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心雕龍》與徐庾麗辭
作者:鄭宇辰
作者(外文):ZHENG,YU-CHE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松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劉勰徐陵庾信徐庾麗辭駢儷駢文文心雕龍Liu XieXu LingYu XinHsu YuLi CiPian LiPianwen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六朝崇文,始於述典;東莞用心,寓之《雕龍》。囿別區分,悉論文敘筆之作;籠圈條貫,皆割情析采之篇。振古鑠今,敻乎尚矣。梁元《金樓》,還見同文之說;空海《秘府》,猶繼載心之義。洵他論所莫逮,亦諸賢所共推。而奇響矜後,存評點者居多;精思正聲,窺作家者猶少。則有書記之體,挺英於徐陵;表啟之篇,掇秀於庾信。固已譽馳河北,名重江南。開駢體之正宗,樹麗辭之典範。然而文加麗密,只言新變之風;辭尤清深,誰移徐庾之體。不徵前喆,豈足雋談;微通奧津,何由奇賞。於是搦筆發藻,探賾運思。麗有縚繩,偕文論以發響;清不滌濫,共文心以味腴。沿波而討源,求同而存異。欲明關係,論標六端。一曰《文心雕龍》樞紐論與徐庾麗辭。遐稽原道,獨數自然;詎意宗經,共推雅正。辭匠文理,此言鬯自彥和;義極性情,其製見乎徐庾。二曰《文心雕龍》緣情論與徐庾麗辭。宋武都俞,半飾羽尚畫之製;彥和吁咈,多採濫忽真之音。徐庾則才調英奇,篇章卓絕。文質並騖,皆是情移;風骨相宣,無非哀述。三曰《文心雕龍》想像論與徐庾麗辭。想像之珍,理本劉勰;思理之致,義出《文心》。意貴翻空,夙標巧義;言豈徵實,早闡神思。徐庾姿稟通明,才鋒瑰異。常嗟羈北,神因聯想而彌雄;每賦傷心,境以創造而倍敞。四曰《文心雕龍》意象論與徐庾麗辭。心物交融,已奉為文則;意象連綴,何止乎詩歌。徐庾以來,奇文鬱起。文章清麗,比興隱秀之辭;體製遙深,同象複意之筆。五曰《文心雕龍》風格論與徐庾麗辭。曹丕體氣之識,先譜四科;彥和品藻之餘,尤推八體。徐庾則清音模範,得典雅之精神;健筆敲鏗,蕩輕靡之浮詭。六曰《文心雕龍》通變論與徐庾麗辭。遐觀辭林,非無新變;泛覽章句,亦有紹承。檢徐庾之華章,較劉勰之高論,乍新奇而訝變,或因革而偏通。始知《文心》立言,彌工通變之說;史家記事,纔呼新變之詞。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fashion was popular in Six Dynasties and it was epitomized in Liu Xie’s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Liu Xie’s literary theor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later generations, including Liang Yuandi’s Gin Lou Zi of the contemporary and Japanese monk Konghai’s Wen Jing Mi Fu Lun. The following literary theories tended to cite Liu Xie’s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However, effect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was common in literary theories and how about the effect on writers? It lacked the related study. Xu Ling and Yu Xin, the contemporaries of Liu Xie, were the writers who epitomized Pianwen Li Ci. Nevertheless, historical records only stated their change of literary style and did not mention about origin of their literary 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rare at present.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which summarized literary theories in Six Dynasties and Hsu Yu’s Li Ci which epitomized literature of Six Dynasties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Hsu Yu’s Li Ci by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It reveals the academic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describes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book and previous related research findings to demonstrate research value of this topic. Chapter 2 “Axis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 states Wen De view and Zong Jing thought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allusion scope and implication of Hsu Yu’s Li Ci and analyzes their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to validate Axis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Chapter 3 is “Yuan Qing statement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Whe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was published, writers’ writing fashion changed from expression of ambition to emotion. Thus,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in this aspect. The propositions include lyric expression, quality and character. Chapter 4 is “theory of imagination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Imagination is writer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by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upon writing motive. It refers to thinking process of artistic image. Liu Xie’s imagination theory depicted in this chapter includes Shen En, Qi Si, Lian Yi, Qi Chen, etc. Regarding imagination of Hsu Yu’s Li Ci,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by imagination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 it explores Hsu Yu’s Li Ci as a whol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Chapter 5 is “image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Image is realization of imagination and specifically speaking, it is the result of combination of mind and material and refinement.