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便利商店產業之地理學研究
作者:蘇祥慶
作者(外文):SU, SIANG-CI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洪富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便利商店零售地理學空間自相關分析網格式資料座位區convenience stores (CVS)retail geography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raster dataseating are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便利商店已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迄今國人對此類商業零售空間的認識卻尚多停留在經濟獲利層次,缺乏與區域發展及地方生活間的關聯。本研究透過區位理論的驗證、空間統計方法的改良與應用,以及消費者本位的田野實察結果,審視便利商店產業在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區位問題與地方連結。
  研究結果顯示,在全國與區域尺度下,便利商店產業於北臺灣地區擁有較快速的發展步調與普及率,於中南部地區則尚集中於都市地帶;2007年以前空間群聚伴隨著各通路商圈競爭而不斷擴張與增強,2008年後少見大規模的展店活動,多以原址翻新或近鄰搬遷的方式延續既有商圈,產業空間擴散與群聚型態的演變過程,除突顯了人口數量的流動外,亦在人口結構上反映了地方發展的現況與前景。
  在鄉鎮市區尺度下,本研究利用網格式資料克服空間統計常見的可調整地區單元問題,並證實歷來微觀研究所歸納的區位要素與商圈範圍,均較適用於雙北都會區,在中南部地區則需考量區域發展與人口結構的差異予以調整。而在通路門市的並存現象上,近十年來雙北市已演變為統一、全家兩大通路為主之並存態勢,統一超商僅在台北市獲得相對的商圈優勢,在新北市多數地區已與全家便利商店呈現五五波發展;萊爾富除鞏固三重、內湖等區之早期商圈優勢外,亦著重於南桃園郊區地帶之發展,且較迴避與統一超商發生商圈重疊之情形;來來超商於基隆地區的商圈優勢,則因統一、全家兩大通路的擴張而逐漸流失。
  在社區鄰里尺度下,便利商店來客使用座位區之比例與頻率,乃隨著門市商圈區位不同而有所差異,而大眾交通運輸的便利性,以及座位的數量、配置與機能,亦會影響座位區的來客組成與停留時間,便利商店已由過去單純著重快速、便捷的商品販售據點,轉變為多功能的社區服務中心,除滿足消費者經濟生產與日常生活的需求外,門市整合物流、金流與資訊流的加值服務,更使座位區連結了不同社群與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社會關係。
Convenience stores (CVS) have beco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he daily life of Taiwanese people, so far,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such commercial retail space is still at the economic profit level, lack the linkages with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lif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local links of the CVS industry at different geographic scales by verification of location theory,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patial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consumer-oriented field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on the macro level the CVS industry has a relatively fast pace of development and penetration in the northern Taiwan, and is still concentrated in the urban area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The space clustering of CVS continues to expand and strengthen with the competition of various brands before 2007, after 2008, there were few large-scale store expansion activities and it was common to continue the existing business district by renovating in situ or moving to a nearby locatio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pace diffusion and clustering patterns highlighting the flow of population and reflec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local development by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the meso level, this study overcomes 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common in the spatial statistics process by using raster data, and confirm the location elements and the scope of the business circle that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e micro-study were both more suitable for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with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the past ten years,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have evolved into a coexistence of the two major brands: 7-ELEVEN and FamilyMart, 7-ELEVEN only gains relative business advantage in Taipei City, and has fierce spatial competition with FamilyMart in most areas of New Taipei City. Hi-Life consolid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early business districts in Sanzhong and Neihu,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urbs of Southern Taoyuan, avoidance the business circle overlap with 7-ELEVEN. The advantage of OKmart's business district in Keelung is gradually lost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7-ELEVEN and FanilyMart channels.
