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作者:岑丞丕
作者(外文):Tsen, Cheng-P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羅獨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先秦說服辯論Pre-Qin Chinaconvincedeb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東周之時,各種習以為常的秩序日漸改變。當然,在某些人的眼中算是典範的崩壞,但有識者認為,隨之而來的並非感嘆,而應該必須迅速適應,在這些人眼裡,這是個建立理想新典範的機會,針對崩壞的秩序補強其所以解紐的關鍵,並且針對邦國當前狀態加以重新設計,這些有識者及其所用之方法正是我們所謂的諸子百家。西周之時總結上古所累積的經驗與智慧,以宗法、井田等制度來管理封建型態的國家,在此一局面瓦解之時,士階層以及知識份子欲對此一破碎的局面做出彌補,在東周初期想要重新建構天下秩序,最先必須考慮到的是何者該延續?何者該更新?而不管延續或更新的局面,究竟要如何入世以及普世?在這些問題一一浮上台面,又不能不加以面對與處理之時,一門流傳已久且博大精深的工具學問:「說服術」再度被重視。因為時局演變使得說服術成為東周以降各家各派不可等閒視之的學問,也就是在此前提之下此題目頗富時代性,而且對於當下的人際關係亦有資鑑之功,故筆者以此為論文題目,希望能夠對先秦說服術的源流、演變、個案及影響做出一脈絡清晰的梳理。
本文設計討論先秦說服的幾種形式:「國力分析」、「論理」、「因勢」、「寓言」、重言「」涵蓋語言說服與文字說服兩種不同的面向。由本文的鋪陳來看,要分析先秦說服的形式具有很高的難度,其原因便是說服乃是語言表達的綜合成果。也就是說沒有單一或純粹的一種方法,進行說服時一定要隨機應變,如此方能藉由回應來說服對方。說服乃是語言表達的綜合成果,在一次說服的過程中不可能只有一種形式,例如以寓言或威脅的手法仍然要有論理的空間,所以本文以說服的學說應用、方法分析與特殊型態為分析骨幹。而本文將先秦的遊說粗略的分為五種,首先本文先討論先秦說服的實際需求,因應東周特殊的邦國型態,本文以國力分析為名舉例詳述。再來是說服的基本型態,就是論理說服,其次本文要討論是以文本而言最活潑且最精彩的部分,因勢說服是遊說者面對對方不可預測的立場或言辭進行之應變或回應,而這些故事皆成為膾炙人口經典故事或成語。最後本文討論在說服特殊型態的部分,戰國時代新興的說理方式,將寓言放入說服或是寫作過程頗有其令人亮眼之處,而重言策略的出現更將文字說服的領域與接受度擴大。
壹、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1. 《尚書》(孫星衍注疏本),孫星衍注疏,《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卷,北京:
中華書局,2004 年2 月第2 版第3 次印刷。
2. 《逸周書》(黃懷信等彙校集注本),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彙校集注,《逸
周書彙校集注》,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12 月第1 版。
3. 《詩經》(馬瑞辰通釋本),馬瑞辰著,《毛詩傳箋通釋》,三十二卷,北京:
中華書局,2004 年2 月第1 版第3 次印刷。
4. 《周易》(李道平集解纂疏本),李道平著,《周易集解纂疏》,十卷,北京:
中華書局,1998 年12 月第1 版第2 次印刷。
5. 《禮記》(孫希旦集解本),孫希旦著,《禮記集解》,六十一卷,台北:文史
哲出版社,1990 年8 月1 版。
6. 《周禮》(孫詒讓正義本),孫詒讓著,《周禮正義》,八十六卷,北京:中華
書局,2000 年3 月第1 版第2 次印刷。
7. 《爾雅》(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刻本),三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
年3 月7 版。
8. 《老子》(朱謙之校釋本),朱謙之著,《老子校釋》,二卷,北京:中華書局,
2000 年9 月第1 版。
9. 《老子》(陳錫勇釋疑本),陳錫勇著,《老子釋疑》,台北:國家出版社,2012
年2 月初版1 刷。
10. 《左傳》(楊伯峻注本),楊伯峻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年3 月初版。
11. 《國語》(徐元誥集解本),徐元誥集解,《國語集解》,二十一卷,北京:中
華書局,2002 年6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2. 《論語》(朱熹集傳本),朱熹著,《四書集傳》,十卷,台北:漢京文化事業,
民72 年11 月初版。
13. 《論語》(劉寶楠、劉恭冕正義),收入《新編諸子集成一》,台北:世界書
局,1974 年7 月新二版。
14. 《孫子》(宋刻本武經七書),收錄於《中國兵書集成》第一冊,三卷,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1987 年8 月第1 版。
15. 《墨子》(孫詒讓閒詁本),孫詒讓著,《墨子閒詁》,十五卷,北京:中華書
局,2001 年4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6. 《墨子》(吳毓江校注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2 月第2 版第2 次印
刷。
172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17. 《楚辭》(洪興祖補注本),洪興祖注,《楚辭補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91
年8 月出版。
18. 《六韜》(宋刻本武經七書),收錄於《中國兵書集成》第一冊,六卷,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1987 年8 月第1 版。
19. 《司馬法》(宋刻本武經七書),收錄於《中國兵書集成》第一冊,三卷,北
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年8 月第1 版。
20. 《商君書》(蔣禮鴻錐指本),蔣禮鴻著,《商君書錐指》,五卷,北京:中華
書局,1986 年4 月第1 版。
21. 《商君書》(高亨注譯本),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11 月第1 版第1 次印
刷。
22. 《列子》(楊伯峻集釋本),《列子集釋》,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0 月第1 版。
23. 《孟子》(焦循、焦琥正義本),焦循、焦琥著,《孟子正義》,十四卷,收入
《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4 年月新1 版。
24. 《莊子》(郭慶藩集釋本),郭慶藩著,《莊子集釋》,三十三卷,北京:中華
書局,2004 年1 月第2 版。
25. 《公孫龍子》(王琯懸解本),公孫龍著,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6. 《荀子》(王先謙集解本),王先謙著,《荀子集解》,二十卷,北京:中華書
局,1988 年9 月第1 版。
27. 《文子》(點校本),佚名著,王利器著,《文子疏義》,卷十二,北京:中華
書局,2000 年9 月第1 版。
28. 《吳子》(宋刻本武經七書),收錄於《中國兵書集成》第一冊,二卷,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1987 年8 月第1 版。
29. 《管子》(黎翔鳳校注本),黎翔鳳著,《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6 月第1 版。
30. 《慎子》(守山閣叢書本),收入:四部備要《孔叢子、慎子、鶡冠子》,台
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年10 月臺1 版。
31. 《慎子》(錢熙祚校本),台北:華正書局,1977 年4 月第1 版。
32. 《鶡冠子》(黃懷信彙校集注本),黃懷信著,《鶡冠子彙校集注》,三卷,北
京:中華書局,2004 年10 月第1 版。
33. 《儀禮》(十三經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2 月第1 版第
1 次印刷。
34. 《韓非子》(陳奇猷校注本),陳奇猷著,《韓非子集釋》,二十卷,台北:華
正書局,1977 年4 月第1 版。
35. 《韓非子》(陳奇猷校注本),台北:世界書局,1974 年7 月新2 版。
36. 《呂氏春秋》(王利器注疏本),王利器著,《呂氏春秋注疏》,二十六卷,成
都:巴蜀書社,2002 年1 月第1 版。
參考書目 173
37. 《世本八種》(秦嘉謨等輯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8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38. 《鬼谷子》(許富宏集校集注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12 月第1 版第