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mea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theory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shows the metaphor and implication. It subsequently analyzes image of Hsu Yu’s Li Ci in order to recognize its common image and techniques. Finall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whole article of Hsu Yu’s Li Ci to find if it matches image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position of image theory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Chapter 6 is “style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Style analysis is the key point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This chapter probes into style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re characters and implication styles?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argumen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is point. Furthermore, it analyzes style of Hsu Yu’s Li Ci, including genre, time and writer’s style. It reveals effect of style theory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Chapter 7 is “universality and change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Hsu Yu’s Li Ci” and it respectively argues universality and change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new change of Hsu Yu’s Li Ci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consistent implication of the two pieces. Chapter 8 “Conclusion” generalizes and describ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一、專書
(一)古籍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8月
《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8月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周易略例》,〔魏〕王弼撰,收入嚴靈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冊149
《後漢書》,〔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
《晉書》,〔唐〕房玄齡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2月
《宋書》,〔梁〕沈約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南齊書》,〔梁〕蕭子顯撰,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月
《梁書》,〔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陳書》,〔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周書》,〔唐〕令狐德棻撰,臺灣:鼎文書局,1978年12月
《隋書》,〔唐〕魏徵撰,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0月
《南史》,〔唐〕李延壽撰,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北史》,〔唐〕李延壽撰,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
《史通通釋》,〔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隋唐嘉話》,〔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增訂文心雕龍校注》,〔梁〕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捨遺,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臺北:華正書局,2000年10月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9月
《玉臺新詠箋注》,〔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
《王子安集註》,〔唐〕王勃著、〔清〕蔣清翊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
《新校陳子昂集》,〔唐〕陳子昂撰,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12月
《文鏡祕府論彙校彙考》,〔唐〕遍照金剛撰、盧盛江校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史通通釋》,〔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太平御覽》,〔宋〕李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7月
《堯山堂偶雋》,〔明〕蔣一葵撰,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冊200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張溥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評選四六法海》,〔明〕王志堅編、〔清〕蔣士銓評,臺北:德志出版社,1963年7月
《采叔堂古詩選》,〔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全唐詩》,〔清〕清聖祖御製,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5月
《 四六叢話》,〔清〕孫梅撰,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9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編、〔清〕譚獻評,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年
《六朝文絜箋注》,〔淸〕許槤評選、黎經誥注,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12月
《藝概》,〔淸〕劉熙載撰,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9月
《駢文類纂》,〔清〕王先謙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無邪堂答問》,〔清〕朱一新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徐孝穆集箋》,〔陳〕徐陵撰、〔清〕吳兆宜注,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10月
《徐陵集校箋》,〔陳〕徐陵撰、許逸民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
《庾子山集注》,〔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
《陳維崧集》,〔清〕陳維崧撰、陳振鵬標點、李學穎校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毛詩稽古編》,〔清〕陳啟源撰,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10月
《賦話》,〔清〕李調元撰,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1月
《雨村詩話校正》,〔清〕李調元著、詹杭倫、沈時蓉校正,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月
《歷代文話》,王水照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南北朝文評註讀本》,王文濡選註,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
