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文化政策對城市文化治理之影響:以高雄市1998-2016年為例
作者:盧佳君
作者(外文):LU, CHIA-CHU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光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文化政策城市治理文化治理空間理論創意城市cultural policycultural governancecity governancecreative citycity space trans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在全球化趨勢下,透過文化作為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已成為國家發展與城市治理的重要課題。其中文化如何成為治理的核心,而文化政策又如何藉由城市治理的過程因地制宜的實踐與發揮,並與在地資源結合達到加乘的效應,藉此從內而外翻轉城市的形象、發展方針與提升競爭力,是本論文關注的焦點。首先,彙整中央制定的文化資產保存、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創意產業三大文化政策中和城市發展相關的策略與作為,以釐清文化政策與城市發展間的相互關係與連結。其次,以高雄的城市治理為場域,透過分析高雄市文化治理的發展脈絡與模式,探討中央文化政策與在地文化治理兩者間的相互影響與關係,以及高雄城市治理的實際途徑與成果。接著,透過認同、城市空間轉變,以及創意城市三大相關理論,與高雄城市治理進行對話,藉此分析並綜論高雄市文化治理的脈絡、形式與內涵,並以亞洲新灣區作為理論與文化治理實務的驗證與連結,展現高雄朝向創意城市永續方向邁進的例子與願景。最終,檢視透過高雄市文化治理呈現的空間轉型與經濟效益、在地認同、公民權三者間的交互關係與效應,對台灣未來城市治理提出建議。
Due to the trends in globalization, to enhance the city’s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culture act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ity governance.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wo aspects: how does culture become the essence of governance? How to carry out cultural policies through the emerging process of city governance and local practice by combining local resources to transform the city’s image, to influence development agenda, and to upgrade competitiveness from inside out? First, the thesis began by synthesizing central cultural policies, mainly Culture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Community Empowerment and Creative Industry, as well as their actual strategic plans and conduct relating to city development. Second, utilizing Kaohsiung city governance as a domain,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context and patterns of Kaohsiung city cultural governance, to inquire into the inter-relations and influences between central cultural policies and local cultural governance, along with the actual channel and outcome of Kaohsiung city cultural governance. Then by using three relating theories, identity, city space transformation and creative city, to interact with Kaohsiung city governance, hence to analyze and to discourse the context, formation and content of Kaohsiung cultural governance. Furthermore, to testify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ories and actual cultural governance, this thesis takes the Asia’s New Bay Area as a current example and goal to demonstrate Kaohsiung’s ambition towards a creat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Finally, by examining the inter-relations and effects of space transformation through Kaohsiung city cultural governance between economic benefits, local identity, and civil rights, to contribute advices to future Taiwanese city governance.
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1996)。全國文化生活圈整體規劃先期研究案—文化生活圈文化硬體(展演)設施結案報告書。文建會委託研究案:未出版。
文化環境工作室(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3)。追尋人文與自然交會的新空間-2002文化環境年系列活動成果輯【上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a)。文化白皮書 2004。臺北:文建會。
文建會(2004b)。文化台灣:新世紀 新容顏。臺北:遠流。
文建會(2005)。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說明書。臺北:文建會。
方瓊瑤(2013a)。台灣文化設施發展概要。載於 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110-131)。臺北: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方瓊瑤(2013b)。台灣社區文化發展。載於 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144-179)。臺北: 先覺。
