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生死哲學對生死教育意義之研究
作者:許雅芳
作者(外文):Hsu. Ya F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紀潔芳先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莊子 生死哲學 生死教育 意義 道通為一 通天下一氣 生死齊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9
摘 要
莊子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對生死有深刻的體悟,及獨到與精闢的見解,當他面對妻子死時,猶能「鼓盆而歌」,甚至死後要以「天地為棺槨」,願將自己的屍體為「烏鳶與螻蟻食」,這種生死齊一的坦然與豁達態度,正是生死教育的最佳典範。
  由於目前臺灣的生死教育大多引進西方的理論,對於東方的生死哲學反而缺乏深刻的論述,及廣泛地運用。故生死教育急需運用莊子的生死哲學建立一個建全的體系,使之更為充實,更具效力,更能達成其宗旨。
因為莊子的生死哲學跌宕玄妙,旨在破除吾人悅生惡死的心理,他從自然宇宙觀提出「道通為一」及「通天下一氣」的理論,以為若能視萬物為「一」,死亡便不足畏懼、掛懷,從而達到「生死同狀」、「生死一條」的境界,如此便可超克死亡。這種思想對人在面臨死亡時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對生死教育也產生極深遠的意義。本論文即旨在透過莊子的生死哲學,闡發其對生死教育的諸多意義,以供關心莊子生死哲學及生死教育者參考。
Abstract
Chuang Tzu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philosophers whose personal understandings and insights of life and death were unique and penetrating. For instance, he beat the pot and sang with the rhythm when his wife passed away. What is more, he even decided to make the universe his casket and would let his remains be eaten by crows, vultures and ants after his death. Such frank and open manner to treat life and death equally is the ideal model for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The current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in Taiwan is on the surface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is imported mostly from the western theories and it lacks a deep interpretation and wide usage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death. This is why the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urgently needs to incorporate Chuang Tzu’s life and death philosophy in order to create and strengthen a complete, efficient system which would help to achieve its goals easier.
Chuang Tzu'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death is abstruse and exquisite. It aims at eliminating the common thoughts of delight to live and detest to die. Through the theory of natural cosmology, he proposed “Tao is the source of all objects” and “Chi pervades the universe”. He assumed that death is not to be terrified and anxious about if people could view all subjects as one (Tao). Furthermore, it is possible for mankind to conquer death eventually when they reach the state of “life and death is just the same”. The thinking is very powerful when people are confronting with death, and it is also very influential to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In light of Chuang Tzu’s life and death philosophy, the thesis intends to explain its numeral significances on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resources for people who concern with Chuang'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death and for educators in this field.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壹 原典
王弼注,《老子》,臺北市:金楓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王叔岷著,《莊子校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4月二版。
王叔岷著,《莊子校詮》,共兩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6    月三版。
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市:世界書局,1974年10月七版。
王先謙著,《莊子集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2月臺六版。
王夫之著,《莊子通‧莊子解》,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9月。
王陽明著,葉紹均點註,《傳習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  月臺一版第12次印刷。
王熙元、郭預衡纂,《譯注評析古文觀止續編》,臺北市:百川書局,1994年3月初版。
司馬遷著,《史記》,臺北市:宏業書局,出版日期及版本不詳。
朱熹撰,《四書集注》,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三版。
仲兆環等譯注,《南華經》,安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7月二  版。
吳怡著,《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二   刷。
房玄齡等僎,《晉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出版日期與版本均不詳。
金履祥撰,《尚書》,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2月。
姜義華,黃俊郎注譯,《新譯禮記讀本》,臺北市:三民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 月初  版。
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蘭臺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10月4版。
徐廷槐著,《南華簡鈔》,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2年5 月初版
黃錦鋐著,《新譯莊子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1月初版。
陸德明著,《經典釋文》,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日期及版本  不詳。
陳景元撰,《南華章句音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2年5月初版。
陳壽昌撰,《南華真經正義》,臺北市:新天地書局,1972年11月初版。
郭璞注,《爾雅郭注》,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臺二版。
郭慶藩撰,《莊子集釋》,臺北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焦竑撰,《莊子翼》,臺北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9年6月三版。
張默生著,《莊子新釋》,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初版。
揚雄撰,《法言》,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12月臺三版。
楊伯竣註譯,《列子集釋》,出版時地,日期及版本均不詳。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共八冊。
憨山著,《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市:建康書局有限公司,1956年5月初版。
錢穆著,《莊子纂箋》,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五版五刷。
劉文典註譯,《淮南鴻烈集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再版。


