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彰化縣休閒農業的群聚特性分析與轉型模式之研究
作者:陳建彣
作者(外文):Chen,Chien-Wen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曾宇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休閒農業知識擴散觀光果園空間自相關分析Leisure farmKnowledge diffuseSightseeing orchards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彰化縣有26個鄉鎮市,自古以來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也發展許多的休閒產業,分類為四大類分別為休閒農場、觀光果園、休閒牧場、休閒漁場。休閒農場平均分布於各彰化縣市,均勻且交通易達性高,觀光體驗的項目類型多。觀光果園群聚於大村鄉以葡萄為主,也有零星的柑橘、西施柚、火龍果等摘取體驗。休閒牧場分布零散,以銀行山酪農區、福興酪農區附近群聚為多,以親近乳牛、乳羊並體驗飼養為體驗項目。休閒漁場則分布於芳苑鄉沿海以體驗抓魚、採集蛤蜊為樂。
本文利用空間自相關分析驗證出彰化有四個鄉鎮有空間聚集的現象並且有外溢的現象,並進一步訪問了各鄉鎮代表性休閒農業的業者,採分層抽樣的方式,利用滾雪球式的深度訪談方式,分析歸納休閒農場的轉型成功原因,歸納如下,與縣府農會的良好互動、交通易達性、同業各類型農場聯盟的三大因素導致觀光旅遊能夠維繫休閒農場永續發展的原因。
彰化縣休閒農業的群聚主要有三種類型,田尾鄉的花卉苗木群聚度與觀光性機能為最強、大村鄉周邊鄉鎮的觀光葡萄面積最廣、彰化銀行山休閒牧場距離台中都會區最近,其他次要聚集的有二林葡萄酒莊、二水傳統農村風光。在彰化縣,休閒農業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發展歷史皆不同,蓬勃發展的原因來自於本身有特色的農產品,未來休閒農業的發展潛力無窮。
Classification Changhua County for the leisure farm, sightseeing orchards, leisure ranch, recreational fishing rod. Ea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had its own agricultural products.Leisure farms was highly accessible and evenly distributed.We found it had its own cluster in Tianwei township. Sightseeing orchards could cluster in the Dacun township to experience picking grapes, mandarin orange, grapefruit, pitaya. Leisure ranch also evenly distributed,and almos near Chang Hua Bank mountain area. Recreational fisheries were experienced for fun in Fangyuan township.
We interviewed several the owners of leisure farm and found out some conclusions.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good transporta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 clould hel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ement of leisure farm in Changhua County.
In Changhua township,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leisure farm:In Tianwei township ,the industry of flower and tree had good tourism development.In Datun county,the industry of grapefruit spread very wider than others.In Bank mountain,leisure ranch was near by Taichung city.Also there are another two type: Erlin township had winery,and Ershuei township had good life in traditional villiage.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developments of leisure farm and had its own history.Because those had its own agricultural specialty and path dependence,those industry cluster together.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county is endless.
