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印順法師傳記書寫及其生命教育意涵
作者:李芝瑩
作者(外文):Lee, Chih-Y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彭雅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印順法師生命教育佛教傳記佛教傳播動畫傳記Monk Yin-shunLife educationbuddhist biographybuddhist communicationthe animated bi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8
由於印順法師為「比丘」身份,本研究認為其傳記的書寫屬於「僧傳」的內容,然其置身於當代的台灣,又大不同於西方的或是過去的中國、印度的佛教傳記書寫。因此,在第一章的研究動機、進路、對象及前人研究回顧後,本文在第二章先從宗教傳記的神聖性問題作一辨析,先釐清中、西方在宗教傳記上對於「神聖性」的探討,繼而分析及比較中國古典僧傳、西方聖徒傳與印度佛傳間在形式上或內容上的異同,在此大傳統之下,除了可見其個別的特色,更能對照出當代台灣僧傳書寫的特殊性。
  為呈現印順法師傳記書寫的風格及其生命教育的意涵,本文分別在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自傳、他傳、動畫傳記為三大論述主軸,分別呈現其關於生命教育的實踐、論述及影響。第三章分析印順法師的自傳文本《平凡的一生(重訂本)》,自傳不僅是在回顧發生在作者身上的相關事件,最重要的是,它是關於作者如何看待其生命經歷及人生價值的觀點。其對事件或記憶的撿擇、淡忘、加深、醜化、美化等動作,皆反映出其經歷所有事件後所焠煉出關於人生的生命觀及價值觀,也以此為自己作出自身的歷史定位,並繼續其人生。所以,真正發生的「事實」不在於「過去做了什麼」,而在於「當我敘說過去時的現在又是什麼」,而「讀者閱讀時的現在又是什麼」。正因為事實發生在書寫、敘說與閱讀的當時,生命交融的視域於焉產生。
而從印順法師自傳的分析中,其時間歷程及空間移動的書寫作為其自身對於一生生命歷程的展現,而其依佛法為核心的生命實踐,則與印順法師作為僧者的身份有著密切關係。我們可知作為一為僧侶,其生命觀與價值觀乃是依於佛法,從中建構出其對自身生命意義的看法,和對自他關係的行動。特別是本書的論述有其規則,在每一篇章的起段與末段是論述的主軸且往往首尾呼應,論述的內容又往往是以「佛教因緣觀」作為對「事件」和「經歷」的評述。而縱觀全書的起篇與末篇,作為其對於自己一生的評述,亦是立基於「因緣觀」。也由此突顯出印順法師作為僧者身份,在其建構其自身生命歷程的重要實踐依據即是「佛法」。
第四章探究印順法師他傳及其生命教育的論述。僧人與佛、法被視為三寶,自古至今即透過僧傳的書寫,藉以建構佛教的典範人格,並以此達到宣教輔教的目的。在當代僧人的他傳創作上,如何藉由語言及敘事策略,達到對佛教理想人格的塑造,並進一步探究以佛教理想人格為生命目標之下,其生命教育的歷程及次第,由此開展對佛教生命教育的論述。
因為宗教傳記的核心在「神聖性」,則關於具有神聖性的佛教「聖者」內涵為何?由此釐清才知所謂「凡聖之別」在那?又如何才能「由凡入聖」?以佛教的僧人傳記來看,既然是其關於自身實踐佛教教義而證入「聖道」的過程,則此一實踐過程即是其作為「僧者」的生命歷程,而探究此一「由凡入聖」的生命歷程,不僅是佛教教義的根本,也是建構當代生命教育的佛教論述之重要根據。因此,本章首要釐清佛教聖者概念,接著從修辭運用及敘事策略分論他傳塑造典範的特色,除檢視關於僧傳中對於神聖性的書寫與敘說方式,並由此建構以佛教聖者為典範的生命教育論述內涵。
第五章則藉由印順法師動畫傳記文本,探討如何透過當代傳播科技及媒介對佛教生命教育產生影響。由於影音傳播工具的進步,藉之呈現形塑佛教法身長存的意象,及讚揚佛教人物及教理的殊勝內涵。且因介面的易於接受和平實的美學風格,導正社會視聽並提升佛教接受度,得以對生命教育的普及化和大眾化產生重大影響,在這影響之下,佛教人物的典範精神得以永恆,並能達到宣揚教義以正社會風俗的目的。
第六章是結論,除了提出印順法師傳記書寫的特色外,並針對本研究在僧傳書寫、印順法師、生命教育及佛教傳播議題上的研究成果作歸納。也進一步提出本研究有關的限制問題,以期未來研究時得以改善。
In order to present Monk Yin-shun’s biographic writing style and discover the impli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from biographies,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 analysis of autobiography, biographies written by others and the animated biography. Based on the narrative analysi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life education of Buddhism further. The practice of life education is presented in the Monk Yin-shun’s autobiography writte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ause and condition which is the core Buddhist thought. The discourse of life education is studied in the Monk Yin-shun’s biographies written by others. By molding the pattern after Monk Yin-shun, it shows the goal of life education that is based on the ideal character of monks and Buddha. The animated biography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mass media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 It works to educate masses’s thought in life education and affect the social manners.
參考書目

