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桃源意象在古典文學的承繼與變異
作者:劉俊廷
作者(外文):LIOU, JIUN-TI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龔顯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仕隱情懷山水田園慕道求仙理想愛情想像樂園Service and Retreat (Shi-Yin)Landscape and PastoralSeeking The Truth and ImmortalityPerfect LoveImaginary Paradi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摘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桃源意象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另一個是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劉晨、阮肇天臺山采藥的「桃花源」。本論文設定以桃源意象為原型主題,從事主題學的意象研究,關注桃源意象的影響、承繼與變異關係。由於時代和作家人生經歷等因素的影響,「桃源意象」這一原型主題不斷衍生內涵,成為理想生活和愛情世界的象徵。本論文論述中國文學不同時代、不同文人筆下「桃源意象」的風貌特色,呈現「桃源意象」主題承繼與變異的態勢。
文學意象不僅呈現作者的情感與思維,同時表達特定時代及族群的生活體驗、思想意念和文化精神。文學意象是「意」與「象」的結合,是作家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交織出的產物。本論文針對桃源意象在文學作品的建構,提出四點說明:第一、表現文人理想幻滅以及生命流逝的感慨。第二、展望百姓安居樂業以及美好社會的憧憬。第三、形容理想生活空間以及遺世獨立的幻境。第四、蘊涵文人避世求道以及歷史興亡的感悟。
關於桃源意象的主題表現,歷代慕陶、崇陶的文人,無不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著「桃花源」,形成豐富多彩的「桃花源」文化意義。從主題學角度看,桃花源作品分為五個方面,本論文各自整理成章,分列第三章至第七章論述。
第三章論述仕隱情懷主題,仕隱情懷主題主要源自於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南朝時期詩作持續呈現,唐宋時期文學作品達到創作高峰。唐代文人中合併了崇道思想,使「桃花源」成為避世、仙隱的理想境界。宋代文人則藉由「桃花源」感慨現實社會之餘,同時表達對社會、君主的期許。
第四章論述山水田園主題,山水田園主題始於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中建構的精神家園。南朝及唐宋時期政局變化無常,仕途失意的文人,將其情感寄托於山水田園詩中。明清時期官場失意之人,運用桃源意象營造園林景觀,藉以獲得精神的歸宿。
第五章論述慕道求仙主題,慕道求仙主題兼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與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天臺「桃花源」,主要體現於唐代文人作品。多數的唐代文人將桃花源神仙化或道家化,並於詩中融入自身人生理想,追求遺世獨立的自在生活,呈現世俗化的慕道求仙主題。
第六章論述理想愛情主題,理想愛情主題取材於《幽明錄》中劉晨、阮肇天臺山豔遇的故事。晚唐詩人對於政治淡漠、普遍避世隱居,其遊仙詩中所呈現的愛情意蘊,後來體現於抒寫個人情感的宋人詞作。元代、明清文人在壓抑的社會中,為補償亡國悲切與隱逸之意,將理想愛情主題化入元曲與明清文學中呈現,藉此求得心靈慰藉。
第七章論述樂園想像主題,陶淵明在歷經仕途與躬耕生活,對現實社會體會更深,進而建構出〈桃花源記并詩〉裡的桃花源。〈桃花源記并詩〉裡的桃花源與劉晨、阮肇的天臺天桃花源並稱,寄托期望中的理想社會,成為亂世文人寄託精神的心中樂土、人間樂園。
本論文第八章,總結歷代桃源意象的文學意蘊。陶淵明被鍾嶸《詩品》論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常被視為隱逸的象徵;《幽明錄》中的劉晨、阮肇天臺山故事,常被後世作品引以為仙界和情色的象徵。隱逸和求仙有著共同的精神指向,即遠離世俗、追求超脫現實,在某些文學作品中,桃源意象又呈現仙、隱合流的文學現象。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桃源意象,在不同時期、不同文人作品中,呈現出不同的詮釋和理解,這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自身的經歷等因素有關。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才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中意蘊豐厚、魅力無窮的桃源意象。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意象,在訴諸後人的情感感受的同時,又不斷陶冶著後人的情感,使人們的情感變得更為複雜、細緻、豐富,同時充實、發展桃源意象的文學意蘊。
Abstract
There are two sources of Taoyuan imag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One is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in Tao Yuan-Ming's "The Peach Colony"; the other is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found in Liu Yi-Qing's "Record of the Nether World," where Liu Chen and Ruan Zhao collecting herbs in Tiantai Mountain were mentioned. Taking Taoyuan image as the main theme, this thesis engages in the thematological study and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of Taoyuan image. "Taoyuan image" has come to be a symbol of ideal life and love world now, though it had several connotations in previous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s and writers' life experiences. Accordingly,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oyuan image" present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by various literati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scusses the overall tendency regarding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of the theme of "Taoyuan image."