一、 中文書籍期刊部分
王志明 (2009)。休閒地理。台北市: 麗文文化出版社。
王柏仁(2007)。 現代台灣奇觀?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台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班論文。
古瑞祥 (2008)。 苗栗縣南庄鄉休閒農業發展之研究。 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台灣休閒農業學會。 (2004)。 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報告。 台北市。
吳兆楊(2015年)。 建構農業經營專區整合加值模式促進產業群聚發展。 農政與農情(273)。
李采玲(2013)。 地方農產品的壟斷地租-以大村葡萄為例。 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沈芝貝 (2005)。 我國休閒農業概況分析。 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
沈芝貝、楊雅惠、蔡依倫 (2014)。 從農業普查觀察我國精緻農業發展。 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
周文玲 (2012)。 推動廠農契約產銷 健全國產乳品產業鏈。 農情與農政282期。
林文龍(1998)。 台灣中部的開發。 台北市: 常民文化。
林永嚴(2015)。 以農產業專區發揮群聚效益。 農政與農情282期。
林琬菁(2004)。 從資源永續觀點探討希賢農業與土地利用關係。 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
林詩音 (2005)。 台灣的休閒農業。 新北市: 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錫波, 陳堅錐, & 王榮錫 (2007)。 台灣地區休閒農場發展現況與發展策略之探討。 北體學報(15), 152-163。
段兆麟 (2006)。 休閒農業場數與地區分布之分析。 台中市: 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段兆麟 (2007年3月)。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的回顧與未來發展策略。 農政與農情(177)。
紀玉臨 周孟嫻 賴進貴 (2012)。 台灣區域所得探索式時空動態分析1999-2008。 地理學報第67期, 頁 1-30。
胡立諄 賴進貴(2006)。 臺灣女性癌症的空間分析。 台灣地理資訊學刊 第四期, 頁 39-55。
倪葆真 (1999)。 農業產業文化發展。 農政與農情(88)。
翁裕農 (2007)。 環境與能源設施之空間性評估指標 。 新竹市: 交通大學環境與工程碩士論文。
張文宜 (2005)。 休閒農場體驗與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 屏東: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碩士論文。
張素玢 (2014)。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台北市: 衛城出版社。
張喬復 (2008)。 彰化縣休閒農場經營策略之研究。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貴雄 (2016)。 台灣鄉村的後現代轉向-關西鎮的農產業的再結構與鑲嵌。 台北市: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義焜 (2010)。 銀行山酪農產業轉型休閒農業之研究。 台中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在職碩士論文。
陳向明 (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台北市: 五南出版社。
陳孝宇 (2015)。 推動優質茶集團產區 生產安全台灣特色茶。 農情與農政282期。
陳怡如 (2014)。 休閒農場遊客愉悅度體驗模式之研究。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昭郎 (2004)。 找尋農業下一個出口-三生一體的農業旅遊新未來。 農訊雜誌, 26-29。
陳昭郎 (2010)。 休閒農業概論。 新北市: 全華出版社。
陳美儒 (2010)。 彰化田尾花卉產業結構化歷程研究。 高雄市: 高學師大範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家勇 (2012)。 推動觀賞魚產業聚落化 加強產業鏈結。 農情與農政282期。
陳國川 (2017)。 應用地理(上)。 台北: 龍騰。
陳慈仁、林峰田、何燦群(2001)。 「空間自相關聚集分析」,改寫自「陳慈仁(2001) 台北市資訊軟體業與網際網路服務業區位分佈之研究(第三章)」。 台北市: 台大城市與鄉村研究所。
陳瑞彬 (2003)。 彰化地區火龍果產銷及栽培擴散之研究。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靖雯(2014)。 社會網絡與產業發展關係-以彰化縣葡萄產業為例。 彰化: 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靖雯 (2016)。 社會網絡關係與產業發展關係-以彰化縣葡萄產業為例。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墀吉, & 謝長潤(2006)。 休閒農業環境規劃。 台北市: 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嬿伃(2014)。 體驗行銷、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田尾菁芳園休閒農場為例。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大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碩士論文。
彭作奎, & 謝佑立(2008)。 台灣農業結構之變化與農業政策之重點。 台灣農學會報, 9(6)。
曾宇豪 胡高國 黃義程 (2017年)。 朝一樹鬱鬱啟程初探田尾鄉苗木產業的空間變遷與轉型。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頁 161-182。
曾慈慧 (2002)。 由國外農場觀光經驗談台灣休閒農業發展。 農業推廣文彚, 頁 p173-184。
黃光政 (2013)。 台灣農業管理與工程規劃要素。 台北市: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
