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發展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化交織的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以台灣高鐵建設與開發為例
作者:蕭力偉
作者(外文):Hsiao, Li-We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蘇淑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發展型國家新自由主義結構化理論高鐵車站特定區Developmental StateNeoliberalismStructurationTHSR Special Distric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本研究從發展型國家與新自由主義切入,探討政府為因應政治經濟需求與國家財政蹇促情形下,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由公轉私,及結合周邊土地開發追求不動產利益的過程,成為左右臺灣空間發展的特殊經驗,從台灣高鐵的建設與開發過程,政策的形成與建設上涉及多方權力與利益,沿線土地使用與都市發展變遷,使高鐵車站特定區成為權力操作、發展治理,及資本流動的節點,更展現特殊面貌,各種結構性政策與能動性要素間的共構與互相滲透,使得區域發展變遷更趨複雜,也引發政策結構再生產,高鐵車站特定區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焦點,而本研究主要瞭解特定區從規劃、定位道開發的過程,以突顯國家引領都市發展的脈絡,並討論不同行動者的行動邏輯與互動關係如何影響區域發展,藉由分析新自由主義在發展中的具體實踐,而歸結出鑲嵌於國家脈絡下的區域開發與治理模式及對地區之社會結構轉變的因應與調適。
本研究目的有三,包含:(1)探究國家啟動基礎建設的思維與推動高鐵建設計畫的相關作為;(2)分析地方尺度下高鐵車站特定區的發展情形與問題;(3)以桃園、苗栗案例分析、瞭解在差異的權力、資源、機制施為中,高鐵特區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差異。方法上,本研究以結構化理論作為主要的論述方式,同時藉由相關的政策資料、文獻、新聞報導、田野調查與深入訪談等方法,做為鋪陳臺灣高鐵建設計畫的歷程與結合土地開發、及區域發展的論述,以提供本研究取徑。
研究結果呈現,政府的治理策略並不完全呈現國家退位及新自由主義蔚為主流,而是「以發展型國家為主,新自由主義為輔」與「以新自由主義為主,發展型國家為輔」的兩種策略,交織操縱著政經與空間的發展與變遷,區域成為結構化場景所在,特定區成為資本利益競逐的場域,相互模仿、複製發展模式,並隱含著多變、短期逐利、假性需求與投機的空間競逐與高風險環境;在空間發展引導與治理的意涵上呈現出:(1)以新自由主義推動臺灣民營化公共建設產生沉沒危機、(2)公共建設結合土地開發制度政治經濟操作下的沉重代價,以及(3)臺灣西部走廊空間發展的複製與競奪等現象。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developmental state and neoliberalism working as core mechanism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Due to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many national projects are turned into private sectors. For hug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t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that land development surrounding the project is considered a means for financial compensation. Thus, developing the surrounding land area of high speed rail stations becomes a focus for both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High speed rail special districts become a spatial nexus where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housing projects mushroom.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of THSR and two HSR special districts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tion of its spatial making. How the working of neoliberalism has impacted on the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ance and local society is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SR as a catalyst for regional and local growth.
The present study has three purposes, including: (1) to analyze governments’ roles in formulating high speed rail stations as spatial nexus and urban growth, (2) to analyze how the special districts are developed under neoliberalism at the local scale, and (3)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how various authorities, resources, mechanisms are implanted and negotiated for developing the special districts using the cases of two special districts. Methods for this study include field survey, qualitative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Structuration theory is used as a guiding framework to delineate actors and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SR and its special districts. THSR special districts have become a competitive arena where capitalistic interests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ments and among themselves. The arena witnesses pseudo-demand for land and activities in the short run. Both short-term profit-making and spatial speculation make the districts a high-risk environment. In sum,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districts point to three issues: (1) Neoliberalism, through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works, has caused a crisis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areal growth; (2)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mbined with land development, may become costly socially and politically; and (3)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special districts of THSR corridor has witnessed a series of replication and furious competition.
