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製造「原」聲:台灣山地歌曲的政治、經濟與美學再現(1930-1979)
作者:黃國超
作者(外文):Kuo-ChaoHu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呂興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原住民文學通俗歌曲文化工業文化霸權大眾文化山地歌再現aboriginal peopleaboriginal literaturepop musicculture industrycultural hegemonypop cultureShan-Di songsrepres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5
「山地歌曲」是當代原住民族社會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及庶民文學現象,它具有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多元混雜和共同享受的特性,是原住民族文化最活躍的力量和酵母。長期在原住民部落待過的人都知道,山地通俗歌曲幾乎無所不在,從村里長的廣播、雜貨店、菜車、麵攤、鄉運動會、學校表演,或婚禮、祭典儀式,甚至是投10元讓你點唱一首的夜市小吃攤,它的滲透性與普遍性使它成為山地社會各階層成員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山地歌曲的研究有助於瞭解當代社會與原住民個人的相互關係,以及有利於探討當代社會變遷與現代化的問題,它的產製不僅涉及台灣社會象徵性權力的運作,更脫離不了多元族群間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複雜歷史,在不同階段的經濟與政治背景下,山地歌曲從而衍生出不同的美學型態與樣貌。一部原住民近代歌謠史,正是一頁原住民近代生活史,音樂社會史,因而可以是瞭解原住民社會及歷史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直到目前為止,台灣「山地歌曲」相關的研究至今仍然相當有限,呈現出一種低度開發的狀態。
本文的研究動機,起源於對當前原住民族文學研究過度中於「文字化」、「菁英化」的反省,這種學院派-菁英文學推崇的秀異作品,不僅在人口上是少數,放到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場域裡,和大眾的文學經驗又是那樣格格不入。它忽略了與作家相同或不同時代裡,其他用「非文字」方式感知、描述這個生活世界的庶民觀點,以及族群屬性複雜多元、社經地位各異的普羅大眾的底層人民如何能夠為自己說話?
在確定以「非菁英」或者所謂的「庶民」文本為探討基點後,本文研究以「山地歌曲」做為出發,希望透過通俗山地歌曲來釐清庶民主體的言說。因此本文耗費數年時間沿著唱片生產的軌跡,蒐集了1930年至1979年左右的黑膠唱片,卻發現「山地歌曲」的生產系譜,涉及到夾縫中族群建構的複雜歷史。這裡面涉及文化工業的運作,也涉及到不同殖民意識型態、文化爭霸與國家廣電、文藝政策與音樂認同等等盤根錯結的問題。因此我按照市場上的出版現象,一方面蒐集日語、台語、國語及原住民語的山地歌黑膠唱片,並考據不同殖民者的意識型態、文藝、廣電政策及政府相關出版法規禁令,佐以文獻收集、理論閱讀及田野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將不同語言型態的「山地歌曲」,聚焦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與美學再現的互動架構中,探索台灣山地歌曲發展的宏觀面貌。
我將「山地歌曲」的產製視為一個動態的族群權力鬥爭場域,試圖解釋:台灣山地通俗音樂的語言政治、市場生產機制、以及美學符號再現的社會意義。它如何透過承載著特殊歷史文化與記憶的特質,使其成為台灣住民辨識彼我的表徵物,如何在「結構」、「行動者」與「文化」三者之間時而主體、時而客體的複雜演現。
在本文中我將台灣山地歌曲的歷史發展,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30-1945年,國、台語唱片在海峽兩岸的萌芽;第二階段是從1946-1960年代,這是國語音樂工業來台,台語唱片復甦重建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1961-1979年左右,這是台語唱片發達、國語唱片工業本土化的時期,最後國語進而取代台語唱片地位的時期。
在前述的歷史縱深架構中,在各個分期的共時面上,筆者聚焦於政治、經濟、美學再現三個主題的解析:(一)政治的部分:即國家機器對通俗音樂的意識型態(語言、國族政治)、法規禁令、黨國廣電媒體等文化爭霸過程,以及被殖民者「抵中心」的能動性(agency)實踐;(二)經濟部分:主要探討「山地歌曲」的文化工業製作、不同傳播媒介間的競爭,對於山地歌曲與歌星造成?麼樣的生態變化?各階段重要的生產與發行者為何;(三)美學的部分:我將焦點放在山地歌曲符碼意義的產製、(跨媒際)交換與再現的符號資本與象徵暴力,並耙梳山地歌曲發展過程的幾種重要類型,解釋其美學技巧以及重要創作者的風格成績。
研究結果發現,國家透過「非鎮壓型」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有系統的介入教育、家庭、文化、大眾傳播,來進行殖民意識型態的教化與規訓,並以壓制型國家機器為威嚇,國家建構出語言位階、並以廣電法令的箝制手段意圖建構公眾品味,不過國家機器的權力矛盾導致政策施行的打折,在民間大眾消費的難以捉摸下,文化生產是處於動態協商的。其次,我們發現文化工業是國家社會控制的一環;主流市場的國、台語山地歌曲多以電影、電視插曲為主,但由於漢人社群缺乏必要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去解讀原住民藝術的符碼(code),因此國、台語山地歌簡化了原住民各族音樂風格的差異,而將山地歌曲同質化、東方化了;山地歌曲與原住民觀光的結合,自我再製了漢人對原住民能歌善舞的刻板印象。在美學上,1965年以前國、台語山地歌以取樣原住民旋律填詞為主,1965年以後逐漸走向漢原雙語並置的混生型態,但呈現出標準化與偽個性化的特徵;原語山地歌唱片初期保有即興風格、曲式多元,自1967年邁入雙雄競爭及受到國際觀光活動的影響,山地唱片逐漸走向阿美化、舞曲化的「類型化」生產。整體而言,原語山地歌的美學變遷大致朝向原型性、符號性、複合性、樂器與編曲方向發展,不過基於現今音樂市場中的接受度,因此,當前山地歌曲多半仍以漢語混雜母語(或naruwan等聲詞)的型態為大宗。
Shan-Di music (mountain folk music) is an important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 manifestation of plebeian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social life. Deemed to be the source of power and liveliness in the aboriginal culture, it encapsulates the dynamics of active mass participation, multicultural fusion, and the mass sharing of content. People who have spen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ime in the aboriginal tribes know for a fact that mountain popular music is omnipresent, frequently heard over the PA system from the office of the village head, grocery stores, vegetable vending carts, noodle vendors, district track-and-field events, and school performances. It also radiates its presence in wedding ceremonies and rites of worship, and even includes the night market’s snack vendors with their coin-operated karaoke machines. The mountain society remains porous to the infiltration of mountain folk music, an essential element that overcome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pervades the daily life of all members. A study of mountain folk music is conducive to understanding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aboriginal individuals, providing an insight into issue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hange and modernisation. Its production not only reflects symbolic power at work in the Taiwanese society, but also embodies the complex multi-ethnic history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other words, mountain folk music mutates in response to the evolv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limate, thereby exhibiting very diverse aesthetic characters. A chronological account of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songs simultaneously displays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life. For this reason, studying the social history of music is one of the more efficacious ways of acquiring a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aboriginal society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However, to date, the amount and scope of research related to Shan-Di songs in Taiwan has remained limited and underdeveloped.
