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何承天形神思想研究
書刊名:鵝湖
作者:黎惟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Wei-to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39:1=457
頁次:頁25-41
主題關鍵詞:何承天輪迴殺生神滅神不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4
東晉時期,佛教的發展可說是如日中天,在獨樹一幟之後,更倍受朝野矚目,加上當時的僧門普 遍風氣不佳,亂政違俗,是以反佛的言論日增。當時的反佛,主要是僧祐提出的「六疑」:「一疑經說迂誕,大而無徵;二疑人死神滅,無有三世;三疑莫見真佛,無益國治;四疑古無法教,近出漢世;五疑教在戎方,化非華俗;六疑漢魏法微,晉代始盛。」(《弘明集.後序》)在此「六疑」中,第二疑最為時人所討論,因為神滅與否,是形神問題的主軸,其中牽引出輪迴、因果報應、天堂及地獄等問題,而且進一步牽動佛教能否成立的問題,是以神滅論者極力駁斥形死神不滅為虛妄不實,神不滅論者則批評他們不諳佛理,故雙方往返論辯甚急。當時形神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首推何承天,因為他一人掀起了中國形神思想史上三場最重要的論戰。其一是與宗炳引發的「白黑論之爭」;其二是與顏延之引起的「達性論之爭」;其三則是與劉少府辯論的「報應問之爭」,在這三場爭論中,雙方皆旨在維護自己的形神思想。何承天站在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立場闢佛,對方則以護佛的立場反駁,雙方壁壘分明,其中所折射出的形神思想富涵時代和哲學意義,頗有玩味之處。本文即旨在從何承天的三次爭論中,評析他的形神思想是否得事理之實?深度為何?雙方是否爭其所不必爭?其爭論在中國哲學史上的意義為何?這些問題的釐清,將深化吾人對兩晉南北朝的文化、課題,及哲學特色的了解。
期刊論文
1.黎惟東(20051000)。慧遠〈形盡神不滅〉探究。宗教哲學,34,90-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湘華(20010600)。形神論爭與南朝思想--從「神」的三種涵義看南朝的思想課題。鵝湖學誌,26,159-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錫勇(20030915)。老子校正。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約、楊家駱(200007)。宋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繼愈(1988)。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斷食肉品第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大聖入楞伽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柳詒徵(197402)。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日新(2001)。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澂(1982)。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辛旗(1993)。中國歷代思想史--魏晉南北朝隋唐卷。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湯用彤(199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幸玲(199410)。六朝神滅不滅之論爭中所引用譬喻之探討(東方宗教討論會年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釋僧祐(198603)。釋僧祐弘明論後序。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宗炳(198603)。答何衡陽書。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承天(198603)。答宗居士書釋均善難。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宗炳(198603)。明佛論。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承天(198603)。達性論。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延之(198603)。釋何衡陽達性論。弘明。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承天(198603)。答顏永嘉。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延之(198603)。重釋何衡陽。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承天(198603)。重答顏光祿。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196511)。乾卦•文言。周易正義。臺北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延之(198603)。又釋何衡陽。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承天(198603)。報應問。廣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少府(198603)。答何承天。廣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尚之(198603)。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讚揚佛教事。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慧遠(198603)。形盡神不滅。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桓譚(198603)。新論形神。弘明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熹(196511)。繫辭下傳。周易正義。臺北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熹(19740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四書集注。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熹(197404)。孟子•告子章句上。四書集注。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熹(196511)。說卦傳。周易正義。臺北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