中文部分:

人間福報(2013),苗栗建客家圓樓挨批山寨土樓,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13457。下載日期:2017.03.15
丁仁方(1999),統合化、半侍從結構、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政治科學論叢,10期:p59-p82。
丁志剛、孫經緯(2015),中西方高鐵對城市影響的內在機制比較研究,https://read01.com/K0KyyB.html,下載日期:2017.5.30。
大紀元(2005),投資高鐵未到位,在野立委質疑,2005年11月14日。
王力行(1994),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天下文化出版。
王鴻楷(2007),「理性」或理想性?現階段台灣規劃專業的歷史性任務,收錄於王鴻楷教授榮退論文選集「誰的空間, 誰的地?: 回眸臺海兩岸都市發展三十」,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一芝,陳承璋(2015),高鐵財改案悄悄過關 擺脫財務夢魘-劉維琪:我不是跳火坑,是來滅火的,遠見雜誌,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20990,下載日期:2018.1.13。
內政部營建署(1999),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460次會議紀錄,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filedownload&view=filedownload&Itemid=68&filter_cat=5&filter_gp=5&filter_year=1999&limitstart=15,下載日期:2017.08.17。
內政部營建署(2007),都市計畫專業用語之解說及彙編,http://www.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1,下載日期:2018.01.02。
內政部(2011),高速鐵路桃園、新竹、臺中、嘉義及臺南等五個車站地區區段徵收開發實錄。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2011),加速高鐵車站特定區開發策略方案。
毛治國(1994),當前交通建設財務籌措之問題與對策,高速鐵路特刊(第一輯)1:7。
毛秋琴(1999),爭權益,高鐵特區地主火爆陳情,兩百人齊聚縣府,提十一項訴求,要求縣長七日陪同赴中央抗議獲原則同意,聯合報,1999.4.3。
立法院(1994),高速鐵路,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49。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1期:p71-p116。
王振寰(1993),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期:p123-p163。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淑珍(1998),日通產大臣推銷高鐵,楊世緘答應轉達,聯合報,1998.10.10。
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臺灣社會學刊,31期:p1-p45。
王振寰(2012),「發展研究」特刊序:發展研究歷久彌新,都市與計劃,39卷2期:p95-p112。
王振寰、蘇耀昌(2002),發展型國家興衰的不同途徑:台灣與香港比較,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12月14-15日,東海大學社會系主辦。
尼爾博任納、張城國(2010),都市管治和西歐新國家空間的生產1960-2000,地理學報,60期:p153-p185。
王祥騮、張雅琪(2003),結合軌道運輸與土地開發之機制探討,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maa.com.tw/common/publications/2000/2000-062.pdf。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王世杰(2005),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國家能力與社會自主性,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2008),新帝國主義(Harvey,D.The New Imperialism),群學出版社。
王光旭、熊瑞梅(2014),解嚴前後台灣都市政治的再檢視 (1986-1992):網絡觀點下的台中市都市發展,都市與計劃,41(1):p1-p41。
王志弘(2015),城市作為翻譯政治的場域-理論性的探索,城市學學刊,第六卷,第ㄧ期:p1-p28。
古彩彥、柳中屏(2006),〈獨家〉台灣最多億萬富翁,桃園「芝芭里」!,TVBS NEWS,2006.12.26。
台灣高鐵公司(2011),針對前行政院長唐飛出書,若干內容與台灣高鐵建設歷程差異澄清,2011年8月17日新聞稿。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5年度站區營業計畫(修正版)。
丘昌泰 (2003)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臺灣南北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區域機能檢討研究報告初稿。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以國土規劃觀點擬定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整體發展策略之研究(期末報告)。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0),台灣醫療服務國際化行動計畫(核定本)。
交通部(1995),運輸政策白皮書。
交通部(2002),交通政策白皮書。
交通部(2012),運輸政策白皮書。
交通部運輸計劃委員會(1976),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整體運輸規劃。
交通部高鐵工程籌備處(1991),臺灣西部走廊高速鐵路綜合規劃期末報告。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1993a),「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計畫」之都市計畫擬定機關案研商會議紀錄。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1993b),依獎參條例規定安置一般徵收業主用地方面須配合事項。
