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7-1986)
作者:賴昭呈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延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政治反對運動歷史組織美麗島事件美麗島雜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政治反對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國際因素、經濟因素及歷史因素影響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之外,本文從1947年二二八事件開始,至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為止,以歷史研究途徑(historical approach)出發,運用到分類(classification)、比較(comparison)、量化(quantification)等科學性的技術,及觀察法、歸納法、分析法等方法,討論Panebianco, Angelo 安哥洛˙潘諾彼安柯的「政黨權力的組織理論」,企圖探知(1)國內外政治、社會、經濟的歷史,是如何形塑反對運動;(2)黨外組織的運作狀況;(3)組織中菁英、黨工(經理人)、支持者及選民是如何互動。本文的所持論點在於用新的觀點來看政治史,摒除國民黨視黨外/民進黨是充滿權力與派系鬥爭的觀點;也不認為黨外/民進黨內部沒有太大的分歧;本文採取黨外時期並無太大矛盾、美麗島事件之後內部就算有分歧,也只是與大多數社會運動所面臨的兩條陣線(面對運動的敵人及面對運動內部的同志)就不同的路線、目標、或權力互相競爭,所採取不同策略。最重要的,必須從社會情境(歷史結構)、運動的不同階段來檢視。反對勢力內部的衝突主要是兩種組織模型(對環境採「適應」策略的自然模型及採「支配」策略的理性模型)的衝突和競爭。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在組織化的過程中,雜誌做為一個特殊的類似政團的組織,與其他組織一般,透過與環境間的互動及同志間的競爭,在各個時段均顯出內部強弱不等的兩條路線。組織中掌握「不確定區域」者較能影響組織的走向。另外,本文認為在由國民黨操控、由上而下的選舉及運動過程中,逐漸凝聚出的台灣意識卻也深植於反對運動的支持群眾心中,致黨外政治菁英一旦偏離此主軸,即遠離群眾。這種現象使台灣民主運動除了選舉趨動的民主化特色外,亦呈現出由下而上的、群眾的及朝向型塑台灣民族的方向發展。
1 八十年代編輯部(1979年)。《自由中國選輯1:地方自治與選舉》。台北市:八十年代出版社。
2 八十年代編輯部(1979年)。《自由中國選輯3:言論自由》。台北市:八十年代出版社。
3 八十年代編輯部(1979年)。《自由中國選輯4:反對黨問題》。台北市:八十年代出版社。
4 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1985年)。《黨外的四大系統與接班危機》。南投市:編者印。
5 孔孝瑜(1994年)。《變天:陳定南傳奇》。台北市:日臻。
6 尤宏、林濁水、劉一德、章學含編(1983年)。《扯下法統的假面具》。台北市:博觀雜誌社。
7 王作榮(1978年)。《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市:時報。
8 王振寰(1993年)。《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市:唐山。
9 王振寰(1996年)。《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
10 王業立(1991年)。〈領導菁英與民主〉。《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主基金會,頁289-308。
11 王輝煌、黃憶德(2001年)。〈經濟安全、家族、派系與國家:由制度論看地方派系的政治經濟基礎〉,收於徐永明、黃紀主編(2001年) 。《政治分析的層次》。台北市:韋伯。
12 王曉波著(1986年)。《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市:帕米爾。
13 丘為君、葉匡時編(1978年)。《選舉與政治》。台北市:龍田。
14 包斯文(1980年)。《黨外人士何去何從?從中山堂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台北市:四季。
15 史明(施朝暉)(1988年)。《台灣獨立的理論與實際》。鳳山市:南冠。
16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0年)。《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 》。台北市:國策中心。
17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1年)。《人民制憲會議實錄》。台北市:編者印。
18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黃信介紀念文集小組編(2000年)。《黃信介紀念文集》。臺北市: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黃信介紀念文集小組。
19 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研究中心編(1989年)。《民意戰士—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奮鬥》。台北市:民進黨。
20 石之瑜(1993年)。《當代臺灣的中國意識》。台北市:正中。
21 朱文伯(1972年)。《公職選舉論文集》。台北市:民主潮社。
22 朱德蘭(2001a年12月)。《崔小萍事件》。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3 朱德蘭主編(2001b年12月)。《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出版資料、報紙人名索引》(下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4 朱德蘭主編(2001c年12月)。《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出版資料、報紙人名索引》(上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 江鵬堅(1983年)。《不信公義喚不回》。台北市:著者印。
26 江繼五(1984年)。《地方自治與公職選舉》。台北市:大中國。
27 艾琳達(1997年)。《激盪!臺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市:前衛。
28 行政院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會管理委員會編(1991年)。《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之運用》。台北市:編者印。
29 行政院經建會編(1984年)。《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經濟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市:編者印。
30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2000年)。《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政治學報特輯)。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
31 何榮幸(2001年)。《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台北市:時報。
32 吳文星、許雪姬(2001年)。《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33 吳文星(2001年12月)。《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4 吳文程(1991年)。〈中華民國政治菁英結構的轉變:技術官僚和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主基金會。頁241-264。new window
35 吳文程(1996年)。《台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市:時英。new window
36 吳老德(2000年)。《正義理論與福利國家》。台北市:五南。
37 吳若予(1992年)。《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市:業強。new window
38 吳重達編(1983年)。《黨外大躍進:黨外新生代政論精選》。台北市:前衛。
39 吳哲朗(1978年)。《黨外的新聞:台灣日報辛酸史》。台中市:著者印。
40 吳國楨(1954年)。〈吳國楨致國大函原文〉,收於Kerr, George H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台北市:前衛。
41 吳密察、張炎憲等著(1993年)。《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市:前衛。
42 吳惠巧、黃人傑(2003年10月)。〈李登輝的政治思想〉。《第一屆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43 呂秀蓮(2000年)。《重審美麗島》。台北市:前衛。