一、專書著作

 (一)宗教研究類

印順法師,1992,《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1992,《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3,《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3,《華雨集第五冊》,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3,《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4,《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中)(下)》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中觀今論》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成佛之道》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佛在人間》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佛法概論》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0,《學佛三要》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2005,《平凡的一生》(重訂本)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主編,2005,《太虛大師全書》(電子版),台北:印順文教基金會。
于淩波,1993,《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大愛電視公司,2005,《印順導師傳動畫電影製程與脚本》台北:大愛衛星電視。
王景琳,1992,《中國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儒童校註,2006,《比丘尼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江燦騰,1995,《20世紀臺灣佛教發展經驗的綜合檢討》高雄: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
江燦騰,1996,《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江燦騰,2000,《臺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書局出版。new window
吳汝鈞,1997,《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商務。new window
吳海勇,2002,《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
吳焯,1994,《佛教東傳與中國佛教藝術》,台北:淑馨。
呂 澂,1987,《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台北:彙文堂出版社。
李玉珍,1989,《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李亦園,1998,《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出版社。new window
李桂玲,1996,《台港澳宗教概況》,北京:東方。
李富華,何梅,2003,《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
李鮮熙,1992,《寒山其人及其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2007,《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依 淳,2001,《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台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
邱敏捷,2000,《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台北:法界。new window
侯坤宏編著,2008,《印順法師年譜》,台北:國史館。
侯傳文,2002,《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文化出版社。
郝春文,1998,《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1978,《佛學研究方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
曹仕邦,1999,《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台北:法鼓文化出版。new window
郭朋,1992,《印順佛學思想研究》台北:正聞。
湯用彤著,1998,《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黃夏年編,1995,《印順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頁。
黃敬家,2008,《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楊惠南,1991,《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new window
劉成有,2008,《佛教現代化的探索-印順法師傳》,台中:太平慈光寺。
劉澤亮主編,2006,《佛教研究面面觀》北京:宗教文化。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潘煊,2002,《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台北:天下。
潘煊,2005,《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台北:天下。
鄭郁卿,1990,《高僧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盧蕙馨等主編,2003,《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圖書。
釋果燈,1992,《唐道宣《續高僧傳》批判思想初探》,台北:東初出版社。new window
釋恆清,1995,《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釋昭慧,1995,《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台北:東大。
釋星雲,1993,《心甘情願》,高雄:佛光。
釋星雲編著,1995,《佛教叢書(十).人間佛教》,高雄:佛光。
釋星雲編著,1997,《佛光學.人間佛教的經證》高雄:佛光。
釋聖嚴,1992,《東西南北》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1994,《心靈環保》台北:正中。
釋聖嚴,1997,《人間淨土》台北:法鼓。
釋聖嚴,1999,《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台北:法鼓文化。
釋德イ凡編撰,2008,《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台北:慈濟文化。
釋證嚴,1997,《靜思晨語》台北:慈濟文化。
闞正宗,2004,《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編)》,台北:大千。new window
闞正宗,2008,《台灣佛教史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龔 雋,2006,《禪史鈎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Po-Yao Tuen(田博堯),1995, A Modern Buddhist Monk-Reformer in China: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Yin-Shun,A 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

