺灣文獻,48(4),7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學新、許守明(1999)。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勞動力之利用。東臺灣研究,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學新(2004)。日治時期的隘勇線前進策略--以竹苗地區爲主。竹塹文獻雜誌,29,93-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學新(200006)。大正三年討蕃役夫的工資問題。臺灣風物,50(2),71-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村哲(194210)。植民地統治組織としての保甲制。臺灣時報,1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豔華、劉志鵬(200809)。抗戰時期汪偽政權塑造”正統”形象論略。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1(5),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史會來、夏潮(200009)。論”新民主義”導引的思想教化運動。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3),106-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史會來、夏潮(1997)。淪陷區保甲制之透視。世紀橋,2,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田蘇蘇、王潮(199803)。僞河北省公署對河北淪陷區的統治述評。民國檔案,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石源華(199902)。研究汪僞政府的新史料--日本東洋文庫藏汪偽政府駐日”大使館”檔案概述。民國檔案,57-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池田敏雄、程大學(1981)。柳田國男與臺灣--西來庵事件的插曲。臺灣文獻,32(3),180-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寶琴(2003)。淪陷時期南京社會的基層控制。南京大學學報,4,7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德新(1996)。民國保甲制度研究述評。安徽史學,1,7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德新(1996)。三十年代的河南統治者與保甲行政人員。史學月刊,1,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德新(1993)。論冀東抗日遊撃根據地的”兩面政權”。抗日戰爭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仲華、季雲飛(2008)。抗戰時期反”清鄉”鬥爭述論。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3),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文、張吉明(2005)。抗日戰爭中一個縣的政治攻勢--訪冀中十分區第二聯合縣縣委原書記蘇玉振老人。中華魂,10,3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沈秋農(1995)。論抗戰時期蘇常太地區的”清鄉”與反”清鄉”鬥爭。民國擋案,1,10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更石(1944)。模範保甲建設實驗運動。文友,4(1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子道(1982)。日僞在淪陷區的”清鄉”活動。近代史研究,2,10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谷德潤、張福運(2005)。略論日偽對南京的物資統制。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胡惠芳(2006)。安徽淪陷區保甲制淺析。池州師專學報,20(1),9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馬秀誼(2005)。”白皮紅心”的湯團”木馬計”。鍾山風雨,2,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翁復驊(1987)。日偽”清鄉”期間的經濟掠奪。蘇州大學學報哲學,2,131-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郝沛霖(2006)。在平北抗日根據地的日日夜夜。中共黨史資料,3,5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孫新興(2003)。日本在青島的殖民奴化教育評祈。抗日戰爭研究,1,115-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莊安正(1986)。蘇中四分區反軍事封鎖線鬥爭始末。揚州師院學報,4,105-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文添(200412)。從「隈本繁吉文書」看公立臺中中學校的設立經過。臺灣源流,29,9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家煌(1999)。保正伯的矛盾--論蔡秋桐及其小説。臺灣文藝,166(167),4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陶菊隱(1946)。編組保甲和防空(天亮前的孤島十)。新中華,4(10),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張濟順(1996)。淪陷時期上海的保甲制度。歷史研究,1,4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洪祥、楊琪(1999)。抗戰時期華北淪陷區的新民會。史學月刊,5,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健(2005)。略論清鄉前期的日汪關係。中學歷史教學研究,1/2,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莫岳雲、郭鐵(1997)。試論國共兩黨敵後抗日游擊戰的關係。抗日戰爭研究,1,173-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許自強(2003)。汪傷時期南京的保甲制度。鐘山風雨,4,4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細井英夫(194106)。皇民奉公運動に就て。臺灣時報,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得時(194106)。娛樂としての皇民化劇。臺灣時報,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黃駿(200301)。奴化教育。民國檔案,5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程懷儒(199509)。敵後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河南大學學報,35(5),1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裘爭平(2005)。汪僞時期上海的居住證。檔案春秋,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楊元華(1997)。試析日僞對華中的”清鄉”活動。上海師範大學學報,3,104-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臧運祜(2008)。抗戰中後期日本的”重慶工作”述論(1941-1945)。抗日戰爭研究,2,66-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鄭忠(200211)。略論抗戰時期寧滬地區城市經濟環境的惡化。南京師大學報,6,143-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鄭建鋒(200311)。試析日偽在浙『政治清鄉』的運作。浙江檔案,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劉大可(200103)。山東淪陷區新民會及其活動。山東社會科學,5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潘敏、陳謙平(2004)。論日僞對江蘇地區基層社會的政治統治。江海學刊,1,171-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潘敏(2006)。江蘇日僞政權賦税徵收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68-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穀德潤、張福運(200506)。略論日偽對南京的物資統制。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蔡龍保(200803)。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的推進--民力之徵用與臺灣人之拒適。國史館學術集刊,15,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蔡慧玉(1993)。臺灣日治(1895-1945)下的保甲制度:以功能和結構的演變爲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3,127-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蔡慧玉(1994)。1932-1945臺灣社會奉仕運動之保甲制度戰時動員。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4,87-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興南(194109)。皇民奉公會の下部組織に就て。臺灣時報,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曉曦(1987)。淺析日偽”清鄉運動”產生的原因。懷化師專社會科學學報,6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鐘春翔(2003)。抗戰時期的山東日僞教育。