《賦話廣聚》,王冠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南北朝文舉要》,高步瀛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清詩話》,丁福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
《清詩話續編》,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
(二)今著
丁紅旗,《魏晉南北朝駢文史論》,四川:巴蜀書社,2012年6月
丁福林,《半室齋文學論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11月
于景祥,《中國駢文通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于景祥,《駢文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5月
王更生,《重修增訂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5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5月
王更生,《重修增訂文心雕龍導讀》,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2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10月
王禮卿,《文心雕龍通解》,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10月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王忠林,《文心雕龍析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3月
王運熙、楊明,《中國古代批評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王運熙,《中古文論要義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運熙,《中國古代文論管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王運熙,《文心雕龍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4月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new window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
王承斌,《文心雕龍散論》,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2月
王毓紅,《言者我也:《文心雕龍》批評話語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5月
尹恭弘,《駢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7月
中國文心雕龍學會:《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2月
汪春泓,《文心雕龍的傳播和影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6月
吉定,《庾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沈謙,《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7月new window
呂武志,《魏晉文論與文心雕龍》,臺北:樂學書局,2006年1月new window
吳聖昔,《劉勰文學思想建構與精髓》,臺北:貫雅文化,1992年10月
吳先寧,《北朝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吳作奎,《古代文學批評文體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new window
李曰剛,《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2年5月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
李乃龍,《文選文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汪洪章,《文心雕龍與二十世紀西方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辛剛國,《六朝文采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
何祥榮,《南北朝駢文藝術探賾》,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何詩海,《漢魏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何世劍,《庾信詩賦接受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
林杉,《文心雕龍創作論疏鑒》,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林怡,《庾信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
林大志,《四蕭研研—以文學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2月
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周振甫,《文學風格例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金秬香,《駢文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
易聞曉,《詩賦研究的語用本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7月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12月
姜書閣,《駢文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柏俊才,《竟陵八友考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
侯迎華,《漢魏六朝公文批評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高林廣,《文心雕龍先秦兩漢文學批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6月
徐寶余,《庾信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12月
郝潤華,《六朝史籍與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奚彤雲,《中國古代駢文批評史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孫蓉蓉,《劉勰與《文心雕龍》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張文勛,《文心雕龍研究史》,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張少康、汪春泓,《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張少康,《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張仁青,《中國駢文析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10月
張仁青,《駢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9月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new window
張利群,《文心雕龍體制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張鵬飛,《昭明文選應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5月
陳師松雄,《齊梁麗辭衡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月
陳師松雄,《南朝儷體文通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月
陳鵬,《六朝駢文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5月
陳恩維,《模擬與漢魏六朝文學嬗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陳允鋒,《文心雕龍疑思錄》,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陳伯海,《意象藝術與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