44 呂亞力、吳乃德編譯(2000年)。《民主理論選讀》。台北市:風雲論壇。
45 呂亞力(1979年)。《政治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new window
46 呂亞力(1992年)。〈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的發展〉,收於張京育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195-223。
47 李世傑(1989年)。《特務打選戰》。高雄市:敦理。
48 李本京(1985年)。《民主政治與政黨運作:兼論當前為什麼不能「組黨」》。台北市:黎明。
49 李光平(1985年)。《政治共識與政治穩定》。台北市:黎明。
50 李旺臺(1993b年)。《台灣反對勢力(1976-1986) 》。台北:五千年。
51 李建榮(1998年)。《連戰風雲》。台北市:時報。
52 李敖(1981年)。《自由˙黨外˙蠶》。台北市:四季。
53 李登輝(1999年)。《台灣的主張》。台北市:遠流。
54 李達(1987年)。《台灣黨外運動》。香港:廣角鏡。
55 李達(1989年)。《台灣地方派系》。台北市:風雲論壇。
56 李筱峰(1987年)。《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57 李筱峰(1990年)。《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市:自立報系。
58 李筱峰(1999a年)。《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市:玉山社。
59 李筱峰(1999b年)。《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台北市:玉山社。
60 李鴻禧(1993年7月12日)。〈澄清公民投票的民主憲政真諦〉。《自立晚報,版三。
61 周清玉著(1989年)。《「法統」黑面紗》。台北市:關懷雜誌社。
62 林正杰、張富忠著(1978年3月)。《選舉萬歲》。台北市:遠流。
63 林正杰(1981年)。《寧為黨外》。台北市:深耕雜誌社。
64 林佳龍(2002年)。〈解釋晚近臺灣民族主義的出現與性質〉,收於洪泉湖、謝政諭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市:東大。
65 林東泰(1991年)。〈台灣地區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民主化歷程〉。《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主基金會。頁105-129。
66 林義雄。(1989年)。《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台北市:著者印。
67 林銘德(1988年)。《五權憲法中的國民大會》。台北市:正中。
68 林濁水(1989年)。《賤民?福爾摩沙人的悲歌》。台北市:鄭南榕。
69 前衛編輯小組(1984年)。《黨外。補破網》。台北市:前衛。
70 南方朔(1980年)。《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市:四季。
71 南方朔(1991年)。《『反』的政治社會學》。台北市:久大。
72 姚嘉文、林義雄著(1978年)。《古坑夜談》。台北市:著者印。
73 姚嘉文、陳菊編註(1979年)。《黨外文選》。台北市:編者印。
74 施正鋒(1999年)。《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市:前衛。
75 施威全(1996年)。《地方派系。台北市:揚智。new window
76 柯志明(2003年)。《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市:群學。
77 段承璞(編著)(1992年)。《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
78 洪泉湖、謝政諭主編(2002年)。《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市:東大。
79 胡佛、朱雲漢(1992年)。〈台灣的選舉競爭與政治民主化〉,收於張京育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243-279。
80 胡佛(1988年)。〈台灣地區民眾對政治參與的態度:系統功能的權力價值取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20》,頁327-354。
81 范雲編(1993年)。《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北市:前衛。
82 風雲論壇社(1986年)。《透視黨外組黨》。台北市 : 風雲論壇社發行 : 聯豐總經銷。
83 夏珍(1999年)。《許信良的政治世界》。台北市:天下遠見。
84 孫慶餘(1995年)。《請問新黨》。永和市:稻田。
85 徐永明、黃紀主編(2001年)。《政治分析的層次》。台北市:韋伯。
86 徐桂峰(1989年)。《台灣集會遊行十年記事》。台北市:自晚。
87 時事週報社(1980年)。《民主憲政史上的里程碑—民國六十九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的前瞻與回顧》。台北市:時事週報社編印。
88 時報雜誌編輯部(1985年)。《台灣地方勢力分析》。台北市:時報。
89 殷海光(1990年)。《殷海光全集之十三—學術與思想(一) 》。台北市:桂冠。
90 袁頌西、陳德禹(1988年)。《臺灣地區民眾的政治文化:系統結構的權力價值取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20,頁299-326。
91 袁頌西(2003年)。《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台北市:時英。
92 高信疆、楊青矗編(1988年)。《走上街頭:1987台灣民運批判》。高雄市:敦理。
93 國史館(2000a年)。《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新店市:國史館。
94 國史館(2000b年)。〈台灣政治史的里程碑--美麗島政團〉。《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新店市:國史館。
95 國史館(2001年)。《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四)國會改造》。新店市:國史館。
96 國史館編(2000c年)。《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 》。新店市:編者印。
97 國史館編(2000d年)。《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 》。新店市:編者印。
98 國防部總政戰部(1980年)。《高雄暴力事件專輯》。台北市:黎明文化。
99 張俊宏(1989a年)。《反對黨的定位策略》。台北市:社會大學出版社。
100 張俊宏編(1989b年)。《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南方。
101 張茂桂(1989年)。《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國策中心。new window
102 張飛龍(1985年4月)。《對馮滬祥所編譯的『新馬克斯主義批判』的批判》。台北市:蓬萊島雜誌社。
103 張德銘(1978年)。《公道何在》。台北市:著者印。
104 張燦鍙(1989年)。《建設東方瑞士:台灣建國藍圖的探討》。台北市:台獨聯盟。
105 張燦鍙(1989年)。《建設東方瑞士:台灣建國藍圖的探討—附「臺灣民主共和國憲法草案」》。台北市:自由時代週刊社。
106 曹俊漢(1991年)。〈政治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結構與功能的調適:觀察與評析〉。《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主基金會,頁149-186。
107 盛杏湲(1986年)。《國民黨與黨外中央後援會選舉競爭之研究》。台北市:桂冠。
108 許世楷(1989年)。《台灣未來的描繪:附「台灣新憲法草案」》。台北市:自由時代週刊社。
109 許世楷(1991年)。《新憲法論》。台北市:前衛。new window
110 許信良、鍾碧霞合著(1992年)。《許信良言論選集》。台北市:前衛。
111 許信良(1977年)。《當仁不讓》。台北市:長橋。
112 許信良(1995年)。《新興民族》。台北市:遠流。
113 許雪姬(2001年12月)。《林正亨的生與死》。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4 連和、泰石(筆名)著(1978年)。《選舉選舉》。台北市:長橋。
115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1988年)。《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市:稻鄉。
116 郭正亮(1998年)。《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市:天下。
117 郭承天(2000年)。〈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頁171-201new window
118 陳世宏、周琇環編註(2000年)。《組黨運動》。新店市:國史館。
119 陳世宏、張建隆等編註(2001年)。《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新店市:國史館。