1 次印刷。
39. 《小爾雅》(楊琳點校本),楊琳著,《小爾雅今注》,不分卷,上海:漢語大
辭典出版社,2002 年9 月第1 版。
40. 《大戴禮記》(點校本),戴德著,王聘珍著,《大戴禮記解詁》,十三卷,北
京:中華書局,1998 年12 月第1 版第4 次印刷。
41. 《黃帝內經》(點校本),謝華編著,《黃帝內經》,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2002 年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42. 《史記》(點校本),司馬遷著,一百三十卷,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6
月11 版。
43. 《戰國策箋證》(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44. 《淮南子》(何寧集釋本),何寧著,《淮南子集釋》,二十一卷,北京:中華
書局,1998 年10 月第1 版。
45. 《孔叢子》(四部備要本),孔鮒著,七卷,台北:中華書局,1981 年10 月
第1 版。
46. 《新書》(閰振益、鐘夏校注),賈誼著,閰振益、鐘夏著,《新書校注》,十
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7 月第1 版。
47. 《法言》(汪榮寶義疏本),揚雄著,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10 月第1 版
第3 次印刷。
48. 《七略別錄佚文、七略佚文》,劉向、劉歆、姚振宗著,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8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49. 《新語》(王利器校注),陸賈著,王利器著,《新語校注》,二卷,北京:中
華書局,1986 年8 月第1 版。
50. 《春秋繁露》(蘇輿義證本),董仲舒著,蘇輿著,《春秋繁露義證》,十七卷,
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8 月第1 版。
51. 《說苑》(向宗魯校證本),劉向著,向宗魯著,《說苑校證》,二十卷,北京:
中華書局,2000 年3 月第1 版。
52. 《新序》(石光瑛校釋本),劉向著,石光瑛校著,陳新整理,《新序校釋》,
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1 月第1 版。
53. 《白虎通義》(陳立疏證本),班固著,陳立著,《白虎通疏證》,十二卷,北
京:中華書局,1997 年10 月第1 版。
54. 《漢書》(點校本),班固著,一百卷,台北:鼎文書局,1976 年10 月再版。
55. 《論衡》(黃暉校釋本),王充著,黃暉著,《論衡校釋》,三十卷,北京:中
華書局,1996 年11 月第1 版。
56. 《說文解字》(經韻樓藏本),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1998
174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年8 月20 日出版。
57. 《楚辭章句》(汲古閣本),王逸著,洪興祖著,《楚辭補注》,十七卷,北京:
中華書局,2002 年10 月第1 版。
58. 《越絕書》(校注校稿本),袁康、吳平撰,十五卷,台北:世界書局,1981
年5 月再版。
59. 《四民月令》(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崔寔著,一卷,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年初版。
60. 《風俗通義》(王利器校注本),應劭著,王利器著,《風俗通義校注》,十卷,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年9 月第一版。
61. 《抱朴子》(楊明照校箋本),葛洪著,楊明照著,《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
中華書局,1991 年12 月第1 版。
62. 《抱朴子》(王明校釋本),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
中華書局,2002 年3 月第2 版第5 次印刷。
63. 《文心雕龍》(周振甫今譯本),劉勰著,周振甫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9 月第1 版第11 次印刷。
64. 《兩漢紀》(張烈點校本),荀悅著,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6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65. 《帝王世紀》(劉曉東點校本),皇甫謐著,宋翔鳳、錢寶塘輯,劉曉東點校,
十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年3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66. 《群書治要》,魏徵等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年6 月初版。
67. 《晉書》(點校本),房玄齡等著,一百三十卷,台北:鼎文書局,1980 年8
月3 版。
68. 《靈臺秘苑》(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庾季才著,十五卷,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6 年初版。
69. 《經典釋文》(通志堂本),陸德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5
月第1 版。
70. 《通典》(校點本),杜佑著,二百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5 月第1
版。
71. 《春秋意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劉敞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 年
初版。
72. 《資治通鑑》(點校本),司馬光著,兩百九十四卷,台北:世界書局,1974
年3 月第6 版。
73. 《郡齋讀書志》(孫猛校證本),晁公武著,孫猛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0 年10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74. 《路史》(四部備要本),羅泌著,三十三卷,台北:中華書局,1983 年12
月第1 版。
75. 《容齋隨筆》,洪邁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3 月第1 版第1 印
刷。
參考書目 175
76. 《日知錄》﹙何義門批校精抄本﹚,顧炎武著,三十二卷,台北,明倫書局,
1979 年版。
77. 《莊子解》,王夫之著,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11 月第1 版第2 次印刷。
78. 《讀史方輿紀要》(何瑞瀛校刊本),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
卷,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1 年8 月臺灣初版。
79. 《文獻通考》﹙點校本﹚,馬端臨著,三百四十八卷,台北:新興書局,1986
年9 月台1 版。
80. 《左傳紀事本末》﹙高士奇點校本﹚,高士奇著,五十三卷,台北:里仁書局,
1983 年12 月初版。
81. 《繹史》(點校本),馬驌纂,一百五十卷,濟南:齊魯書社,2001 年6 月
第1 版第1 次印刷。
82. 《文史通義》(葉瑛校注本),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八卷,
台北:里仁書局,1984 年第1 版。
83. 《詩經原始》,方玉潤著,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2 月第1 版第2 次印刷。
84. 《春秋大事表》,顧棟高輯,五十卷,台北市:廣學社印書舘,1975 年9 月。
85. 《漢書藝文志條理》,姚振宗著,六卷,收錄於《二十五史補編》第2 冊,
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59 年6 月第1 版。
86. 《五禮通考》(味經窩初刻試印本),秦蕙田著,二百六十二卷,台北:聖環
圖書有限公司,1988 年10 月1 版。
87.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校點本),嚴可均著,七百四十六卷,石家
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10 月第1 版。
88. 《春秋會要》(點校本),姚彥渠撰,4 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11 月