Literary imagery not only expresses the author's emotion and thoughts but also describes the lives, beliefs and cultural spirits of a particular era and ethnic group. Literary imagery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ntion" and "image."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author's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objective depiction of a certain object. This thesis proposes four explan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oyuan image i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First, Taoyuan image shows the literati's disenchantment as well as a lament for the passing stream of life. Second, it represents the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with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rd, it outlines what a utopia of independence would appear. Fourth, it implies the literati's escapism and senses of the rise and fall throughout history.
Thanks to the literati who appreciated and imitated Tao Yuan-Ming interpreting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in their unique ways,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has formed abundant cultural meanings in regards to the expression of Taoyuan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matology, the literary works involving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spects, which are discussed and organized into chapter 3 to 7 in this thesi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e theme of seclusion. The concept of retiring from an official career and living in seclusion is derived from Tao Yuan-Ming's "A Record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with Poem." This notion continued to be presented in the poems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reached a peak with a huge amount of hermit-related creation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literati in the Tang Dynasty integrated the ideas of Taoism into their works, making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a perfect realm for keeping in seclusion and seeking immortality.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literati displayed their frustration at the society by indicating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and, meanwhile, conveyed their anticipation of a peaceful society and better monarch.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theme of landscape and pastoral settings,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spiritual home of Tao Yuan-Ming in his "A Record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with Poem."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changing and impermanent political situations forced the literati who easily lost their careers then to release their emotions in landscape and pastoral poetry. Likewise, those discouraged by the officialdom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used Taoyuan image as well to shape their garden landscape, which served as their spiritual home.
The fifth chapter examines the theme of seeking eternal truth and immortality. It includes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from both Tao Yuan-Ming's work and Liu Yi-Qing's "Record of the Nether World." This theme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Most of the Tang literati incorporated the ideas from Taoism, such as immortality, and their personal ideal of life into their poems to pursue a life with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These poems also demonstrate a secularized aspect of the theme.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theme of perfect love, which originally comes from the romantic encounter of Liu Chen and Ruan Zhao in Tiantai Mountain written in "Record of the Nether World." The poet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became indifferent to politics and turned to live in seclusion. Their love implication presented in sauntering fairy poetry was reflected in the Song Ci later and influenced how Song literati expressed their personal feelings in Song Ci. The literati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ving in a society of political repression also put the theme of ideal love into their literature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grief of subjugation and the intention of reclusiveness, which offered spiritual consolation for them.
The seventh chapter expounds the theme of paradise imagination. After Tao Yuan-Ming retreated and lived on his own by cultivating crops by himself, he eventually gained more experiences in the real world and built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in "A Record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with Poem." This Peach Blossom Spring and that in Liu Yi-Qing's "Record of the Nether World" were both used to illustrate their expectation of an ideal society, which became the spirit paradise for the literati in a chaotic society afterward.
