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共理性與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作者:李仰桓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YANG-HUA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黃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羅爾斯公共理性政治自由主義公共討論審議民主台灣的民主化廢除死刑花東發展性工作除罪化John Rawlspublic reasonPolitical Liberalismpublic discussiondeliberative democracyTaiwan’s transition to democratic rule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development of Hwa-Dong Areadecriminalization of sex work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在觀察台灣的公共討論時,一個很直覺的疑問是:為什麼台灣的公共討論常常是不理性的?我從這個問題出發,進一步思考怎麼樣才是一種理性的討論?要如何評價公共討論的理性與否?促進理性討論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如何才能改善不理性討論的現象?我認為這些問題不但涉及政府決策的正當性,也與台灣民主政治的進一步發展息息相關。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借用羅爾斯的公共理性觀,討論三個在台灣極為重要、且備受爭議的議題。這三個議題為死刑的存廢、花東地區的發展、以及性工作的除罪化。透過這三個案例的研究,我試圖勾勒台灣公共討論的面貌,並探討台灣缺乏理性討論的原因。基本上,我認為台灣的政治部門在公共理性上表現不佳,反而是公民團體的倡議較為符合公共理性的期待。因此,我在結論提出兩個建議,以作為進一步推動台灣的民主化進程的方向。
This dissertation is prompted by an observation that public discussions in Taiwan seem to be often unreasonable. Given this observation, I explore some questions including what kinds of discussion could be considered as reasonable? how to evaluate whether a public discussion is reasonable? what conditions are necessary for a reasonable public discussion and how to improve the reasonableness of public discussion? I believe that these questions relate closely to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decision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mocratic rule in Taiwan.
I borrow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from John Rawls as the basis of my investigation of the debates of three crucial issues in Taiwan, they ar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developments of Hwa-Dong Area and the decriminalization of sex work. After sketching the features of these debates, four pa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public discussions in Taiwan are pointed out.
While the political sector in Taiwan, that is “public political forum” i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falls short of following the limits of public reason, I am impressed by the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for their devotion to the ideal of public reason. At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 I suggest that there would be two ways for Taiwan to move forward in the progress of democratic rule.
一、西文書目
Bartlett, Robert V. and Walter F. Baber. 2005. “Ethic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Democratic Governance: John Rawls, Public Reason and Normative Precommitment.” Public Integrity 7, 3: 219-240.
Bohman, James. 1995. “Public Reason and Cultural Pluralism: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Moral Conflict.” Political Theory 23, 2: 253-279.
Brettschneider, Corey. 2007. “The Rights of the Guilty: Punish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Political Theory 35, 2: 175-199.
Cohen, Joshua. 1998. “Democracy and Liberty.” Ed. by Jon Elst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185-23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______. 1999.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67-91.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______. 2003.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Ed. by Samuel Freem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 86-13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aron, James D. 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Ed. by Jon Elst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44-6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Samuel. 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 Sympathetic Comment.”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9, 4: 371-418.
______. 2003. “Introduction: John Rawls-An Overview.” Ed. by Samuel Freem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 1-6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us, Gerrald F. 2003.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Liberalism: Public Reason as a Post-Enlightenment Projec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Glendon, Mary Ann. 2001. A World Made New: Eleanor Roosevelt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New York: Random House.
Global Commission on HIV and Law. 2012. HIV and the Law: Risks, Rights & Health.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Gutmann, Amy and Dennis Thompson. 2004.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ney, Craig. 2005. Death by Design: Capital Punishment as a Social System. New York: Oxford.
Johnson, David and Franklin Zimring. 2009. The Next Frontier: 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Change, and the Death Penalty in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rmore, Charles. 2003. “Public Reason.” Ed. by Samuel Freem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 368-39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Yang-Huan and Hsin-Yi Lin. 2011.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ath Penalty Issues in Taiwan.” East Asia Law Journal 1, 2: 115-126.new window
Morsink, Johannes. 1999.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Origins, Drafting and Inten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Norman Daniels. 2003. “Democratic Equality: Rawls’s Complex Egalitarianism.” Ed. by Samuel Freem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 241-27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ohn. 2001a. The Law of Peoples: with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Revisite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 2001b.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 2005. (Expanded edition)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idy, David. 2000. “Rawls’s Wide View of Public Reason: Not Wide Enough.” Res Publica 6: 49-72.
