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智旭《楞嚴經》詮釋之研究─以《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為主
作者:黃馨儀
作者(外文):Huang, Shin-Y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開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智旭楞嚴經明代佛學佛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楞嚴經》的研究,牽涉到佛學中的如來藏說與性相融會。如來藏說認為如來藏是眾生身心與一切現象世界生起的依據。《楞嚴經》的如來藏真如性又具有真妄一如的特徵,可以為「性相融會」提供理論解釋。
中國佛學各宗對佛性理論都有義理的發揮,以佛性論為核心的《楞嚴經》,也在宋代開始流行。而智旭所處的明末,又有宗派融攝的需求,所以具有思想融通性的《楞嚴經》,在明末風行一時。筆者碩士論文以智旭《周易禪解》為主題,研究過程中發現智旭思想與《楞嚴經》有許多關涉。依據聖嚴的判釋,智旭思想的立足點是禪,而其禪思想的根本經典是《楞嚴經》。然而其他研究智旭的學者,大多言及智旭學說承繼天台學,少有述及《楞嚴經》者。學界現有的《楞嚴經》研究,均以本經為核心作文本解析,抉擇各家注疏來討論。以一家《楞嚴經》注疏作為對象的研究,數量極少。而智旭的相關研究成果,屬於總體思想的研究較多,專書的研究較少。因此筆者選擇智旭的《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為範圍,試圖在其他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深化《楞嚴經》主題的研究,以及智旭思想的研究。
筆者選擇的研究方法是思想史方法、天台學的詮釋進路與文獻分析法,借著解析《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的原文,闡明智旭《楞嚴經》思想特徵,其中也涉及智旭佛學思想的演變。
本文研究的成果,點出智旭詮釋《楞嚴經》的思想特色,包括:一、將《楞嚴經》作為核心的佛性說,以天台性具說和《大乘起信論》的真如隨緣說來拓展。二、對《楞嚴經》內容的解釋,使用許多天台宗的概念,包括五重玄義、圓頓止觀、一心三觀、五時八教等。三、將《楞嚴經》性相融會的特質,做為《楞嚴經》最關鍵的宗要,並選擇以遣相證性的方式來融攝性相。以這樣的歸納為基礎,筆者認為智旭《楞嚴經》詮釋,是其「遣相證性」著述歷程的起點。他以《楞嚴經》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作為融會性相的基礎概念,之後著述的歷程,只是不斷地在這個架構上延展,一直到晚年詮釋《大乘起信論》,智旭更完整呈現其性相融會思想。而智旭詮釋《楞嚴經》時,也就是他大量著經的初期,在其詮釋中已經出現他個人創用的佛性說─「現前一念心」。「現前一念心」是承繼天台的觀心理論,也與《楞嚴經》真妄一如的思想相合。「現前一念心」的觀行,也是建立在以性宗為核心的遣相證性上。智旭以性宗為基礎的遣相證性,對相宗來說是一種曲解,甚至以天台妄心系統的觀心方式來雜揉真心系統的《大乘起信論》,在理論上難以完全貼合,但是後人對智旭《楞嚴經玄義》和《楞嚴經文句》,仍然予以肯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能補充《楞嚴經》現有的研究成果,並為智旭思想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因為研究內容牽涉到《楞嚴經》中的禪觀與天台的止觀,也有助理解中國佛教以佛性為核心的觀行理論。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智旭的《楞嚴經》詮釋,和其他《楞嚴經》古注之間,有何思想上的異同,也能進一步研究《楞嚴經》對明代思潮的推動有何影響,以作為明清佛教思想史的參考。
參考書目