This research was first inspired by an observation that the current studies in aboriginal literature are excessively obsessed with a text-centred analysis of elitist literatur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ritically-acclaimed aboriginal literary works that the academic-elitist school examines and admires are exceptions, representing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ose works frequently do not conform to the day-to-day aboriginal life experience, and frequently fall outside of the context of the general public’s literary encounters. The text-centred analysis overlooks the plebeian perspective, leaving out the fact that the commoners, contemporary or in the past, have always employed other non-text-based ways of perceiving and describing their li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 issue that requires attention, and which I wish to explore, is this: how do the people from the lower class of a society that is inherently multi-ethnic and socio-economically stratified make their voice heard?
In this research, I have adopted a non-elitist approach, using the so-called “plebeian text” to form the backdrop of my study. I chose to start with the Shan-Di folksongs. A study on mountain popular music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he commoner-people-centred theories and contentions. Several years’ effort went to tracking down the chronology of record production from approximately 1930 to 1970 and collecting vinyl records released over the period. In the process,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the pedigree of mountain popular music production incorporated the complex history of nation building for ethnic groups on the brink of cultural survival. The topic involved an intermingling cascade of issues reticulating under the facade: the operation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different colonising ideologies, cultures’ strife for supremacy over another, the state’s policy on media and culture, and musical identity. Hence, on the one hand, I followed the record release pattern on the market and tracked down the Japanese Hoklo, Mandarin, and aboriginal language mountain music vinyl records; on the other, I documented, under the reigns of different colonisers, their ideological discrepancies, cultural and media policies, and publications-related regulations. Combined with a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studies and in-depth interview, I place the multi-language “Shan-Di songs” in the interactiv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thus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horiz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i songs in Taiwan.
In this dissertation, I assum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Shan-Di songs is a dynamic contact zone where ethnic powers clash and strive for predominance. I seek to explain, in the domain of mountain popular music, its politics in the language, market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the social meaning of its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The research expounds how the mountain popular music, as a medium that carries history, culture, and memory unique to each aboriginal group, serves as an insignia to distinguish membership in one aboriginal group from another. The convoluted course of evolution, during which the mountain folk music a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in the entangled relation of “structure,” “actor,” and “culture,” is also explored.
In the main chapters of this dissertation, I divid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Shan-Di songs into three chronological stages: the first stage covers from 1930 to 1945, marking the nascent period when Mandarin and Hoklo records emerged on either side of Taiwan Strait. The second stage, stretching from 1945 to 1960, is characterised by two events: the Mandarin music industry migrated to Taiwan, while Hoklo music record production recovered strength and reconstructed the industry. The third stage takes account of events from 1960 to 1979, a period when the Hoklo music industry flourished and the Mandarin music became localised; the Mandarin music gradually attained supremacy over the Hoklo music and emulated its record sales also during this period.