Roy, Denny.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andel, Michael. 1998.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______. 2010.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Taylor, Charles. 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Tanner Lecture On Human Val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中文書目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2006。《台灣死刑調查報告:邁向廢除死刑?》。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大法官會議。1985。〈釋字第194號〉。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194。1985/03/22。
______。1990。〈釋字第263號〉。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263。1990/07/19。
______。1999。〈釋字第476號〉。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476。1999/01/29。
______。2009。〈釋字第666號〉。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66。2009/11/06。
______。2010。〈不受理決議〉。《司法院公報》52(8)。
中央社。2009。〈反性剝削聯盟:嚴懲剝削者 罰嫖不罰娼〉。《中央日報》。2009/06/12。
中華民國。2012。〈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締約國根據公約第40條提交的初次報告〉。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lp.asp?ctNode=32921&CtUnit=12359&BaseDSD=7&mp=200。2013/12/25。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8。〈總統接見國際廢除死刑NGO代表團〉。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13872。2013/12/25。
______。2009。〈總統出席歐洲日晚宴〉。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15047&rmid=514&sort=0&order=0。2013/12/25。
______。2010a。〈總統接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朱楠理事長等〉。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0896&rmid=514&sort=0&order=0。2013/12/25。
______。2010b。〈本府對於我國是否廢除死刑制度兩點聲明〉。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0882&rmid=514&sort=0&order=0。2013/12/25。
內政部。2010。〈「研議成人間合意性交易行為除罪化除罰化相關議題」公聽會紀錄〉。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990802公聽會紀錄_2.pdf。2014/09/12。
化作春泥更護花行動聯盟。2011。〈東發發了誰?帶您認識東部發展條例〉。http://hu-hua.blogspot.tw/2011/03/blog-post.html。2014/04/28。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編。2001。《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台北:巨流。
王文玲。2001。〈陳定南宣示推動廢除死刑〉。《中國時報》2001/05/17。
王芳萍。1997。〈打破中產階級婦運的偽善〉。《聯合報》1997/10/22:11。
______。2009。〈女性運動者的政治性生成-台北市公娼抗爭和日日春運動紀實〉。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2001。〈嫖客經驗分享〉。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主編《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80-82。台北:巨流。
王冠生。2008a。〈羅爾斯公共理性理念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______。2008b。〈論羅爾斯的公共理性理念〉。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議。
王寓中。2008。〈廢死刑 謝馬都支持〉。《自由時報》2008/03/06。
王健壯。2010。〈這並不是大法官的終局判決〉。《中國時報》2010/06/03:A30。
王薇君。2013。〈不談死刑。只談憐憫~給廢死聯盟的公開信〉。https://www.facebook.com/notes/不談死刑只談憐憫給廢死聯盟的公開信/464507290331879。2014/01/05。
立法院。2001a。《立法院公報》。90 (30)。
______。2001b。《立法院公報》。90 (31)。
______。2003a。《立法院公報》。92 (46)。
______。2003b。《立法院公報》。93 (4)。
______。2010a。《立法院公報》。99 (9)。
______。2010b。《立法院公報》。99 (10)。
______。2010c。《立法院公報》。99 (14)。
______。2010d。《立法院公報》。99 (29)。
______。2011a。《立法院公報》。100 (70)。
______。2011b。〈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第10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409號,委員提案第8923號。
______。2011c。〈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第10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409號,委員提案第9062號。
______。2011d。〈立法院第7屆第8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409號,政府提案第12688號。
台北市公娼自救會等。2001。〈公娼給台北市民的萬言書-不管誰當選。公娼都要活〉。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主編《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45-57。台北:巨流。