On the micro level, the ratio between the average daily headcounts and the average seat usage count is different during peak and off-peak period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business district, the number,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eats will also affect th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residence time of the client. CVS have transformed from a simple and fast-moving commodity sales base into a multi-functional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in addition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consumers for economic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the store's integrated value-added services of logistics, money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make the seating area link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中文部分
一、書籍
Anthony Giddens著,李康、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新北市:左岸文化。
田中陽(2013)日本7-11永無止境的創新,新北市:大智通文化行銷。
交通部統計處(2017)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台北市:交通
  部。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0次修訂),台北市:行
  政院主計總處。
吳鄭重(2010)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新北市:聯經
  出版。
李仁芳(1995)7-ELEVEN 統一超商縱橫台灣:厚基組織論,台北市:遠流出
  版。
許英傑(2004)零售創新:7-ELEVEN成功之秘,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合研究方法,台北市:精
  華書局。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詹氏。
曾光華(2016)消費者行為:洞察生活、掌握行銷3/e,新北市:前程文化。
黃憲彥、張完珠(1996)便利商店論壇,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經濟部商業司(2000)便利商店經營管理技術實務手冊,台北市:經濟部。
榎本篤使著,黃立萍譯(2018)地點學,台北市:大世文化。
薛益忠(2006)都市地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續方知行、田口香世著,王慧娥譯(2015)又近又方便:7-ELEVEN何以滲透你
我的生活?,台北市:上奇時代。
二、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王丹娜、馮冠超、王麗卿(2014)觀光酒廠消費者購買行為之觀察研究:以林
  口酒廠為例,2014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41-53。屏
  東:國立屏東大學。
王志弘(2012)日常消費的地方連結與脫節:新北市三重區個案研究,國立台
  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9:1-26。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
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47-99。
李柏堅、詹景雯、林振強(2015)Google地圖輔助建立7-11便利商店營收模
  型,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4期,105 - 125。
李慶忠、陳震武、羅德章、洪富峰(2012)台中港轄區海域刑事案件空間分
  析,台灣海事安全與保安研究學刊,3(4):39-60。
胡立諄、賴進貴(2006)臺灣女性癌症的空間分析,台灣地理資訊學刊,4:
  39-55。
胡金印(1980)中和永和地區商業之空間結構,地理研究,6:243-272。
張秀玲、鄒克萬、張曜麟(2000)都市地價之空間動態變化特性研究,地理學
  與區域發展學術討會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地理系。
梅明德、許御衡、邱玉文、蔡靜慧(2009)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輔助連鎖式商店
  開設位址評選,地理資訊系統季刊,3(2):21-31。
郭俊麟(2010)GIS與老舊地形圖在網格式歷史人口分布的應用,2010數位典
  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70。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
  境資源學系。
陳佳筠(2001)臺灣量販店─一個新零售地理學的討論,地理研究,35:65-
  84。
溫在弘、劉擇昌、林民浩(2010)犯罪地圖繪製與熱區分析方法及其應用:以
  1998-2007年台北市住宅竊盜犯罪為例,地理研究,52:43-64。
鄒克萬(2000)區域人口分布之時空分析,土地科學學報,1:33-50。