120 陳明忠(2002年3月31日)。〈悼順興兄,憶往事〉。《黃順興先生逝世追悼紀念手冊》,頁10。
121 陳明通、胡佛(1988年)。《台灣地區民眾的選舉參與行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20,頁401-418。new window
122 陳明通(1995年)。《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123 陳芳明(1989年)。《在美麗島的旗幟下:反對運動與民主臺灣》。台北市:前衛。
124 陳師孟等著(1991年)。《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市:自立晚報。
125 陳偉杰(2003年10月)。〈政黨體系變遷與地方派系勢力消長關係之研究—宜蘭縣的個案分析〉。《第一屆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126 陳婉真(1977年)。《垂簾聽政》。台中市:新企業世界出版社。
127 陳陽德(1987年)。《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市:洞察。
128 陳隆志(1987年)。《台灣獨立的展望》。台北市:鄭南榕。
129 陳隆志(1993年)。《台灣的獨立與建國》。台北市:月旦。
130 陳儀深(1995年)。《誰的民進黨?》。台北市:前衛。
131 陳儀深編(1993年)。《邁向獨立之路》。台北市:前衛。
132 陸鏗(1988a年)。〈一九八三年台灣黨外的路線鬥爭〉。《亞洲的政治文化》,台北市:前進,頁201-211。
133 陸鏗(1988b年)。〈蔣經國時代的台灣政治〉。《亞洲的政治文化》,台北市:前進,頁145-157。
134 陶五柳(1994年)。《陳水扁震撼》。台北市:大村文化。
135 陶五柳(1995年)。《彭明敏旋風》。台北市:大村文化。
136 彭明敏(1988年)。《自由的滋味》。台北市:前衛。
137 彭瑞金(1995年)。《台灣野生的政治家余登發》。台北市:時報。
138 彭懷恩(1987a)。《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139 彭懷恩(1989年)。《台灣政黨體系的分析(1950-1986) 》。台北市:洞察。
140 彭懷恩(1992年)。《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風雲論壇。new window
141 游錫方方土、謝三升、蘇貞昌編(1985年)。《黨外省議員集體總辭》。台北市:編者印。
142 黃天福(1983年)。《還我美麗島》。台北市:鐘鼓鑼雜誌社。
143 黃文雄(1990年)。《台灣。國家的條件》。台北市:前衛。
144 黃重憲(黃河水)(1986年)。《黨外隨想錄》。台北市:嵩山。
145 黃富三(2001年)。《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檔案與口述歷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46 黃富三編著(2001年)。《美麗島事件》。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47 黃森松(1985a年2月10日)。《一九八五年選情初探》 (啄木鳥政論叢書第2號)。台中縣:著者印。
148 黃森松(1985b年4月1日)。《台灣議壇浮沉錄—40年來(1946-1985)的人間悲喜劇》(啄木鳥政論叢書第3號)。台中縣:著者印。
149 黃森松(1985c年6月15日)。《歷屆縣市長及省議員選舉提名大觀》(啄木鳥政論叢書第5號) 台中縣:著者印,頁1-51。
150 黃順(1993年)。《北京見聞:從胡耀邦到江澤民》。台中市:著者印。
151 黃順興(1978年)。《永不退卻》。大村鄉:著者印。
152 黃煌雄(1983年)。《台灣的轉唳點》。台北市:編者印。
153 黃德福(1992年)。《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市:時英。new window
154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1999)。《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市:時報。
155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1999)。《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台北市:時報。
156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1999)。《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市:時報。
157 楊孝榮(1978年)。〈大眾傳播與選舉〉。錄於丘為君、葉匡時編(1978年)。《選舉與政治》,台北市:龍田,頁128-135。
158 楊志恆(1993年)。《預算政治學的構築》。台北市:國策中心。new window
159 楊青矗(1980年)。《許信良論政:許信良的政治活動》。高雄市:敦理。
160 楊青矗編(1987年)。《台灣命運中國結》。高雄市:敦理。
161 楊青矗編(1989年)。《許信良風暴》。高雄市:敦理。
162 楊泰順(1991年)。〈國民黨與在野勢力的互動關係〉。《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主基金會,頁215-237。
163 楊錦麟(1993年)。《李萬居評傳》。台北市:人間。
164 葉石濤(1990年)。《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市:派色文化。
165 葛永光(1989年)。《政治變遷與發展—臺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市:幼獅。
166 裘佩恩(1997年)。《戰後台灣政治犯的法律處置》。台北市: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7 鄒景雯(2001年)。《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縣樹林市:成陽。
168 雷震。(2003年)。《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台北市:遠流。
169 廖忠俊(1997年)。《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市:允晨。new window
170 廖忠俊(2000年)。《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台北市:允晨。new window
171 彰化縣選舉委員會編(1991年)。《彰化縣歷屆省議員、縣長、縣議員選舉概況》。彰化市:彰化縣選舉委員會。
172 臺灣省民政廳(1960年)。《臺灣選政1》。南投市:臺灣省民政廳。
173 臺灣省民政。(1970年)。《臺灣選政2》。南投市:臺灣省民政廳。
174 趙天儀編著。(1979年)。《臺大哲學系事件真相》。台北市:花孩兒。
175 趙永茂(2002年)。《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市:翰蘆圖書。new window
176 齊光裕(1998年)。《中華民國的憲政發展:民國三十八年以來的憲法變遷》。台北市:揚智。
177 劉峰松、李筱峰著(1994年)。《台灣歷史閱覽》。台北市:自立晚報。
178 劉峰松(1981年)。《獄中的呼聲》。永和市:著者印。
179 劉峰松(1984年)。《黑獄陽光:劉峰松獄中書信》。台南市:孻灣教會公報社。
180 劉峰松(1986a年)。《臺灣的黑暗時代》。永和市:著者印。
181 劉峰松著,翁金珠編(1981年)。《選舉官司》。員林鎮:編者印。
182 劉義周(1993年12月)。〈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中華民國政治轉型的新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new window
183 歐素瑛編註(2001年)。《地方自治與選舉》。新店市:國史館。
184 蔡吉源(1997年)。〈論臺灣經濟發展的成功因素:一九五○ ~ 一九八九〉。收於《臺灣經綸—臺灣政治經濟評論選(二) 》,台北市:唐山,頁189-207。
185 蔡有全(1988年)。《活路只有一條:建立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答辯狀) 》。台北市:著者印。
186 蔡培火等著(1979年)。《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市:學海。
187 鄭牧心(1980a年)。《台灣省議會之變局》。台北市:八十年代。
188 鄭牧心(1987年)。《台灣議會政治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189 鄭南榕(1986年)。《時代觀點》。台北市:著者印。
190 鄧丕雲(1993年)。《八○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市:前衛。
191 蕭全政(1988年)。《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市:桂冠。new window
192 蕭全政(1989年)。《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市:國策中心。