抗日戰爭研究,1,14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鮑珍玲(1993)。日僞在浙江省發動的清鄉運動。浙江檔案,2,4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謝曉鵬(2007)。汪僞的”新國民運動”探析。江南大學學報,6(2),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戴致君、張廷棲(2008)。試論”湯團行動”。抗日戰爭研究,3,202-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陳家豪(200409)。日治時期保正的宗教事務參與(1898∼1937)。史匯,8,45-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王學新(19961200)。日據初期臺東地區抗日戰事中原住民族群向背之分析(一八九五至一八九六)。臺灣文獻,47(4),129-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鄭麗玲(19960600)。日治時期臺灣戰時體制下(一九三七-一九四五)的保甲制度。臺北文獻,116,2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蔡慧玉、莊紫蓉(19940900)。日治時代臺灣的保甲戶籍行政。臺灣風物,44(3),107-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洪秋芬(19940900)。一九二○年代臺灣保甲制度和社會運動關係初探。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6,163-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鄭麗玲(19940900)。不沉的航空母艦--臺灣的軍事動員。臺灣風物,44(3),5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蔡慧玉(19930300)。日據時期臺灣的保甲制度--以動員為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6,6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洪秋芬(19920600)。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437+439-4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洪秋芬(19911200)。臺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1937-1945)。思與言,29(4),11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王學新(20071200)。廈門黑幫籍民的形成與發展 (1895-1937)--由「臺匪」到「武力派」。漢學研究,25(2)=51,295-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洪秋芬(20001200)。日治初期葫蘆墩區保甲實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討(1895-190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211-213+215-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學新。日治時期臺灣保甲制度的經濟分析。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明(2005)。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的左傾化(1925-1931)。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活動中心 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玉凰(1998)。洪棄生論日據下的臺政--1895~1945。認識臺灣歷史(1895-1945)學術討論會,夏潮基金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秋紅(200305)。抗戰時期日偽在河北的奴化教育(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計勇(200405)。華北”治安強化運動”中的日僞經濟活動述評(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謙(2007)。民國時期統治者對城市下層社會的社會調控--以山東爲例(博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曉娟(200405)。河北淪陷區的新民會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亞紅(200605)。河北淪陷區日僞基層政權研究--以定縣爲研究對象(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維諭(1996)。汪精衛政權之清鄉運動(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明志(2008)。殖民地警察之眼: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警察、社會控制與空間改正之論述(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龍保(2006)。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藤井志津枝(1987)。日據前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境任(2001)。日治時期台灣青年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易達(1988)。台灣總督府基層統治組織之研究--保甲制度與警察(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崇僖(1996)。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下山元七(1933)。保甲常識讀本。臺中市:臺灣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下田正(1914)。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目黑五郎、江廷遠(1936)。現行保甲制度叢書。臺中:保甲制度叢書普及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子道、劉其奎、曹振威(1985)。汪精衛國民政府”清鄉”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洪祥(1992)。冀東日僞政權。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大學、許錫專(1978)。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附錄保甲制度)。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楢崎太郎(1914)。太魯閣蕃討伐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新臺灣社(1919)。新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大眾時報社(1995)。臺灣大眾時報週報創刊號--第10號。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大眾時報社(1995)。新臺灣大眾時報。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21)。理蕃誌稿:第三編。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2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戴國揮(1981)。臺灣霧社蜂起--研究と資料。東京:社會思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小関藤一郎(1978)。デュルケームと近代社會。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先明(200510)。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續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西北研究社(1941)。保甲制度研究。西北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德新(1994)。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河南冀東保甲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展平(2005)。烽火歳月--臺灣人的戰時經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致卿(2004)。近代山東農村社會經濟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Miller, Roger LeRoy、Benjamin, Daniel K.、North, Douglass C.、徐仁輝、彭渰雯(2006)。公共議題經濟學。臺北:智勝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五常(2005)。經濟解釋卷3•制度的選擇。香港:花千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五常(2002)。賣桔者言。香港:花千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美真、李占才(2005)。日偽對華中淪陷區經濟的掠奪與統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美眞(1987)。傷廷幽影錄--對汪僞政權的回憶紀實。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Alchain, A.、Coase, R.、North, D.、劉守英(1994)。財産權利與制度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Hoffer, Eric、梁永安(2004)。狂熱份子:群衆運動聖經。臺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MacAdam, D.、Tarrow, S.、Tilly, C.、李義中、屈平(2006)。鬪爭的動力。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Katz, Paul R.(2006)。When Valleys Turned Blood Red:the Ta--pa-ni Incident in Colonial Taiwan。南天書局。  new window