廖興中(2013)臺灣小兒科醫療資源空間可接近性分析,公共行政學報,44:
  1-39。
榮峻德、孫志鴻、李萬凱(2005)普查資料之空間資料挖掘研究—以台北市便
  利商店區位分析為例,台灣地理資訊學刊,2:45-56。
蔡文芳(2000)星巴克人的誕生─都市咖啡消費空間的解讀,地理研究,32:
  147-166。
蔡文彩
  (1978)基隆、臺北、桃園地區中小都市主要商店街機能活動的研究,地
  理研究,4:117-150。
  (1980)高屏地區各市鄉鎮主要商店街機能活動之地理學研究,地理研
  究,6:71-114。
鄧志松(2006)選舉的空間因素: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國家發展研究,6
  (1):89-144。
賴進貴、葉高華、張智昌(2007)投票行為之空間觀點與空間分析-以臺灣2004
  年總統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4(1):33-60。
謝純瑩、周國屏(2002)應用空間自相關分析於人口老化時空變遷之研究,人
  口學刊,25:91-119。
譚柏雄(1981)臺灣西部中型都市中心商業區內部結構之比較研究,地理研
  究,7:277-303。
蘇祥慶(2017)臺灣便利商店之空間分布及其區域差異:1987 - 2016年,環境
  與世界,32:23-60。
三、學位論文
方傑(1995)應用地理資訊系統輔助連鎖便利商店立地分析:以楊梅市區為
  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世坤(1983)連鎖化便利商店之位置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健銘(2000)土地利用空間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吳佳紋(2009)夢時代購物中心零售地景之形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
吳若婕(2017)便利商店展店選址因素及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
  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世彰(2002)連鎖便利商店與都市住宅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關係之研究:以台
  南市東明里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李仰哲(1991)連鎖便利商店店址選擇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銘賢(2016)便利商店座位數對營業額之影響分析─以F便利商店為例,南
  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侯東旭(1996)連鎖化便利商店店址選擇與銷售額關係研究-以台北市地區統
  一超商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子鵬(2005)應用7-11超商成功模式於選點分析機制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
  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高順興(1997)智慧型便利商店店址決策支援系統,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高銘賢(2004)促銷方式、商圈型態對促銷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全家便利商店
  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張嘉惠(1999)台中市量販店、超級市場及便利商店空間分佈之研究,逢甲大
  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煒怡(1995)連鎖便利商店區位因素與營業額之關係-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
  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伯任(2011)不均的醫療空間:以東臺灣為研究場域,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
  化學系碩士論文。
許玲瑋(2011)平價時尚風:85 度C 的零售地理與文化經濟,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財賢(2016)連鎖便利店選址作業模式之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EMBA班碩士論文。
陳淑娟(1993)零售賣場設計與現場消費行為關係之探索研究-以百貨公司為
  例,元智工學院商業及管理學類碩士論文。
黃千倫(2017)連鎖便利商店區位選擇關鍵因素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
  系碩士論文。
黃宇禎(2017)便利商店作為生活博物館的物質考掘與文化再現,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清枝(1993)便利商店商圈範圍、形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常勝(2013)大型化便利商店之消費者行為研究—以7-ELEVEN都會區門市為
  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朝雄(2003)百貨公司賣場人性化設計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
  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歐虹蘭(2004)全球在地化的生活空間─羅東鎮的7-ELEVEN便利商店對地方生