台北市社會局。1997。〈台北市政府公娼關懷訪問報告〉。轉引自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編。2001。《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226-233。台北:巨流。
台北市議會。1997。《台北市議會公報》。54 (14)。
______。1997。《台北市議會公報》,56 (18)。
台東縣政府。2012。〈有關美麗灣開發案台東縣政府之嚴正聲明〉。http://www.taitung.gov.tw/Personnel/News_Content.aspx?n=E4FA0485B2A5071E&sms=E13057BB37942D3F&s=3F66F5AE0561EF79。2014/04/28。
台權會死刑問題研究小組。2001。〈國際比較下的台灣死刑問題〉。陳俊宏主編《二千年之人權在台灣》:185-193。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1993。《台灣人權雜誌-死刑彙編<一>》。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
______。2012。《2011台灣人權報告:兩公約民間社團影子報告》。台北:新學林。
台灣大學社會系。2008。《性交易應不應該被處罰公民會議議題手冊》。http://cc-sex.blogspot.tw。2014年9月11日。
台灣桃園地方法院100年度桃秩字第245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分會。2012。〈致環評委員的信、訴願狀〉。http://www.tepu.org.tw/?p=8908。2014/04/28。
白冰冰。2007。〈懲治犯罪 才能保護善良〉。http://www.wretch.cc/blog/sister88/16891079。2014/01/05。
______。2010。(在線上辯論中的發言)。http://newtalk.tw/pkbar.php?oid=14。2014/01/05。
朱俊彥、洪紹欽、周庭慶。2010。〈單親爸 當人肉沙包養2兒〉。《蘋果日報》2010/01/23。
朱淑涓。2011。〈四大建設條例排除土地管理法規 學者連署應刪除〉。《環境報導資訊網》。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1/03/blog-post_8224.html。2014/04/28。
江宜樺。2005。〈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2:1-57。new window
江慧真。2010。〈掌法部時 馬:看到民調 就不敢推動廢死〉。《中國時報》2010/03/2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以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澄清「拆除美麗灣違建 捍衛法治國尊嚴 全國學界挺身而出」記者會主張的誤謬〉。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Print.asp?InputTime=1011121194502。2014/04/28。
何春蕤。1997。〈工具化-身體的新抗爭:回應顧燕翎「出租身體的新舊行業」一文〉。《中國時報》1997/09/17:11。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9:119-163。new window
______。2008。〈生活在台灣:選舉民主及其不足〉。《思想》9:33-68。
吳志光。2012。〈我國大法官如何面對死刑議題-從神主牌到國際人權法的新挑戰〉。陳文珊編《在死刑與處決之後》:9-30。台北:永望出版社。new window
吳澤玫。2008。〈論羅爾斯的公共理性觀〉。《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36:193-236。new window
李丁讚。2004a。〈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62。台北:桂冠。new window
______。2004b。〈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357-395。台北:桂冠。
______。2007。〈台灣民主困境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215-225。
______。2009。〈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思想》11:135-139。
李念祖。2000。〈理性討論死刑存廢的空間何在?-從大法官解釋死刑合憲與否的司法態度談起〉。《律師雜誌》251:3-7。
___。2007。《案例憲法III:人權保障的內容》。台北:三民書局。
李麗芬。2011。〈為什麼反對性交易合法化-反性剝削聯盟的主張〉。《新社會政策雙月刊》14:41-44。
沈美真。1997。〈採取廢娼政策維護人性尊嚴〉。《中國時報》。1997/09/04:11。
幸福花東促進會。2011。〈合作性質的經濟?花東發展的好方向?〉。http://happyhuatungcamp2011.blogspot.tw/2011_06_01_archive.html。2014/04/28。
東部一群人聯盟。2011。〈我們期待的東部發展夢想〉。http://zh.scribd.com/doc/58625173/東發夢想小書-我們期待的東部發展夢想。2014/04/28。
東部發展聯盟。2011。〈聯合聲明:危機!東部公有土地將全面財團化 務請刪除「土地釋出」及「土地作價」條款〉。《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564。2014/04/28。
______。2012。〈「永續發展」全台無成功經驗 經建會應更具體指導花東如何突破〉。《東海岸評論》。http://www.eastcoast.org.tw/?p=2979。2014/04/28。
林火旺。2004。〈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47-77。new window
林欣怡。2011a。〈馬政府執行死刑到底有無違反兩公約?〉。http://www.taedp.org.tw/story/1899。2014/04/28。
______。2011b。〈台灣真的會廢除死刑嗎?〉。《台灣人權學刊》1(1):189-200。new window
林芳玫。1997。〈別給皮條客娼館業者藉口〉。《聯合報》。1997/10/22:11。
林國明。2008。〈性交易應不應該處罰公民會議結論報告〉。http://cc-sex.blogspot.tw。2014/09/18。