第1 版第3 次印刷。
89. 《諸子平議補錄》,俞樾著,北京:中華書局,1956 年10 月第1 版上海第1
次印刷。
90.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著,台北:宏業書局,1976 年9 月再版。
91. 《尚書校釋譯論》,顧頡剛、劉起釪著,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4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92. 《左氏春秋文繫年注析》,邵炳軍、梅軍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93. 《國語文繫年注析》,周鋒、郝建杰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年7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貳、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序)
176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1. 方克,《中國軍事辯證法史(先秦)》,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5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2. 王立,《先秦外交辭令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 年1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3. 王仲孚先生,《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
12 月初版1 刷。
4. 王國維,《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2 月第
1 版第2 次印刷。
5. 王晶雄、商景龍、管秀,《《戰國策》與辯論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11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6. 王貴民、楊志清,《春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3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7.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new window
年2 月初版2 刷。
8. 田文軍、吳根友,《中國辯證法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5 月
第1 版第1 次印刷。
9.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
1998 年9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0. 白國紅,《春秋晉國趙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6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1. 伍非百,《中國古名家言》之六〈荀子正名解.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83 年1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2. 伍非百,《中國古名家言》附錄〈鄧析子辯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3 年1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3. 朱前鴻,《先秦名家四子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4. 朱傳譽,《先秦唐宋明清傳播事業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年
12 月初版。
15. 吳東權,《先秦的口語傳播》,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1 年11 月
初版。
16. 吳靜安,《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5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7.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12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18. 呂靜,《春秋時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6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19. 宋杰,《先秦戰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年7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參考書目 177
20. 李志強,《先秦和古希臘語言觀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1 月第
版1 第1 次印刷。
21.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 年4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2. 李銳,《戰國秦漢時期的學派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3.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9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4. 沈立岩,《先秦語言活動之型態觀念及奇聞學意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10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5. 周雲之、劉培育,《先秦邏輯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6. 俞志惠著,《君子儒與詩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27. 俞志慧,《君子儒與詩教:先秦儒家文學思想考論》,北京:三聯書局,2005
年3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8.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年9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29.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7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30. 胡適,《先秦名辨之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10 月第1 版第
1 次印刷。
31. 苑作賓,《古史研究論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 年3 月。
32. 苑作賓,《春秋史辨言》(第二輯.晉),台北:寧陽修德堂,1996 年3 月。
33. 夏鐵肩著,《冰鑒七篇之研究》,出版時、地不詳。
34. 孫乃沅,〈《莊子》「三言」新探〉,《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第1 輯,總25 輯,頁75。
35.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商代史.卷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2010 年10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36. 孫波,《先秦名辯經典釋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年3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37. 孫海燕、劉伯奎,《口才訓練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1 版第4 次印刷。