一、古籍

(一)智旭部分

明‧智旭:《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37冊。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大正藏》第44冊。
──:《教觀綱宗》,《大正藏》第46冊。
──:《楞嚴經玄義》,《卍續藏》第13冊。
──:《楞嚴經文句》,《卍續藏》第13冊。
──:《楞伽經玄義》,《卍續藏》第17冊。
──:《楞伽經義疏》,《卍續藏》第17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卍續藏》第21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卍續藏》第21冊。
──:《盂蘭盆經新疏》,《卍續藏》第21冊。
──:《金剛破空論》,《卍續藏》第25冊。
──:《金剛觀心釋》,《卍續藏》第25冊。
──:《般若心經釋要》,《卍續藏》第26冊。
──:《法華經玄義節要》,《卍續藏》第28冊。
──:《法華經綸貫》,《卍續藏》第32冊。
──:《法華經會義》,《卍續藏》第32冊。
──:《遺教經解》,《卍續藏》第37冊。
──:《四十二章經解》,《卍續藏》第37冊。
──:《八大人覺經略解》,《卍續藏》第37冊。
──:《梵網經玄義》,《卍續藏》第38冊。
──:《梵網經合註》,《卍續藏》第38冊。
──:《菩薩戒本箋要》,《卍續藏》第39冊。
──:《菩薩戒羯磨文釋》,《卍續藏》第39冊。
──:《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卍續藏》第40冊。
──:《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釋》,《卍續藏》第44冊。
──:《佛說齋經科註》,《卍續藏》第44冊。
──:《百法明門論直解》,《卍續藏》第48冊。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卍續藏》第51冊。
──:《唯識三十論直解》,《卍續藏》第51冊。
──:《觀所緣緣論直解》,《卍續藏》第51冊。
──:《因明入正理論直解》,《卍續藏》第53冊。
──:《真唯識量略解》,《卍續藏》第53冊。
──:《八識規矩直解》,《卍續藏》第55冊。
──:《相宗八要直解》,《卍續藏》第55冊。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卍續藏》第55冊。
──:《教觀綱宗釋義》,《卍續藏》第57冊。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卍續藏》第60冊。
──:《在家律要廣集》,《卍續藏》第60冊。
──:《律要後集》,《卍續藏》第60冊。
──:《梵網經懺悔行法》,《卍續藏》第60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卍續藏》第74冊。
──:《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卍續藏》第74冊。
──:《見聞錄》,《卍續藏》第88冊。
──:《蕅益三頌》,《嘉興藏》第20冊。
──:《周易禪解》,《嘉興藏》第20冊。
──:《天樂鳴空集》,《嘉興藏》第20冊。
──:《蕅益大師佛學十種》,《嘉興藏》第28冊。
──:《絕餘編》,《嘉興藏》第28冊。
──:《閱藏知津》,《嘉興藏》第31、32冊。
──:《靈峰宗論》,《嘉興藏》第36冊。

(二)其他(依朝代先後)

隋‧智顗:《法華玄義》,《大正藏》第33冊。
──:《法華文句》,《大正藏》第34冊。
元‧惟則:《楞嚴經會解》,《永樂藏》第185冊。
明‧紫柏:《紫柏尊者全集‧釋棱嚴經》,《卍續藏》第73冊。
明‧祩宏:《楞嚴經摸象記》,《卍續藏》第12冊。
明‧德清:《楞嚴經懸鏡》,《卍續藏》第12冊。
──:《楞嚴經通義》,《卍續藏》第12冊。
──:《楞嚴經通義略科》,《卍續藏》第12冊。
明‧傳燈:《楞嚴經玄義》,《卍續藏》第13冊。
明‧真鑑:《楞嚴經正脈疏》,《卍續藏》第12冊。
明‧曾鳳儀:《楞嚴經宗通》,《卍續藏》第16冊。
清‧通理:《楞嚴經指掌疏懸示》,《卍續藏》第16冊。
清‧錢謙益:《楞嚴經疏解蒙鈔》,《卍續藏》第13冊。

二、現代專著(以下依姓名筆畫)

于凌波:《唯識學綱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new window
太虛:《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大義研究》(臺中:青蓮出版社,2001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天台哲學與佛教實踐》(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49年)。
──:《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88年)。
弘一:《蕅益大師年譜》(收錄在蔡念生彙編:《弘一大師法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出版年不詳)。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李志夫:《楞嚴校釋》(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1984年)。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
何國銓:《起信論與天台教義之相關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法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孟樊:《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林中治:《楞嚴經之觀音法門》(臺北:大圓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new window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周中一:《佛學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
施凱華:《天台智者教判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夏金華:《佛學與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ew window
倓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下)(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
野上俊靜、小川貫式、牧田諦亮、野上耀昌、佐騰達玄(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張玄祥(編著):《楞嚴經五蘊魔相解說》(臺北市:法爾禪修中心,2004年)。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7輯,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此文係北京大學哲學系1997年博士論文。
張曼濤(主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天台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7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1996年)。new window
──:《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陳士濱(果濱):《《楞嚴經》傳譯及其真偽辨證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new window
湯次了榮(著)、豐子愷(譯):《大乘起信論新釋》(臺北:天華出版社,1981年)。
黃懺華等:《中國佛教教理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
黃琛傑:《楞嚴經正脈疏「十番顯見」之研究─兼論與《楞嚴經會解》的比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new window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單正齊:《《起信論裂網疏》思想探析─論智旭對真心系思想之批判及性相二宗的調和》(《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33輯,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此文係北京大學哲學系1998年碩士論文。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
──:《生命的學問》(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
楊白衣:《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new window
聖嚴:《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明末佛教研究》(《法鼓全集》第一輯第一冊,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臺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
圓瑛:《大佛頂楞嚴經講義》(臺北:佛教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與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潘桂明、吳忠偉:《中國天台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中國佛性論》(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賴永海、楊維中:《新譯楞嚴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劉貴傑:《天台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蕭振士(編譯):《楞嚴經全譯易讀》(臺北:大千出版社,2010年)。
謝金良:《《周易禪解》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鎌田茂雄:《簡明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蘇磊:《楞嚴經如來藏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ew window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三、期刊論文