貳 專書

王博著,《莊子哲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次印刷。
王佳煌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2月二刷  修正版。
王叔岷著,《莊學管窺》,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3月。
王叔岷著,《諸子斠證》,臺北市:世界書局,1964年4月初版。
王夫子著,《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共二冊,北京市: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年2月  第一次印刷。
Alfons Deeken著,王珍妮譯,《生與死的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年2月  初版一刷。
王文斌著,《無畏的歌贊─死亡崇拜之解剖》,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王增、李仲祥著,《婚喪禮俗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1月第一次印刷。
方東美著,《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方東美著,《生生之德》,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2月四版。
卡爾‧愛德華‧哈萊特著,王任光譯,《歷史文集》,臺北市:幼獅書局,1997年。
卡西勒著,杜若洲譯,《人的哲學》,臺北市:審美出版社,1976年9月初版。
白本松、毛利鎖著,《逍遙之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8 月第一次印刷。
任繼愈主編,嚴如嫻、劉宇著,《中國少數民族婚喪風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1996年12月第一次印刷。
牟宗三著,《才性與玄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8月修訂八版。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再版。
伊比鳩魯著,〈致美偌寇的信〉,收錄於《古希臘羅馬哲學資料選輯》,臺北市:仰哲  出版社,1987年。
辛格著,郜元寶譯,《生命的價值與創造》,臺北縣:業強出版社,1996 年。
宋時豪著,《教育概論筆記》,網址:www.hukou.org/aming/educon.htm。
李澤厚著,《華夏美學》,香港:三聯書店:1988年10月。
李勉著,《莊子總論及其分篇評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  月修訂版。
李震著,《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共兩冊,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6月。
何福田主編,紀潔芳等著,《生命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  月初版一刷。
Kenneth J. Doka, Ph.D 編著,李開敏等譯,《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一刷。
J. William Worden 著,李開敏等譯,《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  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沈清松主編,葉海煙著,《末世與希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  月初版一刷。
呂應鐘著,《現代生死學》,臺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9月15日初版。
吳怡著,《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四版。new window
吳怡著,《生命的哲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初版一刷。
吳怡著,《逍遙的莊子》,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初版四刷。
吳汝均著,《老莊哲學的現代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年6月一刷。
林惠祥著,《文化人類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臺一版  第八次印刷。
林義男,陳淳文著,《內容分析導論》,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林綺雲主編,曾煥棠等著,《生死學》,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3月初  版六刷。
段德智著,《死亡哲學》,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4月初版。
周紹賢著,《莊子要義》,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8月初版。
周慶華著,《死亡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一刷。
貝克勒等編著,張念東等譯,《哲言集:向死而生》,北京市:三聯書店,2003年9月第  三次印刷。
馬敘倫著,《莊子義證》,臺北市: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0年10月。
威克科克斯‧蘇頓著,《死亡與垂死》,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1990年10月  第一版第一刷。
姜聲調著,《蘇軾的莊子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封思毅著,《莊子詮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4月三版。
柳澤桂子著,呂美汝譯,《生死書:死亡的生命科學》,臺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  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岸夲英夫著,闞正宗譯,《凝視死亡之心》,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  月年初版。
James Van Praagh著,胡英音、張志華譯,《走出哀傷》,臺北市:宇宙花園有限公   司,2004年12月初版一刷。
胡適著,《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9月臺十一版。
胡適著,《胡適文存》,共四集,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1990年4月。
徐復觀著,《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年3月初版。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7  年4月三版。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1月第十次印刷。new window
唐君毅著,《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共兩冊,冊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5  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著,《哲學概論》,共兩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5月三版。
唐君毅著,《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校訂一版二刷。
唐君毅著,《人生之體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5月全集校訂版三刷。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6
  年全集校訂版。
I. Singer著,郜元寶譯,《我們的迷惘》(Meaning in Life: The Greation of    Value),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陸揚著,《中西死亡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Shirley F. Heck 、C. Ray Williams編著,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教師角  色》,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初版一刷。
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二版一  刷。
崔大華著,《莊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張立文著,《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7月初版一刷。
張岱年著,《中國哲學大綱》,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4月。