 (二)文學及其他研究類

王靖宇,2003,《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朱立元主編,200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李紀祥,2001,《時間.歷史.敘事》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李闡,1998,《漫畫美學》台北:群流。
沈清松,1994,《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出版。new window
胡亞敏,2001,《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
徐 岱,1992,《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高雄:復文。
郭丹,1999,《史傳文學:文與史交融的時代畫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1984,《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出版社。
彭雅玲,2001,《史通的歷史敘述理論》台北:文史哲。
楊正潤,1994,《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楊家駱,1988,《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增補中國史學名著第一、二、三集合編》第二十三冊,台北:世界書局。
劉 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紹唐等著,1985,《什麼是傳記文學》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new window
鄭尊仁,2003,《台灣當代傳記文學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new window
A. Maurois著,陳蒼多譯,1986,《傳記面面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David Herman(戴衛‧赫爾曼)著,馬海良譯,2002,《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E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Jill F. & Gene C. 著,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
M. Bloch(布洛克)著,周婉窈譯,2008,《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出版社。
Steven Cohan & 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出版社。
Tim O’Sullivan等著,楊祖珺譯,1998,《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
William McKinley Runyan著,丁興祥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出版社。
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著,張方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
吉莉恩.蘿絲(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 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阿瑟.阿薩.伯格著,姚媛譯,2006,《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二、工具書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1996,《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55冊既第85冊電子資料》光碟版,2001,中華電子典協會CBETA。
《佛光大辭典》光碟版(ver 1.0),1997,台北:佛光山。
丁明夷,2006,《佛教百科.藝術卷》台北:知書房。

