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孟天論之歷史省察與當代詮釋
作者:唐經欽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祖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孔子孟子天論天人天命道德的形上學義命儒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6
        孔孟天論之歷史省察與當代詮釋唐經欽
              論文提要
中國哲學思想型態,有別於西方哲學反省客體性知識之向度,特重主
體性與內在道德性,強調生命之學問,從道德實踐之態度出發,非以知解
宇宙自然為起點。孔、孟儒學更依人之存在價值思考人之本質性及人生問
題,闡明道德理性自覺的人文化成工夫,然孔、孟是否只著重現實人生、
日用倫常道德,漠視超越層或形上義之天呢?顯非如此,孔子以天自況,
並因踐德圓熟得知天命;孟子更直指盡心知性則知天,皆明謂言人道能通
達天道,道德實踐中,不止感通於人倫事物,且與天地生化相通不限隔,
正如《易‧乾文言》所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
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個人生命與宇宙生命可融合無間,究實言
之,天道之價值義涵仍端賴人之契會。然天當為何義涵?因孔、孟即不同
情境有深切生命體會,而生發殊異之闡釋內容,並非循知解路向,僅以單
義定天為一格所能窮盡,準此,孔、孟天論義理深蘊,表達其生命內涵價
值,是值得登堂入室而深窺其堂奧之美,本文便嘗試從歷史省察及當代學
者之詮釋兩面向切入,依序分成以下數章:
 第一章、導論:闡明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及進行
程序與概述論文提要,以對本文之問題性與價值性,及詮釋方法作說明。
  第二章、孔、孟天論思想之歷史省察:歷史省察又可含有三部份,其
一為孔、孟之前的天論思想,為其義理背景或所處時代氛圍,表達時代課
題的關心焦點所在與當時思想家的解決方式,並呈顯出天論思想之演變及
揭露孔、孟思想之形成背景;再者,孔、孟之天論思想,藉著歷代之重要
注釋,先導引出孔、孟天論之可能義涵,於第三、四章,將再就孔、孟確
義作澄清、釐定之工夫。最後為孔、孟立儒學大端後,世儒在歷史脈動中
,或因客觀思想環境之轉換,或因個人生命型態之殊異,順孔、孟源流,
作不同創發性之展現,是否相應於孔、孟儒學生命學問言天之本旨,或僅
及其偏義,當可作省思及疏解。
  第三章、當代學者對孔子天論思想之詮釋:當代學者之詮釋,因學思
歷程之差異,各秉其定見與目的以論孔、孟天論思想,本文並無法窮盡列
舉,僅就代表類型,分為神性位格天、虛位化之天及形上實體天三部份,
針對相關學者立論之勝場及義理缺陷處,或相互針砭、提昇處,作客觀地
論述,冀能逼顯出更近乎孔、孟天論思想本意之疏解,釐清天人之際及天
之超越性意義。其中,第三章探討孔子言天、命、天命及鬼神觀,除作概
念分析外,並就內容意義作述解,以釐清孔子天人之際之思想意旨。
 第四章、當代學者對孟子天論思想之詮釋:本章亦同於前章方式,論
述各學者對孟子天論思想之相關觀點,並加以簡別,最後並綜論諸學者對
孔、孟天論思想詮釋之優、劣,作一客觀評比,期能不謬失孔、孟天論之
真正本旨。其中,針對孟子言天或命亦作概念分析及內容意義之述解,並
因孟子人性論之明確提出,心、性、天貫通問題,及性、命對揚問題,皆
使孟子天論思想有進一步發展,須加以辨析。
 第五章、結論:總結本文。闡明本文針對孔、孟天論義理思想可能解
決之初步成果,當然也容有更進一步地持續探究。
 總之,歷史省察能就與孔、孟天論相關義理思想作一評述,使孔、孟
思想源流及闡發創見得以明;而當代詮釋則釐清各種詮釋型態或諸學者之
混淆不清論點或優劣得失,企使孔、孟天論之應有義涵能得彰著,並對天
人之際作適當掌握,雖未必盡暢孔、孟形上思想,但仍企求針對世人認為
孔、孟思想只囿限於人倫日用間,謹以就正,期不致劃地自限,而儒家形
上超越思想深蘊,得受相應地重視與探究。
參考書目
一、原典、專著(依姓氏筆劃順序)
王守仁,《陽明全書》。臺北:中華,74年版。
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1990年版。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河洛,64年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75年版。new window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商務,55年版。
王忠林註譯,《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84年版。
王志躍,《先秦儒學史概論》。臺北:文津,83年版。
方東美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臺北:成new window
均,1984年版。
白壽彞主編,《中國通史》,第三冊。上海:人民,1994年版。
左丘明,《國語》。臺北:漢京,72年版。
司馬遷,《史記》。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臺北:鼎文。
朱熹,《朱子語類》。臺北:文津,75年版。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85年版。
朱熹集註,《詩集傳》。臺北:中華,80年版。
朱熹辨說,毛萇傳述,《詩序》。臺北:新文豐,74年版。
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84
年版。
何晏集解,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世界,79年版。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世界,79年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80年版。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82年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79年版。new window
牟宗三,《時代與感受》。臺北:鵝湖,84年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86年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1998年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85年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1997年版。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學生,81年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82年版。
牟宗三著,蔡仁厚輯錄,《人文講習錄》。臺北:學生,85年版。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第一冊。北京:人民,1990年版。
任繼愈,《天人之際》。上海:文芸,1998年版。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1985年版。
阮元,《揅經室一集》,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53年版。
阮元,《揅經室二集》,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53年版。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80年版。
李孝定,《甲骨文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1965年版。
李杜,《中西哲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80年版。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81年版。new window
李杜,《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臺北:藍燈,84年版。new window
李杜,《儒學與儒教》。臺北:藍燈,87年版。
李漁叔註釋,《墨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63年版。
余英時等者,《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臺北:水牛,81
年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1991年版。
何澤恆,《焦循研究》。臺北:大安,1990年版。
吳璵詮註譯,《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80年版。
周博裕主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83年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76年版。new window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76年版。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1991年版。new window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77年版。