陳玉強,《古代文論“奇”範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4月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9月
曹道衡、劉躍進,《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
章啟群,《經世與玄思: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精神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郭鵬,《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和歷史淵源》,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7月
戚良德,《文心雕龍分類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傅璇琮、蔣寅、劉躍進,《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魏晉南北朝卷》,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彭玉平,《詩文評的體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黃春貴,《文心雕龍之創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68年4月
黃端陽,《文心雕龍樞紐論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6月
黃霖,《文心雕龍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黃霖、黃念然,《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文論卷》,上海:東方出版社心,2006年1月
華仲麐,《文心雕龍要義申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0月
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月
游志誠,《文心雕龍與劉子系統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4月
童慶炳,《文心雕龍三十說》,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new window
詹鍈,《文心雕龍的風格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11月
詹鍈,《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詹福瑞,《中古文學理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
葉慕蘭,《庾信年譜新編及其詩歌析論》,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12月new window
賈奮然,《六朝文體批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賈奮然,《文心觀念與文化意蘊:中國古代文體美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
楊文生,《楊慎詩話校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楊明照,《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楊清之,《文心雕龍與六朝文化思潮》,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1月
萬奇、李金秋,《文心雕龍探疑》,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2月
蔡宗陽,《劉勰文心雕龍與經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5月new window
蔣振華,《唐宋道教文學思想史》,湖南:岳麓書社,2009年10月
趙耀鋒,《文心雕龍研究》,銀川:陽光出版社,2013年1月
趙樹功,《古代文學用批評範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6月
劉麟生,《中國駢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12月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附《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6年4月
劉渼,《臺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3月new window
劉業超,《文心雕龍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魯同群,《庾信傳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蔣伯潛、蔣祖怡,《駢文與散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1月
鄧國光,《文心雕龍文理研究:以孔子、屈原為樞紐軸心的要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歐陽豔華,《徵聖立言—《文心雕龍》體道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
魏宏利,《北朝碑志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月
鄭宇辰,《徐庾麗辭之形式與風格》,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穆克宏,《文心雕龍研究》,夏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8月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臺北:海國書局,1971年5月
錢基博,《近百年湖南文風;駢文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
錢鍾書,《管錐篇》,北京:新華書店,2007年12月
謝鴻軒,《駢文衡論》,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10月
鍾濤,《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鍾仕倫,《金樓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2月
瞿兌之,《駢文概論》,海南:海南出版社,1994年9月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10月
簡良如,《文心雕龍研究—個體智術之人文圖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2月new window
歸青,《南朝宮體詩研究》,上海:上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0月
二、學位論文
尹娟,《徐陵庾信比較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田久增,《徐陵文學思想研究》,山東: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李曉菲,《徐陵詩文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何恭傑,《劉勰《文心雕龍》對唐代文藝理論的影響──以情志與文采為主的討論》,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林師伯謙,《劉宋文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黃穎,《徐陵研究》,揚州: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楊倩,《明代《文心雕龍》接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劉家烘,《徐陵及其詩文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如娜,《《文心雕龍》與公安“三袁”文學思想比較研究》,山東: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冀霜,《徐陵創作與交游考論》,江西: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嚴維哲,《徐陵與北朝文學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三、期刊論文
于景祥,〈《文心雕龍》與《文選》所揭示的賦體駢化軌跡〉,《社會科學輯刊》總第167期,2006年第6期