This research is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these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aforementioned macro-historical structure. The author focuses attention on three dimensions: politics, economy,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1) In the dimension of politics, I review the state apparatus’ assertion of control over pop music via ideological control (language, national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restrictions, and the state-owned television and broadcasting media, all of which strived for cultural supremacy over one another. The decentred agency of the colonised is also discussed. 2) In the dimension of economy, I inquire into the production of Shan-Di songs in the culture industr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of media vying for predominance, and the consequential effects these processes had upon the Shan-Di songs and professional musical artists. The major producer and music publishers over different stages are introduced. 3) In the dimension of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my primary focus centers on the creation of meaningful codes in the Shan-Di songs, as well as the symbolic capital and symbolic violence embedded in the inter-media exchange and presentation. I also elucidate several important genres of Shan-Di songs as they develop, explaining their aesthetic techniques, and the styl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prominent artists.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state unleashed ideological colonisation by systematic interposition of a non-coerciv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unto education, family, culture, and mass media on one hand, and by assertion of a coercive state apparatus as a potential threa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the state intentionally instilled a hierarchy of languages, using the Television and Broadcasting Act to manage and manipulate the general public’s preference for content. Nevertheless, the power clashes within the state apparatus frequently imped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conceding to the capricious taste of the general consumer, was set on perpetually dynamic bargaining. Secondly, we find that the cultural industry w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tate’s social control programme. The Mandarin and Hoklo language mountain folk music that had developed a presence in the mainstream market was mostly available in the form of theme songs for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drama series. But since the Han majority did not possess the necessary cultural capital to decipher the codes embedded in aboriginal art, the Mandarin and Hoklo mountain folk music obscured the musical idiosyncracies peculiar to each aboriginal group. The mountain folk music was thus homogenised and orientalised. In addition, the integration of mountain folk music to aboriginal tourism replicated the Han stereotype by presenting a very narrow view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s exceptional competency in singing and dancing. Aesthetically, the Mandarin and Hoklo language mountain folk music that was composed prior to 1965 comprised a sampling of aboriginal melodies with replaced lyrics. After 1965, the music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multilingual synthesis of Han-aboriginal linguistic elements, yet standardisation and pseudo-individualisation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Shan-Di songs of this period. The aboriginal language music records had initially retained their impromptu nature and multifarious musical styles until 1967, when Mandarin and Hoklo music vied for predom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flourished. Since then, Shan-Di music, susceptible to these exogenous influences, became typifi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Amis style and dance beats. The aesthetics of the aboriginal language Shan-Di songs transformed generally in terms of its archetype, symbolisation, fu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arrangements. However, as the receptiveness of the record market is still a realistic concern, the current Shan-Di music remains comprised mostly of the Han language mixed with aboriginal languages ( or vocables such as naruwan), a synthesis of several languages.
一、中文書籍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2002年)。
小野,《想要彈同調》(台北:皇冠,1992年)。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1985年)。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國立台大圖書館,2007年)。new window
王明珂,《華夏邊緣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年)。new window
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生智文化,2005年)。
孔文吉,《讓我的同胞知道》(台中:晨星,1993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6年)。
瓦歷斯?諾幹,《永遠的部落》(台中:晨星,1990年)。
瓦歷斯?諾幹,《番刀出鞘》(板橋:稻香,1992年)。
加藤邦彥,《一視同仁果》(東京:勁草書房,1979年)。
永岡涼風,《親愛台灣》(台北:實業時代社台灣通信部,1927年),頁382-383。
白茲?牟固那那,《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台北:女書文化,2003年)。
江冠明,《台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現代後山創作音樂調查計畫》(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new window
米果,《台灣寶貝:雞蛋冰,洗髮粉,養樂多媽媽及那些閃閃發亮的往事》(板橋市:雅宴文化創意,2007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印刻,2002年)。
伍湘芝,《李天民:舞蹈荒原的墾拓者》(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
伊能嘉矩,《理蕃誌稿》第一、二編(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18年)。
何貽謀,《台灣電視風雲錄》(台北:台灣商務,2002年)。
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出版,2003年)。new window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2003年)。
呂秀蓮,《台灣的歌》(錄音帶),(台北:大草原文教出版,1995年)。
利格拉樂?阿女烏,《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星,1996年)。
利格拉樂?阿女烏,《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1997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new window
李志薔,《電視電影?偶像劇》(台北:遠足,2004年)。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圖書,1997年)。new window
李亦園等,《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83年)。
李天民,《台灣傳統舞蹈》(台北:藝術館,2001年)。
沈冬,《黃友棣:不能遺忘的杜鵑花》(台北:時報,2002年)。