交通部高鐵工程籌備處(1994),高速鐵路特刊。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1995),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綱要計畫。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1997a),因交通設施而興辦土地問題之利益合理分配之研究。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1997b),高鐵車站特定區土地取得及開發之財務規劃。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1999a),合約及備忘錄彙編(三、政府應辦理事項備忘錄)。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1999b),高鐵機電系統之選擇,高鐵簡訊,42期。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3),高速鐵路建設年鑑。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6a),高鐵五站週邊土地產業發展整體發展規劃。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6b),高速鐵路五站特定區都市規劃分析與檢討研究-桃園站。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6c),高速鐵路五站特定區都市規劃分析與檢討研究-嘉義站。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6d),高速鐵路五站特定區都市規劃分析與檢討研究-臺南站。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7a),高速鐵路通車紀念特刊。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7b),高鐵桃園車站核心地區整體規劃及招商策略。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08),高速鐵路新增三站特定區都市規劃分析與檢討研究-苗栗站。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0),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興建營運計畫3820億元聯合授信契約暨三方契約之簽署,高速鐵路簡訊月刊。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2),高鐵站區整體開發推動計畫(草案)。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5)高鐵苗栗、彰化及雲林車站工程狀況及營運準備情形,行政院第3467次會議,https://www.slideshare.net/OpenMic1/20150924。下載日期:2017.03.15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5),張兆順先生及林軒竹副教授「高鐵財務問題與解決方案評析」乙文,本局回應說明,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501130005&toolsflag=Y,下載日期:2017.10.20。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6),高鐵永續經營投資計畫-站區事業發展用地開發策略(草案)。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7),紮根高鐵特定區邁向高速時代。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86),臺灣地區整體運輸規劃(民國75年修訂稿)。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0),臺灣西部走廊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0),台灣綜合運輸發展規劃。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2),整體運輸規劃研究系列—重大交通建設對國家及區域發展之影響研究。
江睿智(1998),高鐵緩辦公開發行,有條件通過,自由時報,1998.11.21。
朱雲漢(1989),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蕭新煌:壟斷與剝削,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p139-p160,台北,前衛出版社。
江淑琳(1999),跨部會協調會,高鐵減振經費,政府負擔,解約危機,台灣高鐵下午開董事會討論,上午協調會殷琪未出席,但代表已經結論書簽字同意,中時晚報,1999.7.30。
江尚書、周素卿、吳幸玲(2010),都市再發展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的經驗模式:以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開發為例,都市與計劃,37卷2期:p167-p191。
成章瑜(1998),台灣高鐵可享雙重投資抵減,營利事業及個人股東雙喜,原始認股持有逾兩年即可適用,民生報,1998.10.23。
成章瑜(1998),再開特例,台灣高鐵要求興建期發行公司債,並以海外有價證券等方式募資,但因違反獎參條例及公司法,交通部將進一步討論,民生報,1988.11.30
步明薇(1999),劉泰英:替高鐵解套,政府可擬特別法,工商時報,1999.06.14。
季良玉(1999),車站選址都在她的土地上,台糖投資50億台灣高鐵新夥伴,聯合報,1999.1.11。
李承嘉(1998),台灣戰後(1949-1997)土地政策分析:平均地權下的土地改革與土地稅制變遷,正揚出版社。
李順德(2000),歐鐵代表:高鐵案會影響中歐貿易關係,藍杰睿等三人質疑機電標優先議約權決策過程,蕭萬長重申政府並未介入,聯合報,2000.1.22。
李亦杜(2001),鐵路法修正過關,高鐵適用,立院三讀,明訂業者在特許年限內,純益超過25%部分可分配盈餘,中央日報,2001.05.09。
李清潭(2002),三稜鏡下的法理學:國家規範,經濟實體與社會變遷的互動,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李永展、藍逸之、莊翰華(2005),全球經濟變遷、發展型國家與台灣城鄉規劃之重探-都市企業主義適用性的地理探查及其治理危機,地理學報,40期:p69-p97。
李宗榮、施奕任(2009),發展型網絡演變路徑的差異:比較台灣與新加坡的公、私部門間企業網絡的變遷,問題與研究,48卷4期:p35-p66。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台灣土地研究,13卷1期:p95-p133。
李康、李猛譯(1998),Gidddens, A.原著。社會的構成,三聯書店。
李長晏(2010),都市治理的研究與發展趨勢,發表於第七屆地方治理與城鄉發展學術研討會,4月24日,新竹:玄奘大學。
李承嘉(2012),臺灣土地政策析論:從改革到投機的福爾摩沙,五南圖書公司,台北市。
李永展(2013),全球化下新城鄉危機之因應:跨域治理與社區營造,余紀忠文教基金會,http://www.yucc.org.tw/news/column/5168740353164e0b65b057ce910953716a5f4e4b56e061c9-8de857df6cbb74068207793e534071df9020。下載日期:2017.01.28
李忠正、李長晏(2013),縣市合併升格後,臺灣地方治理發展的困境、挑戰及走向,人事月刊,333期:p35-p43。
李安和(2013),地方、認同和想像地理: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的文化政治,臺灣人類學刊 ,11卷1期:p93-p122。
李建東(2012),高速鐵路對沿線區域經濟產業的影響,http://www.cssn.cn/72/7205/201208/t20120810_119135.shtml。下載日期:2017.5.30
沈榮昌(2002),高鐵桃園站週邊將發展經貿及休閒園區,工商時報,2002.5.1。
沈泰紳(2004),從統合主義論公共建設民營化(BOT)政策的執行:臺灣營造產業轉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紹煒(1999),殷琪:三方協議若無法聯合授信,放棄高鐵,中國時報,1999.6.3。