  活的影響─,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鄭子麒(2011)台中市便利商店空間擴散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裕霖(2016)以AHP方法探討台灣連鎖便利店與量販店之選址因素分析,國
  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力仁(2002)連鎖便利店店址選擇評估模式之研究–運用模糊AHP法,國立
  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文彬(2006)台灣半導體產業群聚核心之調查與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
  碩士在職專班營建技術與管理組碩士論文。
四、新聞報導
尤子彥
  (2001)。統一超 零售業龍頭 母以子貴佳話。聯合報,22版,財經焦
  點。
  (2002)。沒有便宜大戰 哪來便當革命。聯合報,5版,話題。
王家英
  (1997)。大型連鎖便利店 推動市場巨輪。經濟日報,23版,商業。
  (1997)。便利商店擴點 中南部開戰。經濟日報,23版,商業2。
  (1997)。統一超商導入POS好處看得見。經濟日報,34版,商業脈動。
  (1998)。便利店設立美食站 新鮮出擊。經濟日報,34版,商業脈動。
  (1998)。便利商店業全力整頓弱質店。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1998)。統一超商康是美星巴克 團體戰奏捷。。經濟日報,38版,商業
  脈動。
  (1998)。統一超商邁入單店行銷管理。經濟日報,33版,商業要聞。
  (1998)。富群超商 布建加盟連鎖體系。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1998)。富群超商 開放加盟加速展店。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1998)。經營統一超商複數店 賺得多。經濟日報,10版,創業生財。
  (1999)。全家綜合物流中心12月啟用。經濟日報,33版,商業要聞。
  (1999)。便利商店 無形商機 有搞頭。經濟日報,34版,商業脈動。
  (1999)。統一超商 新店新模式。經濟日報,37版,商業要聞。
  (1999)。統一超商2,200家店 提前達成。經濟日報,34版,商業脈動。
  (1999)。統一超商邁向國際聯合採購階段。經濟日報,03版,焦點新
  聞。
  (1999)。複合店 未來走向 統一計畫兼營加油站。民生報,25版,家庭
  消費。
  (1999)。擴大加盟據點 才能厚植戰力。經濟日報,34版。商業脈動。
  (2000)。OK便利店破500家。經濟日報,37版,產業要聞。
  (2000)。四超商合組便利達康 上路。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2000)。全家便利商店深耕西海岸。經濟日報,37版,商業要聞。
  (2000)。便利商店戰火 延燒鄉鎮小城。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2000)。統一超商利誘特許加盟店。經濟日報,37版,商業要聞。
  (2000)。超商拓展特殊通路各顯神通。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2001)。全家與屏榮合資鮮食工廠起跑。經濟日報,34版,商業脈動。
  (2001)。大智通成最大雜誌物流中心。經濟日報,38版,商業脈動。
  (2001)。便利店卡位 炒高門市租金。經濟日報,37版,商業要聞。
  (2001)。便利商店拓點 特許加盟風行。經濟日報,37版,商業要聞。
  (2001)。便利商店朝複合化經營。經濟日報,37版,商業要聞。
  (2001)。萊爾富資源整合管理系統上路。經濟日報,38版,商業要聞。
  (2002)。加強預購及鮮食 可能與百貨業合作銷售。經濟日報,38版,商
  業要聞。
  (2002)。四家超商品牌整合 心結難解。經濟日報,16版,傳統、綜合。
  (2002)。門市去蕪存菁 提升獲利。經濟日報,38版,商業要聞。
  (2002)。便利超商展店步伐趨審慎。經濟日報,15版,商業要聞。
  (2002)。統一40元國民便當 賣翻天。經濟日報,38版,商業要聞。
  (2003)。全家快速展店 租下台糖 43家超商。經濟日報,6版,企業要
  聞。
  (2007)。萊爾富化弱為強 逆境中烘焙新商機。經濟日報,A14版,企管
  副刊。
  (2007)。超商與現烤麵包 戀曲2007。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王家英、曾梁興(1999)。統一超商進駐中油加油站 開跑。經濟日報,37版,
  行銷天地。
王家英、詹惠珠(1999)。開發出清全家便利商店股權。經濟日報,14版,上
  市公司1。
王傳聰(1991)。連鎖超市便利商店長大了。經濟日報,19版,國內行情 工商
  服務。
王瑞堂
  (1989)。統一超商經營本錢雄厚 嘉義其他同業備受壓力。經濟日報,06
  版,產業2 石化、塑膠、紡織、食品。
  (1990)。雲嘉不再是便利商店沙漠區。經濟日報,06版,產業2 石化、
  塑膠、紡織、食品。
王韶憶(2017)。超商轉入超市模式。聯合報,C7版,消費。
王慧欣、陳慧敏(2005)。超商業績成長逾一成。經濟日報,A11版。
王慧馨
  (2005)。OK便利店 跟美國總部分手。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通。
  (2005)。虛擬通路嗆紅 超商搶搭順風車。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
  通。
  (2005)。超商品質大戰 突破天花板效應。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
  通。
  (2005)。壓迫式競爭 雙效合一。經濟日報,A15版,商業流通。
古亞薇(2003)。1條墾丁路 10家超商。聯合晚報,3版,話題新聞。
何佩儒(1998)。統一桂冠擴充低溫食品流通業務 分別設立低溫物流中心 發展
  冷凍食品網路行銷。經濟日報,26版,綜合產業。
何雅玲
  (2004)。便利商店新店型突圍。民生報,A6版,周末Shopping。