三、期刊論文

 (一)宗教研究類

丁 敏,1993,〈臺灣當代僧侶自傳研究〉,《諦觀》第七十四期,頁83-128。
丁 敏,1998,〈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丁 敏,2002,〈當代台灣旅遊文學中的僧侶記遊:以聖嚴法師《寰遊自傳系列》為探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頁343-378。
丁仁傑,2006.6,〈進步、認同與宗教救贖取向的入世性轉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六十二期,頁 37-99。
水野弘元著,關世謙譯,1988,〈雜阿含經之研究與出版〉(引自吳老擇編《雜阿含經之研究》,高雄:元亨寺妙林)。
蘇晉仁,1985,〈佛教傳記綜述〉,《世界宗教研究》,頁1-28。
王振國,2002,〈略析《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關於部分禪宗人物傳記之誤失──兼論高僧法如在禪史上的地位〉,洛陽:龍門石窟研究所,頁98-105。
朱秀容,2001,〈專研高僧傳的西方學者--柯嘉豪〉,《人生雜誌》212期,頁62-68。
江燦騰,1997,〈台灣佛教的比丘尼整體表現及其原委〉,《香光莊嚴》50期。
江燦騰,2002,〈挑戰與回應──新世紀的台灣佛教文化批評之考察〉,「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吳有能,2007.12,〈臺灣人間佛教的兩種淨土觀點──以印順法師與李炳南居士為例〉,《臺大佛學研究》第十四期,台北:台大佛學研究中心,頁159-220。new window
吳汝鈞,1990,〈佛陀傳記之研究〉,《獅子吼》第29卷第7期,頁14-21。new window
吳怡慧,2004,〈從佛典看佛門中的女性歧視〉,《重中論集》第四期,頁102-131。
呂奇芬,2005,〈斯泰因對聖徒傳書寫傳統的現代主義回應〉,《中外文學》第33卷第10期,頁73-98。new window
呂勝強,〈印順導師對於印度佛教禪法遞變的判攝與抉擇──略探人間佛教的禪法〉,《福嚴會訊》第13期,頁38-71。
李玉珍,1996,〈佛學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簡介〉,《新史學》七卷四期,頁199-221。new window
李玉珍,1998,〈Kieschnick John(柯嘉豪):《The eminent monk: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書評〉,《新史學》第9卷第2期,頁187-192。
李玉珍,1999,〈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臺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7期,頁97-128。new window
李玉珍,2002,〈比丘尼研究-佛教與性別研究的交涉〉,(《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頁11-16。
李玉珍,2002,〈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比較近二十年來中英文的佛教婦女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頁147-176。new window
李玉珍,2004,〈《長老尼偈》的修辭敘事-兼以對照《長老偈》〉,《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九期,頁3-36。
李玉珍,2008,〈尼傳敘事與修行典範〉,(發表於南華大學主辦之「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頁24-25。
林建德,2004,〈漢傳佛教的展望與願景──以印順「人間佛教」為重心的探討〉,「第五屆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林益仁,2004,〈環境實踐的「全球」與「在地」辯證:以法鼓山的「環保」論述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五期,頁1-46。new window
宣方,2003.9,〈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普門學報》第十七期,頁1-22。
周次吉,2000,《比丘尼傳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 – 2411 - H-324-006)。
常堯編,2000,〈佛教與文學的邂逅-佛教文學之研究(上)〉,《普門》250(.7),頁50-54。
曹仕邦,1977,〈關於宋高僧傳以後三種高僧傳的「譯經篇」〉,《香港佛教》第204期,頁9。
曹仕邦,1980,〈淺言現存兩種最古僧傳的傳記分類和編次〉,《香港佛教》第244期,頁4-5。
曹仕邦,1988,〈僧史所載中國沙門堅守戒律規或天竺傳統的各類實例〉,《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頁325-357。new window
陳士強,1988,〈《名僧傳抄》與《高僧傳》比觀〉,《香港佛教》,第339期,頁15-18。
陳士強,1990,〈《唐高僧傳》新證〉,《內明》第218期,頁15-20。
陳士強,1992,〈贊寧和他的《宋高僧傳》〉,《內明》第243期,頁23-38。
陳美華,2001,〈「另類」女性:從一個新聞剪報檔案談台灣比丘尼形象的再現〉,《臺灣宗教研究》1卷2期,頁43-84。new window
陳美華,2002,〈不變的影像、流動的身體-僧衣傳統的修行身體觀和兩性平等意涵〉,《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八期,頁30-36。
陳美華,2002,〈另類典範:當代台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頁295-340。new window
陳美華,2002,〈個人、歷史與宗教-印順法師、「人間佛教」與其思想源流〉,《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頁427-456。