193 蕭晉源、陳延輝(2003年10月)。〈戰後台南縣政黨輪替原因之探討—以1993年縣長選舉為例〉。《第一屆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194 蕭新煌等著(1992年)。《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市:前衛。
195 賴澤涵(1994年)。《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市:時報。
196 薛化元主編(1990年)。《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台北市:國家政策。
197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編註。(2000年)。《從戒嚴到解嚴》。新店市:國史館。
198 謝復生、盛杏湲(2000年)。《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199 謝聰敏(1990年)。〈黃石城縣長在彰化〉。《出外人看台灣政治》,台北市:自立晚報,頁188-193。
200 簡炯仁(1991年)。《台灣民眾黨》。台北市:稻鄉。
201 藍博洲(1993年)。《白色恐怖》。台北市:揚智。
202 魏萼(1980年)。《揭開臺灣經濟發展之謎》。台北市:遠景。
203 龐建國(1991年)。〈台灣地區的社會運動與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民主基金會,頁81-101。new window

1 王振寰(1989年春季號)。〈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頁71-116。new window
2 任育德(1999年3月)。〈1950年代雷震憲政思想的發展--以「中央政體」與「反對黨」為例〉。《思與言》,第37卷第1期,頁97-139。new window
3 毛知礪(1996年4月)。〈臺灣戒嚴初期民主政論的初探(1949-1960)--以雷震與『自由中國』半月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3期,頁107-133。new window
4 朱諶(1994年2月)。〈『主權在民』學說與『民主政治』的運作—國父『民權政治』譯名之意義〉。《近代中國》,第99期,頁52-70。
5 江世凱。〈彰化縣歷屆縣長選舉軼聞。《台灣文獻》,卷46期2,頁37。new window
6 吳乃德(1994年秋季)。〈社會分歧和政黨競爭解釋國民黨為何繼續執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8期,頁101-130。
7 吳乃德(2000年12月)。〈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民主化〉。《臺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57-103。new window
8 吳文程(1995年1月)。〈臺灣政治轉型理論的分析架構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4期,頁135-183。new window
9 吳英明(1992年3月)。〈威權政治體制民主化過程中公共行政的發展〉。《中國行政評論》,第1卷第2期,頁1-26。new window
10 吳重禮(1997年1月)。〈臺灣的政黨:論社會變遷與政治回應〉。《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報》,第6期,頁61-84。
11 吳學明(1999年12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入台初期的一個文化面相--『靠番仔勢』〉。《鄉土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期,頁1-30。
12 李如蘋(2003年8月)。〈從衝突理論分析台灣地區的族群關係,《師大政治學學報》,第1期,頁1-26。
13 李霖生(1984年7月)。〈政治學上的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關於知識論上的反省〉。《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4期,頁357-376。
14 沈清松(1993年6月)。〈詮釋學方法評介〉。《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第1期,頁5-17。
15 周甘逢(1995年)。〈歷史研究法〉。《教育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第四期:頁79-94。
16 周祖誠(1992b年12月)。〈選舉競爭與台灣反對運動的發展〉。《政治學報》,第20期,頁75-120。new window
17 周陽山(1988年12月)。〈民主化、自由化與威權轉型—國際經驗的比較」〉。《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8期,頁79-93。new window
18 林佳龍(1989年)。〈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卷2期1。new window
19 林勁(1993年)。〈民進黨政治主張走向的內在原因〉。《台灣研究集刊》,第1期,頁26-31。
20 林濁水、梁文傑(1999年6月)。〈臺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向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6期,頁59-77。new window
21 林濁水(1994年7月)。〈總統直選與憲政改造—曲折的憲改之路〉。《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5期,頁689-704。
22 林濁水(2001年10月)。〈選舉與臺灣新政府的兩岸立場與族群政策。《中國事務》,第6期,頁80-91。
23 柳金財(1998年冬季)。〈『一中一臺』架構下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分析--『泛美麗島系』與『泛新潮流系』政策爭論與政策選擇〉。《東亞季刊》,第29卷第1期,頁180-208。new window
24 柳金財(2001年5月)。〈國府遷台以來反對勢力台獨論述的形成、理論建構與轉型〉。《台灣史料研究》,第17期,頁71-98。new window
25 洪溫臨(2001年6月)。〈檔案挖掘與真相探索--近年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的徵集與分析(1991-2001)〉。《國史館館刊》,第30期,頁71-89。
26 洪鎌德(2000年5月)。〈熊彼得論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政治〉。《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5期,頁445-449+509-510。new window
27 胡婉玲(2001年12月30日)。〈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6期,頁86-95。
28 胡夢鯨(1993年10月)。〈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探微:貢獻與限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4卷第1期(社會科學分冊),頁33-70。
29 徐永明(2000年)。〈『南方政治』的形成?台灣政黨支持的地域差別 (1994-2000)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2卷第4期,頁167-196。
30 翁秀琪、陳慧敏(2000年7月)。〈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第4期,頁0+0_1-0_4+1-162。new window
31 張文隆(1995年9月)。〈堂堂溪水出前村--郭雨新(1908-1985)逝世十週年紀念〉。《宜蘭文獻雜誌》,第17期,100-108。
32 張世熒(1997年1月)。〈臺灣政治民主化過程中議會政治的特質及轉變〉。《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報》,第6期,頁85-97。
33 張安箴採訪(1995年8月)。〈張德銘:理性之光力求真善美, 逆向思考強調敢亂講〉。《月旦法學》,第4期,頁131。
34 張明貴(1990年8月)。〈『美國民主理論』述評〉。《美國月刊》,第5卷第4期,頁54-66。
35 張炎憲(1994年2月)。〈二二八--臺灣史詮釋的原點〉。《臺灣史料研究》,3,頁3-8。new window
36 張茂桂(1992年2月)。〈『二二八』﹑省籍問題﹑與紀念碑〉。《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第28期,頁1-3。
37 許瑞浩(2002年12月)。〈『臺灣政論』的初步分析--以『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為中心〉。《國史館學術集刊》,第2期, 頁245-296。new window
38 郭正亮(1999年3月)。〈新臺灣人:從「族群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期,頁40-43。
39 陳世宏(2001年5月)。〈檔案開放與史料出土--以美麗島事件相關史料為例〉。《臺灣史料研究》,第17期,頁166-179。new window
