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及其教育意義
作者:楊洲松
作者(外文):Yang Chou Sung
校院名稱:國立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深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8
主題關鍵詞:後現代李歐塔教育知識現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2) 博士論文(8)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8
本研究旨在闡述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首先就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產生的背景進行分析,將其置於整個歷史文化脈絡下來加以檢視,以見出李歐塔學說在當代思想界的地位與意義,作為瞭解其後現代知識論述的基礎;其次針對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進行詮釋,暨求深度理解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的內涵;復次就李歐塔與現代性啟蒙學者哈伯瑪斯間的論辯進行剖析,澄清二人學說的異同,進一步釐清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與哈伯瑪斯現代性哲學論辯間爭論的焦點;最後根據前述,闡釋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對於教育的意義與啟示.經由歷史詮釋,文獻分析與比較後,得出研究結論如下列五點:一.李歐塔後現代思想乃係從法國當代思潮,運用了當代科學方法論的觀點與維根斯坦哲學的方法,對現代性全球化情境的再思考;二.李歐塔後現代思想的內涵為對後設論述的質疑,並以悖理邏輯重新賦予後現代知識正當性的基礎,而提出實作性的教育觀點與語用學的正義觀;三.李歐塔與哈伯瑪斯爭論的焦點,在於李歐塔主張小敘述,認為哈伯瑪斯重視溝通與共識,將無法兼顧多元與歧異,而主張宜保留各種論述的特色,在尊重的原則上相互競爭;四.李歐塔後現代思想的教育意義有:多元歧異的教育觀,動態多元的課程論,個人化與科技化的學習型態,多元互補的研究方法論與教育學的正當性等;五.李歐塔後現代思想有陷入相對主義,虛無主義與自我否定而削平教育深層意義的危險.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供教育理論之研究與教育實踐運用之參考:一.宜建構更多元化與彈性化的教育型態;二.宜以尊重他人為軸心,發展多元文化教育;三.宜重新檢討師生結構與功能,賦予可能的新定位;四.宜重新調整高等教育機構本身定位,發展多元型態的高等教育機構;五.宜審慎善用科技輔助教學,避免工具理性宰制與異化;六.宜加強教育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以建構教育學的正當性地位.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Server error!





Server error!







The server encountered an internal error and was
unable to complete your request.





Error message:

couldn't create child process: 12: tcihss_xml_api.cgi





If you think this is a server error,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Error 500



ndltd.ncl.edu.tw

Apache/2.4.46 (Unix) OpenSSL/1.1.1g PHP/7.4.9 mod_perl/2.0.11 Perl/v5.3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