張成秋著,《莊子篇目考》,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7月初版。
張捷夫著,《中國喪葬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一刷。
張淑美著,《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一刷。
張淑美著,《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2003年8月初版三刷。
張淑美著,《「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高雄市復文  圖書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
John Davy & Susan Eills著,張景然等譯,《安寧照護的諮商技巧》,臺北市:弘智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12月初版一刷。
孫以楷、甄長松著,《莊子通論》,北京市:東方出版社,1995年第一次印刷。
商戈令譯,《死亡的意義》,臺北市:正中書局,1994年臺初版。
韋政通著,《中國哲學思想史批判》,臺北市:水牛出版社,1971年3月再版。
黃錦鋐著,《莊子》,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臺北  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8月第四版。
黃錦鋐著,《莊子及其文學》,臺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7年7月初版。
黃中天著,《死亡教育概論Ⅰ─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臺北縣:業強出版社,   1992年5月初版二刷。
黃中天著,《死亡教育概論II──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臺北縣:業強出版社,  1992年5月初版二刷。
莊萬壽著,《莊子學述》,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1970年油印排印版。
梁啟超著,《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10月臺一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8月校訂版。
陳鼓應著,《莊子哲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new window
陳鼓應著,《老莊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一刷。new window
陳芳明著,《中國懸棺葬》,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陳品卿著,《莊子新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8月增訂再版三刷。
陳兵著,《生與死的超越;坦然面對生死,破解生死之謎》,臺北市:百善書房,2004  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陳德和著,《臺灣教育哲學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香港:太平洋圖書公司,1970年2月。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新編》,共七冊,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12月初版。
馮友蘭著,《人生的哲學》,臺北市:生智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初版二刷。
馮友蘭著,《新知言》,上海市:上海書局,1991年第一版出版。
馮友蘭著,《新理學》,上海市:上海書局,1991年第一版。
馮耀明著,《中國哲學方法論問題》,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  初版。
傅偉勳著,《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哲學與宗教」二集》,臺北市:東大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
傅偉勳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市:正中書局,1993年7月臺初版。
傅偉勳著,《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市:正中書局,1994年。
傅樂成著,《中國通史》,共二冊,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91年8月十八版。
傅佩榮著,《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初版。
鈴木莊一等著,徐雪蓉譯,《生命的安寧─關於療養院》,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1997年6月初版。
葉朗主編,《哲學門》,第2卷,第1冊,湖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  版。
葉國慶著,《莊周風貌》,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
葉海煙著,《老莊哲學新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月10月二版。
福永光司著,陳冠學譯,《莊子》,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2月三版。
趙衛民著,《莊子的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初版。
載正德著,《生死學:超越死亡》,臺北縣:全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9月初版。
熊十力著,《原儒》,臺北市:明文書局,1988年12月。
鄧卓明、鄧力著,《中國葬俗》,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齊格蒙‧包曼著,陳正國譯,《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釋》, 臺  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鄭世根著,《莊子氣化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7月初版。new window
鄭曉江著,《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5年9月初版一刷。
鄭曉江主編,《宗教生死書》,臺北市:華成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初版。
鄭曉江著,《超越死亡》,臺北市:正中書局,1999年臺初版。
鄭曉江著,《中國死亡智慧》,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鄭曉江著,《生命終點的學問》,臺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臺二版。new window
藍吉富,劉增貴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市:聯經出版  事業公司,1982年初版。
劉榮賢著,《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初版new window
劉坤生著,《莊子哲學本旨論稿》,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次印刷。
劉光義著,《莊學蠡測》,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5月初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
劉瞱原、鄭惠堅著,《中國古代祭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9月初版一刷。
劉小楓著,《逍遙與拯救》,臺北市:風雲時代,1990年。
薩特著,楊適譯,《中西人論的衝突─文化比較的一種新探求》,大陸: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1991年。
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共二卷,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66年  12月第六次印刷。
羅家倫著,《新人生觀》,臺北縣:業強出版社,1990年。
錢穆著,《國史大綱》,共二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10月  修訂版。
錢穆著,《孔子傳》,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再版。
錢穆著,《先秦諸子繫年》,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三版。
錢穆著,《靈魂與心》,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8月初版第九刷。
饒見維著,《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9月二版。
顧頡剛等編輯,《古史辨》,共七冊,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  月初版。