  (2004)。現煮咖啡香 超商半價請你嘗。民生報,B6版,消費資訊站。
  (2004)。超商颳複合風。民生報,A6版,消費資訊站。
  (2005)。便利商店 搶攻鄉鎮。民生報,A6版,消費資訊站。
  (2005)。通路鬧革命 市場新勢力。民生報,A6版,消費資訊戰。
呂玉娟(2007)。智慧型商店 Qshop創新業態。經濟日報,C5版,創新經營。
李至和
  (2008)。省錢當號召 超商皮繃緊。經濟日報,A11版,企業要聞通路鬧
  革命 市場新勢力。
  (2009)。扮變形金剛 便利店多角化經營。經濟日報,A15版,產業商
  業。
  (2009)。調整策略 祭出超商量販價。經濟日報,A15版,產業商業通路
  鬧革命 市場新勢力。
  (2010)。20年新高連鎖業明年增3,000店。經濟日報,A18版,產業商
  業‧零售流通。
  (2010)。統一超 強打品牌商品。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2。
  (2011)。全家搶市 打造特色商圈。經濟日報,C1版,證券產業。
  (2012)。全聯 衝連鎖零售二哥。經濟日報,A17版,產業焦點通路鬧革
  命 市場新勢力。
  (2013)。全聯蓋鮮食廠 搶主婦商機。經濟日報,A4版,焦點通路鬧革命
  市場新勢力。
  (2013)。統一超鮮食將賣贏麥當勞。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2013)。超商雙雄 逆勢站上新高。經濟日報,A3版,話題。
  (2014)。超商突圍 強打特色門市。經濟日報,A18版,產業焦點2。
  (2015)。統一星巴克 小七設櫃。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2015)。義美全家深度結盟 尬統一。經濟日報,A5版,焦點。
  (2016)。全家衝3,000店 新里程碑。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
  (2016)。全家複合店 主打一站購足。經濟日報,A16版,產業‧稅務法
  務。
  (2016)。超商搶觀光財 推特色門市。經濟日報,A4版,焦點。
  (2017)。連假效應 超商業績超預期。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2017)。誰是超商龍頭 讓鈔票公投。經濟日報,A3版,話題。
  (2018)。統一超全家大型店搶市。經濟日報,A5版,焦點。
  (2018)。統一超無人店 獨創AI辨識。經濟日報,A5版,焦點。
  (1992)。從「鄉村包圍城市」慎選開店地點 OK便利商店經營穩扎穩
  打。經濟日報,29版,工商服務專業。
李佳濟(1995)。地方型連鎖店被大型連鎖業併購是未來趨勢。經濟日報,33
  版,商店經營。
李孟璇(2017)。【百強企業統一】統一如何再走50年?羅智先這樣說。鏡週
  刊。2019/2/10,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123fin010。
李詳明(1993)。萊爾富UC強調互利。經濟日報,15版,工商服務。
周德惠、邱淑芬、陸倩瑤(1998)。國產汽車 把全家便利商店股權賣給國民
  黨。聯合報,03版,焦點。
林茂仁
  (2006)。OK便利店 下修總店數。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通。
  (2006)。五大超商展店 今年衝700家。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通。
  (2006)。全店行銷 不跟進就挨打。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通。
  (2006)。全家展店 提前達2,000家。經濟日報,C8版,綜合產業。
  (2006)。特許加盟與委託加盟。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通。
  (2007)。五大超商 衝破9,000店新高。經濟日報,A10版,企業要聞。
  (2007)。全家新門市 將貢獻營收20億。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3)。
  (2007)。全家整併福客多 營收將挹注20億。聯合報,B8版,股市搖錢
  樹。
  (2007)。挖店大戰 一觸即發。經濟日報,A10版,企業要聞。
  (2007)。統一超全家 拚展店。經濟日報,A10版,商業流通。
  (2007)。統一超搞活商場 年營收躍增。經濟日報,A8版,企業要聞。
  (2007)。福客多 去年每股慘賠5.2元。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3)。
  (2008)。四大超商 展店變慢了。經濟日報,D6版,上市櫃公司(3)。
  (2008)。吃吃喝喝 便利店也有美味。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2008)。超商展店 腳步放慢。經濟日報,D6版,上市櫃公司(3)。
  (2008)。超商業 強攻麵包複合店。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2)。
  (2009)。超商今年卯勁拓點。經濟日報,C7版,上市櫃公司3。
林茂仁、邱馨儀(2007)。超商聯姻 福客多加盟全家。經濟日報,A1版,要
  聞。
林茂仁、黃仁謙(2007)。全家伯朗牽手 挑戰統一City Café。經濟日報,A10
  版,商業流通。
林真美(1998)。統一超商開店哲學。經濟日報,39版,副刊 企管。
林翠娟
  (2000)。便利商店下鄉 闢新戰場。民生報,33版。
  (2001)。超商卡位戰 愈打愈靈活。民生報,A4版,消費資訊站。
邱馨儀(2010)。全家 明年盈餘拚增。經濟日報,C6,上市櫃公司3。
邱馨儀、陳慧敏(2005)。頂新入股全家 突破通路防線。經濟日報,A5版,每
  日話題。
邱馨儀、費家琪
  (1992)。人口增加 風景區多 便利商店朝市郊打天下。經濟日報,18
  版,消費。
  (1992)。便利店各有各的地盤。經濟日報,18版,消費。
洪雅齡(2008)。租金太貴 三角窗不再搶手。經濟日報,C3版,我要做老闆。
倪浩倫(2016)。外食人口破千萬 近8成超商解決。中時電子報。2019/2/9,取