38. 孫淼,《夏商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39. 晁福林,《先秦社會型態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年3 月
第1 版第1 次印刷。
40.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年6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178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41. 祝振華,《口頭傳播學》,台北:大聖書局,1992 年2 月第5 版。
42. 馬非百,《秦集史》,台北市:弘文舘出版社,1986 年10 月。
43. 張心澂,《偽書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年5 月台1 版。
44.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年9 月初版。
45.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收錄於《張舜徽集》,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4 年3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46. 張曉芒,《先秦辯學法則史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年8 月
第1 版第1 次印刷。
47.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收入《飲冰室合集》第12 冊,《專集》84,
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1 月第1 版。
48. 梁啟雄,《韓子淺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7 月第2 版第5 次印刷。
49. 許富宏,《鬼谷子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6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50. 陳文潔,《荀子的辯說》,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年2 月第1 版第1 次印
刷。
51.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2 年12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52. 陳孟麟,《墨辯邏輯學》,濟南:齊魯書社,1983 年10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53. 陳彥輝,《春秋辭令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12 月第1 版第1 印刷。
54. 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10 月第1 版第
2 次印刷。
55.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6 年7 月初版第2 次印刷。
56.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年初版。
57. 陶希聖,《辯士與游俠》,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11 月臺2 版第1
次印刷。
58. 章太炎,《國故論衡》(龐俊、郭誠永疏證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6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59. 楊寬,《西周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 年4 月初版。
60. 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7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61. 楊寬,《戰國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 年11 月初版第3 印刷。new window
62.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11 月第1 版new window
第3 印刷。
63. 楊寬、吳浩坤,《戰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12 月第1 版
第1 次印刷。
64. 葉達雄,《西周政治史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2 年12 月第一版。
6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年6 月第1 版第4
參考書目 179
次印刷。
66. 董業明,《先哲的辯論術-蘇辯與孟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年8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67. 熊憲光,《戰國策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年4 月第1 版第2 次印
刷。
68. 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7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69. 蔡元放,《東周列國志》,台北:三民書局,1999 年11 月第6 版。
70. 鄭良樹,《春秋史考辨》,新加坡:新社出版,台北市宏業書局有限公司印刷,
1977 年初版。
71. 鄭良樹,《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年9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72.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三聯書店,2009 年1 月
第1 版第1 次印刷。
73. 蕭登福,《鬼谷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年10 月修訂2 版。new window
7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9 月台北
東大再版。
75. 韓席籌編註,《左傳分國集注》,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 年10 月初版。
76. 羅獨修,《先秦勢治思想探微》,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2002 年1 月
初版。
77. 譚戒甫,《墨經分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5 月第1 版第3 次印
刷。
78. 譚戒甫,《墨辯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1 月第1 版第4 次印刷。
79. 顧念先,《縱橫家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69 年12 月臺初版。
80.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6 月第1 版第
1 次印刷。
81. Adrew Heywood 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 譯,《政治學新論》,
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3 月重譯版,頁5-6。
82. (美)陳漢生(Chad Hansen)著,周雲之、張清寧、崔青田(譯),李先焜
校訂,《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年10
月第1 版第1 刷。
參、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1. 宋鼎宗,《春秋左氏傳賓禮嘉禮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1 年7 月。
180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2. 胡長月,《從《論語》看孔子的修辭思想與修辭策略》,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8 年6 月。
3. 孫靚,《《呂氏春秋》中的語用思想》,杭州:浙江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碩士論文,2007 年5 月。
