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在台播映的日本偶像劇類型與閱聽人解讀分析
作者:郭魯萍
作者(外文):Lu-ping Kuo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新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日劇趨勢劇日本偶像劇類型公式Japanese TV dramatrendy dramasJapanese idol dramagenreformul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0
台灣的電視普及率已將近100%,有線電視普及率也快速成長,每戶可收看到的頻道也自無線三台激增到近百個衛星頻道,外國節目被大量引入,其中一種受歡迎的節目類型即為日本偶像劇。
本研究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利用內容分析法將1997年-2007在台灣播放的日本偶像劇進行文本分類,以歸納戲劇類別與情節公式;第二階段是345份的開放題問卷調查,詢問收看日劇的動機以及主要收看的日劇類型。第三階段是165份質性問卷填寫,內容包括家庭背景、日本偶像劇收視動機與喜好原因、日本偶像劇文本解讀、以及日本偶像劇與台灣或韓國連續劇的差異。第四階段是25位受訪者的深度訪談,題目是日本連續劇情節解讀。
在戲劇類型育公式方面,本研究依日劇常見的劇情分類為「愛情劇」、「家庭劇─親情」、「家庭劇─夫妻」、「家庭劇─婆媳」、「職場劇」、「校園劇」、「醫院劇」、「警匪推理劇」及「其他類」等類,並歸納其情節公式。
本研究發現閱聽人喜愛的日劇類型與性別及年齡有關,男性閱聽人喜愛喜劇,女性閱聽人偏好愛情類型;年輕觀眾偏好校園與愛情題材,中年觀眾關心職場與家庭話題。在收看動機方面,男性閱聽人的可以歸屬於「追求娛樂」為主,而女性閱聽人比較採取主動的態度,較符合「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觀點。
在日劇的特色方面,本研究整理發現有:(1)集數精簡,節奏明快;(2)選角貼切,背景鮮明;(3)編劇揮灑,百無禁忌;(4)行銷包裝,領導潮流;(5)題材多元,抓住脈動;及(6)製作精緻,取景真實。
在理論的實證應用方面,本研究證實了:(一)「文化接近性」是日劇成為閱聽人選擇收看戲劇的因素之一。(二)「涵化理論」獲得印證,收看日劇的閱聽人肯定日劇的寫實程度。(三)日劇相當程度地形塑了閱聽人對社會現實面在腦海中的影像建構,提供了「社會學習理論」有利的佐證。(四)「使用與滿足理論」中的主動閱聽人概念,在部分閱聽人表述自己選擇收看日劇的條件中獲得了支持。(五)「移情作用」是許多閱聽人對日劇的戲劇內容「感同身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六)「寫實主義」與「社會主流價值的再現」都分別在日劇的戲劇情節內容中大量複製,也同樣獲得閱聽人的肯定與證實。
The television penetration rate in Taiwan is near 100%, and the cable TV penetration rate also grows fast. For each household, the channels also increase sharply from only three terrestrial stations to near one hundred of satellite channels. Therefore, the foreign programs are introduced massively, and the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become one of the popular program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is separat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in Taiwan from 1997 to 2007 which is to generalize the genre and the formula of the drama. The second stage is a survey of 345 questionnaires with open questions which intend to obtain the motivation and the genre of those who are used to watch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The third stage is a survey of 165 qualitative questionnaires which acqui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viewees, the motivation and the reasons of watching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of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and Taiwanese or Korean TV dramas. The fourth stage is an in-depth interview of 25 interviewees related to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of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This research generalized the formula of the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in Taiwan and divided the dramas into nine genres: romance, family-filiations, family-couple, family-mother and daughter in law, office, campus, hospital, detective, and others.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Taiwanese audiences’ gender and age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eptance of the genre of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The male audiences like comedy, while the females love romance. The younger audiences like the genre of campus and romance, while the older concerns the topics of office and family. Regarding the motivations of watching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the male audiences watch them for fun and the female would be active to searching the programs they like. This kind of condition conforms the “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viewpoint.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re are six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Japanese TV trendy dramas: 1. less program episodes and quick rhythm; 2. appropriate roles and clear background; 3. no restrictions for playwright; 4. great promotion and causing leading fashion; 5. wide range of subjects and catching the social pulse; and 6. fine production and realistic scen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this research confirmed: 1. cultural proximity, 2. cultivation theory, 3. social learning theory, 4. 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5. empathy, and 6. realism and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mainstream value.
