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國家形象塑造的媒體因素之研究─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為例(1999-2009)
作者:張家琪
作者(外文):Chia- Chyi Ch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
指導教授:葉明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中國大陸國家形象聯合報自由時報敵人形象對手形象朋友形象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Chinese National Imagethe United Dailythe Liberty Timesthe image of enmitythe image of friendshipthe image of rival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8
本論文主旨是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為研究途徑,探討台灣《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兩大報在李登輝提出兩國論至馬英九執政一年之後,對於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的情形(1999-2009)。
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瞭解台灣兩大報對中國大陸形象的建構,是否是因媒體自身的「理念」(idea)與「社會意識」使然,或者還是受到外在因素(兩岸政策、國際對中國大陸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兩大報對於中國大陸形象的建構,依據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而言,其所建構的敵人、朋友、對手的形象是否是國家身分(identity)形成過程中,成為國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本研究以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與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兩大報對於中國大陸與兩岸新聞的報導上,《聯合報》皆視中國大陸為競爭稍偏朋友的形象與關係;《自由時報》則視敵人的形象與關係。不論「敵人」或「朋友」形象,都源自於兩大報的各自理念,進而建構了行為主體(agent)的身分和認同,並與身分和認同一起共同塑造國家利益、意識型態和價值觀。這些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同時也不斷被它們強化,在經過兩岸關係一系列的事件和事件累積的效應與互動過程中,進一步形成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共有的理念」(shared ideas)與「共有的知識」(shared knowledge)。經強化與固化後,他們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會視中國大陸為友好的國家,對手或朋友的形象;反之視中國大陸為不友好或敵人的形象。而共有的理念會成為國家利益的導向,產生了溫特(Alexander Wendt)所說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的無政府文化的結構,也說明了媒體在建構主義國內層次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認為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來解釋媒體對於國家形象的建構,頗具說服力。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aiwan's media influence on the shaping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using research approach "the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 two major newspapers - the United Daily and the Liberty Times. The period of research spans across Taiwan's President Lee Teng-hui's initial proposal of the Two-Nation theory to President Ma Ying-jeou's first year of presidency (1999-2009).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propelling factors behind the Taiwan's two major newspaper in the shaping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to decide whether it is solely based on the two media's own ideas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or based on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Cross-Strait policy or the international views upon China? During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elations Constructivism theory, did the images of "enmity", "friendship" or "rivalry" of China play a crucial factor in domestic Taiwan?
Based on research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 major Taiwanese newspapers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reporting news regarding mainland China and events related to the Cross-Strait issues. The United Daily identified China with an image of "competitive" or "friendship", while "the Liberty Daily" identified China more with an "image of enmity." Based on these "images"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two major newspapers' own ideas, an identity was formed on "the agent," and an identity was cast on China; together with these identities, the Taiwanese shaped their national view points, ideology, and valu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y and values wer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by the "images" of mainland China through a series of Cross-Strait policy events, relevant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Taiwanese people further developed "shared ideas" and "shared knowledge" toward mainland China. With repeated strengthening and solidifying, the Taiwanese have formed a "collective identity" about China, either as a country of friendliness, rivalry, an image of a friend, or an image of enemy if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is negative. These shared ideas will guide Taiwan's national value. According to Alexander Wendt, therein gave generates to the Habbisian Culture, the Lockean Culture, and also the Kantian Culture's structure of the culture of anarchy. The generates of these cultures demonstrate the prominent functionality of the media has on a nation's domestic level's constructivism. Therefore, to explain the media influence on a nation'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is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s a rather convincing approach.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 磊,2010。《國家形象:及其對國家間行為的影響》。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卜正珉,2009。《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于朝暉,2008。《戰略傳播管理:冷戰後美國國際形象構建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方長平,2002。《國家利益的建構主義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2008。《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 第五期第四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公司。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new window
王作榮,2010。《鐵口直斷:對兩岸發展前途的預測與建言》。台北:天下文化公司。
王惕吾,1991。《我與新聞事業》。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王麗美,1994。《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公司。
王毓莉,2003。《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台北:行政院陸委會。
石之瑜,1993。《當代台灣的中國意識──對集體認同的反思》。台北:正中書局。
石玉民,2012。《從敵對到握手──兩岸關係六十年全掃描(1949-2009)》。台北:靈活文化公司。
石海明、劉楊鉞、張茜,2011。《適應者死亡──媒體狂歡時代的全球戰略博奕》。武漢:武漢出版社。
石麗東,1991。《當代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白雲真、李開盛,2009。《國際關係理論流派概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2009。《兩岸關係研究報告(2008年卷)》。北京:九洲出版社。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公司。new window
朱新民、陳一新,2006。《胡温主政下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兼論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何輝、劉朋,2008。《新傳媒環境中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北京:外文出版社。