4. 許立軒,《《戰國策》說服術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0 年6 月。
5. 陳致宏,《《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6 年7 月。
6. 劉永炎,《春秋社會變遷初探-以《左傳》賓禮為考察重點》,台北:臺灣
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6 月。
7. 鄭民,《胡適的演講及演講辭創作》,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
士論文,2007 年4 月。
肆、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1. 尹振環,〈先秦諸子論為言之道〉,《學術月刊》1997 年第12 期,頁67-71。new window
2. 尹振環,〈論《鬼谷子》遊說人主之術——兼談戰國縱橫家〉,《煙臺師範學
院學報(哲社版)》1998 年第4 期,頁17-21。
3. 王力鋼,〈墨辯邏輯的獨特性〉,《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
年第3 期,頁87-89。
4. 王立,〈盟誓在春秋外交活動中的作用〉,《語文學刊》2008 年第7 期,頁
137-138。
5. 王仲孚先生,〈黃帝制器傳說試釋〉,《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出
版有限公司,1996 年12 月初版1 刷,頁231-298。
6. 王仲孚先生,〈試論當代學者對於黃帝傳說的討論〉,《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
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12 月初版1 刷,頁231-298。
7. 王婉玲,〈從先秦時期看中國古代邏輯的特色〉,《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
卷第7 期(2006 年7 月),頁69-72。
8. 王婉玲,〈從先秦時期看中國古代邏輯的特色〉,《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
卷第7 期(2006 年7 月),頁69-72。
9. 王鳳琴,〈論《墨經》的辯証邏輯思想〉,《中國文化研究》1996 年秋之卷(總
第13 期),頁51-55。
10. 王曉波,〈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尹文子》的哲學與思想研究〉,《道與new window
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年2 月初版2
參考書目 181
刷。
11. 付林鵬、曹勝高,〈從樂教傳統論《樂經》之形成與殘佚〉,《黃鐘(中國武
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 年第1 期,頁141-146。
12. 史鑒,〈戰國時期語言文字的變遷〉,《語文建設》1995 年第3 期,頁45-46。
13. 田君,〈《樂經》的性質與亡佚新探〉,《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 年第1 期,
頁23-25。
14. 田蔚,〈《史記》「重言」現象解析〉,《文藝研究》2011 年第5 期,頁47。
15. 曲玉波,〈論《墨經》中「止」的邏輯意義〉,《遼寧大學學報》1996 年第5
期(總第141 期),頁76-78。
16. 朱世業,〈《國語》之諫言與行人辭命〉,《涪凌師範學院學報》第19 卷第6
期(2003 年11 月),頁48-51。
17. 朱智武,〈先秦墨學的區域性特色述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9 卷第3
輯(2004 年9 月),頁33-42 轉158。
18. 江向東,〈先秦名家政治思想概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4 期(第28 卷總第101 期),頁83-88。
19. 池萬興,〈《管子》論說文的論證方法及其語言特徵〉,《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29 卷第6 期(2008 年11 月),頁87-91。
20. 何洋,〈論《墨辯》之辯略〉,《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
年第3 期第14 卷(總第53 期),頁95-97。
21. 余維發,〈《墨辯》正名思想解讀〉,《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2 期,頁167-169。
22. 吳毓江,〈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與「而指非指」〉,《文史雜誌》1999 年第1
期,頁71。
23. 吳福友、吳根友,〈論老莊道家的語言哲學思想〉,《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33 卷第4 期(2009 年7 月),頁1-6。
24. 吳樹勤、楊學坤,〈我國古代君子的辯論原則及其現實意義〉,《桂林師範高
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 卷第2 期(總第74 期2008 年6 月),頁29-32。
25. 呂富曉,〈縱橫家起源探析〉,《安徽文學》2007 年第12 期,頁198-199。
26. 宋立桓,〈論會盟在春秋爭霸中的特殊功能〉,《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
會科學版)》第6 期(2003 年12 月),頁90-92。
27. 宋賽花,〈《墨經》的論証邏輯思想研究〉,《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20 卷第1 期(2004 年3 月),頁10-13。
28. 宋賽花、肖意貞,〈先秦邏輯史上「類」概念的發展〉,《南通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22 卷第1 期(2006 年1 月15 日),頁44-47。
29. 宋麗琴、宋玉坤,〈《左傳》行人辭令中委婉語時代特徵探究〉,《保定學院學
報》第21 卷第4 期(2008 年10 月),頁96-99。
30. 宋麗蘋、張東豔,〈上古時期中西方語言研究之比較〉,《新鄉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24 卷第1 期(2010 年2 月),頁159-161。
182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31. 折輔民,〈《五禮通考.賓禮》校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4 年第3 期,
頁43-45。
32. 李可亭,〈宋鈃思想論稿〉,《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年第1 期(第7
卷總第34 期),頁68-70。
33. 李先焜,〈《墨經》中的符號學思想〉,《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 年第3 期,頁18-19。
34. 李先焜,〈論先秦名家的符號學〉,《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
年第5 期,頁78-85。
35. 李志強,〈相對主義認識論下的兩種語言文化觀——談智者學派和莊子的
「辯」〉,《求索》2008 年第10 期,頁126-128。
36. 李牡瓊,〈中國先秦與古希臘詭辯術之比較〉,《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
文綜合版)》第26 卷第3 期(總第41 期2006 年7 月),頁209-210。
37. 李建華,〈簡論墨辯邏輯的基礎〉,《船山學刊》1997 年第1 期,頁43-45。
38. 李春勇,〈先秦概念之「名」的確立──由鄧析經孔子至墨子〉,《華東師範
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 年第6 期,頁13-18。
39. 李炳海,〈先秦兩漢散文的聲氣事象〉,《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0 卷第3 期(2007 年7 月),頁45-49 轉110。
40. 李紀祥,〈趙氏孤兒的「史」與「劇」:文述與演述〉,《漢學研究》2000 年6
月第18 卷第1 期,頁218-219。
41. 李振綱,〈名家思想再探〉,《哲學研究》2001 年第8 期,頁71-79。
42. 李訓予,〈試論《戰國策》中的寓言故事〉,《許昌學院學報》第29 卷第4
期(2010 年),頁47-49。
43. 李婷婷,〈有周吉、嘉、賓、軍四禮演奏《詩經》樂章考論〉,《黃鐘(中國
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 年第1 期,頁109-114。
