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慈航普度--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及其宗教義涵
作者:林淑媛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夢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敘事結構慈悲感應佛教中國化觀世音菩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本論文主要探討中國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建立問題,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建立主要透過諸如經典的翻譯、感應故事的創作、畫像雕塑的繪製、化身傳說與普陀聖地的建立等媒介。本文集中運用的材料為感應故事,感應故事屬於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所說宗教七維中的「敘述性或迷思性」,從感應故事的創作與傳播過程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國人所認知的觀世音菩薩之宗教精神。研究的方法,應以研究的材料而決定,因為感應故事,從文類的角度而言,屬於敘事文類,所以參用西方敘事學的理論分析感應故事的敘事結構,敘事結構必有其相符應的文化心理,即在表層的敘事結構下所蘊含的宗教義涵。研究的範圍,主要以南朝‧宋傅亮的《光世音應驗記》、南朝宋‧張演《續光世音應驗記》及南朝‧齊陸皋《繫觀世音應驗記》及清朝釋弘贊《觀音慈林集》、周克復《觀音經持驗記》這五本感應專書為主,因為從文學研究的角度而言,從作者角度可以了解其編撰感應專書的意圖,編撰的意圖往往會影響文本的特性。
根據以上的種種考量,本文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的義界與範圍、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材料的選擇、運用與第四節論文的結構。
第二章觀音感應故事的編撰意圖與敘事策略:第一節編撰者的佛教信仰體驗與編撰意圖、第二節感應故事的編撰方式。
第三章觀音感應故事的敘事模式及其特色:第一節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的類型、第二節觀音感應故事的敘事特色。
第四章觀音感應故事的深層結構:第一節觀音感應模式的建構、第二節普陀聖地的建構、第三節救度的複音─觀音之倫理化、第四節慈航普度─中國人理想的化身。
第五章感應故事在文學與宗教的價值:第一節奇蹟文學的魅力─觀音感應故事在文學上的價值、第二節慈航普度的形象─觀音感應故事在宗教上的價值 。
第六章 結論。
經由以上的分析論證,歸結幾項判斷:感應故事的敘事結構呈現幾種敘事特徵,
一、以敘事情節為主。作者考慮結構時的中心在情節的安排,情節的安排以彰顯靈驗的效果為中心。二、人物只具敘事功能,人物性格不是敘事的重點三、敘事時間以順序法為主,呈現線性結構的方式。
由以上特點形成敘事的固定模式,而一直沿用,從六朝、隋唐、元、明、清的幾乎沒什麼太大變化,可以說六朝已確立了觀音感應故事的基本模式,而這樣的敘事模式蘊藏三層意義:一、模式是普遍遵從的一種規範;二、模式可以超越時空,由靜態轉化為動態,具有傳承性;三、模式具有工具操作的性質,能被循環反覆運用。感應故事形成模式化,具有規範性,傳承性,例如認為感應經驗為真實存在,採取實錄的書寫態度,一直延續到現代。後人寫作感應故事也可以依照前人的敘事方式書寫,因此感應故事模式化的價值具有了實用性。
我們認為觀音感應故事的敘事結構呈現模式化與作者「宣教意圖」以及一般人認知故事的心態有關,所涉及的不只是結構技巧的形式問題,尚包涵我們如何認識觀音的問題,換言之,人如何理解觀音、認識觀音為感應故事的真正敘事動力。因為宗教的認知往往制約感應的內容,換言之,宗教性為敘事結構的第一因。
藉由感應故事,我們所認識的觀世音菩薩是蘊含著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可以說觀音感應故事為中國的觀音信仰的基盤,使社會各階層更熟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神通力。經由感應故事所建構的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已深入中國各個社會階層,反映人心需要宗教的慈悲精神的救濟力量。
參考文獻(以下引用出版版次,未標明者,一律為第一版次)
專書
壹、 佛教大藏經(以大正藏、續修大正藏為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大藏經第九冊
大藏經第二十冊
大藏經第三十四冊
大藏經第三十九冊
大藏經第四十九冊
大藏經第五十冊
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大藏經第五十二冊
續修大正藏第一四九冊
貳、 古籍類
百子全書 臺北古今文化出版社 1963
少室山房筆叢 明胡應麟著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 1980
夷堅志 宋洪邁著 京都中文出版社 1980
五雜俎 謝肇淛著 (筆記小說大觀八編第六、七冊) 臺北新興書局 1981
搜神記搜神後記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5
淨土晨鐘 清周克復著 臺灣臺中蓮社 1990
中國佛寺志第九輯(重修普陀山志)
中國佛寺志第二十六輯(杭州上天竺講寺志)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觀世音應驗記 傅亮、張演、陸皋著 孫昌武點校 大陸中華書局 1994
觀世音傳 臺北文化書局 1996
參、 佛學類論著〈依書籍出版年代順序排列〉
甲、 撰者使用中文
隋唐及五代佛教史 湯用彤著 臺北慧炬 1986
中印文學關係源流 郁龍余編 大陸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7
明末佛教研究 釋聖嚴著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87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湯用彤著 臺北駱駝 1987
佛教與中國文學 孫昌武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方立天著 臺北桂冠出版社 1990new window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 冉雲華著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0
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 釋永祥著 臺灣佛光 1990
中國佛性論 賴永海著 臺灣佛光出版社 1990
印度之佛教 印順法師著 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三版
敦煌文學芻議及其它 周紹良著 臺北新文豐 1992
敦煌文學概論 顏廷亮主編 大陸新華書店 1993
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 曹仕邦著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4