呂置祐、黃文杰(1999),高鐵自救列車,後天駛向縣政府,陳情要求提高發還率及建蔽、容積率,延長公告時間,中國時報,1999.3.31。
呂雪彗、林淑惠(2011), 國際醫療專區 朱敬一建議高鐵青埔站區為基地 未來產值數百億元潛能,工商時報,2011.3.22。
何榮幸(1993),高鐵預算案年底選舉賣點,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49:38-39。
何明修(2010),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臺灣民主季刊,7卷1期:1-30。
何微(2016),中國高鐵動車組發送旅客突破50億人次,旅客發送量年均增長30%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shuju/2016-07/21/content_5093413.htm。下載日期:2017.5.30
信報財經新聞(2016),德國財長:擴張性財政政策,或導致未來危機,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international/article/1248130/%E5%BE%B7%E5%9C%8B%E8%B2%A1%E9%95%B7%3A%E6%93%B4%E5%BC%B5%E6%80%A7%E8%B2%A1%E6%94%BF%E6%94%BF%E7%AD%96%E6%88%96%E5%B0%8E%E8%87%B4%E6%9C%AA%E4%BE%86%E5%8D%B1%E6%A9%9F。下載日期:2017.5.30
林金朝(1979),談重商主義的經濟思想,三民主義學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硏究所,p215-p222。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1期:p117-p143。
林繼鎔(1993),高鐵覆議王建煊仍反對,自立晚報三版,立法院報章資料專輯49:36-37。
林紹琪(1998),李登輝裁示全力推動高鐵,指示對政府相關部門應辦事項必須審慎處理,務請掌握進度,積極協調,大成報,1998.9.3。
林淑欣(2000),高鐵機電系統,日本新幹線奪標,歐洲高鐵落榜跌破外界眼鏡,雙方預定月底前完成議約與簽約,全線土建工程可望三月動工,民眾日報,2000.1.1。
林惠君(2006),立委不滿高鐵二次聯貸提供擔保品,中央日報,2006.3.30。
林峰田(2007),空間規劃理論的演進,http://myweb.ncku.edu.tw/~ftlin/research/%E7%A9%BA%E9%96%93%E8%A6%8F%E5%8A%83%E7%90%86%E8%AB%96%E7%9A%84%E6%BC%94%E9%80%B2.pdf。下載日期:2017.12.29
林文斌(2008),臺灣「發展型國家」的調適或轉型?政府、金融與企業間關係的考察,政治科學論叢,37期:p95-p150。
林貴貞(2010),軌道建設運用土地開發強化財務策略之探討,中華技術,85:64-71。
林美芬(2011),房市走向,專家、業者多空分歧,自由時報,2011.9.30
林文一(2015),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其缺憾:以台北迪化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卷4期:p423-p454。
林靜玟、施岑佩(2015),台灣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執行問題之探討,立法院預算中心。
承立平(2011),提升國家競爭力-國際競爭力評比架構之應用,研考雙月刊,35卷2期:p10-p27。
周志龍(1996),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空間規劃與都市政策-英國為例,歐美研究,26卷4期:p21-p69,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周志龍(1999),規劃理論的論爭與發展,都市與計劃,26卷2期:p165-p187。
周志龍(2001),台灣國土經營管理制度結構變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卷1期:pp.89-132,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周志龍(2002),全球化、國土策略與台灣都市系統變遷,都市與計劃、29卷4期:p491 -p512。
周志龍(2014),大都會城市區域崛起與全球化臺灣的多尺度治理挑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5卷2期。
周志龍、陳台智(2014),新自由主義都市開發策略的多尺度治理挑戰-大臺北新都會的案例分析,地理學報,72期:p31-p55。
周素卿、陳東升(1998),基層選舉下的地方政治與經濟利益:以房地產開發為例,陳明通、鄭永年主編(1998)「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p71-p126,台北:月旦。
吳聰敏(1988),美援與台灣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1期:p145-p158。
吳佩玲(1998),擔心凍省後「人亡政息」,開發高鐵特區,青埔提七建議,聯合報,1998.9.5。
吳典蓉(2002),為了高鐵,立委、台高幹部槓上了,業者指立委是高鐵風險因素之一,立委指政府擔保自應監督,中國時報,2002.5.11。
吳文彥、謝宏昌(2002),都市政治研究之典範轉型現象之探討,中山公共事務評論,3卷1期:p69-p91。
吳福祥(2007),高速鐵路通車紀念特刊,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吳清如、陳勝智(2013),臺灣地區鐵道車站站區開發之探討,捷運技術半年刊,第48期,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吳德榮(2014),亞洲經驗的回顧與反思—國家導向型發展理論的再出發,奇跡之後:東亞世紀的挑戰(羅金義編著),香港城市大學,p1-p16。
吳翠松、吳季昕(2014),地方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的共識動員分析:以苗栗護窯運動為借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7期:63-110。
吳敏菁(2016),縣府重擬標案,高鐵彰化車站特定區開發露曙光,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020003299-260405。下載日期:2017.03.15
邱大展(1999),高鐵建設計畫中土地開發之策略與作法,發表於1999年土地聯合開發研討會,高雄市。
邱金蘭(2000),資本適足率風險係數可望降低,財政部原則同意銀行聯貸案由100%降為20%,民生報,2000.2.3。
姜渝生(1992),從國土規畫觀點看國建計畫交通建設,1992年國土規畫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施建生(2010),重商主義的理論及其謬誤,經濟前瞻,128期:p71-p76。
凃函君(2013),臺灣丘陵區檳榔業的尺度政治與論述-以嘉義縣四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苗栗縣政府(2007a),擬定高速鐵路苗栗車站特定區主要計畫案。
苗栗縣政府(2007b),擬定高速鐵路苗栗車站特定區(第一期發展地區)細部計畫書。
苗栗縣政府(2014),變更高速鐵路苗栗車站特定區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書。