  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19000422-260114。
夏淑賢
  (1994)。旗下萊爾富便利商店設物流中心 要讓每分錢充分發揮效益。經
  濟日報,09版,企業要聞。
  (1996)。便利店密集展店步步為營。經濟日報,14版,產業(1)。
  (1996)。便利商店 好鄰居牌掛帥 衝刺分店家數。經濟日報,6版,商戰
  風雲。
  (1996)。便利商店密集展店步步為營。經濟日報,14版,產業(1)。
  (1996)。便利商店淘汰弱質店 壯士斷腕。經濟日報,18版,商業1。
  (1996)。富群超商培訓人才捨得花錢。經濟日報,13版,企業與人。
  (1998)。公平會將查是否違反公平法。經濟日報,03版,焦點新聞。
  (2016)。農會超市變超商 24小時不打烊。聯合報,B2版,高澎新聞。
  (2017)。農會超市結盟超商 附K書中心。聯合報,B2版,高澎新聞。
高蘭馨(1997)。便利商店業進入系統戰時代。經濟日報,27版,商業2。
張海琳
  (1991)。超商委託加盟成趨勢。經濟日報,11版,商業。
  (1991)。潘進丁把小生意做成大事業。經濟日報,11版,商業。
張甄薇
  (1997)。全家便利店500家目標可望提前達成。聯合報,23版,產業。
  (1997)。便利超商 瞄準交通旅遊點。聯合報,23版,產業。
  (1997)。統一超商市場保衛戰,精簡人事加速擴店。聯合報,21版,財經
  焦點。
  (1997)。萊爾富 正式進駐中油加油站。聯合報,23版,產業。
  (1999)。貨品在便利超商中的生態平衡受影響最大。聯合報,24版,企
  業。
張銘潭(1989)。基隆 便利商店「炒」高房租。經濟日報,17版,地方商業(基隆~台北~苗栗)。
張輝銜
  (1997)。由都心區改為非都心區。經濟日報,12版,商業。
  (1997)。便利商店商品 趨向國際化。經濟日報,26版,商業1。
許佳佳(2008)。三商行旗下 美廉社 年營收上看20億。聯合報,B12版,錢
  景周報台股實戰通路鬧革命 市場新勢力。
許郁婕(1993)。連鎖商店趨向以質取勝。經濟日報,24版,工商服務專業。
陳志宏(1990)。萊爾富個性商店風格獨特。經濟日報,11版,工商服務。
陳志誠(1993)。便利商店朝重質方向發展。經濟日報,28版,工商服務專
  業。
陳宗仁(1993)。7-11跨入郵購業。聯合晚報,05版,經濟消費。
陳威任
  (2010)。轉型吸金 超商各唱各的調。聯合報,C7版,消費。
  (2011)。3大超商 長大了 變裝了 時尚了。聯合報,A6版,話題。
  (2011)。萬能便利超商 就像變形金剛。聯合報,A8版,話題。
陳威任、蘇湘雲(2012)。增加來客率 超商&賣場 頻打破界線。聯合報,C7
  版,消費。
陳若齡(2009)。社區型量販超市 異軍突起。聯合報,C7版,消費通路鬧革命
  市場新勢力。
陳健發(1990)。日光超商易名福客多重新出發。經濟日報,17版,商業。
陳景淵
  (2015)。逾35歲顧客上超商消費次數下滑 全家調整店型挽救客層 OK
  四成門市專攻銀髮族。經濟日報,A5版,焦點。
  (2016)。四大超商 強攻銀髮商機。經濟日報,A5版,焦點。
  (2016)。超商搶銀髮商機。聯合報,AA2版,產業‧策略。
陳慧敏
  (2003)。打好物流基礎 擴大商機。經濟日報,8版,經濟論壇。
  (2003)。全家第二綜合物流中心 動工。經濟日報,32版,商業、貿易。
  (2003)。明年進軍花東地區 FamilyMart集團亞洲同慶破萬店。經濟日
  報,34版,商業、貿易。
  (2003)。門市改裝 新概念。經濟日報,39版,流通世界。
  (2003)。帶店加盟 超商生力軍。經濟日報,33版,創業加盟。
  (2003)。福客多結合麵包店 營收提高。經濟日報,34版,商業、貿易。
  (2003)。潘進丁:SARS快傷到超商。經濟日報,4版,綜合新聞。
  (2004)。五大超商 超競爭 超價值。經濟日報,A15版,商業流通。
  (2004)。萊爾富打造差異化 概念店令人驚艷。經濟日報,5版,企業焦
  點。
  (2004)。萊爾富挑戰高價地段。經濟日報,D3版,商業流通。
  (2004)。萊爾富師法同業勇於創新 走出自己。經濟日報,7版,綜合新
  聞。
  (2004)。超商+麵包 福客多複合店強勢出擊。經濟日報,D3版,商業流
  通。
  (2004)。超商+麵包 福客多複合店強勢出擊。經濟日報,D3版,商業流
  通。
  (2004)。超商單店競爭 內在外在較勁。經濟日報,23版,商業、貿易。
  (2005)。全家開設郊區型概念店。經濟日報,A15版,商業流通。
陳慧敏、王家英(2005)。超商割喉戰,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經濟日報,A15
  版,商業流通。
陶福媛
  (2016)。超商轉型店中店。聯合報,C7版,消費。
  (2016)。零售微利時代 超商變大 超市縮小。聯合報,C7版,消費。
  (2017),哈利波特PK刀劍神域 魔幻超商變景點。聯合報,C7版,消
  費。
陸煥文(2014)。他 靠小家庭決勝負。經濟日報,A4版,焦點。
陸煥文、李至和(2014)。教父的逆襲 徐重仁接全聯總裁。經濟日報,A4版,
  焦點。
彭慧明(2001)。虛擬二樓 一指搞定柴米油鹽。聯合報,A8版,看懂超商傳
  奇。
彭慧明
  (2004)。便利店搶客 知性加感性。聯合報,C2版,焦點。
  (2004)。超商巨人誕生 四小結盟破局。聯合報,A10版,話題。
  (2006)。OK便利店 年底開無人智慧店。聯合報,B2版,焦點。
彭慧明、陳曼儂(2009)。超商退三角窗 窩小巷。聯合報,A2版,焦點。
曾梁興(1990)。走出住宅學校 統一超商要湊 熱鬧。經濟日報,17版,地方  
  商業(基隆~台北~苗栗)。
無名氏
  (1988)。全家便利商店明開張 年底前將開設八家。經濟日報,06版,商
  業1。
  (1988)。我們也賣服務!統一超商促銷添新招。經濟日報,19版,商業
  2。
  (1988)。便利商店搶「三角窗」。民生報,23版,地方綜合新聞版。
  (1988)。籌設便利商店萬事OK。經濟日報,19版,商業二。
  (1989)。拓展加盟店統一超商「開講」舉辦說明會邀零售店「入伙」。經
  濟日報,18版,商業。
  (1989)。便利商店型態南部也吃香。民生報,19版,消費新聞。
  (1989)。便利超商下鄉找賣點。經濟日報,07版,商業1。
  (1989)。萊爾富便利商店。民生報,17版,消費新聞。
  (1991)。全家便利商店徵加盟 不論有無店面均可洽詢。經濟日報,08