觀音寶相 林保堯編審 臺北東華書局 1994
觀音信仰 邢莉著 臺北漢揚出版有限公司 1995
從印度教到中國佛教 冉雲華著 臺北東大出版有限公司 1995new window
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 薛惠琪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5
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詰與觀音 孫昌武著 大陸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佛教譬喻文學研究 丁敏著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6new window
中國佛教史 任繼愈主編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
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 王文顏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new window
即身成佛的簡捷法門-密宗的形成與發展 邱福海著 臺北淑馨出版社 1997
中國佛學與文學 胡遂著 大陸岳麓書社 1998
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 曹仕邦著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new window
中國居士佛教通史 潘桂明著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中國佛教倫理思想 王月清著 臺北雲龍出版社 2001
乙、 撰者使用外文
中國佛教通史 縑田茂雄著 關世謙譯 臺灣佛光出版社 1985
觀音菩薩源起考-妙善傳說 杜德橋著 李文彬等譯 臺北巨流出版社1989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 鄭僧一著 鄭振煌譯 臺北慧炬出版社 1993
中國佛教發展史 中村元等著 余萬居譯 臺北天華出版社1993
觀世音菩薩本事 後籐大用著 黃佳馨譯 臺北天華出版社1994
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東西方精神的對話 大陸商務印書館 1994
中國淨土教理史 望月信亨著 釋印海譯 臺北正聞出版社 1995
印度佛教史概說 佐佐木教悟等著 釋達和譯 臺灣佛光出版社 1996(二版)
觀世音菩薩圖像寶典 西上青曜著 臺北嗡阿吽出版社 1998
佛學 關大眠著 鄭柏銘譯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 譚桂林著 大陸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肆、 小說、敘事理論
甲、 撰者使用中文
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 周英雄著 臺北東大出版社 1983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 王國良著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4new window
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 賈文昭徐召勖著 臺北里仁書局 1984
西遊記人物研究 張靜二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84
中國小說史論叢 龔鵬程 張火慶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84new window
形名學與敘事學理論 高辛勇著 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 1987
小說結構美學 金健人著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8
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編 孫遜孫菊園編 臺北大安書局 1991
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 周啟志、羊列容、謝昕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2
小說形態學 徐岱著 大陸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2
小說史:理論與實踐 陳平原著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 洪淑苓著 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95new window
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 康來新著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6new window
中國敘事學 楊義著 大陸人民出版社 1997
筆記小說史 苗壯著 大陸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中國敘事學 浦安迪演講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 申丹著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中國小說與宗教 黃子平主編 香港中華書局 1998
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 王靖宇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9
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 陶東風著 大陸雲南出版社 1999(三版)
敘事學導論 羅鋼著 大陸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9(三版)
歷史描述與邏輯演繹-文學批評文體論 蔣原倫、潘凱雄著 1999(三版)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通論 張慶民著 大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
乙、 撰者使用外文
小說修辭學 美W·C布斯著 華民 胡曉蘇 周實譯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
小說面面觀 英佛斯特著 李文彬譯 臺北志文出版社1989(二版)
當代敘事學 美華萊士著 伍曉明譯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
敘述學:敘述理論導論 (荷)米克.巴爾著 譚君強譯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 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著 張方譯 臺北駱駝出版社 1997