方瓊瑤(2015)。文化生活圈與在地文化產業結合。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7),頁 22-27。
王妃靚(2003a)。空間解放的文化中心。高雄畫刊, 1(4),頁 14-15。
王妃靚(2003b)。一座可以欣賞工程的橋。高雄畫刊, 1(4),頁 32-33。
王妃靚(2003c)。街頭旋轉咖啡杯。高雄畫刊, 3(7),頁 28-29。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改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52),頁 121-186。
王志弘(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世新人文社會學報(11),頁 1-38。
王俐容(2006)。全球化下的都市文化政策與發展:以高雄市「海洋城市」的建構為例。國家與社會(1),頁 125-166。
王啟川、吳哲瑋(2012)。高雄港灣再造─亞洲新灣區。城市發展(13),頁 44-78。
申學庸(1994)。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載於立法院第二屆第四會期教育委員會報告書。臺北:文建會。
吳冠涵(2013)。山海舊城慢慢行 從哈瑪星漫遊旗後。高雄畫刊(7),頁 46-49。
吳濟華、朱俊德(2010)。改變高雄城市意象的世運會 。城市發展(10),頁 8-33。
呂孟翰、陳家豪、黃仁甫、楊柏君、林哲弘(2012)。哈瑪星新濱廣三老街廓—市民守護自己的老宅。鼓山旗津社區報。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發行。
李宜玲(2003)。城市藝廊顯影。高雄畫刊,3(7),頁 12-17。
李宜珍(2003)。城市藝廊顯影—駁二藝術特區。高雄畫刊(7),頁 16。
周美鵑(2003)。歡迎來到哈瑪星。高雄畫刊(4),頁 36-37。
周凌霄(2012)。群聚效應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貢獻: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林玉珮(2005)。文藝復興在高雄。載於 新雙城記。(頁 46-49)。 臺北: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林志宏(2010)。世界遺產與歷史城市。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宛蓁、侯慶謀(2013)。建構願景-建築設計整合特論: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築師雜誌(10),頁 92-97。
林美秀(2003)。從風中出發。高雄畫刊(4),頁 42-43。
林婉綺(2012)。游移在社區營造與觀光之間―以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 26(4),頁 81-100。
林欽榮(2006)。三個台灣首都城市案例評析 : 台北、新竹、高雄,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臺北:新自然主義有限公司出版。
林欽榮(2013)。都市治理的綠色典範轉移:高雄城市再生。載於 高雄15 1998-2013高雄城市轉化紀實。(頁 68-74)。高雄:城市治理知識管理顧問(股)公司。
林雅麗(2005)。水的復育為高雄開啟生機。載於 新雙城記。(頁 50-57)。 臺北: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林雅麗、林玉珮(2005a)。 魔法棒將工業城市點成水與光的故鄉。載於 新雙城記。(頁 36-45)。臺北: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林雅麗、林玉珮(2005b)。環境優先,同等對待人類與所有物種。載於 新雙城記。(頁 66-79)。臺北: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林雅麗、林玉珮(2005c)。 市民感情與共識的基盤。載於 新雙城記。(頁 80-93)。 臺北: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林會承(201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遠流。
林會承(2013)。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簡史。載於 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48-71)。臺北市:先覺出版社。
林會承、江明親(2016)。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年報 2015。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林瑞梅(2012)。青春作伴好還鄉:美濃厚生社區實踐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林澄枝(1999)。序言。載於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頁 5-6)。 臺北市: 文建會。
林曉薇(2014)。產業文化資產保存推展在台灣的實踐與影響。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76),頁 33-39。
林熺俊、王子衛(2003b)。城市光廊點亮了什麼。高雄畫刊, 3(7),頁 8-9。
金恆鑣(2001)。台灣的綠色保險絲。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非非(2003)。水岸珍藏館。高雄畫刊(3),頁 46-48。
洪菀蔆(2009)。挑戰捷運:橋頭糖場與樂生療養院的保存運動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1997)。美濃鎮誌。高雄縣:美濃鎮公所。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倪再沁(2005)。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與挑戰。藝術家(356),頁 334-337。
倪輔第(2000)。病貓或猛虎?高雄港沉苛待解。高雄畫刊(1),頁 16-19。
倪鵬飛、張躍、侯永平、于宏偉(2010)。青島城市國際競爭力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容真(2003a)。坐渡輪去喝咖啡。高雄畫刊(2),頁 22-23。
容真(2003b)。內惟埤文化園區與美術館—周末美術館。高雄畫刊(4),頁 56-57。
徐麗霞(2011,5/30)。 歷史.地景.文學──劍潭勝蹟與劍潭詩作管窺。 於「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明清語言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載於 頁95-130。 臺北。
高育屏(2009)。甜甜的滋味:高雄橋仔頭糖廠文化資產營造與社區參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2010)。 水光雲影前鎮河。載於 活力高雄-2009高雄市工務建設(27)專輯。(頁 22-23)。 高雄: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2)。高雄文明史:地理篇。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2000)。序。高雄畫刊(1),頁 6。