苗栗縣政府(2015),擬定苗栗縣區域計畫及研究規劃案。
洪一君(1998),財政部交出面協調高鐵融資,將由財政部次長與聯貸銀行協調融資計畫及財務規畫事宜,大成報,1998.9.3。
洪淑宜(2000),我國交通建設決策過程之研究-以臺北捷運系統(木柵線)及臺灣高速鐵路之個案分析,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洪培堯(2006),南科減振工程法律適用的探討---聲援謝清志博士,2006.6,台灣海外網http://www.taiwanus.net/news/news/2006/200809120020101879.htm,下載日期:2017.5.4。
高希均,石滋宜(1996),競爭力手冊,台北:天下文化。
徐世榮、廖麗敏(2011),建構民主人權的土地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4期:p403-p429。
徐世榮(2016),「區段徵收」就是一種土地炒作,全世界只剩臺灣還在實施,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1942,下載日期:2017.8.30。
徐進鈺(2014),新自由主義與成是治理專輯導言,地理學報,72期:p1-p3。
胡蓬生(2008),四方窯要拆?後龍人請命:數十年老窯位高鐵特定區徵收規劃成住宅窯體深具特色文化局協商保存,中國時報,2008.04.10。
唐飛(2011),台北和平之春:閣揆唐飛140天全紀錄,台北:天下文化。
桃園市政府(2010),變更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細部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案計畫書。
桃園市政府(2011),修訂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細部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案。
桃園市政府城鄉發展局(2014),航空城大利多!海軍桃園基地禁限建6月30日解除,桃園縣政府新聞稿。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017),桃園市文化景觀「土牛溝調查研究暨保存維護計畫」成果報告書。
孫中英(2000),皮爾:盼台灣高鐵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否認為高鐵問題專程來台,但站在做生意立場,希望投資結果有一定的透明度,民生報,2000.1.14。
崔曉文(2016),國內外高鐵配套政策、投融資模式和運營經驗,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10223到10229,下載日期:2017.5.28。
許瑞宋譯(2016),Harvey, D.原著,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台北:聯經。
殷寶寧(2016),〈社會住宅〉「家」或「住宅」?從都市生活到住宅的文化想像與社會共識,台北村落之聲,2016年8月,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19995。下載日期:2017.8.25。
游常山(2012),風暴,天下雜誌,254期:2012.7.6。
梁又文(2003),臺灣戰後經濟環境變遷與國土發展之研究—台灣經驗分析(1949-2000),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碧茹(2012) 焦點影評:裸體藝術家身體是畫筆、流浪才是歸宿,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RV_id=636。下載日期:2017.03.15
章倩萍(1998),郵儲貸款高鐵,免收0.18%手續費,短收40億元,郵務工會擬赴經建會抗議,聯合報,1998.12.21。
章倩萍(1999),政治力有否介入?公開投標書可釋疑,聯合報,1999.12.29;
陳東升、周素卿(1993),國家結構、政商關係與空間結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2期:p149-p183。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澄社。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巨流圖書公司。
陳麗紅(1996),從社經發展變遷論台灣土地發展管制系統建立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案。
陳麗紅(1999),從法系的觀點論地方政府之規劃裁量空間,國科會專題研究案。
陳中興(1999),劉泰英:建議政府投資高鐵千億,不改批判立場,指國民黨高層指示他提供協助,建議政府提供台高融資擔保,自由時報,1999.6.4。
陳中興(2002),同意高鐵動用700億備用貸款,爭取日本輸出貸款,因門檻過高受阻,我政府直接、間接融資高鐵達2800億,自由時報,2002.1.15。
陳怡伶、黎德星(2010),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變,地理學報,59期:p105-p131。
陳慶居(1998),留住高鐵何智輝促縣府速定站址:何抨擊縣府未明確向中央提報設站恐胎死腹中,中國時報,1998.10.22。
陳瀅世、林育諄、凃函君、吳秉聲、蘇淑娟、陳坤宏(2016),文化經濟在都市空間發展的體現與歷程:台灣四個都市個案比較的理論意涵,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6期:p15-p43。
陳東琪(2016),發揮高鐵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及改革委員會,https://journalistsresource.org/studies/international/china/china-high-speed-rail-economic-development。下載日期:2017.5.3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9),產業創新走廊推動方案總報告。
夏鑄九(1991),市民城市之浮現,二十一世紀,5期:p73-p85。
夏建中(1998),新城市社會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學研究,4期:p47-p53,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出版社。
夏淑賢(1999),高鐵中長期融資利率談攏了,以儲金加碼0.1個百分點計息,民生報,1999.1.5。
夏淑賢(1999),爭取得標,行動支持,歐鐵聯盟擬入股台灣高鐵10%,若獲得機電標將投入120億元取得股權,期望提高銀行團融資信心,民生報,1999.8.5。
夏傳位(2014),新自由主義是什麼?三種理論觀點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27期:p141-p166。
夏傳位(2015),台灣的新自由主義轉向:發展型國家的變異與挑戰,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馮正民(1995),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之迷思,尤清主編(1998)「跨世紀臺灣運輸、防災與區域發展(上)」,p243-p254,台北:前衛。
湯學新(2002),高鐵青埔站週邊,規劃輪廓浮現-殷琪訪朱立倫交換意見,以美紐澤西州和日本千葉縣為目標,擬設經貿園區及主題樂園,中華日報,2002.5.1。
