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孟子義理思想研究-以「人學」為進路的建構與詮釋
作者:徐信國
作者(外文):Hsu Hsin Kuo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熊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人學人倫人性人格人文人道天道humanismhuman ethicshuman naturehuman personalityhuman culturehuman Tao (Way of Man)Heaven Tao (Way of Heav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0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就在以「人學」為進路,建構並詮釋孟子的義理思想。所謂「人學」,就是「探討人的學問」。本論文之探討顯非由科學上去瞭解人身體生命的結構,而是在此結構之外,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這是哲學思想性的學術探討。就著孟子學的建構而言,整體上稱之為人學的建構,細分之則以人倫、人性、人格、人文、人道及天道等六個面向去探討,面向即視點,由此視點成為六個論點,的論點整體合而成為一個建構。
人學建構之後的六個論點皆需要詮釋之,方能呈顯出由此建構出的孟子學的義理、價值與意義。筆者的詮釋進路是選擇由《孟子》建篇立首的仁義價值主張為起點,這是以人倫為視點的論述。由此仁義價值進入其價值根源的討論,此討論則是孟子以人性為視點的論述。孟子談論人性時,在經驗現實的罪惡黑暗中卻看到善的本心人性,而主張充分發揮善的本心人性,成就主體個人的善之人格,成就個體善之人格的方法就是修養,這是孟子以人格修養為視點的論述。善的本心人性的發揮,成就群體善要普遍又傳承全體人類,於是孟子有建立文化的深刻體認;又由於孟子遊說各國專制君主施行仁政,而有豐富的政治論,此政治與文化思維的綰合,即是進入孟子以人文化成為視點論述領域。
戰國時代的學術思想常談及「道」,「道」成為存在總根源、總原理的代稱,這有形而上的思維,孟子身處其中,不能例外。然而,孟子是「合仁與人」而稱「道」,可見其道原就是人道,筆者認為此人道係總結合了人倫、人性、人格、人文,關懷著「人」而成為其以人道為視點的論述。「人」有形軀,終究是有限的存有,於是孟子的終極關懷就又不止於人道,孟子言「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於是,筆者必將孟子的人道論進入其天道論,於是天道又成為一個視點。由於「誠」是溝通了人與天的橋樑,而人又能經由盡心知性而知天,由存心養性而事天,於是孟子之天道論與人道論密切結合,是形而上不離形而下之天人合一的論述。
以上,由人倫而人性而人格而人文而人道而至天道,是環環緊扣,筆者在每一環節皆有論述其環扣之學術上之理由;並且分篇章各別論述此六個視點的內涵。最後總結論肯定此以「人學的進路」建構並詮釋孟子學,是可以清晰理解孟子義理思想的進路,簡稱其為孟子人學。在總結論中並敘述此孟子之學之特點,也肯定了「人學的內容」,並對孟子人學的終極意義及現代意義予以反思,肯定孟子人學可以會通中西文化思想,有世界倫理的價值,永恆地指導古今中外人們的生存、涵養人們的生活。
關鍵辭:人學 人倫 人性 人格 人文 人道 天道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construct and interpret Mencius’ doctrine and thought at the aspect of humanism. The so-called “Humanism Study” is a science to explore the humanity.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human body from the scientific view, this thesis aims to seek for the life value and its meaning beyond the physical structure. This is a philosophical study.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 of Mencius ’learning, the humanism construct has been wholly expressed into six aspects, i.e. human ethics, human nature, human personality, human culture, human way and heaven way. There are six arguments at this aspect, which integrates a construct.
After humanism is constructed, the six arguments have to be interpreted, and then they can manifest the doctrine, meaning and value of Mencius’ thought. My interpretative methodology initially focuses on the advocacy of benevolent value recorded in the first chapter in Mencius’ book. This is a discussion at the aspect of “human ethics”. And then, I will further discuss the origin of benevolent value. This is a discussion on the viewpoint of “ human nature”. When Mencius discussed human nature, he would have observed the goodness of the humanity in the empirical realities of darkness of sins. Mencius advocated that the humanity ought to have a full play of human goodness so as to achieve subjective good personality by means of cultivating mind. Humanity has to practice goodness, which is a discussion of “human personality”.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humanity has to achieve goodness and hand it down to later generation. Consequently, Mencius ha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building up culture. Moreover, Mencius also persuaded autocratic rulers to implement benevolent policy; he thus constructed a variety of political theories. These thinking are therefore combined uniquely into the viewpoint of “human culture”.