沈珮君主編,2011。《在新聞的河 淘歷史的金:聯合報60年紀實(1951-2011)》。台北:聯合報社。
李 智,2005。《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少軍,2009。《國際政治學概論》。第3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正國,2006。《國家形象構建》。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李希光、劉康等,1997。《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出版公司。
李良榮等,2008。《全球重要媒體對北京奧運報導的傾向性和態度研究》。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國際輿情研究中心。
李銘義,2006。《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公司。
李壽源,1999。《國際關係與中國外交─大眾傳播獨特的風景線》。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吳安家,1996。《台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永業出版社。
吳友富,2009。《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林大椿,1978。《新聞評論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周明偉,2008。《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
周 寧,1999。《 2000年西方看中國(上)》。北京:團結出版社。
周 寧,2004a。《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契丹傳奇》。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b。《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大中華帝國》。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c。《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世紀中國潮》。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d。《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鴉片帝國》。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e。《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歷史的沈船》。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f。《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孔教烏托邦》。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g。《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第二人類》。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4h。《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龍的幻想上、下》。北京:學苑出版社。
周 寧,2006。《天朝遙遠: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北京,團結出版社。
周 寧,2007。《世界之中國──域外中國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邵宗海,2011。《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邵宗海,2004。《兩岸協商與談判》。台北:新文京出版社。
明安香,2008。《傳媒全球化與中國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季廣茂,2005,《意識型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孟華主編,2001。《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曉為,2011。《國家形象》。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段 鵬,2007。《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倪世雄等著,2004。《當代國際關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施正鋒,2001。《台中美三角關係》。台北:前衛出版社。
郎咸平,2009。《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附身中國人的文化魔咒》。北京:東方出版社。
高尚濤,2009。《國際關係理論基礎》。北京:時事出版社。
孫有中,2009。《解碼中國形象─〈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中國報導比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孫 雲,2009。《台灣政治生態的變化與兩岸關係》。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秦亞青,2012。《關係與過程──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文化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陳永發,2001。《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二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世敏,1995。《中國大陸新聞傳播研究︰「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學研討會」論文彙編》。台北︰政大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陳衛星,2004。《傳播的觀念》。北京:人民出版社。
許明龍,1999。《歐洲世紀「中國熱」》。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許知遠,2010。《極權的誘惑》。台北:八旗文化。
張 昆,2005。《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修正版。台北:東華書局。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章家敦著,侯思嘉,閻紀宇譯,2002。《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台北:雅言文化。
郭 可,2003。《當代對外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郭樹勇,2001。《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江出版社。
莫大華,2003。《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陸鋼、郭學堂,2004。《中國威脅誰?解讀「中國威脅論」》。北京:學林出版社。
戚嘉林,2005。《李登輝──兩岸政策十二年》。台北:作者自印出版。
戚嘉林,2009a。《台灣六十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戚嘉林,2009b。《中國崛起與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黃天中、潘鍚堂,1993。《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黃升民、丁俊傑,1998。《媒介經營與產業化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黃光國,2008。《台灣意識的黃昏──揮別悲情.迎向未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
程之行,1981。《新聞寫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彭明輝,2001。《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台北:稻鄉出版社。
曾健民,2009。《1949.國共內戰與台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楊偉芬,1999。《滲透與互動─廣播電視與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董向榮、王曉玲、李永春,2012。《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社。
管文虎,1999。《國家形象論》。成都: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熊源偉、蔡明陽主編,2002。《公共關係係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劉世忠,2010。《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2000-2008)》。台北:新台灣智庫公司。new window
劉 明,2007。《當代中國國家形象定位與傳播》。北京:外文出版社。
劉林立,2007。《日本大眾媒體中的中國形象》。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劉國基,1999。《兩國論全面觀察-李登輝遜位前的世紀末豪賭》。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劉麗華、張仕榮,2007。《美國台海政策的演變分析》。內蒙: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劉繼南、何輝等著,2006a。《鏡像中國:世界主流媒體中的中國形象》。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劉繼南、何輝等著,2006b。《中國形象:中國國家形象的國際傳播現狀與對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劉繼南、周積華、段鵬,2002。《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國際關係新視角》。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看新聞,怎麼看?看到什麼?》。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關世傑,1995。《跨文化交流學─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學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 起,2003。《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文化公司。
蘇 衡,2002。《競爭時代的報紙》。台北:時英出版社。
二、譯著
Anderson,Benedict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二版)(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Babbie,Earl著,邱澤奇譯,2005。《社會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第10版。北京:華夏出版社。