楊友仁 (2004)。 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一個理論性回顧與研究取向的建議。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 頁 69-80。
溫在弘 劉擇昌 林民浩 (2010)。 犯罪地圖繪製與地圖熱區分析以1998-2007年台北市住宅竊盜犯罪為例。 地理研究, 頁 43-64。
廖哲強, 蕭崑衫, & 郭大玄(2011)。 台灣農業地理研究之進展(2001-2010)。 地理學報(62), 頁 155-178。
監察院(2005)。 休閒農業之推展績效與發展專案調查研究報告。 台北市: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
劉照弄 (2003)。 彰化縣二林地區葡萄產業與文化產業結合策略研究。彰化市: 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衛東、陸大道 (2011)。 經濟地理學研究進展 。 北京市:中科院地理資源與研究所。
劉瓊如、林濰榕、林若慧 (2012年9月)。 休閒農場旅遊意象、品牌個性與旅遊意願之關係:自我形象一致性之中介效果。 戶外遊憩研究, 第25卷(第3期), 頁 59-81頁。
蔡宏進(2003)。 台灣新鄉村社會學。 台北: 全華科技出版社。
鄭健雄 (1997)。 國外休閒農業的發展形態。 農業世界(169), 頁 19-22。
蕭崑杉 陳玠廷 (2009)。 臺灣鄉村地區休閒農業發展的論述。 農業推廣學報, 頁 第26期1-18。
鮑敦瑗, & 邱順清 (2011)。 休閒農場之經濟效益。 休閒保健期刊(6), 135-144。
謝莉芬(2010)。 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休閒農業區之經營研究。彰化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俊發(2004年7月)。 發展休閒農業的輔導方向與作法。 農政與農情。
顏建賢,曾宇良(2011)。 結合地方休閒產業共創節慶活動價值之研究-以三義鄉客家桐花祭為例。 鄉村旅遊研究,第五卷第二期,頁15-30。
譚鴻仁。 (2007) 關係空間與鄉村發展以龍潭椪風茶產業為例。 地理學報 第五十期, 頁 47-72。
邊泰明,林淑雯(2000)。 地理鄰近性、研發組織網絡與廠商知識傳遞的研究。 台北市: 政治大學地政系。
蘇一志(2007)。 恆春地區觀光遊憩空間之演化-社會作用者與空間生產的關係。 台北市: 台灣大學地理學博士論文。
連慧珠(2018)。新修彰化縣志地理志人文地理篇。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梁炳坤(2008)。由後生產主義的觀點來審視台灣農業體制的轉型-以大坑地區休
閒農園為例。台北市:戶外遊憩研究,21(3):49-80。
莊淑姿(2001)。臺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 。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

二、西文書籍與期刊部分
BaoJigang. (2010).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1978–2008: Whence, what and whither?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5(1), 3-20.
Bergstrom,J.C.(2005).Post productivism and changing rural land use values and preferences,in S.J.Goetz,J.S.ShortleandJ.C.Bergstrom,ed.,Land use problems and conflicts: causes, consequence and solutions,London:Routledge,pp.64-76.
Blau, Peter M., Otis Dudley Duncan and Andrea Tyree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Cookie,P and K.Morgan. (1998). 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 Firms, Regions and.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 RidderAdamec, V., Banuelos, A., Bruse, M., Burger, M., Bamsgaard,K.,. (2004).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 to assess the benefits of urban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334, 489-497.
Doohyun Hwang1P. Stewart1, and Dong-wan KoWilliam. (2012). Community Behavior and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51(3), 328–341.
E.PorterMichael. (2000). Localization,Clusters,and Company Strategy. 於 Gordon L.ClarkP.Feldman,Meric S GertlerMaryan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 (253-275). Great Britain: Oxford.
KimBok-rae. (2010). Agri-tourism and it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nternational Area Review, 13(2).
Kotler& Armstrong, G.P. (199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6th Ed). N.J.: Prentice-Hall.
KylänenSaraniemi1 and MikaSaila. (2011). Problematizing the Concept of Tourism Destination: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Theoretical Approach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50(2), 133-143.
MarsdenTerry. (1998). Economic perspective. 於 IlberyBrian, 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 (13-30). Essex: Pearsn Education.