張御蘭(2000)。六年後 捷運的列車就要開!。高雄畫刊(2),頁 6-15。
張筧(2013)。生態永續、幸福永續—訪景觀設計師郭中端。高雄畫刊(2),頁 7。
郭中端(2011)。宜居城市 宜人居也宜萬物居。高雄畫刊, 4(6),頁 12-18。
郭立偉(2002)。捷運+藝術。高雄畫刊(2),頁 36-38。
陳仁勇(2006)。愛河名稱沿革考。高市文獻, 18(2),頁 118-131。
陳月素(2003a)。水光流轉再見清澈河流。高雄畫刊, 5(6),頁 36。
陳月素(2003b)。汙水下水道博物館。高雄畫刊(11),頁 34-35。
陳世良(2011)。高雄大成氣度 國際建築大師加持。高雄畫刊, 1(1),頁 34-37。
陳存永、吳嘉昌、黃育仁(2012)。打造亞洲新灣區:土地使用和軌道建設的整合型發展計畫。城市發展, 13,頁 44-78。
陳其南(1999)。結語:從政府到民間。載於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頁 92-93)。 臺北市: 文建會。
陳采欣(2010)。文化、創意、多樣性:從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探討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治理。「2010文化軌跡:文化治理的挑戰與創新」發表之論文,臺北。
陳郁秀(2007)。蕨類王國。載於陳郁秀(主編),鑽石台灣—多樣性自然生態篇。(頁 105-115)。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秀(2009a)。用「心」打造史上最成功市運會。藝術家雜誌(412),頁 322-329。
陳郁秀(2009b)。2009高雄世運會開閉幕式藝術總監工作觀察報告。:未出版。
陳郁秀(2010)。鑽石台灣:多元歷史篇。臺北:玉山社。
陳郁秀(2013a)。文化政策的形成與文化政策的內涵。載於 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20-45)。 臺北: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秀(2013b)。遠見—談《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之影響。載於 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135-142)。 臺北: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秀(2013c)。文化創意產業。載於 文創大觀1: 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180-225)。 臺北: 先覺出版社。
陳郁秀(2013d)。 台灣的地方文化館。載於 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頁 322-324)。 臺北: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秀(2014a)。創意行政三部曲-「做!就對了!」。兩岸傳媒(11),頁 12-17。
陳郁秀(2014b)。揚帆—航向新世紀的大高雄。Event Platform 活動平台雜誌, 58,頁 88-89。
陳郁秀(2015a)。以創意行政擘劃台南產業創新。載於 台南市產業創意行動論壇結案報告書。(頁 3-6)。臺南: 臺南市政府。
陳郁秀(2015b)。文創大觀2台灣品牌來時路。臺北:先覺出版社。
陳郁秀(2015c)。用「心」打造的國際「台灣品牌」。載於 文創大觀2:台灣品牌來時路。(頁 214-245)。臺北: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惠芬(2008)。走出「文化沙漠」:戰後高雄的文化建設(1945-2004)。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傅啟倫(2014)。創新會展城市 高雄。Event Platform 活動平台雜誌(66),頁 26。
黃茜芳(2009)。東方遇見西方—2009高雄世運公共藝術豐富多彩。藝術家雜誌, 9(412),頁 330-333。
黃義俊、劉鎮國、許維真(2012)。高雄亞洲新灣區的發展策略:從城市行銷的觀點。城市發展, 13,頁 27-43。
葉娜慧(2003a)。圓環VS廣場。高雄畫刊(4),頁 12-13。
葉娜慧(2003b)。一路散步到海邊。高雄畫刊(4),頁 38-39。
廖桂敏(2004)。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劉怡伶(2011)。市政中心轉移 高雄跨時代變遷。高雄畫刊(3),頁 2-5。
劉俊裕(2011)。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絡:一種文化治理的轉向與批判。Intergrams, 11(2)。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2014a)。高雄世界貿易展覽會議中心。建築師雜誌(480),頁 48-55。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2014b)。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建築師雜誌(482),頁 38-47。
劉鴻暉、方瓊瑤(2012, 2012/10)。 台灣文化機構與政府職能轉型之研究。 於「第五屆台菲學術交流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載於殷寶寧、劉鴻輝(主編),頁169-188。 新竹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鄭水萍(1997)。台糖紀事:橋頭篇。高雄:高雄縣橋頭鄉公所。
鄭淑娟(2000)。周禮良:打通高雄交通任督二脈。高雄畫刊(1),頁 30-31。
謝長廷(2000)。捷運是城市再造工程的起點。高雄畫刊(2),頁 16-21。
蘇明如(2010)。誰的品味?誰的城市?如何多樣?怎麼治理?高雄城市文化政策官方文本窺探。「文化研究學會2010年會。台南市:文化研究學會。」發表之論文, 台南。
Baker, B. (2011). Foreword City Branding: Theory and Cases.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BOP. (2014). World Cities Culture Report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citiescultureforum.com/assets/others/World_Cities_Culture_Report_2014_hires.pdf
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R. Nice, Tra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rubaker, R., & Cooper, F. (2000). Beyond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ety, 29(1), 1-47.