邱瑗,《李泰祥:美麗的錯誤》(台北:時報,2002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台灣商務,2006年)。new window
林娜玲、蘇量義,《回憶父親的歌三:愛寫歌的陸爺爺》(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年)。
林金泡,《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作者自印,1980年)。
林金泡,《台北市、高雄市山胞居民生活狀況調查研究》(作者自印,1983年)。
林富美,《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資訊,2006年)。new window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
林南,《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信來,《台灣阿美族民謠謠詞研究》(作者自印,1982年)。
林央敏,《寶島歌王葉啟田人生實錄》(台北:前衛,2002年2月)。
林雙不,《小喇叭手》(台北:前衛,1986年)。
吳玲宜,《郭芝苑:野地的紅薔薇》(台北:時報,2002年)。
吳國禎,《吟唱台灣史》(台北:台灣北社,2003年)。
吳明義,《娜魯灣之歌:阿美歌謠選粹120》(台東:交通部東海岸管理處,1993年12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new window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94年)。
洪田浚,《台灣原住民籲天錄》(台北:臺原,1994年)。
迷走,《離開電影院之後》(台北:萬象,1998年)。
高棪,《中國民族舞蹈》(香港:海潮出版社,1960年)。
荊子馨(Leo T.S.Ching),《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2006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2年)。new window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2003年)。new window
胡德夫,《大武山的吶喊》(台北:國際特赦雜誌,1999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1989年)。
郭麗娟,《寶島歌聲》(台北:玉山社,2005年)。
柳翱(瓦歷斯?諾幹),《永遠的部落》(台中:晨星,1990年)。
莊永明,《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1994年)。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年)。new window
許梅貞主編,《葉俊麟先生紀念專輯》(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1年)。
許常惠等,《流行歌曲譚》(台北:中華日報社,1977年)。
許常惠,《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樂韻出版社,1987年)。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年)。new window
許曹德,《許曹德回憶錄:一個台灣人的成長史》(台北:前衛,1990年)。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a)。new window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b)。
孫大川,《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紀念歌謠》(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7年)。
陸揚,《大眾文化理論》(台北:揚智,2002年)。
翁嘉銘,《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翁嘉銘,《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1996年)。
梅田英春編,《黑澤隆朝東南音樂紀行》(東京:大空社,1997年)。
陳靜野,《李叔同學堂樂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黎,《小丑費畢的戀歌》(台北:圓神,1990年)。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new window
陳郁秀,《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陳郁秀、孫芝君,《張福興: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
陳江龍,《廣播在台灣發展史》(嘉義市:自費出版,2004年)。
陳銘誠等編,《台灣兵影故事》(台北:前衛,1997年)。
陳昭如,《歷史迷霧中的族群》(台北:前衛,1995)。
陳順馨、戴錦華選編,《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1994年a)。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1994年b)。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1993年)。new window
黃海星,《怎樣做一個成功的歌星》(永和:雲水出版社,1977年)。
黃逢昶,《台灣生熟番記事》,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黃美英,《台灣文化滄桑》(台北:自立晚報,1988年)。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1998年)。
湯蘭花,《優路那那,加油!湯蘭花挑戰自我的故事》(台北:商周,1999年)。
張琪,《張琪的美麗人生》(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張致遠編,《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專輯》(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2003年)。new window
張人傑,《台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台北:稻香,2006年)。
趙勇,《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法-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趙廣輝,《現代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文建會,1986年)。
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台北:印刻,2007年)。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社,1954年)。
殷寶寧,《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新店:左岸文化,2006年)。
葉龍彥,《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台北:博揚文化,2001年)。
葉龍彥,《台北西門町電影史1896-1997》(台北:文建會,1997年)。new window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
葉月瑜,《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台北:遠流,2000年9月)。new window
葉榮鐘,《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71年)。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台北:稻香,2000年)。new window
楊世範,《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唐山,2005年)。
駒?武,《植民地帝?日本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3月)。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局,1985年)。
蔡瑞月口述,蕭渥廷、謝韻雅、龐振愛訪談、記錄,《台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8年)。
蔡棟雄,《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台北縣:三重市公所,2007年)。
榎本泰子著,彭瑾譯,《樂人之都-上海:西洋音樂在近代中國的發軔》(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
鄧相揚,《霧重雲深-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族家庭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8年)。
劉國煒,《金曲憶當年:懷念的國語流行歌》(宜蘭市:華風文化,1999年2月)。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1997年)。
劉毓珠,《見與思:民藝歌謠與見聞隨想》(台北:中視出版,1988年)。
劉星,《中國流行歌曲源流》(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84年)。
鄭恆隆、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台北:玉山社,2002年)。
鍾肇政,《高山組曲-第二部戰火》(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1年)。
鍾肇政,《望春風》(台北:前衛,1986.10)。
謝艾潔,《鄧雨賢音樂與我》(板橋市: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謝世忠,《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new window
謝高橋,《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91年)。
簡上仁,《台灣音樂之旅》(台北:自立晚報,1988年)。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年)。
盧梅芬,《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盧佳君,《張福興:情繫福爾摩莎》(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聶甫斯基,白嗣宏、李福清、浦忠成譯,《台灣鄒族語典》(台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堂,1997年)。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板橋市:稻香,1998年)。
Anderson,Benedict(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起源散佈》(台北:時報,1999年)。
Attali ,Jacques(賈克?阿達利)著,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Bennett,Andy著,孫憶南譯,《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2004年)。
Crespy,Herve(艾佛.凱斯比)著,黃敏次譯,《樂玩樂酷就是雷鬼》(台北:音樂向上,2007年)。
de Certeau, Michel.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Frith,Simon(賽門?佛瑞茲)著,彭倩文譯,《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Fiske.John(約翰?菲克斯)著,陳正國譯,《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Fanon,Frantz(弗朗茲?法農)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
Francis Fukuyama(弗朗西斯?福山)著,劉榜離等譯,《大分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