The eigh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various literary meanings of Taoyuan image in the past. Tao Yuan-Ming, regarded as "the initiator of reclusive poets" by Zhong Rong's "Shi Pin," is often considered an iconic symbol of seclusion. Besides, the story that Liu Chen and Ruan Zhao went to Tiantai Mountain in Liu Yi-qing's "Record of the Nether World" is often cited as an indication of fairyland or amorous exploits. Seclusion and seeking immortality share a common spiritual orientation, that is keeping away from the secular and pursuing detachment from reality. It is also found in some literary works that Taoyuan image reflects a literary phenomen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immortality and seclusion.
In sum, the Taoyuan imag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as varied interpreta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based on the author's background, experience and times. This makes Taoyuan image particularly rich in meaning and so fascinat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aoyuan image depicted by Tao Yuan-Ming, while expressing the emotions of his posterity, continues to influence and enrich people's feeling, and evolve into a significant element full of literary mean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引用文獻

一、專書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戰國〕莊周撰,〔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漢]王充撰:《王充論衡》,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56年。
〔漢]劉安等原著,高誘注:《淮南子》卷六,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晉]嵇康撰,王雲五主編:《嵇中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東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輯入《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南朝梁〕任昉撰:《述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臺北:明倫出版社,1982年。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南朝陳]徐陵撰,許逸民校箋:《徐陵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孔穎達撰:《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2014年。
〔唐〕牛僧孺,李復言著:《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王松年:《仙苑編珠》,臺北:自由書局,1989年。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唐]杜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陳子昂著,彭慶生校注:《陳子昂集校注》,合肥:黃山書社,2015年。
〔五代〕劉昫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王灼:《碧雞漫志》,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宋]王觀國撰;田瑞娟校點:《學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朱弁:《曲淆舊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呂祖謙編,齊治平點校:《宋文鑒》,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李昉等著:《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宋]李昉等著:《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洪邁著:《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張君房纂輯,蔣力生校注:《雲笈七簽》,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臺北:新文豐出版,1977年。
〔宋〕彭乖:《續墨客揮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無名氏:《道山清話‧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楊湜:《古今詞話》,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蘇軾著,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
〔宋]蘇軾撰,恒鶴校點:《東坡樂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王嗣奭撰:《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
〔明﹞宋濂著,羅月霞主編:《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唐寅:《落花詩冊》,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年。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收入二南里人編次:《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顧起元:《嬾真草堂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明〕鍾惺撰、李先耕、崔重慶校:《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92年。
[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孔尚任:《桃花扇》,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4年。
〔清〕孔尚任:《雲亭山人評點桃花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孔尚任著,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注:《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清]伍涵芬:《讀書樂趣》(內府藏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本 )。
〔清]永瑢、紀昀:《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吳喬著:《圍爐詩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清]佚名著:《杜詩言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
[清]李西月:《張三豐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金聖歎著,鍾來因整理:《杜詩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