People in the academic sector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frequently discussed the “Tao”(Way). Consequently, “Tao” became the designation of existent origin, which is categorized as a metaphysical thinking. Naturally, Mencius discussed it without exception when he was involved in that circumstance. Nevertheless, Mencius thought that “Tao” was a blend of benevolence and humanity, so it could be referred to as human Tao or humanism. In my perspective, this human Tao should be to combine human ethics, human nature, human personality, human culture and giving concerns with “humanity” to formulate the viewpoints of “Human Tao” (Way of Man). A human being possess a corruptible body, a limited existence of life after all. Mencius’ ultimate concern did not confine in the way of man (Human Tao) because his discussion focused on the dealing with limitless state further. Mencius said, “Sincerity is the way of Heaven; to think how to be sincere is the way of man”.
Consequently, I ought to deal with the viewpoint of “Heaven Tao” from the Way of Man. "Sincerity" has become the bridge to communicat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In the periods of Warring States, and the Mind of Man can be expanded to comprehend both Nature and Heaven. The Mind is then cultivated to nourish the Nature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ominion of Heaven. Then it may combine intimately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Tao and that of Heaven Tao in the Mencius’ rational thought.
The discussion above, from the aspects of human ethics to human nature to human personality to human culture to human Tao to Heaven Tao, is closely intertwined between every segment. In my personal perspective, the academic reason should be added in discussing why they are closely intertwined. Furthermore, the six aspects in connotation should be separately illustrated in every chapter. In conclusion, I affirm that it is appropriate to construct and interpret Mencius’ rational thought at the aspect of humanism. By the help of such an approach, we can clearly grasp Mencius’ logical thinking, which can simply refer to Mencius’ humanism.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deals with nar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ncius’ humanism, and affirms its contents, and reflects its final meaning and modern meaning. I further affirm that the Mencius’ humanism is able to integrate the thought into both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with the value of world-ethics, which enables to guide the life of mankind eternally.
Keywords: humanism, human ethics, human nature, human personality, human culture, human Tao (Way of Man), Heaven Tao (Way of Heaven)
一、古籍(依原典時代先後)
〔漢〕趙岐,《孟子注》,收入《四部叢刊廣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 86年。
〔宋〕陸象山,楊家駱主編,《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明〕王夫之,《四書訓義》,收入《船山全書》第七及八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明〕郝敬,《孟子說解》〈卷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四書類),台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焦循,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二、近代學術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
(一)孟子思想專書
王邦雄等,《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王玉玫,《孟子思想的生死智慧議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王支洪,《孟學的現代意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王慧茹,《孟子「談辯語言」的哲學省察》,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
史次耘,《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朱榮智,《孟子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new window
胡毓寰,《孟子本義》,台北:正中書局,1972年。
吳乃恭,《孟子》,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李明輝,《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李峻岫,《漢唐孟子學述論》,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何曉明,《亞聖思辨錄:孟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康有為,《孟子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梁韋弦,《孟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梁濤,《孟子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立夫,《孟子之政治思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new window
張奇偉,《亞聖精蘊:孟子哲學真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許宗興,《孟子的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傅佩榮,《傅佩榮細說孟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楊國榮,《孟子的哲學思想》,江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柏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局,2008年。
葉經柱,《孟子之民本主義》,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萬光軍,《孟子仁義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鄧秉元,《孟子章句講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裴學海,《孟子正義補正》,台北:學海出版社,1978年。
