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少嵒賦草》看清代臺灣賦的庾信餘影
書刊名:漢學研究集刊
作者:游適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ou, Shih-hu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8
頁次:頁97-126
主題關鍵詞:少嵒賦草庾信臺灣賦Shao Yan Fu CaoYu XinTaiwanese F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許結(2009)。論清代書院與辭賦創作。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5),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萌(2005)。歷代庾信批評述論。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俊雅(2010)。臺灣賦篇補遺--從醫文賦體談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惠玟(201203)。本館有關臺灣古典文學出版與典藏介紹。臺灣文學館通訊,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游適宏(20131200)。題聚一唐:清代臺灣賦涉納唐代詩文的書寫趨向。人文社會學報,9(4),307-3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麗月(20110600)。遣春日之情思,踵南朝之遺韻:洪棄生春思賦作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5,209-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杭倫(2011)。晚清至民國一部流行的賦集--論夏思沺的《少晶賦草》。新亞學報,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歸青(200407)。論體物潮流對宮體詩形成的影響--宮體詩淵源論之一。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東海(20060600)。庾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24(1)=48,141-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崔成宗(200606)。臺灣先賢洪棄生賦研究。東亞人文學,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淑蕙(201210)。版本、流傳與運用--夏思沺《少晶賦草》與臺灣賦研究。第10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亦橋(2009)。歷代詩話視野中的庾信詩歌接受史(碩士論文)。貴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溫潘亞(2009)。追尋文學流變的軌跡--文學史理論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丙照、詹杭倫、沈時蓉(2009)。賦學指南校正。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元度。賦學正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思沺(1865)。少晶賦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勒克、王夢鷗、許國衡(1990)。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鴻寶齋主人(200707)。賦海大觀。北京:北京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慶炳(2002)。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淇、汪俊、黃進德(2009)。六朝選詩定論。揚州: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令狐德棻(1980)。周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玉凰(1997)。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嶙峋志節一書生。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調元(1962)。賦話。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東海(1984)。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庾信、倪璠、許逸民(198304)。庾子山集注。臺北: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水雲(199910)。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文龍(1999)。臺灣的書院與科舉。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俊雅、吳福助(2006)。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光瑩(2009)。臺灣古典詩家洪棄生。晨星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邁(1981)。容齋隨筆。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馬傳庚。選注六朝唐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蘭(1995)。學海堂二集。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聯桂(2006)。見星廬賦話。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華若谿、繆荃孫(1995)。龍城書院課藝•經古精舍課藝。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家玲(2004)。漢晉詩賦中的擬作、代言現象及其相關問題--從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并序》的美學特質談起。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國球(2011)。文學•結構•接受史--伏迪契卡的文學史理論。結構中國文學傳統。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