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到日治時代臺灣統治理性的演變:以生命刑為中心的地方法律社會史考察
書刊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作者:林文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Wenka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90:2
頁次:頁317-365
主題關鍵詞:臺灣生命刑統治理性地方法律社會史家產官僚制科層官僚制Capital punishmentGovernmentalityLocal legal-social historyPatrimonial bureaucracyRational bureaucr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25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江玉林(20100900)。後藤新平與傅柯的對話--反思臺灣日治初期的殖民警察政治。中研院法學期刊,7,4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奇浩(20051200)。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臺灣史研究,12(2),35-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怡宏(20060600)。邁向土匪之路--1895-1901年間北宜古道與「土匪」興起關係。宜蘭文獻雜誌,75/76,202-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文凱(20140600)。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32(2)=77,139-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小金丸貴志(20120600)。匪徒刑罰令與其附屬法令之制定經緯。臺灣史研究,19(2),3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文良(20120600)。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19(2),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烈師(20060600)。臺灣枋寮義民廟階序體系的形成。客家研究,1,9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岸本美緒(2005)。「後十六世紀問題」與清朝。清史研究,2005(2),8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玉茹(19950300)。清末新竹縣文口的經營--一個港口管理活動中人際脈絡的探討。臺灣風物,45(1),63-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泰升、堯嘉寧、陳韻如(20040200)。「淡新檔案」在法律史研究上的運用--以臺大法律學院師生為例。臺灣史料研究,22,30-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文凱(20140600)。清代刑事審判文化--以臺灣命盜案件審判為個案之分析。法制史研究,25,95-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文凱(20170400)。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63,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戴炎輝(19630600)。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達然(19960700)。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文凱(20170300)。清代臺灣與近代早期英格蘭的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一個統治理性的比較制度分析。思與言,55(1),65-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文凱(20171200)。臺灣近代統治理性的形構:晚清劉銘傳與日治初期後藤新平土地改革的比較。臺灣史研究,24(4),35-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唯玲(2012)。日治時期臺灣犯罪統計。臺灣學通訊,70,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佐藤正広(20120900)。日本統治初期における総督府の地方行政システムの形成--街庄および保甲の制度と実態。淡江史學,24,321-3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古慧雯(20110300)。日治時期臺灣的犯罪統計。經濟論文叢刊,39(1),45-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岸本美緒(20061200)。發展還是波動?--中國「近世」社會的宏觀形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3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天凱(1995)。政權交替下的地方社會:雲林事件(1896)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煥堯(1985)。清代臺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義番與番患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彥君(2006)。強盜或抗日?--以日治法院判決中的「匪徒」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怡宏(2001)。忠誠和反逆之間--1895-1901年間台北、宜蘭地區「土匪」集團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烈師(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淑敏(1989)。日據初期台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玉林(2011)。歐洲近代初期的「博理警察」與「警察學」。法文化研究。台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松岡格(2012)。台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マイノリティの20世紀。東京:研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岡本真希子(2008)。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臺湾総督府と帝国日本。東京都:三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豹(20060000)。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omeranz, Kenneth(2000)。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韋伯、康樂(1993)。支配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urchell, Graham、Gordon, Colin、Miller, Peter(1991)。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With Two Lectures By and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ult。Chicago, 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8.山中永之佑(2002)。新日本近代法論。法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ann, Michael、劉北成、李少軍(2002)。社會權力的來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炎輝(1979)。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吉發(1999)。清代台灣會黨史研究。台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呈蓉(2006)。牡丹社事件的真相。博揚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玲青(2017)。界外之人:瑯嶠地方的歷史與人群。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Foucault, Michel、Burchell, G.(2007)。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78。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15.Fukuyama, Francis、毛俊傑(2012)。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泰升(2017)。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興東(2008)。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玉茹(19960000)。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目黑五郎、江廷遠(1937)。現行保甲制度叢書。臺中:保甲制度叢書普及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麗華(20150000)。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Mann, Michael、劉北成、李少軍(2007)。社會權力的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台湾総督府官房統計課(1909)。台湾総督府第12統計書。台北:台湾総督府官房統計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台湾総督府法務部(1920)。台湾匪亂小史。臺北:台湾総督府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台湾総督府(1907)。台湾総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 第十二編(1906 年分)。臺北:台湾総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台湾総督府警務局、戴國煇(1986)。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一編 警察機構の構成。東京:緑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台湾総督府警務局、戴國煇(1986)。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二編 領台以後の治安状況。東京:緑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施添福(20010000)。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若林正丈、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2007)。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0.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許雪姬(19870000)。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向山寛夫(1987)。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経済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駒込武(19960326)。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Tilly, Charles、魏洪鐘(2007)。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公元990-1992 年)。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林偉盛(1993)。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翁佳音(20070000)。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 1895-1902。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吳學明(20000000)。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妮玲(19830000)。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文良、臺灣大學(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施雅軒(20110000)。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培豐(20130000)。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泰升(19990000)。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伊藤孝夫(2008)。死刑の社会史--近世・近代日本と欧米。東アジアの死刑。京都:京都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世慶(1994)。臺灣隘制考。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那思陸(2003)。清代臺灣案件的司法審判程序。中國法制史考證‧乙編第二卷‧法史考證重要論文選編‧刑制獄訟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達然(1999)。清朝臺灣民變探討。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文凱(2016)。清代法律史研究的方法論檢討:「地方法律社會史」研究提出的對話。史料與法史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文凱(20110000)。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創設與流失:以竹塹社為個案的歷史分析。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玉林(2016)。明治國家與臣民的製作:從反思殖民台灣的新國民認同談起。法文化研究(二):歷史與創新。臺北: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岸本美緒(20120000)。臺灣史對近世東亞史研究的啟發。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曉輝(2008)。序:反思中國古代死刑文化的表達與實踐。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誌雄(2007)。高野孟矩:司法獨立奮鬥史的第一人。以台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臺北: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璈(1958)。匪莊芋聚眾滋擾擬委袁守會同各營剿辦由(光緒八年正月二十五日)。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布施弥平治(1983)。明治以降の死刑。修訂日本死刑史。東京:巖南堂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