44. 李無未、董潤麗,〈略談西周盟會制度〉,《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3 卷第1 期(2000 年2 月),頁27-30。
45. 李萌、梅珍生,〈先秦哲學中「名」的分析〉,《長江論壇》2007 年第5 期(總
第86 期),頁84-87。
46. 李開,〈先秦儒家語言論〉,《南京社會科學》2009 年第10 期,頁126-131。
47. 李模,〈先秦盟誓的種類及儀程〉,《學習與探索》2000 年第4 期(總第129
期),頁134-138。
48. 李模,〈試論先秦盟誓之制的演化〉,《殷都學刊》1997 年第4 期,頁21-25。
49. 李瑾,〈先秦諸子的名實論與符號學〉,《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 年第2 期
(總第126 期),頁57-62。
50. 李賢中,〈尹文子思想探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 年
第1 期,頁30-37。
51. 杜文靜,〈試論先秦名家的名實觀〉,《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26 卷第11 期
(2006 年),頁117-119。
參考書目 183
52. 沈立岩,〈先秦語言觀及其文學意義研究〉,《文藝研究》2003 年第2 期,頁
154-156。
53. 沈立岩,〈樂語之教與行人專對〉,《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年
第4 期,頁100-108。
54. 沈順福,〈先秦名家知識論研究〉,《現代哲學》2006 年第4 期,頁102-107。
55. 周文英,〈中國邏輯的獨立發展和奠基時期(上)〉,《江西教育學報》1997
年第2 期(第18 卷總第73 期),頁1-7。
56. 周文英,〈中國邏輯獨立發展和奠基時期(下)〉,《江西教育學報》1997 年
第4 期(第18 卷總第75 期),頁12-19。
57. 周建設,〈先秦語義來源理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年第2 期(總第181 期),頁107-111。
58. 周須勇,〈虛構故事:先秦諸子論說文的一種說理方式〉,《安慶師院社會科
學學報》1996 年第3 期,頁115-117。
59. 延娟芹,〈《晏子春秋》幽默、詼諧的語言特徵及其成因〉,《西北民族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年第3 期,頁152-156。
60. 林雅惠,〈近三十年臺灣先秦寓言文學研究述評(1976-2006)〉,《漢學研究new window
通訊》第27 卷第1 期(總105 期),2008 年2 月,頁13。
61. 姜芝娟,〈關於中國名辨之學中抽象性概念問題的爭論〉,《齊魯學刊》2007
年第5 期(總第200 期),頁31-35。
62. 姚小平,〈先秦語言思想三題〉,《語言研究》第31 卷第1 期(2011 年1 月),
頁121-126。
63. 姚喜明、殷寧,〈中國先秦時期修辭與古希臘修辭的比較研究〉,《山東外語
教學》2007 年第3 期(總第118 期),頁17-20。
64. 胡正強,〈《呂氏春秋》資訊傳播思想探略〉,《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21 卷第2 期(2008 年4 月),頁25-29。
65. 胡安蓮,〈論《左傳》「行人」及其辭令特色〉,《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0
卷第4 期(2003 年7 月),頁25-27。
66. 唐玉環、羅昕如,〈先秦語言哲學的語言價值觀及其影響〉,《求索》2009 年
第3 期,頁113-114 轉20。
67. 唐輝,〈公孫龍名實學發微〉,《雲夢學刊》2000 年第6 期,頁39-42。
68. 夏國軍,〈公孫龍的邏輯思想再探〉,《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第29 卷第1
期(2003 年2 月),頁46-48。
69. 夏德靠,〈《國語.周語》結構、語言藝術略論〉,《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
學校學報》第1 期(2007 年3 月),頁36-38。
70. 孫中原,〈《墨經》的邏輯與認知范疇〉,《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43 卷(2003 年增刊),頁43-50。
71. 孫中原,〈從墨辯看邏輯的理論和應用〉,《重慶工學院學報》第21 卷第1
期(2007 年1 月),頁1-4。
184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72. 孫中原,〈墨家論証說服的技藝〉,《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 卷
第1 期(2008 年1 月),頁70-77。
73. 孫中原,〈墨家辯証思維方法論〉,《重慶工學院學報》第20 卷第3 期(2006
年3 月),頁6-12。
74. 孫中原,〈墨家邏輯研究的歷史轉型〉,《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1 卷第3 期(2005 年9 月),頁10-14。
75. 孫次舟,〈鄧析子偽書攷〉,收入《古史辨》第六冊,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
年第1 版,頁207-219。
76. 孫波,〈略論先秦時期的名辯思潮〉,《學習論壇》第24 卷第5 期(2008 年5
月),頁52-54。
77. 席升陽,〈《墨辯》邏輯中「辯」的理則〉,《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1996 年第6 期,頁42-44。
78. 席升陽,〈「類」與《墨辯》邏輯〉,《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6 卷第6 期(1999 年),頁21-22。
79. 徐希燕,〈墨家關於邏輯之本質的研究〉,《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8 卷第3 期(2000 年5 月),頁21-25。
80. 徐柏青,〈論《尚書》《春秋》的記言敘事藝術〉,《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第28 卷第4 期,頁28-32。
81. 徐書墨,〈中西古典修辭理論中的邏輯論証功能〉,《理論界》2006 年第1 期,
頁80-81。
82. 徐陽春,〈先秦名實之辯的語言哲學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06 年第8 期,
頁54-58。
83. 徐陽春,〈名家的論辯實踐與中國古代辯學〉,《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16
卷第2 期(1996 年6 月),頁54-60。
84. 徐陽春,〈從符號學看中國古代名辨之學〉,《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18 卷第
2 期(1998 年6 月),頁57-63。
85. 徐陽春,〈試談名家學派論辯之特點〉,《紹興師專學報》第16 卷第1 期,頁
96-101。
86. 徐陽春,〈論名家的論辯實踐對辯學的意義〉,《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6
年第2 期(總73 期),頁16-21。
87. 徐維發,〈重讀鄧析的兩可之說〉,《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9 期(2005 年5 月),頁130-132。
88. 徐衛國,〈《莊子》「言意之辯」的本體論視閾和詮釋學維度及其意義〉,《社
會科學研究》2009 年第1 期,頁108-114。
89. 郝其宏,〈先秦諸子演講風格辨析〉,《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年第1 期(總第150 期),頁122-127。
90. 高恒,〈論中國古代法學與名辨之學的關係〉,《中國法學》1993 年第1 期,
頁102-110。
參考書目 185
91. 高聖林,〈《鬼谷子》中國修辭學著作的最早源頭——兼與亞里士多德的《修
辭學》比較〉,《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21 卷第1 期(2000 年1 月),86-89。
92. 崔明麗,〈《戰國策》中的句式修辭和語音修辭〉,《語文學刊》2009 年第4
期,頁145-146。
93. 崔清田,〈名辨之學、辯學與邏輯〉,《廣東社會科學》1997 年第3 期,頁58-63。
94. 崔清田,〈墨家辯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南開學報》1995 年第1 期,頁53-60。
95. 張二國,〈先秦時期的會盟問題〉,《史學集刊》1995 年第1 期,頁11-18。
96. 張邦衛,〈孟子的禮樂思想及其美學意義〉,《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6 年第4 期,頁27-29。
97. 張秉光,〈《戰國策》寓言思想內容初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