Bauer,MartinW. & George Gaskell著,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等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Bush,Richard C.著,林添貴譯,2010。《台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Untying The Knot: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Carr, Edward Hallett著,秦亞青譯,2005。《20年危機:(1919-1938)國際關係研究導論》(The Twenty Year’s Cris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Croteau,David & William Hoynes著, 邱凌譯,2009。《媒介.社會:產業、形象和受眾》(Media/ Society: 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David,Matthew & Carole D.Sutton著,王若馨等譯,2004。《研究方法的基礎》(Social Research The Basics)。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Dawson,Raymond著,常紹民 明毅譯,2005。《中國變色龍》(The Chinese Chameleon an Analysis of European Conceptio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台北:花神出版社。
Emery,Michael & Edwin Emery著, 展江、殷文主譯,2001。《美國新聞史:大眾傳媒介解釋史》(The Press and American: 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第八版。北京:新華出版社。
Gollwitzer,Heinz著,譯者不詳,1964。《黃禍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Issacs,Harold Robert著,於殿利、陸日宇譯,2005。《美國的中國形象》。台北:花神出版社。
Izraelewicz,Erik著,姚海星、斐曉亮譯,2006。《當中國改變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
Jacques, Martin著,張莉、劉曲譯,2010。《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與西方世界的衰弱》(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北京:中信出版社,頁XXIV-XXV。
Katzenstein主編,宋偉、劉鐵娃譯,2009。《國家安全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規範和認同》(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Keohane,Robert著,蘇長和等譯,2001。《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otical
Kumar,Ranjit著, 潘中道、胡龍騰譯,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二版。台北:學富文化公司。
Lampton,David M.著,姚芸竹譯,2009。《中國力量三面:軍力、財力和智力》(The Three Faces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s)。北京:新華出版社。
Lapid, Yosef, Friedrich Kratochwil主編,金燁譯,2003。《文化和認同:國際關係回歸理論》(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Lull,James著,陳芸芸譯,2004 《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 a Global Approach)。台北:韋伯文化。
McGregor, Richard,樂為良譯,2011。 《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祕密》(The Party: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Meyer,Claude著, 潘革平譯,2011。《誰是亞洲領袖:中國還是日本?》(Chine ou Japon: quel leader pour L’ Asi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McCombs,Maxwell著,郭鎮之、徐培喜譯,2008。《議程設置:大眾媒介與輿論》(Setting the Agenda: 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Mearsheimer,John著,王義桅、唐小松譯,2003。 《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lo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McQuail,Denis著,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Morgenthau,Hans J.著,徐昕等譯,2006。《國際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第七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Nachimias, C. Frankfort & David Nachmias著,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Naisbitt,John & Doris Naisbitt著, 魏平譯,2009。《中國大趨勢:新社會的八大支柱》(China’s Megatrends—The 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Econom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Oren,Ido著,唐小松、王義桅譯,2004。《美國與美國的敵人:美國的對手與美國政治學的形成》(Our Enemies and US: American’s Rivalries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Ramo, Joshua Cooper等著,沈曉雷等譯,2008。《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裡的中國》(China’s Image—The Country in the Eyes of Foreign Scholar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Romberg,Alan D.著,賈宗宜、武文巧譯,2007。《懸崖勒馬──美國對華政策與中美關係》(Rein in at the Brink of the Principice: American Policy Toward Taiwan and U.S.-PRC Relations)。北京:新華出版社。
Rodman, Grorge著, 鄧建國譯,2010。《認識媒體》(Mass Media in a Changing World: History, Industry, Controversy)。北京:世界圖書公司。
Repley,Tim 張可婷譯,2010。《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Doing Conversation, Discourse and Document Analysis)。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Seitz, Konrad著, 許文敏、李卡寧譯,2007。《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China Eine Weltmacht kehrt zuruck)。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Shirk, Susan著,溫洽溢譯,2008 《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 - Fragile Superpower: 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Synder,J. R.著,張小路、張小波譯,1989。《國際政治學導論》。四川:四川省科學院。
Taylor, Lisa and Andrew Willis著,吳靖、黃佩譯,2005。《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Media Study:Texts, Institutions Audienc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Taylor, S.E., L. A. Peplau & D. O. Sears著,謝曉非等譯,2004。《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第十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Tucker,Nancy Bernkopf著,林添貴譯,2012。《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關係大揭幕》(Strait Talk: United States-Taiwan Relations and the Crisis with China)。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Wendt, Alexander著,秦亞青譯,2000。《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Wimmer , Roger D. and Joseph R. Dominick著,金兼斌等譯,2005。《大眾媒介研究導論》(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七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三、中文期刊專書與研討會論文: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淡江人文社會學刊》,頁67-95。new window
王榮章,2009/3/19。〈最「憂國憂民」的百億富翁林榮三〉,《今周刊》,第639期,頁52-56。
王毓莉,2005/1。〈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 《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例〉,《遠景季刊》,第6卷第1期,頁1-49。new window
支庭榮,2000。〈國家形象傳播─一個新課題的凸現〉,劉繼南主編,《國際傳播─現代傳播論文集》,北京:北京廣學院出版社。頁21-6。
甘險峰、彭利國,2008/10。〈意義輸出的成功與中國形象的再造—西方主流媒體北京奧運開幕式報導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分析〉,《新聞記者》,頁9-13。
代 迅,2004。〈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形象及其遷移〉,《社會科學論戰》,第1期,頁97-103。
田習如,2000。〈台灣三大報「深層結構」大探索〉,《財訊》,224期,頁231-3。
朱雲漢、黃旻華,2007。〈第二章 探索中國崛起的理論意涵-批判既有國關理論的看法〉,丁偉等著,《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何 旭、許清茂,2009。〈十年來台灣報紙中的大陸形象建構〉,張銘清主編《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頁229-282。
何旭初,2007。〈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1期,頁243-273。new window
何 輝、梁婧等著,2008。〈中國國家形象塑造:形式和手段〉,周明偉主編,《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頁70-118。
李 智,2005。〈試論國際傳播在國家樹立國際威望中的作用〉,《國際論壇》,第1期,頁1-4。
李少軍,2005。〈國際關係大理論與綜合解釋模式〉,《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5,頁23。
李正男,2010。〈中國崛起:對周邊國家是威脅還是機遇?〉,黃大慧主編,《變化中的東亞與美國:東亞的崛起及其秩序建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8-130。