林淑雅。2007。〈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雲閣。2008。〈搶救杉原海岸的努力獲得公民訴訟實施以來的首次勝訴判決〉。http://www.peopo.org/news/11284。2014/04/28。
林照真。2012。〈廢除死刑與反廢死:從大眾媒體說起〉。陳文珊編《在死刑與處決之後》:61-95。台北:永望文化。new window
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
法務部。2005。〈逐步廢除死刑之政策〉。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7083&ctNode=28252&mp=001。2005/09/08。2012/04/24。
______。2006。〈法務部針對國際人權聯盟(FIDH)發布「台灣死刑報告」相關部分提出說明〉。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56509&ctNode=34622&mp=11002。2015/02/01。
______。2010。〈我國死刑政策現況及未來規劃報告〉。http://npl.ly.gov.tw/npl/report/990415/7.pdf。2013/12/25。
金里卡(Will Kymlica)著。劉莘譯。2003。《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台北:聯經。
胡慕情。2010。〈東發發了誰?(4) 東部發展。請慢行〉。《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pnn.pts.org.tw/main/2010/12/09/【東發發了誰?】(4)東部發展。請慢行。2014/04/28。
夏林清。2001。〈當公娼媽媽遇見社區媽媽〉。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編《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120-127。台北:巨流。
埃爾斯特(Jon Elster)。2010。〈導論〉。埃爾斯特主編。李宗義、許雅淑譯《審議民主》:1-25。台北:群學。
徐世榮、許紹峰。200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台灣土地研究》2:101-130。new window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9。〈我們主張娼嫖皆不罰 性產業應以勞動權益為核心〉。http://blog.roodo.com/awakeningfoundation/archives/9344215.html。2009/06/3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2。〈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核定本)〉。《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網站》。http://hdsd.ndc.gov.tw/page/ht_004_01.htm。2014/04/28。
張文貞。2011。〈自外於國際人權規範的台灣司法~大法官不受理死刑釋憲之評析〉。《我的國家殺了人:廢死的釋憲故事》:35-50。台北: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張娟芬、張文貞。2011。《我的國家殺了人:廢死的釋憲故事》。台北: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張娟芬。2010。《殺勠的艱難》。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______。2011。〈死刑釋憲的折返跑〉。張娟芬、張文貞。《我的國家殺了人:廢死的釋憲故事》:11-34。台北: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張鐵志。2010。〈台灣民主治理與公民社會的落差〉。《中國時報》2010/09/29:A16。
陳文珊。2001。《基督宗教死刑議題研究》。台北:永望出版社。
陳仲嶙。2014。〈環境影響評估事件之司法審查密度-比較制度分析的觀點〉。《中研院法學期刊》14:107-168。new window
陳志祥。2000。〈評大法官第四七六號解釋〉。《律師雜誌》251:43-68。
陳宜中。2008。〈性交易該除罪化嗎?對性別平等論證的幾點省思〉。《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7:1-50。new window
陳姿沁。2013。〈平等於差異之辯證:社會秩序維護法中「罰娼不罰嫖條款」修法爭議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陳素香。2001。〈公娼抗爭的性別實踐與階級觀點〉。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編《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86-88。台北:巨流。
陳朝福。2014。〈美麗灣案訴訟 台東縣政府敗訴〉。《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0285015-1.aspx。2014/10/28。
陳菊。1997a。〈廢娼不得不為 為姊妹生命開一扇窗〉。《中國時報》1997/09/03:11。
______。1997b。〈生命的尊嚴 在於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出路 廢娼 站在疼惜女性立場〉。《聯合報》1997/10/15。
陳新民、黃富源、吳志光。2007。〈廢除死刑暨替代方案之研究〉。法務部委託研究報告。
傅崑萁。2010。〈花蓮縣議會第17屆第1次定期大會施政總報告〉。《花蓮縣政府全球資訊服務網》。http://www1.hl.gov.tw/workreport/workreport.asp?sel=17_01_1_99_05_04_pm_%B3%C5%B1X%DBm.html#_Toc260658643。2014/04/28。
單國璽。2002。〈致歡迎詞〉。雷敦龢編《台灣反對死刑》:24-25。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彭渰雯。1997。〈廢公娼 違反憲法基本工作權〉。《中國時報》。1997/08/31:11。
黃文雄等。2007。〈人權委員反對娼嫖皆罰聲明稿〉。http://blog.yam.com/gofyycat/article/12875899。2014/09/19。
黃淑怡。2014。〈從開放管理到漸進式消滅:簡評荷蘭性產業專區政策〉。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archives/24725。
黃淑英。2004。〈嫖客的社會成本〉。《自由時報》2004/02/13。
______。2011。〈叫「性工作」太沉重〉。《新社會政策雙月刊》14:45-46。
黃斐悅。2010。〈東部土地一斤30兩〉。《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http://www.dfun.tw/?p=33028。2014/04/28。