  版,專輯。
  (1991)。便利店轉往台中競逐。民生報,19版,消費新聞。
  (1991)。便利超商忙擴充 攻城掠地 各有策略。民生報,19版,消費新
  聞。
  (1992)。便利超商今年紛紛大出擊 擴張據點 開發處女地。民生報,19
  版,消費新聞。
  (1992)。熱食販賣 不夠專業。民生報,19版,消費新聞。
  (1993)。便利商店進入 高度競爭期。民生報,17版,消費熱線。
  (1993)。萊爾富個性商店條件優厚。經濟日報,35版,工商服務 專輯。
  (1994)。OK 全家便利商店分散式配銷效率高。經濟日報,29版,工商
  服務專業分類。
  (1994)。統一超商 積極設店。聯合報,16版,生活資訊。
  (1998)。電子訂貨系統問世 統一超商搶先機。經濟日報,18版,商業
  (1)。
  (1999)。徐重仁:剪刀哲學。民生報,25版,家庭消費。
  (2007)。把店開在 需要的地方。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費家琪
  (1994)。五大便利商店 在港都較勁。經濟日報,09版,企業要聞。
  (1994)。往中南部設點 強化自家商品 便利商店設下兩目標。經濟日報,
  15版,商業流通。
  (1994)。便利商店開店 衝鋒陷陣。經濟日報,15版,商業流通。
  (1994)。統一超商整合再出發。經濟日報,09版,企業要聞。
  (1994)。零售業新策略 密集開店。經濟日報,15版,商業流通。
  (1995)。潘進丁經營全家七年有成。經濟日報,15版,商業流通。
費家琪、邱馨儀(1992)。便利店各有各的地盤。經濟日報,18版,消費。
黃秀義
  (1996)。萊爾富 決自營低溫物流系統。經濟日報,19版,商業2。
  (1997)。發展流通業 豐群跨世紀計畫核心。經濟日報,23版,商業。
黃秀義、王家英(1996)。連鎖便利店 展店腳步追趕跑跳碰。經濟日報,18
  版,商業1。
黃淑麗
  (1985)。統一超級商店 為什麼成功。經濟日報,12版,經濟副刊。
  (1986)。訪掌舵者徐重仁 談經營成功策略。經濟日報,06版。
黃筱晴(2018)。購物全程人臉辨識 無人超商來了!。聯合報,C7版,消費。
黃嘉裕、王家英(1999)。泰山買下全家便利店17%股權。經濟日報,15版,
  上市公司2。
楊正敏(2007)。超商設座位 歇腳好去處。聯合報,C3版,大台北生活圈。
萬中一(1990)。廿四小時便利商店 觸角伸向北縣郊區。經濟日報,17版,地
  方商業(基隆~台北~苗栗)。
葉佳彬
  (2003)。學校、醫院都成新寵 獨家賣點有商機。聯合報,E3版,消費。
  (2003)1500個飯糰免費送。聯合報,E3版,消費。
廖敏如、彭慧明
  (2004)。現煮咖啡 統一超商俗俗賣。聯合報,B5版,大台北。
廖龍珍(1991)。國內便利商店業進入調整期。經濟日報,21版,專輯。
肇瑩如
  (1994)。「委託加盟」已成主打。經濟日報,15版,商業流通。
  (1994)。便利商店 受交通、房租上漲、競爭激烈因素影響,結束分店營
  業例子日多,關店比率增加。經濟日報,15版,商業流通。
  (1994)。轉往中南部增設據點 將帶動物流系統擴張。經濟日報,15版,
  商業流通。
肇瑩如、賴燕芳(1994)。統一超商一口氣吃下七家統一麵包店。經濟日報,15
  版,商業流通。
劉立諭
  (1999)。全家便利店 服務不打烊。經濟日報,50版,連鎖加盟專刊6
  版。
  (2000)。全家便利商店 今年突破千家。經濟日報,54版,商業流通專
  刊。
  (2000)。便利商店將朝特殊商圈發展。經濟日報,42版,商業流通。
蔡美瑛(1993)。便利商店走上以質取勝時代。經濟日報,19版,地方經濟。
蔡淑玲
  (1989)。便利商店起步飛。民生報,19版,消費新聞。
  (1990)。便利商店 蓬勃發展。民生報,26版,生活知識。
  (1990)。特許加盟、自願連鎖 便利商店擴點 出招。民生報,19版,消
  費新聞。
  (1990)。將採看目錄訂貨方式,民生報,19版,消費新聞。
  (1992)。便利超商不再迷戀黃金地段。民生報,17版,消費熱線。
  (1993)。熱食之爭 便利店不敵路邊攤。民生報,17版,消費熱線。
盧佩樺(2014)。零售業 生態變 社區型超市 打敗量販大哥。聯合晚報,A4
  版,焦點通路鬧革命 市場新勢力。
賴欣怡(2004)。哇,現在超商 架高檔!。聯合報,E1版,家庭副刊
  Family。
謝伯宏(2009)。三大超商 展店出奇招。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2。
謝進盛(2001)。便利超商日趨人性化。聯合報,19版,桃竹苗生活圈。
韓經淳、陳景淵(2015)。連鎖店不標準 門市變身在地景點。聯合報,C7,消
  費。
魏妤庭(2015)。專訪/左打超商右打量販!美廉社攻鄰居客躍通路成長王。
  ETtoday新聞雲。2019/8/13。取自: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715/531089.htm。
嚴雅芳
  (2013)。超商業者三箭 能射中內需靶心。聯合晚報,B3,產業脈動。
  (2013)。超商雙雄端好料 拚鮮食版圖。聯合晚報,B3版,產業脈動。
  (2015)。全家新團隊 將拓展3類型門市。聯合晚報,B8版,櫃買市場。
  (2017)。全家新型店 超市機能加值。聯合晚報,B3版,產業脈動。
  (2017)。好看好吃 超商鮮食 成獲利尖兵。經濟日報,A5版,焦點。
  (2018)。未來形象店 小七要變大七。聯合晚報,B3版,產業脈動。
西文部分
一、書籍
Berry, B. J. L. and Parr, J. B. (1988) Market centers and retail lo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hristaller, W. (1966)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 translated by C.W.
  Baski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liff, A. and Ord, J.K. (1973)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ondon: Pion.