中文部分

小葉日本台(1998):《日劇完全享樂手冊》,台北:紅色文化。
王幸慧(1999):《日劇•網路•迷:以中央情報局BBS站上的日劇迷為分析焦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長安(2008年1月20日):〈韓劇壓境 看到危機就有轉機〉,聯合報,A15版。
王俊杰(2003):《運動電影的文化意涵研究》,台北: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敏如、何瑞芳、陳佳蓓,(1999):《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之比較》,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學生研討會論文。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王朝聞(1981):《美學概論》,台北:谷風。
王儷融(2000年4月15日):〈美麗人生 北川悅吏子 催淚只為合理〉,《聯合報》。
世新大學民調中心(2004):《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尼爾森媒體研究處(2007):《尼爾森媒體大調查》,台北: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朱太郎(1999):〈日劇愛情故事好看有理〉,《電視週刊 NEO TV》,1937期。
何慧雯(1999):〈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台北:遠流,頁16-49。new window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佐竹大心(1998):《ЁЮэレьユУみズスボよ!―人�n作家ゎ語ペёЧЬЭьс創作法》,東京:同文書院。
吳宛倫(2000):《宗教性節目之意義再現:以慈濟大愛劇場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鍊(2002):〈從韓劇的風行看台灣閱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宋明順(1988):《大眾社會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new window
李天鐸(2000):〈跨國慾望與國族想像:亞太媒介全球化迷思的建構〉,於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台北:亞太。
李天鐸、何慧雯(2001):〈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消費下的認同實踐〉,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頁14-41。new window
李月蓮(1999):〈外來媒體再現激發文化認同危機—加拿大傳媒教育運動的啟示〉,《1998傳播論文選集》,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李秀珠(1996):〈衛星電視的節目規劃: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廣播與電視》,第二卷第三期,頁35-58。new window
李明璁(2001):〈這裡想像,那裡實踐:「偶像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混雜的跨文化認同形構〉,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頁42-73。new window
李福斯(2003):《消費者�鉹J、衝動性購買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以日本流行消費文化在台灣克里歐化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慧馨(1994):〈涵化理論回顧與前瞻-1967到1993〉,《廣播與電視》,4:頁129-143。new window
良琪(1997):〈電視單元劇一路發〉,《廣電人》,頁21-25。
谷玲玲(1999):《我國青少年收視日本偶像劇場之文化意涵》,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
周榮(1997):《電腦角色扮演遊戲中的神話原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炙\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14-39。
林芳玫(1994):〈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型態〉,《新聞學研究》,49:123-155。new window
林美璱(1994年12月7日):〈八點檔日劇時代結束〉,《中國時報》第21版。
林逸叡(2003):《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端 (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1999a):〈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台北:遠流,頁50-67。new window
邱琡雯(1999b):〈日本電視產業的發展概況〉,於李天鐸,劉現成編:《亞太媒介圖誌》,台北:亞太。
施志昇(1998):〈解開互動式多媒體的「故事密碼」〉,《教學科技與媒體》,37:10-27。new window
洪禎璐(2006):《日式純愛情:解構日本純愛劇之愛情敘事公式、特色與心理原型意涵》,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慧純(2001):《台中市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市場區隔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化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士芬(1993):《連續劇內容之價值體系與社會指標的關聯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立群(1998):《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詠絮(1996):《從文化帝國主義到媒介國際化的再思考:世界文化互動的理論比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鉅昌(1986):《電視傳播》,台北:華視出版社。
時序東(1993):《美國通俗電影劇情之研究-結構主義神話分析之應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嘉菁(2000):《電視劇中家庭觀念之呈現方式及閱聽人解讀型態之研究:以〈中視劇場─花系列〉節目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修訂三版),台北:三民。new window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001):《電視收視行為研究調查報告》,台北:廣電基金。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高宣揚(1994):《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張玲惠(2000年10月23日):〈為什麼日劇在台灣如此受歡迎?〉,《大成影劇報》,第10版。
張酒雄等(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頁261-322。new window
張錦華(1994):〈文化帝國主義理論之修正--兼談台灣電視傳播之發展〉,發表於第一屆廣電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曹明正(2001):《日本影視文本的媒體再現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新聞學研究》,第60期,頁103-138。new window
郭良文(1988):〈台灣近年來廣告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7。new window
郭貞(1994):〈認同形成、家庭溝通型態以及青少年媒介使用:一個整合模式〉,《新聞學研究》,48:99-121。new window
陳一香(2005):<電視劇節目>,於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第十章:頁129-143。
陳德愉(1997):〈小心!你的小孩正在變成「日本人」〉,《新新聞》,527;60-72。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揚智文化。
傅繼瑩(2007年11月4日):〈漫畫改編新一波 吸睛再吸金〉,《聯合報》,D4版。