學版)》1983 年,頁19-23。
98. 張茂澤,〈先秦「名」學派別及發展階段〉,《人文雜誌》2006 年第4 期,頁
104-109。
99. 張衛中,〈孔子的口才觀〉,《社會科學戰線》2003 年第3 期,頁260-261。
100. 張曉光,〈墨家的「類推」思想〉,《中國哲學史》2002 年第2 期,頁95-100。
101. 張曉光,〈墨辯邏輯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遼寧大學學報》1999 年第6 期
(總第160 期),頁45-47。
102. 張聯榮,〈《墨辯》中的詞語釋義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6 卷1999 年第2 期(總192 期),頁115-121。
103. 莫金山,〈春秋列國盟會之演變〉,《史學月刊》1996 年第1 期,頁14-18。
104. 莊春波,〈論墨子的「三表法」〉,《齊魯學刊》1998 年第4 期,頁22-28。
105. 莊春波,〈論墨辯邏輯學體系的產生〉,《管子學刊》1999 年第4 期,頁69-75。
106. 許世茂,〈中國古代邏輯問題的語言哲學分析〉,《楊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
年第1 期,頁1-9。
107. 許偉,〈中國先秦儒、墨、道的認知與表達〉,《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3 卷第6 期(2009 年12 月),頁29-31。
108. 許錦雲,〈論《墨經》邏輯範疇體系(上)〉,《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5
年第6 期(總第78 期),頁183-185。
109. 許錦雲,〈論《墨經》邏輯範疇體系(下)〉,《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
年第1 期(總第79 期),頁143-146。
110. 許錦雲,〈墨辯語用學思想初探〉,《學術論壇》2006 年第5 期(總第184 期),
頁191-193 轉201。
111. 郭橋,〈從辨「名」看前期墨家散文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平頂山師專學報》
第17 卷第1 期(2002 年2 月),頁67-70。
112. 陳又鈞,〈《左傳》中的寓言淺探〉,《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12 卷第5 期(1991
年10 月),頁36-40。
113. 陳才訓,〈《左傳》行人辭令與《戰國策》策士辯辭比較〉,《社科縱橫》2001
年第4 期,頁45-46。
186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114. 陳文新,〈論先秦時代的三種敘事類型〉,《文學評論》2007 年第5 期,頁
132-136。
115. 陳克守,〈論墨家的類比〉,《齊魯學刊》1994 年第6 期,頁80-83。
116. 陳克守,〈墨家的語境觀〉,《齊魯學刊》2003 年第1 期(總第172 期),頁
105-108。
117. 陳克守,〈墨辯邏輯規律論〉,《齊魯學刊》1998 年第2 期,頁92-95。
118. 陳永輝,〈借重孔子:《莊子》重言的傳播策略〉,《長江學術》2010 年第1
期,頁176。
119. 陳孟麟,〈論先秦智者學派的主要人物──惠施學說〉,《山東師大學報(社
會科學版)》1998 年第2 期,頁14-18。
120. 陳彥輝,〈中國古代外交人員及機構名稱沿革述略〉,《佳木司大學社會科學
學報》第22 卷第2 期(2004 年4 月),頁72-73。
121. 陳彥輝,〈中國古代外交機構編制及其職能〉,《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2 期(2004 年3 月),頁1-4。
122. 陳彥輝,〈春秋行人形象論析〉,《學術交流》2005 年第8 期(總第137 期),
頁149-153。
123. 陳彥輝,〈春秋行人辭令的語言藝術及成因〉,《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4 卷第4 期(2002 年12 月),頁112-114。
124. 陳彥輝,〈春秋行人辭令簡論〉,《北方論叢》2004 年第1 期(總第183 期),
頁17-20。
125. 陳彥輝,〈試論春秋行人的知識結構〉,《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第2 期(2003 年4 月),頁1-4 轉89。
126. 陳致宏,〈《左傳》敘「諫」析論〉,《興大中文學報》第25 期(2009 年6 月),new window
頁85-104。
127. 陳清春,〈宋鈃與尹文思想的異同辨析〉,《晉陽學刊》2004 年第4 期,頁64-66。
128. 陳筠泉,〈《公孫龍子》的邏輯正名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1998 年第5 期,頁72-75。
129. 陳道德,〈先秦諸子對名的認識的再認識〉,《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8 年第1 期,頁7-10。
130. 陳銳,〈試論名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現代法學》第21 卷第5 期(1999 年
10 月),頁117-120。
131. 陳雙景,〈先秦察言觀色事例舉證〉,《文藻學報》1998 年3 月第12 期,頁
72-73。
132. 單曉梅 谷建輝,〈《說苑》中的先證後喻〉,《延邊教育學院學報》第24 卷第
2 期(2010 年4 月),頁9-12。
133. 喬旭、翟錦程,〈惠施「歷物」名辨之學思想的自然哲學基礎〉,《鄭州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 卷第3 期(2006 年5 月),頁30-32。
134. 彭傳華、宋喻,〈孔子語言哲學思想探微〉,《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new window
參考書目 187
第61 卷第1 期(2008 年1 月),頁38-44。
135. 曾昭式,〈後期墨家對先秦名家邏輯思想的批判〉,《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23 卷第1 期(1996 年),頁63-65。
136. 曾昭式,〈從先秦文化特點看《墨辯》的「故、理、類」〉,《南都學壇(哲學
社會科學版)》1999 年第2 期(第19 卷),頁47-49。
137. 曾昭式,〈從語言與邏輯關系看古代漢語與中國古代邏輯思想〉,《信陽師範
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 卷第4 期(2002 年8 月),頁19-21。
138. 曾昭式,〈論因明學之喻與墨辯之理類〉,《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16 卷1996 年第1 期,頁49-51。
139. 曾昭式,〈墨家名辯方法與科學發展觀〉,《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27 卷第2 期(2007 年4 月),頁4-6。
140. 曾昭式,〈墨家對先秦各學派名理論的發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14 卷第4 期(1994 年12 月),頁54-59。
141. 曾昭式,〈墨家辯學:另外一種邏輯〉,《哲學研究》2009 年第3 期,頁119-123。
142. 曾昭式,〈墨家辯學關於「辭」理論的超越性特徵〉,《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19 卷第1 期(1999 年1 月),頁22-24。
143. 曾祥雲,〈論公孫龍哲學的特徵〉,《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 卷
第1 期(2003 年1 月),頁27-30。
144. 曾祥雲、張長明,〈辯學與邏輯:一種對比分析〉,《學術界》2008 年第5
145. 期(總第 132 期),頁70-75。
146. 程水金,〈公孫龍子正名辨之學說發微〉,《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1
卷第3 期(2000 年7 月),頁23-28。
147. 程仲棠,〈「墨辯邏輯學」解構──從《小取》的邏輯矛盾看墨辯與邏輯學的
根本區別(上)〉,《學術研究》2002 年第6 期,頁88-93。
148. 程仲棠,〈「墨辯邏輯學」解構──從《小取》的邏輯矛盾看墨辯與邏輯學的
根本區別(下)〉,《學術研究》2002 年第7 期,頁57-62。
149. 程仲棠,〈從詮釋學看墨辯研究的邏輯學範式〉,《學術研究》2005 年第1 期,
頁49-56 轉146。
150. 黃克劍,〈先秦名家琦辭辨微〉,《東南學術》2001 年第1 期,頁74-80。
151. 黃朝陽,〈墨家對物類關係的認識與《墨辯》邏輯的特點〉,《華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3 期(1996 年),頁48-52。