Francis Fukuyama(弗朗西斯?福山)著,李宛蓉譯,《信任-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台北:立緒,2004年4月)。
Gates,Hill,Chinese Working Class Lives:Getting by in Taiwa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Hobsbawn.Eric(霍布斯邦)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年)。
Isaacs,R.Harold著,鄧伯宸譯,《族群》(新店市:立緒文化,2004年)。
Jones, Andrew F.(安德魯?瓊斯)著,宋偉航譯,《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台北:台灣商務,2004年)。
Karlra, S.Virinder,Kaur Raminder, Hutnyk John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韋伯文化,2008年),頁72。
Lewis,Jeff著,邱誌勇、許夢芸譯,《細說文化研究基礎》(永和:韋伯文化,2008年)。
Ryan.B (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The corporate from of capitalist culture production. 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Storey,John(約翰?史都瑞)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1年5月)。
Storey,John(約翰?史都瑞)著,李根芳等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5年8月)。
Swartz,David,(戴維?斯沃茨)著,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Vogel ,Harold L.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Young, Robert J. C,周素鳳, 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台北:巨流,2006年)。

二、碩博士論文

于靜文,《歌與時代:台灣訊息歌曲之研究》(台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論,1995年)。
中村平,《國家意識的誕生:泰雅人的日治殖民經驗與當代歷史追憶》(台北:台大人類所碩論,2000年)。
王前龍,《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含之分析》(台北:台灣師大教育系博論,2001年)。
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台北:台大歷史所碩論,1997年)。
杜文靖,《台灣歌謠歌詞呈顯的台灣意識》(台北:世新大學社發所碩論,1999年)。
林碧茵,《凝視/策反的語言:台灣的語言國族化角力戰》(台中:東海大學社會所碩論,2005年6月)。
徐世怡,《烏來觀光旅遊空間的社會分析》(台北:台大土木工程學所碩論,1988年)。
胡曉俠,《日據時期理蕃事業下的原住民集團移住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建築所碩論,1996年)。
張容瑛,《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創作系統與空間》(台北:台北大學都市計畫所博論,2001年)。
溫浩邦,《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台北:台大人類所碩論,1996年)。
郭錦慧,《「美麗新世界」:論日治時期運行於原住民部落中的規訓權力》(台北:台大社會所碩論,1998年)。
吳國禎,《論台語歌曲反殖民的精神》(沙鹿: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
周世文《國軍一九五○年後音樂發展史概述》(台北:東吳大學音樂系在職碩士班碩論,2005年)。
周智芬,《解讀偶像崇拜的社會現象:以小虎隊為例》(台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播電視組學士論文,1994年)。
許瀛方,《台灣日治至戒嚴時期愛國歌曲之國家認同意識研究(1895-198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論,2001年)。new window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台北:台大歷史所碩論,1998年)。
黃裕元,《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中壢:中央大學歷史所碩論,2000年)。
管中祥,《全球資本下地方文化的衰退與再生產-以新店地區有線電視地方頻道為例》(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2002年)。new window
楊世範,《排灣族城鄉遷移者傳統文化與社會組織之持續與轉變:以平和村台灣北部移民群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所碩論,2007.12)。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北:台大歷史所博論,2003年7月)。
廖純瑩,《移植與內化:五、六0年代台語歌翻唱歌曲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2007年)。
廖文生,《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變遷之探討》(台北:台灣大學社會所碩論,1984年)。
劉紹華,《去殖民與主體重建:以原住民三份文化刊物為例探討歷史再現中的權力問題》(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碩論,1994.07)。
羅於陵,《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與再界定》(台北:台大城鄉所碩論,1991年6月)。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博論,2007年)。new window
鶴田純,《1950、60年代「日本曲」台語歌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論,2008.06)。
Loh, I-To (駱維道)《Tribal Music of Taiwa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mi and Puyuma Styles.》(PhD di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s,1982年)。

三、專書論文

中村平,〈國民教育、戰爭動員與殖民記憶:日治晚期泰雅人的國家意識〉,《田野詮釋與新生代人類學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0年),頁1-34。
文崇一,〈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89年),頁96-120。
王銘銘,〈歷史、人情與互惠:閩南兩村互助與福利的民間模式〉,《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6年),頁61-107。
王振寰,〈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解構黨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年),頁75-128。new window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台北:印刻,2003年),頁127-151。
李天鐸、簡文欣,〈跨國傳播集團擴張下的華語流行音樂市場〉,《90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頁63-80。
李金銓,〈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解構黨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年),頁519-553。
李嘉,〈我的字體(1960年代中期之前):李嘉訪談錄〉,謝潛整理,見《台語片時代(一)》,(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頁164-170。
李修鑑,〈嘔心瀝血為台灣歌謠正「音」〉,《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1995年),頁7-10。
李麗玲,〈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來源: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le-leng/sek-su/sek-su.htm)
李道明,〈由活動影像看鄒族〉,《HUPA?HOSA?KUBA:鄒族的生活世界》展覽特刊(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1995年),頁34-39。
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2002.05),頁297-332。new window
何東洪、張釗維,〈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2000年),頁149-224。new window
金耀基,〈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研院,1980年)。
松永正義,〈第二章「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若林正丈編《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1988年),頁99-200。
林忠正、林鶴玲,〈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年),頁101-160。new window
林道生,〈台灣阿美族民謠百年的流變—從馬關條約至今(1895-1995)以十首阿美族民謠為例〉,《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年),頁223-239。
林季平,〈第三章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2006年),頁66-99。
林二,〈台灣通俗歌曲〉,《音樂台灣一百年》(台北:白鷺鷥基金會,1997年),頁408-409。
吳密察,〈有趣的「世相史」〉,《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頁4-5。
吳叡人,〈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頁v-xxv。
吳心柳,〈國語歌曲在大陸流行的意義〉,《音樂與音響》79期(1980年),頁35-84。
尾崎秀樹,〈戰時的台灣文學〉,《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浦忠成,〈原住民文學發展的幾回轉折:由日據時期以迄現在的觀察〉,《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評論選集(上)》(台北:印刻,2003年),頁95-126。new window
高英傑,〈杜鵑山的回憶〉,收錄於浦忠成著,《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台北;文建會,2006年),頁174-178。
莫那能,〈被射倒的紅蕃〉,《七0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1994 年),頁73-87。
孫大川,〈一個新的族群空間的建構:台灣泛原住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1997年),頁157-168。
孫大川,〈遲我十年:Lifok阿美族的讀書人、民間學者與文化的傳承者〉,《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00年,c)。
孫大川,〈默想法農〉,《黑色吶喊:法農肖像》(台北:心靈工坊,2008年),頁3-7。
孫大川,〈編序:台灣原住民文學創世紀〉,《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台北:印刻,2003年),頁7-13。
孫歌,〈前言〉,《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
vii-xxxii.