李正國,2005。〈當前國內學術界對國家形象研究的現狀〉,《四川行政學院學報》,第六期,頁51-3。
李玉林、鄭禮志,2006/11〈中國國家形象研究述評〉,《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第7卷第6期,頁110-113。
李美華,2005/10。〈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年)〉,《新聞學研究》,第85期,頁111-140。
沈 安,2009/8。〈關於中國未來對拉美外交戰略的思考(上)〉,《拉丁美洲研究》,第3卷第4期,頁3-7。
宋鎮造,2001。〈解析台灣與大陸政經關係發展:台灣經濟走向邊緣化?〉,《大陸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頁8-24。
林東泰,2011/7/5。〈對國內三大報ECFA「讓利說」新聞的批判話語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頁1-35。
周 琳,2009。〈從危機傳播看國家形象塑造—以汶川地震報導為例〉,《科教文匯》,第21期,頁265。
周慶安,2008/7。〈大規模公共危機中的國家形象塑造──以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國國家形象為例〉,《對外傳播》,頁38-39。
金溥聰,1997/7。〈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第55期,頁203-223。new window
邵宗海,2005。〈兩岸關係史〉,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5,頁4-10。
施正鋒,1999。〈台灣意識的探索〉,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58-97。
胡文生,2008。〈兩岸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徐博東主編,《台灣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北京:台海出版社,頁304-310。
相德寶,2006/9。〈英國媒介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對《泰晤士報》的實證研究〉,《對外大傳播》,頁40-41。
紀衛寧,2008。〈話語分析——批判學派的多維視角評析〉,《外語學刊》,第6期,頁76-79。
高志佳,1997 〈透視中共本質〉,楊碧川,《中國共產黨簡史》。台北:一橋出版社。頁5-6。
財 訊,2001。〈自由時報老闆為何痛批王永慶─林榮三:如果我做總統。大陸投資一律暫緩三年〉,《財訊》,第226期,頁107-110。
唐小松,2002。〈建構主義:解讀外交政策決策的一種方法──以60年代美國對華政策為例〉,《國際觀察》,第1 期,頁7-10。
徐榮華、羅文輝,2009。〈台灣報業的問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台灣媒體再解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53-176。
倪炎元,1999/10。〈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兼論其在華文媒介上的應用〉,《傳播管理學刊》,第1期第1卷,頁205-233。new window
倪炎元,2011/7。〈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 A. vanDijk 與 Norman Fairclough 的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第1 卷 第2 期,頁83-97。
倪炎元,2012/1。〈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期,頁1-42。new window
徐小鴿,2000。〈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劉繼南主編:《國際傳播— 現代傳播論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頁27-42。
馬忠智,2006/10。〈全球化時代中國國家形象的設計與塑造〉,《政治與社會》,頁58-59。
秦亞青,2008。〈新自由制度主義〉,秦亞青主編,《理性與國際合作: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78-79。
秦亞青,2006。〈前言,世界政治的社會建構〉,秦亞青主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5-32。
秦亞青,2006。〈第三章 溫特與結構建構主義〉,秦亞青主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54-84。
秦亞青,2003。〈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論——文化結構、文化單位與文化力〉,《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頁4-9。
秦亞青,2002。〈權力、制度、文化──國際政治學的三種體系理論〉,《世界政治與經濟》,第6期,頁5-10。
秦亞青,1998。〈層次分析法與國際關係研究〉,《歐洲》,第三期,頁185-207。
郝曉鳴、李 展,1998。 〈傳播科技對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第69期,頁95-111。new window
孫溯源,2003。〈 集體認同與國際政治── 一種文化視角〉,《現代國際關係》,第1 期,頁38-45。
海峽交流基金會,2007。《兩岸開放20年全國民意調查報告》。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莊國平,2008。〈國家形象與公眾外交:中共新國家形象建構之分析〉,《復興崗學報》,92期,頁317-346。new window
郭武平等,2006。〈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第2期,頁167-209。new window
郭樹勇,2004。〈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 期,頁1-12。
陳世昌,2005/5/8。〈上野 陵陵日墨聯姻 三次多沒用〉《聯合報──熊貓就是生不出來》, A10。
陳秀雯,2007。〈Yahoo!奇摩理想媒體大調查〉,陳碧鐘主編,《2007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順孝,2002。〈新聞組織的控制與反控制──記者與報老闆的互動策略〉,《第四屆媒介與環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頁77-105。
陳憶寧,2007/7/14-15。〈電視新聞在議題設定上的有限效果〉,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陳憶寧,2011/6。《探索政治議題感知的世代差異──一個媒介效果的觀點》,《臺灣民主季刊》,第八卷,第二期,頁139-181。new window
陳履安,2007/1/12。〈兩岸心裡內戰仍在持續〉,《中國時報》, A12版。
陳曉宜,2005/3/15。〈馬英九:中國錯估台灣民意〉,《自由時報》, A4。
陳 嶽,2009。〈「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和平崛起〉,高全喜主編,《大國策: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大戰略》,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頁40-41。
張登及,2009。〈G2論與十年來的中美關係:一個國際關係理論的分析和反省〉,《中共建政與兩岸分治六十年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主辦,頁4-68。
張清溪,2005。〈到中國投資必須顧及安全〉,《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9期,頁117-119。
張凱銘,2009。〈中國學術界對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26期,頁21-44。new window
張麟徵,2010/4。〈中美關係應合而不同、鬥而不破〉,《海峽評論》,232期,頁9。
張毓強,2002。〈國家形象芻議〉,《現代傳播雙月刊》,第2期(總第115期),頁27-31。
莫大華,2009/9。〈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內部的知識論差異與方法論多元〉,《問題與研究》,第48 卷 第3 期,頁63-94。new window
黃俊傑,1999。〈論「台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的回顧與展望〉,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1-32。
馮建三,2010。〈開創報業與傳媒趨勢端正政治認知是第一步〉,新聞局,《2010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程曼麗,2008。〈國家形象塑造及其問題與對策〉,周明偉主編,《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頁16-26。
游美惠,2002。〈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頁5-42。new window
湯光鴻,2005。〈論國家形象〉,《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頁19。
楊丹偉,2009。〈建構主義與中國政府對台政策的調整〉,周志懷主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機遇管理──全國台灣研究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頁115-27。
楊永斌,2009/5。〈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國家形象塑造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國家行政學院學報》,頁65-8。
楊啟倫、華英惠,1999/8/4。〈中共藉盟友阻擾我入世貿〉。《聯合報》,1版。
楊 廣,2002。〈國際體系的形成、穩定和變化──圖解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國際政治經濟評論》,第5期,頁62-106。
楊琇晶、黃子軒,2004。〈新聞網站之政治經濟分析〉,《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6期,頁64-76。
詹宜軒,2003。〈報業價格戰難分軒輊—《蘋果日報》加入台灣報業生態重新洗牌〉,《廣告雜誌》,145期,頁37-41。
靖 鳴、袁志鴻,2007。〈西方媒體報導與中國形象塑造〉,《環球觀察》,第2期,頁46-49。
趙建民,1998。〈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對抗: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1期,頁54-78。new window
趙雪波,2006。〈關於國家形象概念的理解〉,《現代傳播雙月刊》,第5期(總第142期),頁62-5。
2008。〈外國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影響和作用〉,周明偉主編,《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頁315-428。
鄒筱涵、于卓民,2007/8。〈國家形象衡量指標建立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10卷第3期,頁3。
潘鍚堂,2003/6/29。〈胡錦濤對臺政策不脫兩手〉,《中央日報》,第9版。
劉小燕,2008。〈全球化背景下媒體與國家形象傳播〉,周明偉主編,《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頁119-152。
劉 鳴,2008。〈中國國際責任論評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第1期,頁50-3。
劉國琛,2005。〈兩岸互動中的美國因素〉,李非主編,《台灣研究25年精華選──兩岸篇》。北京:九州出版社。頁91-105。