彭怡雲(2007):《日本偶像劇:新表演文類形成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維瑜(2001):《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進忠(1995):《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禎兆(2000):《日劇最前線》,台北:商周。
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亞太。
黃建業(1986):〈從通俗劇的戲劇到通俗劇的電影〉,《文訊月刊》,26:153-157。
黃新生(1994):《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
黃新生(1998):《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黑鳥麗子(1997):《黑鳥麗子白書》,台北:大塊文化。
楊永青(2004):《從涉入程度探討北市青少年動畫電影消費文化與消費行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芳(2005年4月27日):〈韓流吹襲 國人遊濟州島倍增〉,《大成報》。
楊欣穎、陳菩貞(2000):《從日本偶像劇的風行看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香港: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
楊維倫(2003):《情境脈絡與台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文忠(2002):《台灣引進外國戲劇節目經營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浩宇,陳飛 (2000):《日劇場》,北京:現代。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滋蕃(1988):《文學原理》,台北:東大。
劉立行(1997):《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
劉淑棻(2000年8月24日):〈好戲價到 韓劇篇 韓劇流侵 搶搶滾〉,《民生報》,第CS3版。
蔡雅敏(2003):《日本偶像劇行銷宣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1993):〈電視單元戲劇展現之社會〉,《廣播與電視》,1(3):41-66。new window
蔡琰(1994):《電視戲劇類型與公式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蔡琰(1996):〈古裝電視劇訊息公式〉,《政大學報》,72:1-36,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蔡琰(1997a):〈消音的傳奇-電視古裝劇價值認同的啟示〉,《新聞學研究》,56:85-104,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new window
蔡琰(1997b):〈電視時裝劇類型與情節公式〉,《傳播研究集刊》,1:1-54,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蔡琰(1998):《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板意識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new window
蔡繼光(2005年7月10日):〈縱橫國際 韓劇帶著真愛向錢衝〉,《聯合報》。
鄭智銘(2004):《日劇在台所引發哈日風潮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嵐蘭(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翰林(1999):《大眾傳播理論Q&A》,台北:風雲論壇。
蕭湘文(1999):〈大學生媒體之使用與政治涉入程度之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第二0八期,頁79-104。
賴光臨(1984) 《政令宣導與媒體效用之調查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
戴柔秀(1999):《虛擬未來—科幻電影之敘事分析》,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篠木(1998):〈絕好調!主題歌永遠不滅〉,《見方變本》:50-57,東京:寶島社。
謝鵬雄(1993):〈不如肥皂劇〉,《文訊雜誌》,52:20-21。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期,p93-114。new window
羅慧雯(1996):《台灣進口日本影視產品之歷史分析(1945~1996)》,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宇鈴(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莉婷(1995):《台北市民收看日劇「阿信」之動機與滿足研究》,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雍倫(1993):〈對三台演藝生態的觀察〉,《文訊月刊》,第91期。
蘇蘅(1994):〈青少年閱讀漫畫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學研究》,48:123-145。new window
蘇蘅(1995):《開放天空下的文化衝擊—台灣民眾收看外國節目研究報告》,台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new window
Abercrombie, N.著,陳芸芸譯(2000):《電視與社會》,台北:韋伯。
Be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周曉虹譯:《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 桂冠。
Benedict, R. (1946).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黃道琳譯(1991):《菊花與劍》,台北:桂冠。
Berger, A. A.著,姚媛譯(2000):《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ywater, T. & Sobchack, T.著,李顯立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台北:遠流。
Hicks, N. D. 著,廖澺蒼譯 (2006):《影視編劇基礎》,台北:五南。
Hurlock, E. B.著,胡海國編譯(198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桂冠。
Jacques A. & Michel M.著,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
Leech, C.著,范國生譯(1980):《論悲劇》,台北:黎明。
Lowery, S. A. & De Fleur, M. L. (1988).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王嵩音譯(1993):《傳播研究里程碑》,台北:遠流。
Metz, C.著,劉森堯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遠流。
Morley, D.著,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Newman, P. R. & Newman, B. M. (1993).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郭靜晃,吳幸玲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new window
Schatz, T.著,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台北:遠流。
Schilling, M.著,劉名揚譯(2000):《桃色狂潮》。台北:紅色文化。
Severin, W. J., & Tankard Jr., J. W. (1992).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孟淑譯(1999):《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二版),台北:五南。
Stam, R., Burgoyne, R. & Flitterman-Lewis, S.著,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
Taylor, L. & Willis, A.著,簡妙如等譯(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
Tumer, G..著,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

英文部分

Ang, I. (1985). Watching Dallas. New York: Routledge.