〔清]沈復:《浮生六記》,臺北:遠東圖書,1984年。
〔清]沈德潛選:《古詩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清〕余良棟修、劉鳳苞纂:《光緒桃源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發行,2002年。
[清]倪璠注,許逸民校:《庾子山集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
[清]浦起龍著:《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清]陳夢雷原編,楊家駱類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吳敬梓,王申、段揚華、劉中平校點:《儒林外史》,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清]張海鵬輯:《學津討原》,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褚人穫著,嚴文儒校注,劉本棟校閱:《隋唐演義》,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清]鍾秀:《陶靖節紀事詩品》,同治十二年觀我生齋刊本。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紀昀等撰,任繼愈、傅璇琮總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紀昀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編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唐開韶、胡焯編纂:《桃花源志略》,湖南:岳麓書社,2008年。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清〕清聖祖御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清聖祖御編:《全唐詩》,臺北:盤庚出版社,1979年。
〔清〕曾昭寅:《蕉花園合編桃花源志》,求實軒刻印本,無詳細出版日期。
〔清〕葉申薌:《本事詞序》,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鄭文焯批、(日本)橋川時雄校補:《陶集鄭批錄‧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釋蘭巖:《桃源洞志書》,花源藏版,無詳細出版資料。

(二)近人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日)青木正兒著、隋樹森譯:《中國文學概說》,重慶:重慶出版社,1982年。
(法)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著;傅雷譯:《藝術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堯等譯:《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版出版社,1983年。
丁仲祐:《陶淵明詩箋注》(臺北:藝文出版社,1971年)。
丁福保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先秦漢魏六朝詩鑑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七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孔凡禮校點:《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文史知識編輯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96年。
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9年。
王運熙、顧易生:《魏晉南北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瑤著:《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瑤著:《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王瑤編注,《陶淵明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等編:《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編:《陶淵明詩文匯評》,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陶淵明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白振奎:《陶淵明謝靈運詩歌比較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朱倩如:《明人的山居生活》,新北:花木蘭文化,2011年。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吳小如:《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吳國欽等編:《元雜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呂思勉著:《呂思勉讀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呂晴飛等編著:《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北京:新華書店,1990年。
宋丘龍:《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李白、杜甫著,張式銘標點:《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發行,1987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壁:《箋注王荊文公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李澤厚主編:《美學譯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李豐楙:《曹唐「大遊仙詩」與道教傳說‧憂與游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汪道倫:《紅樓品味錄》,北京:華藝出版社,1999年。
汪灝等著:《廣群芳譜》,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沈薇薇:《山海經譯註》,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1996年。
俞平伯:《紅樓夢辨》,湖南:嶽麓書社,2010年。
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胡宗清主編:《桃花源志》,廣州出版社,2001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4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中華書局,1986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香港:三聯書店,1959年。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孫海通譯注:《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徐振貴:《孔尚任全集評注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徐鵬校注:《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祝穆著:《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袁世碩:《孔尚任年譜》,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2年。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馬興榮:《詞學綜論》,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張溥題辭、殷孟倫輯注:《漢魏六朝百家集題辭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張璋,黃佘著:《全唐五代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張興武:《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張鷟、徐枕亞著,黃瑚、黃珅校注:《遊仙窟玉梨魂合刊》,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莊一拂著:《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許地山:《道教史》,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郭仁成著:《尚書今古文全璧》,長沙:嶽麓書社,2006年3月。