閻學通,2010。〈沒敢想的崛起〉,何申權主編,《戰略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5-7。
蕭怡靖,2006/12。〈臺灣閱報民眾的人口結構及政治態度之變遷—1992 至2004 年〉,《台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四期,頁37-70。new window
蕭新煌,2008。〈20年來「台灣認同」與「中國印象」的辯證〉,游盈隆主編,《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謝雪屏,2009/9。〈論文化軟權力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5期,頁41-5
謝曉娟,2004。〈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前沿》,第9期,頁19-21。
韓運榮、盧曦,2009。〈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呈現─以《紐約時報》為例〉,蘇志武、丁俊傑主編,《亞洲傳媒研究2008─國家形象傳播》,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頁73-82。
薛 立、肖歡容,2006。〈中國的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研究:成就與不足(1998~2004)〉,秦亞青主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羅文輝,2004。〈研究選擇可信度:1992及2002年報紙與電視新聞可信度的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第80期,頁1-50。new window
羅世宏、余小玲、 向奕蓓,2010/7/4。〈中國形象‧台灣製造:初探「盛世中國」的媒體建構,以台灣《旺報》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羅建波,2007。〈如何優化中國和平崛起的國家形象─以中國在非洲的國家形象塑造為例〉,門洪華主編,《中國:軟實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蘇 起,2009。〈第一章 國際、兩岸總體情勢與國家安全〉,蔡朝明主編,《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新局:論兩岸關係新路向》。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林本炫與何明修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頁201-222。
Fisk,James楊祖君譯,1997。〈意象,形象〉,Tim O’Sullivan等著,《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Onuf ,Nicholas Greenwood,孫吉勝譯,2006。〈建構主義哲學淵源探索〉(Constructivism: A Philosophical Prologue),《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頁58-66。
四、學位論文:
王雅麗,2006。《塑造國家形象的國際公共關係視角初探》。北京:北京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碩士論文。
李世宏,2009。《從建構主義探討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 凱,2005。《全球性媒介事件與國家形象的建構──奧運視角》。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論文。
何 英,2004。 《冷戰後美國媒體對華負面報導的建構主義分析》。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論文。
林彥呈,2008。《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塑造之分析》。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士秀,1989。《我國新聞媒介對中共的形象塑造》。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耀南,2009。《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印象暨兩岸關係之調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倪建平,2005。《對外傳播與軟實力:國家形象的塑造》。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研究論文。
袁正清,2002。《國際政治理論的社會學轉向:建構主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
陳鳳冠,2007。《美國新聞週刊眼中的中國形象:與英國經濟學人的中國形象相比較》。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張筱涵,2009。《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兩岸報紙呈現中國國家形象之研究:以自由時報、人民日報為例》。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雪真,2009。《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主權觀之透視:經貿全球化、人道干預與反恐怖主義》。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昭能,2010。《金門在臺海兩岸關係中角色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 韻,2006。《紐約時報與泰晤士報新聞呈現中國大陸國家形象之比較分析》。宜蘭:佛光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瀚霆,2009。《從台美兩地北京奧運新聞報導看中國國家形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定國,2004。《論台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點的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劉艷房,2008。《中國國家形象戰略與國家利益實現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論文。
薑元閔,2009。《國內報紙如何形塑「中國形象」之內容分析—以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筱陵,2006。《經濟學人眼中的中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五、中文報紙部分:
工商時報,2005/1/11。〈把握雙方善意 讓春節包機順利成行〉,A2。
中國時報,2008/2/11。〈期待一個開放、動態的兩岸新局〉,《中國時報》,A2。
王玉燕,2005/5/4。〈送禮 政治局選時機〉,《聯合報》,A3。
王宇平,2006/5/22a。〈建立兩岸防疫熱線…,侯勝茂邀中國衛生部長會談〉,《自由時報》,A2。
王宇平,2006/5/22b。〈中國對台設烏龍陷阱 混淆視聽〉,《自由時報》,A2。
王寓中、施曉光等,2005/3/26。〈藍營靜悄悄 連馬都快閃〉,《自由時報》,第4頁。
王寓中、羅添斌,2008/5/18。〈救災不忘統戰 胡錦濤邀吳伯雄訪中〉,《自由時報》, A2。
自由時報,2004/7/8。《掉入中國“和平崛起”的陷阱》,第3頁 。
自由時報,2004/11/18。《中國威脅論正形成風暴軍購防衛何能再拖》,第3頁。
自由時報,2005/2/25。《陳總統竟然淪為執行落選者的政見》,第3頁。
自由時報,2005/3/22。《反反分裂 謝長廷率閣員326上街頭》,第4 頁。
自由時報,2005/5/4。《中國送熊貓 不如撤飛彈》,第5頁。
自由時報,2010/9/18。《「中國威脅論」怎會是國際刻意散播的論述》, A3。
自由談,2005/3/25。〈總統上街〉,《自由時報》,第2頁。
李正修,2009/5/2。〈獨派不應當繼續扭曲歷史事實〉,《聯合報》,A16。
李英明,2012/4/11。〈外交休兵 讓信任極大化〉,《聯合報》,A16。
林河名,2005/3/25。〈「人民發聲」變「政府主導」?〉《聯合報》,A3。
林濁水,2006/5/17。〈兩岸政策的軟與硬〉,《中國時報》,A16。
邱馨儀,2005/3/26。〈三二六前夕發表公開信 許文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聯合報》, A4。
邵心杰,1999/7/22。〈贊成兩國論 15縣市長連署〉,《自由時報》,第4頁。
范正祥、鄒景雯、蘇永耀等,2008/5/17。〈14友邦挺台成世衛觀察員〉,《自由時報》, A3。
范凌嘉,2005/3/15。〈泛藍縣市長批中共 向國際發聲〉,《聯合報》,A4。
施鈺文,1999/7/18。〈特殊兩國論發表時機正確〉,《中央日報》,版2。
連 戰,2005/3/15。〈兩岸應簽和平協議 不獨不武30-50年〉,《聯合報》,A4。
陳泓達,2002/1/25。〈美艦抵中訪問 軍事交流增溫〉,《自由時報》,第10頁。
陳敏鳳,2005/3/16。〈扁今譴責中共 破壞台海及區域和平〉,《聯合報》,A3。
陳敏鳳、黃雅詩,2005/3/25。〈326總統全家遊行 不演講〉,《聯合報》,A1。
陳敏鳳,2005/3/25。〈總統也上街頭 人民向誰求助〉,《聯合報》,A3。
張忠本,2005/3/28。〈奇美的無奈 何嘗不是台灣處境〉,《聯合報》,A15。
張宗智等,2005/3/15。〈反分裂法通過 我嚴厲譴責〉,《聯合報》, A1。
張宗智等,2005/5/8。〈華府 美香了無生趣 事已在人為〉,《聯合報──熊貓就是生不出來》,A10。
黃雅詩、李順德,2005/3/17。〈呂秀蓮:當家的人勿輕言上街〉,《聯合報》,A2。
黃雅詩,2005/3/17。〈扁:仍願北京協商對話〉,《聯合報》,A1。
陶允正、凌佩君,1999/7/22。〈憲改諮詢會議 三黨激變兩國論 各自表述〉,《聯合報》,A4。
楊雅民,2005/5/4。〈水果免稅 中國誘殺台農〉,《自由時報》,第6頁。
趙 州,2006。〈看看二百年前的中國熱〉,《環球時報》, 11月20日, 第11版。
鄒景雯,2005/3/24。〈國民黨囉嗦什麼?〉,《自由時報》,第4頁。
鄒景雯,2005/3/30。〈中國惡法挾持台商 我決反制〉,《自由時報》,第4頁。
鄭琪芳、黃忠榮,2005/5/4。〈中國設圈套 台灣莫往下跳〉,《自由時報》,第6頁。
盧永山,2010/2/25。〈美學者:中國靠負債成長 經濟10年內崩盤〉,《自由時報》, A1。
聯合報,2005/3/26。《明天過後,應對反分裂國家法重新解讀及定位》,A2。
2005/7/26。《大陸和平崛起 台灣豈可不和平衰落》,A2。
聯合報,聯合報系採訪團,2005/5/4a。〈大陸3禮 熊貓、水果、觀光〉,《聯合報》,A3。
聯合報,2005/5/4b。〈連戰談成果:台灣經濟重大助益〉,A3。
羅嘉薇,2005/3/28。〈生意人感言 政治人不必藉機動作〉,《聯合報》,A2。
羅曉荷,2005/3/27。〈挺扁不挺獨 昨是今非大逆轉〉,《聯合報》,A2。
蘇永耀、田世昊等,2005/3/23。〈向國際發聲 呂籲國人積極參與〉,《自由時報》,第4頁。
Nye. Jr.,Joseph S,2010/3/12。〈中國對美國的錯誤賭注〉,《台灣蘋果日報》,頁A12。
六、網際網路
大紀元,2003/3/31。〈陳水扁指中國大陸元首卻非軍委會主席是奇怪制度〉,《大紀元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3/3/31/n294029.htm〉
文匯報,2009/5/22。〈溫總駁斥G2 論〉,《文匯報網站》,〈http://trans.wenweipo.com/gb/paper.wenweipo.com/2009/05/22/CH0905220013.htm〉。
方曉紅、賈冰、董曉婷,2007/7/31。〈台灣報紙構建的大陸映像〉,《天下論文網》,〈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8210559.1/〉。
中央電視台,2005/4/13。〈4月13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佈會實錄〉,《央視國際網》〈http://big5.cctv.com/news/special/C14175/20050616/101435.shtml〉。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2009/10/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2000年—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jrzg/2009-10/03/content_1432074.htm〉。
