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付法藏因緣傳》之譯者及其真偽辨
書刊名:東吳中文學報
作者:林伯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Po-chien
出版日期:2001
卷期:7
頁次:頁25-80
主題關鍵詞:付法藏因緣傳付法藏經付法藏傳阿育王傳雜寶藏經曇曜吉迦夜寶雲經抄抄經合本經Fu fa zang yin yuan chuanFu fa zang jinFu fa zang chuanA yu wang chuanJa bow zang jinTan YaoJi jia YeBow YunCopies of sutraCopying sutrasComprehensive catalogues of scriptu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
  • 點閱點閱:13
     本論文主要探討《付法藏因緣傳》一書的譯者和真偽兩個問題。根據歷代佛教經錄記載,《付法藏因緣傳》的譯者除有北魏曇曜與吉迦夜合譯外,也有兩人各自翻譯出不同卷數的說法;甚至還有經錄提及先於劉宋時期,《付法藏因緣傳》已由寶雲譯出,曇曜、吉迦夜重翻,則分別為「第二出」、「第三出」。本文依經錄時代先後次序,表列十家著錄,從中即可發現經錄多有陳陳相因,而導致錯中有錯的情形。傳言《付法藏因緣傳》在曇曜與吉迦夜合譯前,已有寶雲譯出,癥結就出自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引李廓《眾經錄目》謂寶雲譯有此經,於是許多經錄便輾轉因襲,孳誤益甚。其實《付法藏因緣傳》當是在疏忽中誤寫為寶雲所譯。至於《付法藏因緣傳》乃是曇曜、吉迦夜兩人於延興二年(472)合作完成,其前四卷因緣事蹟多與《阿育王傳》雷同,當是經錄所說曇曜譯本,至於後兩卷則是吉迦夜搜羅梵本,最後經劉孝標綜理潤飾,才纂集為六卷本,在此之前,並無寶雲譯本問世。 其次關於《付法藏因緣傳》的真偽問題。歷代經錄收編此書,既不是將它放在疑偽經之列,也從未懷疑書中有虛託付法的情形,直到北宋契嵩,才因不能接受傳法二十四世,法脈即斷絕之說,而大加撻伐此書偽謬,但契嵩個人持論卻是站不住腳的;民國時期,史學家陳寅恪則是發覺《付法藏因緣傳》與《阿育王傳》有太多雷同,故指出其為偽造。本文以為《付法藏因緣傳》有真也有偽,其偽託處在於內容紛亂,虛設了二十四代傳法世系,而不是在《付法藏因緣傳》襲自《阿育王傳》,因二者皆同屬經抄性質,由於它是經抄,從佛經翻譯史的立場上說,那反倒是它的真實處,因此不能當它是偽書。或有謂佛經真偽,與內容、史實的真偽是兩回事,筆者則以為如果原有一部梵本,經過翻譯,成為漢文典籍,那麼書的真偽與內容、史實的真偽,便可說是不相干的兩回事,但事實上《付法藏因緣傳》是一部在中土纂集成的經抄,並非經由梵本傳譯,因此內容史實的真偽,也適足以證成此書的真偽了。 另外,經抄為何從佛經翻譯史的立場來說,便是真的,本文也有所說明,並且還試將經抄與抄經、會集本經(合本經)作一比較,同時對於歷代經錄將抄經列入「疑偽經」,也提出個人無法贊同的意見。基於以上論點,本文於是分《付法藏因緣傳》譯者問題、《付法藏因緣傳》因緣事蹟屬於經抄的證據、《付法藏因緣傳》虛託付法的證據、經抄不等同於偽造等節,深入詳予分析。
期刊論文
1.Leung, K.、Koch, P. T.、Lu, L.(1993)。A dualistic model of harmon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nflict management in Asia。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201-220。  new window
2.陳寅恪。與妹書。學衡,2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伯謙(2000)。由韓愈道統論談佛教付法與中國文化的交互影響43-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道宣(撰)。高僧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僧祐。出三藏記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道原。景德傳燈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智昇。開元釋教錄略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麗玲(1998)。《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費長房(1983)。歷代三寶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文顏(1997)。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忽滑浴快天、朱謙之(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玄奘、辯機、季羨林(1985)。大唐西域記校註。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鳩摩羅什。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真諦。婆藪槃豆法師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契嵩。傳法正宗定祖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呂澂(1991)。印度佛學源流略講。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寅恪(1982)。論韓愈。陳寅恪先生文集(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湯用彤(1991)。佛教之北統。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印順長老(1989)。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啟超(1990)。古書真偽及其年代。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江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宋)釋契嵩。傳法正宗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晉)安法欽。阿育王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北齊)魏收(1993)。魏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0)。大正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梁)釋慧皎。高僧傳,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釋僧佑。釋迦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達摩多羅禪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