王開府:〈思想研究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27期,1998年6月)。
杜保瑞:〈《大乘起信論》的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普門學報》,第10期,2002年)。
李治華:〈《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楞嚴經》「七番破處」的論辯過程與判教旨趣〉(《正觀》,第14期,2000年9月)。
──:〈從《楞嚴經》論禪悟方法及其原理〉(《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1期,2004年9月)。
李富華:〈關於《楞嚴經》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6年9月)。
林文彬:〈試論智旭《周易禪解》天台學之特色〉(《興大人文學報》上冊,第32期,臺中:中興大學文學院,2002年6月)。
──:〈《易經》與佛學的交會──智旭《周易禪解》試析〉(《興大中文學報─經學與文化特刊》,第19期,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6月)。
果利:〈試析《楞嚴經》的三種相續〉(《閩南佛學院學報》,第2期,1990年)。
──:〈論《楞嚴經》的二種根本〉(《閩南佛學院學報》,第2期,1991年)。
荒木見悟(著)、高正哲(整理):〈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人生》,第123期,1993年11月。第124期,1993年12月。第125期,1994年1月)。
郭勤正:〈《楞嚴經》二種根本論:對形上又源初的原理之探討〉(《中國佛教》,第30卷第1期,1986年)。
陳永革:〈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普門學報》,第15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年5月)。
陳由斌:〈談佛陀的耳根修行觀─舉《楞嚴經》為例〉(上)(中)(下)(《慧炬雜誌》,第436期,2000年10月。第437期,2000年11月。第438期,2000年12月)。
陳利權:〈論《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普門學報》,第9期,2002年)。
陳英善:〈蕅益智旭大師修學心路歷程之探索〉(《獅子吼》,第33卷1期,臺北:松山寺獅子吼雜誌社,1994年)。
──:〈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3月)。
黃夏年:〈《大乘起信論》研究百年之路〉(《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new window
楊維中:〈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及其佛學思想〉(《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1期,總50期,2001年1月)。
──:〈論《楞嚴經》佛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01年9月)。
──:〈本體之性與主體之心如何可能合一--《大乘起信論》心性思想論析〉,《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1期,2002年)。
熊琬:〈《楞嚴經》思想之特色─富有文學與哲學價值〉(《法光》,第162期,2003年3月)。
釋見曄:〈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new window
龔曉康:〈智旭「三學一源」淺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6卷,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05年12月)。
龔鵬程:〈蕅益智旭唯識學發隱〉(《淡江中文學報》,第16期,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7年6月)。new window

四、專書論文

柏木弘雄:〈本覺與始覺〉(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黃琛傑:〈論交光真鑑對於楞嚴經「八還辨見」說的看法〉(《2011年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論文集》,臺北: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五、學位論文

王毅文:《楞嚴真心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治華:《《楞嚴經》哲學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英德(釋慧心):《《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綺玟:《《楞嚴經》中五十陰魔生、住、異、滅相狀考述》(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所,碩士論文,2007年)。
余沛翎:《蕅益智旭《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苔綺(釋天禪):《知禮精簡一念心與智旭對一念心之詮釋的對比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良儒:《智顗《摩訶止觀》與智旭《彌陀要解》觀法之比較研究—探究觀心法門與持名念佛雙修之義理根據》(嘉義:南華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洪志耀:《《楞嚴經》之身心變化及修行次第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胡建財:《《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95年)。
段新龍:《《楞嚴經》如來藏思想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宗教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成鈞:《《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臺北:政治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由斌:《《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1997年)。
游嵐凱:《蕅益智旭的唯識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程思:《《楞嚴經》之生死哲學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哲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曾素連:《《大佛頂首楞嚴經》「修行實踐論」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鴻文:《蕅益智旭「現前一念心」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碧香:《蕅益智旭《彌陀要解》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論文,2009年)。
詹秋香:《蕅益智旭性相圓融思想之研究 -- 以《大乘起信論裂網疏》為中心》(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5年)。
潘怡礽:《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鄧繼盈:《蕅益智旭之淨土思想》(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旻芳:《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所,碩士論文,2004年)。
簡瑞銓:《《四書蕅益解》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6年)。
羅永吉:《《四書蕅益解》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5年)。

六、會議論文

林光明:〈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2003年3月)。
胡健財:〈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2001年)。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述義〉(第一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中文系,2002年)。
馬遜:〈論《楞嚴經》聞性法門證圓通與心性教育〉(《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1994年)。
釋覺燦:〈《楞嚴經》『摩登事變』之考察〉(第二屆宗教學與佛學論文研討會,1998年)。

七、工具書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華嚴出版社,1971年)。
佛教書局編輯部(編):《實用佛學辭典》(臺北:佛教出版社,1934年出版)。

八、電子資料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承辦):《CBETA電子佛典集成Version2011》(臺北:菩提文教基金會、西蓮教育基金會,201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