參 學位論文、學術論文部分


一、博碩士論文

毛忠民著,《莊子氣論思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2 月。new window
邱茂波著,《從「內聖外王」論莊子哲學及其重要詮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3年5月。
柳秀英著,《先秦道家老莊生命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4年6月。new window
余靜惠著,《死亡的問題與《莊子》哲學的回應》,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4年6月。
李俊男著,《莊子「化」思想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6月。
李宗蓓著,《莊子生死觀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林祖耀著,《中國喪葬禮俗中的宗教思想及其現代意義》,私立輔仁大學宗教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林玉芳著,《師院生面對死亡之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金明鎔著,《先秦生死觀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邱麗芬撰,《當前美國殯葬教育課程設計初探─兼論國內殯葬相關教育的實施現況》,  私立南華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姚榮華撰,《莊子教育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徐福全著,《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9年。
許雅芳著,《楊王孫裸葬思想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2月。
程安宜著,《從「老莊生死觀」探討國小兒童的死亡教育》,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曾冠麟著,《論莊子中的『生』與『死』》,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   月。
蘇雅惠著,《莊子生死觀對死亡教育的啟示》,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蘇慧萍著,《《老》《莊》生死觀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  月。
鄭鈞偉著,《《莊子》生死觀研究》,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二、研討會及期刊論文

