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年度詩選」中之「原住民書寫」敘事分析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蔡豐全
作者(外文):Tsai, Fong-chuan
出版日期:2001
卷期:73
頁次:頁171-220
主題關鍵詞:年度詩選原住民書寫敘事分析族群語言策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1
  • 點閱點閱:14
     本研究的目的,在以質化的敘事分析法,探究<<年度詩選>>中,有關於「原住民書寫」的作品。研究者首先檢視詩選歷年來所有關於「原住民書寫」的十二首組詩作品,區分出不同背景的作者,在寫作風格,以及語言運用方式的差異,進而歸納各作品間不同的主題。研究發現,詩選中的創作,以「山」、「海」、「獵人」、「女性」、「情感抒發」、「夢想和盼望」、「輝煌歷史」、「音樂與歌舞」為較常見的敘事類型;除了以作品「單一性」的敘事分析之外,研究者最後以敘事分析的「主體性」分析,發現詩選中有關「原住民書寫」的作品,多依循「弱勢」、「樂天知命」、「善良友愛」、「驍勇善獵」、「悲劇宿命」五大主軸行進,形成其主要特色。
期刊論文
1.許俊雅(19940600)。山林的悲歌--布農族田雅各的小說(最後的獵人)。國文學報,23,219-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敏慧(19881200)。從敘事形式看蘭嶼紅頭始祖傳說中的蛻變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133-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浦忠成(19930400)。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試探。文學臺灣,6,19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貴芬(19970700)。原住民女性的聲音:訪談阿[女烏]。中外文學,26:2=302,頁130-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淇瀁(1997)。八〇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第三屆台灣現代詩學會議,65-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昭瑛(1996)。文學的原住民與原住民的文學。百年來的中國文學國際研討會,77-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芳伶(1999)。追尋生命與詩藝的顛峰--試論陳黎。第四屆現代詩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玉華(1998)。認同與回歸--台灣原住民當代創作文學之文本策略(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hamberlain, M.、Thompson, P.(1998)。Narrative and Genre。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Proop, V.(1994)。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new window
3.田雅各(1987)。拓拔斯.搭瑪披瑪--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明仁(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海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英聖(1993)。台灣先住民腳印--十族文化傅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宮本延人(1997)。台灣的原住民--以世界觀研究台灣原住民之作。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鈴木質、陳柔森、李易蓉(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叔倬(1996)。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默(1983)。七十一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向明(1985)。七十三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蕭(1990)。七十八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洛夫、杜十三(1995)。八十二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辛鬱、白靈(1996)。八十四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光中、蕭蕭(1997)。八十五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亞弦、陳義芝(1998)。八十六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商禽、焦桐(1999)。八十七年詩選。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蕭(1984)。七十二年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默、向明(1993)。八十一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梅新、鴻鴻(1994)。八十二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孟樊(1995)。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向陽(1987)。七十五年詩選。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向明(1991)。七十九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瑞騰(1992)。八十年詩選。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默、白靈(2000)。八十八年詩選。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默(1989)。七十七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蕭蕭(2001)。八十九年詩選。臺北: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琰(20000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Chatman, Seymour B.(1978)。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9.張漢良(1988)。七十六年詩選。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瑞騰(1986)。七十四年詩選。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Berger, Arthur Asa(1997)。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其他
1.陳黎(2001)。想像花蓮,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于弘(1998)。台語詩中的反諷世界--以向陽《土地的歌》為例。台灣師大「人文研究論文獎」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潛誠(1989)。變色龍詩人:劉克襄的敘述觀點。七十七年文學批評選。台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芳伶(1999)。追尋生命與詩藝的顛峰--試論陳黎。在想像與現實中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