劉兆偉,《孟子譯評》,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劉瑾輝,《清代《孟子》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譚家哲,《孟子平解》,台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譚宇權,《孟子學術思想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蘇子敬,《唐君毅孟學詮釋之系統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二)其他儒學思想相關著作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王邦雄等,《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牟宗三,《人文講習錄》,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new window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總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牟鍾鑒,《儒學價值的新探索》,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吳康,《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吳汝鈞,《儒家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new window
吳汝鈞,《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new window
李杜,《儒學與儒教論》,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李明輝,《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籌備處,
1997年。
李志剛等,《文明對話‧儒學與基督教》,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杜維明,《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保瑞,《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new window
何淑静,《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安梧,《當代儒學發展之新契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安梧,《當代儒學發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收入《飲冰室專集》第四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7年。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與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new window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文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
陳俊民,《中國哲學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郭建勳,《新譯尚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張立文,《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立文,《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
張立文,《心》,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性》,台北:七略出版社,1997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程兆熊,《四書大義》,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曾昭旭,《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new window
曾春海,《儒家哲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曾春海,《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楊家駱,《陸象山全集‧陽明傳習錄》,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錢穆,《四書釋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蔡仁厚,《儒學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鄭力為,《儒學發展方向與人的尊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年。new window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謝冰瑩,《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羅光,《儒家生命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new window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三)其他非儒學專著
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台北:虹橋書店,1965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new window
吳森,《比較哲學與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2010年。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new window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杜維明,《人生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杜維明,《思想—文獻‧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8年。
林安梧,《中國人文詮釋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new window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收入《飲冰室專集》第二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7年。
唐君毅,《哲學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孫鼎國、李中華,《人學大辭典》,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袁信愛,《人學省思》,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袁信愛,《先秦人學》,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黃慧英,《道德之關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new window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項退結,《人之哲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項退結,《邁向未來的哲學思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鄔昆如,《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鄔昆如,《人生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鄔昆如,《倫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鄔昆如等,《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葉海湮,《道德、理性與人文的向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葉海煙,《人文與哲學的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熊琬等,《國學導讀》,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new window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堪與析評引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雜阿含經》,收入《大藏經》(第二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聖經‧新約全書》,高麗:國際基甸總會,1995年。
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出版社,2004年。
安傑利斯著,段德智等譯,《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鶯出版,2004年。
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三、論文期刊
王其俊,〈試論焦循的《孟子正義》〉,《孔孟學報》第87期,2009年9月。
方穎嫻,〈儒家與新儒家〉,《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石朝穎,〈「人學」的詮釋問題〉,《哲學雜誌》第4期, 1993年4月。
成中英,〈現代新儒學建立的基礎:「仁學與「人學」合一之道」〉,《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1991年5月。new window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一)》〉,《鵝湖月刊》第29卷第11期,2004年5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二)》〉,《鵝湖月刊》第30卷第1期,2004年7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三)》〉,《鵝湖月刊》第30卷第2期,2004年8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四)》〉,《鵝湖月刊》第30卷第3期,2004年9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五)》〉,《鵝湖月刊》第30卷第4期,2004年10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六)》〉,《鵝湖月刊》第30卷第5期,2004年11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七)》〉,《鵝湖月刊》第30卷第7期,2005年1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八)》〉,《鵝湖月刊》第30卷第8期,2005年2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九)》〉,《鵝湖月刊》第30卷第9期,2005年3月。