游祥洲,1986,〈從印順導師對空義闡揚談起〉(錄自藍吉富編《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台北:正聞)。
游祥洲,2003,〈論印順學與佛教全球化〉,「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黃敬家,2004,〈智慧的女性形象-禪門燈錄中禪婆與禪師的對話〉,《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九期,頁129-154。new window
黃敬家,2007,〈佛教傳記文學研究方法的建構〉,《世界宗教學刊》第十期,頁99-139。
黃敬家,2008,〈神異與睿智:《宋高僧傳》與《景德傳燈錄》禪師傳記書寫重心的差異〉,「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頁347-370。
黃敬家,2009,〈中國僧傳對傳統史傳敘事方法的運用-以《宋高僧傳》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頁85-114。new window
楊郁文,2004,〈人本的佛法與人本為中心的佛教-論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之本懷〉,《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七期,頁1-18。new window
楊曾文,2003,〈二十一世紀的人間佛教和佛教研究〉,「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蒲慕州,1990,〈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頁149-176。new window
劉婉俐,2002,〈空行母與藏傳佛教上師傳記〉,《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頁213-236。new window
劉婉俐,2003,〈藏傳佛教文學中的心智科學與超時空關係〉,《中外文學》第31卷第10期,頁193-228。new window
劉婉俐,2004,〈神聖與瘋狂:藏傳佛教的「瘋行者」傳統VS.傅科瘋狂病史的權力論述〉,《中外文學》第32卷第10期,頁145-171。new window
劉紹楨,2005.7,〈印順共同體到底怎麼了?〉,《當代》第二一五期,頁42-53。
蔡文婷,1998,〈菩提道上女兒多〉,《光華雜誌》第22卷第1期,頁82-94。new window
蔡惠明,1988,〈四朝高僧傳〉,《內明》第192期,頁36-38。
盧蕙馨,1999,〈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頁275-311。new window
盧蕙馨,2004,〈證嚴法師「人間菩薩」的生命觀〉,《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三卷第一期,頁1-35。new window
賴賢宗,2002,〈當代台灣如來藏思想的諍議與回應──邁向後印順時代的如來藏學〉,「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new window
賴賢宗,2007,〈法華思想之當代開展的一例: 論慈濟功德會的法華精神〉,《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六期,頁35-60。new window
藍日昌,2002,〈論師的時代—對僧傳中六朝義學論師的分析〉,《普門學報》第11期,頁51-80。
藍吉富,2002,〈台灣佛教思想史上的後印順時代〉,「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蘇晉仁,1978,〈《名僧傳》與《名僧傳抄》〉,《中國佛教史學史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23-58。
蘇晉仁,1981,〈梁釋慧皎及其《高僧傳》〉,《世界宗教研究》。
釋宏印,1998,〈印順法師對台灣佛教的影響〉(引自呂勝強編《妙雲華雨的禪思》,台北: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
釋星雲,2002,〈比丘尼僧團的發展〉,《普門學報》第九期。
釋星雲,2007,〈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上)〉,《普門學報》第三十七期,高雄:佛光山,頁1-68。
釋智慧,1996,〈從《高僧傳》的撰寫及組織架構探其特色〉,《護僧雜誌》第2期,頁12-33。
釋智學,2001,〈永明延壽傳記研究〉,《法光學壇》第5期,頁58-82。
釋聖嚴,1988,〈近代中國佛教史上的四位思想家〉(錄自印順法師編《法海微波》,台北:正聞)。
釋聖嚴,1993,〈中國禪宗史〉(收于《法鼓全集》第三輯第六冊,《書序‧評介‧勵行》,台北:東初)。
釋聖嚴,1999,〈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中華佛學研究》第三期,頁1-17。new window
釋聖嚴,2002,〈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功能及其修行觀念〉,《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頁1-10。
釋證嚴,1993,〈服務的人生觀〉(載于林碧珠等編《慈濟年鑑》(一九六六-一九九二),台北:慈濟文化,頁514。
釋證嚴,1993,〈淨化心靈大地,推動地球環保〉(載于林碧珠等編《慈濟年鑑》(一九六六-一九九二),台北:慈濟文化,頁520-521。
龔 雋,2002,〈從現代性看「人間佛教」──以問題為中心的論綱〉,「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龔 雋,2003,〈調適與反抗──以近代東亞佛教傳統與政治關係中的兩個案例為中心〉,「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 http://www.hongshi.org.tw/mentor/home.html。
龔 雋,2005,〈唐宋佛教史傳中的禪師想像——比較僧傳與燈錄有關禪師的書寫〉《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0期,頁180。