Appadurai, A. (1991). Global ethnoscapes: 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In R. G. Fox (Ed.).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 Santa Fe, NM: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Biltereyst, D. (1995). Qualitative audience research and transnational media effect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0, 2, 245-270.
Blumer, J. G.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 and gratif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 9-36.
Boethius, U. (1995). Youth, the media and moral panics. In J. Fornas & G. Bolin (Ed.). Youth culture in late modernity. London: Sage.
Boyd-Barret, O. (1977). Media imperialism: 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media system. In Curran, J., Gurevitch, M., & Woolacott, J.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Arnold.
Branston, G & Stafford, R. (1996). The media students’ book. London: Routledge.
Cohan, S. & Shires, L. M. (1988).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Drotner, K. (1992). Modernity and media panics. In M. Skovmand & K. C. Schroder (Ed.). Media cultures: Reappraising transnational media. London : Routledge.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isher, W. 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C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Fiske, J. (1991). Postmodern and television.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 (Ed.),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Fortner, R. S. (199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istory, conflict, and control of the global metropolis. CA: Wadsworth Inc.
Genette, G.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Ithaca, NY: Cornell.
Genette, G. (1982).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Gerbner, G., Gross, L., Morgan, M., & Signorielli, N. (1994).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7-41).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Hamelink, C. J. (1993). Globalism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 Nordenstreng, K. & Schiller, H. I. (eds.) 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1990s. Norwood, NJ: Ablex.
Hoskins, C. & Mirus, R. (1990). Television fiction made in USA. In Larsen, P. (ed.) Import/export: International flow of television fiction. Paris: UNESCO.
Katz, E., Blum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P. 19-32.
Kazarian, S. S & Evans, D. R. (2001). Health Psychology and culture: Embracing the 21st century. In S. S. Kazarian & D. R. Evans (eds), Handbook of cultural health psychology. San Diego, CA: Elsevier.
Krugman, H.E. (1965). The impact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Learning without involvemen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9, 249-256.
Liebes, T. & Katz, E. (1990). The export of meaning : Cross-cultural reading of Dalla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9, Neither here nor there: Why Dallas failed in Japan.
Lipsitz, G. (1990). Time passages -- collective memory and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ull, J. (1995).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global approach.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Nordenstreng, K. & Schiller, H. I. (1979).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Changing perspectives—Introduction. In Nordenstreng, K. & Schiller, H. I. (ed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orwood, NJ: Ablex.
Oliveira, O. S. (1991). Mass media,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in Brazil: The heritage of dependency. In Sussman, G. & Lent, J. A. (eds.) Transnational communications. Newbury, CA: Sage.
Palmgreen, P., Wenner, L. A. & Rosengren, K.E. (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Los Angeles: Wenner & P.
Press, A. (1995). Class and gender in the hegemonic process: Class differences in Women’s perceptions of television realism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elevision characters. In O. Boyd-Barrett & C. Newbold (Eds.), Approach to media: A reader (pp. 420-429). London: Arnold.
Read, W. H. (1976). America’s mass media merchants. Baltimore, M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oeh, I. (1989). Journalism as storytelling, coverage as narrative. The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33, 2, 162-168.
Root, R. L. Jr. (1987). The Rhetorics of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Greenwood.
Rose, B. G.. (1985). TV genres: A handbook and reference guide (ed.).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Rowland, R. C. (1987). On limiting the narrative paradigm.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56: 39-54.
Schement, J. R., Gonzalez, I. N., Lum, P. & Velencia, R. (1984).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television program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2, 163-182.
Signorielli, N., & Morgan, M. (Ed.) (1990). Cultivation analysis: New directions in media effects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Sreberny-Mohammadi, A. (1991).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Curran, J. & Gurevitch, M.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Tunstall, J. (1977). The media are Americ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Varis, T. (1984).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television program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 Winter, pp.143-52.