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陳炎、李紅春著:《儒釋道背景下的唐代詩歌》,北京:崑崙出版社,2003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全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陳寅恪著:《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陳寅恪著:《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陳貽焮:《唐詩論叢》,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貽焮著:《杜甫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陸以湉著:《冷爐雜識》卷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傅璿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傅璿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傅璿琮等:《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傅麗英、馬恆君校注:《馬致遠全集校注》,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年。
程千帆:《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
程千帆著:《古詩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程麗芳著:《神仙思想與漢魏六朝志怪小說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隋樹森編:《全元散曲》,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楊家駱主編:《全元雜劇初編》,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葛兆光:《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著:《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趙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趙鐵寒主編:《宋史資料萃編》,臺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劉相蘭:《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國忠、黃振萍主編:《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隋唐至清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劉潔著:《唐詩題材類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
鄧遂夫校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鄭紅楓、鄭慶山:《紅樓夢脂評輯校》,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魯迅:《魯迅雜文集》,遼寧:萬卷出版公司,2013年。
魯迅校錄:《古小說鉤沉》,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3年。
錢鍾書:《宋詩選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58年。
錢鍾書著:《談藝錄》,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戴偉華:《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鍾來因著:《蘇軾與道家道教:第六章》,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羅小東:《古典文學與傳統文化》,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羅素:《羅素論幸福人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羅錦堂著:《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臺北:中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0年。
蘇雪林:《唐詩槪論》,臺北:臺灣商務,1970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單篇論文
任歡:〈近三十年《桃花源記并詩》研究綜述〉,《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
何勝莉、朱憲超:〈桃源母題的異代闡釋〉,《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3年。
吳國富:〈桃花源境界在道教中的變遷〉,《九江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58期),2010年第3期。
李紅霞:〈唐代世人的社會心態與隱逸的嬗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年),2004年3月。
李紅霞:〈唐代隱逸興盛成因的社會學闡釋〉,《史學月刊》2005年第2期。
李紅霞:〈論唐代園林與文人隱逸心態的轉變〉,《中州學刊》2004年第3期。
李劍鋒:〈隋唐五代陶淵明接受史概論〉,《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總第176期)。
李劍鋒:〈論唐代人接受陶淵明的原因和條件〉,《文史哲》1999年,第3期。
邱曉:〈王維詩歌對桃花源記的接受與改造〉,《九江學院學報》,2007年。
柏濤:〈論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反映的社會理想〉,《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洪妍娜:〈「桃花源」意象的繼承〉,《神州文學》2013年第6期。
胡帆:〈對榮格集體無意識的淺析〉,《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期。
胡迎建:〈試論杜甫對陶淵明的傳承與創新——兼論兩人之異同〉,《江西社會科學》(文學研究),2002年第10期。
孫南:《晚唐吾心桃源往往和隱逸有莫大關》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6月。
孫振濤:〈「仙桃」意象之道教文化意蘊考釋〉,《前沿》總384期,2015年10月。
徐清泉:〈論隱逸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發展中的意義〉,《文學評論》2000年第4期。
袁行霈:〈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郝達、文曉華:〈同源異質、各臻其極——王維、韓愈、王安石「桃花源」詩比較閱讀〉,《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2012年7月。
馬曉坤:〈從現實的田園到詩國的想像——陶淵明對於理想境界的追求與回歸〉,《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總第104期)。
張天星:〈天臺桃源意象與古代小說戲曲中的性描寫〉,《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2月。
張建偉:〈論唐詩中桃源意象與劉、阮人天臺故事之合流〉,《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4期,2010年8月。
張寅彭:〈再談嘉道以還之質實詩觀--以詩教原則之運用轉至峻嚴為例〉《文與哲》,第18期,2011年6月。
張寅彭:〈旨歸「儒隱」的清人之陶詩觀──鍾秀之《陶詩紀事詩品》論析〉,《中國文學研究》,第10輯2007年。
張隆溪撰:〈烏托邦:世俗理念與中國傳統〉,《山東社會科學》2008年第9期。
張榮東:〈桃源主題的仙化及其對文人園林的影響〉,《文藝評論:古典詩學的現代闡釋》2012年8月。
張翥:〈再論陶淵明思想與〈桃花源記并詩〉〉,《錦州師院學報》第2期,1992年。
許尤娜:〈魏晉人物品鑑的一個新尺度:隱逸〉,《鵝湖月刊》第24卷,第4期,1998年10月。