方元珍,〈《文心雕龍》會通適變論〉,《空大人文學報》第19期,2010年12月new window
方元珍,〈《文心雕龍》風格論探析〉,《空大人文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方元珍,〈紀評《文心雕龍.諸子》平議〉,《空大人文學報》第24期,2015年12月new window
王運熙、奚彤雲,〈《文心雕龍》批評當時不良文風的矛頭指向〉,《文史哲》總第324期,2011年第3期
安家琪、劉順,〈庾信詩“綺麗”“清”“新”略論〉,《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2期,2011年12月
汪春泓,〈論劉勰《文心雕龍》在唐初之北南文風融合中所發揮的理論主導作用〉,《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李威熊,〈五經含文與反經合道—談《文心雕龍》宗經的文學觀〉,《國文學誌》,第九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李偉,〈論《文心雕龍》對初唐文學的影響〉,《大連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吳福相,〈劉勰審美意象論探究〉,《實踐博雅學報》第十三期,2010年1月new window
吳瑞俠,〈庾信交遊資料考辨〉,《宿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10期,2010年10月
余洛禕,〈明、清以降論者對徐陵詩文評價之商榷〉,《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9期,2011年6月new window
宋成英、何平,〈庾信晚期的詩歌創作對唐詩的影響〉,《文學研究》,2011年10月
呂武志、陳鳳秋,〈從《文心雕龍》「六觀」看蘇轍的記體散文〉,《靜宜中文學報》第2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何世劍,〈二十世紀以來庾信研究綜論〉,《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09年8月
何世劍,〈論李白對庾信詩賦的承傳接受〉,《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1期
何世劍,〈庾信詩文接受及其當代意義〉,《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2期,2010年3月
何世劍,〈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12年5月
何世劍,〈論楊慎對庾信詩賦的接受〉,《河北學刊》第32卷第5期,2012年9月
何世劍、吳艷,〈論黃庭堅對庾信詩賦的接受〉,《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6期,2012年11月
何世劍,〈宋詩話視野中的庾信詩賦〉,《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2014年7月
何水英,〈從《文苑英華》對庾信詩歌的選錄看宋初詩教特徵〉,《梧州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11年8月
祁立峰,〈論宮體詩與抒情傳統之關係—兼論梁陳宮體的三種類型〉,《成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new window
周建渝,〈徐陵年譜〉,《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期,1997年3月new window
侯雲龍,〈庾信行事作品繫年〉,《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3年12月
馬玉、吳懷東,〈了解之同情—論王夫之的庾信批評〉,《船山學刊》總第82期,2011年第4期
馬立軍,〈論庾信對北朝墓誌寫作傳統的繼承〉,《民族文學研究》,2014年第3期
張少康,〈劉勰《文心雕龍》對意境理論形成發展的貢獻〉,《臨沂師專學報》第18卷第5期,1996年10月
張仁青,〈庾信詩文之用典藝術〉,《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05年9月
張映紅,〈略論徐陵的文學觀〉,《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8期
張俊、孫超,〈試析徐陵為何沒能成為融合南北詩風的大家〉,《文教資料》,2009年第19期
張喜貴,〈論庾信〈擬詠懷〉對阮籍〈詠懷〉的接受〉,《殷都學刊》,2013第4期
陳師松雄,〈古辭間儷之文用〉,《東吳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5月
陳師松雄,〈儷古並存之原因〉,《東吳中文學報》第11期,2005年5月
陳師松雄,〈陸機之才學及其對南朝麗辭之影響〉,《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 2005年9月
陳師松雄,〈六朝麗辭體用說〉,《東吳中文學報》第13期,2007年5月
陳師松雄,〈徐庾麗辭同體異風說〉,《東吳中文學報》第15期,2008年5月
陳師松雄,〈陸機之家世及其在麗壇之地位〉,《東吳中文學報》第16期,2008年11月
陳師松雄,〈徐陵麗辭之文藝性與實用性〉,《東吳中文學報》第17期,2009年5月
陳允鋒,〈《文心雕龍》與白居易的文學思想〉,《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6年2月
陳玲,〈《玉台新詠序》與徐陵-新變-審美理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11年3月
陳亦橋,〈侍臣與詩人的背離—隋及初唐對庾信的接受〉,《貴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8期,2011年8月
陶禮天,〈試論《文心雕龍》「折中」精神的主要體現〉,《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曹萌,〈歷代庾信批評述論〉,《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5年3月
戚良德,〈《文賦》與《文心雕龍》比較研究〉,《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8年9月
黃金鵬,〈《文心雕龍》的圓美思想〉,《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程新煒,〈《文心雕龍》與六朝文學理論綜探〉,《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89期,2001年第2期
彭曙蓉,〈白居易與劉勰《文心雕龍》主要文學思想的比較〉,《貴州文史叢刊》,2005年第3期
游適宏,〈從《少嵒賦草》看清代臺灣賦的庾信餘影〉,《漢學研究集刊》第18期,2014年6月new window
楊春燕,〈從《文心雕龍》看劉腮的古今觀〉,《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4期,2003年12月
雷恩海,〈論韓愈對《文心雕龍》創作思想的認同與借鑒〉,《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11年1月
董麗娟,〈論《文心雕龍》中“圓”的內涵〉,《語文學刊》,2011年第12期
蔡宗齊,〈意象、意境說與劉勰的創作論〉,《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鄭宇辰,〈《文心雕龍》與庾信的文學觀〉,《有鳳初鳴年刊》第8期,2012年7月new window
劉暢,〈《文心雕龍》的南北文學觀〉,《天津師大學報》,1998年第1期
劉暢,〈《文心雕龍》:尚北宗南與唯務折衷〉,《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1期,2000年1月
劉雅嬌,〈庾信的“善《左傳》”〉,《柳州師專學報》第21卷第4期,2006年12月
劉濤,〈六朝表策文流變及其文學史意蘊—以傅亮、任防、徐陵文章為考察物件〉,《廣西社會科學》總第214期,2013年第4期
劉寧,〈新世紀庾信研究綜述〉,《天中學刊》第30卷第1期,2015年2月
韓湖初,〈論蘇軾對《文心雕龍》文學理論的繼承和發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韓鵬飛,〈庾信對《左傳》的文學接受動機探析〉,《綏化學院學報》第33卷第11期,2013年11月
顏崑陽,〈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2期,1994年6月new window
顏崑陽,〈《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文與哲》第27期,2015年12月new window
羅玲雲,〈庾信與《左傳》〉,《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總第96期,2006年第2期
嚴銘,〈略論楊慎對庾信詩風的接受〉,《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3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