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百回本《西遊記》的土地公
書刊名: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謝文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
頁次:頁67-87
主題關鍵詞:西遊記土地公寓諷於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
  • 點閱點閱:693
談《西遊記》土地公給人們的印象,多半會有「老耄位卑」、「膽小懦弱」的想法。觀其叩見大聖戰戰兢兢、畢恭畢敬的樣子,或是被妖魔欺凌到「衣不充身,食不弄口」的窘態,正因類似狀況在小說中屢見不鮮,故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似是而非的想法,以為作者塑造土地公這類角色用意,只不過是讓這群充扮跑龍套的老者做出滑稽可笑的舉動,以增加小說詼諧娛樂成分。然而,假若我們透過新的閱讀詮釋視角,將焦點集中在土地公形象描繪和登場動機來進行深微觀察,土地公在《西遊記》所扮演之意義,就容許有不同陳說空間。 筆者以為,在《西遊記》作者創作意識中,土地公給予人們的形象是作者有意識之塑造,衪同時肩負著兩種「使命」。首先,土地公登場次數之繁,種類、功能相對多元,使作者在敘事過程中,具有調合、平衡角色份量之功能。換句話說,土地公形象塑造,是作者在敘事上一顆靈巧便利且不可或缺的活棋,也是引領讀者進入小說世界的鑰匙,在看似不起眼的描寫過程,默默貢獻著讓故事順利進行的必要因素。其次,小說創作往往寄寓對現實社會之反射。在《西遊記》,作者有意識透過特殊寫作筆法,隱寓對當代政治社會的批判與嘲諷,透過對角色詼諧嘲弄,來達到「寓諷於樂」的效果。
學位論文
1.鄭明娳(1981)。《西遊記》探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戈(2002)。西遊記新論。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聖昔(1989)。西遊新解。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5)。道法會元。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薩孟武(1999)。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光憲、林艾園(2000)。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orster, E. M.、李文彬(2002)。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文新、閻東平(2003)。佛門俗影--西遊記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書田(2002)。中國冥界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1)。山東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昇、徐朔方(2000)。長生殿。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谷應泰(1997)。明史紀事本末。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1995)。鍾呂傳道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鄭明娳(20030000)。西遊記探源。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錦池(1997)。《西遊記》考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承恩、徐少知、周中明、朱彤、李卓吾(1996)。西遊記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魯迅(1997)。古小說鉤沈。山東: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一玄、劉毓忱(2002)。西遊記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靜二(1984)。《西遊記》人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瀚、盛冬鈴(1997)。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干寶、汪紹楹(1999)。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閔智亭、李養正(1999)。中國道教大辭典。台中市:東久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沈德符、錢枋、謝興堯(1959)。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適(1986)。西遊記考證。胡適文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振鐸(1957)。《西遊記》的演化。中國文學研究。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