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大小政治實體」理論研析我國的戰略思考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胡敏遠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7:6
頁次:頁24-39
主題關鍵詞:海峽兩岸戰略思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9
  • 點閱點閱:2
     一、海峽兩岸關係受制於雙方之間權力的不均等、主權的爭議,以及兩岸人民民族主義的使然,使得雙方關係從對抗、和緩再到目前的抗衡階段。 二、兩個權力高度不對等的國家之間,如果產生巨大爭議,則雙方的權力對比小國的政策選項產生重大制約作用,並且對於雙方的互動結局造成顯著的影響。 三、海峽兩岸,「大小政治實體」無法融合的癥結問題有:(一)主權問題。(二)國家認同問題。(三)對等問題。(四)制度差距問題。 四、「大小政治實體」模式的處理之道,其中小國對大國所採取的策略以「抗衡」或「扈從」模式來對待大國,而大國通常所採用的模式為「制壓」或「兼併」策略。 五、「大小政治實體」理論運用在兩岸關係上的不足之處有:(一)前蘇聯共和國的經驗可否用於兩岸。(二)歷史情結與民族認同對「大小政治實體」內涵的制約。(三)政治實體內部的問題對「大小政治實體」理論的衝擊。(四)主權之爭與權力的不對等不能成為兩個政治實體的唯一選項標準。 六、面對「大政治實體-中共」,臺灣的戰略思考:(一)模糊「硬主權」進而強化「軟主權」的觀念。(二)闡明「臺灣成就」賡續「歷史價值」的重要。(三)鬆綁「大陸政策」延續「臺灣領先」的優勢。(四)運用「民族主義」破除「中國統一」的迷失。 七、大陸視「一國兩制」為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法則,在「中國統一」絕對不可挑戰的理念下,採取制壓策略。而在臺灣方面,由於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有一番傲人成就,以及不願造成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淪為地方政府,加上可能獲得美國的支持狀況下,臺灣的大陸政策考量,採取了「抗衡」策略。兩岸的「大小政治實體」情況,想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妥善的解決之道,恐非易事。
期刊論文
1.Lin, Cheng-yi(19950400)。Taiwan's Security Strateg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Issues & Studies,31(4),78-97。  new window
2.石之瑜(19921000)。從「分裂主權理論」到「實踐空間主義」--對「中國」含意的批判性反思。共黨問題研究,18(10),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包宗和(19950900)。兩岸關係的回顧與癥結。理論與政策,9(4)=36,12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建民(19980100)。臺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對抗: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1(1),54-7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立憲(1992)。對等政治實體論評析。台灣研究,1992(2),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4)。一個意義重大的構想--鄧小平同志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瞭望雜誌,1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殿銘、郭相枝(1991)。理性務實是海峽兩岸關係健康發展關鍵。臺灣研究,1991(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明居正(19951200)。以小搏大的關鍵何在:大陸政策之戰略思考。理論與政策,10(1)=37,84-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chweller, Randall L.(1994)。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International Security,19(1),99-104。  new window
圖書
1.包宗和、吳玉山(2000)。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包宗和(1993)。時政導論:內政、外交與兩岸關係。台北:永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紹光、胡鞍鋼(1993)。中國國家能力報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英明(19990000)。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臺北:生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英明(2001)。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3)。「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政策白皮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建民(2000)。當代中共政治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alt, Stephen M.(1987)。The Origins of Alliance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臺灣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10727)。應基於國際化原則檢討兩岸經質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egal, Gerald(19970327)。China's Creeping Assertiven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