40 陳迪暉(2002年6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倫理與反對運動精神〉。《長榮學報》,第6卷第1期,頁163-181。new window
41 陳盟銓(1998年11月)。〈蔣經國與臺灣的政治發展〉。《華醫學報》,第9期,頁113-122。
42 陳儀深、潘彥蓉、辛明芳(2002年8月)。〈『二二八事件』李萬居先生的子女『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十一期,頁338-384。
43 傅奕銘(1999年12月)。〈臺灣近代史中的議會政治演變—以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一九二一~一九三四)為探討議題〉。《臺灣文獻》,第50卷第4期,頁21-59。new window
44 彭明輝(2001年5月)。〈『聯合報』社論對臺灣重大政治事件的立場與觀點(1950-199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頁277-307。new window
45 彭堅汶(1993年12月)。〈國民黨屬性的變遷與當前台灣的政治發展—十四全大會的反省與評估」〉。《成功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頁75-96。
46 曾建元(1998年12月)。〈論民進黨轉型及其憲改策略之轉變1994- 1996〉。《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 6卷第2期(總號第15期),頁147-195。
47 曾建元採訪(1997年10月)。〈張俊雄:自由人權的辯護士,民主法治的維護者〉。《月旦法學,第29期,頁155。
48 賀凌虛(1991年4月)。〈民權主義與民主政治〉。《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卷第6期,頁8-21。
49 黃人傑(1994年6月)。〈民主與民權學說〉。《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5卷第1期(總號第25期),頁11-23。
50 黃華倫(2002年6月) 。〈「評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by Jay Taylor〉。《新史學》,第13卷第2期,頁225-230。
51 黃德福(1993年8月)。〈選舉制度與政黨政治〉。《理論與政策》,第7卷第4期,頁3-21。
52 黃默、陳俊宏(1997年9月)。〈政治哲學要跨出去!論臺灣政治哲學研究的發展趨向〉。《東吳政治學報》,第8期,頁1-45。new window
53 黃獻榮(1984年7月)。〈論政治學上的行為論與後行為論〉。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4期,頁331-356。
54 葉明德(1993年10月)。〈略論『一個中國』〉。《東亞季刊》,第25卷第2期,頁1-10。new window
55 劉峰松(2002年6月)。〈臺灣文獻的保存與使命〉。《臺灣文獻》,第53卷第2期,頁227-234。new window
56 劉逸青、蔡文熒(1996年12月)。〈郭雨新與宜蘭政治反對勢力〉。《社會科教育學刊》,第6期,頁45-55。
57 劉義周(2002年6月)。〈多面的民主政治與多面的民主理論—評郭秋永著當代三大民主理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期,頁177-182。new window
58 劉熙明(2000年10月)。〈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頁139-187。new window
59 歐陽晟(1994年)。〈地方派系與臺灣政治〉。《政治學刊》,第3期,頁129-146。
60 鄭欽仁主持、施妙旻整理(2001年5月)。〈邁向21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研討會--『美麗島事件座談會』記錄〉。《臺灣史料研究》,第17期,頁180-193。
61 蕭全政(1992年12月)。〈法律與政治、經濟間的辯證關係—從法形式主義與社會生活間的疏離論當前法治不立的根源〉。《政治科學論叢》,第4期,頁107-130。new window
62 蕭阿勤(2003年6月)。〈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95-250。new window
63 薛化元、郭雲萍(1998a年11月)。〈雷震『中華民國制憲史』史料意義的引介〉。《臺灣史料研究》,第12期,頁108-121。new window
64 薛化元(1996年1月)。〈從『反共擁蔣』掛帥到人權意識的抬頭--『自由中國』與執政當局互動關係的一個歷史考察〉。《法政學報》,第5期,頁43-65。new window
65 薛化元(2000年2月)。〈選舉與臺灣政治發展(一九五0~一九九六)—從地方自治選舉到總統直選〉。《近代中國》,第135期,頁34-55。
66 薛化元(2002年2月)。〈雷震的「國家統治機構」改革主張〉。《二十一世紀》,第69期,頁66-70。
67 謝欣純(2003年5月)。〈郭國基與中國民主黨籌組歷程之始末〉。《復中學報》,第二期,頁99-107。
68 謝復生(1992年11月)。〈選舉制度與政治風氣〉。《理論與政策》,第7卷第1期,頁27-34。new window
69 蘇瑞鏘(2002b年4月)。〈救亡與啟蒙的辯證--一九五○年代雷震與國民黨當局分合關係之探討〉。《彰中學報》,第23期,頁193-218。
70 蘇瑤崇(2000年6月)。〈葛超智(George H. Kerr)文物資料介紹--提供從世界史史觀研究臺灣史的一批資料〉。《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2卷第2期,頁49-66。

1 朱紹俊(1993年)。《政治研究的邏輯:以「後實證觀點」為論述基準》。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2 朱雲漢(1979年)。《台灣地區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3 江素慧(1996年)。《女性政治菁英之研究—以民進黨女性公職人員為例》。台中市:農產運銷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吳介民(1990年)。《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 吳煬和(1992年)。《台灣地區解嚴後政黨體系發展之研究》。台北市: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6 吳煥偉(1998年)。《台灣民主轉型之結構與策略互動分析(1949-1997) 》。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7 呂婉如(2001年)。《「公論報」與戰後初期臺灣民主憲政之發展》。台北市: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8 李柏泉(2003年)。《黃信介與台灣民主運動之研究》。台北市:師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9 李悅肇(1994年)。《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之研究》。台北市:政治所(碩士論文)。
10 李博榮(1997年)。《民主進步黨政黨轉型之研究》。台北市:東吳政治所(碩士論文)。
11 沈有忠(2000年)。《台灣統治聯盟之轉型—從黨國威權體制到到角聯盟》。台北市:東吳政治所(碩士論文)。
12 周祖誠(1992a年)。《選舉競爭、反對運動與台灣的民主轉型》。台北市: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13 周慧君(1996年)。《民主化過程中反對黨分裂或團結之比較分析—以波蘭團結工會與台灣民進黨為例》。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14 林仲修(2002年)。《台灣政治轉型中國家蛻變之內環境因素分析》。台北市:台師大三研究(博士論文)。new window
15 林佳龍(1988年)。《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 》。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16 林怡君(1997年)。《民進黨反對運動路線爭議之研究》。台北市:台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17 林明和(2002年)。《黨紀在政黨政治中之角色研究—以當前台灣地區為例》。台北市:師大三研所(教學碩士論文)。
18 洪世佑(1992年) 《國民黨與民進黨領導菁英之比較研究—中常會成員之分析》。台北市: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19 洪德洙(1996年)。《中共中央領導階層演變之研究(1976-1995) 》。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20 高恒信(1996年)。《台灣地區人民對兩大政黨與政策的認同取向—社會認同理論的驗證》。台北市:政大心理所(碩士論文)。
21 高哲翰(1985年)。《台灣地區無黨籍人士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分析》。台北市:文化三研(博士論文)。new window