中國台灣網,2008/1。〈2005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中國台灣網》,〈http://big5.chinataiwan.org/zt/jlzt/lingwulianganguanxishidaxinwenpingxuan/ind e x.htm〉。
中國台灣網,2009/1。〈2008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中國台灣網》,〈http://www.chinataiwan.org/zt/szzt/vote2008/〉。
中評社,2009/5/20。〈兩岸關係是馬英九就職後得分最多的政績〉,《中國評論月刊網路版》,〈http://www.cn-rn.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0973881〉。
中評社,2010/6/18。〈美國調查:中國國際形象總體積極〉,《中國評論新聞網》, 6月18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5/7/3/101357367.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357367〉。
王崑義,2012/3/16。〈羅致政走出反中的第一步〉,《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2031600493.html〉
王鼎鈞,2012/7/6。〈網路媒體使用率首度打敗報紙!NOWnews入選風雲媒體榜〉,《Yahoo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E7%B6%B2%E8%B7%AF%E5%AA%92%E9%AB%94%E4%BD%BF%E7%94%A8%E7%8E%87%E9%A6%96%E5%BA%A6%E6%89%93%E6%95%97%E5%A0%B1%E7%B4%99-nownews%E5%85%A5%E9%81%B8%E9%A2%A8%E9%9B%B2%E5%AA%92%E9%AB%94%E6%A6%9C-081428247.html〉。
牛雨辰等,2006/6/30。〈西方媒體如何寫中國 妖魔化報導比例下降〉,取自《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0/49152/4546627.html〉。
方德豪,2006/9/29。〈疑遭陳良宇不公打壓:當局應給記者範利祥一個說法〉,《亞洲時報網》,9月29日,〈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2868&Itemid=110〉。
北京青年報,2005/3/17。〈《反分裂國家法》是一部「和平法」和「愛民法」〉,《日照市訊息中心》,〈http://www.rz.gov.cn/zcfg/fzdt/20050317084424.htm〉。
田發偉、李希光,2005/11/28。〈美國媒體關於中國SARS 報導中的政治化傾向分析〉,取自《中華傳媒學術網》,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3370,〉。
央視國際網,2007/3/19。〈2004年網站對台宣傳的特點〉,〈http://big5.cctv.com/profile/special/C18020/20070319/103063.shtml〉。
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會,2008/5。〈2008年台灣媒體白皮書〉,《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網》,〈http://www.taaa.org.tw/taaa/data/MAA/2008MAA.pdf〉。
台灣綜合研究院,2001。〈文化篇-追求兩岸文化「相容」及相互瞭解〉,《2001年台灣安全展望白皮書》,《台綜院網站》,〈http://www.tri.org.tw/publish/test2.shtml〉。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1/2。〈兩岸大事紀─民國89年〉,《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4698&ctNode=6501&mp=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4/10。〈2005年4月10日例行記者會〉,取自《陸委會網址》,〈http://www.mac.gov.tw/cgi-bin/marker?s=1&o=4&t=2&a=15&v=&k=1,&g=0&PROPERTY=2;&MERGEFIELD=-&CODECONVERT=-&SORTFIELDS=-&SIM_START=1&SIM_NUM=10&REL_START=1&REL_NUM=10&LINK=-&REDIRECTTO=-&PATHLINK=-&p=%A8%E2%A9%A4%B7%73%BB%44%A5%E6%AC%79&c=18,1&i=http%3A%2F%2Fwww.mac.gov.tw%2Fbig5%2Fcnews%2Fcnews940410.htm&j=3889&n=&r=#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7/21。〈第130之諮詢委員會議:「兩岸新聞交流之策略及未來方向」〉,《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cnews/ref940721b.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6/2。〈民國95年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看法綜合分析報告〉,《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4。〈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文教交流統計,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至三月〉,《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1/16。〈2007年兩岸關係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pos/9701/po970106.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1/16。〈2007年兩岸關係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6143&ctNode=6333&mp=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9/2/16。〈2008年兩岸關係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pos/9802/po9802.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9/1/25。〈2009年兩岸關係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73767&ctNode=6333&mp=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0/6/30。〈兩岸大事記1999-2009〉,《行政院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4697&ctNode=6501&mp=1〉。
行政院新聞局,2011/9/2。〈中華民國重要統計數據一覽表〉,《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5379&ctNode=4721〉。
自由時報,2008/5/26。〈吳胡會遭對岸刁難? 自由時報記者無法隨行採訪〉,《自由時報網站》,〈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inform/complain_a2.php?no=080527021〉。
李輝、陳向陽、管克江,2005/1/18。〈我國在東南亞威信提高,中國威脅論被機遇論取代〉,《南方網》, 〈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zhuanti/ie/think/200501180070.htm〉。
宋學文、蔡佳恬,2005/11/11。〈「維持現狀」之決策及其發展:(3+1)i 模型的決策分析〉,取自《中山大學第二網站》,〈http://www2.nsysu.edu.tw/sis/discuss/1B-4.pdf〉。new window
何清漣,2005/6/28。〈中國人民有權瞭解世界如何看待中國〉,《看中國網站》,〈http://www.kanzhongguo.com/node/118851〉。
林中斌,2011/9/10。〈時間站在兩岸人民那邊〉,《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582234.shtml#ixzz1Xhnd2ADQ〉。
林保華,2008/6/2。〈中共救災真的開放媒體嗎?〉,《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轉引自《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8/6/3/n2140347.htm〉。
林修全,2012/4/11。〈民進黨的Next 兩岸政策轉型〉,《聯合新聞網》,2012年4月11日,〈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20909.shtml〉。
林曉雲,2011/11/23。〈87.9%學生 認中國最不友善〉,《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23/today-p2.htm〉。
汪莉娟,2008/5/16。〈捐24億 台灣愛心世界第一〉,《聯合報》,A2。
周 琪,2007/8/19。〈中國形象的歷史性轉變〉,《新浪雜誌網》,〈http://magazine.sina.com/chinanewsweek/2007/20070813/index.shtml〉。
周 寧,2010/3/20。〈世紀末的中國形象:莫名的敵意與恐慌〉,《廈門大學學術典藏庫》,〈網址:http://dspace.xmu.edu.cn:8080/dspace/handle/2288/21061〉。
周慶安,2003/5/9。〈非典的政治傳播與風險傳播 訪清華教授李希光〉,《國際先驅導報網站》,〈http://www.sina.com.cn〉。
金 微,2009/9/27。〈新中國60年,「中國形象」在西方劇烈搖擺:60年來幾度起伏 西方視角難以改變〉,《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1038/10123668.html〉。
施正峰,2001。〈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取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http://www.wufi.org.tw/〉。
南方都市報,2005/3/15。〈以反分裂法推進兩岸關係 促進和平〉,《搜狐網》,〈http://news.sohu.com/20050315/n224691669.shtml〉。
秦亞青,2005。〈《國家利益的建構主義分析》評介〉,《中國國關在線》,〈http://www.irchina.org/xueke/fangfa/view.asp?id=82〉。
陳志平,2009/6/21。〈謝淑麗:北京盼改變在台灣人心中形象〉,《聯合新聞網》,〈http://www.udn.com/2009/6/21/NEWS/MAINLAND/MAI1/4974617.shtml〉。
張 勇,2006/12。〈「陸熱台冷」何時休 〉,《海峽論壇》,〈http://www.gwytb.gov.cn:82/hxlt/hxlt0.asp?hxlt_m_id=492〉。
張國良,2011/9/12。〈台灣有自信 也看好大陸〉,《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OPINION/X1/6584795.shtml#ixzz1XhmWU9J5Power By udn.com〉。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2009/6/1。〈中美能夠成為G2嗎?〉,《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chinausa.org.cn/commentdetail.php?i=VHt4dXVYRWYxVHt4dXVYRWY〉。
張麟徵,2005/2。〈《反分裂國家法》:中共對台政策的轉折〉,《海峽資訊網》,〈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170-653.html〉。
