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光歌劇團定型劇本《鑽石夜叉》之擬聲詞探析
書刊名:高雄文獻
作者:鄭玉姍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2
頁次:頁7-35
主題關鍵詞:歌仔戲擬聲詞鑽石夜叉陳守敬日光歌劇團羅木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劉美菁(19970300)。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高市文獻,9(3),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永清(20050300)。語氣詞與國小語文教學。國教新知,52(1),27-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一佼(2014)。韓國語擬聲擬態詞特性及構成法則。昆明學院學報,36(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天祥(1980)。略論漢語擬聲詞的獨立性。人文雜誌,1980(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曦(2012)。淺談中西擬聲詞比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3(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南芳(2004)。台灣內台戲定型劇本的發展和寫作特色。2004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戲劇系。3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南芳(2011)。台灣內台歌仔戲定型劇本的語言研究--以拱樂社劇本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慧鈺(2007)。台灣閩南語擬聲詞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玉如(2007)。跨場域舞台的戲劇創作與轉化--陳守敬歌仔戲寫作技巧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南芳(1988)。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雅菁(2006)。論台灣錄音歌仔戲之變遷--以高雄日光歌劇團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國安(2001)。台語e疊詞擬聲語。臺北:現代台語文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新雄(1989)。語言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鶴宜、蔡欣欣(2004)。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代台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飛田良文、淺田秀子(2002)。現代擬音語・擬態語用法辞典。東京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世瑛(1994)。中國文法講話。臺北: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極燉(1998)。臺灣語概論。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