許東海:〈庾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2006年。
許總:〈論唐末社會心理與詩風走向〉,《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1997年。
郭鵬:〈唐代桃源詩的興盛及其原因〉,《集寧師專學報》第33卷,第3期,2011年9月。
郭鵬:〈桃花流出武陵洞,夢想仙家雲樹春—道教影響下的唐代桃源詩〉,《集寧師專學報》,2009年。
陳麒如:〈《桃花扇》的桃源意象〉,《文史探源》第六期,2017年。
曾銘璋:〈初唐作家王績個人思想暨文學成就探賾〉,《問學》,第18期。
渠紅巖:〈古代文學中的「桃源」意象及其文學史意義〉,《貴州社會科學》2016年第12期,(總324期)。
渠紅巖撰:〈中國古代文學中桃花源思想的產生與主題表現〉,《閱江學刊》2010年第2期,2010年4月。
湯克勤:〈詩意家園——以「桃花源」、「梁山泊」、「花果山」和「大觀園」為例〉,《安康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12年6月。
焦貽之:〈唐代桃源意象詩中的隱逸主題研究〉,《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總第103期)。
程千帆:〈相同的題材與不相同的主題、形象、風格-四篇桃源詩的比較研究〉,《文學遺產》,1981年。
黃立一:〈從陶淵明對酒的態度看其心路歷程〉《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35期),2006年。
黃偉倫:〈六朝隱逸文化的新轉向──一個「隱逸自覺論」的提出〉,《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
黃強:〈桃花明豔映千秋:論《桃花扇》中「桃花」系列詞語典故和場景的運用〉,《戲曲研究》2001年2月。
黃雪敏撰:〈文學「懷舊」心理原型論〉,《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楊宏:〈元代桃源詩歌新變與成因初探〉,《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
楊宏:〈桃源母題在宋代詩歌中的承與變〉,《山西大學學報》,2009年。
楊宏:〈異化與重構_宋人對桃源母題的另類闡釋〉,《晉陽學刊》,2010年。
楊明:〈文史結合研究的新成果:讀戴偉華博士新著「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揚州大學學報》第6期,1998年。
萬全:〈淺談唐詩中的武陵情節〉,《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總第120期),2011年12月。
葉舒憲:〈蘇美爾神話的原型意義〉,《民間文學論壇》第3期,1998年。
鄒祥平:〈人間情懷下的桃源情結-桃源意象解析〉,《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
寧稼雨;牛景麗撰:〈人境‧仙境‧心境──桃源故事的流變及其文化意蘊〉,《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趙山林:〈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結〉,《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
趙山林:〈試論孔尚任的桃源情懷〉,《江淮論壇》2015年5月。
劉中文:〈異化的烏托邦──唐人「桃花源」題詠的承與變〉,《學術交流》第6期,2006年。
劉明華:〈桃源望斷無尋處-論「桃花源」及其變體〉,《殷都學刊》,1994年。
劉明華:《理想性,神祕性和歷史真實——對<桃花源詩并記>的多重解讀》,《文學遺產》第1期,1999年。
劉彥君:《元雜劇作家心理現實中的二難情結》,《文學遺產》1993年第5期。
劉剛:〈陶淵明「桃花源」社會理想新論〉,《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0年。
歐麗娟:〈唐詩中桃花源主題的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國立編譯館館刊》,1997年。
蔡瑜:〈陶淵明的吾廬意識與園田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2011年3月。
盧曉河:〈唐人慕道與「桃源」意象之仙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5月。
盧曉河:〈「桃源」意象在宋代詩文中的新變〉,《隴東學院學報》第19卷第6期,2008年11月。
蕭兵:〈《山海經》的樂園情結〉,《淮陰師專學報》,1997年4月。
謝盛華、高美玲:〈中國文學桃花意象中的鄉愁與悲情〉,《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2017年9月。
聶永樂:〈中國古代文學桃源意蘊的文學表達〉,《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
羅雲芳:〈唐宋詞桃源意象的美學意蘊〉,《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
蘇燕撰:〈千載桃源夢世外人間情——桃源情懷的形成與演進〉,《九江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三、學位論文
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吳增禮:《清初江南遺民生存境況研究》,湖南:湖南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吳賢妃:《唐詩中桃源意象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金汶洙:《蘇軾和陶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金紅梅:《高麗漢文學中的武陵桃源情結考》,吉林: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侯素馨:《唐代桃源詩探析》,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孫南:《晚唐桃源詩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6月。
馬麗櫻:《大曆桃源詩研究》,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張史寶:《桃的神話與文學原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4年。
張豔:《宋前「桃源體」小說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許雅貴:《桃源文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7月。
陸春:《伊甸園與烏托邦:人類美好家園的永久想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渠紅巖:《中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意象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黃徐玲:《心理補償視角下古典文學中桃花源形象的建構與衍變》,江西:華東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6月。
鄒靜:《宋代桃源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4月。
劉建權:《地方課程資源視野下的古代桃花源詩歌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10月。
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5年。
謝夢潔:《宋詩中的桃源意象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6月。
羅雲芳:《唐宋詞中的桃源意象》,江蘇: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蘇燕:《中國文人的桃源情懷》,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三、網路資源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
國家圖書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
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www.airitilibrary.com/
HyRead台灣全文資料庫: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
中國知網:http://new.big5.oversea.cnki.net/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