郭 可,2010/6/1。〈全球媒體中的上海世博會及城市形象〉,《鳳凰網》,〈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PublicDiplomacy/zhuanti/detail_2010_06/01/1574275_0.shtml〉。
郭 晴,2009/5/4。〈北京奧運背景下的中國國家形象研究〉,《中國體育總局網站》,〈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523/n377568/n377613/n377763/1099168.html〉。
陸 聞,2001/1/18。〈兩岸記者採訪規定之比較〉,《人民日報海外版》,〈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2481/378020.html〉。
黃忠榮,2005/4/25。〈焦點評論╱中國農業統戰 挖蝕台灣根基〉,《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25/today-p2.htm〉。
黃彥穎,2010/6/12。〈建構主義和準國際建制-談兩岸協議簽訂〉,《政大典藏機構網》,〈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0443〉。
博訊新聞網,2006/12/4。《北京放寬外國媒體採訪直到奧運》,〈http://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6/12/200612042354.shtml〉。
彭維學等,2008/12/30。〈「臺灣主體意識」研究〉,取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網站》,〈http://www.cassits.cn/ztk/news_0025.html〉。
富 權,2008/5/15。〈汶川大地震或將會促進兩岸關係正常發展〉,《新華澳報網》,〈http://www.waou.com.mo/see/2008/05/20080515d.htm〉。
游盈隆,2005/4/30。〈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的兩岸關係可能走向──展望兩岸關係的困境與機遇」座談會演講〉,《國立台北大學網站》,〈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940415-1.htm〉。
新華網,2005/3/14。〈反分裂國家法〉,《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5-03/14/c ontent_2694168.htm〉。
新華網,2007/7/31。〈皮尤民調:沒有任何國家視中國為第一威脅〉,《新華網》,〈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7-07/31/content_6455560.htm〉。
新華網,2008/10/9。〈外媒:中國從容應對全球金融風暴〉,《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0/09/content_10169923.htm〉。
新華網,2007/6/13。《港澳臺頻道》,〈http://www.xinhuanet.com/tai_gang_ao/yw.htm〉。
賈寶餘,2008/7/24。〈汶川大地震的資訊公開與新聞報導機制〉,《科學網》,〈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xwnews1.aspx?id=209426〉。
趙啟正,2005/3/29。〈中國面臨的國際輿論環境〉,《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278733.html〉。
趙靜瑜,2002/3/4 。〈中國即將崩潰! 章家敦出書戳破經濟假象〉,《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r/4/life/art-2.htm〉。
趙靜瑜、黃以敬、楊雅民,2009/9/15。〈媒體批AC尼爾森數據 扭曲經營方向〉,《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9/9/15/n2657185.htm〉。
褚盧生,2008/3/20。〈西方媒體察覺中國在西藏事件中操控新聞〉,《鯨魚網站轉引自中央社新聞》,〈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77623〉。
管文虎,2008/6。〈做好危機管理 提升國家形象〉,《香港城市大學網站》,〈http://com.cityu.edu.hk/com/index.html〉。
維基百科網站,2007。《陳水扁》,〈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B0%B4%E6%89%81〉。
劉小燕,2009。〈關於傳播塑造國家形象的思考〉,《中華傳播網》,〈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3206〉。
劉 明,2009/6/19。〈從「中國崩潰」論到「同舟共濟」論:評析西方涉華「六論」〉,《光明網》,〈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6/19/content_937298〉。
劉國琛,2011/9/12。〈兩岸在發展中解決問題〉,《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OPINION/X1/6583510.shtml#ixzz1XhmqxWhaPower By udn.com〉。
劉雙雙、肖婷,2008/5/26。〈這一次中國形象完全改變──訪美國《世界日報》社長李厚維〉,《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6/content_8255488.htm〉。
鄭永年,2010/2。〈中國外交的外部戰略選擇〉,《政經評論》,〈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5935.html〉。
縣祥、柯健,2009/5/14。〈汶川大地震:重塑中國國家形象的新契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報刊網》,〈http://sspress.cass.cn/news/3007.htm〉。
蔡英文,2001。〈大陸政策的新挑戰與新作為:「第三屆全球僑務會議」專題報告〉,《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gi-bin/marker?s=2&o=4&t=2&a=15&v=&k=1,&g=0&PROPERTY=2;&MERGEFIELD=-&CODECONVERT=-&SORTFIELDS=-&SIM_START=1&SIM_NUM=10&REL_START=1&REL_NUM=10&LINK=-&REDIRECTTO=-&PATHLINK=-&p=%A8%E2%A9%A4%B7%73%BB%44%A5%E6%AC%79&c=106,1&i=http%3A%2F%2Fwww.mac.gov.tw%2Fbig5%2Fanswer%2Fqa02.htm&j=987&n=&r=#0〉。
蔡逸儒,2006/5/18。〈陳水扁執政六年兩岸關係總檢討〉,《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pages10/taiwan060518b.html〉。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2008/3/25。〈洋媒亂報西藏 網民抓包一堆〉,《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WORLD/WOR1/4272178.shtml〉。
聯合報民調中心,2011/9/1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582235.shtml#ixzz1XXNOV9p7〉。
薛銜天,2007/10/2。〈「黃禍論」或「中國威脅論」的歷史與實質〉,《百年潮網站》,〈http://www.eywedu.com/Bainianchao/banc2007/banc20070102-1.html〉。
環球時報,2005/6/29。〈中國比美國形象好 中國人國家滿意度最高〉,《四川線上》,〈http://focus.scol.com.cn/zgsz/20050629/2005629115607.htm〉。
環球時報,2005/7/8 〈「中國威脅論」的歷史演變〉,《大洋網》,〈http://news.dayoo.com/world/gb/content/2005-07/08/content_2128235.htm〉。
謝文華、黃以敬,2010/5/25。〈ABC稽核3月發行量/自由時報 日銷67.7萬份〉,《自由時報網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25/today-life1.htm〉。
蘋果日報大陸中心,2009/2/9。〈全球民調 中國形象重挫4成沒好感 受鎮壓西藏和毒奶衝擊〉,《蘋果日報網站》,〈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378021/IssueID/20090209〉。
蘇 衡,2007/9/16。〈讀者對報紙偏好發生變化〉,《中央研究院網站》,2007年9月16日,〈http://www.ios.sinica.edu.tw/TSCpedia/index.php/%E8%AE%80%E8%80%85%E5%B0%8D%E5%A0%B1%E7%B4%99%E5%81%8F%E5%A5%BD%E7%99%BC%E7%94%9F%E8%AE%8A%E5%8C%96〉。
TVBS民調中心,2005/3/28。〈326大遊行民調〉,《TVBS網站》,〈http://www.tvbs.com.tw/FILE_DB/DL_DB/rickliu/200503/rickliu-20050329191802.pdf〉。
Yahoo!奇摩新聞,2010/5/4。〈第五屆「理想新聞媒體大調查」〉,《Yahoo!奇摩企業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ycorpblog/12252704May 4, 2010〉。
Yahoo!奇摩新聞,2011/8/22 〈第六屆理想媒體大調查〉,《奇摩企業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ycorpblog/12355454〉。
BBC,2008/12/5。〈汶川大地震〉,《BCC CHINESE.com》,〈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760000/newsid_7767000/7767008.stm〉。
〈http://www.america.gov/st/texttrans-english/2009/February/20090213180210eaifas0.6547815.htm〉
CRI國際在線,2008/5。〈中國汶川大地震的海外視角〉,《CRI國際在線網站》,〈http://gb.cri.cn/18504/2008/05/21/2585@2066266.htm〉。
Dombey,Daniel, Stanley Pignal,梁豔裳譯,2007/7/3。〈歐洲民調:中國威脅僅次美國〉,《E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12455〉。
Michael Bristow, 2008/5/28. “Quake reveals softer side to China,”BBCNews,〈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7424262.stm〉。
IT時代週刊,2005/8/13。《美國人絕不放手:中國互聯網極待掙脫霸權》,〈http://tech.dayoo.com/gb/content/2005-08/13/content_2176555.htm〉。
Zoellick,Robert B.,2005/9/24。〈中國往何處去?──從正式成員到承擔責任〉,《搜狐網》,〈http://nbfile.focus.cn/msgview/5304/86559043.html〉。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Anderson,Eric, 2010. China Restored: The Middle Kingdom Looks to 2020 and Beyond . Santa Barbara, CA: Praeger.
Baran,Stanley J. & Dennis K. Davis, 2009.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5th edition . CA: Wadsworth.
Berelson, Bernard,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Glencoe.Illinois: The Free Press.