范曄,《後漢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臺北:鼎文。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臺北:商務,57年5月版。
侯外廬,《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上海:文風,35年版。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香港:新知,37年版。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1957年版。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82年版。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80年版。new window
班固,《漢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臺北:鼎文。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82年2月全集
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81年3月全集
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80年6月全集
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73年2月全集
校訂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臺北:學生,78年2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學生,85年3月全集校訂版。new window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唐君毅全集》,卷五。臺北:學
生,77年版。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唐君毅全集》,卷九。臺
北:學生,77年版。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唐君毅全集》,卷二十四。臺
北:學生,75年版。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唐君毅全集》,卷六。臺北:
學生,77年版。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學生,1975年版。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79年版。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77年版。
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臺北:商務,77年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1994年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82年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69年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82年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71年版。new window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new window
81年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86年版。
韋政通,《董仲舒》。臺北:東大,75年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釋》。臺北:商務,66年版。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學生,71年版。new window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79年版。new window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79年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三聯,1996年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1988年版。
陳如勳,《論語集解、皇疏、刑疏、集注、正義諸家異解辨正》。臺北:
文津,75年版。
陳德和主編,《當代新儒家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83年版。
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1980年版。
陸賈,《新語》。長沙:商務,28年版。
曹道衡、沈玉成、郭詠志譯注,《韓非子譯注》。臺北:建安,86年版。
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上海:商務,1936年版。
郭建勳註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85年版。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1990年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宜文,出版年月日不詳。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80年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1992年版。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聯,1984年版。
馮友蘭,《新理學》,貞元六書之一。出版地及出版年月不詳。
馮友蘭,《新原人》。貞元六書之四。出版地及出版年月不詳。
馮友蘭,《新知言》。貞元六書之六。出版地及出版年月不詳。
馮友蘭著,田文軍編,《極高明而道中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1995年版。
馮作民譯註,《四書全解》。臺北:東進,72年版。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79年版。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77年版。
傅佩榮,《論語》。臺北:立緒,88年版。
傅武光、賴炎元注譯,《新譯韓非子》。臺北:三民,86年版。
張載,《張載集》。臺北:里仁,70年版。
張立文,《天》。臺北:七略,1996年版。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982年版。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貫雅,80年版。
張岱年,《中國文史百科》,第二冊。杭州:人民,1998年版。
張岱年,《宇宙與人生》。上海:文芸,1999年版。
焦循,《孟子正義》。臺北:世界,81年版。
焦循,《雕菰集》。臺北:鼎文,1980年版。
焦循,《易通釋》。臺北:成文,65年版。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臺北:商務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698冊。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72年版。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78年版。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72年版。new window
勞思光,《思辯錄》。臺北:東大,85年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80年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臺北:里仁,73年版。
湯用彤等著,《魏晉思想》,臺北:里仁,73年版。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82年版。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臺北:東大,80年版。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1998年版。
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86年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87年版。new window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81年版。new window
楊祖漢主編,《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文津,83年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72年版。new window
楊寬,《西周史》。臺北:商務,1999年版。
楊寬,《戰國史》。臺北:谷風,1986年版。new window
楊國榮,《善的歷程》。上海:人民,1994年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83年8月版。