黃興隆(1991),高速鐵路桃園站移設青埔,縣長不以為然,中國時報,1991.10.9。
黃瑞茂(1998),重讀「都市計畫」:規劃/設計作為空間專業實踐的策略,Tamkang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卷2期:p123-p131。
黃瑞瑩(1998),高鐵2800億融資來源敲定,經建會中長期資金2100億元、勞保、勞退、退撫基金各100億元,聯貸行庫400億元,工商時報,1998.9.26。
黃文杰(1998),高鐵各站地主代表串聯爭權益,決發動陳情,爭取提高容積率及土地發回比率,中國時報,1998.10.15。
黃瑞瑩(1998),法興業銀行擬提供台灣高鐵出口融資,經建會表歡迎,但台灣高鐵為避免匯兌損失,希望全數在國內借足,工商時報,1998.9.19。
黃明聖(1999),高鐵融資問題應速解決,民生報,1999.3.22。
黃如萍(1999),殷琪:高鐵融資七月不解決,考慮解約,公開懇求蕭揆出面召集各部會協調打開融資僵局,否則台灣高鐵八月考慮棄權,並要求政府賠償,中國時報,1999.6.11。
黃運喜(1999),高鐵被徵收戶的心聲,自由時報,1999.6.6。
黃東益、謝忠安(2014) 縣市合併改制議題之研究:以高雄市、臺南市及臺中市為例,東吳政治學報,32卷3期:p51-p129。
雲林縣政府(2003),擬定高速鐵路雲林車站特定區計畫書。
張景森(1988),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2&3期:p9-p31。
張景森(1993),地方政府、民眾組織與地方計劃:九0年代規劃的政治經濟學,國土規劃的挑戰,民間國建會特輯:台灣空間發展挑戰組,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5:p159-p176。
張麗堂(1995)譯,Hall, Peter原著,都市與區域規劃,台北:巨流。
張梅琳(1998),台灣高鐵將可足額融資2800億元,經建會支持,下周通過中長期資金申貸案,不排除整合其他資金支援,民生報,1998.9.7。
張怡文(1999),政院修鐵路法,純益超過25%本應用以擴充設備,民間BOT機構不受限,高鐵盈餘解套條款過關,中央日報,1999.07.23。
張晉芬(2001),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翰璧(2005),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05年12月20日。
張鐵志(2008),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政治邏輯:黨國資本主義的轉型與新政商聯盟1980-2000,台灣政治學刊,12卷1期:p104-p145。
張樞(2012),當前台灣都市環境塑造的困境與危機,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66期:p4-p10。
張容瑛(2014),臺北都會區港口城市的困局:再生中的基隆?地理學報,72期 : p5-p29。
曹俊漢(1999),高鐵這個BOT樣本,讓政府、民間、民眾都失去信心,聯合報,1999.6.1。
彭健禮(2016),高鐵特定區擬蓋社宅議員憂拖垮房價:質疑社宅評估需求後龍排第六,自由時報,日期:[2016.12.14]。
溫蓓章(2001),國家轉型與運輸規劃:臺灣南北高速鐵路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溫文佑(2010),戰後台灣鐵路史之研究—以莫衡擔任鐵路局長時期為例(1949-196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彰化縣政府(2011),擬定高速鐵路彰化車站特定區計畫(細部計畫)書。
發展建築超鐵路研究小組(1981),發展建築超級鐵路專題研究總報告。
廖石(2001),從都市企業化主義的觀點探討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城鄉均衡發展課題,都市與計劃,28卷2期:p155-p170。
廖本全、李承嘉(2003),「存在空間」的詮釋:傳統空間規劃的一個省察,台灣土地研究,6卷1期:p83-p104
葛永光(1988),民主化與台灣的政治發展,海華雜誌,p32-p40。
楊子葆(1991),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吸-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2、3期:p33-p103。
楊嘉慧(1998),推動高鐵,蕭揆撂狠話,點名高鐵局要完全參與,否則就沒有存在必要,可以裁撤,台灣日報,1998.8.14。
楊震海(1998),高鐵站址落後龍豐富明朗化:縣長重申立場不變高鐵局尊重其意見擬劃定特定區,中國時報,日期:[1998.11.06]。
楊友仁、蘇一志(2005),地方成長聯盟轉化與空間治理策略:以台南科學城為例,都市與計劃,32卷1期:p1-p23。
楊宜靜(2012),權力地景之生產:江仔翠農地的死與生,文化研究雙月報,133期。
趙榮耀(2010),監察公共工程—問題與省思,監察院。
趙建雄、王秋原(2004),區域差異與差異的生產-臺灣地區大眾運輸系統的差異地理,華岡地理學報,17:p53-p72。
蔡宜紋(2008),克難城市—戰後台灣都市計畫視野的反省,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朝陽(2000),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卷3期,中研院文哲所。
齊中熙、樊曦(2015),短短10年,中國悄然邁向“高鐵社會”,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01/26/c_133945792.htm。下載日期:2017.5.30
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9a),擬訂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計畫書。
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9b),擬訂高速鐵路新竹車站特定區計畫書。
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9c),變更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高速鐵路臺中車站地區)書。
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9d),擬訂高速鐵路嘉義車站特定區計畫書。
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9e),擬訂高速鐵路臺南車站特定區計畫書。
歐晉德(1998),公共建設在台灣之回顧與前瞻,營造天下,25 期:p4-p12。
樊啟明(2005),台博會預算卡住,朱立倫立院請託,TVBS NEWS,2005.3.29。
劉兆玄(1994),推動高鐵建設之要件,高速鐵路特刊(第一輯)1:3。
劉黎兒(1998),台灣高鐵,大陸高鐵都想要,日本猛撥如意算盤,只要工程,桃太郎不在乎虛名,中國時報,1998.7.2。
劉黎兒(1999),產經新聞:台灣高鐵將採日新幹線技術,報導引述,雙方將於明年1月底簽約,台高不予置評,僅透漏24日或31日為決標日,中國時報,1999.12.12。
劉坤憶(2002),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行政暨政策學報,34期:p57-p83。
劉志強、劉益雄(2012),新港牽田祭,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9&id=758。下載日期:[2017.03.15]