Berger,Peter L. and Thomas Luckmann, 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Boulding, Kenneth Ewart,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hen , Bernard C, 1963.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ing, Sheng.2008, The Dragon’s Hidden Wing: How China Rises with Its Soft Power.Plymouth: Lexington Books.
Eagleton,Terry,1991.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ton:Verso.
Fairclough, Norman, 1995a. Media discourse.London: Edward Arnold.
Fairclough, Norman, 1995b.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New York: Longman.
Faules , Don F. and Dennis C.Alexander,1978.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Behavior:A Symbolic Interaction Perspective.Reading, Ma : Addison-Wesley.
Fiske, John,1987. Televison culture.London: Methuen.
Frederick , Howard H.1993. Global Communication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Gruning , J. E. and T. Hunt, 1984.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ress.
Halpe, Stefan, 2010. 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Hodge , Robert Ian Vere & Gunther R. Kress, 1993. Language as Ideology . New York: Routledge.
Jarvis, Robert,1989. 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Alastair Iain,1995.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g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ng, David C., 2007. 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Katzenstein,Peter J.,1996.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erlinger, Fred. N.,1983. Foundation of Behavioral research (4thed. )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urlantzick,Joshua,2007, Charm offensive :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37-59.
Lippmann, Walter, 1922.Public Opinion, N. Y.: Harcourt Brace.
Mackerras, Colin,1999. Western Images of China, ( 2nd ed),(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lek, Abbas,1996. News Media and Foreign Relations: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
McQuail, Denis & Sven Windahl,1993.Communication Model. London: Longman.
Mosher, Steven W.,1990.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
Mowlana, Hamid,1997. 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 2nd, . CA: Sage.
Munro, Ross H. & Richard Bernstein,1997.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7.
Nimmo, Dan. & Robert. L. Savage,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Pacific Palisades 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Nye, Jr. Joseph S.,2004.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Y.: Public Affairs.
Onuf, Nicholas,1989. World of Our Making: 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lo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lolina Press.
Postman, N.,1979. Teaching as A Conserving Activity. New York:Delacorte.
Richardson, John E.,2007. Analysing Newspapers: an Approach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chramm , Wilbur & William E. Porter,1982. Men, Women, Messages, 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 2nd. New York: Pearson.
Searl,John R.,1995.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udwell, Joe,2002. The China Dream:The Quest for the Last Great Untapped Market on Earth.New York: Grove Press.
Tuchman, Gaye, 1978.Making News. NewYork: the Free Press.
van Dijk,Teun A.,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Vivian,John,2005. The M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7ed) .Boston: Allyn & Bacon.
Wendt, Alexander,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ss,Gilbert & Ruth Wodak,2003. Critica l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二、英文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
Adoni , Hanna & Sherrrill Mane,1984/7. “ Media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11,No.3,pp.323-337.
Bergsten, C. Fred,2008/10. “A Partnership of Equals: How Washington Should Respond to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4, pp. 57-69.
Boulding, Kenneth Ewart,1959.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3,June, pp.123-125.
Breed, Warren,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Social Forces, No.33, pp.323-325.
Buzan, Barry,2004. “Conclusion: How and to whom does China matter?” Barry Buzan etc (eds), Does China Matter? : AReassessment : essays in memory of Gerald Segal, New York: Routledge, , pp.143-159.
Fairclough , Norman & Ruth Wodak,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eun. A. van Dijk,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London: Sage, pp. 258-284.
Fairclough , Norman ,2001. “The Discourse of New Labou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Margaret Wetherell, Stephanie Taylor, & Simeon J. Yates,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London, UK: Sage.
Hall ,Stuart,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tuart Hall eds.,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Beverly Hills, CA: Sage,pp.73-74.
Holsti , Ole R.,1962/7. “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 A Case Study”,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6, No. 3, (Sep.),p244.
Keohane, Robert O. Joseph S. Nye, Jr.,1998/10.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Fall , pp.81-94.
Landis ,J. Richard and Gary G. Koch,1977. "The measurement of observer agreement for categorical data" Biometrics. Vol. 33, pp. 159–174.
McCombs ,M. E. & D. Shaw,1972. “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36,No.2,pp.176-87.
Merrill, John C, 1962. The Image of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9, pp.203-212.
Muller, John,1997. “The common sense: public opinion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47,spring, pp.81-89.
Munro, Ross M.,1992.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 ,fall, pp. 10-6.
Nye Jr., Joseph S., 1999. “Redef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1999, p.28.
Onuf, Nicholas,1998. “Constructivism: A User’s Manual, in Vendulka Kubalkova ,” eds., International in Constructed World. New York: M. E. Sharp.pp.58-78.
Page, Benjamin,Robert Shapiro & Glenn Dempsey,1987. “What Moves Public Opin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1,No.1,1987, pp.23-43.
Rusi, Alpo,1988. “Image Research and Image Polit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in the Television Ag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23, pp30-9.
Scott, William A.,1965.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 International Images” , H.C. Kelman ( ed.),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 N.Y.: Holt , Rinehart and Winson , pp.72-75.
Schweller, Randall L.,1999. “Managing the Rise of Great Power: History and Theory,”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s., 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1999, pp.1-31.
Segal, Gerald,1999/7,8. “ Does China Matter?” Foreign Affairs 78, 5, pp. 24-37.
Shoemaker, Pamela J.,1999 . “Gatekeeping,” in Howard Thumber ,ed., News: A Reader.New York:Oxford Univerity Press,pp.73-78.
Smith, Steve,2000. “Wendt Workd”,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6,No.1, pp.151-163.
Taylor, Stephanie,2001. “Locating and Conducting Discourse Analytic Research in Wetherell Margaret, Stephanie Taylor and Simeon J. Yates,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London Sage,pp.5-48.
Thompson,Isabelle,1998. “Women and Feminism i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1989 through 1997,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Vol.13,No.2,pp.154-179.
van Dijk, Teun A.,1983. “Discourse Analysi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33,No.2 , pp. 20-43.
van Dijk, Teun A.,1991.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news as discourse”. in Klaus B. Jensen & Nicholas W. Jankowski ,eds.,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pp.108-120.
Wacker, Gudrun,2003. “The Internet and Censorship in China” , in Christopher R. Hughes, Gudrun Wacker ,eds. , China and the Internet Politics of the Digital Leap Forwar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pp.58-82.
Wendt, Alexander,1994. “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 pp.384-96.
Wendt, Alexander,1995. “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1,pp.71-81.
Wendt, Alexander,1987. “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 ions Theory,
Internat 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 3, pp. 355-361.
Yeo,S. & A. Mahizhnan,1998. “Developing an intelligent island: Dilemmas of censorship” , in A. Mahizhnan & L. T. Yuan ,eds., Singapore: Re-engineering succes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pp.138-149.
Zoellick,Robert B. and Justin Yifu Lin,2009. “Recovery Rides on the G2”, Washington Post, March 6, p. A6.
三、網際網路
Clinton, Hillary R.,2009/2/13. “Clinton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rans-Pacific Partners on Asia Trip”,〈http://www.america.gov/st/texttrans-english/2009/February/20090213180210eaifas0.6547815.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