Dicken, P. (2011) Global Shift: Mapping the Changing Contours, London: Sage.
Gollgedge R. & Stimson.R. (1997) Spatial Behavior: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Gregory, D, Johnston, R, Pratt, G, Watts, M and Whatmore, S, editors. (2009)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Wiley-Blackwell.
Jones, K. and Simmons, J. (1993)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analyzing the retail
  environment, Toronto: Methuen.
Lloyd, C. (2010)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for GIS us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penshaw, S. (1984) 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Norwich: Geo Books.
  ISBN 0 86094 134 5.
Pacione, M. (2009) Urban Geography: A Global Perspective 3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Smith, C. A. (eds.) (1976) Regional Analysis, Volume I Economic System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rigley, N. and Lowe, M. (eds.) (1996) Retailing, consumption and capital: towards
  the new retail geography, Harlow: Addison Wesley Longman.
Wrigley, N. and Lowe, M. (eds.) (2002) Reading Retail: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retailing and consumption spac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二、期刊論文
Anselin, L. (1995)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 Geographical
  Analysis, 27 (2): 93-115.
Armhein, C. (1995) Searching for the elusive aggregation effect: Evidence from
  statistical simulation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7 (1): 105-119.
Berry, B. J. L. and Garrison, W. L.
  (1958) a The Functional Bases of Central-Place Hierarch, Economic
  Geography, 34 (2):145-154.
  (1958) b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entral Place Theory,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4 (1): 107-120.
Clark, W. A. V. and Rushton, G. (1970) Models of Intra-Urban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Place Theory, Economic Geography, 46 (3):
486-497.
Crewe, L. (2000) Geographies of Retailing and Consump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4 (2): 275-290.
Ducatel, K. and Blomley, N. (1990) Rethinking retail capi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4 (2): 207-227.
Getis, A. and Ord, J.K. (1992)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 Geographical Analysis, 24 (3) : 189-206.
McAllister, I. (1987) Social Context, turnout, and the vote: Australian and British
Comparisons, Political Geography Quarterly,6 (1) : 17-30.
Murdie, R. A. (1965)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Travel, Economic Geography,
41 (3) : 211-233.
Parr, J.B. (1995)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market area structure in the urban system,
Urban Studies, 32 (8) : 1317–1329.
Gold, R.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s, Social Forces, 36, 217-2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