22 張文隆(1994年)。《郭雨新(1908-1985)與戰後台灣黨外民主運動》。台北市: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23 張正莉(1993年)。《國民黨威權統治型態的轉型》。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24 張玉姍(1991年)。《外省第二代省籍意識之研究》。台北市:政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25 張佑宗(2000年)。《文化變遷與民主鞏固:台灣民主化經驗的比較觀》。台北市:政大政治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6 張致源(1996年)。《嘉義縣地方派系結構變遷過程之研究》。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27 許智富(1998年)。《宜蘭地區選舉地理之研究》。台北市:台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28 連哲偉(1995年)。《民進黨執政縣市之府會關係—新竹縣、彰化縣及高雄縣比較分析》。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29 陳孟元(1996年)。《台灣1980年代黨外運動之研究》。中壢市:中央歷史所(碩士論文)。
30 陳明通(1990年)。《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及省議員流動的分析》。台北市:台大政治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31 陳信傑(2000年)。《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分子所扮演的角色》。台北市:文化政治所(碩士論文)。
32 陳俐甫(1995年)。《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33 陳景雲(1999年)。《高雄縣地方派系政治研究:一個整合性觀點的提出》。高雄市: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34 陳朝建(1996年)。《以現代立憲主義論台灣民間社會的制憲運動》。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35 陳陽德(1978年)。《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台北市:政大政治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36 陳嘉宏(1994年)。《階級結構的轉型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1950-1993) 》。台北市: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37 陳嘉宏(1994年)。《階級結構的轉型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台北市: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38 彭懷恩(1986年)。《中華民國的政治精英—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台北市:台大政治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39 曾繁川(1992年)。《我國中央民意代表機構變遷歷程之研究—行憲後立法院結構變遷之分析》。台北市:文化政治所(碩士論文)。
40 程家玲(1992年)。《民主進步黨在台灣地區政黨政治發展中之角色分析》。台北市:警大警政所(碩士論文)。
41 黃紀(1980年)。《無黨籍人士競選言論之研究—民國六十七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競選期間無黨籍人士宣傳品之內容分析》。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42 黃家興(1997年)。《民進黨提名制度與黨內派系》。台中市:東海政治所(碩士論文)。
43 黃清賢(1996年)。《台灣解嚴後的政黨競爭—以空間理論分析》。台北市:政大中山所(碩士論文)。
44 廖益興(1993年)。《台灣地區威權統治下的政經體制》。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45 管碧玲(1994年)。《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台北市:台大政治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46 趙永茂(1987年)。《臺灣省基層政治精英之民主價值取向—鄉鎮(市)長、民意代表之分析(民國71年2月~75年5月) 》。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47 劉兆隆。1996年)。《台灣奇蹟下的農業部門》。嘉義縣:中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48 劉念夏(1991年)。《民主轉型期反對黨政治抗議行為之研究—以民進黨為例》。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49 劉明煌(1996年)。《中央與地方政治權力關係之轉變—國民黨威權政體的鞏固與轉型》。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0 劉金元(1996年)。《中華民國戒嚴時期之政治發展(1949年至1987年) 》。台北市:政戰政治所(碩士論文)。
51 歐陽晟(1994年)。《台灣民主轉型期政黨競爭形態的社會基礎(1986-1992) 》。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2 歐陽聖恩(1986年)。《無黨籍人士所辦政論雜誌在我國政治環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台北市:文化政治所(碩士論文)。
53 蔣宸厚(2000年)。《民主化過程中台灣資本主義國家與大企業互動之研究》。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4 蔡育倫(2002年)。《台灣民主化歷程中政治菁英、選舉機制及媒體的角色探討—以第一屆立法委員的退職歷程為個案》。高雄市:中山政治所(碩士論文)。
55 蔡孟熹(1997年)。《台灣民眾族群認同、統獨立場與政黨偏好變遷之研究—1991~1996年之分析》。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6 蕭振輝(1998年)。《報紙報導政黨形象之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為例》。台北市: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57 鄭明德(2003年)。《民進黨派系政治之研究》。中山中山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58 謝志得(1996年)。《宜蘭縣派系政治之研究》。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59 謝明德(1992年)。《解嚴後我國政黨政治之研究》。台北市:政戰政治所(碩士論文)。
60 謝麗君(1997年)。《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1945-1997》。台北市: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61 韓健豪(1990年)。《黨外立法委員質詢內容之研究》。台北市: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62 簡麗婉(1992年)。《我國報紙對民進黨形象塑造之趨勢分析—以「中國時報」為例》。新莊市: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

1 八十年代社評(1985年11月2日)。〈醒醒吧!國民黨的國語大夢〉。《八十年代》(週刊),第12期總號第89號,頁4-5。
2 八十年代社論(1979年10月)。〈廟堂與街頭—有感於中泰賓館事件〉。《八十年代》,第1卷第5期,封面裡。
3 八十年代社論(1979年11月)。〈國民黨欄得住組黨的潮流嗎?〉《八十年代》,第1卷第6期,頁2-6。
4 八十年代資料室(1981年6月)。〈劉峰松的辯護與判決〉。《八十年代》,第2卷第6期,頁76-78。
5 八十年代編輯部(1986年4月5日)。〈新竹市黨外分裂四年,終於踏出『合作』的第一步〉。《八十年代》(週刊),第31期總號第108號,頁60-61。
6 于凡(1982a年7月10日)。〈我們應對黨外公僕繼續施加壓力—訪大學、政治家雜誌創辦人鄧維楨先生〉。《深耕》(半月刊)。第13期,頁17-20。
7 于凡(1982b年9月10日)。〈黨外應繼續向前邁進〉。《深耕》(半月刊),第17期,頁20-22。
8 大時代雜誌社(1979年11月5日)。〈黨外人士是陰謀份子嗎?(專題) 〉。《大時代雜誌》,第1卷第5期(總號第5號),頁17-35。
9 大時代雜誌社(1980年1月)。〈六十八年國內政治大事記〉。《大時代》,第2卷第1期,頁25-34。
10 大時代雜誌社(1980年4月)。〈誰是黨外真正的領袖〉。《大時代雜誌》,第2卷第4期(總號第10號),頁41。
11 大學雜誌社(1973年2月)。〈選舉檢討座談會〉。《大學雜誌》,第62期,頁11-33。
12 中國論壇編輯部(1989年6月)。〈威權主義開創經濟奇蹟?〉《中國論壇》,第329期,頁8-26 。
13 孔任重(1979年7月)。〈反黨外就是反共?〉。《八十年代》,第 1卷第2期,頁22。
14 尤清(1982年10月)。〈憑什麼制止組黨—對行政院所謂『依法制 組黨』的嚴正聲明(社論) 〉。《博觀雜誌》,第2期,封面裡。