楊家駱主編,《論語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79年版。
董作賓,《先秦研究論集》,上冊。臺北:大陸,1960年版。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1998年版。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83年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79年版。new window
蔡仁厚、周聯華、梁燕城合著,《會通與轉化:基督教與新儒家的對話》
。臺北:宇宙光,83年版。
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世界,81年版。
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臺北:中央研究院,
84年版。
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中央研究院,
84年版。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84年版。new window
劉福增,《邏輯思考》。臺北:獅谷,73年版。
劉周堂,《前期儒家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8年版。
鄭志明,《中國意識與宗教》。臺北:學生,82年版。new window
賴炎元註釋,《春秋繁露今註今釋》。臺北:商務,73年版。
賴炎元、黃俊郎註譯,《新譯孝經讀本》。臺北:三民,81年版。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三。臺北:世界,1963年版。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71年版。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80年版。
錢穆,《中國哲學史論叢》(一)、(二)。臺北:東大,65年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74年版。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臺北:東大,79年版。
錢穆,《雙溪獨語》。臺北:學生,70年版。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學生,75年版。
錢穆,《中國史學發微》,《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2冊。臺北:聯經,
87年版。
錢穆,《靈魂與心》,《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2冊。臺北:聯經,
87年版。
錢穆,《湖上閒思錄》。臺北:東大,81年版。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三民,62年版。
鮑國順,《戴震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86年版。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63年版。
蕭公權,《憲政與民主》。臺北:聯經,71年版。
韓愈,《韓昌黎集》。臺北:商務,54年版。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羅光全書》,冊六。new window
臺北:學生,85年版。
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學生,79年版。
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續編》。臺北:學生,78年版。
羅光,《儒家的生命哲學─整體儒家哲學》。臺北:學生,84年版。new window
《二十五史》。臺北:藝文。
《國際儒學研究》,第一、二、五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年版。
《國學論衡》,第一輯。甘肅:敦煌藝術,1998年版。
《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年版。
二、單篇論文
尹元鉉,〈從朱子思想中之「天人」架構闡論其義理脈絡〉。中
國文化大學八十五年博士論文。
江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八十七年博士new window
論文。
汪治平,〈“天人合一”解〉。《海軍軍官學校學報》,第八期。
汪惠敏,〈何晏論語集解考辨〉,《孔孟學報》,第三十五期。new window
李景林,〈殷周至春秋天人關係觀念之演進初論〉。《孔孟學new window
報》,第七十期。
林麗真,〈王弼《論語釋疑》中的老子義〉,《書目季刊》,第二十二卷
第三期。
林文華,〈戴東原哲學析論〉。《中國文化月刊》,第二二○期。
周昌龍,〈戴東原哲學與胡適的智識主義〉。《漢學研究》,第new window
十二卷第一期。
邵漢明,〈荀子天人觀論析〉,《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九期。new window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歷史研究》,第九期。
胡順萍,〈董仲舒之宙論─天與氣、陰陽五行彼此之關係〉。《輔new window
大中研所學刊》,第四期。
侯迺慧,〈皇侃論語義疏中玄學思想之評論〉,《孔孟月刊》第二十五卷
第四期。
袁保新,〈從「義命關係」到「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
的兩重義涵〉。《第一屆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89年5 
月6日。
陳榮捷,〈朱子的創新〉。《哲學與文化》,第十八卷第十二期。new window
陳文煙,〈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意涵〉。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七期。
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new window
《中國學術年刊》,第十八期。
陳禮彰,〈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八十二年碩士論
文。
陳明仁,〈先秦儒家價值思想中天人觀念的演變〉。輔仁大學八十年new window
博士論文。
陳全得,〈論語集解與論語釋疑比較研究〉,《孔孟學報》,new window
第六十二期。
唐經欽,〈陽明的入聖工夫論〉。中國文化大學八十五年碩士論文。
許麗芳,〈試論莊、荀二子天人觀念之異同〉。《孔孟月刊》,第三new window
十四卷第五期。
郭齊勇,〈郭店楚簡的研究現狀〉。《中國文哲所通訊》,第九卷第new window
四期。
梁承武,〈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臺灣師範大學七十三年new window
博士論文。
曾春海,〈魏晉玄學及臺灣近五十年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哲學
雜誌》,第二十五期。
曾怡菁,〈解讀董仲舒之天人感應思想〉。《史學會刊》,第四十一期。
張子良,〈先秦儒家天人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六十九年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麗珠,〈焦循發揚重智主義道德觀的「能知故善」說〉。《漢學研
究》,第十六卷第一期。
張懷承,〈王船山天人之道學說的倫理價值〉。《中國文化月刊
》,第一六一期。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孔子國際學術會議》論文new window
,1999年。
楊海文,〈戴東原:重構孟子的性善論〉。《孔孟學報》,第七十四期。new window
趙雅博,〈詩書經中的天人關係之探討〉。《哲學與文化》,第二十new window
四卷第四期。
蔡仁厚,〈從「理、心、氣」的義蘊看船山思想的特色〉。《中國文化月
刊》,第一六七期。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
的闡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期。
潘小慧,〈從王船山的本體論看其人性論〉。《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卷new window
,第九期。
鄧秀梅,〈朱子對論語的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八十四年碩士論文。
鄭志明,〈唐君毅的「儒家宗教精神」說〉。《宗教哲學》,第三
卷第三期。
戴璉璋,〈儒家天命觀與其涉及的問題〉。見鍾彩鈞主編,《傳承與創新new window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版。
簡有儀,〈孔子天人思想之探微〉。《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new window
鄺錦倫,〈牟宗三論宗教與絕對精神〉。《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new window
五期。
魏元珪,〈董仲舒天人思想評析〉。《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一輯。new window
顧毓民,〈荀子天人新說─另一種詮釋方法的嘗試〉,《共同學科期
刊》,第三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