 (二)文學及其他研究類

卞兆明,〈論胡適的傳記文學理論與創作〉,《江蘇社會科學》第六期,2006,頁150。
王育新,2008.10,〈動畫片中的色彩運用與氛圍營造〉,《西安工程大學學報》第22卷第5期,頁575-578。
王金國,2009,〈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一位品格教育行動者的省思〉,《研習資訊》,26(1),頁27-35。
王苗苗,周飛碟,2009.2,〈論動畫受眾的審美心理〉,《藝術探索》第23卷第1期,頁154-155。
付堯,2009.6,〈從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淺談三維動畫的發展方向〉(《電影評介》2009卷12期,頁66-67。
伍建平,2009.5,〈略論動畫影片中的停頓〉,《電影評介》2009卷9期,頁24。
全 展,2007,〈傳記文學創作的若干理論問題〉,《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第32卷,頁30~36。
朱文雄,1978,〈當代人物傳記與現代青年〉,(《台灣教育輔導月刊》第28卷5期,頁3-4。
余英時,1976,〈一個人文主義的歷史觀-介紹柯靈烏的歷史哲學〉,《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頁234。
李明,2008.6,〈動畫敘事語境探微〉,《阿垻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5卷第2期頁23-25。
李瑩,2009.6,〈網絡廣告動畫中的節奏〉,《電影評介》2009卷11期,頁74。
杜維運,1984,〈傳記的特質和撰寫方法〉,《傳記文學》第45卷5期,頁39-43。
林公孚,2006,〈談品格與品格教育〉,《品質月刊》12月,頁16-18。
洪蘭〈教養的迷思〉,收錄于黃政傑等編輯《二十一世紀新品格教育觀-人性是什麼》,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7,頁24-26)。
唐岫敏,2004,〈當代傳記研究的好工具-評《生平寫作:傳記、自傳與相關形式術語》〉,《外國語》第4期,頁76~79。
唐煒,2009.3,〈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省思與重構〉,《社會科學研究》,189-191。
孫效智, 1999,〈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引自《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聯經,頁1-22)。new window
孫效智,2000,〈生命智慧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5期,頁65-78。new window
耿占春,柴焰,2002,〈失去原貌的傳記-現代小說演變的理論描述〉,《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頁76~81。
高劍婷,2009.6,〈生命教育:從理念到實施〉(《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教育科學)》第6期, 頁63-65。
張力仁、鐘世凱,2008,〈實景合成3D動畫擬真關鍵之創作研究〉《藝術研究學報》第一卷第二期,國立台南大學,頁77-102。new window
教育部電子報,2009.06.17,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262。
陳伊琳,2008,〈美國當代品格教育的反省──證成、定義與評鑑〉,《中等教育》59卷第1期,頁142-161。new window
陳璵晳,陳慧珍,2007,〈教育之核心本質:品德培養與發展〉,《研習資訊》第24卷第,期,頁141-150。
陳蘭村,許曉平,2006,〈傳記學與人格素質教育〉,《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頁28~32。
傑森.施瑞爾(美)著,鮑玉珩譯,2009.6,〈迪士尼動畫電影劇本寫作-從構想到最後完成的過程:訣竅與技巧〉,《電影評介》2009卷12期,頁1-4。
曾軍梅、張靜、周彬,2009.2,〈動畫劇情及造型的趣味性表現〉《西安工程大學學報》第23卷第1期,頁43-46。
黃德祥,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頁35-43。周慧菁,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287,頁36-40。new window
楊正潤,2009,〈實驗與顛覆:傳記中的現代派與後現代〉,《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第34卷,頁37~43。
楊周翰,1998,〈歷史敘述中的虛構-作為文學的歷史敘述〉,《當代》第廿九期,頁30-47。
楊深坑,2004,〈後現代主義的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頁15-2。。
吳清山、林天祐,2004,〈全面品德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7,頁159。
葛玉清,2009.10,〈時間之維:動畫電影故事的敘述特性〉《電影評介》2009卷19期,頁21-22。
詹季衡、鐘世凱,2008.10,〈卡通動畫準則應用於電影運鏡之研究〉,《藝術論文集刊》第10,11期,頁101-119。new window
廖卓成,1988,〈《傳記:虛構、事實與形式》評述〉,《書目季刊》第23卷第1期,頁117-122 。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第十三期,頁7-16。new window
Jones, Ryan, & Bolin,1997,Character education & teacher education: How are prospective teachers being prepared to foster good character in student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0(4), pp.11-28。
Lickona,1991,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Y.: Bantam Books.。

四、博、碩士論文
王志宏,2001,《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楣,1996,《從《弘明集》看佛教中國化》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new window
王秉倫,2006,《印順法師的生命觀及其生命教育義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鏡玲,1999,《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伍麗滿,2006,《臺南妙心寺對印順「人間佛教」的落實與弘展》,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朱文光,1996,《佛教歷史詮釋的現代蹤跡:以印順判教思想為對比考察之線索》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坤寅,2002《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初探-以八相成道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李皇誼,2004,《禪門居士龐蘊及其文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靜宜,2003《台灣傳記圖書類型及其發展》,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長青,2007《聖嚴法師青壯年時期心路歷程初探:心理傳記取向》,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明秀,2003,《無字圖畫書的圖像表現力及其敘事藝術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崇仁,2008,《印順法師的大乘密教觀點之探討》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欣怡,2002,《胡適的傳記文學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 龍,1970,《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釋家傳記提要》,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徐燕玲,2003,《慧皎《高僧傳》及其分科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政,1997,《讀者閱讀政治人物傳記式書藉之印象研究-以『李登輝的一千天』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陳乃腕,1999,《印順法師禪觀思想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伯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楊孝容,1998,《中國歷史上的比丘尼》中國: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
溫睿瀅,2002《全真七子傳記及其小說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卓成,1987,《梁啟超的傳記學》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廖憶榕,2005,《印順導師與妙雲蘭若─ 兼論「精神典範」對於比丘尼僧團發展之影響》,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柏卲,2008,《聲聞弟子的菩薩行傾向--印順法師對聲聞弟子的描述》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劉婉俐,2001,《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敘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劉嘉誠,1997,《《中論》解脫思想之意涵》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蔡榮婷 1983 《《景德傳燈錄》之研究--以禪師啟悟弟子之方法為中心》,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蔡睿娟,2000《釋迦八相圖之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羽秀,2003,《漫畫在兒童教育上的應用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道修 2000 《梁《高僧傳》「論贊」之研究--以歷史性與文學性的考察為主軸》,桃園:圓光佛研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