劉書璇(2013),苗栗縣後龍新蓮寺之信仰擴張與地方社會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劉俊雄(2015),文化資產與地方發展:苗栗古窯事件的公共對話,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1期:p93-p110。
監察院(2009),高鐡BOT策略與執行成效專案調查研究報。
監察院(2009),苗栗後龍古窯毀壞,監察院糾正苗栗縣政府,http://www.cy.gov.tw/sp.asp?xdURL=./di/Message/message_1.asp&ctNode=903&mp=1&msg_id=2436。下載日期:[2017.03.15]
鄭克興、黃瑞瑩(1994),增資不順,交部專案了解,工商時報,1999.4.20。
鄭克興(1998),高鐵臺中、桃園/新竹、臺南四站與台鐵/捷運共站營運,28項政府應辦事項在一年內達到台灣高鐵要求,高鐵局有信心,工商時報,1998.8.14。
鄭淑雲(1998),中央通過高鐵融資2800億,郵儲利率最高加碼幅度為1.5%,但承貸銀行恐難減免營業稅,台灣新生報,1998.10.22。
鄭克興(1998),證金不得投資債券型基金",工商時報,1998.12.18。
鄭克興(1999),殷琪:有決心推動高鐵工程,強調政府應辦事項應實質完成,沒有核心成員有意脫隊,工商時報,1999.5.31。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期:p1-p68。
鄭力軒、王御風(2011),重探發展型國家的國家與市場:以臺灣大型造船業為例,1974-2001,臺灣社會學刊,47期:p1-p43。
鄭崇銘(2015),流動、掠奪與抗爭-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南方家園文化。
衛建林(2007),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第三世界:二十大罪,香港傳真,No.2007-1:p1-p38。
盧倩儀(2014),歐債危機之新自由主義根源,政治學報,58期:p37-p71。
聯合報(1991),高鐵設站突然中選,麻雀變鳳凰,青埔王公顯靈?民眾興奮,聯合報,1991.10.9。http://www.chingsheng.org.tw/about.php,下載日期:2017.8.29。
聯合報地方新聞中心(1991a),地皮早已炒成天價,簡又新主張:桃園站改在中正機場,淘汰新竹、嘉義站,高鐵設站添變數,相關地主反彈大,聯合報1991年6月16日。
聯合報地方新聞中心(1991b),高鐵路線定案,地方有喜有愁,聯合報,1991.10.9。
聯合新聞網,用這價錢買下「鬼城」青埔房 慘遭父母責備,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272205。下載日期:2017.8.29
鍾文和(2007),高鐵通車苗栗豐富站土地價值高區段徵收與協議價購說明會座無虛席,中國晨報,2007.01.10。
鍾麗娜、徐世榮(2012),從權力的觀點審視土地徵收之結構性問題,社會科學論叢,6卷2期:p69-p100。
鍾道明(2012),臺灣高鐵BOT案決策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4期:p165-p218。
鍾麗娜、徐世榮(2013),都市政治與都市計畫之政經結構分析-以南科樹谷園區為例,台灣土地研究,16卷2期:p63-p87。
鍾志明(2015),後龍開發案連喊卡,高鐵特區願景難兌現,客家電視台, 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125519。下載日期:2017.03.15
戴伯芬(2006),評介歐門汀葛爾的《規劃理論》: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跨界對話,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3期:p107-p116。
戴秀雄(2014),由制度設計面向論抵價地式區段徵收,台灣法學新課題, 臺北市 : 臺灣法學會。
簡龍鳳、賴宗裕(2005),以權力與代理交互效果審視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所需用地制度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25卷2期:p179-p217。
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4期:p243-p288。
蕭全政(1989),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蕭芳華(1998),發展理論與臺灣展經驗-評「發展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中國行政評論,7卷4:p95-p122。
蕭憶德(1999a),政府應辦事項,六月底前可完成,廖慶隆強調高鐵相關小組盡力去做,對雙方繼續合作深具信心,青年日報,1999.5.31。
蕭憶德(1999b),殷琪:高鐵政策面干擾不斷,隱喻有些人根本不希望高鐵做下去,甚至還在銀行下了很重的毒,青年日報,1999.6.4。
羅斌文(1999),高鐵機電標,日、歐較勁激烈,兩集團放話增加投資、信用貸款、技轉利多條件,自由時報,1999,12.22
羅耀宗譯(2013),Stiglitz, J. E.原著。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臺北:天下雜誌。
藍逸之(2007),評析高高屏都市區域治理策略中的在地永續性定著:一個新自由主義空間的視角,建築與規劃學報,8卷2期:p115–p138。
藍逸之(2012),新自由主義下的香港治理─空間、再尺度化與制度策略,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博士論文。
蘇瑋璇(2015),葉匡時妙喻「高鐵原始股東玩財務槓桿:就像買2億帝寶,指出400萬」,聯合報,2015.1.16。
顧昕(2014),東亞奇蹟:政府積極干預主義的樣板戲?http://blog.xuite.net/watazhan/blog/208827056-%E6%99%82%E4%BA%8B%E7%AD%86%E8%A8%98%EF%BC%9A%E6%9D%B1%E4%BA%9E%E5%A5%87%E8%B9%9F%EF%BC%8D%EF%BC%8D%E6%94%BF%E5%BA%9C%E7%A9%8D%E6%A5%B5%E5%B9%B2%E9%A0%90%E4%B8%BB%E7%BE%A9%E7%9A%84%E6%A8%A3%E6%9D%BF%E6%88%B2%EF%BC%9F,下載日期:2017.12.25。
MoneyDJ理財網財經知識庫,https://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Title=%u8CC7%u672C%u9069%u8DB3%u7387,下載日期:2017.4.24

英文部分:

Amsden, A. 1990Asia”s Next Giant.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dams, N., J. Alden, and N. Harris (eds.) 2006.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lanning in an Enlarged European Union.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Albrechts, L. 1992. New challenges for urban policy under a flexible regime of accumul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2: 183-203.