伍、其它宗教、文學、文化思潮論述
甲、撰者使用中文
管錐編 錢鍾書著
耶穌基督與聖母瑪利亞 楊春申著 臺北光啟社 1980(二版)
信仰與文化 李亦園著 臺北巨流出版社 1981new window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楊聯陞著 香港中文大學1987
原始宗教 董芳苑著 臺北久大有限公司 1991
道教文學史 詹石窗著 大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卿希泰主編 大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中國文學與宗教 鄭志明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92
先秦的傳播活動及其影響 張玉法著 臺北商務印書館 1993
兩漢思想史 徐復觀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93(四版)
中國民間宗教史 馮左哲李富華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4
中國哲學史 王邦雄師等著 國立空中大學1995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 楊儒賓黃俊傑編 臺北正中書局 1996
中國婦女生活史 陳東原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new window
女媧的神話與信仰 楊利慧著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
現代眼看媽祖 袁和平著 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97
魏晉史學及其他 逯耀東著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8new window
宗教學通論新編 呂大吉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998
媽祖信仰探源 邱福海著 臺北淑馨出版社 1998
宗教與藝術的對話 謝世維主編 臺北學英出版社 1998
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學研究 傅榮賢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99
中國巫術史 高國藩著 上海三聯書店 1999
心物合一論 周伯達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99
文化人類學 林惠祥著 大陸商務印書館 2000三版
乙、撰者使用外文
神秘經驗 夏夫斯坦著 徐進夫譯 臺北天華出版社
人論 卡西爾著 臺北結構群 1989
余國藩西遊記論集 余國藩著 李奭學譯 臺北聯經事業文化有限公司 1989
夢的精神分析 佛洛姆著 葉頌壽譯 臺北志文出版社 1994
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 莊耀嘉編譯 臺北桂冠 1995
宗教人類學導論 張慧端譯 臺北國立編譯館 1996
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 坎伯著 李子寧譯 臺北立緒出版社 1996
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 弗雷澤著 汪培基譯 臺北桂冠出版社1996
法國漢學第二輯 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文學理論 卡勒著 李平譯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
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 日中村元著 林太馬小鶴譯 臺北淑馨出版社 1998
超個人心理學 李安德著 若水譯 臺北桂冠出版社 2000
女女相繫-尋訪人類社會的女性守護者 china galland著 周和君譯 臺北遠流出版社 2000
空間地圖 瑪格麗特‧魏特罕著 蘇珣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0
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常若松著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0
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 卡蘿‧皮爾森著 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 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伊利亞德著 楊淑娥譯 臺北桂冠出版社 2001
原始思維 路先‧列維-布留爾著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1
期刊、專集中論文
一、 中文
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 楊聯陞著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香港中文大學 1987
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 巴宙著 臺北中華佛學學報 第一期 1987new window
追索西洋文明的神秘主義 高天恩著 臺北當代雜誌 第三十六期 1989
論唐代的觀音崇拜 郭紹林著 大陸世界宗教研究 第三期 1992
人與超越界的適當關係 傅佩榮著 臺北哲學雜誌 第三期 1993
高僧傳中的文學史料 蔡纓勳著 臺灣圓光佛學學報 1993new window
偽經與觀音信仰 于君方著 臺灣中華佛研所學報 第八期 1995new window
多面觀音 于君方著 臺灣香光莊嚴 第五九期 1999
大悲觀音 于君方著 臺灣香光莊嚴 第六十期 1999
女性觀音 于君方著 臺灣香光莊嚴 第六一期 1999
從冥報記到劉薩訶和尚因緣記看唐代釋氏輔教書的幾個特色 張瑞芬著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第二屆全國學術研討會 臺灣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主編 2001
二、由外文譯為中文
近世中國的觀音信仰 左伯富著 陳舜平譯 圓光佛學學報 第三期new window
柒、學位論文
法苑珠林六道感應緣研究 傅世怡著 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7new window
魏晉南北朝鬼神故事研究 李燕惠著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
魚籃觀音研究 高禎霙著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
天台懺法之研究 釋大睿著 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