15 文星雜誌社(1957年11月5日)。〈不按牌理出牌—代發刊詞〉。《文星雜誌》。第一卷第一期,封面裡。
16 文星雜誌社(1965年12月1日)。〈我們對『國法黨限』的嚴正表示—以謝然之先生的作風為例〉。《文星雜誌》,第98期,頁號外1-6。
17 方海翔(1983年9月10日)。〈老康的黨外法統論〉。《生根》(週刊),第16期,頁6-7。
18 水秉和(1987年1月1日)。〈政黨政治與民主困局〉。《當代》,第9期,頁16-22。
19 王洪鈞(1962年9月1日)。〈報紙為什麼要自由〉。《文星》,第59期,頁7-8。
20 王健峰(1984年6月30日)。〈國民黨對台灣醫界伸出魔爪〉。《蓬萊島》(週刊),第4期,頁11-13。
21 王培堯(2000年1月)。〈李萬居(一九0一至一九六六) 〉。《中外名人傳》,第67卷第1期(總號395期),頁79-85。
22 王崇堯(2003年6月)。〈臺灣處境化神學的發展--論一九七0年後臺灣長老教會與臺灣政治社會的互動〉。《神學與教會》,第28卷第2期,頁361-370。new window
23 王清雄(1992年6月)。〈二○年代的左翼思潮與農民運動」〉。《彰化人》雜誌,第16期,頁40-43。
24 代議士雜誌社。(1981年11月11日)。〈我們的話(代議士創刊號被查禁說明) 〉。《代議士》,第2期,頁4。
25 包探(1978年12月15日)。〈臺灣黨外人士助選團成立,共同議定十二大政治建設,全部費用都由黃信介獨自負擔〉。《這一代》,第16期,頁4-5。
26 史尚勤(1982年12月5日)。〈要有今日民主的台灣,才有明日自由的中國—訪許榮淑委員談黨內外如何建立共識〉。《關懷雜誌》,第12期,頁2931。
27 台北隱者(1984年6月19日)。〈黨外運動應該結合本土宗教信仰〉。《蓬萊島》(週刊),第2期,頁52-53。
28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1983年2月25)。〈台灣暴動事件紀實〉。《深耕雜誌》,第28,頁15-22。(原載於1947年4月臺灣暴動事件紀實,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編印。)
29 民主進步黨(1991年12月)。〈台灣憲法草案〉。《彰化人雜誌》,第十期,頁34-43。
30 民主潮社論(1960年2月16日)。〈國大代表總額不容曲解〉。《民主潮》,第10卷第4期,頁2-3。
31 生根雜誌社(1983年3月26日)。〈前進的一大步--『前進週刊』訪談錄」〉。《生根雜誌》,第5期,頁10-13。
32 生根雜誌社(1985年5月12日)。〈全島選情大勢初探〉。《生根週刊》,第8期,頁36-43。
33 生根雜誌社(1985年5月19日)。〈國民黨民主專賣的當頭棒喝—談黨外省議員集體辭職風波〉。《生根週刊》,第9期,頁57-63。
34 田秋堇 (1783年7月10日)。〈台灣近代最傑出的女政治家—許世賢博士一生傳奇〉。《生根週刊》,第12期,頁5-8。
35 田朝明(1983年10月10日)。〈我看黨外後援會〉。《生根》(週刊)。第18期,15-16。
36 石美莎(1991年)。〈遙寄父親—紀念父親逝世六週年〉。《彰化人雜誌》,第8期,頁30-31。
37 石錫勳口述,石美莎筆錄(1991年)。〈一段心路歷程〉。《彰化人雜誌》,第8期,頁17-26。
38 成舍我(1960年8月1日)。〈世界日報何以要申請在臺出版〉。《文星雜誌》,第6卷第4期(第34期),頁4-5。
39 朱文伯(1959年11月1日)。〈臺灣地方選舉的回顧與前瞻〉。《民主潮》,第9卷第21期(總號195號),頁3-4。
40 朱文伯(1960年1月1日)。〈再論修憲與連任〉。《民主潮》,第10卷第1期(總號199號),頁8-9。
41 朱文伯(1964年5月16日)。〈臺灣省第五屆縣市長選舉的檢討〉。《民主潮》,第14卷第5期(總號284號),頁8-11。
42 朱文伯(1975年10月)。〈增選立委的檢討〉。《臺灣政論》,第3期,頁8-12。
43 朱清(1983年年8月)。〈李敖二、三事〉。《鐘鼓鑼》,第1卷第8期,頁30-31。
44 朱魯(1976年2月28日)。〈康寧祥競選策略觀感〉。《大學雜誌》,第94期,頁41-44。
45 江貞昱(1994年7月)。〈專訪施明德〉。《台南民進報導》,創刊號,頁42-45。
46 自立晚報社(1981年10月9日)。〈立法院公報竟發生缺頁,缺頁部分是宋楚瑜答康寧祥質詢一段〉。《自立晚報》。
47 何不寒(1984年11月13日)。〈『復興社』--為蔣介石政權鋪路的法西斯〉。《西北雨》(週刊),總號第23號,頁4-9。
48 何中雲(1984年1月5日)。〈這綠島像一條船—他們因何入獄三十三年冬〉。《關懷雜誌》,第26期,頁5-7。
49 何振奮(1985年4月)。〈縣市長選情分析〉。《聯合月刊》,第45期,頁14-24。
50 吳乃仁、陳三郎(1990年9月)。〈民進黨是選舉聯盟?還是運動聯盟?--對許信良『民進黨四論』的批判〉。《新潮流》,第19期,頁10-13。
51 吳乃德(1981年4月)。〈中央與地方的新結盟—對六十九年底國民黨57%提名率的分析〉。《進步雜誌》,第1卷第1期,頁26-28。
52 吳乃德(1982a年4月20日)。〈台灣地方派系的危機(上)—中央和地方政治同盟的基礎〉。《深耕雜誌》,第8期,頁13-16。
53 吳乃德(1982b年5月9)。〈台灣地方派系的危機(下)—社會變遷中地方派系的生存、挑戰與結局〉。《深根》(半月刊),第9期,頁21-29。
54 吳乃德(1990年8月)。〈反對運動的第二條陣線〉。《新潮流評論》,第15期,頁28-40。
55 吳介民(1989年9月10日)。〈反對運動與社會抗議的互動〉。《中國論壇》,第28卷第11期(第335期),頁29-40。
56 吳心百(1983年5月5日)。〈最偉大的台灣人—李萬居〉。《關懷雜誌》,第17期,頁47。
57 吳文就(1985年10月)。〈郭雨新與台灣的政治犯〉。《關懷雜誌》,第45期,頁9-11。
58 吳延環(1975年11月)。〈談國會〉。《臺灣政論》,第4期,頁46- 47。
59 吳金祥(1983年9月1日)。〈黨外民主運動的新里程碑〉。《民主人》,第15期,頁27。
60 吳密察(1993年7月)。〈臺灣人的夢與二二八事件--臺灣的脫殖民地化〉。《當代》,第87期,頁30-49。
61 吳嘉邦(1980年6月15日)。〈黨外人士何去何從—兼論美麗島雜誌旋風〉。《這一代雜誌》,第19期,頁7-10。
62 吳慶堂(1991)。〈我所認識的石錫勳〉。《彰化人雜誌》,第8期,頁7-8。
63 呂秀蓮(1985年4月1日)。〈乘著牙刷主義的逆風歸來〉。《開創雜誌,第10期,頁60-65。
64 呂秀蓮(1991年12月)。〈張春男在北京〉。《彰化人雜誌》,第十期,頁19-20。
65 宋國誠、黃宗文(1983年8月5日)。〈反對勢力的未來〉。《關懷雜誌》,第19期,頁42-43。
66 李凡(1983年5月)。〈不要再叫瞎子摸象了!從『八十年代』停刊談起〉。《聯合月刊》,第22期,頁18-19。
67 李文忠(1989年7月)。〈目標對準黨國體制,砲口指向大資本家—新潮流的階級策略〉。《新潮流》,第8期,頁12-15。
68 李永熾(1989年9月10日)。〈反對運動的精神形態〉。《中國論壇》,第28卷第11期(第335期),頁20-24。
69 李立(1983年5月10日)。〈黨外的文字與文人:一頁政論小史〉。《生根》(週刊)。第8期,頁10-12。
70 李同塵(1984年7月16日)。〈試論『康寧祥路線』〉。《新潮流》 (週刊),第6期,頁47-52。
71 李同聲(1983年12月16日)。〈黨外新主流—美麗島辯護律師〉。《關懷雜誌》,第25期,頁7-9。
72 李孝悌(1989年11月)。〈再論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從黑格爾到葛蘭西」〉。《中國論壇》,第29卷第4期(總號第340期),頁73-80。
73 李旺臺(1983a年5月)。〈台灣地方派系新動向—五種變化的經緯分析〉。《聯合月刊》,第22期,頁21-25。
74 李明軒(1993年10月)。〈許信良的主席、總統、歷史夢〉。《天下雜誌》,第149期,頁48-57。
75 李青雲(逸洋)(1989年1月)。〈昇高國會改造運動訴求,擺脫國民黨的泥沼戰術〉。《新潮流》,試刊號,頁4-9。
76 李南雄(1981年6月) 〈。記一位台灣報界、議壇雙棲人物—懷念先父李萬居先生〉。《八十年代》,第2卷第6期,頁87-90。
77 李家礎(1986年3月8日)。〈張春男返美三週,表示將返回大陸定居〉。《八十年代》(週刊),第27期,頁12-13。
78 李家礎(1986年5月10日)。〈許信良在海外組黨〉。《八十年代》(週刊),第36期總號第113號,頁28-32。
79 李笑佛(筱峰)(1984年8月20日)。〈祇有民主問題,沒有溝通問題〉。《蓬萊島》(叢刊),第7期(總號第11號),頁54-55。
80 李國鼎、葉萬安(1982年2月)。〈我國經濟計畫的成果與檢討〉。《聯合月刊》,第7期,頁100-105。
81 李敖(1962年3月20日)。〈播種者胡適〉。《文星雜誌》,第51期,頁3-7。
82 李敖(1982年6月10)。〈放棄杯葛,黨外還有什麼?--放火的,不要變成放水的〉。《深根》半月刊),第11期,頁5-8。
83 李敖(1985年8月14日)。〈我為黃石城誌哀。《自由時代》,第17期,頁38-43。
84 李勝峰(1980年2月)。〈台灣--中國人的希望〉。《疾風雜誌》,第1卷第7期,頁50。
85 李登輝(1970年4月)。〈如何推行現階段農業改革〉。《大學雜誌》,第28期,頁3-7。
86 李逸洋(1989a年1月)。〈獨斷領導的迷思〉。《新潮流》,試刊號,頁24-29。
87 李逸洋(1989b年3月)。〈兩手策略李登輝,招安鎮壓齊表態—國民黨新保守政權的統治術〉。《新潮流》,第3期,頁4-7。
88 李逸洋(1989c年7月)。〈地方包圍中央,夢幻執政路線〉。《新潮流》,第8期,頁4-11。
89 李雲(1981年5月25日)。〈嚴防命令領導法律傾向〉。《縱橫月刊》,第4期,頁18-19。
90 李義然(1984年9月17日)。〈前線打敗仗、後方升高官--『愛盟』的昨日、今日、明日〉。《西北雨》 (週刊),第2期,總號第15號,頁4-6。