胡台麗,〈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年),頁279-325。
許木柱,〈少數與多數之間:重視都市山胞的存在問題〉,《1985台灣文化批判》(高雄:敦理,1986年),頁157-162。
許木柱,〈第十二章弱勢族群問題〉,《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1991年),頁399-428。
許常惠,〈許序〉,簡上仁著《台灣民謠》(台北:眾文圖書,1992年),頁8-10。
葉啟政,〈第二章當前台灣社會問題的剖析〉,《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1991年),頁21-86。
葉俊麟,〈七十大壽感言〉,許梅貞主編,《葉俊麟先生紀念專輯》(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1年),頁57-58。
陳茂泰,〈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86年),頁333-370。new window
陳芳明,〈膚色可以漂白嗎?〉,《黑皮膚,白面具》序二(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頁12-18。
陳音頤,〈原始主義、帝國、個人之教義—D.H.勞倫斯描述美國西南部印地安人的遊記〉,《中外文學》總339期(2000年),頁158-187。new window
陳紹馨,〈新學藝在台灣的傳播與發展〉,《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年),頁487-494。new window
陳映真,〈莫那能:台灣內部的植民地詩人〉,《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1989年),頁169-192。
黃美英,〈從部落到都市〉,李亦園編《1985台灣文化批判》(高雄:敦理,1986年),頁170-177。
黃美英,〈台灣土著移民的都市適應與人權現況〉,《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大佳,1987年),頁217-278。
黃美英,〈我舞影零亂:扭曲的烏來山地歌舞〉,《台灣文化滄桑》(台北:自立晚報,1988年),頁125-135。
黃美英、劉斌雄,〈國立蘭嶼生態與雅美文化研究中心〉,《雅美族及雅美文化的維護與發展》,1989年3月。new window
黃美英,〈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原住民文化會
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4年),頁201-234。
黃光國,〈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1992年)。new window
黃應貴,〈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86年a),頁163-178。new window
黃應貴,〈東埔社土地制度之演變:一個台灣中部布農族聚落的研究〉,《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86年b),頁371-420。new window
程宗明,〈電視政策對制度形塑的回顧與前瞻:四十年的荒原,曠野中的呼聲〉,《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專題論文集》(台北:政大傳播學院,2002年),頁303-350。
張炎憲,〈生活變遷史的重現〉,《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頁2-3。
張茂桂,〈開發國家公園內原住民族文化的維護與發展〉,《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之期末報告:雅美族及雅美文化的維護與發展》,1989年。
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年),頁233-278。new window
蔡政良、黃宣衛,〈阿美族的都市生活與社會文化的持續變遷:文獻資料的初步整理與展望〉,《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8年),頁273-306new window
蔡英文,〈導讀〉,葛爾納(E.Gellner)著,李金梅譯,《國族主義》(台北:聯經,2000年),頁i-viii。
詹秀美,〈第七篇細說環山舊事〉,《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專輯》(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7年),頁48-53。
鄭德仁,〈上海-中國流行音樂的搖籃〉,《上海老歌名典》(台北:遠景,2002年),頁394-404。
謝世忠,〈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論述:三種界定台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7年),頁205-234。new window
謝世忠,〈「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原住民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頁115-131。new window
蘇蘅,〈語言(國/方)政策型態〉,《解構黨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年),頁217-278。new window
魏斐德,〈給娛樂發執照:中國國民黨對上海的管制〉,《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躍昇文化,2001年),頁251-290。
魏貽君,〈找尋認同的戰鬥位置:以瓦歷斯?諾幹的故事為例〉,《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台北:印刻,2003年),頁97-148。
魏貽君,〈從埋伏坪出發:專訪瓦歷斯?尤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1994年),頁206-235。
Frith,Simon(賽門?佛瑞茲),蔡佩君、張志宇譯,〈第二章通俗音樂工業〉,《劍橋大學搖滾與音樂讀本》(台北:商周,2005年),頁49-68。
Memmi,Albert(敏米),魏元良譯,〈殖民者與受殖者〉,《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28。
Niranjana,Tejaswini(尼南賈娜),袁偉譯,〈為翻譯定位〉,《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109-186。
