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
書刊名:犯罪學期刊
作者:楊孝濚孫秀蕙 引用關係吳嫦娥汪季參曾貴苓謝仁春
作者(外文):Yang, Shiau-ruengShuen, Shiou-hueiWu, Chang-EWong, Ji-shenTseng, Guei-lingShie, Ren-chuen
出版日期:2001
卷期:7
頁次:頁37-98
主題關鍵詞:少年網路交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
  • 點閱點閱:178
期刊論文
1.王燦槐、羅惠筠(19971200)。我國大學生BBS族的人際關係初探。社會文化學報,5,1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秀蕙(19980700)。臺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 政大,3(4)=1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國雄(19810600)。高中、高職生的代溝。中華心理學刊,23(1),9-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榮堅(19960700)。電腦犯罪的刑法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5(4),197-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翟本瑞(1999)。網路上癮。網路社會學通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雅雯(1998)。網路犯罪之法律責任與防範建議。資訊法務透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雅雯(1983)。台灣省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中興新村,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美智(1999)。本土色情網佔近九成不設防。資訊法務透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國雄(1983)。台灣省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中興新村,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aysman, Richard、Brown, Peter(1997)。'Reno v. ACLU'-The First Amendment Meets the Internet。The New York Law Journal。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會議日期: 1997年6月18-19日)。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小惠、羅美玲(1999)。從網路新聞讀者的動機特質談網路讀者的發展方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秀蕙(2000)。青少年與電子網路。臺北:行政院青輔會。87-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啟政(1996)。對資訊科技社會來臨的一些思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燕(2000)。兒童少年與網路安全。知識經濟研討會。臺北:行政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淑蕙(1998)。網路沈癮症之初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承宇(2003)。菸品廣告規範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淑湘(1999)。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無聊感之型態分析(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碩士論文)。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慶元(1997)。網際網路上之表意自由--以色情資訊之管制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金銓(1983)。大眾傳播理論:社會‧媒介。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illers P. H.(1989)。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New York:W. H. Freeman。  new window
3.林崇德(1998)。發展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everin, Werner J.、Tankard, James W. Jr.、羅世宏(1992)。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北: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以正(1999)。綱路如何塑造人際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瞿海源(1997)。資訊網路與台灣社會--網路使用之意義,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珊如、蔡今中(1999)。中學生網路沈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之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施香如(1999)。中學生父母對子女電腦網路使用之態度與行為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淑蕙(1999)。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之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倩(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回顧與未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珊如、蔡今中(1999)。中學生網路沈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之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施香如(1999)。中學生父母對子女電腦網路使用之態度與行為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香如(1999)。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調查。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之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淑蕙(1999)。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之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1999)。台北市深夜在外少年活動情境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Erikson, E.(1959)。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New York。  new window
17.Erikson, E(1963)。Childhood and social。New York。  new window
其他
1.蔡美智(2000)。數位生活與法律專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0)。CNET新聞專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lton, Michael(1998)。A Consummate Joke? Internet 'Virgins' Alleged to Be a Sca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