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語與事大--從朝鮮的漢語翻譯人才培訓看其對明政策的轉變
書刊名:漢學研究集刊
作者:羅樂然
作者(外文):Law, Lok-y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9
頁次:頁109-136
主題關鍵詞:事大關係司譯院漢學譯官明-朝鮮關係Relationships of serving the greatSayǒkwonHan-hak Yǒkkwan Ming-Chǒson relationship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120
期刊論文
1.楊聯陞(19570831)。中國文化中的媒介人物--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一七○次座談會紀要。大陸雜誌,15(4),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基中、王永一(20091200)。《燕行錄》的傳承。中國邊政,180,27-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崑健(1980)。元代征東行省之研究。史學彙刊,10,15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이정신(2014)。高麗後期의譯官。한국중세사연구,38,373-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政緯(20140600)。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以《燕行錄》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1,209-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武曉燕(2005)。明朝出兵援朝抗倭與朝鮮使者鄭崑壽。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4),12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英淑(2009)。明末의中國社會와朝鮮使臣의外交活動--金堉의「朝京日錄」과「朝天錄」의분석을중심으로。명청사연구,31,67-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英淑(2011)。譯官洪純彥과朝明外交。中國史研究,70,195-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김경록(2014)。宣祖代洪純彥의외교활동과朝.明관계。명청사연구,41,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信沆(1966)。李朝初期譯學者에관한考察。震檀學報,29/30,519-5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烏雲高娃(2001)。朝鮮司譯院蒙古語教習活動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人文及社會科學版),28(4)=137,122-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敏(2009)。韓國譯學源流考。韓國研究論叢,22,319-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章開沅(2000)。張謇與中韓文化交流。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6),3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權仁溶(2005)。明中期朝鮮의宗系辨誣와對明外交--權機의「朝天錄」을中心으로。명청사연구,24,9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박현규(2011)。1621년조선.명사절의해로사행에관한실상과평가。동북아문화연구,36,415-429。  new window
16.정덩숙(1994)。서거정(徐居正)의문학관과중국시학의수용관계。漢城語文學,18,139-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桂棲鵬、尚衍斌(1995)。談明初中朝交往中的兩位使者--偰長壽、偰斯。民族研究,1995(5),6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俊傑(20090600)。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臺大歷史學報,43,187-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俊傑(20120600)。東亞文化交流史中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及其研究方法論問題。東亞觀念史集刊,2,55-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裴英姬(20090600)。《燕行錄》的研究史回顧 (1933-2008)。臺大歷史學報,43,219-2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朴元熇(1993)。明初文字獄與朝鮮表箋。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522-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賢珠(2014)。譯官上言謄錄譯注(碩士論文)。高麗大學,서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東錫(1982)。朝鮮譯學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良洙(1980)。朝鮮後期의譯官身份에관한研究(博士論文)。延世大學,서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湳倞(2014)。朝鮮時代譯官과翻譯史에관한研究--過舉의譯官考察과近代翻譯史를中心으로(碩士論文)。高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永聰(2009)。事大與保國:元明之際的中韓關係。香港: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元植(1991)。朝鮮通信使。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丙燾、許宇成(1979)。韓國史大觀。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譯官上言謄錄。서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希輔(2002)。安分堂詩集。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中清(2002)。嘯阜先生文集。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指南、金慶門、李湛(2006)。通文館志。서울:서울大學校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指南(1981)。金譯士東槎日錄。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居正(2002)。四佳詩集。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太祖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太宗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世宗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成宗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宣祖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端宗實錄。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國史編纂委員會(1968)。燕山君日記。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崔恆、盧思慎、徐居正(1997)。經國大典。서울:서울大學校奎章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崑壽(2002)。栢谷先生文集。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麟趾(1972)。高麗史。서울:亞細亞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基中(2006)。燕行錄研究。서울:일지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金良洙(2006)。조선후기中人집안의발전--金指南、金慶門등牛峰金氏事例。서울:뱃산자료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金健瑞(2007)。增正交隣志。서울:서울大學校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姜信沆(1978)。李朝時代의譯學政策과譯學者。서울: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邊太燮(1973)。韓國史要論。서울:三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夏原吉(1966)。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元植(1997)。朝鮮通信使の研究。京都:思文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雨蕾(2011)。燕行與中韓文化關係。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葉泉宏(19910715)。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1368-148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簡江作(1998)。韓國歷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孫衛國(2007)。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元永煥(1977)。朝鮮時代의司譯院制度。南溪曹佐鎬博士華甲記念論叢:現代史學의諸問題。서울:一潮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泰俊、金一煥(2014)。子弟軍官和譯官們的使行時代。燕行使와通信使--燕行.通信使行에관한韓中日三國의國際워크숍。서울:박문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尚勝(2000)。偰長壽與高麗、朝鮮王朝的對明外交。韓國傳統文化.歷史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樂然(2014)。作為東亞文化交流媒介的朝鮮譯官--以17、18世紀的金指南家族為研究個案。東亞世界:政治.軍事.文化。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