91 李筱峰(1980年2月)。〈干戈與清議—寫在高雄事件之後〉。《大時代》,第2卷第2期(總號第8號),頁29-31。
92 李筱峰(1981年11月1日)。〈陳水扁和林正杰〉。《政治家》,第17期,頁26。
93 李筱峰(1991年12月)。〈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185-215。new window
94 李筱峰(哮佛)。(1982年9月)。〈台灣歷史不容閹割〉。《八十年代》,第5卷第2期,頁81-85。
95 李寧(1982年3月1日)。〈蓋棺三年話雷震〉。《政治家》,第24期,頁13-20。
96 李滿康(1964年5月16日)。〈臺灣省第五屆縣市長選舉綜合觀感〉。《民主潮》,第14卷第5期(總號284號),頁11-13。
97 李漁(1980年5月)。〈『疾風』、『中華』人物誌〉。《大時代》,第2卷第5期(總號第11號),頁21-25。
98 李鳴元(1980年3月)。〈余登發訪問記〉。《大時代雜誌》,第2卷第3期(總號第9號),頁27-30。
99 李慶榮。(1978年12月1日)。〈康寧祥的成績單—評『問政六年』〉。《出版與研究半月刊》(選戰書評專號1),第38期,頁32-34。
100 李震洲(1981a年3月25日)。〈走馬觀花看當前政論雜誌〉。《縱橫月刊》,第2期,頁41-47。
101 李震洲(1981b年5月25日)。〈評胎死腹中的『進步』雜誌創刊號〉。《縱橫月刊》,第4期,頁11-17。
102 李璜(1960年3月16日)。〈我為甚麼簽名於七十三人宣言之上〉。《民主潮》,第10卷第6期,頁3-4。
103 李璜(1979年8月)。〈談反對黨〉(轉載自自由中國1957年8月16日第17卷第4期)。《八十年代》,第1卷第3期,頁66-68。
104 李鴻禧(1981年7月)。〈從政治的寬容到寬容的政治〉。《縱橫》(月刊),第1卷第5期,頁24-29。
105 李鴻禧(1984年4月5日)。〈赦免制度的真諦—兼論總統就職實施赦免的意義〉。《關懷雜誌》,第29期,頁6-8。
106 李鴻禧(1985年9月)。〈人權理念之變遷與權力結構之變形變質〉。《關懷雜誌》,第44期,頁38-41。
107 杜雅言(1986年1月25日)。〈「比戒嚴法還要戒嚴的『總動員法』〉。《八十年代》(週刊),第23期,頁44-47。
108 杜翰(1986年1月4日)。〈黨外組織化初試啼聲—對黨外省議員集體退席的感想〉。《政治家》,第136期,頁28-29。
109 沈玉燕採訪 (1993年8月)。〈溫和、理性的理想主義者--專訪 立法委員張俊雄」〉。《法律與你》,第70期,頁22-25。
110 沈玉燕採訪(1992年11月)。〈一步一履痕,耕耘鄉親土--專訪 屏東縣長蘇貞昌〉。《法律與你》,第61期,頁18-21。
111 沈玉燕採訪(1996a年5月)。〈疾風勁雨五十年--專訪臺灣婦運 先驅呂秀蓮 (上) 〉。《法律與你》,第103期,頁112-122。
112 沈玉燕採訪(1996b年6月)。〈疾風勁雨五十年--專訪臺灣婦運 先驅呂秀蓮 (下) 〉。《法律與你》,第104期,136-146。
113 沈野(1980年2月)。〈陳若曦與人道主義〉。《疾風雜誌》,第1卷第7期,頁8-9。
114 沉潛(1976年5月4日)。〈批評與容忍〉。《大學雜誌》,第96期,頁15-18。
115 汪立峽(1984年9月10日)。〈永不屈服的漁民之子—王拓〉。《西北雨》(週刊),第1期,總號第14號,頁27-29。
116 辛旗(1992年4月1日)。〈四十年來台灣知識份子的精神歷程〉。《中國論壇》,第32卷第6期(月刊號第18期),頁4-15。
117 阮淑娟(1983年2月25日)。〈盧修一案的迷霧〉。《深耕雜誌》,第28期,頁6-14。
118 阮淑娟(1984年1月5日)。〈維護戒嚴體制還是恢復憲政體制?〉《關懷雜誌》,第26期,頁37-40。
119 卓國豪(1979年10月)。〈評各報對美麗島酒會事件的報導〉。《八十年代》,第1卷第5期,頁51。
120 周弘憲(1973年5月)。〈我對台灣選政的十二項看法〉。《大學雜誌》,第64期,頁36-38。
121 周清玉(1981年12月)。〈瞭解國民大會代表〉。《《關懷雜誌》,第1卷第3期,頁2-5。
122 周渝(1982年7月5日)。〈建立新的政治文化,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關懷雜誌》,第7期,頁4-10。
123 孟養(1980年2月)。〈歷史豈容抹煞、誣衊與捏造—駁斥所謂『一千八百萬人的台灣史』〉。《疾風雜誌》,第1卷第7期,頁52-55。
124 東北風週刊資料室(1985年1月22日)。〈黨政軍特警五路奇兵封殺黨外〉。《東北風》(週刊),第3期(蓬萊島總號第33號),頁1-3。
125 林大海(1989年4月26日)。〈『理論大師』的政權興趣—談張俊宏的『興趣不在主權』說〉。《新潮流》,第5期,頁12-21。
126 林小魚(1981年10月1日)。〈一個力爭上游的農家子弟—黃石城的經歷和抱負。《政治家》,第15期,頁9-12。
127 林小魚(1982年2月5日)。〈黨外國會議員的典範—張德銘〉。《政治家》,第22期,頁6-9。
128 林川賢(1984年9月17日)。〈護黨保駕、官運亨通--『愛盟』成員盤據黨政界名單大曝光〉。《西北雨》(週刊),第2期,總號第15號,頁7-9。
129 林世煜(1981年4月25日)。〈對外革命、對內民主—革命民主政黨的內涵與詮釋〉。《縱橫月刊》,第3期,頁26-31。
130 林世煜(1982a年2月20日)。〈黨外、制衡、進步」〉。《深耕雜誌》,第6期,頁9-11。
131 林世煜(1982b年4月20日)。〈進步雜誌停刊一週年的感想—兼談黨外的新生黨工〉。《深耕雜誌》,第8期,頁65-67。
132 林世煜(1982c年6月10)。〈放棄杯葛,黨外還有什麼?--第一碗圓子湯—論黨外立委的杯葛風波〉。《深根》(半月刊),第11期,頁10-12。
133 林世煜(1982d年9月10日)。〈再就教於諸位黨外先進—反省幾個困擾黨外同仁的問題〉。《深耕》(半月刊),第17期,頁7-9。
134 林世煜(1983a年2月10日)。〈黨外的推薦秀〉。《深根雜誌》,第27期,頁16-18。
135 林世煜(1983b年9月10日)。〈這款黨外,怎樣交待〉。《生根》 (週刊),第16期,頁12。
136 林世煜(小魚)(1982e年12月25日)。〈杯葛風波與路線鬥爭〉。《深耕雜誌》,第24期,頁11。
137 林以恕(1985年9月18日)。〈黨外參選後援策略〉。《時報雜誌》,第303期,頁10-11。
138 林正杰(1982a年7月25日)。〈康寧祥與張德銘對杯葛事件的回答〉。《深耕雜誌》(半月刊),第14期,頁40。
139 林正杰(1982b年9月)。〈為什麼要『改革體制』?〉《八十年代》,第5卷第2期,頁24-29。
140 林正杰(1983年1月10日)。〈要改革體制的人,為什麼參加選舉?〉《深耕雜誌》,第25期,頁21-22。
141 林亞卿(1983年1月10日)。〈推薦與初選的對話〉。《深耕雜誌》,第25期,頁29-31。
142 林亞卿(1984年8月13日)。『黨外領袖』所引發的反省〉。《蓬萊島》(叢刊),第6期(總號第10號),頁63-64。
143 林依玲(1981年4月1日)。〈黨外十位立法委員的六大政治要求〉。《政治家》,第4期,頁18-20。
144 林宜真(1981年11月)。〈『黨內』『黨外』競選策略概論〉。《聯合月刊》,第4期,頁25-27。
145 林國宗(1982年10月1日)。〈黨外的政論祭酒—江春男〉。《政治家》,第38期,頁4-10。
146 林勝利(1991年8月15日)。〈彰化縣的政治文化〉。《彰化人雜誌》,第6期,頁48-49。
147 林惠菁(1983年6月5日)。〈完滿的人格者—魏廷朝〉。《關懷雜誌》,第18期,頁8-15。
148 林進坤(1981年7月16日)。〈鄭余鎮—實事求是的青年立法委員〉。《政治家》,第11期,頁5-8。
149 林裕祥(1996年2月)。〈李萬居(一九0一至一九六六) 〉。《中外雜誌》,第59卷第2期(總號348期),頁109+130。
150 林嘉誠(1989年9月10日)。〈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反對運動〉。《中國論壇》,第28卷第11期(第335期),頁25-28。
151 林曉霞(1989年6月10日)。〈民進黨會不會分裂?〉。《時代》,總號第280期,頁60-63。
152 林濁水(1979年6月)。〈拙劣的越南寓言—剖析『南海血書』的真相〉。《八十年代》,創刊號(第1卷第1期),頁45-49。
153 林濁水(1981年11月1日)。〈真黨外、假黨外〉。《政治家》,第17期,頁28。
154 林濁水(1990年11月)。〈從國家形成、國際秩序、人民主權論台灣主權〉。《新潮流評論》,第18期,頁22-39。
155 林麗貞(1983年2月5日)。〈林義雄的書生悲劇〉。《關懷雜誌》,第14期,頁16-17。
156 林鐘(1984年9月18日)。〈張德銘選市議員〉。《時報雜誌》,第303期:頁9。
157 河洛(1980年2月)。〈十億神州埋台獨〉。《疾風雜誌》,第1卷第7期,頁51。
158 花逸文(1989年10月9日)。〈媒體魔棒亂揮,社會集體瘋狂--『美麗島事件』的反省〉。《新新聞》(周刊),第135期,頁38-43。
159 邱垂亮(1982年7月)。〈政治隙縫中的知識份子—從陳文成慘案談〉。《縱橫》(月刊),第3卷第3期,頁22-28。
160 邱垂亮(1991年5月1日)。〈文化與制度民主化的競賽〉。《中國論壇》,第31卷第8期(月刊號第7期),頁6-10。
161 邱啟祥(1984年6月12日)。〈國民黨的大玩偶—透視台籍政客四十年來的命運〉。《蓬萊島》(週刊),第1期,頁6-19。
162 邱創進(1991)。〈訪石錫勳舊識〉。《彰化人雜誌》,第8期,頁15。
163 邱義仁(1989a年2月)。〈拿台灣人民讓中國進補?--向張俊宏「台灣朝野均無統一派」的談話質疑〉。《新潮流》,第1期,頁4-7。
164 邱義仁(1989b年3月)。〈一朝天子一朝臣,飛上枝頭新特權—「親民的強勢總統」政治戲碼不斷〉。《新潮流》,第3期,頁8-17。
165 邱義仁(1990年8月)。〈飄浮在台灣的歷史暗影〉。《新潮流評論》,第15期,頁30-33。
166 邱義仁、郭一凡(1990年9月)。〈小國如何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