Spurr,David(大衛?斯普爾),廖瀚譯,〈帝國的修辭:在新聞、遊記和帝國行政中的殖民話語〉,《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頁232-246。
Yuval-Davis,Nira(依瓦-戴維斯),秦立彥譯,〈性別和民族的理論〉,《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頁1-40。
Woodward, Kathryn等著,〈同一與差異的概念〉,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頁11-88。

四、期刊論文

亦咸,〈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7卷10期(1991.08),頁95-98。
江文瑜,〈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25卷2期(1996.07),頁60-81。new window
江文瑜、邱貴芬,〈查某儂嘛要抓狂:當代台語流行女歌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詮釋與批判〉,《中外文學》26卷2期(1997.07),頁23-48。new window
竹內治,〈台灣在來演劇〉,《文藝台灣》5 卷1 期(1942年),頁72-74。
因是非,〈什麼是台灣民謠:談音樂發展的路向問題〉,《台灣文藝》總86期,(1984.01),頁156。
李道明,〈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雙月刊》12卷3期,(1994.05),頁55-64。
李道明,〈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雙月刊》13卷1期,(1995.01/02),頁28-43。
李伯樺,〈灌製唱片和音樂帶的過程及其成本〉,《幼獅文藝》57卷3期(1983.03),頁11-16。
余敏玲,〈從高歌到低唱:蘇聯群眾歌曲在中國〉,《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53期(2006年),頁149-191。new window
何基明等,〈鐘響五十年:從《莎鴦之鐘》談影像中的原住民〉座談紀錄,田玉文整理,《電影欣賞》12卷3期(1994.05),頁15-22。
呂訴上,〈台灣流行歌曲的發祥地〉,《台北文物》2卷4期(1954.01),頁93-97。
林二,〈閩南語歌曲的演變〉,《益世雜誌》31期(1983.04),頁22-27。
林金泡,〈台灣北部地區的都市山胞〉,《中國論壇》12卷7期(1981年)。
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第119期(1995年),頁18-19。
吳榮順,〈傳統音樂的即興:以台灣原住民音樂為例〉,《藝術評論》第11期(2000年),頁51-62。new window
伊能嘉矩,〈台灣於土蕃分類及其現在通有開化發生度〉,《蕃情研究(第一號)》(明治31年8月16日),頁3-12。
邱貴芬,〈原住民女性的聲音:訪談阿女烏〉,《中外文學》26卷2期(1997年),頁130-145new window
周明傑,〈蔡美雲歌曲呈現出的社會意涵〉,《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6期(2004.11),頁65-91。
周倩漪,〈解讀流行音樂性別政治-以江蕙和陳淑樺為例〉,《中外文學》第290期(1996.07),頁32-59。new window
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文學概述〉,《文學台灣》第20期(1996年),頁193-195。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06),頁119-182。new window
高肖梅,〈台灣的天空:台灣廣播事業的發展與演變〉,《台灣文獻》53卷4期,(2002.12),頁226-230。new window
柯裕棻,〈電視的政治與論述:1960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學季刊》69期(2008.03),頁107-136。
孫大川,〈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10),頁195-227。new window
孫大川,〈搭蘆灣手記:我要為你歌唱〉,《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期(2000d.03),頁1。
許天賜,〈簡介烏來清流園歌舞團〉,《電視周刊》130期(1965.04.05),頁44-45。
陳奇祿,〈「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與台灣高山族研究〉,《台灣風物》24卷4期(1974年),頁9-24。
陳鄭港,〈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及其發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1、22期(2000.03),頁6-15。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台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台灣史研究》15卷2期(2008.06),頁9-133。new window
陳君玉,〈台灣歌謠的展望〉,《先發部隊》「創刊號」(1934.07),頁11-15。
陳君玉,〈日據時代台語流行歌概略〉,《台北文物》4卷2期(1955.08),頁22-30。
陳光興,〈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期(1996.01),頁73-131。new window
陳鄭港,〈台灣原住民族音樂文化及發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1/22期(2000.03),頁6-15。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唱片的興衰1945-1970〉,《台灣風物》54卷1期(2004.03),頁91-125。new window
黃貴潮,〈阿美族的現代歌謠〉,《山海文化雜誌雙月刊》21/22期(2000.03),頁71-80。
黃國隆,〈談三十多年來國內歌曲的產銷〉,《益世月刊》第31期(1983年),頁19-22。
傅仰止,〈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語言》23卷2期(1985.02)。new window
傅仰止,〈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資」機制〉,《台灣社會學》第9期(2005.06),頁163-203。new window