152. 黃雙玉,〈鄧析及《鄧析子》一書〉,《語文學刊》2007 年第4 期,頁82-83。
153. 楊文,〈公孫龍「名實論」的邏輯哲學意義〉,《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1 卷第4 期(2005 年12 月),頁22-26。
154. 楊亞利,〈論稷下名辯思潮〉,《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4 年第5 期,頁
40-45。
155. 楊和為,〈從《論語》看孔子的語言觀〉,《作家雜誌》2009 年第5 期,頁143-144。
156. 溫航亮,〈先秦認知能力理論的嬗變〉,《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4 卷第1
188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期(2007 年3 月),頁13-15。
157. 葛兆光,〈古代中國人的空間和時間觀念〉,《思想聲音》2002 年第12 期(總
102 期),頁35-37。
158. 董芬芬,〈春秋會盟文化與盟書的文體結構〉,《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5 卷第2 期(2008 年3 月),頁82-87。
159. 董芬芬,〈盟書──春秋時代特殊的法律文書〉,《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總第
84 期(2006 年1 月),頁90-93。
160. 董英哲,〈試論先秦名家的價值觀〉,《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
年第3 期(第28 卷總第100 期),頁6-12。
161. 董豔,〈先秦諸子和古希臘哲學家論語言〉,《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011 年第27 卷第1 期(總第115 期),頁73-76。
162. 葉曉慶,〈《莊子》「重言」考論〉,《華章》2009 年第21 期,頁41。
163. 訾其倫,侯秀麗,〈論修辭的邏輯論証功能〉,《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7
年第4 期(總第88 期),頁146-147。
164. 鄒濬智,〈《戰國策》辭令辯論學研究〉,《遠東學報》第24 卷第4 期(2007
年12 月),頁339-348。
165. 翟錦程,〈先秦名家論名及其謬誤〉,《中州學刊》第2 期(總第122 期,2001
年3 月),頁89-94。
166. 趙振鐸,〈先秦諸子的語言觀〉,《中華文化論壇》2001 年第1 期,頁46-50。
167. 趙楠,〈「勢」釋戰國策士之捭闔術〉,《北方論叢》2005 年第5 期(總第193
期),頁78-81。
168. 趙楠,〈戰國策士策略「三態」中的水性思維〉,《陰山學刊》第18 卷第4
期(2005 年8 月),頁69-72。
169. 劉利民,〈先秦「辯者二十一事」的語言哲學解讀〉,《哲學研究》2009 年第
9 期,頁43-49。
170. 劉利民,〈先秦名家在形容詞語義中的哲學盤旋〉,《外語學刊》2009 年第5
期(總第150 期),頁1-5。
171. 劉利民,〈純語言性反思與分析理性思想的端倪──先秦哲學的語言關涉與
名家思想取向〉,《外語學刊》2007 年第1 期(總第134 期),頁11-18。
172. 劉利民,〈惠施「歷物十事」的語言哲學新探〉,《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07 年第2 期(總第149 期),頁77-83。
173. 劉利民,〈論先秦名家「詭辯」的語言哲學意義──從「使用」與「提及」
的觀點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年第6 期(總第141
期),頁82-88。
174. 劉春杰,〈論証的語言〉,《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 年第3
期,頁66-70。
175. 劉茜,〈《樂記》中唱論的現實意義〉,《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6 卷第2 期
(2010 年2 月),頁140-141。
參考書目 189
176. 劉湘平,〈從墨家「名」論看其語言哲學思想〉,《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
版)》第61 卷第6 期(2008 年11 月),頁663-665。
177. 劉義霞,〈先秦語言哲學的流派分野與共同特徵〉,《外語學刊》2010 年第2
期(總第153 期),頁14-19。
178. 劉德強,〈先秦演講史探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6 年第3 期,頁78-81。
179. 劉曉華,〈梁啟超對墨家邏輯諸概念的研究〉,《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12 卷第6 期(2000 年12 月),頁33-36。
180. 劉曉華,〈論《墨經》之「辯」〉,《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
卷第1 期(2001 年2 月),頁28-31。
181. 潘明德,〈試析名墨邏輯思想之異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年
第1 期,頁86-91 轉110。
182. 潘俊杰,〈先秦雜家的特徵〉,《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 卷
第1 期(2008 年1 月),頁154-156。
183. 蔡亦驊,〈鄧析「兩可說」的博弈論分析〉,《自然辯證法研究》第20 卷第1
期(2004 年1 月),頁95-97。
184. 蔡先金、王玉泉,〈《尹文子》文本之解讀〉,《山東社會科學》2007 年第12
期(總第148 期),頁100-104。
185. 鄭小瓊,〈先秦行人辭令考〉,《現代語文》2009 年第4 期,頁10-11。
186. 盧春豔,〈《墨經》的論辯修辭初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6 卷第6 期(2003 年11 月),頁108-111。
187. 穆靜,〈春秋行人與戰國策士外交辭令比較分析〉,《安徽文學》2009 年第4
期,頁220 轉223。
188. 穆靜,〈春秋行人與戰國策士外交辭令緣何不同〉,《語文學刊》2009 年第2
期,頁27-28。
189. 鍾力明,〈先秦復合詞形成中的哲學效應〉,《時代文學》2009 年第4 期,頁
163-165。
190. 韓東暉,〈先秦時期的語言哲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1 年第5 期,頁
59-68 轉205-206。
191. 韓星,〈鄧析與名家和法家〉,《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第23
卷第3 期(2006 年9 月),頁30-33。
192. 韓猛,〈《左傳》敘事的時間觀念淺析〉,《濟南大學學報》第14 卷第3 期
(2004),頁45-50。
193. 顏文皎,〈公孫龍的名實現〉,《玉林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0 卷第
2 期(1999 年),頁29-34。
194. 魏義霞,〈先秦語言哲學的流派分野與共同特徵〉,《外語學刊》2010 年第2
期(總第153 期),頁14-19。
195. 羅書華,〈先秦言意論的三個核心問題〉,《文藝理論研究》2008 年第2 期,
頁106-110。
190 先秦說服術之研究
196. 羅根澤,〈鄧析子探源〉,收入《古史辨》第六冊,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
年第1 版,頁197-206。
197. 羅祖文,〈言意之辯的邏輯生成與「辯難」審視〉,《文學教育》2008 年第12
期,頁24-26。
198. 羅植琳,〈從語言哲學視角看荀子《正名篇》四大思想〉,《大眾文藝:學術
版》2009 年第20 期,頁55-56。
199. 羅獨修先生,〈試論戰國游士的「揣摩與順說」〉,《中國上古史專刊》2001
年1 月,第1 期,頁83-91。
200. 羅龍祥,〈先秦名辨之學思想中的邏輯內蘊〉,《雲南社會科學》2002 年第2
期,頁23-26。
201. 譚元昌,〈先秦邏輯思潮漫議〉,《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第2-3 期(1995 年
9 月),頁20-24 轉41。
202. 鐘志平, 胡豔雲,〈孔子的言語得體觀〉,《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第25 卷第4 期(2004 年8 月),頁70-72。
203. 蘭和群,〈修辭視角下的《戰國策》語言藝術〉,《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第18 卷第3 期(2008 年9 月),頁88-90。
204. 顧久,〈先秦諸子語言使用的層次問題〉,《貴州文史叢刊》2007 年第4 期,
頁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