MorganandCooke. (1998). 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 Firms, Regions and Innovation.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ncy Gard McGehee, Seungwoo Lee,Teresa L. O’Bannon and Richard R. Perdue. (2010). Tourism-related Social Capital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Forms of Capital.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9(4), 486-500.
Nick EvansMorris and Michael WinterCarol. (2002). 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 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3), 313-332.
OldenburgRay. (198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Community Centers, Beauty Parlors, General Stores, Bars, Hangouts, and How They Get You Through the Day. new york: Paragon House.
PageBrain. (2000). Agriculture. 於 J.BarnesSheppard and TrevorEric,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242-257). Breat Britain: Blackwell.
PejanovicRadovan. (2016). Clusters as a factor of competitiveness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the Danube region of the Republic of Serbia. Tourism Economics, 1-8.
PerdueI. Crouch1 and Richard R.Geoffrey. (2015). The Disciplinary Foundation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0-2010.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54(5), 563–577.
PowellWWalter. (1990 Vol.12).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r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95-336.
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 . (2006). 人文地理概論. (王志弘, 譯者)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RogersM.Everett. (2006). 創新的擴散-為甚麼有些好觀念、好產品會一炮而紅,有些卻流行不起來? (康錦超, 譯者) 台北: 遠流出版社.


三、網際網路資料部分
水利署(2019年06月26日),經濟部 取自行政院經濟部水利署:
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D083F1D2672AFD57
行政院農委會. (2017). 取自 行政院農委會:
https://www.coa.gov.tw/
農委會統計年報.(2019).取自 行政院農委會:
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王瑞瑤. (2015年8月8日). 許宏賓樂農發 桑椹冰粒粒有感. 取自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8000928-260116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 (2014).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 2014 取自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 http://www.twcs.org.tw/farm/farm_1-1.html
中國藝術品理財網. (2016年6月). 在書店遇見尼采:做為第三空間的書店. 取自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e9n4br.html
壹讀. (2018年07月). 擷取自 白話空間統計之:Moran's I: https://read01.com/zh-tw/ePK52g.html#.W0lyTtUzbIU
江柏彰. (2009年2月10日). 隨意窩. 2009年2月10日 取自 大村葡萄相關新聞: https://blog.xuite.net/diovan910/wretch/189370092-%E5%A4%A7%E6%9D%91%E8%91%A1%E8%90%84%E7%9B%B8%E9%97%9C%E6%96%B0%E8%81%9E
吳德亮. (2014年5月). 農業知識入口網. 取自 果達人 葡萄之醉在二林: http://kmweb.coa.gov.tw/ct.asp?xItem=1096928&ctNode=1581&mp=1&kpi=0&rowId=&hashid=
張若. (2007). 科技人文雜誌. 取自 http://www.taichung-life.com.tw/?REQUEST_ID=cGFnZT1jb2x1bW5fcmVwb3J0&CID=29162
許鈺屏. (2018年5月13日). 星錡休閒農場,田間小路上的農遊境地. 取自 農傳媒 《鄉間小路》 :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1814
陳蕙蘭. (2013年12月4日). 神農廣播電台. 取自 台灣養鹿人廖彬興: http://www.fm995.com.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47
黃建巖. (2010年1月). 柏拉圖的空間想像 . 取自 柏拉圖的空間想像 : http://utopia1234.blogspot.com/2010/01/2_9664.html
農業易遊網. (2018). 取自 https://ezgo.coa.gov.tw/zh-TW/Front/Agri/Detail/40
農業兒童網. (2018). 農業兒童網.2019年3月25日 取自 休閒漁業: https://kids.coa.gov.tw/view.php?func=knowledge&subfunc=kids_knowledge&category=C20&id=3&print=1
農業試驗所(2019) 臺灣花卉產業之發展與走向2019年5月28日 取自
http://ir.tari.gov.tw:8080/bitstream/345210000/2669/1/

彰化縣農業處. (2018年07月09日). 彰化縣政府. 取自 彰化縣政府農業處: https://agriculture.chcg.gov.tw/07other/other01_con.asp?topsn=17&data_id=25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