張曉春,〈台北市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11卷6期(上)(下),(1974年)。new window
張大春,〈敢有歌吟動地哀於無聲處聽驚雷—查禁歌曲值得大驚小怪之處〉,《聯合文學》7卷10期(1991.08),頁106-111。
張夢瑞,〈卑南「百利勝」─萬沙浪〉,《台灣光華雜誌》(2003.03),頁61-63。
張夢瑞,〈流行時空憶難忘─作曲家左宏元〉,《台灣光華雜誌》,(2006a.01),頁40。
張夢瑞,〈寫首好歌,快樂無窮─莊奴詞曲創作三千首〉,《台灣光華雜誌》(2006b.07),頁84。
楊克隆,〈台灣戰後反對運動歌曲的壓抑與重生〉,《台灣人文》2期(1998.07),頁66-70。
蔡懋棠,〈近三十五年來的台灣流行歌〉,《台灣風物》11卷5期(1960.05),頁62-63。new window
賴美鈴,〈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式日唱歌」與校歌〉,《台灣風物》57卷4期(2007.12),頁103-143。new window
蔣欣芳,〈初探中國音樂年(上)〉,《樂覽》第36期,(2002.06)。
毓文,〈新歌的創作要明白時代的課題〉,《先發部隊》「創刊號」(1934.07),頁15-18。
劉斌雄,〈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40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76.06),頁5-16。new window
譚石,〈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考察—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7卷10期(1991.08),頁72-80。
謝世忠,〈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第5期(1992.10),頁52-60。new window
顏綠芬,〈大中國主義下的台灣音樂創作〉,《當代》第233期(2007.04),頁24-33。
Frith,Simon(賽門?佛瑞茲),張釗維譯,〈邁向民眾音樂美學〉,《島嶼邊緣》第11期(1994.06),頁11-27。
Johnson,Marshall(江士林),丘延亮譯,〈將宰制「自然」化:從跨文化比較與歷史關照的角度論語言及其他建制的「國族」化〉,《台灣社會學季刊》第28期(1997.12),頁1-78。new window
Spivak,Gayatri,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第24卷6期(1995.11),頁94-123。new window

五、週刊與報紙

大方,〈封面人物:湯蘭花〉,《電視周刊》540期(1973.02.20),頁14。
不著撰人,〈社論:台灣人要歸那裡去〉,《民報》,1947.01.21,1版。
不著撰人,〈萬沙浪頭髮長,限下週剪妥當〉,《聯合報》,1973.04.06,7版。
不著撰人,〈編輯後記〉,《政經報》2卷6期(1946.7.25),24版。
不著撰人,社論〈台灣人要歸那裡去〉,《民報》,1947.01.21,1版。
史彤,〈台灣歌需要整理和改革〉,《聯合報》,1954.05.07-08,6版。
林茂生,〈如何建設台灣經濟〉,《民報》,1947.01.06。
洪德成,〈台灣流行歌的道德觀念〉,《聯合報》,1954.05.15。
張夢瑞,〈慎芝帶領歌壇功勞大〉,《聯合報》,1995.12.25,34版。
周添旺,〈也談台灣流行歌改革〉,《聯合報》,1954.05.19。
徐桂生,〈山胞歌星的故事〉,《經濟日報》,1969.02.22。
莊永明,〈從歌謠變遷看台灣社會的變化〉,《自立晚報》,1993.10.20。
黃星輝,〈赤的誘惑〉,《聯合報》,1982.12.29,9版。
黃北朗,〈華萱萱不寂寞的十七歲〉,《聯合報》,1973.10.30,8版。
黃北朗,〈華萱萱與王誠墜入情網〉,《聯合報》,1971.06.20,9版。
慎芝,〈每週一星:葉玲〉,《電視周刊》10期(1962.12.17),頁12。
慎芝,〈每週一星:鄭幼枝〉,《電視周刊》25期(1963.04.01),頁6。
慎芝,〈每週一星:阿美娜〉,《電視周刊》14期(1963.01.14),頁13。
慎芝,〈群星動態:阿美娜、憶萍赴泰港遠遊〉,《電視周刊》63期(1963.12.23),頁48-49。
慎芝,〈群星動態:葉玲回來了〉,《電視周刊》80期(1964.04.20),頁26。
蔣渭水,〈五個年中的我〉,《台灣民報》第67號,1925.08.26。
戴國煇,〈狂歡與幻想的雜奏:光復在台灣〉,《中國時報》,1991年12月10日,31版。
六、研討會論文

李筱峰,〈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台灣歌謠與台灣的政治和社會〉,(台北:台灣的文學與歷史學術會議論文,1997.05),頁1-28。new window
林清財、孫大川,〈韻律與脫序之間:卑南下賓朗社祭儀歌曲的建構〉,(花蓮:山海的文學世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國際研討會,2005.09.02-04)。new window
林瑛琪,〈日台混血女歌手-佐塚佐和子初步研究〉(台北:台灣史青年學者國際研討會,2008.03.23-25)。
林良哲,〈從愛國到愛情:〈鐘〉之符碼如何被建構〉,(宜蘭:莎韻之鐘殖民地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11.23-24)。
吳叡人,〈台灣原住民自治主義的意識型態根源:樂信?瓦旦[日野三郎,林瑞昌](1899-1954)與吾雍?雅達烏猶卡那[矢多一生,高一生](1908-1954)政治思想初探〉,(台北: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11.24-25)。
吳叡人,〈「台灣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的初步政治史重建〉(台北:紀念二二八事件60週年學術研討會,2007.02.26)。
黃國超,〈「客家」在泰雅眼中:鎮西堡泰雅人的客家意象與敘事〉(苗栗:2003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學術研討會,2003.12.13-14)。
陳俊斌,〈Haiyan(g)/海洋-試論當代台灣原住民音樂的文化綜攝〉,(花蓮:第四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多元族群觀點下的漢學研究論文集,2005年),頁16.1-16.19。
傅仰止,〈都市山胞研究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台北:變遷中都市的社會福利問題與發展學術研討會,1987.10)。new window
楊長鎮,〈土地與殖民:資源掠奪、生態變遷與土地所有制〉(台北:新世紀伙伴關係研討會,2000.09.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