Bradsher, K. 2009.China’s Route Forward. The New York Time,http://www.nytimes.com/2009/01/23/business/worldbusiness/23yuan.html?_r=1&pagewanted=all
———.2010.China See Growth Engine in a Web of Fast Trains. The New York Time,http://www.nytimes.com/2010/02/13/business/global/13rail.html?pagewanted=all
Brenner, N. 1999.Globalisation as reterritorailisation: the re-scaling of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Urban Studies 36(3): 431-451.
Brenner, N., 2004. New State Spaces: 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Rescaling of
Stateho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enner, N. and N. Theodore. 2002. Cities and the geographies of actually existing neoliberalism. Antipode 34(3): 349-379.
Brenner, N., Peck, J., and Theodore, N. 2010. Variegated neoliberalization: geographies, modalities, pathways. Global Networks 10(2): 182-222.
Castells M.1977. The Urban Question, MIT Press.
—.1985 The Specificity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ept.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U.C. Berkeley, Spring.
Cresswell, T. 2004.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 Wiley-Blackwell.
Dean, J., 2008. “Enjoying neoliberalism”, Cultural Politics, 4(1): 47-72.
Dardot, P. & Laval, C. 2014. The New Way of the World: On Neoliberal Society. London: Verso
Evans, P.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orsythe, M.2009. Is China's Economy Speeding Off the Rails? The New York Time,http://www.nytimes.com/2009/12/23/world/asia/23iht-letter.html
Fainstein, N. I., & Fainstein, S. S. 1983 .Regime strategies, communal resistance, and economic forces. In Restructuring the city (pp. 245-282). New York.
Groth, N. B. 2000. Urban systems between policy and geography. Regional Studies 34 (6): 571-80.
Guillen, M. 2001. Is Globalization Civilizing, Destructive or Feeble? A Critique of Five Key Debates in th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235-260.
Harding, A.1994. Urban regimes and growth machines: toward a cross-national research agenda.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29(3): 356-382.
Hall, T. and Hubbard, P. 1996.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new urban politics, new urban geograph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2): 153-174.
Harvey, D., 1975. The geography of capitalist accumul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rxian theory, Antipode, 7(2): 9-21.
———.1989a.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1989b. From managerialism to entrepreneuri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 capitalism. GeografiskaAnnaler 71B (1): 3-17.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Blackwell: Massachusetts.
———.2003. 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ckel, J.2012.A short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and how we can fix it).New Left Project opinion.http://www.newleftproject.org/index.php/site/article_comments/a_short_history_of_neoliberalism_and_how_we_can_fix_it (last accessed 5 September 2016).
Hodge, G. A., & C. Greve 2007.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3): 545-558.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 (ed.) 2012.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s, Methodologies, Tools and Applications. Hershey, Pa.: IGI Global.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s, Methodologies, Tools, and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 (USA)
Jessop, B. 1997.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re-imaging localities, redesigning economic governance, or restructuring capital? In N. Jewson and Susanne MacGregor, ed. Transforming Cities: Contested Governance and New Spatial Divisions. 28-41. London: Routledge.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55): 29-45.
———. 2002. The Future of Capitalist State, London: Polity.
Johnson, C.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s: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otz, David M., and Terrence McDonough (2010) Global Neoliberal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Pp.93-120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is: 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Terrence McDonough, Michael Reich, and David M. Kotz.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ftwich,A.1994. Governance, the State and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5:363-386.
Logan, J. R., and H. L. Molotch. 1987.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olotch, H. 1976. 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 toward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309-332.
Masser, I. 1980. The Limits to Planning , AIP Journal Vol. 51 No.1,pp39。
Mudge, S. 2008. What is neo-liberalism? Socio-Economic Review 6:703-731.
Nan.W.2014. China’s high-speed-rail net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tier cities. https://journalistsresource.org/studies/international/china/china-high-speed-rail-economic-development
Offe, C.1993.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olicy in East European transitions: antecedents, agents, and agenda of reform, Social Research Vol. 60, No. 4, The East Faces West,The New School Press. 649-684.
Onis, Z.1991.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Comparative Politics,24:109-126.
Rose, N.1996. Governing Advanced Liberal Democracies. In A. Barry, T. Osborne and N. Rose, ed. Foucault and Political Reason: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and Rationalities of Government. London: UCL Press. 37-64.
Stone, C. N. 1987. The study of the poli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 Stone & H. Sanders (Eds.), The poli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3-22.
———.1989. Regime politics: Governing Atlanta, 1946-1988.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Stoker, G. 1995. Regime theory and urban politics. In D. Judge, G. Stoker, and H. Wolman, ed. Theories of Urban Politics. 54-71. London: Sage.
Taylor, N. 1998.Urban Planning Theory Science 1945.London: SAGE.
Pierre, J.1999. Models of Urban Governance-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Urban Political, Urban Affairs Review , Vol.34, No.3, pp. 372-396.
Wade, R.1990.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yne, A. 1988. Transit, Land Use and Urban Form,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Architectur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Ward, K. 2000. Front rentiers to rantiers: active entrepreneurs, structural speculators and the politics of marketing the city. Urban Studies 37(7): 1093-1107.
Weaver, C. 1984.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Planning, Politics, and Social Context. Chichester [Sussex] and New York: Wiley.
Weiss, L. and Hobson, J.1995. 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hite, G.1984. Developmental States and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1:97-12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4: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 Published for the World Ban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