朱喆著,〈先秦道家生死智慧與現代西方死亡哲學〉,《宗教哲學》,南投縣:中國民  國宗教哲學研究社,2000年6 月,第6卷,第2期。new window
何保中著,〈死亡問題在莊子思想中的意義與地位〉,《先秦道家思想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1998年4月25日至26日。new window
何佳瑞著,〈死亡經驗與美感經驗之會通〉,《新世紀宗教研究》,臺北縣:財團法人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5年3 月,第3卷,第3期。new window
林治平等著,〈以全人教育為本的通識教育理念及其落實實施─以中原大學為例說明   之〉,《華人地區大學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 學,1996  年11月。
周菊美著,〈「生命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探討:一位種子教師的省思〉,《臺灣地   區國中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1年5月。
紀潔芳著,〈兒童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兼談教學資源之運用〉,《臺灣地區兒童生死  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0年10月。
紀潔芳著,〈生死學課程於師範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學之探討〉,《全國大專生死學
  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0 年1月。
孫效智著,〈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臺北市:業強出版社,2001年5  月初版,第35期。
陳鼓應著,〈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  臺北市:臺灣大學文學院,2005年5月,第62期,。new window
陳政揚著,〈論莊子與張載的「氣」概念〉,《東吳哲學學報》,臺北市:東吳大學,  2005年8月,第十二期。
陳政揚著,〈生命教育的儒學關懷〉,《揭諦》,嘉義縣:南華大學,2006年3月,第十  期。
陳德和著,〈儒家思想的生命教育理論述(下)─對諍於全人教育論、多元知能論和層次  進步論〉,《鵝湖月刊》,鵝湖雜誌社,2006年2月,第368期,。new window
許雅芳著,〈從「莊周夢蝶」論「死亡」的超越〉,《宗教哲學》,南投縣:中華民國  宗教哲學研究社, 2005年6月,第33期。
黃君瑜著,〈悲傷治療之理念的演變〉,《諮商與輔導月刊》,臺北市:天馬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2年7月,第199期。
張煥志著,〈中國美學傳統的新詮釋─以生命美學作為詮釋背景的《中西比較美學論   稿》〉,《河南社會科學》,2001年3月,第10期。
張尚德著,〈從逍遙遊與齊物論看莊子生命哲學系統〉,《鵝湖月刊》,臺北市:鵝湖  雜誌社,1976年,第2期。new window
傅佩榮著,〈死亡觀與輪迴問題─兼評《前世今生》〉,《哲學雜誌》,臺北縣:業強  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第8期。
鄭志明著,〈人間淨土與終極關懷─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  議抽印本,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1997年7月17-21日。new window
鄭曉江著,〈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恆主題〉,《亞太地區生命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    集》,嘉義縣:吳鳳技術學院,民國2005年5月。
釋慧開著,〈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全國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論  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0年1月。
釋慧開著,〈少年十五二十時─青少年的成長課題〉,《臺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教
  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1年5月。
釋慧開著,著,〈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全國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  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0年1月。
蘇肖好著,〈澳門大專生對生命意義感之探討〉,《防治青少年自殺與生命教育研討會  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2年12月。
錢穆著,〈薪盡火傳釋義〉,《中原文獻》,1986年,第18卷,第9期。
羅文基著,〈從生涯教育到生死教育:高雄市推展生死教育緣起〉,《全國大專院校生  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0年1月。


肆 工具書

周何編,《國語活用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2月二版一刷。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次印刷。
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7月  一版四刷。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共三冊,臺北縣:弘揚圖書有限公司,
2005年7月三版五刷。



伍:網站
www.adec.org.
www. life.edu.tw.

英文部分

Aiken, L. R. (1985). Dying, death and bereavement. Boston: Allyn &
Bacon, Inc.
Aries, P. (1995). Images of Man and Death.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sley, K. B., Jr. (1975). Death educ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
Washington, D. C.: 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115 580 )
Bowker, J. (1991). The Meaning of Dea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rr, C. A., & Nabe, C. M. & Corr, D. M. (Eds.) (1977).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2 n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Eddy, J. M., & Alles, W. F. (1983). Death education. St. Louis: The
C. V. Mosby Company.
Fruehling, J. A. (1982). Sourcebook on Death and Dying. Chicago:
Marquis Who’s Who, Inc.
Gibson, A. B., & Robert, P. C., & Buttery, T. J. (1982). Death
Education: A concern
for the liv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215 948 )
Glass J. Jr., & Trent, (1982). “Death Education: An Adult
Education Concern.” Lifelong Learning, 5, 24-25.
Hardt, D. V. (1979). Death: the final fronti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owarth, G., & Leaman, O., (eds). (2001). Encyclopedia of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Routledge.
Iserson, K. V. (2001). Death Dust: What Happens to Death Bodies?2nd
ed. Tucson:Galen Press.
Ku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
Macmillan.
Krishnamurti, J. (1992). On Living and Dying. San Francisco:
Harpercollins.
Kastenbaum, R. & Ruth, A. (1976). The psychology of death.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rporation.
Leviton, D. (1977). “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 41-56.
Morgan, J. ”Death Education”收錄於《臺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1年11月。
Nagy, M. (1959). ‘The child’s view of death’. In H. Feifel (ed.),
The meaning of death, New York: McGraw-Hi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8)
Quint, J. B., (1982). Death Education for the Health Professional.
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Solnit, A. J. (Ed). (1983). The Child and Death. New York:Columbia
Uviversity.
Seale, C. F. (1998). Constructing Death: The Sociology of Dying and
Bereave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nn, R. B. (ed). (1956). John Dewey: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o
place & publish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