Bulmer, M. (1984).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Macmillan Press Ltd and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untrock, D.(2013)。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Wei Wu Ying Cultural Center)。建築師雜誌, 10,頁 98-101。
Carbtree, B. F., & Miller, W. L.(2007)。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黃慧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衡譯)。臺北:韋伯文化。
Cooke, P. (2006). Introduction: Reginal asymmetries, knowledge categories and innovation intermediation. In P. Cooke & A. Piccaluga (Ed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New York: Routledge.
Cooke, P. N., & Lazzeretti, L. (2008). Creative Cities: an introduction Creative Cities, Cultural Cluster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Dinnie, K. (2011).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ity Branding City Branding: Theory and Cases.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Ecorys. (2011). Ex-post evaluation of 2010 European Capitals of Culture. Birmingham: Ecorys.
Florida, R.(2010)。創意階層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司徒愛勤譯)。北京:中信出版社。
Foucault, M. (1991). 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ell, C. Gordon, &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GmbH, R. (2008). Eu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2010.
Grossberg, L. (1996). Identity and Culture Studies-Is that all there is? In S. Hall & P. d. Gay (Eds.), Culture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Haas, P. M. (1992). 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1), 1-35.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 Gay (Eds.), Culture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Harvey, D. (1991). The urban face of capitalism. In J. F. Hart (Ed.), Our changing cit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Harvey, 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王志弘譯)。臺北:群學。
Hesmondhalgh, D., & Pratt, A. C. (2005).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1(1), 1-14.
Kooiman, J.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Kumar, R.(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臺北:學富。
Landry, C.(2008)。創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楊幼蘭譯)。臺北:馬可孛羅。
Landry, C. (2012). The Origins & Futures of the Creative City. Bournes Green: Comedia.
Lillian(2011)。磚瓦陶瓷 堆疊出高雄「藝」相。高雄畫刊, 3(4),頁 34-37。
Miles, M. (2007). Cities and Cultur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iller, T., & Yudice, G.(2006)。文化政策(Culture Policy)(蔣淑貞、馮建三譯)。臺北:巨流。
Neuman, W. L.(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朱柔若譯)。臺北:揚智。
Richards, G., & Wilson, J. (2004). The Impact of Cultural Events on City Image: Rotterdam, Cultural Capital of Europe 2001. Urban Studies, 41(10), 1931–1951.
Ritchie, J., & Lewis, J.(2008)。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藍毓仁譯)。臺北:巨流。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osaldo, R. (1989). Culture & Truth: The Remaking of Social Analysis. Boston: Beacon Press.
Rosenau, J. N. (1992). Governance, order, change in the world politics. In J. N. Rosenau & E. Czempiel (Eds.),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ntiso, C. (2001). Good Governance and Aid Effectiveness: The World Bank and Conditionality. The Georgetown Public Policy Review, 7(1), 1-22.
Smith, R., & Warfield., K. (2007). The creative city: a matter of values Creative Cities, Cultural Cluster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Strauss, A., & Corbin, J.(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濤石文化。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ebb, B., & Webb, S. (1932). Methods of Scocial Study. London: Longmans Green.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ukin, S.(2010)。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Landscapes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臺北:群學。
Zukin, S.(2012)。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Naked City: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s)(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臺北:群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