29.冉綿惠、李慧宇(2005)。民國時期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1901)。臺灣總督府第三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克煌、楊翠華(2005)。我的回憶。臺北:楊翠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連溫卿、張炎憲、翁佳音(1988)。臺灣政治運動史。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婁子匡、黃天橫(1973)。臺灣民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臺灣新民報社(1973)。臺灣新民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11)。臺灣鐵道史。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18)。理蕃誌稿。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北州警務部(1924)。臺北州理蕃誌。臺北市:臺北州警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定葉、黃耀東(1979)。日據初期警察及監獄制度檔案。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持地六三郎(1998)。台湾殖民政策。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簡炯仁(1991)。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North, Douglass C.、劉瑞華(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史桂芳(2002)。同文同種的騙局--日偽東亞聯盟運動的興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蔡錦堂(1994)。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張麗俊、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2001)。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伊能嘉矩(1928)。台湾文化誌。東京: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小沖(2005)。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楊渡(2009)。簡吉--臺灣農民運動史詩。臺北: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若林正丈、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2007)。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鷲巢敦哉(1938)。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臺北:鷲巢敦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吳文星(19920000)。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周婉窈(19890000)。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道格拉斯.諾斯、劉瑞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Duara, Prasenjit、王福明(1996)。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伊能嘉矩(1994)。臺灣文化誌。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持地六三郎(1912)。臺灣殖民政策.全。合資會社冨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鶴見祐輔(1965)。後藤新平。勁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漢文日日新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浮浪者取締規則理由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70816)。反"清鄉”鬥爭,cpc.people.com.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070110)。第三編抗日戰爭,http://da.szwz.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事記,www.jinan.gov.cn。  new window
7.(20070801)。僞山東省公署的成立,www.inrobase.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070801)。日偽五次"治安強化運動”,www.inrobase.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070801)。臨朐"無人區”,www.infobase.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日僞時期天津五次“治安強化運動”,http://dlibmry.tjl.tj.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日軍侵華時期楊柳青見聞錄,dlibrary.tjl.tj.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0080303)。北平淪陷的八年,http://www.jiashu.Org。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第四編施政紀要附錄三:僞青島治安維持會(特別市公署、特別市政府),qpinet.qingdao.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0040630)。日偽農村實驗區,www.bjft.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歷史人物近代人物2徐ニ黒,www.hengsnui.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侵華日軍控制下的天津僞政權,www.tjhbq.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瀾生:"為造槍炮,日寇連我家鐵門都槍”,www.81club.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姚志健(20070324)。銅陵抗日民主政權建設,http://www.tlszx.gov.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尙平(20060810)。日寇佔領南昌6年屠殺6萬人--253位倖存老人首次披露日本侵略軍的野蠻行徑,jiangxibig5.jxnews.com.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韓嘉玲(1997)。播種集--日據時期臺灣農民運動人物誌,http://www.fic.org.tw/books/eb/41016.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上海市奉賢縣縣誌修編委員(1987)。附錄日僞的”清鄉”。奉賢縣誌。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棄生(1969)。寄鶴齋集。洪棄生先生遺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文史委。解放前坊子的保甲制。坊子區文史資料。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書榮(1988)。簡談寧津縣保甲連座制。甯津文史資料。政協寧津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嘯穀。日僞時期徐州市保甲制度。徐州文史資料第6輯偽淮海省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學新(2003)。『風港營所雜記』之史料價値與解説。牡丹社事件史料專題翻譯。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德新(1993)。略論日僞保甲制在冀東的推行。河北學刊。石家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知困(1965)。汪僞保甲制度縮影--記淪陷時期的南京第二區公所。建鄴文史。南京市建鄴區政協文史資料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一峰(198409)。軍民碧血譜凱歌—憶南通縣的反"清鄉”鬥爭。南通革命史料選輯。南通縣委黨史徵集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岳彥臣、徐培武(198708)。民國時期沛縣的保甲制度。沛縣文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熙明(1999)。抗戰時期關內僞軍的財源。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碧連(2006)。余清芳與西來庵--西來庵滄桑史。慶讚鎭轅境文化祭總爺古街古早情。臺南:財團法人西來庵董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婉窈(1996)。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學新(20000000)。大正三 (1914) 年「討蕃」役夫的徵召情形。臺灣文獻史料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