______。2014。〈蘇花高與我〉。《台灣人權學刊》2,3:131-142。
換人。2014。〈荷蘭紅燈區性工作者享有抬頭挺胸的尊嚴,台灣為了都更利益蹧蹋拆除百年青樓古蹟〉。《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60679。
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2013。陳毓奇、陳禮工譯《斷臂上的花朵》。台北:麥田出版社。
溫金柯。2006。《佛教反對死刑》。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葉亭君、羅秉成、林欣怡。2009。《停止死刑:死囚鍾德樹的故事》。台北: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葉德蘭。2011。〈誰在擲石頭?2009年台灣商業性交易論述之運動語藝分析〉。《女學學誌》28:55-105。new window
雷敦龢編。2002。《台灣反對死刑》。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楊國樞。1983。〈現代化歷程中的變遷現象〉。《中國論壇》17(5):11-17。
______。1985。《開放的多元社會》。台北:東大圖書。
______。1991。〈台灣社會的開放化與多元化〉。《二十一世紀》5:53-56。
廖本全。2011。〈以發展之名-區域性發展條例的危機〉。《東海岸評論》。http://www.eastcoast.org.tw/?p=525。2014/04/28。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廢死Q & A〉。http://www.taedp.org.tw/p/711。2015/02/01。
______。2006。〈針對法務部長簽署鐘德樹死刑執行令之新聞稿〉。http://www.taedp.org.tw/story/1174。2015/02/01。
______。2010a。〈廢死聯盟抗議法務部違法執行死刑〉。http://www.taedp.org.tw/story/1735 。2015/02/01。
______。2010b。〈是王部長。也是社會的難題!~針對王清峰部長請辭下台的聲明〉。http://www.taedp.org.tw/story/1688 。2015/02/01。
______。2011a。《2010年台灣死刑報告》。台北: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______。2011b。〈呼籲法務部莫「違法行政」、「錯誤執行」〉。http://www.taedp.org.tw/story/1894。2015/02/01。
______。2011c。〈夜照亮了夜 身為被害人〉。http://www.taedp.org.tw/story/2018。2015/02/01。
______。2013a。〈凝視人性脆弱 認識酷刑之惡〉。http://www.taedp.org.tw/story/2551。2015/02/01。
______。2013b。〈針對4月19日法務部可能再次執行死刑之讉責聲明〉。http://www.taedp.org.tw/story/2508。2015/02/01。
______。2014。〈20140429廢死聯盟新聞稿:針對法務部執行五人死刑〉。http://www.taedp.org.tw/story/2669。2015/02/01。
潘欣榮。2011。〈花蓮人眼中的幸福:2011訪調報告連載序〉。《幸福花東促進會》。http://happyhuatungcamp2011.blogspot.tw/2011/05/2011.html。2014/04/28。
鄭村棋、顧玉玲。2001。〈公娼事件答客問〉。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編《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108-115。台北:巨流。
蕭白雪。2010。〈「下台會變笑柄」撐不到一天〉。《聯合報》。2010/03/12:A3。
蕭美琴。2010。〈蕭美琴政見會發言稿〉。https://mbasic.facebook.com/notes/蕭美琴/政見會發言稿/311604656034/。2014/04/28。
錢永祥。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一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11-146。台北:桂冠。new window
______。2009。〈必要的民主:他—我對抗抑或你—我平等〉。《思想》11:173-180。
______。2010。〈羅爾斯論公共性:公共理性或公共論述〉。林從一編《哲學分析與視域交融》:255-271。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戴興盛。2011。〈幸福永續花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東部發展?〉。《東海岸評論》。http://www.eastcost.org.tw/?p=534。2014/04/28。
環境法律人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2。〈駁斥官員謬論。捍衛民主體制 法律界對美麗灣案嚴正聲明〉。http://zh.wildatheart.org.tw/story/10/7241。2014/04/28。
謝世民。2003。〈後啟蒙的哲學計劃: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5:10-17。new window
謝莉慧。2011。〈社維法修正通過 性專區內娼嫖都不罰〉。《新頭瞉》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9202。2014/04/28。
瞿海源。2006。〈遏止犯罪、生命價值與死刑:台灣民眾對廢除死刑的態度〉。《台灣社會學刊》37:133-167。new window
顏厥安。2004。〈公共理性與法律論理〉。《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1-46。new window
______。2010。〈依法行政或方便法門〉。《中國時報》2010/05/02。
羅曉荷。1997。〈廢法廢娼 議會太草率 未訂落日條款 糊裡糊塗過關〉。《聯合報》1997/08/12:14。
顧燕翎。1997。〈誰的身體。誰的香火-身體自主權的艱苦奮鬥〉。《中國時報》1997/09/22:11。
三、報章雜誌、網路資料出處
今日新聞網(NOWnews)。http://www.nownews.com。
台灣日報。
幸福花東促進會。http://happyhuatungcamp2011.blogspot.tw。
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http://www.hl.gov.tw。
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