牟宗三,〈《孟子演講錄(十)》〉,《鵝湖月刊》第30卷第10期,2005年4月。
伍至學,〈孟子心論的兩種思路〉,《哲學雜誌》第2期, 1992年9月。
岑溢成,〈內容真理與中國哲學〉,《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岑溢成,〈焦循孟子學初探〉,《鵝湖學誌》第43期, 2009年12月。new window
李杜,〈由先秦儒者說到當代新儒者對天道形而上問題的了解〉,《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1991年5月。new window
李明輝,〈內聖外王問題重探〉,《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2009年,12月。
李宗桂,〈從《道德的理想主義》談儒學發展前景〉,《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李錦全,〈現代新儒學思潮的歷史評價〉,《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李景林,〈孔孟心性思想要義〉,《孔孟學報》第73期,1997年3月。new window
何信全,〈當代新儒家自由觀念的性格及其問題〉,《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1991年5月。
何淑靜,〈孟子「仁政」的根據與實現〉,《鵝湖學誌》第41期,2 008年12月。new window
吳冠宏,〈至情至性:「怨慕之情」於孟子思想中的意義〉,《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5月。
余治平,〈儒學之性情形而上學〉,《哲學與文化》第30號第10期, 2003年10 月。new window
林安梧,〈論儒、道、佛之異同與融通—「經典詮釋」、「生命參與」與「意義治療」〉,《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 2002年7月。
周振群,〈由孟子三章看其思想之間架與進程〉,《鵝湖月刊》第100期,1983年
10月。
姜允明,〈心的概念….中西哲學比觀〉,《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5月。
恆毓,〈中國佛教與儒家人本思想〉,《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2002年7月。
胡自逢,〈儒學義理之詮釋〉,《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5月。
黃俊傑,〈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儒家經典詮釋方法》,2003年7月。new window
陳靜美,〈孟子、王陽明與牟宗三之「良知」說〉,《鵝湖月刊》第427期, 2011new window
年1月。
陳榮華,〈從孟子哲學論中國哲學的詮釋〉,《哲學雜誌》第34期, 2001年1月。
項退結,〈孟子與亞里斯多德對人的定義〉,《哲學雜誌》第12期, 1995年4 月。
項退結,〈中西哲學的終極原因〉,《哲學與文化》第32號第9期, 2005年9 月。new window
傅偉勳,〈現代儒學發展課題試論〉,《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new window
曾昭旭,〈從生命升沉的辯證歷程論儒道佛耶四教異同〉,《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曾春海,〈項退結教授的孔孟荀人學研究〉,《哲學與文化》第32號第9期, 2005年9 月。new window
曾議漢,〈存在的限制與自由〉,《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5月。
曾奕,〈性情問題與朱子、張南軒辯仁愛之不同〉,《哲學與文化》第30號第10期, 2003年10 月。new window
馮耀明,〈當代新儒學的「哲學」概念〉,《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葉海煙,〈人間佛教倫理觀與儒家倫理的對比〉,《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年5月。
葉保強,〈當代新儒家與民主觀念的建構—如何將民主根植於儒家典範內〉,《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1991年5月。
楊秀宮,〈「義利之辨」對「宗教」解讀的意義—以孔孟荀義利觀為例之研究〉,《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 2002年7月。
潘小慧,〈邁向整全的人:儒家的人觀〉《應用心理學》第9期,2001年春。new window
潘小慧,〈《孟子》中的「智德」〉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0期,2002年10月。new window
劉述先,〈論儒家理想與中國現實的互動關係〉,《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1991年5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鄭志明,〈儒家崇拜與儒家社會—兼論黃光國的「儒家思想與東南亞現代化」〉,《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1991年5月。new window
滕春興,〈教育改革與人本哲學思想〉,《哲學雜誌》第29期, 1999年8月。
蔣慶,〈從心性儒學走向政治儒學〉,《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1991年5月。
霍韜晦,〈第三代儒家能做些甚麼?〉,《當代心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
月。
謝君直,〈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的心性論與當代孟學詮釋之對比〉,《鵝湖月刊》
第429期, 2011年3月。
譚宇權,〈從《孟子》王子墊問「士何事」章,論孟子的大人之學〉,《孔孟學報》第88期,2010年9月。new window
龔鵬程,〈存在的感受〉,《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1991年5月。
四、學位論文
王季香,《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2年。new window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振興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2new window
年。
江澄洋,《從背景因素探討我國孔、孟與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主要政治思想之涵義、並比較其本質上之基本差異》,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76年。
沈成添,《先秦儒家之仁學與政論》,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1974年。
吳木樹,《諾丁與孔孟關懷教育理念與實務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new window
系,2007年。
李志勇,《孟子與莊子修養論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9年。new window
林美香,《西方個人主義與儒家政治思想之研析》,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2007new window
年。
金基柱,《理想的道德與道德的理想:孟子道德哲學之再構成》,東海大學哲學系,new window
1998年。
洪櫻芬,《人的實現—論雅斯培「存在」的實現與孟子「人性」的實現》,輔仁大
學哲學研究所,1998年。
唐經欽,《孔孟天論之歷史省察與當代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00new window
年。
許宗興,《孟子義理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年。new window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2002年。
張子良,《先秦儒家天人思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0年。new window
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系,1998年。new window
詹文雄,《孔孟聖王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1974年。new window
滕春興,《孟子教育哲學思想體系與批判》,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81年。new window
鄭仁在,《孟子心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76年。new window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1980年。new window
羅稚純,《朱熹與戴震孟子學之比較研究—以西方詮釋學所展開的反思》,淡江大
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
蘇子敬,《唐君毅先生詮釋孟子學之系統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new window
199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