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朝向技術遺址蒐藏的理論建構--以臺泥高雄廠址作為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蒐藏新指向的探討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王玉豐
出版日期:1999
卷期:3:5
頁次:頁71-95
主題關鍵詞:技術遺址技術現場科技科技博物館蒐藏社區生態博物館臺灣水泥公司科學工藝博物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
  • 點閱點閱:7
     臺灣的科技博物館承襲西方的科技博物館傳統與當代科學中心典範,正面臨「技術」蒐藏上的意義危機,與技術議題主體意識的欠缺,影響所及乃是有限的蒐藏空間無法巨細靡遺的入藏重要科技文物,以及科技文物在轉換為教育、展示時無法完整傳遞或再現所欲指涉的技術議題的整體面相。而臺灣近年技術產業在面臨環保、政策、勞工等問題及相關經濟因素的衝擊下,在特定的技術時空中逐漸浮現愈來愈多的技術實踐後遺留下來足資作為技術反省的物質見證的技術遺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作為國家級的科技博物館如何調整過去「後殖民」式技術論述的發展,並積極與所在的工業城市-高雄市,在技術遺址的整理與保存上建立起全國性技術遺址蒐藏的範例,正有賴一個國家技術遺址蒐藏理論的建構,以及據此而開展的工作實踐。
期刊論文
1.Hubert, Francois、陳音音(19960100)。生態博物館在法國--矛盾與曲解。博物館學季刊,10(1),19-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小英(19960100)。英國的生態博物館舉隅--鐵橋谷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0(1),33-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琪淑(19980700)。科技博物館蒐藏政策之擬定及探討--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2(4),19-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守謙(19931200)。古蹟‧史料‧記憶‧危機。當代,92,1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玉昆(19930600)。淺談鼓山區的產業發展。高市文獻,5(3/4),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alsh, Kevin、高慧芬(19960400)。遙遠的過去--博物館的責任。博物館學季刊,10(2),45-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譽騰(19960100)。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玉豐(1998)。運用時空因素發展科學工藝博物館之展示策略--以法國科學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2(1),2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清波(1997)。館長序。科技博物,1(5/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啟祥(19970300)。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環境之分析。科技博物,1(2),77-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梅君(19941000)。水泥工業。臺北銀行月刊,25(10)=301,8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肇基(1997)。建館任務與目標。科技博物,1(5/6),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利的毀解:米修.傅科及其思想。當代,1,2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譽騰(1998)。可口可樂博物館走訪。博物館簡訊,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5)。大事紀。高市文獻,7(1),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耀偉(19950100)。當代批評論述中的「空間化」迷思。當代,105,1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永熾(19901200)。技術在歷史中的演化。當代,56,24-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富峰、李淑芬、徐美珠(19961100)。論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意識的狹窄化--以高雄哈瑪星地區為例。史聯雜誌,29,1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夏鑄九、林邤(19931200)。戰後歐美聚落保存論述的形成與趨勢。當代,92,30-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夏鑄九、簡旭伸(19960600)。市民運動與都市設計:高雄的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45-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建二(1987)。臺灣:與醜陋賽跑。當代,14,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肇新(19980100)。地方政府的社區組織與社區政策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研考報導,41,4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明珂(19931100)。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惠英(19960400)。博物館與蒐藏。博物館學季刊,10(2),65-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其南、陳瑞樺(19980100)。臺灣社區營造運動之回顧。研考報導,41,2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Koster, Emlyn(1998)。Our Community Relevance。邁向二十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114-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崇熙(1995)。科技文物典藏研究的歷史參考架構。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淑芬(1995)。日本南進政策下的高雄建設(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清松(1984)。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urcaw, George Ellis(1997)。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Altamira Press。  new window
3.Belk, Russell W.(1995)。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Society。London。  new window
4.葉振輝(1985)。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葉振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Danilov, V. J.(1982)。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s。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7.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環境資訊。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昌忠、苗以順、毛榮運(1995)。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耀能(1994)。續修高雄市志卷二政事志:地政/環境篇。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耀能(1998)。續修高雄市志.卷首。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宏文(1998)。高雄市水泥業空氣汙染之防治與管制方法研究。高雄: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薛化元、臺灣史料編纂小組(19900000)。臺灣歷史年表. 終戰篇。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1987)。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籌建方案綱要。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乾朗(1984)。高雄前英國領事館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高雄:高雄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賡堯(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月初(1997)。漫談我國水泥工業。臺北:臺灣區水泥工業同業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Butler, S.(1992)。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  new window
18.Butt, J.、Donnachie, I.(1979)。Industrial Archaeology in the British Isles。London:Paul Elek。  new window
19.Caulton, T.(1998)。Handson Exhibitions: Managing Interactive Museums and Science Centres。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0.Foucault, M.(1974)。The Order of Things。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1.Falk, John H.、Dierking, Lynn D.(1992)。The museum experience。Washington, DC:Whalesback Books。  new window
22.Fiske, J.(1982)。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3.Hooper-Greenhill, Eilean(1992)。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Routledge。  new window
24.Norman, Donald A.(1990)。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New York:Doubleday:Currency。  new window
25.Kuhn, Thomas S.、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1994)。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教育部科學工藝博物館籌建規劃小組(1985)。歐美考察團考察報告,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1947)。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十八日資臺36字第161號呈資委會「呈復高雄工潮起因並遵指示原則妥籌應付由」函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前言。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志弘(1994)。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田浚(1993)。草木豈能隨意種:臺泥礦區的復育影響評估。柴山主義。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鑄九(1993)。全球經濟再結構過程中的臺灣區域空間結構變遷。空間,歷史與社會。臺北:臺灣社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旭、丘家宜(1995)。社區在哪裡。文化新穗.社區新蘊。臺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譽騰(1994)。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在臺灣的自然史調查經過。走在博物館的時空裡。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oucault, Michel、陳志梧(1994)。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avine(1992)。Audience, Ownership, and Authority。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new window
9.West, B.(1988)。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Past: A Critical View of the Ironbridge Gorge Museum。The Museum Time-Machine: Putting Cultures on Display。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10.戴寶村(1994)。打狗的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