Wallace, C. & Kovacheva, S. (1996). Youth cultures and consump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Youth & society, 28, 2, 189-214.
Ward, S., Klees, D. M. & Wackman, D. B. (1990). Consumer socialization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of post-1980 studi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work.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7, 798-803.
Wells, A. (1972). Picture-tube imperialism? The impact of U.S. television on Latin America. New York: Orbis Books.

網路資料部分

《HERO》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kimura_t/hero/default.htm
《一公升的眼淚》官方網站,網址 http://www.jettv.com.tw/web/drama/tears/
《大和拜金女》官方網站,網址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gmoney/default.htm
《夫婦》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fu_fu/
《父女變變變》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f-d/
《交響情人夢》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nodame/
《東大特訓班》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dragon_z/
《派遣女王》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haken/
《嫁到什麼鬼地方》官方網站,網址 http://japan.videoland.com.tw/channel/erai_t/
Rita(2001):〈愛情•工作•偶像劇〉,網址http://sex.ncu.edu.tw/course/romanticlove/assignment/rita_chinese.htm
日本偶像劇場,網址 http://dorama.info/
平兒(2007年12月21日):〈看日劇,學編劇〉,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abc9539mimi/article?mid=2634&sc=1
批踢踢實業坊日劇板,網址 http://www.ptt.cc/man/Japandrama/index.html
林采韻(2007年7月21日):〈日劇「交響情人夢」 炒熱古典樂淡季〉,《時報資訊》,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721/57/hlb5.html
胡采蘋(2002年3月13日):〈流星花園經濟學〉,《中時電子報》,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2002/03/13/entertain/ctnews/3120186.html
唐津世(2005年12月30日):〈『Dragon櫻』促使東大報考人氣上昇?!〉,《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網址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yoko-133.asp
徐兆澤(2002):日劇特色的剖析,網址http://myweb.ncku.edu.tw/~newsclub/NCKUnews/309_2.htm
許�﹞�(2007年3月15日):〈解讀偶像劇中的愛情文本公式〉,《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1期,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09.htm
陳志成(2005年4月15日):〈從社會學觀點論日劇對台灣流行文化之影響〉,網址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10.htm.
曾玉(2005年7月7日):〈韓國編劇解密"韓流":我們總是邊拍 邊寫 邊播〉,《新聞晨報》,網址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4/07/content_2797347.htm
童清峰(2001):〈韓「流」橫掃台灣島〉,網址 http://www.viewcn.com
新京報(2006年3月27日):〈《白色巨塔》熱播反響大 訪該片企劃人和田行〉,網址 http://yule.sohu.com/20060327/n242485692.shtml
趙庭輝(2007年4月2日):〈解讀偶像劇〉,《媒體識讀e報報》,第22期,網址 http://www.tvcr.org.tw/viewthread.php?tid=227&sid=nmOj9OJm
聯合報(2008年2月27日):〈一集202萬 木村拓哉飆薪高〉,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227/2/u8j8.html

媒體視聽文獻

八木康夫(製作人)( 2004年10月10日),《夫婦》(日文原名:夫婦),東京:東京放送TBS。
石原隆,和田行(製作人)( 2001年1月8日),《HERO》(日文原名:HERO),東京:富士電視CX。
那須田淳,津留正明(製作人)( 2007年7月1日),《父女變變變》(日文原名:ееシуЗфソ7日間),東京:東京放送TBS。
岩田祐二(製作人)( 2000年10月9日),《大和拜金女》(日文原名:ビネシスザウア),東京:富士電視CX。
若松央樹,清水一幸(製作人)( 2006年10月16日),《交響情人夢》(日文原名:ソクバロ⑦Уみжя),東京:富士電視CX。
桑田潔(製作人)( 2007年1月11日),《嫁到什麼鬼地方》(日文原名:リьゆシアボズ嫁ゆザウネゲギ!),東京:朝日電視EX
貸川聰子(製作人)( 2005年10月11日),《一公升的眼淚》(日文原名:1эЧЬюソ��),東京:富士電視CX。
遠田孝一(製作人)( 2005年7月8日),《東大特訓班》(日文原名:Эьヶ⑦�Q),東京:東京放送TBS。
櫨山裕子,�X山雅博(製作人)( 2007年1月10日),《派遣女王》(日文原名:гン⑦ソ品格),東京:日本電視NTV。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